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命题大纲模板.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7294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5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命题大纲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命题大纲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命题大纲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命题大纲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命题大纲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命题大纲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0页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命题大纲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0页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命题大纲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0页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命题大纲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0页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命题大纲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0页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命题大纲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0页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命题大纲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0页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命题大纲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0页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命题大纲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0页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命题大纲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0页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命题大纲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0页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命题大纲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0页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命题大纲模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0页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命题大纲模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0页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命题大纲模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0页
亲,该文档总共8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命题大纲模板.docx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命题大纲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命题大纲模板.docx(8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命题大纲模板.docx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命题大纲模板

2015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命题大纲

 

2015年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复试大纲1

交通运输工程(********)1

《船舶管理》1

2015年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加试大纲2

交通运输工程(********)2

《海上交通工程》2

《工程项目管理》3

2015年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复试大纲3

养殖(********)3

《普通动物学》3

《养殖水域生态学》4

渔业(********)5

《渔业技术学》5

《普通生态学》6

农业机械化(********)7

《船舶设计原理》7

《电工电子学》8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9

农村与区域发展(********)10

《管理学理论应用》10

《政治学原理》11

《中国传统文化》12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12

《管理学理论应用》12

农业信息化(********)13

《微机原理》13

《数据结构》16

食品加工与安全(********)17

《水产食品加工学》17

《食品技术原理》18

设施农业(********)19

《水域生态学》19

《工程力学》20

《C语言程序设计》20

2015年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加试大纲22

养殖(********)22

《鱼类学》22

《甲壳动物学》23

渔业(********)24

《水生生物学》24

《计算机基础》24

农业机械化(********)25

《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基础》25

《C语言程序设计》26

农村与区域发展(********)28

《微观经济学》28

《行政管理学》28

《文史知识基础》30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31

《产业经济学》31

《行政管理学》31

《教育学》33

农业信息化(********)34

《计算机科学导论》34

《C++程序设计》37

食品加工与安全(********)37

《食品分析与检验》37

《食品微生物学》38

设施农业(********)40

《水生生物学》40

《计算机基础》40

《机械制图》41

 

2015年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复试大纲

交通运输工程(********)

《船舶管理》

一、考查目标

《船舶管理》涉及船舶驾驶人员应知应会的岗位职责和必须遵守的安全生产规章、规则以及国际国内相关法律等知识,对保证人员、船舶和海洋环境的安全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船舶驾驶人员岗位职责、各项管理和生产规章制度以及国内和国际关于船舶、船员与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的法规和公约等的精神与要求。

二、试卷结构

1、题型结构

选择题,分值比例约在40%;名词解释,分值比例约占15%;简答题,分值比例约在30%;论述题,分值比例约在15%,共计100分。

2、内容结构

船舶安全管理概论(3%),船舶安全管理相关的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30%),船员管理(15%),船舶出入境与安全管理(15%),海洋船舶防污染管理(20%),海上船舶安全应急(17%)。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1、船舶安全管理机构、途径及对象

掌握船舶安全管理的机构和对象。

2、船舶安全管理相关的国际公约

掌握SOLAS公约、STCW公约、MARPOL公约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基本内容。

3、船舶安全管理相关的国内法规

掌握海上交通安全法适用范围、对船舶与船员要求、安全管理、主管机关职权及法律责任等规定,掌握船员条例基本内容。

4、岸上安全管理

掌握船舶进出港签证条件、船舶登记与检验种类及PSC和FSC主要检查内容。

5、船上安全管理

掌握船员职责、船上安全管理制度、驾驶台规则和驾驶、轮机联系制度,掌握海船船员值班规则基本内容,掌握法定记录的记载和管理要求。

6、海洋船舶防污染管理

掌握MARPOL73/78、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对船舶防污设备的要求,船舶含油污水排放标准、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船舶污染海域途径。

7、海上船舶安全应急

掌握应变部署表内容及编制规定,应变种类及信号,各类应变分工与组织。

2015年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加试大纲

交通运输工程(********)

《海上交通工程》

一、考查目标

海上交通工程是借用交通工程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来研究海上交通的一门学科,本科目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海上交通的要素、调查、工具行为、事故分析与评价、仿真、管理等几部分。

要求考生对其中的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理解,系统认识海上交通工程内容范畴和组成部分,掌握海上交通的研究的目的、方法、管理等,考查考生具有对海上交通知识的深度认识、理解的能力。

二、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分值比例约在30%;简答题,分值比例约在70%。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

1、海上交通要素

掌握海上交通的概念、船舶与驾驶人员特性及关系、海上交通环境要素。

2、海上交通调查

掌握海上调查的目的、方法、内容以及资料的获取与手段。

3、海上交通实况

掌握船舶密度、航迹、速度的分布与统计方法,理解船舶交通流、交通流量、交通容量的定义、分类、统计方法以及数据整理方法。

4、船舶行为

理解船舶行为的研究要素、定义、方法,掌握船舶领域的定义、模型及发展、动界定义及模型;船舶会遇、避碰行为的定义、研究的意义与内容、统计方法。

5、海上交通事故

了解交通事故调查的内容、定义、分类、目的、意义,掌握事故调查的统计要素、内容及分析方法与应用。

6、船舶交通仿真

理解模型试验的概念、意义、应用及范围;掌握数学模型的分类、建立方法、应用;掌握船舶交通仿真的分类、方法,模拟器类型、作用。

7、船舶交通安全评价

理解船舶交通安全评价的含义、意义、评价指标的要素;掌握船舶交通安全评价内容、方法以及预测。

8、船舶交通管理

理解交通管理的概念、功能、规则、信息与决策;掌握船舶报告系统的发展、原则;理解航行的信息发布内容以及设备;掌握船舶交通管理的级别分类、、效益评价。

9、船舶定线

理解船舶定线制与分道通航制的种类、方法、目的;掌握船舶定线制与分道通航制规划与设计的原则、标准要求等。

10、船舶交通服务系统

理解船舶交通服务系统的概念、目的、责任与义务、内容;掌握船舶交通服务系统的功能以及运行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

一、考查目标

工程项目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工程项目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熟悉各种具体管理方法在工程项目上的应用特点,考查考生是否有效掌握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

二、试卷结构

1、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分值比例约在10%;简答题,分值比例约在25%;计算题,分值比例约在10%;论述题,分值比例约在55%。

2、内容结构

项目管理的组织理论部分(10%);项目目标控制原理部分(10%);项目目标控制原理部分(10%);项目采购部分(10%);投资控制部分(15%);进度控制部分(15%);质量控制部分(15%);信息管理部分(15%)。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

(1)项目管理的组织理论。

掌握组织论的基本理论和组织结构模式、管理任务分工、管理职能分工和工作流程组织,掌握工程项目组织结构及其分解、编码原则,掌握工程项目承发包组织模式,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结构,掌握工程项目管理方案;了解当前几种重要的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模式(工程指挥部、自行筹建等),了解工程项目管理规划和手册。

(2)项目策划。

了解项目策划的基本概念、项目环境调查的分析、项目决策阶段目标策划和项目实施阶段目标策划。

(3)项目目标控制原理。

掌握动态控制原理;了解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4)项目采购。

掌握项目采购的基本原理、基本模式及项目咨询服务采购、项目工程采购和项目物资采购;了解项目采购的发展趋势。

(5)投资控制。

掌握投资控制的含义、目的,掌握项目前期和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意义,掌握投资控制的任务和方法,掌握项目实施阶段投资控制的任务与措施;了解项目投资目标论证和分析,了解项目投资规划的编制。

(6)进度控制。

掌握进度控制的含义、目的,掌握进度计划系统的构成,掌握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掌握进度控制方法,掌握计算机辅助进度控制;了解总进度目标的论证。

(7)质量控制。

掌握项目质量控制目标及控制依据、项目质量体系的建立与运行、项目设计阶段质量控制、项目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工程项目竣工验收。

(8)信息管理。

掌握项目信息的分析、收集和处理;了解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2015年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复试大纲

养殖(********)

《普通动物学》

一、考查目标

普通动物学为水产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以研究动物的形态、习性、分类与系统演化为目的,要求考生了解动物学的概念、发展史和动物分类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各类群动物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特征和生活习性,深入了解动物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的演变进化过程。

二、试卷结构

1、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40%)、填空题(15%)、简答题(45%),共计100分。

2、内容结构

无脊椎动物(46%)、脊索动物(54%)。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

1.考试范围:

绪论;原生动物门;多细胞动物的起源;多孔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原腔动物;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门;脊索动物门;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

2.考试要求:

(1)动物学的基本概念;种的概念和种的命名;分类的等级;

(2)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原生动物的分类概括;

(3)动物的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生物发生律

(4)海绵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海绵动物的分类概况;

(5)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腔肠动物的分类概况

(6)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扁形动物的分类概况;

(7)假体腔动物的共同特征;假体腔动物的分类概况;

(8)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环节动物的分类概况;

(9)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软体动物的分类概况;

(10)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节肢动物的分类概况;

(11)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棘皮动物的分类概况

(12)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脊索动物的分类;脊椎动物亚门分类概况

(13)鱼纲的主要特征;鱼纲的分类概况;

(14)两栖纲的主要特征;两栖纲的分类概况;

(15)爬行纲的主要特征;爬行纲的分类概况;

(16)鸟纲的主要特征;鸟纲的分类概况;

(17)哺乳纲的主要特征;哺乳纲的分类概况;

《养殖水域生态学》

一、考查目标

养殖水域生态学是一门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基础,以系统阐述养殖水域非生物环境特点、水生生物和环境间相互关系、养殖水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水域环境保护等方面基本理论为主要内容的水产养殖领域专业基础课程。

考生应掌握水生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了解养殖水域的各种生物学过程及其变化规律,能够运用生态学原理来分析养殖生产中发生的技术和理论问题。

二、试卷结构

1、题型结构

选择题15分(单选,每题1分);名词解释15分(每题3分);简答题30分(每题6分);计算分析题10分(每题10分);论述题30分(每题15分)。

共计100分。

2、内容结构

绪论(5%)、生态因子分类及其基本作用规律(15%)、种群生态学(20%)、群落生态学(15%)、生态系统生态学(20%)、生物生产力(15%)、养殖水域生态系的结构与功能及其保护(10%)。

三、考试内容

1、绪论:

要求考生掌握生态学的内容、方法和分科,水域生态学的产生、发展和现状,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环境和环境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等内容

2、生态因子分类及其基本作用规律:

要求考生掌握光与光合作用,光谱成分和藻类的色素适应,光对动物的行为和其他生命过程的影响,浮游生物的昼夜垂直移动;水生生物的极限温度,温度和水生生物的地理分布,温度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周期性变温的生态意义;水域的化学分类,水生生物的水盐代谢和对盐度变化的适应能力,盐类成分的意义和离子的拮抗作用与协同作用;水生生物的呼吸强度和呼吸系数,对呼吸条件变化的适应,窒死现象,氧过量的危害,其他气体的作用;pH值、悬浮物、底质、水的运动、水压、水位、水体的容积大小等因子对水生生物的影响等内容。

3、种群生态学:

要求考生掌握种群的一般概念,种群结构、种内关系、种群的生长、生态对策、种群量和生物量的变动等内容。

4、群落生态学:

要求考生掌握群落的一般概念,种类、营养和时空结构、群落中种间关系、水生生物群落的划分和适应、群落的演替等内容。

5、生态系统生态学:

要求考生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概念,各类微生物在水生态系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水中有机质存在形式和数量关系以及转化和分解特点,腐质的含义及其在生态系中的作用,氮和磷循环的特点等内容。

6、生物生产力:

要求考生掌握初级生产力诸因素的生态作用以及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和现存量的时空分布,水生动物的摄食规律和食物能量的转化规律和转化效率,决定渔产力的生态因素和渔产力的评估等内容。

7、养殖水域生态系的结构与功能及其保护:

要求考生掌握不同类型水域生态系生态环境特征,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自游生物,生物生产力及渔业利用,水域的富营养化,渔业施肥,水华和赤潮,毒藻及其防治,移殖和驯化,资源与保护,水污染生态学等内容。

渔业(********)

《渔业技术学》

一、考查目标

渔业技术学是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一门主要专业课,要求考生掌握海洋捕捞作业中主要渔具的渔业特点、捕鱼原理、渔具结构原理和装配技术及捕捞操作技术,初步具备海洋渔具的设计、改进及研究能力,它包括主要海洋渔具拖网、围网、刺网、定置网、对网和钓具等类的渔业特点、捕捞原理、各类渔具的分类、渔具结构、制作及装配,以及各渔具的操作技术、生产技能、调整方法及各类渔具的设计原理。

二、试卷结构

1、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20%)、简答题(50%)、叙述题(30%),共计100分。

2、内容结构

拖网、围网、对网渔具渔法(55%)、刺网、定置网、钓渔具渔法(35%)、其他小杂渔具(10%)。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拖网渔具渔法

掌握拖网渔业的特点、捕鱼原理,了解拖网的分类及其作业适应性和国内外拖网发展状况、动向,和拖网的结构原理,掌握拖网网图绘制方法、识别和核对技术,拖网的制作及装配,拖网的捕鱼技术,起放网的操作和调整技术,了解拖网设计原理和步骤,能进行一定初步的拖网具设计。

(二)围网渔具渔法

掌握围网渔业的特点、捕鱼原理,了解围网的分类及国内外围网渔业发展状况,掌握围网网具结构原理及制作装配技术,围网的操作技术,了解围网设计原理和步骤,进而对围网进行设计计算。

(三)刺网渔具渔法

掌握刺网渔业的特点和捕鱼原理,了解刺网的种类和网具结构原理,掌握刺网渔业的操作技术,了解刺网的设计原理。

(四)定置网渔具渔法

了解定置网的生产概况,掌握定置网网具结构和捕捞技术,了解网具设计原理和张网渔业现状及管理。

(五)对网渔具渔法

了解对网的生产概况,掌握对网网具结构和捕捞技术特点,了解网具设计原理和编织方法。

(六)钓具渔具渔法

掌握钓具捕鱼原理及其分类,钓具的结构及其装配,了解世界金枪鱼钓渔业,掌握鱿钓技术,同时用力学知识对钓具能进行分析和作业调整。

(七)其他小杂渔具渔法

掌握我国沿岸、近海的一些陷阱类、笼壶类、耙刺类等小杂渔具结构特征及其捕捞操作技术,了解小杂渔具设计原理和装配方法。

《普通生态学》

一、考查目标

普通生态学是水产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以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目的,其内容主要包括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

考生应了解生态学基础知识,掌握生态学基本研究方法,利用生态学基本原理分析资源、人口和环境等社会问题。

二、试卷结构

1、题型结构

选择题20分(单选,每题1分);名词解释20分(每题2分);简答题30分(每题6分);论述题30分(每题15分)。

共计100分。

2、内容结构

绪论(5%)、生物与环境(20%)、种群生态学(20%)、群落生态学(15%)、生态系统生态学(25%)、应用生态学(15%)。

三、考试内容

1、绪论

1)生态学定义

2)生态学研究对象

3)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4)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5)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2、有机体与环境

1)生态因子概念及其分类

2)环境因子(温度、水、光照、溶解盐类、溶解气体等)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3)利比希最小因子、限制因子与耐受性定律

3、种群生态学

1)种群的概念及特征

2)种群的结构及增长模型

3)物种遗传变异和选择

4)物种形成

5)生物的生态对策

6)种内关系

7)种群的动态及其调节

4、群落生态学

1)群落的概念及其特征

2)群落的结构及动态

3)种间关系及其特征

4)生物群落的演替

5、生态系统生态学

1)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3)地球上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6、应用生态学

1)水域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

2)人口、环境、资源问题

3)生物多样性与保育

4)水域的富营养化和赤潮

5)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农业机械化(********)

《船舶设计原理》

一、考查目标

《船舶设计原理》是研究船舶总体设计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应用课程,要求考生掌握船舶总体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进行船舶总体设计和分析设计问题的初步能力。

主要考查现代渔船与捕捞装备方向学生对船舶基本知识的了解。

二、试卷结构

1、题型结构

选择题20分(单选,每题1分);填空题20分(每题2分);计算题20分(每题10分);叙述题40分(每题10分)。

共计100分。

2、内容结构

船舶设计概要(5%)、海船法规相关内容(5%)。

船舶重量与重心(20%)、舱容和布置地位(20%)、方案构思与主尺度选择(10%)、型线设计(30%)、总布置设计(10%)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

1、船舶设计概要

船舶类型及特点,船舶设计内容及过程、原则和方法,常规设计阶段划分。

2、海船法规相关内容

现行法规及规范中钢质海洋船舶载重线与最小干舷概念及勘划、计算,吨位及其丈量,完整稳性、分舱与破舱稳性要求,船舶消防。

3、船舶重量与重心

空船重量、载重量、重心估算方法,重量与浮力平衡的方法。

4、舱容和总布置

新船所需各类舱室舱容的估算、校核、调整与计算,典型船舶的布置。

5、方案构思与主尺度选择

典型船舶总体设计特点及方案构思,主尺度的分析和选择方法、步骤,主尺度和主要性能的估算方法,设计方案的优化与技术经济性评估。

6、船型设计

船型设计与绘制的一般方法,横剖面面积曲线参数、形状地选择及修改,型线几何形状特征和参数选择,特殊首尾型线形状特点及作用。

7、船舶总布置设计

总体布局区划、上建划分方法,浮态调整,舱室、通道和主要舾装设备的布置,外部造型与内装设计。

《电工电子学》

一、考查目标

“电工电子学”是一门研究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理论与应用的技术基础课程。

它具有基础性、应用性和先进性等特点,是高等学校工科非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

理论性强、概念抽象,与各个专业领域都密切相关,涉及的基础理论和知识面十分宽广、综合水平高,要求主要掌握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中各项必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等。

二、试卷结构

1、题型结构

选择题30分(3分/题);填空题20分(2分/空);分析计算题50分(10分/题)。

共计100分。

2、内容结构

电路基本定律及分析方法(20%)、电路暂态分析(5%)、正弦交流电路(15%)、交流电动机及继电-接触器电气控制系统(15%)、模拟放大电路基础(25%)、数字电路基础(20%)。

三、考试内容

1、电路基本定律及分析方法

1)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

2)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

3)欧姆定律及应用

4)电压源和电流源

5)基尔霍夫定律

6)支路电流法

7)叠加原理

8)戴维南定理

9)电路中电位的计算

2、单相交流电路

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2)正弦量的表示法

3)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

4)RLC串联的交流电路

3、三相交流电路

1)三相正弦交流电源

2)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

3)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连接

4、磁路和变压器

1)磁路及基本物理量

2)磁性材料及磁化曲线

3)交流铁心线圈电路

5、电路暂态分析

1)换路手册

2)三要素法求解暂态过程

6、三相异步电动机

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

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3)三相异步电动机电磁转矩与机械特性

7、继电-接触器电气控制方式

1)常用控制电器

2)鼠笼式电动机直接起动的控制线路

3)鼠笼式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

8、模拟放大电路基础

1)基本电子元件与特性

2)基本交流放大电路的组成

3)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4)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5)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9、数字电路基础

1)脉冲与数字概念

2)晶体管的开关作用

3)分立元件组合逻辑门电路

4)TTL门电路

5)R-S触发器

6)主从型J-K触发器

7)D触发器

8)计数器与寄存器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一、考查目标

本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具有联系设计类课程与制造工艺类课程的纽带作用,也有从基础及其他技术基础课教学过渡到专业课的桥梁作用。

本课程主要考查学生了解公差配合基本原则及应用、常用的测量方法和测量器具的基本知识以及看懂图样、标注公差、选择测量、处理测量结果的能力。

二、试卷结构

1、题型结构

判断题(12%)、填空题(32%)、计算题(30%)、其他(26%)。

共计100分。

2、内容结构

公差配合基本知识(30%)、量规工作尺寸计算(15%)、形位公差标注(14%)、尺寸链(15%),公差原则(12%),其他(24%)。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

1.掌握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定义、图解和选用。

了解互换性的原则、公差体系及制定原则。

2.掌握常用计量器具的测量方法和常用术语,了解我国长度量值传递系统和量块的标准,初步熟悉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方法。

3.掌握形状和位置误差的评价准则,掌握各类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定义及其选用,掌握公差原则及应用。

4.了解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掌握表面粗糙度的标注及参数值的选择原则。

5.掌握滚动轴承内、外径公差带及其特点,掌握滚动轴承精度等级及其配合的选用原则。

6.掌握各类光滑极限量规的设计,重点是量规的尺寸计算,了解选用通用计量器具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7.掌握公制普通螺纹、键、花键、圆锥结合的公差配合及选用,了解螺纹的分类及主要几何参数,了解螺纹、键、花键、圆锥配合的检测。

8.掌握圆柱齿轮加工误差的来源及齿轮误差项目的分组、定义、影响因素,掌握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等级的选用、标注,了解齿轮副误差和检测项目,了解齿轮检验组的误差项目的分组。

农村与区域发展(********)

《管理学理论应用》

一、考查目标

本《管理学理论应用》考试大纲适用于浙江海洋学院2009年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专业考试科目考试(复试)。

要求考生深刻理解管理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从深层次把握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中的管理含义,认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学说的要义,通过案例分析与训练具备解析管理实践活动的能力。

二、试卷结构

1、题型结构

选择题(多选)(20%)、简答题(15%)、论述题(35%)、案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