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题库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57075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题库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题库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题库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题库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题库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题库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题库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题库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题库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题库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题库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题库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题库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题库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题库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题库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题库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题库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题库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题库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题库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题库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题库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题库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肾上腺素通过激动α、β受体,既可收缩血管,兴奋心脏,升高血压;

又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减少过敏介质释放,消除支气管粘膜水肿,从而缓解过敏性休克的症状。

因此,治疗过敏性休克宜首选肾上腺素。

6.简述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的分类及代表药。

分为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

α、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

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

7.阿司匹林和氯丙嗪的对比。

阿司匹林:

抑制下丘脑合成,使发热体温降至正常,只影响散热,应用于感冒发热。

氯丙嗪:

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随环境改变,能使体温降至正常以下。

影响产热和散热过程。

应用于人工冬眠及低温麻醉。

8.镇痛药(吗啡)和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的对比。

解热镇痛药:

镇痛强度中等,作用部位为外周,机制为抑制环氧化酶,无成瘾性,无呼吸抑制,用于慢性钝痛。

镇痛药:

镇痛强度强,作用部位为中枢,机制为激动阿片受体,有成瘾性,有呼吸抑制,用于急性剧痛。

9.利尿药按作用部位分类。

碳酸酐酶抑制药(作用于近曲小管,乙酰唑胺);

渗透性利尿药(作用于髓袢及肾小管,甘露醇);

袢利尿药(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呋塞米);

噻嗪类及类噻嗪类利尿药(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氢氯噻嗪);

保钾利尿药(作用于远曲小管远端和集合管,螺内酯和氨苯蝶啶)。

10.抗高血压要分类及代表药。

①利尿药(氢氯噻嗪)。

②交感神经抑制药:

中枢性降压药(可乐定);

神经节阻断药(樟磺咪芬);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利舍平);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

③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卡托普利);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氯沙坦);

肾素抑制药(雷米克林)。

④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

⑤血管扩张药(硝普钠)。

11.抗心绞痛药分类及代表药。

①硝酸酯类(硝酸甘油),②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③钙通道阻断药(硝苯地平)。

12.三类抗心绞痛作用机制?

硝酸酯类:

通过扩张血管,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扩张冠脉增加心肌缺血及血流供应。

β受体阻断药:

通过阻断心肌β1受体,减慢心率,抑制心收缩力,降低心耗氧量、降低心率后,舒张期延长,增加和改善心肌缺血区血流供应;

改善心肌代谢。

钙通道阻断药:

抑制钙离子内流、减慢心率和心收缩力,降低心耗氧量,扩外周血管和冠脉,降低心脏负荷,增加心脏冠脉血流量;

保护缺血心肌。

13.强心苷中毒后心脏反应和机制?

强心苷中毒后心脏反应主要是各型心律失常,表现和机制为:

(1)缓慢型心律失常,如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分别由中毒量强心苷抑制房室传导系统和抑制窦房结自律性所致。

(2)快速型心律失常,如各型定性心律失常。

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室颤,产生的机制是中毒量强心苷抑制浦氏纤维细胞膜酶,使细胞缺钾,提高其自律性。

14.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

抗炎作用、抗免疫作用、抗毒作用、抗休克作用、对血液及造血系统的作用、中枢兴奋作用、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多,提高食欲,促进消化。

15.长期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类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症;

诱发或加重溃疡;

诱发或加重感染;

生长发育迟缓、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难愈;

心血管并发症;

精神失常。

16.糖皮质激素抗炎机制。

稳定生物膜;

抑制化学趋化作用;

增强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使血管张力降低,充血渗出减轻;

抑制致炎物质生成;

抑制纤维细胞的合成使肉芽增生减轻和粘连、疤痕生成受抑制。

17.糖皮质激素的临床用途

替代治疗:

用于急慢性皮质功能不全症、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及肾上腺全切除术后。

严重感染:

爆发型流脑、中毒性肺炎、中毒性菌痢、败血症等。

抗休克:

感染性休克。

防止炎症后遗症:

心包炎、损失性关节炎、烧伤疤痕挛缩等。

变态反应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

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肾病综合征、全身性红斑狼疮、支气管哮喘。

血液病:

粒细胞减少症、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局部应用:

接触性皮炎、湿疹、牛皮癣、结膜炎等。

1、试述安定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1抗焦虑:

在小于镇静的剂量即可产生明显的抗焦虑作用,用治疗焦虑症的首选药,2镇静催眠:

用于①麻醉前给药,②失眠:

现已取代巴比妥类成为首选的催眠药,对焦虑性失眠疗效尤佳。

3抗惊厥抗癫病:

抗惊厥作用强,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惊厥,安定静注是治疗癫病持续的状态的首选药。

4中枢性肌松:

用于缓解中枢疾病所致的肌强直,也可用于局部病变引起的肌肉痉挛。

2、简述安定的作用机制?

安定特异地与笨二氮卓受体结合后,可以诱导受体发生构象变化,促进与受体相结合,增加通道开放的频率而增加内流,引起膜超极化,使神经元兴奋性降低,产生中枢抑制效应。

1、试述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与临床作用。

药理作用1中枢作用①抗精神病作用:

用药后幻觉妄想症状消失,情绪安定,理智恢复。

②镇吐作用:

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都有效。

③影响体温调节:

用药后体温随环境温度而升降。

④加强中枢抑制药作用,合用时宜减量。

⑤内分泌系统:

促进催乳素释放,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抑制促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分泌。

⑥长期应用可出现锥体外系反应。

2植物神经系统作用:

阻断αM受体,抑制血管运动中枢,直接舒张血管,主要引起血压下降,口干等副作用。

临床应用:

治疗精神病。

治疗神经官能症。

止吐,但对晕动病呕吐无效。

治疗呃逆,人工冬眠。

2、氯丙嗪为什么会发生锥体外系反应?

主要是由于氯丙嗪阻断了黑质-纹状体通路中的受体所致。

黑质-纹状体系统有多巴胺能神经元,其递质是一种抑制性神经元,此外还存在有胆碱能神经元,其递质是一种兴奋性神经元。

正常时两者互相制约,互相拮抗,处于平衡状态,共同调节锥体外系的运动功能。

受体被阻断后,多巴胺能神经功能下降,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亢进,因而表现出一系列锥体外系症状。

3、氟哌啶醇的作用特点如何?

氟哌啶醇其作用及机制与吩噻嗪类相似,抗精神病作用及锥体外系反应均很强,尤以抗躁狂幻觉妄想的作用显著,镇吐效应亦强,镇静降压作用弱。

4、氯丙嗪过量或中毒所致血压下降,为什么不能用急救?

氯丙嗪降压主要是由于阻断α受体。

可激活α和β受体产生心血管效应。

氯丙嗪中毒时,用后仅表现β效应,结果使血压更加降低,故不宜选用,而应选用主要激动α受体之。

5、氯丙嗪在脑内能阻断哪几条多巴胺能神经通路?

阻断这些通路后产生那些效应?

被阻断的神经通路效应1中脑-边缘系统通路、中脑-皮层通路抗精神病作用2结节-漏斗通路内分泌改变,表现为:

①催乳素分泌增加②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③生长素分泌减少④促皮质激素分泌减少。

3黑质-纹状体通路锥体外系运动障碍,表现为:

①帕金森综合症②急性肌张力障碍③静坐不能。

1、青霉素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什么?

首选治疗药物是什么?

并简述防治措施。

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

过敏性反应

首选治疗药物是:

肾上腺素

防治措施:

一问二试三准备及其他①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

②注射前必须做皮试。

③备好急救药物和器材。

一旦发生,应立即给予,必要时加用氢化可的松等药物及其他抢救措施。

④掌握适应症避免滥用和局部用药。

⑤避免在病人接时用药,注射后宜观察半小时。

⑥青霉素G性不稳定,必须临用前配制,防治溶液久置分解增加致敏原。

2、写出青霉素的抗菌谱。

1大多数球菌:

如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等。

2杆菌:

如白喉棒状杆菌、炭疽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等3球菌:

如脑膜炎奈瑟菌、敏感淋病奈瑟菌等4少数杆菌:

如流感杆菌、百日咳鲍特菌等5螺旋体、放线杆菌:

如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牛放线杆菌等

3、青霉素的抗菌机理是什么?

为什么青霉素对菌的作用比菌的作用强?

抑制转肽酶,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细胞壁的缺损。

因为阳性菌的细胞壁主要由粘肽组成,而阴性菌的细胞壁主要由磷脂组成。

4、青霉素和红霉素能否合用?

为什么?

不能合用,因为青霉素是繁殖性杀菌药,红霉素是快速抑菌药,使细菌处于静止状态,不利于青霉素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障碍青霉素的杀菌作用。

1、磺胺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什么?

应如何防治?

泌尿道损害。

大量饮水,避免长期应用、同服等量碳酸氢钠、体弱病人和老年人慎用。

2、复方新诺明由哪些药物组成?

其依据是什么?

比例合适,二药半衰期接近,机理上达到双重阻断作。

3、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由哪些?

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光毒性、心脏毒性、软骨损害、肝毒性等。

二、名词解释:

眼调节麻痹:

阻断睫状肌M受体,使睫状肌松弛,晶状体悬韧带收缩,晶状体变固定扁平,屈光度下降,致使视远物清楚、视近物模糊。

巴比妥类的再分布:

脂溶性极高者如硫喷妥钠极易通过血脑屏障迅速分布于脑组织,故静脉注射能立即起效,产生麻醉作用,但一次给药,作用只能维持几分钟,因其自脑组织及血液迅速转移至骨骼肌。

并再转移到脂肪组织,这种现象称之。

成瘾性:

反复连续应用某些药物如吗啡;

机体产生精神与躯体依赖性称为成瘾性:

一旦停药则出规戒断状态,若再次给予该药戒断状态消失。

麻醉药品:

反复连续,多次使用产生成瘾性的药品,如吗啡、度冷丁等。

水杨酸反应:

水杨酸类药物大剂量使用时,出现的恶心、呕吐、眩晕、耳鸣、重听、头痛,甚至精神错乱等,称之。

阿司匹林哮喘:

某些哮喘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镇痛药后可诱发哮喘。

允许作用:

糖皮质激素对有些组织细胞虽无直接活性,但可给其他激素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

反跳现象:

指患者症状基本控制后,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引起原病复发或恶化的现象。

正性肌力作用:

强心苷对心脏具有高度选择性,能显著加强衰竭心脏的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从而解除心衰的症状。

三、单选

1.不属于M受体阻断药的是,(酚妥拉明)

2.阿托品不具有的治疗,(治疗青光眼)

3.阿托品对眼睛的作用,(扩瞳,升眼压,调节麻痹)

4.误食毒蘑菇用(阿托品)

5.防晕止吐用,(东莨宕碱)

6.可用于治疗内脏绞痛的是.(654-2)

7.胃肠道平滑肌解痉常用,(阿托品或普鲁本辛)

8.654-2与比较,前者的特点是(-兴奋中枢作用较弱)

9.某患者由于大量误服了某药片出现精神、语言不清瞳孔扩大,可能服用了、(阿托品)

10.东莨宕碱不宜用于、(重症肌无力)

11.常用于,(抑制汗腺分泌,可治疗夜间严重盗汗)

12.山莨宕碱常用于、(感染性休克)

13.对于山莨宕碱错误的是、具有较强的(中枢抗胆碱作用)

14.阿托品药理作用不包括、(降低限内压)

15.治疗严重的胆绞痛首选、(阿托平时哌替定)

16.用于治疗感染(中毒)性休克、副作用较低的药物是、(山莨宕碱)

17.具有中枢抑制作用的M受体阻断药是、(山莨宕碱)

18.阿托品可用于、(中毒性休克与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抢救)

19.当时传导阻滞可用、(阿托品)

20.下列哪一项是阿托品的禁忌症、(青光眼)

21.阿托品的临床应用不包括、(晕动病)

22.阿托品对下列哪一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症无效、(骨骼肌震颤)

23.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绞痛常用、(普鲁本辛)

24.阿托品对哪一内脏平滑肌松弛作用最明显、(胃肠道平滑肌)

25.不属于抗胆碱药的是、(毛果芸香碱)

26.阿托品解除哪一类平滑肌痉挛的效果差、(胆道)

27.能引起眼调节麻痹的药物是、(阿托品)

28.下列何药是中枢性抗胆碱药、(东莨宕碱)

判断

1.山莨宕碱常用于抢救中毒性休克,因其解除内脏平滑肌和血管痉挛作用比较阿托品强大。

2.东莨宕碱解除内脏平滑肌痉挛及血管痉挛作用弱于阿托品。

3.3.阿托品有图阻断了M受体,从而是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

4.大剂量阿托品能拮抗对M受体和受体的激动作用。

 

第十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单选题

1.去甲肾上腺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给药方法是、(口服)

2.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是指、(预定给予a受体阻断药,再用后,出现降压效应)

3.属于去甲肾上腺素的适应症是、(药物中毒性低血压)

4.静滴去甲肾上腺素可用于、(抗休克)

5.麻黄碱的升压作用与肾上腺素比较,其特点是、(作用缓慢、温和、持久,易引起快耐受性)

6.下列描述哪项是错误的、(骨骼肌主要M受体)

7.可改善肾功能的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是、(多巴胺)

8.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宜用、(异丙肾上腺素)

9.对于伴有心收缩力减弱及尿量减少而血容量已补足的休克患者宜选用、(多巴胺)

10.下列哪一状况不能用治疗、(心源性哮喘)

11.过量最易引起心室纤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是、(肾上腺素)

12.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可选下列何药、(麻黄碱)

13.防治硬膜外麻醉引起的低血压宜用、(麻黄碱)

14.下列哪个药物可代替去甲肾上腺素用于跟着休克早期、(间羟胺)

15.静注外漏易致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的药物是、(去甲肾上腺素)

16.能增强心收缩力,轻度收缩周围血管,并能扩张肾血管的抗休克的是、(多巴胺)

17.具中枢兴奋作用的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是、(麻黄碱)

18.下列有关受体效应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骨骼肌血管与支气管平滑肌扩张均属B2效应)

19.主要兴奋B受体的药物是、(异丙肾上腺素)

20.过敏性休克首选药、(肾上腺素)

21.促进代谢作用最明显的药物是、(肾上腺素)

22.下列哪组药物均能治疗支气管哮喘、(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

23.多巴胺扩张肾血管是由于、(激动受体)

24.感染性休克常用、(多巴胺)

25.麻黄碱适应症是、(荨麻疹)

26.主要用于治疗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的药物是、(多巴酚丁胺)

27.可兴奋中枢导致不安、失眠的药物是、(麻黄碱)

28.可作气雾吸入或舌下给药的药物是、(异丙肾上腺素)

29.鼻粘膜肿胀可滴用、(麻黄碱)

30.能升高血压、扩张支气管平滑肌、抑制过敏性物质释放的药物是(肾上腺素)

31.具有明显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作用的药物是(多巴胺)

32.下面哪项不是肾上腺素的禁忌症(支气管哮喘)

33.异丙肾上腺素(心内注射抢救心跳骤停)

34.局部注射时,为了延缓普鲁卡因的吸收,了可按比例加入(肾上腺素)

35.指出对麻黄碱叙述错误的是(没有快速耐受性)

36.关于多巴胺的作用,下列哪项正确(治疗量激动多巴胺受体,舒张血管)

37.升压作用缓慢而持久的抗休克药是(间羟胺)

第十五章镇静安眠药

1.苯巴比妥钠连续应用产生耐受性的主要原因是(诱导肝药酶使自身代谢加快)

2.安定的催眠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大脑皮层及边缘系统)

3.苯巴比妥过量中毒,为了促使其快速排泄,应(碱化尿液,使解离度增大,减小肾小管在吸收)

4.不产生成瘾性的药物是(苯妥英钠)

5.巴比妥类长效类的药物是(苯巴比妥)

6.下列关于水合氯醛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催眠作用快)

7.关于巴比妥类的描述,下列奶香是错误的(长期应用能产生依耐性,成瘾性)

8.关于安定用途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麻醉)

9.苯二氮卓类与巴比妥类比较,前者没有那一项作用(麻醉)

10.对小儿高热性惊厥无效的药是(苯妥英钠)

11.严重烫伤疼痛而难以入睡、最好选用(哌滴定)

第十八章抗精神失常药

单选

1.氯丙嗪不具有的药理作用是(催吐作用)

2.关于氯丙嗪,哪项描述不正确(可用于晕动病之呕吐)

3.氯丙嗪临床主要用于(抗精神病、镇吐、人工冬眠)

4.氯丙嗪引起的急性锥体外系统障碍,其机制主要是(阻断中脑-边缘系统通路的受体)

5.氯丙嗪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原因是(阻断中脑-皮质通路的D2受体)

6.锥体外系反应较轻的药物是(甲硫哒嗪)

7.氟奋乃静的特点是(抗精神病作用强,锥体外系作用显著)

8.碳酸锂主要用于治疗(躁狂症)

9.阿米替林的主要适应症为(抑郁症状)

10.氯丙嗪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合理的处理措施是用(减量,用安坦)

11.长期应用氯丙嗪的病人停药后可持久存在下列哪种症状(迟发型运动障碍)

12.下列哪项描述是不正确的(氯丙嗪可阻断a受体和N受体)

13.下列药物嫩古都按A受体,除外(物理降温加氯丙嗪)

14.在何种情况下氯丙嗪的降温作用最强(物理降温加氯丙嗪)

15.氯丙嗪对哪种病的疗效好(精神分裂症)

16.抢救氯丙嗪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宜选()

第十九章镇痛药

1.有关哌替啶的作用特点,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镇咳作用与可待因相似)

2.颅内压升高的产妇临产时麻醉前用药应禁用(吗啡)

3.心源性哮喘可选用(多巴胺)

4.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是(苯巴比妥)

5.哌替啶比吗啡应用多的原因是(成瘾性及呼吸抑制作用较吗啡弱)

6.哌替啶最大的不良反应是(成瘾性)

7.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杜冷丁不易引起眩晕、恶心、呕吐)

8.杜冷丁的药理作用不包括(对抗催产素对子宫的兴奋作用)

9.吗啡的镇痛作用主要作用部位是(激活阿片受体)

10.吗啡不具有以下那一作用(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11.吗啡镇痛的主要作用部位是(脊髓胶质区、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

12.下列哪项符合吗啡的作用和应用(心源性哮喘)

13.下列描述哪项正确(度冷丁、吗啡都可升高颅内压)

14.度冷丁临床应用不包括(止泻)

15.吗啡的镇痛作用最适应于(其它药物无效的急性锐痛)

16.镇痛新与吗啡比较,下列哪项是错误的(成瘾性与吗啡相似)

17.与吗啡镇痛机制有关的是(激动中枢阿片受体)

18.治疗胆绞痛宜选(阿托品+哌替啶)

19.下列哪个镇痛药具有镇静催眠作用且无成瘾性(罗通定)

20.镇痛作用最强的药物是(芬太尼)

21.吗啡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镇痛、镇静、镇咳、缩瞳、致呕)

22.吗啡不会产生(腹泻)

23.美沙酮作用特点正确的是(耐受性与成瘾性发生较慢)

24.以下哪个药物为超短镇痛药(阿芬太尼)

第二十章解热镇痛抗炎药

1.阿司匹林发挥镇痛作用的主要部位和机理是(在外周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

2.以下哪一种药物属于水杨酸类(阿司匹林)

3.临床上不用于消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是(对乙酰氨基酚)

4.预防心肌梗塞可用(阿司匹林)

5.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机理是(抑制环加氧酶的活性,减少血小板中2生产)

6.的组成是下列哪一项(阿司匹林+非那西丁+咖啡因)

7.感冒发热头痛可用(阿司匹林)

8.以下哪一种药物属于水杨酸类(阿司匹林)

9.阿司匹林的解热作用原理是由于(抑制中枢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的神经元)

10.抑制脑内前列腺素合成的药物是(阿司匹林)

11.关于阿司匹林不争气的描述是(急性中毒时,可酸化尿液加速其排泄)

12.阿司匹林对哪类炎症疗效最好(风湿性炎症)

13.消化性溃疡者不禁用的药物是(安定)

14.不属于慎用或禁用阿司匹林的情况是(甲状腺机能亢进)

15.应用阿司匹林病人不易耐受的常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

16.对解热镇痛要的描述哪点是错误(镇痛作用是由于抑制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

17.抑制环氧化酶而发挥药理作用的药物是(解热镇痛药)

18.乙酰氨基酚过量可致(肝坏死)

19.接人镇痛药镇痛作用的主要作用部位是(外周病变部位)

20.小剂量阿司匹林用于预防心肌梗塞的机制是(抑制血小板2合成,防止血小板聚集)

21.关于阿司匹林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和心律失常)

22.下列描述哪项错误(爆胎是临床用于退热)

23.胃肠道不良反应较轻的解热镇痛药(醋氨酚)

24.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是(阿司匹林)

25.阿司匹林的降温作用于下列哪个部位有关(中枢神经系统)

26.解热镇痛作用较强、消炎抗风湿作用很弱的药物(扑热息痛)

27.不属于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是(溶血性贫血)

28.下列哪药对胃肠道的刺激性最大(阿司匹林)

29.不具有成瘾性的药物是(扑热息痛)

30.解热镇痛的解热机制是(抑制中枢环氧化酶,使中枢的合成减少)

31.下列不属于阿司匹林不良反应的是(肾损害)

32.胃溃疡病人宜选用何种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

四十三章人工合成抗菌药

1.喹诺酮类药物抗菌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细菌回旋酶

2.有关喹诺酮类药物的叙述错误的是——与其他常用抗菌药有交叉耐药性

3.以下那个不属于喹诺酮类药物——水杨酸

4.磺胺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是——干扰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

5.复方新诺明是指——

6.关于甲氧苄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口服吸收慢

7.磺胺类药物不良反应不包括——不损伤肝脏

8.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时首选预防药是——口服

9.磺胺类药物中,首选治疗流脑的原因是——脑脊液内浓度高

10.蛋白结合率最低,易通过各种组织的磺胺药是——磺胺嘧啶

11.服用磺胺类药物时,加服碳酸氢钠的目的是——防止肾损害

12.竞争性对抗磺胺类药物作用的物质是——

13.细菌对磺胺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原因是——改变叶酸合成途径

14.有关磺胺类药物叙述错误的是——大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15.关于呋喃妥因叙述下列错误的是——在血中不被大破坏

16.对绿脓杆菌作用强的磺胺类药物是——

三十九章内酰胺类抗生素

1.青霉素的抗菌作用与化学结构中的哪部分有关——内酰胺环

2.关于青霉素的叙述错误的是——为静止期杀菌剂

3.青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

4.目前认为引起青霉素过敏的主要物质是——青霉噻唑蛋白和青霉烯酸

5.对青霉素易产生耐药性的致病菌是——金葡菌

6.苯唑西林的抗菌特点——抗菌谱窄、耐酸、不耐酶

7.有关头孢菌素类药物叙述错误的是——抗菌谱窄

8.下属氨苄西林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与青霉素G无交叉过敏反应

9.青霉素类药物共同具有——交叉过敏反应

10.对内酰胺酶有较高稳定性的药物——甲氧西林

11.关于青霉素不正确的描述是——抗菌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12.氨苄西林抗菌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13.金葡菌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机制主要是通过——产生灭活青霉素的内酰胺酶

14.具有一定肾毒性的内酰胺类抗生素是——头孢唑林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