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路原新田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word文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5711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亚迪路原新田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word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比亚迪路原新田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word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比亚迪路原新田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word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比亚迪路原新田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word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比亚迪路原新田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word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比亚迪路原新田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word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比亚迪路原新田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word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比亚迪路原新田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word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比亚迪路原新田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word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比亚迪路原新田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word文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比亚迪路原新田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word文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比亚迪路原新田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word文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比亚迪路原新田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word文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比亚迪路原新田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word文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比亚迪路原新田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word文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比亚迪路原新田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word文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比亚迪路原新田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word文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比亚迪路原新田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word文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比亚迪路原新田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word文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比亚迪路原新田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word文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比亚迪路原新田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word文档.docx

《比亚迪路原新田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word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亚迪路原新田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word文档.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比亚迪路原新田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word文档.docx

比亚迪路原新田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word文档

比亚迪路(原新田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一、概述

1、工程项目建设的背景

本次拟建的比亚迪路(环保大道~长沙县南界)位于湖南环保科技产业园东片,该区域为绕城高速以南,京珠高速以东,在长株潭三市融城的中心地带,处于市内半小时经济圈、长株潭市际半小时经济圈之中。

拟建比亚迪路(环保大道~长沙县南界)两厢用地中,东侧为武广高铁,西侧主要为居住、商业和工业用地,目前,园区内建设正在进行,比亚迪路作为区域内一条南北向的道路,是区域内重要的交通纽带,对道路西厢用地(东侧为武广高铁)乃至整个区域的建设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对该片路网的完善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现状条件

拟建比亚迪路位于湖南环保科技产业园东片,呈南北走向,规划道路北起花卉路,经环保大道、振华路等城市干道,南至长沙县南界,本次设计的路段为环保大道~长沙县南界段。

该段道路东侧为武广高铁,道路距高铁之间的间距约为57~80m,拟建道路与高铁之间的用地为防护绿地,道路西侧环保大道以南,振华路以北用地为工业用地,其中荷新路与比亚迪路交叉口西北处用地为现状的红星肉食品加工用地(工业用地);振华路以南主要为居住和商业用地。

与比亚迪路(环保大道~长沙县南界)相交道路中,杨洪路上跨京珠高速,与拟建的比亚迪路相交后,往东下穿武广高铁;振洪路、比亚迪支路四以及环保大道均与比亚迪路相交后,往东下穿武广高铁。

京珠高速、武广高速铁路、规划的绕城线、沪昆高速铁路等穿越产业园东片,对该片的用地和道路的竖向控制有一定的限制。

与拟建比亚迪路(环保大道~长沙县南界)相交的规划道路中,环保大道已经建成通车,振华路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其余道路基本还未进行设计,目前区域内的交通基本是通过一些简易的乡村公路联系,武广高铁建设后,也留下了一些宽约4m的施工便道。

3设计范围、内容

本次设计起点为环保大道(现状),终点为长沙县南界,设计长度2902.572米,规划路幅红线宽30米。

设计内容包括:

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绿化工程、亮化工程、交通设施工程及管线综合工程。

二、设计依据及主要技术标准

1、依据性文件

1)《长沙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

2)《湖南环保科技产业园东片控制性规划》

3)新田路(现名比亚迪路)(花卉路-环保大道-长沙县南界)规划设计要点

4)长沙市发改委下发的关于长沙市比亚迪路(环保大道~长沙县南界)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长发改【2011】833号)

5)长沙市规划局下发的长沙市城乡规划局规划编制联席会议纪要(长规纪【2011】79号)

6)比亚迪路(环保大道~长沙县南界)跨圭塘河桥梁行政许可决定书(河许决字【2011】11号)

7)比亚迪路(环保大道~长沙县南界)初步设计审查会议纪要(长住建纪字[2011]109号)

8)关于比亚迪路(环保大道~长沙县南界)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长住建发【2010】35号)

9)《长沙市绿色道路设计导则》

10)现行国家及行业有关规划、规范和标准,其他有关调查资料。

2、相关基础资料

1)建设单位提供的比亚迪路(原新田路)测量资料和比亚迪路(原新田路)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2)振华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

3)拟建比亚迪路现场调查资料

3、主要技术标准

①道路等级:

道路等级为城市Ⅰ级次干道

②计算行车速度:

40km/h

③路幅规划红线宽度:

30米

④设计荷载:

桥涵荷载标准为公路Ⅰ级;

路面结构计算标准轴载为BZZ-100标准轴载;

⑤设计年限:

沥青路面使用年限:

15年;

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年限:

15年

⑥本次纵断面设计最大纵坡为2.086%,对应坡长为369.196m,最小纵坡为0.3%,最小坡长为140m(顺接段除外),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为R=2000m,最小凸形竖曲线半径为R=2500m。

4、设计采用的主要规范

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建设部[2000];

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1990;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1)《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12)《长沙市绿色道路设计导则》

13)其它相关国家、地方规范、标准和政策法规;

三、路线设计情况

1、道路平面设计

比亚迪路本次设计范围北起环保大道,经荷新路(比亚迪支路四)、振华路、振洪路、白洪路、杨洪路、白新路、白秋路等城市道路,往南止于长沙县南界,本次设计路段全长约2902.572m。

拟建道路与各相交道路均为平交,其中环保大道、比亚迪支路四(荷新路)、振华路、振洪路、杨洪路与比亚迪路平交后下穿道路东侧的武广高铁。

道路平面线形:

道路中线及路幅宽度的设计以正在报批的控规为依据。

根据控规编制单位提供的正在报批的《湖南环保科技产业园东片控制性规划》,比亚迪路道路平面线形由起、终点及7个角点组成,其中JD2~JD4位于交叉口,故均未设平曲线半径。

JD1和JD6处圆曲线半径为R=400m,JD5和JD7处圆曲线半径为R=700m。

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在车速为40km/h时,R=400m的圆曲线需设置缓和曲线,本次设计缓和曲线长L=45m。

规划的比亚迪路与圭塘河相交,夹角约39.9°,现状河道宽度约为21m,本段属圭塘河河道上游,根据《长沙市圭塘河京珠高速上游河道堤(岸)线整治规划》,

在比亚迪路跨圭塘河位置设置了一座1*38m现浇混凝土桥跨圭塘河。

由于在振华路交叉口处交叉口需要拓宽,根据水利部门下发的《圭塘河桥的行政许可决定书》,圭塘河桥宽35m。

根据道路工程排水设计,雨污水管道均不过圭塘河。

现状支路口的接入:

根据测量资料,本次设计将K0-86.689、K0+508.3、K1+040东侧及K0+510.134、K0+806.538、K1+865.923西侧以及振洪路交叉口两侧的现状支路接入拟建比亚迪路(具体见现状道路接入平纵图)。

现状道路是否接入根据施工时两厢拆迁的实际情况确定。

交叉口拓宽:

本次设计根据规划,在拟建比亚迪路与振华路以及环保大道交叉口均设置了拓宽车道,车道拓宽宽度为3.5m,拓宽段长60m,渐变段长40m。

2、纵断面设计

高程系统:

黄海高程系。

比亚迪路为南北走向,本次设计以正在报批的《湖南环保科技产业园东片控制性规划》为依据,根据测量资料,结合现状地形,对比亚迪路进行纵断面设计。

与本次设计的比亚迪路(环保大道~长沙县南界)相交的道路中,杨洪路、振洪路、振华路、比亚迪支路四、环保大道均往东下穿武广高铁,与比亚迪路相交后下穿武广高铁的相交道路的交叉口控制标高是以规划为依据,并根据现状地形来确定的;另外,比亚迪路相交并下穿武广高铁的道路中,环保大道已经建成,按其现状标高控制,为80.3m;振华路已出施工图,该控制点标高按其施工图标高控制,为71.871m。

振华路已经完成施工图设计,比亚迪路在振华路交叉口往南与圭塘河相交,该段设计为桥梁。

根据长沙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提供的《长沙市圭塘河京珠高速上游河道堤(岸)线整治规划》,比亚迪路与圭塘河规划河道相交处100年一遇洪水位线约66.13m,该段纵断面设计考虑按桥梁梁底高出100年一遇水位线不少于1m控制。

本纵断面设计中考虑与已建成的环保大道现状横坡顺接,但由于测量资料中未测出环保大道现状横坡,比亚迪路与其顺接的纵坡暂按1.5%设计,顺接段长度为40m。

请施工单位施工前复核环保大道横坡坡度;杨洪路、振洪路、振华路、比亚迪支路四、环保大道下穿武广高铁处铁路桥的梁底标高。

若现场实际情况与设计及测量资料不符,请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变更,其余各交叉口设计标高基本与规划一致。

本次纵断面设计最大纵坡为2.086%,对应坡长为369.196m,最小纵坡为0.3%,最小坡长为140m(顺接段除外),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为R=2000m,最小凸形竖曲线半径为R=2500m,均满足规范要求。

3、横断面设计

标准路段横断面组成:

1.5m(绿化预留带)+3.0m(人行道)+3.5m(非机动车道)+14.0m(机动车道)+3.5m(非机动车道)+3.0m(人行道)+1.5m(绿化预留带)=30m

交叉口拓宽段横断面组成:

1.5m(绿化预留带)+3.0m(人行道)+3.5m(非机动车道)+21.0m(机动车道)+3.5m(非机动车道)+3.0m(人行道)+1.5m(绿化预留带)=37m

桥梁段横断面组成:

3.5m(人行道+防撞栏杆)+13.75m(车行道)+0.5m(双黄线)+13.75(车行道)+3.5(人行道+防撞栏杆)=35.0m;

拟建比亚迪路沿线地势起伏较大,工程属高填高挖,本横断面方案考虑该实际情况,将绿化带预留在道路两侧,且本次不考虑实施。

以减少路基开挖面和土石方量,节约工程造价。

四、路基、路面设计

1、路基设计

1.1路基填筑与压实度

路基填料宜选用有一定级配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粘性土等细粒土次之。

当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较多时,应掺入石灰等固化材料处理后使用;粉性土和耕植土、淤泥、杂填土等不能用于填筑路基。

路基填料的强度和粒径要求应满足规范要求。

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控制。

压实度要求见下表

路基压实度及填料要求表

填挖类型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

路基压实度(重型,%)

填料最小强度(CBR,%)

填料最大粒料(cm)

填方路基

上路床

0~30

≥96

6

10

下路床

30~80

≥96

4

10

路堤

80以下

≥94

4

15

零填及路堑路床

0~30

≥96

6

10

1.2路基边坡及防护

比亚迪路路基填土高度均在8m以内,故路基填方边坡坡比为1:

1.5。

根据地勘资料,挖方边坡坡比根据土质的变化而变化,为1:

0.75~1:

1.75;当挖方高度超过6米时,应分级开挖,每6米一级。

根据道路沿线地形图资料,比亚迪路沿线大量路段挖方较大,施工时,严禁超挖。

本次设计拟对于道路西侧路堑边坡高度为8米以上路段及道路东侧路堑边坡为8m~12m的边坡进行挂网处理,其中道路东侧(永久性边坡)边坡高度高于12m的路段采用方格骨架锚杆护坡,其余均采用植草护坡。

K2+230.43~K2+402.907段道路西侧边坡采用挡土墙支护,该路段是填方路段,采用的挡墙形式为衡重式挡墙。

当路基边坡伸入水塘内时,为了防止边坡冲刷,边坡需用浆砌片石护面,护面高度应比常水位高0.5米。

本工程有较大的填、挖边坡,在施工过程中,需采用临时的水土保持措施,以免边坡被雨水冲刷造成事故和经济损失,道路的边坡防护工程需与主体工程同步施工。

道路东侧边沟、边坡防护均为永久性的,需与道路主体工程同时实施到位,西侧边沟、边坡防护应视道路西侧用地的开发情况确定是否实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1.3路基排水

本工程为城市道路,建成后路面雨水排入路下雨水管道。

1.4路基施工

路基基底处理:

路基设计标高为路面标高减去路面结构层厚度。

本设计路线纵断面图和路面横断面图均按路面设计标高绘制,土石方数量计算按路基施工标高控制。

在施工前,要先清除表面一层种植土、垃圾土、有机质土及淤泥等不合路基使用要求的土,清除后应予以压实。

平地(地面坡度为0~1:

10)填土前须填前碾压;地面坡度为1:

10~1:

5时须填前挖松再碾压;地面坡度不小于1:

5时须填前挖台阶。

填挖交界处必须挖台阶和零填地段超挖回填,填挖交界处路基下必须清除较松散的岩石覆盖土,防止该处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

1.5软基处理

1.5.1岩土工程

(一)工程地质条件

1)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本路段位于长沙市雨花区内,该线路北起环保大道,往南至长沙县南界,原始地貌为残丘低山,线路现有场地标高与设计标高落差较大,其现有场地标高变化在65.10~113.15m。

2)气象条件

本区属温湿炎热的亚热带,区内年平均温度为18oc,最高温达40oc,最低温度-5oc。

1~2月份气候最冷,时有降雪和冰冻。

3~6月份多雨,相对湿度大。

7~9月份最热,时有阵雨。

10~12月份,温度渐降而趋于干燥寒冷,并有短期霜冻出现。

在春冬两季,时有浓雾出现,雾期较多,延续时间较长。

3)区域地质

根据本次勘察,本区域周围数十平方公里内,基岩均为老第三系或第三系泥质粉砂岩,属陆相红色碎屑沉积,产状平缓,330o~345o∠5o~10o,呈中厚层状。

断裂、褶皱不发育。

基岩面埋置深度随原始地貌起伏,其上为第四系覆盖层,地层层次较多,层位较稳定,对比性强。

4)地层及岩性条件

根据本次钻探揭露,场地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的素填土、淤泥、粉质粘土、圆砾、残积粉质粘土及白垩系泥质粉砂岩。

共分为5层,按从上至下依序描述如下:

a、素填土(Qml)①:

红褐色,松散,湿~饱和,主要由粉质粘土和风化岩块组成,均匀性差,填筑时间较短,未完成自重固结,属新近填土。

岩芯采取率为75%左右,受场地开挖影响,该层全场大部分区域均有分布,其揭露层厚变化在0.30~23.20m。

b、淤泥(Qpr)②:

黑褐色,饱和,软塑,池塘淤积而成,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见腐植质,具腐臭味。

岩芯采取率为65%左右,该层仅ZK252、ZK274、ZK275、ZK276、ZK277、ZK326有分布,其揭露层厚变化在0.4~1.90m。

c、粉质粘土(Qal)③:

黄褐色、硬塑,湿,局部夹少量砂砾石,手搓具砂感,摇震无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岩芯采取率为95%左右,场地内大部分区域均见有此层,其揭露层厚变化在0.70~15.50m。

d、圆砾(Qal)④:

黄褐色、红褐色,中密,湿,最大粒径80mm,大部分在2~20mm之间,颗粒呈圆形、亚圆形,主要成分为石英,级配一般,胶结性差,泥砂质充填。

岩芯采取率为70%左右。

该层分布欠规律,其揭露层厚0.40~6.90m。

e、粉质粘土(Qel)⑤:

红褐色、硬塑,湿,泥质粉砂岩风化残积而成,手搓具砂感,摇震无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段夹黑褐色铁锰质薄膜。

场地内大部分区域见有此层,部分钻孔受钻探深度影响未揭露此层,其余各孔均见有此层,岩芯采取率为95%左右,其揭露层厚变化在0.30~20.70m。

f、强风化泥质粉砂岩(K)⑥:

红褐色,干,泥质粉砂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芯呈短柱状、碎块状,岩芯裂隙、节理发育,遇水易软化,裸露后进一步风化特征明显,无膨胀性,具崩解性。

RQD等于30~45,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属极软岩,该层为场地基岩,本次勘察该层未揭穿,其揭露最大层厚33.10m。

5)地质构造条件

本场地内地质构造不发育,未见褶皱及断裂构造,岩层呈单斜构造产出,地层倾向北西向,330o~345o∠5o~10o

6)水文地质条件

本场地素填土、圆砾属强透水层,淤泥、粉质粘土属弱透水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属隔水层。

本次勘察大部分钻孔见有地下水,主要分布在素填土中的上层滞水,水量较小,靠大气降水补给,以蒸发方式排泄为主,水位、水量变化受大气降水及地形地貌的影响。

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稳定水位变化在79.76~80.42m。

根据勘察及我院在该地区的经验,本场地环境类别为Ⅱ类。

本次勘察在zk67、ZK78、zk92、zk102取有地下水样4件,29.78≤

SO42-≤31.23mg/L,6.53≤PH≤6.90,12.10≤侵蚀性CO2≤13.20mg/L,25.17≤Cl-≤41.12mg/L,0.91≤HCO3-≤1.65mmol/L。

根据检测结果,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有关标准判定,该场地内地下水对砼结构具微腐蚀性,对砼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环境土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

7)地震效应

根据《长沙市场地特征周期分区图》,场地特征周期Tg取值为0.35s。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

本场地内不存在可液化土层。

8)沿线筑路材料条件评述

本线路沿线地形起伏较大,山体上覆第四系粉质粘土和残积粉质粘土均为低液限粉质粘土,可作为筑路材料,就近使用。

本次勘察未进行料场勘查。

9)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根据本场地内土样的土工试验报告及现场原位测试,主要土层的物理

力学性质指标统计于表1:

项目

土层

名称

指标

统计数

范围值

平均值

标准差

变异

系数

修正

系数

标准值

素填土①

动探N63.5

16孔

2.25~5.18

3.23

0.7876

0.2438

0.8917

2.9

淤泥②

标贯N

6

1~1

1

0

1

1

1

天然含水量w(%)

72

20.5~29.2

24.82

1.5575

0.0628

1.0127

25.13

天然密度ρ(g/cm3)

72

1.92~2.01

1.9793

0.0242

0.0122

0.9975

1.98

孔隙比e

72

0.633~0.814

0.7134

0.0.041

0.0575

1.0116

0.722

塑性指数Ip

72

10.5~16.8

13.2

1.3328

0.1010

0.9796

12.93

液性指数IL

72

0~0.27

0.0736

0.0652

0.8845

1.1784

0.09

压缩模量Es(MPa)

72

7~15

10.68

1.5815

0.148

0.9701

10.36

压缩系数a1-2(MPa-1)

72

0.11~0.26

0.16

0.0276

0.168

1.0339

0.17

内摩擦角φ(o)

72

16.5~26.5

22.3

2.1467

0.0963

0.9806

21.36

粘聚力c(KPa)

72

43~81

61.24

9.1413

0.00032

0.9999

61.24

标贯N

131

15~21

16.8

0.907

0.054

0.9920

16.7

圆砾④

动探N63.5

13孔

17.4~23

20.4

1.9760

0.0968

0.9516

19.4

天然含水量w(%)

85

20.7~27.2

24.66

1.3296

0.0539

1.0100

24.91

天然密度ρ(g/cm3)

85

1.92~2.01

1.9816

0.0178

0.009

0.9983

1.98

孔隙比e

85

0.621~0.795

0.708

0.0311

0.0439

1.0081

0.71

塑性指数Ip

85

10.6~14

12.72

0.8836

0.0695

0.9871

12.56

液性指数IL

85

0~0.24

0.0952

0.0684

0.7185

1.1333

0.11

压缩模量Es(MPa)

85

6.5~13.9

10.03

1.6626

0.1657

0.9693

9.7

压缩系数a1-2(MPa-1)

85

0.12~0.27

0.18

0.0315

0.1796

1.0333

0.18

内摩擦角φ(o)

85

17~26

21.8

2.1138

0.0972

0.982

21.86

粘聚力c(KPa)

85

37~87

59.3

10.067

0.1698

0.9685

57.4

标贯N

105

17~24

21.6

1.1349

0.0525

0.9912

21.4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⑥

天然密度ρ(g/cm3)

20

2.16~2.31

2.22

0.0375

0.0169

0.9934

2.21

饱和吸水率(%)

20

20.6~30.8

26.55

2.5266

0.0952

1.0374

27.54

天然抗压强度(MPa)

91

0.49~1.44

0.85

0.2231

0.2625

0.9949

0.85

1、修正系数系根据《岩土勘察规范》GB50021-2001的公式γs=1±{

}δ

2、个别离散性较大的数据已剔除;

3、IL<0时按0计算;

4、圆锥动力触探N63.5结果已按规范进行杆长修正;

5、标准贯入试验N锤击数为实测值。

(二)工程地质不良地段及其处理意见

根据现场地质勘查,未发现对路基有重大影响的不良地质现象。

根据道路设计要求,结合勘察资料,比亚迪路(环保大道~长沙县南界)在场地在平整后将会形成10段边坡,另在线路范围内部分区段揭露有素填土及池塘淤积而成的淤泥。

1)边坡工程(K0-182.479~K2+720.023)

各路段的填方边坡为:

0+160~0+260、1+040~1+840、2+280~2+380段西侧、2+700~2+720段西侧;

各路段的挖方边坡为:

0+290~0+400、0+540~0+760、0+860~0+920、1+880~2+210、2+280~2+380、2+380~2+660段东侧。

①0+160~0+260段边坡:

本段边坡为填方边坡,边坡高度为2.0~4.0m,组成坡体的主要地层为素填土①,为土质边坡;坡脚下两侧均为农田;边坡安全等级建议按为Ⅲ级考虑。

边坡的治理可采用放坡并格构式锚杆挡墙进行支护,也可采用重力式挡土墙或桩锚支护结构进行支护

②0+290~0+400段边坡:

本段边坡东西两侧为挖方边坡,开挖高度5.0~8.0m,组成坡体的主要地

层为素填土①、粉质粘土③和圆砾④层,为土质边坡;西侧坡顶往西和东侧坡顶往东为农田和部分拆迁旧址;边坡安全等级为Ⅱ级。

边坡治理根据坡体的主要地层为素填土①、粉质粘土③和圆砾④层,两侧边坡均可采用放坡,并坡面植草皮保护的方法。

③0+540~0+760段边坡:

本段边坡东西两侧为挖方边坡,西侧边坡开挖高度为6.0~19.0m,东侧边坡开挖高度为8.0~10.0m,组成坡体的主要地层为素填土①、粉质粘土③、圆砾④层和粉质粘土⑤,为土质边坡;西侧坡顶往西为农田和部分拆迁旧址,东侧坡顶往东为农田和部分拆迁旧址,坡顶往东离道路边线约60米处有武广高铁隔离墙;边坡安全等级为Ⅱ级。

边坡治理根据该坡体的主要地层为素填土①、粉质粘土③和圆砾④层,均可采用放坡,并坡面植草皮保护的方法。

东侧边坡距高铁约60米,有放坡空间,边坡的治理可采用放坡法施工,并坡面植草皮保护的方法。

④0+860~0+920段边坡:

本段边坡东西两侧为挖方边坡,开挖高度2.00-4.00m,组成坡体的主要地层为素填土①、粉质粘土③和圆砾④层,为土质边坡;西侧坡顶往西和东侧坡顶往东为农田和部分拆迁旧址;边坡安全等级为Ⅱ级。

边坡治理均可采用放坡,并坡面植草皮保护的方法。

⑤1+040~1+840段边坡:

本段边坡东西两侧为填方边坡,边坡高度为3.0~8.0m,组成坡体的主要为填土,为土质边坡;坡脚下两侧均为农田和部分拆迁地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