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小组野外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8141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小组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二小组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二小组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二小组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二小组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二小组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二小组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二小组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二小组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二小组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第二小组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第二小组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第二小组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小组野外实习报告.docx

《第二小组野外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小组野外实习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小组野外实习报告.docx

第二小组野外实习报告

地理教育专业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专业:

地理教育班

年级:

11级地理教育班

组号:

第二组

成员:

王双萍徐莉王维何会芳

张永固阳健伟尹其晓杨润宇

学号:

182241730232949

指导教师:

符翠丽马前涛

保山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2013年5月14日

目录

一地理综合实习基本概况

1实习时间及地点…………………………………………………2

2实习人员…………………………………………………………2

3实习目的…………………………………………………………2

二实习的基本内容及经过

1大理漕澗………………………………………………………3

2怒江大峡谷……………………………………………………4

3高黎贡山………………………………………………………5

4腾冲火山地质公园……………………………………………8

5柱状节理………………………………………………………10

6云峰山…………………………………………………………11

7热海……………………………………………………………13

8和顺古镇——国殇墓园………………………………………14

三实习总结

一、地理综合实习基本概况

1、实习时间、地点及路线

(1)实习时间:

2013年4月22日——2013年4月26日

(2)实习地点:

保山市隆阳区高黎贡山、大理云龙县漕涧、怒江州泸水县、保山市腾冲县

(3)实习路线:

保山学院——漕涧分水岭——怒江大峡谷——高黎贡山——腾冲国家地质公园——黑鱼河柱状节理——腾冲云峰山——腾冲热海——和顺古镇——国殇墓园

2、实习人员

实习指导老师:

汪建云、马前涛、刘应涛、符翠丽、刘树芬

实习成员:

11级地理教育班的全体同学

3、实习目的

综合野外实习是地理专业一次重要的教学内容和环节,是强化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许多在课堂上学习过的内容在此次实习中都会有所体现和应用。

在野外通过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综合查看和体会,更加深刻体会到综合自然地理中知识的体现,并且也初步掌握了地理野外调查、考察方法和基本步骤。

实习基本内容和经过

4月22日:

实习地点:

漕涧分水岭和怒江大峡谷

实习内容:

测量经纬度并记录、水文的观察与记录、植被景观的观察和测量树高与记录、讲解了土壤剖面的制作以及土壤与岩石样本的采集、植被标本的采集等

(1)大理漕涧:

 位于东经99°6.953'、北纬25°44.965',海拔为2507米。

 漕涧镇位于云龙县城西南部,东与旧州镇相连,南与保山市瓦窑乡接壤,西与保山市汶上、瓦马相邻,北与泸水县老窝乡以打虎箐沟为界。

漕涧镇地处大理、保山、怒江三地州结合部,是大理州的西大门,通往怒江大峡谷的必经之地,漕涧镇国土面积为393.65平方公里,镇政府所在地海拔2040米,漕涧坝子的海拔介于1950—2120米之间。

漕涧镇处在雨量多、气候冷凉的三江流域的高原盆地上,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3.4℃,全年日照不足。

    年均温13.4摄氏度,年均降水量863.5毫米,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

森林资源丰富,有阔叶林、云南松林、云杉林、红豆杉、油桐、漆树等。

其水能资源、矿藏资源丰富,有金、银、铜、水晶石、石膏等。

文化旅游丰富,大理往西行程3小时,将到达堪称温泉之乡的云龙县漕涧坝子。

人文地理也别具特色,有悠久的历史,曾有新石器时代文物和汉代青铜器出土,据专家考证,漕涧地区曾是西汉时 唐县的治所。

漕涧古称“早竹”村,明朝洪武十五年在今仁山村设漕涧土千总。

清初改为荣里,民国初改不第四区,并设立县佐,民国十九年改为第五区,到民国二十五年裁撤,民国二十八年又改为永丰乡,1949年改漕涧区,1955年3月划归怒江州泸水县,当年11月份归回云龙县,1984年改为漕涧镇,一直沿袭至今。

1998年被定为云龙县的重工业经济中心。

是大理州20个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之一。

(2)怒江大峡谷(以六库镇为例)位于25.769°N,98.8633E,海拔789m。

怒江大峡谷位于云南省西北角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境内。

怒江、澜沧江、独龙江三大峡谷中,怒江大峡谷最为壮观。

怒江发源于青海,经西藏流入云南贡山县至泸水县六库镇近300公里地段,西岸为高黎贡山,与缅甸交界,东岸是碧罗雪山,海拔均在4000千米以上,江水奔腾于谷中,形成怒江大峡谷,为世界第二大峡谷,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风景区。

在六库镇地区其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山地气候,植被以热带稀疏灌丛草原为主,形成这种气候的原因是焚风效应。

图1怒江大峡谷

4月23日:

实习地点: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

实习内容:

主要以制作植被样方为主并对其进行测量、记录;动植物资源、植被景观面貌的观察与分析;地质地貌的观察与分析;百花岭自然景观的考察(瀑布、温泉阴阳谷);人与自然的关系

(1)高黎贡山名称的由来:

高黎(又叫高丽或高日)是景颇族一个家族名称的音译,“贡”为景颇语,是“山”的意思。

高黎贡原意为“高黎家族的山”,后来的汉族按自己的习惯在“高黎贡”后加又加“山”,最后形成高黎贡山的名称,“高黎贡山”最早始见于唐代著名学者樊绰在其所著的《蛮书》。

地处怒江大峡谷,坐落于怒江西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东西宽9千米,南北长135千米,总面积12万公顷。

山势陡峭,峰谷南北相间排列,有着极典型的高山峡谷自然地理垂直带景观和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

这是横断山脉中的一颗明珠,森林覆盖率达85%,高山峡谷复杂的地形和悬殊的生态环境,为各种动植物提供了有利的自下而上条件。

高黎贡山巨大的山体阻挡了西北寒流的侵袭,又留住了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使地处低纬度高海拔的保护区,形成了典型的亚热带气候。

在东西坡海拔1600~2800米地区,是自然保护区的主体,它连接东喜马拉雅区,组成了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原始阔叶林区。

a.高黎贡山的自然环境。

高黎贡山是横断山脉中最西部的山脉,山高及宽度均较云岭、怒山为小。

高黎贡山北连青藏高原,南接中印半岛,使之无论是在气象学还是生物学上,都具有从南到北的过渡特征。

高黎贡山北段位于西藏自治区境内,称伯舒拉岭,山体作北偏西走向。

进入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后,称高黎贡山,呈南北走向,平均海拔约3500米。

其中,以北段较高,海拔4000米以上,尾端约2000余米。

因怒江切割较深,故相对高度甚大,山势陡峻而险要,是地壳抬升后受河流分割而成的断块山地,多为变质岩组成,下部有大面积的岩浆岩分布。

腾冲境内高黎贡山的西坡有近代火山群分布,反映现今地壳活动仍较剧烈(见腾冲火山群)。

在保山、腾冲交界处,位于怒江、龙川江谷地之间的高黎贡山上部,1983年建立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b.高黎贡山的自然资源在这里,森林资源极其丰富,珍稀植物随处可见。

有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杜鹃树种——500多年树龄的大树杜鹃;有被称为“绿色寿星”的古老孑遗植物——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树种秃杉;有云南樱花的原始种、云南山茶的原生种,以及其它珍稀树种,是中国珍稀树种汇集的森林。

在高黎贡山上,从青藏高原到中印半岛以及本地种属的动植物都可以见到,很多古老物种被保存下来,于是高黎贡山也就成为了中国云南这个世界的“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中最巨大,也最宝贵的一片领土。

北南延伸的横断山脉,动物学家把它称之为南北动物区的走廊。

被誉为“哺乳动物祖先分化”的发源地。

百花岭洗澡河的热带雨林是目前世界上记录到的纬度、海拔最高的热带雨林。

该热带雨林群落高大,层次结构复杂,林内可见乔木树种巨大的板根,大型木质藤本比比皆是,林中树干、枝条上天南星科、胡椒科附生植物很多,林下大叶草本植物如野芭蕉、穿鞘花等亦十分丰富,热带雨林特点非常明显。

该热带雨林在植被分类上为热带季节性雨林中的沟谷雨林类型。

这片热带雨林沿沟分布在洗澡河海拔1300-1500米范围,是目前世界上记录到的纬度最北(北纬25°19'),海拔最高的热带雨林,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和保护价值。

高黎贡山山脉跨越五个纬度带,是地球上迄今唯一保存有大片由湿润热带森林到温带森林过渡的地区,是世界上极其珍贵也极其稀有的生物多样性十分突出的地区。

c.高黎贡山的旅游资源高黎贡山属青藏高原南部,横断山西部断块带,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相碰撞及板块俯冲的缝合线地带,是著名的深大断裂纵谷区。

山高坡陡切割深,垂直高差达4000米以上,形成极为壮观的垂直自然景观和立体气候。

鬼斧神工塑造了无数雄、奇、险、秀景观,像银河飞溅、奇峰怪石、石门关隘、峡谷壁影等一幅幅壮景,且奇峰怪石随处可见。

d.高黎贡山的主要景观:

飞瀑叠水高黎贡山是怒江和伊洛瓦底江的分水岭,保护区内有80多条河流分别流入这两条江。

这些河流由于落差大(常超过2000米),形成许多美丽的瀑布、叠水,如百花岭阴阳谷三级瀑、美人瀑、高脚岩瀑布群、大坝河口瀑布。

高黎贡山壮观的多叠瀑布星罗棋布。

中午时分,山林、山谷被光剪辑成一幅绝妙的明暗素描,光照处,浑青一片;背光处,翠绿一顷。

山们就在光的照抚下婀娜善变。

瀑布却在人举目搜寻之下,忽地又从灌木丛中钻出,晶莹成一片片一条条一缕缕的白云,褐赭色的岩石在瀑布的涛声中,愈发肃穆深沉得犹如一位智者。

古道古堡在高黎贡山内保存有公元前四世纪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这条古道从成都出发到昆明、大理、保山,翻越高黎贡山,经腾冲到达缅甸、印度、阿富汗。

它比北方丝绸之路要早200多年的历史。

丝绸古道路宽1.5—2米,路面全部用石块砌成。

沿路风光秀丽,历史古迹众多,旅游价值极高。

高黎贡山是中国西南边防战略屏障,区内保存有峰火台及战坑、碉堡等各种古今战争遗迹,曾迎来过一次次战争与和平。

4月24日

实习地点:

腾冲火山地质公园、黑鱼河柱状节理

实习内容:

在这里的见习中,参观了火山博物馆,室内陈列了各种火山石,标本上有详细的说明,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其中之一的大空山采集岩石标本。

做了坐标,概况说明。

(1)腾冲火山概况:

25.8°N,97.5°E,海拔2614米。

腾冲火山群位于云南省横断山系两段的高峰贡山西侧,主要集中分布在和顺、马站一带,为我国西南最典型的第四纪火山。

因为地处欧亚大陆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繁。

当剧烈的地震发生时,山崩水涌,岩溶喷出地表,待地震停止,岩溶冷却,就形成了一座座形状独特的火山。

素有“天然地质博物馆”之誉的云南省腾冲县,地处世界瞩目的阿尔卑斯——喜玛拉雅地质构造带之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急剧聚敛的接合线上,地下断层非常发育,岩浆活动也十分剧烈,为我国最为著名的火山密集区之一。

境内分布着大大小小高高矮矮的火山四十余座,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火山群景观。

民谚云:

“好个腾越州,十山九无头。

据专家考证,在腾冲火山群中,历史最早的是来凤山,喷发于90万年以前,腾冲县城就是建筑在这座火发威之时喷出并冷却凝固的滚滚熔岩之上的。

形貌最美的火山是顺江“姐妹湖”,这是一对相邻的火山口积水而成的“眉眼儿”,酷似孪生“姐妹”,浑圆的湖岸线周围布满黑乎乎的火山溶岩及火山锥、火山蛇、火山弹、。

个头最高年纪最轻的火山是打鹰山,高2614米,380多年前还喷发了一次。

1639年,大旅行家徐霞客曾游此山并从当地人口中得知:

“三十年前,其上皆大木巨竹,蒙蔽无隙,中有龙潭四,深莫能测,足声至则涌波而起,人莫敢近。

后有牧羊者,一雷而震毙羊五六百及牧者数人,连日夜火,大树深篁,燎无孑遗,而潭亦成陆”。

为证虚实,他还悉心做了现场调查,结果发现:

“山顶之石,色赭赤而质轻浮,状如蜂房,为浮沫结成者,虽大至合抱,而两指可携,然其质仍坚,真劫灰之余也。

”从这翔实的文字中,我们不难想见眼前这座缀满鲜花丽叶的山体当年曾经喷发时的那种威猛。

(2)腾冲的柱状节理就是水流和植物的沿着陡峭的节理风化侵蚀成险峻峭拔的地貌同时沿着垂直节理侵蚀形成悬崖峭壁和峰林石柱。

对柱状节理进行实习,通过实地观察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分析,从而加快对柱状节理的了解。

a.相对位置:

位于腾冲县城以北25公里处曲石乡境内的龙川江畔,与大小空山连成一线。

b.分布范围:

分布在龙川江两侧(被龙川江切割、侵蚀),面积约为2平方千米。

C.柱状节理的成因:

形成于地质年代的第三纪末或第四纪初期,由火山间断性多次喷发、熔岩冷却后风化形成。

火山岩浆喷发时的温度为1200摄氏度,当岩浆冷却至800至900摄氏度时,未露于地表的岩浆形成了柱状结晶。

由于岩浆含有方柱体的斜长石、橄榄石、角闪石、辉石等矿物质,冷却后形成方柱体。

d.岩石性质:

腾冲的柱状节理属于变质岩中的玄武岩是一种基性喷出岩。

玄武岩体积密度为2.8~3.3g/cm3,致密者压缩强度很大,可高达300MPa,有时更高,存在玻璃质及气孔时则强度有所降低。

玄武岩耐久性甚高,节理多,且节理面多成六边形。

岩石的主要颜色:

常见的多为黑色、黑褐或暗绿色。

e主要植被类型:

植物群落从地衣苔藓植物群落,到矮草植物群落,到高草植物群落最后演替成为杂木灌丛植物群落。

无论从土壤养分单项指标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全磷上,还是从土壤主成分得分上看柱状节理地土壤的养分呈现出玄武岩残积物母质>冲积物母质>残积物+坡积物母质>火山灰母质的特征随着植物群落从地衣苔藓植物群落,到矮草植物群落,到高草植物群落最后演替成为杂木灌丛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得分呈明显增加趋势较高的土壤养分得分倾向于发生在距离山麓比较近、地势低平的熔岩台地中部台地边缘生物生产量较低。

f柱状节理研究意义众所周知,火成岩为非常规油气藏,是以后发展并开采油气的重要来源。

然而研究火成岩中的裂缝是尤为重要,特别像这种发育非常好的柱状节理。

研究探讨柱状节理的成因,可了解原始火山喷发过程及演化历史,从而为非常规油气藏的研究提供一种理论依据,并对火山喷发剂火山地震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图2露出表面的柱状节理

4月25日

实习地点:

腾冲云峰山;腾冲热海

实习内容:

以人文地理为主,探讨宗教文化的形成、发展;旅游资源评价、区域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分析

  

(1)云峰山,位于25.554°N,98.578°E,海拔为2445米。

其坡度在35°——45°之间,岩性为玄武岩,其植被为亚热带针阔混交林。

位于云南省腾冲城西约50公里外的固东区云峰乡旁。

那里青山连绵起伏,中峰挺峙,拔地倚天,峰顶尖削如笋,独伸云端,青峰如浮云海缥缈间。

很早以前,有人就不畏艰险,在云峰绝顶辟崖建寺,远远望去,真有“仙山琼阁”之感。

因之,云峰山长期以来是腾冲胜景之一。

云峰山拔地而起、直刺苍穹,山腰上环绕着缥缈的云雾,整座山峰宛如若隐若现的人间仙景。

登上云峰之颠,无论观日、观云、观山,都会令人心神摇荡,领略到那种“飘然欲仙”的奇妙感觉。

见图3

 

图3  腾冲云峰山

行约半里,路右旁有一奇特巨石,犹如巨柱倚崖,长达七八十米,直径约五六米,其硕大雄伟的身躯,在云南风景名胜中实为仅见,堪称“滇南第一石”。

远观,似较为规整的贺形石柱,细看,它的身上间布苔藓、灌木、野生花卉,益增其古朴秀雅。

如果下到箐里观察,还会发现它的底部紧紧与山崖相连,它原来就是山崖的一部分,只是由于长期的山水冲刷、溶解、切割,才形成如此奇观。

由此再上不远,路旁有井,井旁刻字明示:

“天生井”。

近旁,见水从岩中渗,涓涓细流汇为小池,泉水清洌;而“井”,系依崖凿成,长约4米,约2米。

看来,水虽天生,井为人凿,名实之间,尚有距离。

游人爱在此略为驻足,喝水歇息,有的还将金属钱币轻轻置于水面,看它曲折宛转漂荡而下池底。

井旁十数米,路稍平,是为云峰第三折。

这里原有龙王庙,现已无存。

(2) 腾冲热海位于98.45°E,24.95°N, 腾冲是中国著名的地热风景区,全区目前发现有64各地热活动区,温泉群达80余处,最高水温达96.3℃。

其中热力最猛、外部显示也最为奇妙的便是镶嵌在城西约20公里的腾冲热海。

这里青山环抱,一水喧腾,在北起硫磺塘,南接松山箐,东到忠孝寺,西连芭蕉园,面积约9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各种地热景观类型丰富。

目前开发了大小滚锅、哈麻嘴、美女池、狮子头、珍珠泉、鼓鸣泉、怀胎井、仙人澡堂及澡堂河瀑布等十余个景点。

 这些温泉、汽泉,按化学万分来分,又可分为碳酸泉、硫磺泉、硫酸泉等。

在碳酸和硫磺泉区,草木茂盛,一片青绿;而硫酸泉区,一片长约80米,宽约40米地地面内,热气腾腾,到处是嘶嘶的响声,地表砂石裸露,寸草不生,人们不敢涉足,成为天然“禁区”。

 在热海中最壮观的“大滚锅”形如八卦,池广约10平方米,深约1.5米,水温最高可达97℃。

走近“大滚锅”,可以感受到足底已经发烫,池内碧水急剧翻动,跃出水面尺许,形成硕大水花。

因为水温足够高,当地人在旁边将玉米、鸡蛋、花生放入锅内煮食,生鸡蛋五分钟即可煮熟,其他食物也是立等可取,别有风味。

在腾冲,火山地热相伴而生,规模宏大,为国内罕见。

还有北海湿地、云峰山、来凤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和高黎贡山等一大批神奇秀丽的自然景观。

大滚锅?

?

这是腾冲地热最著名的景观之一。

大滚锅又称“一泓热海”,因盛产硫磺,又称硫磺塘。

                           

4月26日

实习地点:

和顺古镇、国殇墓园

实习内容:

对该镇的人文方面的考察与分析及其文化历史的形成与发展;旅游地的旅游资源评价;国殇墓园是对滇西抗战历史的了解

(1)和顺古镇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城西南3公里处,古名阳温暾,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更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乡,现有人口6千余人。

居民以内地迁来的汉民族为主,全镇住宅从东到西、环山而建,渐次递升,绵延两三公里。

一座座古刹、祠堂、明清古建疏疏落落围绕着这块小坝子。

有“华侨之乡”、“书香名里”的美名。

乡前一马平川,清溪绕村,垂柳拂岸,夏荷映日,金桂飘香,让人留连忘返,民国代总理李根源有诗赞和顺:

“绝胜小苏杭”。

和顺古镇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源于和顺厚重的历史和文化。

这里曾是马帮重镇、古“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各种外来文化在此交融,也是著名的侨民之乡。

但除去这些光环,和顺仍然保持着其古朴的风格不曾改变。

走进和顺恍惚中仿佛来到了江南水乡,一泓碧水绕村而过,民国代总理李根源有诗赞和顺:

“绝胜小苏杭”。

今天的和顺生活依然恬静,仍未沾染现代气息。

图4古镇小道

和顺古镇内依然保有传统的文化和建筑,明清时期的祠堂、牌坊、古镇等遍布古镇,整个古镇也保持着明清时的建筑风格未曾改变,宛若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沿着西南丝绸古道,翻过巍峨的高黎贡山,走进和顺。

就像走进了一座文化迷宫。

在古老的火山台地之上,成千幢特色民居依山傍水而座,栉比鳞次,举手投足之间便可触摸到斑驳的岁月和丰厚的文化气息。

无论是谁都会由衷地慨叹――在这极边之地方,居然藏匿着一个如此辉煌的村落,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和顺镇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城西南四公里处,四面火山环绕,山上名木古树郁郁葱葱,涛声阵阵;蜿蜒的大盈江水白练般镶嵌在广袤的稻浪、黄花之间,静谧而又耀眼;一泓绕村碧水,鱼翔浅底,河畔古柳如烟;湿地、龙潭、峡谷,鹭鸶、野鸭、老牛,梅花、茶花、稻花,活现了恬静的世外桃源。

六百余年来,中原文化为主流的和顺,兼收并蓄,成为了中华文明与南亚、西方交融的窗口。

通过几十代和顺人的艰辛努力,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培育出了许多文化名人、富商大贾。

保留下了大量文化艺术价值很高的古民居建筑群。

2005年央视中国魅力名镇评选中和顺以独特的六大魅力――面向南亚的第一镇;火山环抱的休闲胜地;汉文化与南亚文化、西方文化交融的窗口;大马帮驮来的翡翠之乡;西南丝绸古道上最大侨乡;六千居民和谐生活的古镇景区――征服了由全国一流专家组成的评委会入围全国十大魅力名镇并荣获唯一的年度大奖。

 和顺图书馆和顺图书馆为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之一。

前身是清末和顺同盟会员寸馥清组织的“咸新社”和1924年成立的“阅书报社”,后经海外华侨和乡人捐资赠书,于1928年扩建为图书馆,1938年新馆舍落成,各地知名人士纷纷题词祝贺。

著名数学家熊庆来题词“民智源泉”,张天放题词“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

迄今有藏书7万多册,古籍、珍本1万多册,内有胡适、熊庆来、廖承志、李石曾等诸多文化大家的题字。

图书馆的建筑为中国传统的楼房建筑,前置花园,美观素雅。

拾级而上,依次是大门,中门,花园,然后是图书楼藏珍楼、景山花园等.

(2)云南腾冲县城西南1千米的叠水河畔小团坡下,建有滇西抗战期间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腾冲收复战阵亡将士的纪念陵园,辛亥革命元老、爱国人士李根源先生取楚辞“国殇”之篇名,题为“国殇墓园”。

图5国殇墓园一景

  国殇墓园建成于1945年7月7日,占地88亩,主体建筑以中轴对称、台阶递进形式,由大门经长甬道循石级而上至第一台阶,再循石级而上,至嵌有蒋中正题李根源书之“碧血千秋”刻石的第二级台阶挡土墙,沿墙分两侧上至第二台阶,建有庄严肃穆的忠烈祠。

忠烈祠为重檐歇山式建筑,上檐下悬蒋中正题“河岳英灵”匾额;祠堂正门上悬国民党元老、

  大书法家于右任手书的“忠烈祠”匾额,祠内外立柱悬挂何应钦及远征军二十集团军军、师将领的题联;走廊两侧有蒋中正签署的保护国殇墓园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布告”,二十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的“腾冲会战概要”、“忠烈祠碑”等碑记。

祠内正面为孙中山像及遗嘱,两侧墙体嵌阵亡将士题名碑石,共9618人。

忠烈祠后为相对高度31米的圆锥形小团坡,自下而上小碑林立,碑下均葬有阵亡官兵骨灰罐,墓园大门一侧筑有“倭冢”一座,埋有四具日军尸骨于其中。

  国殇墓园空地遍植松、柏、竹,林下绿草如茵,阶沿多置盆花,环境清幽肃穆,今又在每一台阶两侧新建民族风格浓郁的展厅,展出了珍贵的腾冲抗战照片百幅及实物数十件,更丰富了其文化内涵,加强了启迪教育功能,国殇墓园是云南仅有、国内少见的大型抗日战争纪念陵园,在海内外广有影响,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滇西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极为惨烈的一页。

为了切断当时国际援华物资的唯一通道——滇缅公路,日本法西斯从东南亚反抄中国的大后方,企图攻占云南、威胁重庆,迫使中国就范。

1942年5月,日寇的铁蹄踏上了滇西的土地,腾冲就此沦陷。

5月5日,中国军队及时炸毁了怒江上的惠通桥,才将沿滇缅公路进犯的日军阻击在了怒江西岸,从此两军在怒江东西两岸对峙长达两年之久。

1944年5月,为策应中、英、印联军对缅北日军的反攻,重新打通滇缅公路,收复怒江以西的失地,据守怒江东岸的中国远征军发动了滇西反攻战役。

1944年5月,远征军便以二十集团军6个师的兵力实施腾冲反攻战。

腾冲城是滇西最坚固的城池,兼有来凤山作为屏障,两地互为依托。

日军经过两年多的据守,在两地筑有坚固工事及堡垒群,准备了充足的粮弹。

据统计,从1944年5月11日远征军20集团军强渡怒江至9月14日攻克腾冲城,历时127天,所历大小战役达40余次,毙敌6000余名,国军第二十集团军共阵亡9168人,最终收复了腾冲,使腾冲成为滇西最早光复的县城。

在战役结束后,时任国民政府委员兼云贵监察使的李根源倡议兴建陵园以祭悼国军阵亡将士。

此后在印度华侨的援助下开始修建墓园,于1945年7月7日正式落成。

李根源根据《楚辞》中的“国殇”一篇,为之起名为“国殇墓园”。

三实习总结

为期5天的综合野外自然地理实习结束了。

此次实习是对我们学习专业课综合知识的一个考评。

通过学习,使我们掌握了自然地理野外考察、调查的基本方法并且灵活应用已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实际的考察中,进一步理解、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

在野外实习中提高实践工作的能力和学习相关专业的兴趣,通过野外综合实习之后,让我们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体会,而且对我们的野外观察、分析、综合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最后,衷心感谢各位指导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