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琼山区事业单位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7491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口市琼山区事业单位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海口市琼山区事业单位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海口市琼山区事业单位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海口市琼山区事业单位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海口市琼山区事业单位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口市琼山区事业单位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

《海口市琼山区事业单位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口市琼山区事业单位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海口市琼山区事业单位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

海口市琼山区事业单位校园

  招聘真题及解析

  第1题:

作为一个古老的复兴的东方大国,对西方来说,中国很神秘,就像当年马可?

波罗到中国以后的描写:

遍地是黄金,到处是白银。

西方人看了游记,只是觉得中国很富有,但到底怎么富有,就只有靠想象了。

现在,西方看中国,真实的成分有,想象的成分也不少。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西方人对中国人的认识与实际仍存在偏差

  B.西方对中国的了解还停留在马可?

波罗时期

  C.马可?

波罗的描述构成了西方人认识中国的基础

  D.中国的快速发展使西方出现认识上的严重滞后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文段首先说西方人以前对中国不了解,认为中国很神秘,对中国充满了想象;接着说现在西方看中国,想象成分也不少。

由此可知,文段主要说的是西方人仍然不了解中国,在认识上仍然存在偏差。

故答案为A。

B项“还停留在马可?

波罗时期”与文段“现在,西方看中国,真实的成分有”不相符合;C项不是文段主要说明的内容;D项在文段中没有体现。

  第2题:

汉代丝绸之路兴盛的根本原因是()。

  A.张骞通西域使中西交通畅通

  B.西域都护府的设置保护了商旅往来

  C.汉代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汉代丝绸之路的兴盛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有地理方面的原因,也有政治方面的原因。

题目中所列的四个选项可以说都是其兴盛的原因,A项是一种促进作用,B项是一种外在的客观保障,D项是一个重要的条件,C项才是起决定作用的根本因素。

  第3题:

这张唱片用了“时光”的概念,这个“时光”是属于她的,她用她的音乐记录了她生活中的点滴,记录她这些年的——,所以在唱片里她唱着自己,唱着感悟,唱着女儿,自我却真诚。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感受

  B.心绪

  C.感触

  D.沉淀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感受”指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体会。

  “心绪”指心情(多就安定或紊乱说)。

  “感触”指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的思想情绪。

  “沉淀”比喻凝聚,积累,多用作动词。

根据文中的“感悟”,用“感触”恰当,意为这张唱片是在讲她这些年的思想情绪。

C项正确。

  第4题:

与“金榜”有关的进士科、殿试、天子门生,分别开始于()。

  A.隋朝、唐朝、南宋

  B.唐朝、唐朝、北宋

  C.隋朝、唐朝、明朝

  D.隋朝、唐朝、北宋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创立;唐朝武则天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北宋时,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进士及第者成为天子门生。

故选D。

  第5题:

假设甲将“小姐”乙某从歌厅诱出后,劫持并逼迫乙某带领甲到乙某居住处,洗劫财物。

另将乙某扣押至第二日银行开门营业时,挟持乙某到银行取出存款方才罢休。

则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

  A.抢劫罪

  B.绑架罪

  C.抢劫罪和绑架罪数罪并罚

  D.抢劫罪和绑架罪择一重罪处罚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甲对乙某虽然使用了“劫持”的行为,但仍然是当场强取在被害人控制、支配下的财物,故仍属于抢劫罪。

  第6题:

小明和小华计算甲、乙两个不同自然数的积(这两个自然数都比1大)。

小明把较大的数字的个位数错看成了一个更大的数字,其计算结果为144,小华却把乘号看成了加号,其计算结果为28。

问两个数的差为:

  ()

  A.16

  B.12C.8

  D.4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A。

设较大的数为X,较小的数为Y,则X+Y=28。

代入A选项,若X-Y=16,解得:

X=

  22、Y=6,而144÷6=24,大于22,满足题目条件,因此,本题答案选择A项。

  第7题:

从1,2,3,…,30这30个数中,取出若干个数,使其中任意两个数的积都不能被4整除。

问最多可取几个数()

  A.14个

  B.15个

  C.16个

  D.17个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C。

奇数可以随便取,偶数最多可以取一个不能被4整除的,因为两个偶数的积必然能被4整除。

30个数中有15个奇数,全部取出,再取出一个不能被4整除的偶数,即可满足条件。

因此,最多可取16个数。

  第8题:

下列案例中构成犯罪未遂的是()。

  A.甲对胡某实施诈骗行为,被胡某识破骗局。

但胡某觉得甲穷困潦倒,实在可怜,就给其3000元钱,甲得款后离开现场

  B.乙为了杀死刘某,持枪尾随刘某,行至偏僻处时,乙向刘某开了一枪,没有打中,在还可以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乙害怕受刑法处罚,没有继续开枪

  C.丙绑架赵某,并要求其亲属交付100万元。

在提出勒索要求后,丙害怕受刑法处罚,将赵某释放

  D.丁抓住妇女李某的手腕,欲绑架李某然后出卖。

李为脱身,便假装说:

  “我有性病,不会有人要。

”丁信以为真,于是垂头丧气地离开现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

其分为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A项中甲已经对胡某实施了诈骗行为,只是因为被胡某识破骗局而未能得逞,属于实行终了的未遂,当选。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

据此可以知道

  B.C两项都属于犯罪中止。

D项只是抓了下李某的手腕,并没有实施具体的犯罪行为,不构成犯罪,也就没有犯罪形态。

故选A。

  第9题:

三个好朋友“五一”节准备外出游玩,他们对出行方式的态度如下:

王某要坐车,什么车都可以;李某可以不坐车,要坐就坐公交车;张某可以不坐车,要坐就坐出租车。

  如果他们根据自己的态度,对以下意见表示自己的看法:

不坐车;坐公交车,坐出租车。

  根据以上资料.以下哪项是不可能成立的?

  A.有一个人同意全部意见

  B.每个意见至少有两个人同意

  C.王某和李某都同意坐公交车

  D.张某同意不坐车和坐出租车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分析推理类题目。

可以将题干内容归纳如下:

王:

坐公交车或坐出租车;李:

不坐车或者坐公交车:

张:

不坐车或者坐出租车。

由此可见.同意不坐车的是李张,同意坐公交车的是王李,同意坐出租车的是王张。

即每个意见有两个人同意。

  B.C.D三项都是可能的,只有A项是错误的。

故答案选A。

  第10题: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A.存在不同的产权主体

  B.交易遵循自愿原则

  C.公平和效率相结合

  D.供求平衡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要满足以下三个基本要求:

一是市场经济中存在着其利益受到法律严格保护的不同的产权主体;二是经济中的交易遵循自愿的原则;三是经济中各主体必须承担市场经营带来的经济责任。

  第11题:

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力量。

  A.权力

  B.权威

  C.威严

  D.人格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

  第12题:

对民主社会主义认识正确的是()。

①最初的民主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②民主社会主义是马克思社会主义的分支③民主社会主义否认了社会制度的客观性④民主社会主义肯定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⑤民主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种道德需要、道德抗议,否认其历史必然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民主社会主义,也称社会民主主义,起源于19世纪初,是世界各国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工党所信奉的思想体系与意识形态,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

19世纪中叶,在西方工人运动中进行活动和发挥影响的,不仅有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共产主义者,还有其他种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代表,社会民主派、社会民主主义者就是其中之一。

可见民主社会主义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分支,故排除②。

故本题答案选C。

  第13题:

胸有成竹:

文同:

北宋

  A.程门立雪:

程时:

北宋

  B.江郎才尽:

仲永:

南朝

  C.悬梁刺股:

孙敬:

西汉

  D.凿壁偷光:

匡衡:

西汉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题干是成语与对应人物及朝代的关系,A项程门立雪对应的人物应该是杨时,B项江郎才尽对应的人物是江淹,C项悬梁刺股实际上是两个人的典故,悬梁者是东汉的孙敬,刺股者是战国的苏秦,只有D项符合,故本题选D。

  第14题:

从平均主义大锅饭到多劳多得,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是对劳动的承认,但同时也带来了收入分配不均。

很多农民,离开了土地,在工厂里辛苦打工,勤俭生活,挣了钱回家盖了大房,成了村里人羡慕的对象,但也在无意中增加了村子里的收入分配差距。

一些企业家,勇敢地承担了市场的风险,把握住了机会,让自己的企业取得了成功,但毫无疑问也为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作出了“贡献”。

这些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是对成功者的回报,是对劳动的回报,是对风险的回报。

根据文段判断作者对收入分配差距的态度是()。

  A.认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是不可避免的负面现象

  B.对收入分配差距的产生感到无奈

  C.认为收入分配差距具有积极的意义

  D.认为不能盲目发展经济而不顾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本题为态度观点类题型。

第一句指出按劳分配制度带来了收入分配上的差异,此句是客观陈述,并没有体现作者的主观态度。

第二句和第三句分别从农民辛勤致富和企业家创业两个方面揭示了收入分配差距产生的过程。

最后一句亮出作者的观点,即收入分配差距是对付出者的合理回报,因此可以看出,作者实际上对收入分配差距持肯定的态度。

故本题答案选C。

  第15题:

关于人文奥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文化的奥运、实现和谐的奥运

  B.发端于1896年,在世界首次举办的奥运

  C.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奥运

  D.

  “更快、更高、更强”与“和谐、和睦、和平”的有机统一的奥运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人文奥运是北京奥运的口号。

  第16题:

现在有人以为打油诗好写,所以张口就来,没有转折,没有包袱,直自如水,________,充其量不过是顺口溜罢了,绝然不能称作是“打油诗”。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兴味索然

  B.索然无味

  C.平淡无奇

  D.味同嚼蜡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兴味索然”指对某事物没有一点兴趣,而题干表达的是“打油诗”本身毫无趣味,故排除A。

  “索然无味”、“平淡无奇”从句意上可以修饰“打油诗”,但与“直自如水”相承接,则不如“味同嚼蜡”的比喻色彩浓厚。

本题答案为D。

  第17题:

海湾战争之后不久,调查研究者对这个地区进行了报道。

在战争期间,当正常的石油生产减慢时,这个地区遭受了成百上千的浓烟滚滚的石油大火和肆意的石油横流,然而,战后这个地区的石油污染比他们战前对这个地区调查的结果要轻。

他们又报道说,与波罗的海气候温和的石油生产地区纪录中的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简写为PAHs)的水平相比,这个地区的化合物浓度相对较低。

被用来生产可燃产品的PAHs,在战争期间曾从油井中喷出燃烧。

下列论述中,最能解释上述材料所表达的信息的是()。

  A.气候温和地区的石油污染对环境的影响要比沙漠地区的大

  B.石油污染和PAHs污染在气候温和地区要比在沙漠地区消散得快

  C.石油污染和PAHs污染在沙漠地区要比在气候温和地区消散得快

  D.和平时期,每湾的石油生产和运输致使高水平的PAHs和大规模的石油倾销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战争期间海湾的石油生产有两个特点:

1、正常的石油生产减慢;

  2、浓烟滚滚的石油大火和肆意的石油横流。

前一个特点有助于减轻石油污染,后一个特点相反。

战后调查这个地区的石油污染比战前轻,PAHs浓度也比波罗的海石油产区的低。

这说明,第一个特点对海湾地区的石油污染起决定作用。

而D项正是从反面解释了战争导致生产减慢、污染降低,并为波罗的海气候温和的石油生产地区PANs水平高提供了支持。

答案选D。

  第18题:

202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据此,下列各项是其中提到的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表现的是()

  A.出口总量大于进口总量

  B.收入分配差距较大

  C.产业结构不合理

  D.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C,D。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指出,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

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CD。

  第19题:

甲、乙、丙、丁4位同学的运动衫上印有不同的号码。

赵说:

  “甲是2号,乙是3号。

”钱说:

  “丙是4号,乙是2号。

”孙说:

  “丁是2号,丙是3号。

”李说:

  “丁是1号,乙是3号。

”又知道赵、钱、孙、李每人都只说对了一半。

由此可以推断,甲是()号。

  A.1

  B.2

  C.3

  D.4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分析可知,赵的话和钱的话的后半句相关度最高,可以此为突破口。

若乙是2号,则赵的两句话都为假,与“只说对一半’’不符,故乙不是2号,则丙是4号;则孙的后半句为假,前半句为真,丁是2号:

则李的前半句为假,后半句为真,乙是3号;故甲是1号。

故答案选A。

第20题:

在一次围棋比赛中,参赛选手陈华不时地挤捏指关节,发出的声响干扰了对手的思考。

在比赛封盘间歇时,裁判警告陈华:

如果再次在比赛中挤捏指关节并发出声响,将判其违规。

对此,陈华反驳说,他挤捏指关节是习惯性动作,并不是故意的,因此,不应被判违规。

以下哪项如果成立,最能支持陈华对裁判的反驳?

  A.在此次比赛中,对手不时打开、合拢折扇,发出的声响干扰了陈华的思考

  B.在围棋比赛中,只有选手的故意行为,才能成为判罚的根据

  C.在此次比赛中,对手本人并没有对陈华的干扰提出抗议

  D.陈华一向恃才傲物,该裁判对其早有不满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加强型题目。

陈华用“挤捏指关节是习惯性动作,并不是故意的”来反驳裁判的违规判罚,B项说明选手的故意行为是判罚的必要条件,而陈华的行为不是故意的,因此不应该被判违规,很好地支持了陈华的反驳;A项对手的行为不能成为自己违规的借口;C项对手不对陈华的干扰提出抗议,不代表裁判不能做出判罚;D项也与是否进行判罚无关。

故答案选B。

  第21题:

以德为先,首要的是提高干部的党性修养,________是要解决党员干部的信仰问题,而关键之处在于通过积极有效的载体化虚为实,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重中之重有目共睹

  B.首当其冲雷厉风行

  C.归根结底立竿见影

  D.千方百计有的放矢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题干是对“以德为先”的解读,由“首要的是”、“关键之处”可知,第一空中所填的词语也应与此类似,据此首先排除D。

A项的“重中之重”与“关键之处”含义相同,如填入则意思重复,排除A。

B项的“首当其冲”意为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损害,根据词义可排除B。

故本题答案为C。

  第22题:

我国的民族自治区与我国的特别行政区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

  A.都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并享有自治权

  B.都实行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享有特殊的政策

  C.都是根据民族分布的复杂性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设置的

  D.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我国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共同点为:

  

(1)从它们与国家的关系看:

我国是实行单一制的国家.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都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它们和国家的关系是地方和中央的关系;

  

(2)从自治权的角度看:

民族自治权与特别行政区有别于其他的省和直辖市,它们都是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享有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但这种自治权并非“完全自治”,而是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行使自治。

故选A。

  第23题:

尽管人类居住的地球有70.8%的面积被海洋覆盖着,全球藏水量约13.7亿立方公里,可淡水只占2.53%。

在所有的这些淡水中,又有68.7%储藏于南极和北极的冰川及永久性“雪盖”中,人类利用这些淡水资源仍需时日。

由于对水资源的过量的盲目开采,肆意浪费和污染,人类可以利用的本来就很少的淡水资源便愈来愈少。

对上面一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由于淡水资源尚未充分开发,人类利用淡水资源的潜力巨大

  B.目前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集中在南极和北极

  C.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人类将面临缺乏淡水资源的危机

  D.盲目开采、肆意浪费和污染,使人类的淡水资源变得更少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由文中“人类可以利用的本来就很少的淡水资源便愈来愈少”可知并不是淡水资源潜力巨大,而是可用的资源少,而且越来越少。

故选A。

  第24题:

张先生认识赵、钱、孙、李、周五位女士。

  

(1)五位女士分为两个年龄档:

三位女士小于30岁,两位女士大于30岁

  

(2)两位女士是教师,其他三位女士是秘书

  (3)赵和孙属于相同年龄档

  (4)李和周不属于相同年龄档

  (5)钱和周的职业相同

  (6)孙和李的职业不同

  (7)张先生将同其中一位年龄大于30岁的教师结婚请问谁是张先牛的未婚妻?

()

  A.赵

  B.钱

  C.李

  D.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由“赵和孙属于相同年龄档,李和周不属于相同年龄档”可以推出赵女士和孙女士年龄都小于30岁,否则李女士和周女士不能属于不同的年龄档,因此钱女士年龄一定大于30岁,剩下的一个大于30岁的是李女士或者周女士;同理,由“钱和周的职业相同,孙和李的职业不同”可推出钱女士和周女士的职业是秘书,赵女士的职业是教师,剩下的一个教师是孙女士或者李女士。

而张先生的未婚妻是年龄大于30岁的教师,因此只可能是李女士。

故选C。

第25题:

海鸥是最常见的海鸟,被称为海上航行安全的“预报员”,下列对海鸥“预报员”称号的解释不符合事实的是()。

  A.如果海鸥贴近海面飞行,那么未来的天气将是晴好的

  B.海鸥常落在浅滩、岩石或暗礁周围,航海者可据此判断附近是否有暗礁

  C.海鸥有沿港口出入飞行的习性,迷失方向时可观察海鸥的飞行方向寻找港口

  D.如果海鸥离开水面高高飞翔,成群结队地从海边飞向大海远处,则显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海鸥是海上航行安全的“预报员”。

海鸥常着落在浅滩、岩石或暗礁周围,群飞鸣噪,这对航海者无疑是发出提防撞礁的信号;同时它还有沿港口出入飞行的习性,每当航行迷途或大雾弥漫时,观察海鸥飞行方向,亦可作为寻找港口的依据。

此外,如果海鸥贴近海面飞行,那么未来的天气将是晴好的;如果它们沿着海边徘徊,那么天气将会逐渐变坏。

如果海鸥离开水面,高高飞翔,成群结队地从大海远处飞向海边,或者成群的海鸥聚集在沙滩上或岩石缝里,则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

故选D。

  第26题:

创造:

历史()

  A.发展:

经济

  B.和谐:

社会

  C.发扬:

光大

  D.生产:

积累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题干中给出的是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的结构,且动词能够修饰名词。

发展和经济符合题意。

B项中“和谐”不是动词,故B项错误。

C项中“广大”不是名词,故C项错误。

D项中“积累”也不是名词,故D项错误。

故选A。

  第27题:

陈某申请领取最低生活保障费,遭民政局拒绝。

陈某诉至法院,要求判令民政局履行法定职责,同时申请法院先予执行。

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陈某提出先予执行申请时,应提供相应担保

  B.陈某的先予执行申请,不属于《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先予执行范围

  C.如法院作出先予执行裁定,民政局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D.如法院作出先予执行裁定,情况特殊的可以采用口头方式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A项错误。

  《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并没有规定申请先予执行时要提供相应的担保。

  B.D项错误。

  《行政诉讼法解释》第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起诉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最低生活保障费等案件,可以根据原告的申请,依法书面裁定先予执行。

据此可知,陈某的先予执行申请,属于《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先予执行范围;另外,要以书面形式作出先予执行的裁定,而不能以口头形式作出。

C项正确。

  《行政诉讼法解释》第四十八条第三款规定,当事人对财产保全或者先予执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

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第28题:

证据按其来源可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原始证据就是直接来源于案件客观事实的证据;传来证据是指不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或原始出处,而是从间接的非第一来源获得的证据材料。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传来证据的是()。

  A.甲致乙重伤所使用的匕首上留下的指印与甲的指纹同一的鉴定结论

  B.公安机关勘验杀人现场时发现的插在被害人胸部上的一把匕首

  C.医生魏某转述的被害人在临死前向他讲述的遭受犯罪分子侵害的事实

  D.证人看到甲身上有血迹。

从犯罪现场走出的证言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传来证据定义的关键信息是:

间接获得的证据材料。

A项的鉴定结论、B项中的匕首、D项证人的证言都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属于原始证据;只有C项魏某的转述来自于被害人的陈述,是问接获得的,属于传来证据,故答案选C。

  第29题:

2,4,0,-16,-50,()

  A.-104

  B.-108

  C.-125

  D.-128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5:

答案D。

D。

6:

答案A。

A。

76的任意次方尾数为76,25的任意次方尾数为25,相加尾数为01,答案为A。

7:

答案A。

8:

答案C。

C。

从正方体的两个相对的顶点走最短路径要经过两个平面,最短路径展开如右下图所示,包含顶点A的有三个面,走每个面有两条路径(左下图),一共6条路径。

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9:

答案C。

10:

答案C。

C。

观察发现中间数字等于上面两个数字之积再乘以下面两个数字之差,因此问号处应填1×7×(5-1)=28。

11:

答案B。

12:

答案D。

D。

设乙的速度为2x,甲的速度为3x,相遇路程和公式600=(2x+3x)×3,解得x=40,甲的速度3x=120千米/小时。

因此D项当选。

13:

答案D。

D。

14:

答案A。

A。

15:

答案B。

16:

答案C。

C。

  由题知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快

  0.5米/秒,甲和乙相距32米,所以甲第一次追上乙需要32/

  0.5=64秒,64秒甲跑了64X5=320米。

跑道每圈是64米,所以甲追上乙时跑了320/64=5圈。

答案为C。

17:

答案D。

D。

18:

答案C。

C。

设甲乙成本分别为

  x、y,列方程:

x+y=200,(

  1.2x+

  1.3y)x0.9=200+

  27.7解之得y=13019:

答案C。

C。

  【解析】如图所示,将七个硬币放入圆圈内,设硬币的半径为r,则大圆的半径为3r,所以圆圈半径与硬币半径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