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语文专题质量检测二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苏教版必修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56677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语文专题质量检测二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苏教版必修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语文专题质量检测二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苏教版必修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语文专题质量检测二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苏教版必修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语文专题质量检测二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苏教版必修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语文专题质量检测二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苏教版必修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语文专题质量检测二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苏教版必修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语文专题质量检测二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苏教版必修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语文专题质量检测二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苏教版必修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语文专题质量检测二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苏教版必修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语文专题质量检测二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苏教版必修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语文专题质量检测二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苏教版必修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语文专题质量检测二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苏教版必修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语文专题质量检测二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苏教版必修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语文专题质量检测二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苏教版必修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语文专题质量检测二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苏教版必修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语文专题质量检测二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苏教版必修Word格式.docx

《学年高中语文专题质量检测二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苏教版必修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语文专题质量检测二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苏教版必修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语文专题质量检测二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苏教版必修Word格式.docx

D.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对“十三五”期间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完善跨越提升做出总体部署。

选A B项,有歧义。

C项,不合逻辑,应删去“多”。

D项,搭配不当,应把“完善”改为“实现”。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

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铭记这段历史,是因为它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从中汲取沉痛的历史教训,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①永远铭记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抗日将领、爱国人士

②永远铭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

③永远铭记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

④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

⑤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

A.⑤④③②①        B.①②④⑤③

C.③⑤①④②D.④③②①⑤

选C 已牺牲的应排在前,因此从A、C中选;

应先讲国内再讲国外,因此答案选C。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文学创作是一种具有明显内省色彩的个人行为。

因为它是艺术创作,①               。

我们曾经历过的一个痛苦的历史阶段,让作家消除个性,否认自我在文学创作中的基础作用。

经过拨乱反正,②              ,文学事业拥有了一个灿烂的春天。

又因为作家的文学创作是以作品的形式发表、出版面世的,这就决定了作品和作家必须带有公共性。

因此,③              。

参考答案:

①所以它呈现出作家的个人特色 ②作家找回了自我(或作家个性在文学创作中得以体现) ③作家和作品要有个性也要有共性(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能力训练(56分)

(一)课内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18分)

①于是那可怜人像无法挣脱锁链的野兽一般,只好又不动弹了,他胸膛里间或迸出一声粗重的叹息,他既不羞愧也不脸红,他太远离社会生活,太接近自然状态,不可能知道什么是羞耻。

而且在那十分丑陋的脸上,还能表现出什么羞耻呢?

但是愤怒、憎恨、失望,逐渐在那可怕的脸上增多,成了一片厚厚的阴云,逐渐蓄满了电流,变成了千万道电光,在那怪人的独眼里闪闪发亮。

②当一头骡子载着一位神甫经过那里的时候,他脸上的阴云化开了一会儿。

他远远望见那头骡子和那个神甫,这可怜人的脸色就温和起来,一直控制着他的那种愤怒变成了奇特的充满了难以形容的甜蜜宽厚而温和的微笑。

那神甫愈走近他,他的笑容就愈加明显,愈加清晰,愈加光辉灿烂,简直像是不幸的人所崇敬的救主降临了似的。

可是当那头骡子靠近了刑台,使骑在它背上的神甫看清了犯人是谁的时候,那神甫却低下眼睛,用两只踢马刺踢着骡子急忙转身走开了,好像在逃避一声耻辱的呼唤似的,他很不愿意在那种场合被一个不幸的人认出来并且向他致敬呢。

③那个神甫正是副主教克洛德·

孚罗洛。

④伽西莫多的脸色又黯淡起来了。

微笑还在一片阴云间停留了一会,但那是痛苦的、无力的、带着深深悲哀的微笑。

……

⑤几分钟后,伽西莫多用失望的眼神扫视了人们一遍,又用更加令人心碎的声音喊道:

“给水喝!

⑥仍然只引起一阵哄笑。

⑦“喝这个吧!

”罗班·

普斯潘叫喊着,把一块在阴沟里泡过的海绵扔到他脸上,“拿去吧,恶汉!

算我欠你的情哪!

⑧有个妇人把一块石子向他头上扔去:

“这是给你在黑夜里用那些倒霉的钟惊醒我们的教训!

⑨“喂,小子!

”一个跛脚使劲拄着拐杖走到他跟前喊道,“你还在圣母院塔顶上咒骂我们不?

⑩“这只碗给你去喝水!

”一个男人把一个破瓦罐向他的胸脯扔去,“我老婆就是因为看见你从她面前走过,才生下了一个两个脑袋的娃娃!

⑪“我的母猫生下了一只六只脚的小猫!

”一个老妇把一块瓦片向他头上扔去,尖声嚷道。

⑫“给水喝!

”伽西莫多喘息着喊了第三遍。

⑬这时他看见人群里闪开一条路,走出了一位装束奇特的姑娘,身边带着一只金色犄角的雪白的小山羊,手里拿着一面小鼓。

⑭伽西莫多的独眼闪了一下,原来就是他昨晚曾经想抢走的那个波希米亚姑娘呀。

他模糊地意识到正是因为那件事他此刻才在这里受惩罚的呢。

何况这种事在这个世界上并不算稀罕,他不是由于不幸耳聋,又由于被一个聋法官审问,才受到了惩处的吗?

他十分相信她也是来向他报复的,也是像别人一样来打他的。

⑮看见她真的迅速走上了石级,愤怒和轻视使他透不过气,他真想把刑台打个粉碎,假若他的独眼能够发出雷电,那波希米亚姑娘一定会给雷电击毙,上不了刑台啦。

⑯她一言不发地走近那扭着身子枉自躲避她的犯人,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

⑰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

这也许是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泪。

⑱这时他竟忘记要喝水了,那埃及姑娘不耐烦地扁了扁小嘴,微笑着把水倒在伽西莫多张着的嘴里,他一口气喝着,他显然是渴到极点了。

⑲喝完水,那可怜人便伸出黑黑的嘴,无疑是想吻一吻那帮助了他的美丽的小手。

但那姑娘有些疑惑,想起了前一晚那件未遂的暴行,便像小孩害怕被野兽咬着似的,惊恐地把手缩回去了。

⑳于是那可怜的聋子用充满责怪和无限悲哀的眼光望着她。

那漂亮、鲜艳、纯洁、迷人而又那么娇弱的姑娘,竟会那样好心肠地跑去救助一个如此可怜丑恶的家伙,那情景无论如何是很动人的,而这件事又发生在一个刑台上,那就更为动人了。

观众也都被感动了,大家拍着手喊道:

“好极了,好极了!

6.选文⑤至

段写了有关伽西莫多的什么事?

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4分)

答:

受刑后的伽西莫多喝了爱斯梅拉达送来的水后,流下了也许是生平的第一滴泪。

7.谈谈你对“于是那可怜的聋子用充满责怪和无限悲哀的眼光望着她”这句话的理解。

 

“责怪”是因为爱斯梅拉达误解了伽西莫多的好意。

“悲哀”是因为他曾伤害过爱斯梅拉达,而让她对自己产生误解。

这句话写出了伽西莫多懊悔、悲哀、痛苦的心理。

8.文中叙写了副主教克洛德·

孚罗洛经过刑场这一情节,这个情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①写出了克洛德的虚伪、无耻、残忍;

②突出了伽西莫多的可怜处境和绝望心情;

③为下文爱斯梅拉达出场做铺垫;

④与爱斯梅拉达形成丑美对比,衬托了爱斯梅拉达的崇高。

9.爱斯梅拉达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形象的?

(1)美丽、善良、宽容大度。

(2)①行动描写、神态描写:

对爱斯梅拉达给伽西莫多送水、喂水以及这一行动时“温柔”神态的描写,表现了她的善良、宽容大度。

②对比衬托的手法:

以副主教克洛德的虚伪、无耻、残忍和群众的麻木、无知、缺乏同情心与爱斯梅拉达作对比,突出她的性格特征。

  

(二)拓展阅读(3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鬼姜花

刘心武

我问小岑,那是什么花?

他告诉我,是鬼姜花。

小岑和小汤两口子,来我温榆斋书房所在的村子,开了家小饭馆。

从饭馆窗户望出去,就是田地,晚玉米收割尽了,地边上一丛丛高高的黄花,在秋阳照耀下灿烂悦目。

鬼子姜,学名菊芋,没人刻意种它,却在我们村子周围到处冒出来。

小岑和小汤两口子,一个是苏北的,一个是贵州的,相遇在城里的一家餐馆,一个是二厨,一个是服务员,他们相爱了,结合了,就把多年来挣的钱合起来,跑到这个村边,开了这家餐馆。

也曾打算细问他们的经历,小岑顾左右而言他,小汤就哼歌: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就在我问了小岑“那是什么花”以后,过了两三天,我上午睡完懒觉,起床开门,呀,门外台阶上,一大丛明黄的鬼姜花,插满一个浅蓝色的大塑料桶,由许多墨绿的大叶子衬托,冲击着我惺忪的睡眼,使我醍醐灌顶般清醒到十二分。

我打电话给小岑,说:

“谢谢你采给我的花。

晚上我订一只乡村五味鸭。

乡村五味鸭是他们餐馆的看家菜,临时烹制很费时间,提前预订,到时候很快端上,味道尤其好。

晚上约好村友三儿,去小岑餐馆吃鸭子,喝小酒,侃大山。

餐馆上座有一多半。

五味鸭端上之前,先端来碟小菜,是些不大规则的片片,三儿以为是荸荠,小岑说是鬼子姜。

夹一片搁嘴里,腌制过,味进得不深不浅,脆的不涩,用来开胃,好!

小岑说我那一问启发了他,他第二天一早去挖了许多。

现在他每桌客人都免费送一碟。

忽然有摩托车突突突而来,突突声乍止,就冲进来一个三十岁上下的青年,已经秋凉了,却只穿件箍在身上的跨篮背心,右臂隆起的三角肌上,刺青的图案是只张开嘴露出尖牙的虎头。

他冲到那边角上的空桌,小岑去招呼他。

三儿跟我说:

“虎鬼子来啦!

”我又好奇,又不免把警惕性提升。

只见那边“虎鬼子”似乎在大声问小岑约他干什么,小岑微笑着,也不知道说些什么。

后来看见小岑先往那桌端去一盘鬼姜花,后来又端上一大盘热乎乎的也不知道是什么菜,当然,还有二锅头口杯。

小岑坐“虎鬼子”旁边,两人聊了一阵。

我和三儿把五味鸭吃过一半。

虎鬼子“喝完吃罢”跟小岑小汤道过谢,一阵风般出去,风还没息,突突突声迅即远去。

第二天下午,趁餐馆没客,我拐进去问小岑:

“三儿说‘虎鬼子’是专到各餐馆收保护费的,你对付他不容易吧?

小岑就跟我说,再铁的心,也有软的部分。

他昨天邀“虎鬼子”——他让我别再叫绰号,改称大名——满虎,提醒满虎,是满虎他大妈去世的日子。

满虎一次醉后告诉他,自己生母产后没奶,父母觉得已经有儿有女,就把他送给邻村一个产后死了孩子的妇女去养,那就是满虎大妈。

满虎说这世界上只有他大妈对他好,但是就在满虎懂得记日月的时候,大妈去世了。

满虎记得,大妈家屋外,野生野长着许多的鬼子姜。

昨天小岑端出一盘鬼姜花,是替满虎祭奠他大妈的意思,而那盘菜呢,是大妈当年常给满虎做的红烧独头蒜。

小岑说满虎临走跟他说,以后不再到处逛荡,打算到镇里集上摆个服装摊,将来再开个服装店,也跟小岑小汤一样有个自己的正经营生。

我听了就说:

“他能说到做到吗?

”小岑有些不高兴了,稍微迟疑一下说:

“刘叔,没错,啥事都难说……可是我不就做到了吗?

(选自2015年22期《小小说选刊》)

10.简析小说第二段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地点):

农村;

②渲染愉悦的气氛,烘托人物的心理;

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11.试结合小说分析满虎这个人物的形象特点。

①外形剽悍:

肌肉发达,虎头刺青,骑车快,动作猛,话音高。

②懂得感恩:

虽身世凄凉,缺少关爱,但永远记得满虎大妈的疼爱,懂得别人对他的好。

③知错愿改:

经过小岑的劝告,由原来的到处逛荡,收保护费,转变为一个有决心有打算,准备摆摊开店,做正经营生的人。

12.请简要分析小说中画线的句子的含意。

(1)我又好奇,又不免把警惕性提升。

(2分)

(2)没错,啥事都难说……可是我不就做到了吗?

(1)这个年轻人为什么叫“虎鬼子”?

三儿叫他的时候为什么语气不对?

我好奇;

又看此人外貌,我不免警惕。

(2)表现了小岑对满虎的期望,也暗示了他之前不平凡的经历。

13.小说以“鬼姜花”为题,有哪些好处?

试作探究。

①从故事情节结构角度分析:

“鬼姜花”贯穿全文,起着线索的作用,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使故事情节出人意料,既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又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②从人物形象角度分析:

作者围绕“鬼姜花”发生的故事,塑造了小岑这一勤劳聪明、淳朴善良、乐于助人的人物形象。

③从小说主题角度分析:

赞扬了乐于助人的精神。

④从表现手法分析:

“鬼姜花”具有双关义,一是指一种普通的植物,学名菊芋,一是指那些普通善良的人,如小岑、满虎大妈等。

(答对三点即可)

  阅读《玩偶之家》中的选段,完成14~17题。

(20分)

提示:

《玩偶之家》描写了娜拉和丈夫海尔茂之间的冲突,娜拉的丈夫像对待宠物一样地喜爱娜拉,却无情地剥夺了娜拉的独立人格;

在一系列矛盾冲突中,他最后暴露了自私虚伪的一面,使娜拉感到震惊与绝望,她愤然离家出走。

娜 拉 照我现在的样子,我不能跟你做夫妻。

海尔茂 我有勇气重新再做人。

娜 拉 在你的泥娃娃离开你以后——也许有。

海尔茂 要我跟你分手?

不,娜拉,不行!

这是不能设想的事情。

娜 拉 要是你不能设想,咱们更应该分开。

(走进右边屋子,拿着外套、帽子和旅行小提包又走出来,把东西搁在桌子旁边的椅子上。

海尔茂 娜拉,娜拉,现在别走,明天再走。

娜 拉 (穿外套)我不能再在生人家里过夜。

海尔茂 难道我们不能像哥哥妹妹那样过日子?

娜 拉 (戴帽子)你知道那种日子长不了。

(围披肩)托伐[注],再见。

我不去看孩子了。

我知道现在照管他们的人比我强得多。

照我现在这样子,我对他们一点儿用处都没有。

海尔茂 可是,娜拉,将来总有一天——

娜 拉 那就难说了。

我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海尔茂 无论怎么样,你还是我的老婆。

娜 拉 托伐,我告诉你。

我听人说,要是一个女人像我这样从丈夫家里走出去,按法律说,她就解除了丈夫对她的一切义务。

不管法律是不是这样,我现在把你对我的义务全部解除。

你不受我的约束,我也不受你的约束。

双方都有绝对的自由。

拿去,这是你的戒指,把我的也还给我。

海尔茂 连戒指都要还?

娜 拉 要还。

海尔茂 拿去。

娜 拉 好。

现在事情完了。

我把钥匙都搁在这儿。

家里的事佣人都知道——她们比我更熟悉。

明天我动身之后,克里斯替纳会来给我收拾我从家里带来的东西。

我会叫她把东西寄给我。

海尔茂 完了!

完了!

娜拉,你永远都不会想我了吧?

娜 拉 嗯,我会时常想到你,想到孩子们,想到这个家。

海尔茂 我可以给你写信吗?

娜 拉 不,千万别写信。

海尔茂 可是我总得给你寄点儿——

娜 拉 什么都不用寄。

海尔茂 你手头不方便的时候我得帮点忙。

娜 拉 不必,我不接受生人的帮助。

海尔茂 娜拉,难道我永远都只是个生人?

娜 拉 (拿起手提包)托伐,那就要等奇迹中的奇迹发生了。

海尔茂 什么叫“奇迹中的奇迹”?

娜 拉 那就是说,咱们俩得改变到——喔,托伐,我现在不相信世界上有奇迹了。

海尔茂 可是我信。

你说下去!

咱们俩得改变到什么样子?

娜 拉 改变到咱们俩在一起过日子真正像夫妻。

再见!

(她从门厅走出去)

海尔茂 (倒在靠门的一张椅子里,双手蒙着脸)娜拉!

娜拉!

(四面望望,站起身来)屋子空了。

她走了。

(心里闪出一个新希望)啊!

奇迹中的奇迹——

(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

[注] 托伐:

海尔茂。

14.剧中“你的泥娃娃”指的是谁?

“生人”指的是谁?

娜拉为什么要这样称呼?

“在你的泥娃娃离开你以后”,现在离开海尔茂的就是娜拉,在娜拉眼中海尔茂就是她的“生人”,这源于娜拉在家庭中的地位。

“你的泥娃娃”指的是娜拉,“生人”指的是海尔茂。

娜拉这样称呼是因为她认识到自己在家中,在丈夫眼中没有独立人格,没有自由,得不到尊重,只是一个玩偶;

或者因为海尔茂与娜拉之间缺乏沟通,丈夫就像一个陌生人,形同路人。

15.娜拉说的“奇迹中的奇迹”指的是什么?

“我现在不相信世界上有奇迹了”这句话向海尔茂表达的具体意思是什么?

可从娜拉与海尔茂现在所面临的僵局分析。

娜拉对自己的婚姻是否还有信心,从这句话中传达出她对婚姻的彻底否定。

正因为她有这样的想法,才会有这样的语言。

“奇迹中的奇迹”指两人都要改变自己,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娜拉通过这句话向海尔茂表示出自己已不相信与海尔茂之间的婚姻能有美好的结果;

建立真正的夫妻关系只是一种幻想,而现在幻想已经破灭。

16.联系剧情,分析舞台说明“穿外套”“戴帽子”“围披肩”“拿起手提包”的作用。

这是一系列表现人物动作的舞台说明。

人物动作是体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

娜拉这一连串的动作说明她决心要离开这个家。

①说明娜拉的动作;

②表示与海尔茂交谈过程中,一直在做出走的准备;

③说明出走的决心坚定。

17.结尾是“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

对这个结尾,萧伯纳的评论是:

“在他身边关门的‘砰’一声,比滑铁卢的大炮还要响。

”请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可从海尔茂和娜拉两方面分析,这“砰”的一声的关门,暗示了娜拉的决心,也宣告了海尔茂幻想“奇迹中的奇迹”的破灭。

大门的关闭暗示了海尔茂“新希望”的彻底破灭,暗示了娜拉为追求人格独立、尊严而迈出了勇敢的一步。

也象征了海尔茂家长作风、男权主义的彻底失败。

娜拉出走标志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始,它的重大意义可与拿破仑用军事手段荡涤欧洲封建势力相比。

三、表达能力训练(16分)

18.70多年前,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用他签发的中国上海签证,从纳粹魔爪下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犹太人,被称为“中国的辛德勒”。

如果何凤山获得感动中国人物称号,请你给他写一段颁奖词。

(150字左右)(6分)

你手中的笔是拯救生命之笔,你发放的签证是生命的签证。

一张张的卡片就是一条条拯救生灵于危难的诺亚方舟!

在血雨腥风中你不顾自己的处境和安危,却为数千毫不相干但有性命之忧的人打开了生存之门,你用人性的光辉点亮了人类道德与良知的灯,是月黑之夜的星光,为人类照亮了前程。

19.根据下面的内容,以单句的形式给“悲剧”下一个定义。

①悲剧是戏剧的主要类型之一,被各国戏剧家广泛采用。

②悲剧的基本特点是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

③古代的悲剧发源于希腊祭祀酒神的仪式。

④当时悲剧的内容大都取材于神话、传说和史诗。

悲剧是

本题考查整合信息、变换句式的能力。

做题时,首先要根据定义的形式找一个主干句,根据这四句的内容和特点,第①句做主干句比较合适。

然后把其他三句作为修饰成分放入主干句中。

同时要注意一定是单句形式。

(悲剧是)发源于希腊祭祀酒神的仪式,大都取材于神话、传说和史诗,以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为基本特点,被各国戏剧家广泛采用的一种主要的戏剧类型。

20.下图是OTO(即OnlineToOffline)商业模式图,请根据图表信息,对OTO模式下定义。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

OTO模式是一种实体门店将服务、打折等信息提供到网络平台,消费者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挑选并下单,之后凭借平台给出的订单凭证,到实体门店提取商品或享受服务的商业模式。

四、写作能力训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两个流浪汉在街边举着牌子,上面写着“破产,无家可归,很饥饿,求帮助”。

一位先生上前说:

我可以给你们一份工作。

流浪汉拒绝了。

于是,这位先生也举了一块牌子,站在他们身后,牌子上面写着:

“我给他们提供了工作机会,但他们拒绝了。

流浪汉很尴尬,想要换个地方,这位先生又跟了过去……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1)从“流浪汉”的角度立意:

流浪汉举着的牌子“破产,无家可归,很饥饿,求帮助”,不管牌子上显示的是真是假(或许是自身真实存在的原因,如残疾,缺乏自理能力;

又或者是骗钱,通过可怜的身世或者不幸的遭遇骗取路人的同情并获得经济上的资助,不劳而获),其拒绝别人提供的工作的行为是不对的。

从这一角度来说,可以作以下立意:

①好逸恶劳要不得/拒绝不劳而获/不劳何以获/不劳难获/有付出才有收获;

②做人要懂得自力更生/求帮助不如去争取/自立自强/有能力应该服务社会;

③别让不劳而获成为常态;

④好吃懒做最可耻;

⑤利用可怜骗人最可恨。

(2)从“好心先生”的角度立意:

材料中,那位“好心先生”的热心肠行为让两位流浪汉的真实目的暴露无遗——原来,他们需要的并不是温饱,也不是工作的机会,而是金钱。

或许,这根本就是一个骗局,两位流浪汉所举牌子的信息都是假的。

对于这种行为,“好心先生”选择了以“举牌”的方式进行揭穿,并决定一揭到底。

好心先生行为的出发点是帮助流浪汉解决生活困难,不希望他们流浪,虽然其助人的方式方法或许会引起人的争议。

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②为善于助人的好心先生点赞;

③要敢于揭穿欺诈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