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5706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docx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docx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是人教出版社高中生物必修3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内容,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具有一种维持和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质是一种适应能力,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载体。

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内容中包含重要概念——负反馈调节。

本节内容既涉及前面所学的生态系统相关部分的知识,又是对教材始终贯穿的精神——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终结诠释。

目的在于培养人们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

二、学情分析

1.学生是农村中学高二的学生,知识技能水平、合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普遍较差,全班学生的理解能力、基础知识差异极大。

2.学生在学习本节之前已学习了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生态系统的结构以及物质、能量的运行规律,信息的传递等内容,对生态系统、稳定性有一定的认识,本节深入地从生态系统方面来认识其稳定性。

3.高二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进一步提高。

4.部分学生具有思维活跃、善于观察、敢于提问等特点,对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较为了解。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2.了解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3.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4.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照片、课件使学生形象地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通过构建模型,清晰地理解负反馈调节和自我调节能力。

3.通过对不同生态系统的分析,清楚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培养学生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通过对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关系的学习,确立辩证统一思想。

四、教学重点

 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五、教学难点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

六、教学策略

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观察法、比较法、问题解决式

利用多媒体课件,引用一些直观的图片,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指导学生分析实例,总结规律,得出结论,并运用于实践。

七、教学资源

利用PPT进行教学。

八、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引入新课

展示并简介生物圈Ⅱ号

问题1:

生物圈Ⅱ号为什么会失败?

PPT展示亚马逊森林、欧亚大陆草原以及北极苔原生态系统。

问题2:

为什么以上这些生态系统可以保持稳定状态?

思考、讨论、交流

得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通过图片、照片从正反两个实例使学生形象地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并进入新课的学习。

反馈调节

问题2:

为什么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

PPT展示王羲之的墨池、河流被轻度污染与恢复后景观的图片进行比较

 

问题:

生态系统发挥其稳定性的基础是什么?

(动画模拟演示食虫鸟种群与害虫种群之间的负反馈示意图)

 

设置问题:

1、草原中生活着野兔和狼,由于狼的捕食,野兔数量减少,分析草、野兔、狼的种群数量是如何逐步达到稳定的?

2、为什么森林中害虫数量不会持续大幅度增长?

3、适度捕捞后,池塘中鱼的种群数量为什么不会减少?

4、森林局部大火过后,为什么植株能较快生长?

 

分析王羲之墨池和被污染河流的的由来以及河流恢复原状的原因

观看动画模拟演示,小组讨论并构建负反馈调节的概念模型

阅读教材P109——110相关内容,回答相关问题,然后归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

 

了解池塘与河流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通过构建模型,清晰地理解负反馈调节

 

通过分析问题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问题3:

王羲之的墨池为何变成“墨色”

PPT展示我国的黄土高原图片(简介黄土高原的前身景观)

问题4:

不同的生态系统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相同吗?

PPT展示热带雨林与草原生态系统的对比图

分析、讨论、交流并得出结论

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与生态系统成分及营养结构有关。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PPT展示珠江命运的变迁图片

 

PPT展示当堂巩固练习题

 

讨论:

比较森林、草原、北极苔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谁强谁弱恢复力稳定性谁高谁低

 

引导学生绘制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的关系的曲线。

 

问题5:

(旁栏问题)研究不同生态系统在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方面存在的差别,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利用和保护有什么意义?

引导学生分析

观察后进行交流

 

讨论、交流完成练习

小组讨论后派代表表达

 

分别绘制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的关系的曲线

分析、讨论、交流

通过上面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分析及观察分析珠江命运的变迁得出两个稳定性的概念。

巩固新知识

 

通过对不同生态系统的分析,清楚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

进一步理解生态系统的两种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的关系。

 

加深对生态系统两种稳定性的理解,做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问题6:

如果你家拥有一块农田,如何提高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讨论并列举实例说明

通过学生列举实例说明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九、板书设计

第3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九、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项目

评 价 标 准

等级(权重)分

自评

小组评

教师评

优秀

良好

一般

较差

识与技能

识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10

8

5

3

 

 

 

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10

8

5

3

 

 

 

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10

8

5

3

 

 

 

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8

6

4

2

 

 

 

操作技能

通过图片、照片、课件使学生形象地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0

8

5

3

 

 

 

通过构建模型,清晰地理解负反馈调节和自我调节能力。

10

8

5

3

 

 

 

通过对不同生态系统的分析,清楚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

8

6

4

2

 

 

 

情感态度

认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培养学生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8

6

4

2

 

 

 

通过对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关系的学习,确立辩证统一思想。

10

8

5

3

 

 

 

我这样评价我自己:

 

 

伙伴眼里的我:

 

 

老师的话:

 

 

十、帮助和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