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分油机的拆装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57089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一++分油机的拆装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实验一++分油机的拆装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实验一++分油机的拆装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实验一++分油机的拆装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实验一++分油机的拆装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实验一++分油机的拆装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实验一++分油机的拆装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实验一++分油机的拆装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实验一++分油机的拆装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实验一++分油机的拆装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实验一++分油机的拆装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实验一++分油机的拆装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实验一++分油机的拆装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实验一++分油机的拆装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实验一++分油机的拆装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实验一++分油机的拆装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实验一++分油机的拆装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一++分油机的拆装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实验一++分油机的拆装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一++分油机的拆装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验一++分油机的拆装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计速器4在蜗轮3的前面,由水平轴2经蜗杆蜗轮减速机构带动回转,其减速比为20:

1,当它的转速为71~73r/min时,分离筒6的转速已达到全速。

水平轴2的另一端带动两个齿轮泵:

一个是进油泵,它吸入待分的燃油或滑油,并经加热器预热后(分轻油时不需要)送到分油机罩盖9中央的进油管;

另一个是排油泵,它将净化后的燃油或滑油输送到燃油日用柜或滑油循环柜。

立轴5的上部轴承装在由六个呈辐射状的减震弹簧19支承的轴承套内。

减震弹簧19可吸收分离筒高速旋转时所产生的径向振动。

立轴5的下部装有径向球轴承和轴向推力轴承。

底部弹簧21可吸收螺旋齿轮传动所产生的轴向振动。

转动机体下部的调节螺杆23,可通过下轴承套调节分离筒6的高低位置。

控制阀18的表盘上刻有“开启”,“空位”,“密封”,“补偿”四个位置。

根据工作需要转动手轮就可完成分离筒的开启(排渣)和封闭(工作)。

图7—2DZY-30分油机配水装置简图

1-配水盘;

2-分流挡板;

3-分离筒本体;

4-活塞(密封位置);

5-分离筒底;

6-活塞(开启位置);

a-开启水孔;

b-密封(补偿)水孔;

c-通活塞上部水孔;

d-通活塞下部水孔;

e-排泄孔。

三.分离筒的拆卸与解体

1.拆卸前的准备:

(1)切断分油机控制箱电源,并挂上“严禁合闸”警告牌;

(2)确认分油机进、出油阀已关闭,各路水阀已关闭;

(3)用止动器固定住分离筒,使其不能转动。

(4)准备好拆装用的专用工具。

2.拆卸与解体过程:

(1)松开罩盖的手动扣紧装置,并打开罩盖;

(2)用专用工具顺时针旋掉比重锁环(小锁紧环),并取下比重环;

(3)用专用工具顺时针旋掉主锁紧环(见图7—3);

图7—3

(4)用小锁紧环及其专用工具吊出分离筒上盖,并取下颈盖;

(5)取出分离盘,拿掉盘架(也可用专用工具将盘架、分离盘—同吊出)(见图7—4);

图7—4

(6)用圆棒顺时针旋掉立轴螺母(见图7—5),并用专用工具取出底盘架;

(7)用专用工具吊出活塞(活动底盘),在这之前应将定位块取出(见图7—6);

图7—5图7—6

(8)松开止动器,用专用工具吊出分离筒本体;

(9)倒转分离筒本体,松掉分流挡环上六个紧固螺钉,即可拆下分流挡环。

3.拆卸时的注意事项:

(1)分离筒是高速转动的机构,对其动平衡要求较高,因此,在拆卸分离筒时,应打上相应的记号,便于安装。

(2)拆卸时,应特别注意各密封环、密封面的情况,防止人为的损坏。

(3)应用专用工具进行拆卸。

四.分离筒的装复

1.分离筒装复:

(1)装复分流挡环,并上紧;

(2)装复分离筒本体;

(3)装复活塞时,待活塞上边缘对齐分离筒本体上的排渣口下边即可。

(4)装复底盘架,此时应注意底盘架的导销孔要对准分离筒本体上的导销(定位销)。

并使立轴螺母按逆时针方向拧紧;

(5)将盘架装在底盘架上,使底盘架上的定位销固定住盘架;

(6)按编号顺序依次将分离盘由下而上装入盘架;

(7)对准盘架上的三条筋放好颈盖;

(8)将装好尼龙密封环的分离筒上盖套入颈盖。

注意分离筒盖上的缺口要对准分离筒本体上的定位块。

尼龙密封环可用热水泡胀,便于装入分离筒上盖的槽内;

(9)将主锁紧环螺纹部分涂上二硫化钼润滑剂,并按逆时针方向旋入分离筒本体直至装配记号;

(10)将比重锁环(小锁紧环)螺纹处涂上二硫化钼润滑剂,按逆时针方向旋入已装好顶密封环和比重环的分离筒上盖,并拧紧。

2.分离筒装复注意事项:

(1)仔细清洗分离筒的所有零件,检查各密封环的完好性,并疏通各通道和小孔,特别是分离筒活动底盘上的阻尼孔d。

(2)分离筒部件刻有记号,第二次重新装配时,不许随意更换零件,必须对准原来的装配记号。

(3)绝不允许将这台分离筒上的零件装到另一台分离筒上去,否则分离筒的平衡受到破坏,分油机工作时将产生强烈振动。

(4)要用专用工具进行装复。

五.分离筒拆装一览表

拆卸步骤

1

分油机罩盖

8

2

比重环

7

3

分离筒上盖

6

4

分离盘及盘架

5

底盘架

活动底盘(活塞)

分离筒本体

分流挡环

装复步骤

六.思考题

1.简述分油机中比重环的作用及如何正确选择?

2.简述分油机中活动底盘的作用及如何正确拆装?

3.简述分油机中那些部件是反向上紧的,为什么?

4.分离盘在拆装和清洗过程中应注意那些问题?

5.分油机拆装过程中,那些部件需要定位?

6.密封活塞外周上的阻尼小孔的作用是什么?

如堵塞会产生什么后果?

实验二分油机操作管理及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一.实验目的

1.熟悉船用分油机起动前所有检查事项;

2.熟悉分油机起动程序操作;

3.掌握分油机的排渣操作程序;

4.掌握分油机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5.熟悉分油机的停车操作程序。

二.分油机的起动操作

1.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1)按分离要求(分水法或分杂法)装配分离筒,即分水法有比重环分杂法用橡皮环。

(2)比重环的选择如图8—1示。

例如:

已知油料在350C时比重为0.840,油的分离温度550C。

查比重环口径。

首先在图8—1左半部从350C引垂线,与0.840水平比重线相交,由交点引斜线的平行线与分线相交,再由交点向右作曲线的平行线,与分离温度550C的铅垂线相交。

最后由此点向右作水平线与右侧纵轴相交,此读数即为比重环口径,约为f114。

表8—1为几种常用油料分离参数(供参考)

表8—1

序号

燃油粘度

比重

口径

mm

分离

温度

0C

最大分

离量

升/时

相当油

料牌号

恩氏粘度

0E

运动粘度

(厘沱)

1000F时

雷氏1#秒

1.98E100

1000C时

11.44

460

0.8947

102

45~65

2700~3200

T11柴油机油

6.26E100

11.04

680

0.8991

50~70

2700~3100

T14柴油机油

6E50

500C时

45.55

330

0.8829

111

2900~3200

60#透平油

5E50

38.55

270

0.8836

40~60

3000~3300

3#重柴油

2E50

12.16

80

0.8716

30~45

10#重柴油

3.2E50

20.24

160

0.8764

3000~3400

20#重柴油

16.14E50

1010

0.9430

80

80~85

1500~2000

20#燃料油

(3)检查各运动部件的灵活性,防止卡死:

检查制动器(加快分油机停止的装置)是否已脱开,止动器(用于分油筒检修固定的装置)是否已松开并退到位;

打开分油机罩盖,检查分离筒转动是否正常(用双手缓慢朝其正常转动方向转动分离筒,看其有否卡阻现象),确认正常后,将罩盖盖好并锁定;

检查电动机轴转动是否灵活,检查摩擦离合器的磨擦片状态是否符合要求。

(4)检查齿轮箱的油位和油质。

油位应保持在规定范围内(一般在油镜刻度的1/2—2/3),油质不好(例如由于水泄漏引起的油质严重乳化)应换新(滑油采用国产30号或40号机械油)。

油泵处的油杯润滑油脂也应加足。

图8—1

(5)检查工作水高置水箱的水位、水封水的供给是否正常,各管路阀件启闭是否正常,若系统不通应及时清除。

检查分油机控制阀是否处于“空位”。

(6)检查待分油之油柜(沉淀柜、日用柜或循环柜等)的油位、油温是否正常,检查各油柜进、出油阀启闭是否正常。

(7)若待分油还需进行加热,还要检查其蒸汽加热系统是否正常,并在投入工作后察看油料是否加热到所需要的分离温度。

(6)检查控制箱电源是否正常。

(7)第一次起动或在电气设备检修后,应检查电动机转向,绝不可反转(由于分油机进、出油方向已定,加之分离筒内锁紧装置方向已定等原因)。

(8)对于全自动排渣型分油机,还应检查分油机手动操作是否正常,并调整各时间继电器,确定各个动作的时间。

2.分油机正常起动

对半自动排渣型分油机(如DZY—30型,标准分离量:

3000l/h;

分离筒转速:

5720r/m;

总重:

1000Kg;

南京船用辅机厂),起动运行操作按下述过程进行:

(1)起动电动机,待达到额定转速后(此时运转声音正常,电流指示最小)方可进行后续操作。

(2)将工作水控制阀转到“密封”位置,从排渣口观察孔观察有水流出,把控制阀转到“补偿”位置。

为了检查分离筒密封情况,可打开水封水进水阀,引水进分离筒,在分离筒注满水后关闭引水阀。

在排渣口观察孔处观察,见排渣口水流逐渐减少,直至无水流出,即表明密封良好。

图8—2DZY-30型分油机排渣控制系统图

1-底盘架;

2-本体;

3-活塞;

4-分流挡环;

5-配水盘;

6-开启水管;

7-密封与补偿水管;

8-控制阀;

9-橡胶密封环;

10-排渣口;

11-橡胶密封环;

12-压力水箱。

(3)当分离筒按分水装置工作时,打开引水阀将水封水引入分离筒内形成水封。

以注满后排水管有水流出为标志,关闭引水阀。

然后先开分油机出油阀,再缓开进油阀,将油引进分油机内直至所要求的分离量,这时开始正常分离工作。

开始时应缓慢进油,其目的是为避免流量过大冲破水封引起出水口“跑油”或造成溢流现象。

一旦出现上述现象应立即停止进油,重新建立水封再缓慢进油。

当分油机作为分渣装置使用时,因不需要建立水封,所以不用引水。

当分离筒密封建立后即可打开进油阀开始分油作业。

进油速度应快些,因为不存在燃油冲破水封区的问题,而且能使燃料中杂质不沉积在分离筒底的转轴附近。

(4)对全自动排渣型分油机(如DBY-30型),其起动、分离排渣、停车等过程全部由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操作。

分油机的起停可根据日用油柜高低液位信号自动控制或手动起停。

全部排渣或部分排渣时间间隔由预先设置的时间程序进行。

工作中若发生故障,监视报警系统会自动发出声光报警,经过一段时间延时,自动停止分离工作。

三.分油机运行中的管理

图8—3分油机净油系统原理图

1-分油机;

2-分油机工作水高置水箱;

3-控制箱;

4-燃油加热器;

5-F.O沉淀柜;

6-F.O日用柜;

7-轻、重油转换阀;

8-分油机进油阀;

9-分油机出油阀;

10-高置水箱补水阀;

11-分油机工作水控制阀;

12-油柜出油阀;

13-油柜进油阀。

(2)保持适宜的加热温度以降低粘度。

各种油进分油机的适宜加热温度,可参照下表:

油料名称

柴油

重柴油

滑油(无添加剂)

燃料油

加热温度

40℃

40~60℃

65~75℃

75~95℃

对于含水量多的燃油,第一级分水时加热温度不允许超过85℃,第二级分渣时可提高到90~95℃。

(3)对于半自动排渣型分油机(如DZY—30型)的排渣操作,应按下述步骤进行:

首先关闭进油阀,停止进油;

开启引水阀,将热水引入分离筒内赶走剩油,当净油出口管中无油流出时表明剩油已尽,即可停止引水;

将控制阀转到“开启”位置进行自动排渣,约3~5s后,当听到排渣的冲击声时即告排渣结束,然后再向分离筒内引进热水冲洗分离筒5~15s,将控制阀转到“空位”位置;

若油渣较多,可将冲洗、排渣过程反复几次,使渣质排除干净。

在排渣结束重新密封前,应使控制阀在“空位”停留半分钟左右,使活塞上腔的水排尽以利于重新“密封”;

排渣结束后,操作控制阀分别至“空位”、“密封”位置,再转到“补偿”位置,重新引好水封水后,即可继续分油作业。

(4)保持最佳分油量。

一般多取分油机的额定分油量的50%为最佳分油量;

对润滑系统的滑油,通常取实际分油量为额定分油量的1/3为佳。

有些制造厂家在实验的基础上,绘制了选择最佳分油量的图表以供参考(可在说明书中查到)。

(5)检查齿轮箱的油位和油质,如已变质应予更换。

(6)检查齿轮油泵填料函处的密封是否良好,有无漏油现象。

(7)查看分油机的转速是否正常。

(8)查看电动机的工作温度是否正常。

(9)查看分离筒运转是否稳定,有无异常振动或噪音,如有应立即停车检查。

四.分油机正常停车操作

对半自动排渣型分油机,当分油作业完成后不可立即停止电动机转动,应按下列程序进行操作:

(1)关闭加热蒸汽阀和燃料油进分油机的截止阀。

(2)改用轻油冲洗和置换管路中的燃料油,以防停车后燃料油凝固在其中。

当管路中充满轻油时再关闭轻油阀。

(3)开启引水阀进行赶油,赶油完成后关闭引水阀。

(4)将工作水控制阀转至“开启”位置,进行排渣。

排渣完成后,再转至“空位”,并切断工作水,以防高置水箱水经配水盘流失。

(5)切断电源,停分油机。

(6)关闭分油机出油阀和各油柜进、出油阀。

对全自动排渣型分油机,只需按下控制箱上的“停车”按钮即可完成全部排渣程序,并自动切断电动机电源使分油机停车。

五.常见故障及其消除方法

故障

一般原因

消除方法

控制阀转至“密封”位置,分离筒不能闭合,有漏泄现象

(1)高置水箱水位太低和水封水温太低;

(2)控制阀有漏泄

(3)盘加环和活塞环安装不正确(盘架环的倒角边应朝下)或损坏;

(4)主密封环封面有损坏;

(5)分离筒和配水盘相对应的位置不正确;

即立轴高度不对。

(1)作适当调整;

(2)予以修理

(3)正确安装二环或更换;

(4)应予以更换;

(5)正确调整立轴高度。

控制阀已转至“开启”位置;

分离筒不见开启。

检查同上

(1);

(2);

(3);

(5)。

同上

(1);

分离效果不良

(1)分离筒内积渣太多;

(2)油温太低;

(3)重力环选择不当。

(1)增加排渣次数;

(2)提高分离油的温度;

(3)更换重力环。

出水口大量跑油

(1)进油阀开启太快;

破坏了水封;

(2)水封水太少;

(3)重力环口径太大;

(4)油温降低;

(5)净油泵齿轮传动销断裂,油泵失灵。

(1)重新进行水封,然后进油阀应缓缓开启‘进油量慢慢增至所需量;

(2)增加水封水;

(3)重力环适当减小;

(4)提高油温;

(5)还新销。

产生大量溢油

(1)进油阀开启太快,进油太猛;

(2)分离时间太长;

分离筒内积污太多。

(3)分离量太大,重力环口径太小。

(1)关闭,重新缓缓进油;

(2)需排污;

(3)减小分离量,适当调大重力环口径。

油分离机出现异常振动和噪声

(1)分离筒零件没有“对号入座”或没对准装配记号;

(2)啮合齿轮或滚动轴承等运动件有损坏;

(3)部分紧固件松动;

(4)分离筒机盖或配水盘有碰擦现象;

(5)前次排污不净,污物在分离筒内分布不均匀;

(6)齿轮干磨。

(1)检查各件纠正装配错误;

(2)损坏件应修理或换新;

(3)紧固适宜;

(4)做适当调整;

(5)拆开分离筒进行清理;

(6)加润滑油。

油泵吸力,排压或排量不足。

(1)滤器堵塞;

(2)安全阀漏泄;

(3)安全阀弹簧过松;

(4)油泵齿轮间隙过大;

衬套磨损。

(5)清理滤器;

(6)阀座沾污予以清理;

(7)调整安全阀至规定的压力;

(8)调整齿轮间隙换衬套。

吸油泵抽吸不上来

(1)污油箱油面过的低;

(2)油粘度过大;

(3)吸入管路漏气;

(4)油泵传动齿轮锥销断裂。

(1)开车前罐油;

或在管路上设吸入止回阀;

(2)升高油温;

(3)改善管路密封;

(4)更换新销。

以后停车前,可接入轻柴油总管分离数分钟,从而除出油泵内的渣质,且不使高粘度的油料在管内和泵内凝固,以防下次启动时再断。

六.思考题

1.分油机在船上的作用是什么?

2.什么叫分油机的“跑油”,什么叫分油机的“溢油”?

3.如何防止分油机出现“跑油”和“溢油”现象?

4.简述分油机起动前需要检查那些内容?

5.简述分油机如何进行排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