变态心理学教学方案设计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5622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态心理学教学方案设计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变态心理学教学方案设计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变态心理学教学方案设计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变态心理学教学方案设计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变态心理学教学方案设计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变态心理学教学方案设计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变态心理学教学方案设计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变态心理学教学方案设计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变态心理学教学方案设计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变态心理学教学方案设计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变态心理学教学方案设计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变态心理学教学方案设计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变态心理学教学方案设计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变态心理学教学方案设计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变态心理学教学方案设计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变态心理学教学方案设计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变态心理学教学方案设计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变态心理学教学方案设计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变态心理学教学方案设计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变态心理学教学方案设计书.docx

《变态心理学教学方案设计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态心理学教学方案设计书.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变态心理学教学方案设计书.docx

变态心理学教学方案设计书

《变态心理学》

教学方案设计书

 

部门:

人文学院心理学科组

授课教师:

林武

 

二〇一三年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变态心理学是研究病人的异常心理或病态行为的医学心理学分支又称病理心理学,它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异常心理或病态行为的表现形式、发生原因和机制及其发展规律,探讨鉴别评定的方法及矫治与预防的措施。

预防变态心理的产生是变态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由于变态心理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十分复杂,这就要求各个方面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

另外,还应当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及时干预各种心理危机,这对于预防对紧张刺激产生不良适应甚至引起自杀,以及预防婚姻和家庭的破裂,减少心理社会因素的有害作用等,都是十分有益的。

二、课程教学目标

掌握人格障碍、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以及心因性疾病等障碍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初步了解相应的治疗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西方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2、掌握)变态心理判别标准、变态心理学研究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变态心理学定义

2、难点:

判别标准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变态心理学概述

一、研究对象

(一)变态心理学定义

(二)变态心理学具体研究对象

二、判别标准

三、心理异常的类别与范畴

第二节历史简介

一、中国古代对心理异常的看法

二、西方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第三节变态心理学研究方法

[思考题]什么是变态心理学

第二章心理异常的模型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心理异常的医学模型

2、掌握心理异常的心理动力学模型、心理异常的行为模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心理异常的心理动力学模型、心理异常的行为模型

2、难点:

心理异常的医学模型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心理异常的医学模型

一、心理异常的类别。

二、心理异常的原因

三、治疗方法

第二节心理异常的心理动力学模型

一、精神分析学说

二、人本主义理论

三、心理异常的起因

四、治疗手段

第三节心理异常的行为模型

一、行为模型的理论观点

二、行为模型的看法与治疗方法

第四节心理异常的社会文化模型

一、社会文化因素的对心理异常的影响

二、对心理异常的分类与治疗

第五节生物—心理—社会模型

一、对上述模型的评价

二、模型的整合

[思考题]如何理解心理异常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

第三章心理治疗方法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心理治疗的形式

2、掌握各种心理治疗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心理治疗方法简介

2、难点:

精神分析治疗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心理治疗定义

二、心理治疗的形式

第二节治疗方法简介

一、精神分析治疗

二、行为治疗

三、个人中心疗法

四、合理情绪疗法

五、催眠和暗示疗法

六、森田疗法

七、音乐疗法

[思考题]各种治疗方法的理论基础各市什么?

第四章人格障碍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人格障碍的症状标准

2、掌握人格障碍的类型及特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人格障碍的类型及特征

2、难点:

偏执型人格障碍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格障碍概述

一、人格障碍的概念

二、人格障碍的症状标准

三、人格障碍的病因

第二节人格障碍的类型及特征

一、反社会人格障碍

二、偏执型人格障碍

三、冲动型人格障碍

四、分裂样型人格障碍

五、强迫型人格障碍

六、癔症性人格障碍

七、其他

(一)边缘型人格障碍

(二)衰弱型人格障碍

(三)循环型人格障碍

(四)不成熟型人格障碍

(五)焦虑型人格障碍

(六)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

八、人格障碍的鉴别

(一)特征

(二)鉴别

九、病程和预后

十、治疗

[思考题]人格障碍的鉴别标准是什么

第五章性心理障碍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性变态诊断标准

2、掌握性变态的类型和特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性心理障碍的类型和特点

2、难点:

性施虐癖和性受虐癖

(三)教学内容

一、概述

(一)性禁锢与性放纵

(二)性别角色的形成

(三)性变态定义

(四)性变态诊断标准

二、病因

三、类型和特点

(一)同性恋

(二)异装癖

(三)恋物癖

(四)性施虐癖和性受虐癖

(五)露阴癖

(六)窥阴癖

(七)异性别癖

(八)性摩擦癖

(九)其他性变态。

四、治疗

[思考题]如何对待性心理障碍患者

第六章神经症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癔症病因与病理

2、掌握抑郁性神经症和焦虑性神经症有关知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抑郁症、强迫症

2、难点:

癔症

(三)教学内容

一、概述

(一)定义

(二)防御机制

(三)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二、抑郁性神经症

(一)病因病理

(二)心理异常表现

(三)起病形式、病程、预后

(四)预防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六)治疗

三、焦虑性神经症

(一)病因、机理

(二)心理异常表现

(三)起病形式、病程和预后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五)治疗

四、强迫性神经症

(一)病因与病理

(二)心理异常表现

(三)起病形式、病程和预后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五)治疗

五、恐怖性神经症

(一)病因与病理

(二)心理异常表现

(三)起病形式、病程和预后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五)治疗

六、癔症

(一)病因与病理

(二)心理异常表现

(三)起病形式、病程和预后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五)治疗

七、疑病性神经症

(一)病因与病理

(二)心理异常表现

(三)起病形式、病程和预后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五)治疗

八、神经衰弱

(一)病因与病理

(二)心理异常表现

(三)起病形式、病程和预后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五)治疗

九、人格解体神经症

(一)病因与病理

(二)心理异常表现

(三)起病形式、病程和预后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五)治疗

[思考题]神经症的致病因素是什么

第七章情感性障碍(心境障碍)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情感性障碍的病因

2、掌握情感性障碍的心理异常表现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情感性障碍的心理异常表现

2、难点:

情感性障碍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三)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病因

(一)生物因素

(二)心理动力学派的解释

(三)行为主义的解释

(四)认知理论的解释

(五)社会学的解释

三、心理异常表现

(一)抑郁状态

(二)躁狂状态

(三)混合状态

四、病程和预后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

(二)鉴别诊断

六、治疗

七、老年期抑郁症

(一)概述

(二)病因和病理

(三)心理异常表现

(四)形式、病程和预后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六)治疗

[思考题]情感性障碍的发病原因

第八章精神分裂症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掌握精神分裂症的心理异常表现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精神分裂症的心理异常表现

2、难点: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三)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病因

(一)生物因素

(二)心理动力学派的解释

(三)行为主义的解释

(四)认知理论的解释

(五)社会学的解释

三、心理异常表现

四、病程和预后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

(二)鉴别诊断

六、治疗

[思考题]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应注意什么

第九章偏执性精神障碍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病因

2、掌握心理异常表现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心理异常表现

2、难点: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三)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病因

(一)生物因素

(二)心理动力学派的解释

(三)行为主义的解释

三、心理异常表现

四、病程和预后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

(二)鉴别诊断

六、治疗

[思考题]如何鉴别各种偏执性精神障碍

第十章心因性精神障碍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反应性精神障碍、

2、掌握适应性精神障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适应性精神障碍

2、难点:

感应性精神病

(三)教学内容

一、反应性精神障碍

(一)概述

(二)病因和发病机理

(三)心理异常表现

二、适应性精神障碍

(一)概述

(二)病因和发病机理

(三)心理异常表现

(四)诊断

(五)鉴别

(六)治疗

三、感应性精神病

(一)概述

(二)病因和发病机理

(三)心理异常表现

(四)诊断

(五)鉴别

(六)治疗

四、缩阳症

(一)概述

(二)病因和发病机理

(三)心理异常表现

(四)诊断

(五)鉴别

(六)治疗

五、气功出偏所致精神障碍

(一)概述

(二)病因和发病机理

(三)心理异常表现

(四)诊断

(五)鉴别

(六)治疗

六、亚文化性癔症性附体状态

(一)概述

(二)病因和发病机理

(三)心理异常表现

(四)诊断

(五)鉴别

(六)治疗

[思考题]心因性精神障碍的心理异常表现是什么

第十一章心身疾病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心身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

2、掌握心理异常表现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心理异常表现

2、难点: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三)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病因

(一)生物因素

(二)心理动力学派的解释

(三)行为主义的解释

(四)认知理论的解释

(五)社会学的解释

三、心理异常表现

四、病程和预后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

(二)鉴别诊断

六、治疗

[思考题]心身疾病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

第十二章睡眠障碍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异常睡眠

2、掌握失眠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失眠症

2、难点:

嗜睡症

(三)教学内容

一、睡眠障碍

(一)失眠症

(二)嗜睡症

二、异常睡眠

(二)夜惊症

(三)梦魇症

四、异常睡眠的治疗

[思考题]如何克服睡眠障碍

第十三章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各种学派对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解释

2、掌握心理异常表现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心理异常表现

2、难点: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三)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病因

(一)生物因素

(二)心理动力学派的解释

(三)行为主义的解释

(四)认知理论的解释

(五)社会学的解释

三、心理异常表现

四、病程和预后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

(二)鉴别诊断

六、治疗

[思考题]如何照顾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

第十四章其他精神障碍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酒精所致的精神障碍

2、掌握自杀的预后和治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自杀

2、难点:

酒精所致的精神障碍

(三)教学内容

一、自杀

(一)概述

(二)原因

(三)心理异常表现

(四)自杀的预后和治疗

二、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

(一)概述

(二)诊断标准

(三)酒精所致的精神障碍

[思考题]如何干预自杀

 

四、课时分配与学分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

时数

学分

第一章

绪论

3

 

3

第二章

心理异常的模型

3

第三章

心理治疗方法

3

第四章

人格障碍

3

第五章

性心理障碍

3

第六章

神经症

3

第七章

心境障碍

3

第八章

精神分裂症

3

第九章

偏执性精神障碍

3

第十章

心因性精神障碍

3

第十一章

心身疾病

3

第十二章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3

总计

36

五、成绩考核

本课程为考试课,通过笔试、平时表现、课后作业来考核。

平时30%,考试70%。

六、其它说明

(一)先修课程:

《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

(二)建议使用教材

1.王玲,《变态心理学》,广东出版社,2003.5月第二次出版

2.张伯源,《变态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3.钱铭怡,《变态心理学》,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三)教学法建议

综合运用讲授法、案例讨论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