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考点规范练16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解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57760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考点规范练16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考点规范练16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考点规范练16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考点规范练16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考点规范练16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考点规范练16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考点规范练16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考点规范练16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考点规范练16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解析.doc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考点规范练16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考点规范练16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考点规范练16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解析.doc

考点规范练16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选择题

1.2016年4月25日上午,环保部部长受国务院委托,向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次会议作关于2015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

这也是自新环保法实施以来国务院首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年度环境情况。

这表明(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④全国人大成为我国依法治国的领导力量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

①某村召开村民大会,村民投票选举村委会主任 ②某乡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③某市市长在该市人民代表大会上作述职报告 ④某市市委决定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范围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被市民视作“后花园”的郊野公园经常“受伤”,园内桌椅破损、健身设施失修、指示丢失等现象屡见不鲜。

北京市两会期间,东城区代表团的20位市人大代表集体就此提交了一份议案,提出应为郊野公园的维护和管理设立独立资金账户,保证其能够及时“疗伤”。

此举反映了人大代表 (  )

①按法律程序行使提案权,为郊野公园“疗伤” ②针对郊野公园“受伤”,建言献策参政议政 ③行使立法权,为郊野公园“疗伤”提供保障 ④坚持群众路线,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立法法修正案》。

与会代表将来自不同方面的民意,通过充分讨论、辩论、协商、审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提炼出共同意愿,最终以法律形式确认。

下列活动在组织活动原则上与此一致的是(  )

A.H区政协聚焦自贸试验区改革核心问题,开展委员视察、提案督办等履职活动

B.北京警方根据“朝阳群众”举报的线索,屡屡破获明星涉毒、社会诈骗等案件

C.X市将企业标准化管理理念引入政务服务实践,推行“标准化+政务服务”模式

D.某村就公用资金用途进行调研、听取意见,由组、村议事会成员进行投票确定

5.近年来,C市人大常委会在本地开展了“司法公正行”活动,积极监督支持人民法院创新工作机制,提高法院审判工作的公信度;监督支持人民检察院加大反贪污贿赂工作力度,提高查办水平。

C市人大常委会能监督支持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是因为(  )

①人大常委会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工作的领导者 ②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由人大产生,要对人大负责 ③促进司法公正是人大常委会和“两院”的共同职责 ④宪法和法律赋予了人大常委会对“两院”的监督权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慈善法》,这是我国首部慈善领域的专门法律。

《慈善法》把每年9月5日确定为“中华慈善日”。

其中明确规定个人不能发起募捐,承诺捐款不兑现或被起诉,摊派捐赠任务或构成犯罪。

《慈善法》的颁布和实施(  )

①为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提供法制保障,但限制了个人募捐的自由 ②让整个社会对慈善事业充满信心,激发人们支持慈善事业的热情 ③使我国的法律体系更加完善,使依法治国方略真正落到实处 ④能极大地释放社会财富向善的力量,保障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导学号14920096〛

7.因部门间监管职责不明、没有对口强制标准等,导致多地学校建设中先后出现“毒跑道”事件。

直面“毒跑道”事件,人大代表可以行使(  )

A.决定权,推动相关政策方案的通过

B.监督权,惩处相关部门失职渎职行为

C.提案权,参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D.质询权,对相关部门的工作提出质问

8.2016年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体现了(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最高决定权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了表决权

C.中国共产党履行经济建设的职能

D.我国正在推行广泛协商的协商民主制度

9.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高票通过了慈善法草案。

一部慈善法,从提出立法建议到草案初步成型,从基层调研到修改审议,彰显了当代中国“开门立法”的法治理念。

由此可见,国家(  )

A.坚持协商民主,满足公民诉求和愿望

B.完善立法过程,提高立法科学化水平

C.坚持民主集中制,保障人大领导立法

D.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依法行使司法权

10.为了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国家拟放宽公司注册资本登记条件。

这项改革应经历的程序是(  )

①相关部门组织个别地区进行试点 ②各地全面放宽公司注册资本登记条件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公司法》修正案 ④国务院公布《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

A.①→④→③→② 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 D.④→①→③→② 〚导学号14920097〛

11.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种子法。

这一过程说明(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C.国务院等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D.国家行政机关必须在人大授权下行使权力

12.2016年1月27日,在江西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中,审议并通过了省政府关于全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和生态环境状况的报告。

这在江西人大史上尚属首次,在全国省级人大也为首创,江西省人大首次审查生态报告表明(  )

①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审议权 ②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我国国家机关组织活动的基本原则 ③人大依法行使监督权,有效制衡行政权力 ④发挥人大职能,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今,大数据已是互联网应用的大趋势。

大数据分析是指对规模巨大的数据进行分析,其特点可以概括为5个V,数据量大(Volume)、速度快(Velocity)、类型多(Variety)、价值(Value)、真实性(Veracity)。

在人大代表履职方面,大数据也大有可为。

大数据服务有利于代表从过去主要是通过开会、调研等方式获取履职信息,到享受“大数据服务”保障体系履职,通过网络服务平台获取更多履职信息。

(1)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在大数据时代人大代表应如何履职,同时请你就如何运用大数据分析为人大代表履职提供支撑提出一条具体建议。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

国家机关

促进环境保护的相关工作

全国人大

全国人大常委会2014年4月修订通过新的《环境保护法》,确立了按日连续处罚等新规;2015年8月修订通过《大气污染防治法》,重点解决当前大气污染防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政府

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制定和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环保部落实环境监管执法责任制,形成了责任追究工作机制……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人大和政府是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的。

14.经济上富裕,政治上平等,是构建和谐中国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改革中不断完善。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979年后,多次修改《选举法》,将直接选举扩大到县级,规定实行差额选举,实现城乡按相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2006年8月,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监督法》,强化人大和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监督。

根据宪法和法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保证国家机构统一协调运转。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

考点规范练16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报告,接受人大的监督,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②符合题意,①与题意不符;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汇报工作,说明国务院由全国人大产生,对全国人大负责,受全国人大监督,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③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依法治国的领导力量,④说法错误。

本题答案选B项。

2.C 解析:

村民选举村委会主任属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的民主选举,不符合民主集中制原则,排除①;市委属于党的机关,扩大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范围属于党内民主,不符合民主集中制原则,排除④;②③符合民主集中制原则。

3.B 解析:

本题考查人大代表的职责。

人大代表具有提案权,可以针对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提出议案,①正确;政协委员参政议政,②错误;人大而非人大代表具有立法权,③错误;人大代表提出应为郊野公园的维护和管理设立独立资金账户,保证其能够及时“疗伤”,此举正是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可以让人民享受到更优质的公共服务,④正确。

本题选B项。

4.D 解析:

A项不符合题意,开展委员视察、提案督办等履职活动,体现的是人民政协发挥的职能;B项不符合题意,北京警方屡破案件,体现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履行职能,也体现我国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发扬主人翁精神;C项不符合题意,X市推行“标准化+政务服务”模式,体现政府转变职能,坚持科学行政;D项符合题意,某村就公用资金用途进行调研、听取意见体现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体现民主集中制。

5.C 解析:

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人大常委会之所以能支持监督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是因为宪法和法律赋予了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权,②④正确;人大常委会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①错误;③并没有谈到人大常委会的重要性,不符合题意,本题选C项。

6.B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

①错误,《慈善法》不是限制了个人募捐的自由,而是规范和保护个人募捐的自由;②④符合题意,《慈善法》的颁布和实施,规范慈善行为,保护相关人的合法权益,让整个社会对慈善事业充满信心,激发人们支持慈善事业的热情,能极大地释放社会财富向善的力量,保障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③错误,“使依法治国方略真正落到实处”的说法,夸大了颁布和实施《慈善法》的作用。

故选B项。

7.D 解析:

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B两项都不是人大代表的职权;针对材料中“毒跑道”事件,人大代表应通过质询权发挥其监督作用,D项符合题意。

8.A 解析:

B项表述错误,表决权是人大代表的职权,而不是全国人大的职权;C项表述错误,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但不履行国家职能;D项表述与题意无关;A项表述正确。

9.B 解析:

“一部慈善法,从提出立法建议到草案初步成型,从基层调研到修改审议,彰显了当代中国‘开门立法’的法治理念”说明了我国在不断完善立法过程,提高立法科学化水平,故B项表述正确;A项表述错误;C项“人大领导立法”表述错误;人大代表不能行使司法权,D项错误。

故本题选B项。

10.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

结合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可知,全国人大制定法律,国务院负责执行相关法律中有关行政部分的内容,由此可见③在④前,排除A、D两项;相关部门组织个别地区进行试点,总结经验,为《公司法》的修正作准备,故①应排在③前,由此,排除C项,选B项。

11.A 解析:

本题考查民主集中制。

A项符合题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种子法体现了我国人大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B、C、D三项说法都正确,但都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选A项。

12.D 解析:

本题考查民主集中制、人大的职权。

①说法错误,审议权为人大代表的权利,而非人大的权力;②符合题意,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报告,说明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我国国家机关组织活动的基本原则;③说法错误,人大对政府行使监督权的目的不是制衡行政权力,而是因为政府由它产生,受它监督;④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人大行使监督权。

13.答案:

(1)如何履职:

①借助数据量大、速度快的大数据分析,人大代表可以密切关注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更便捷地获取信息,转变履职方式,提高履职能力,从而提升人大代表履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针对性。

②借助类型多、真实性的大数据分析,人大代表可以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资源,使决策更加科学,同时能够有效地监督相关部门的工作。

具体建议:

完善代表履职APP平台,使其成为代表运用大数据履职的一个重要扩展平台,方便代表与代表、群众之间的交流,使之成为人大代表之间及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互动平台,推进本地政府的信息公开。

(2)人大:

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环境保护和防治立法,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依据。

政府:

①政府规划生态文明建设方案,落实环境污染防治责任,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职能。

②政府环保部门落实监管执法责任和责任追究工作机制,加强对权力监督,依法实施生态文明建设。

解析:

(1)问,通过审设问可知,知识限定为政治生活,设问包括两小问,一是要求说明在大数据时代人大代表应如何履职,二是就如何运用大数据分析为人大代表履职提供支撑提出一条具体建议。

组织第一小问的答案时,可通过审材料,把握关键信息,结合人大代表的知识,从人大代表通过大数据提供的信息更好地履行义务,提高履职能力,为决策机关提供信息、促进科学决策以及监督相关机关等角度入手。

组织第二小问答案时,可以从完善人大代表履职APP平台,更好促进人大代表与各方面的交流角度入手。

(2)问,从材料二可以看出,人大加强环境保护和防治立法,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依据;政府规划生态文明建设方案,落实环境污染防治责任,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职能;环保部门落实监管执法责任和责任追究工作机制,加强对权力监督,依法实施生态文明建设。

14.答案:

(1)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确保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选举法》的修改与完善,进一步保障了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促使人大代表更好地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3)通过强化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促进国家机关权为民所用。

(4)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解析:

本题是说明类试题,限定所用知识明确。

材料中“完善”“选举”“监督”“中央和地方”等关键信息,提示我们应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强化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民主集中制原则等角度作答。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