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7208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

  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试题及答案

  第1题:

卡耐基先生很久以前就提出一个论点,那就是每个人的特质中大约有80%是长处或优点,而20%左右是我们的缺点。

当一个人只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什么,而不知发掘优点时,“视网膜效应”就会促使这个人发现他身边也有许多人拥有类似的缺点,进而使得他的人际关系无法改善,生活也不快乐,你有没有发现那些常常骂别人很凶的人,其实自己脾气也不太好?

这就是“视网膜效应”的影响力。

对本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卡耐基先生提出了视网膜效应

  B.人们通常对他人的缺点关注得多而对优点关注得少

  C.

  “二八定律”同样适用于对人们特质的判定

  D.只关注自己缺点的人往往也会在周围人的身上寻找同样的缺点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本题属于细节。

文段只介绍了卡耐基先生提出的一个论点,并没有说“视网膜效应”由谁提出,故A选项错误。

  “当一个人只知道自己缺点是什么,而不知发掘优点时,视网膜效应,就会促使这个人发现他身边也有许多人具有类似的缺点”,因此文中观点认为一个人在只知道自己缺点的时候往往会更加关注他身边的人是否也具有类似的缺点,这是“视网膜效应”的特点。

因此B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文中说的是人的特质中优缺点的比例符合二八定律而非人的特质符合这一定律,故C选项偷换概念,错误。

  第2题:

蔡戈尼效应:

指对未完成的工作比对已完成的工作有较好的记忆效果的现象,1927年由德国心理专家蔡戈尼在记忆试验中发现。

下列属于蔡戈尼效应的是()。

  A.妻子为使爱睡懒觉的作曲家丈夫起床,在钢琴上不停弹出一组乐句的头三个和弦,作曲家听了之后,辗转反侧,终于不得不爬起来,弹完最后一个和弦

  B.温故而知新

  C.只要是自己认准的事情,不管多难,小李都坚持不懈努力完成,从不半途而废

  D.小李看一本书的时候,总尝试停一下,想想自己是否在浪费时间和精力。

如果是的.就会针对要不要继续看下去作出取舍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蔡戈尼效应的定义要点是:

对未完成的工作比对已完成的有更好的记忆效果。

  B.C.D均不符合这一定义;A项中作曲家对于妻子未谈完的乐曲,印象深刻终于不得不爬起来,弹完最后一个和弦.是典型的蔡戈尼效应。

故答案选A。

  第3题:

要制服坏人,有时候要以坏治坏,以小坏对付大坏,以假坏对付真坏,坏人也会做好事,但好人只要做过坏事就变成了坏人。

由此可以推出()。

  A.好人不可能制服坏人

  B.世界上不可能有好人

  C.做过好事的人未必是好人

  D.做过坏事的人未必是坏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结论型题目。

文中指出坏人也会做好事,所以做过好事的人未必是好人是正确的。

C项正确。

A项错误,文中说治服坏人,有时要以坏治坏,但并没有说好人不可能治服坏人。

B项错误,文中并没有提到世界上没有好人,而是说好人做了坏事之后就变成了坏人。

D项错误,文中最后一句指出只要做过坏事就是坏人。

  第4题:

作为启蒙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和言论激烈、出格,乃至“悖于常理”,这都在情理之中,因为思想的创造需要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对抗俗世的气概与意志,所以“______”并非思想家的缺陷,也绝非衡量思想之深度、广度乃至力度的标准。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危言耸听

  B.虚张声势

  C.夸夸其谈

  D.豪言壮语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危言耸听”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

  “虚张声势”指假装出强大的气势;‘夸夸其谈”形容说话、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表贬义;

  “豪言壮语”形容充满英雄气概的话。

文段说明这些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和言论激烈、出格,用“危言耸听”修饰最为恰当。

  第5题:

音乐是真正的世界语,是感情的语言。

当两个国家愿意通过音乐交流,其中或许就含有某种政治善意,即双方想以彼此都能了解、都可接受的音乐语言进行对话。

而且。

  “乐于情通”.音乐往往可以给人带来精神愉悦,从而为人际交往创造良好的气氛。

这段文字强调音乐是()。

  A.化解文化冲突的有效方法

  B.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外交手段

  C.人际交往的一种手段

  D.国家之间进行政治沟通与交流的一种工具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文段首先将音乐定性为世界语,其作用在于传递感情,接着从音乐在国与国之间政治交流中的作用人手,对这_属性进行了阐述。

故文段主要阐述的是音乐在国家政治交流中的工具性价值,所以答案为D。

C项的迷惑性比较大,但对应文段中的“世界语”、“两个国家”、“对话”,D项更贴合文意。

  第6题:

患者男性,28岁,肛门坠胀疼痛2个月,症状时轻时重,大便干,排便前有黏液自肛门流出,无便血。

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内痔

  B.肛裂

  C.肛瘘

  D.肛窦炎

  E、直肠息肉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D第7题:

随着航空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万米高空将不再寂静无声。

据《泰晤士报》目前报道,英国电信局计划为英国各航空公司的飞机装载个人通讯设备,实现许多乘客高空打手机的梦想。

随之,欧洲各国航空管理机构的高空通讯禁令也将逐步取消。

该段文字作为一则报纸上的新闻,最适合做该文字题目的是()。

  A.万米高空将不再寂静无声

  B.飞机上打手机梦想成真

  C.飞机装载个人通讯设备

  D.欧洲各国高空没有通讯禁令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从新闻的真实、客观角度来说,排除D项;A项没有清楚地表达主题,不选;B项其实就是C项内容的结果,B项更为适合。

  第8题:

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哪一项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

  A.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B.三国鼎立,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局部统一,为大统一创造了条件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历史的发展趋势是从分裂走向统一,三国鼎立形成了局部统一的局面,这为后世的大一统局面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9题: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市场的失灵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重视,市场不具有的功能是()。

  A.价格形成

  B.信息引导

  C.收入分配

  D.宏观调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宏观调控是政府实施的政策措施以调节市场经济的运行。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和服务的供应及需求是受价格规律及自由市场机制所影响。

  第10题:

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是因为应试教育的性质是()。

  A.选拔性、淘汰性

  B.目标性、水平性

  C.参照性、差异性

  D.常模性、个别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第11题:

在心理测验中,成就动机测验属于()。

  A.认知测验

  B.能力测验

  C.人格测验

  D.智商测验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心理测验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人格测验包括多相人格调查表、兴趣测验、成就动机测验、态度量表等。

  第12题:

五个互不相同的自然数两两相加,只得到8个不同的结果,分别是:

  15.20.23.25.28.33.38和41,那么这个数中最大数与最小数的差是多少?

  A.17

  B.18

  C.19

  D.20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

方程问题。

设五个数由小到大分别为A,B,C,D,E。

依题意可知A+B=15,A+C=

  20.则C-B=5;D+E=41,C+E=

  38.则D-C=3,由C-B=5,D-C=3两式相加DB=8为偶数,则D+B也为偶数,只有一个数28,由此解出B=10,D=18,那么A=5,E=23,两数相差为

  18.则因此,本题答案为B。

  第13题:

有权对人民法院生效的民事判决和裁定抗诉的检察机关是()。

  A.同级人民检察院

  B.各级人民检察院

  C.上一级人民检察院

  D.上级人民检察院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的规定可知,上级人民检察院有权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故选D。

  第14题:

社会认知理论中的观察学习概念是

  A.在观察者观察其他人的行动及别人因此得到强化的情景下发生的

  B.是个体对执行并坚持某一行为活动的能力的自信

  C.个人身体之外的能影响个体行为的所有客观因素的总称

  D.个体、个体的行为及行为所处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的、持续的相互作用

  E、发现和学习新事实,新思想,向支持健康行为方面努力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第15题:

某公司去年有员工830人,今年男员工人数比去年减少6%,女员工人数比去年增加5%,员工总数比去年增加3人,问今年男员工有多少人?

  A.329

  B.350

  C.371

  D.504

  【解析】

  正确答案:

A。

今年男员工人数比去年减少6%,即今年是去年的47/50,说明今年的男员工人数一定能被47整除。

选A。

  第16题:

  “与其在二三线城市的‘关系酱缸’中厮混一生.还不如逃回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创造和实现自我。

逃离又逃回,这不是荡秋千。

这是自由的方向、财富的光明径。

”时评人童大焕为年轻人的逃回。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穷困潦倒放手一搏赞叹

  B.碌碌无为孤注一掷欢呼

  C.懵懵懂懂大展拳脚辩解

  D.浑浑噩噩自食其力喝彩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由“这是自由的方向、财富的光明径”可知,时评人对年轻人逃回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持支持和赞赏态度,“辩解”指对受到指责的某种见解或行为加以申辩解释,未体现时评人的态度倾向,排除C。

第一空中.在二三线城市与“穷困潦倒”之间不存在必然关系,排除A。

第二空中,“孤注一掷”为贬义词,与作者对年轻人逃回一线城市的态度不相符.排除B。

本题答案为D。

  第17题:

会议决定,《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公布__________,同时__________1982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实行、废除

  B.施行、废止

  C.实行、废止

  D.施行、废除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从词语的适用对象上来看,“施行”表示按照某种方式或办法去做,其适用对象较为具体,如法律、法规、手术等;

  “实行”的适用对象较为抽象,如纲领、政策、原则等。

结合语境中的《办法》可知应填“施行”。

  “废除”的对象常是不合理的或者没有用的东西,如特权、苛捐杂税等,被废除的对象一般不用新的对象来替代它;而“废止”了一个法令(制度)之后,一般应当有一个新的法令(制度)取而代之.因而“废止”符合语境。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第18题:

行政决策,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履行国家管理职能,在充分收集相关信息、系统论证的基础上,依法对要解决的问题做出科学决定的活动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行政决策的是()。

  A.某局长自行决定从国外引进某项目,后该项目取得巨大收益

  B.为解决企业的排污问题,某市政府在充分、系统论证的基础上做出了相应的决策,然而具体实施时该决策方案失败,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C.某政府机关为建设机关工作人员住宅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并对该建筑的设计问题召开会议,商讨并形成了相关决议

  D.甲市农业局局长去乙市考察,见乙市山区种植桉树取得较大收益,便决定在甲市东区平原地带也大面积种植桉树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A项中的某局长并不是为履行国家管理职能,而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应排除;B项某市政府做出的决策“具体实施时该决策方案失败”,不符合“做出科学决定”,应排除;D项中甲市农业局局长并没有“充分收集相关信息、系统论证”就做出了决定,不符合行政政策的定义,应排除;C项符合定义。

故选C。

  第19题:

当代一位犹太思想家的问题困扰了罗马教廷30年:

一个基督教神职人员和一个普通信徒的灵魂是否都能进天堂?

一个基督徒和一个其他宗教信徒的灵魂是否都能进天堂?

  一个有宗教信仰的人和一个无神论者的灵魂是否都能进天堂?

如果有人的灵魂不能进天堂。

  则“上帝之爱”就不是普适的;如果“上帝之爱”不是普适的,则上帝的存在就不是合理的。

如果所有人的灵魂都能进天堂,那么,信教与不信教、信仰不同宗教之间还有什么重大区别?

如果接受以上陈述,则必须接受下面哪项陈述?

  A.如果“上帝之爱”是普适的.则上帝的存在就是合理的

  B.

  “上帝之爱”是普适的。

但信教与不信教、信仰不同宗教之间有重大区别

  C.如果上帝的存在是合理的,信上帝与不信上帝之间就没有重大区别

  D.

  “上帝之爱”是普适的,神职人员、普通信徒和无神论者都是上帝关爱的对象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第20题:

汽车保险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

在所处理的汽车被盗索赔案中,安装自动防盗系统汽车的比例明显低于未安装此种系统的汽车。

这说明,安装自动防盗系统能明显减少汽车被盗的风险。

但警察局的统计数据却显示:

在报案的被盗汽车中,安装自动防盗系统的比例高于未安装此种系统的汽车。

这说明,安装自动防盗系统不能减少汽车被盗的风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有利于解释上述看来矛盾的统计结果?

()

  A.许多安装了自动防盗系统的汽车车主不再购买汽车被盗保险

  B.有些未安装自动防盗系统的汽车被盗后,车主报案但未索赔

  C.安装自动防盗系统的汽车大都档次较高;汽车的档次越高,越易成为盗窃的对象

  D.汽车失盗后,车主一般先到警察局报案,再去保险公司索赔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如果A项为真,则说明,许多安装了自动防盗系统的被盗汽车失主并未购买汽车被盗保险,他们会去警察局报案,但不会去保险公司索赔。

这有说服力地解释了题干看来矛盾的统计结果。

故正确答案为A。

  第21题:

氢能汽车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一个发展重点,它是指以氢为主要能量,利用氢燃料电池和电动机取代传统的引擎,其燃烧物是水和少量氮氢化合物,对空气污染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氢能汽车的技术日趋成熟,但还有()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A.氢的安全性

  B.氢的储存和运输

  C.电池运行时产生的辐射

  D.电池的经济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D。

推广氢能汽车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大量制取廉价氢气的方法,传统的电解方法价格昂贵,且耗费其他资源,无法推广;解决氢气的安全储运问题;解决汽车所需的高性能、廉价的氢供给系统以及电池的经济性等。

故选BD。

  第22题:

5岁的玲玲想吃糖,她认为自己的玩具娃娃也想吃糖,这说明其思维具有什么特征?

()

  A.单维思维

  B.不可逆性

  C.自我中心

  D.具体逻辑推理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单维性、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等特征,认为其他人或物的思维与自己的一样,是自我中心的表现。

  第23题:

教育心理学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A.1903年

  B.1913年

  C.1914年

  D.1900年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第24题:

某仓库被盗。

经过侦破,查明作案的人是甲、乙、丙、丁四个人中的一个。

审讯中,四人的口供如下:

甲:

  “仓库被盗的那一天,我在别的城市,因此我是不可能作案的。

”乙:

  “丁就是罪犯。

”丙:

  “乙是盗窃仓库的罪犯,因为我亲眼看见他那一天进过仓库。

”丁:

  “乙是有意陷害我。

”现假定这四个人的口供中,只有一个人讲的是真话。

  那么可以推出()。

  A.甲是盗窃仓库的罪犯

  B.乙是盗窃仓库的罪犯

  C.丙是盗窃仓库的罪犯

  D.丁是盗窃仓库的罪犯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分析四人所说的话,可以发现乙的话和丁的话构成了矛盾关系,则两者必有一真一假。

又由于四个人只有一个人讲了真话,则甲和丙讲的都是假话。

  由甲的话为假可知,甲是作案者。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25题:

为了控制“禽流感”的传播,将感染“禽流感”鸡场的鸡全部集中捕杀深埋,其目的是()。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提高免疫力

  D.保护易感人群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此做法主要是为了控制传染源。

  第26题:

下列诗句不是出自唐朝诗人的是()。

  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D.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A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诗句。

  B.C.D三项的作者分别是杜甫、白居易、李商隐。

均是唐代诗人。

  第27题:

①他认为,唯有“合汉合满合蒙合苗合藏,组成一个大民族”共同对外,中国才能救亡图存②“小民族主义者何?

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

大民族主义者何?

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族是也”③他看到狭隘汉人民族主义可能给中国带来巨大祸端,提出了“大、小民族主义”的观点④梁启超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话语的倡导者之一⑤梁启超通过这种“大民族主义”来抵消汉人“小民族主义”的可能危害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⑤③②④

  B.④③②①⑤

  C.①④③②⑤

  D.④①⑤③②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本段文字讨论的是“民族主义”,首先由④引出“民族主义”,观察②可知,这应该是梁启超的一句话,这是梁启超“大、小民族主义”的观点,所以③后边是②,对于①⑤,⑤中的“这种‘大民族主义,”也就是①中所论述的“合汉合满合蒙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即⑤在①后,那么这五句话的顺序就是④③②①⑤,即先由④引出“民族主义”,接着③②将“民族主义”分为“大、小民族主义”,最后①⑤重点论述“大民族主义”。

故选B。

  第28题:

变化视盲:

指在短时间内物体表面特征明显改变但人类却无法察觉的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变化视盲的是:

  A.电视剧中出现穿帮镜头,同一场戏由于不同时间拍了两次,结果主要演员穿了不同的衣服,但是大部分观众都没有发现

  B.一个学生在向小李问路,恰巧有人抬黑板从两人之间经过,之后小李告诉对方如何走,但是他没有发现那个人已经不是刚刚问路的那个学生了

  C.小王听了朋友在南非的一次冒险经历,极有感触,经常回想这件事,后来他竟然认为这件事是自己的亲身经历

  D.小张看见一个男人走进对面的房子,紧接着又走出来,但是他没有发现其实走出来的是一个女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小王听了朋友在南非的一次冒险经历,很有感触,经常回想这件事,后来他竟然以为这件事是自己亲手经历。

  第29题:

学生在学习体操过程中,各种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常有多余动作,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

()

  A.动作幅度

  B.动作结构

  C.动作力量

  D.动作速度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学生学习体操的过程属于操作模仿。

由操作模仿阶段的动作特点可知应为动作结构。

  第30题:

一新生儿暴发脓毒血症,脓汁标本经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发现葡萄球菌。

试问为确定该菌是否有致病力,应检查哪一种酶()。

  A.凝固酶

  B.触酶

  C.DNA酶

  D.尿素酶

  E、卵磷脂酶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第31题:

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应当依据法律规定,在法定权限内,按照法定程序作出证据确凿充分的行为。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行为符合依法行政要求的是()。

  A.某市政府办公厅制定发布了一个有关该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罚的规范性文件

  B.某区公安局认为张某养兔子干扰了邻居正常生活,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其作出罚款5000元并处以15日行政拘留的行政处罚

  C.某市政府为保护文物古迹,而向某户居民提出在该户居民所有的房屋院落中,建立文物保护示范点,要求该户居民限时迁出,并决定给予该户居民一定的补偿

  D.某市工商局接群众举报称某香烟批发点销售假冒的“熊猫”牌香烟,前往执法时发现业户已经得知消息关门停止营业。

为及时得到确凿证据,打击违法经营行为,执法人员破门而入,当场查获尚未来得及转移的大量库存假冒烟及会计资料,据此对该业户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A项只是颁布了一个文件,不牵扯到行政的问题;B项公安机关的行为超出了法定权限,所以也不是依法行政;D项没有按照法定程序,不符合依法行政的要求。

故选C。

  第32题:

下列关于货币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货币政策是通过政府对国家的货币、信贷及银行体制的管理来实施的

  B.消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

  C.推行公开市场业务,改变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再贴现率都是货币政策

  D.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与宏观调控的目标相同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C,D。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它是通过政府对国家的货币、信贷及银行体制的管理来实施的。

故A项正确。

积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消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

故B项错误。

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推行公开市场业务,改变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再贴现率,选择性信用管制和直接信用管制。

故C项正确。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一般有四个:

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与宏观调控的目标相同。

故D项正确。

  第33题:

专家在进行健康检查时,如果检査得足够彻底,就会使那些本没有疾病的被检查者无谓地饱经折腾,并白白地支付昂贵的检査费用;如果检查得不够彻底,又可能错过一些严重的疾病,给病人一种虚假的安全感而延误治疗。

问题在于,专家往往很难确定该把一个检查进行到何种程度。

因此,对普通人来说,没有感觉不适就去接受医疗检查是不明智的。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无法削弱上述结论的是()。

  A.有些严重疾病早期就有病人自己能察觉的明显症状

  B.有些严重疾病早期虽无病人能察觉的明显症状,但这些症状并不难被专家发现

  C.有些严重疾病只有经过彻底检查才能被发现

  D.有些经验丰富的专家可以恰如其分地把握检查的彻底程度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结论是:

对普通人来说,没有感觉不适就去接受医疗检查是不明智的。

而A项断定,有些严重疾病早期就有病人自己能察觉的明显症状,其中显然最可能包括某种程度的感觉不适,因此,这和题干的结论及其论证无关,既不加强也不削弱题干。

  其余各项均能削弱题干。

  (本。

由王雪芹提供)第34题:

中国银行北京分行的个人外币存款额已突破10亿美元:

在该行累计发放的20亿美元外汇贷款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来自居民个人存款。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A.个人拥有的外币总额已相当可观

  B.该行累计发放的外汇贷款中,有二分之一的款项来自居民个人

  C.该行20亿美元贷款,相当大的比例是贷给居民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