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第9讲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 人民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8538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5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第9讲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 人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第9讲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 人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第9讲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 人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第9讲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 人民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第9讲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 人民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第9讲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 人民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第9讲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 人民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第9讲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 人民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第9讲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 人民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第9讲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 人民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第9讲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 人民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第9讲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 人民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第9讲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 人民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第9讲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 人民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第9讲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 人民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第9讲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 人民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第9讲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 人民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第9讲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 人民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第9讲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 人民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第9讲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 人民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第9讲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 人民版.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第9讲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 人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第9讲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 人民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第9讲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 人民版.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四第9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人民版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四第9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人民版

[考纲要求]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权利法案》;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考点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光荣革命”

2.限制王权的法案

3.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整体把握] 用“一、二、三”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

“一条主线”:

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发展和完善。

“二个趋势”:

国王的权力逐渐削弱,议会的权力不断增强。

“三个转移”:

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民主权利由贵族转

移到工业资产阶级。

[轻巧识记] 英国君主立宪制

史料一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2.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4.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权利法案》

解读 史料信息表明《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的立法、军事及财政大权,从而使英王的权力受到限制,奠定了君主立宪的法律基础。

史料二 在理论上,英王是“一切权力的源泉”……首相的职权虽然大部分没有法律正式规定,但根据惯例拥有非常广泛的权力。

主要有:

任命内阁成员,领导内阁……

——应克复等《西方民主史》

解读 史料体现了英国国王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英国首相是政府最高行政首脑。

史料三 以首相为首的内阁必须接受议会的监督,因此,首相有责任回答议会的质询,向议会报告政府的工作。

——应克复等《西方民主史》

解读 史料表明首相及内阁对议会负责的特点。

史料四 国王—议会—内阁(首相)权力分配

解读 上图直观地反映出国王是国家元首,世袭领袖,但统而不治;国家权力中心是议会,拥有立法权、司法和行政监督权;内阁由议会多数党组阁,首相是行政首脑,对议

会负责。

史论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君主立宪制是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政治体制。

(2)议会是权力中心,掌管立法权和行政监督权。

(3)国王是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其作为国家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

(4)责任内阁制名义上是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

作为政府首脑,首相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领导者和决策者。

(5)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6)是君主制、民主制与贵族制的混合体。

1.(xx·新课标全国卷Ⅰ)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答案 D

解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国王詹姆士二世矛盾激化,为此,英国议会发动政变,驱逐了詹姆士二世,迎立信仰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史称“不流血的革命”或“光荣革命”,尤其要注意,议会在迎立威廉的同时,还拥立被驱赶的詹姆士二世的女儿,议会这样做的目的是为这场政变,即“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选D项。

A、B、C三项不能体现议会的真实目的。

2.(xx·北京高考)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

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

A.筹集税款B.干预立法

C.招募军队D.任命大臣

答案 D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权利法案》对国王权力限制的情况。

《权利法案》规定征税权、立法权、征兵权属于议会,所以A、B、C三项错误;国王仍然保留了部分行政权,所以D项正确。

3.某学者在分析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产生时这样论述:

“此举若成功,王权的扩张就会被阻止,而‘自由’又不需要再呼唤一个克伦威尔。

”该历史事件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B.光荣革命

C.颁布《航海条例》

D.责任内阁制形成

答案 B

解析 本题引用学者的相关论述考查光荣革命的历史地位。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一场不流血的宫廷政变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此后,议会的权力大增,通过了一系列旨在限制国王权力的法案,使王权的扩张被阻止,也避免了社会动荡。

4.小威廉·皮特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

他就任首相后开创了一个先例,即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

这一先例最能说明

(  )

A.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B.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

C.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发展

D.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大大加强

答案 C

解析 根据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相关知识对各错误选项进行排除,A项说法错误,国家的权力中心是议会;B项说法错误,内阁由议会中多数党来组成,内阁对议会负责;D项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加强并出现在工业革命后,但与本题无关。

本题选C项,材料反映了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发展。

5.(xx·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

白金汉宫(左)和唐宁街10号(右),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与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答案 

(1)提取信息准确,中英比较符合史实。

示例:

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了民主政治风格。

(2)概括综合。

示例:

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图片反映了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太和殿、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从图片可以看出,太和殿高大雄伟、白金汉宫工整威严、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

然后再结合中国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相关史实以及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关内容予以解读,进一步提取出建筑背后所蕴涵的政治特点,例如中国的皇权至上,英国国王的“统而不治”、地位尊贵以及首相的民主政治。

中英比较可从中英建筑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作答。

考点二 美国1787年宪法与民主共和制的确立

3.两党制的雏形

思维发散  美国较早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原因

政治上:

美国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直接继承了英国的议会制度,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的阻力较少。

(必修1)

经济上:

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

(必修2)

思想上:

启蒙思想在北美大陆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传播。

(必修3)

[整体把握] 美国1787年宪法

 

史料一 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

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

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解读 该史料体现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制约与平衡的原则。

史料二 众议院应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一次之议员组成……众议院人数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

参议院由州议会选举两名参议员组成之,参议员的任期为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

——《1787年美国宪法》

解读 史料表明议员由选举产生,体现主权在民原则,同时也有平衡各州关系的目的。

史料三 经过资产阶级民主派的长期坚决斗争,1791年,美国国会批准生效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美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言论、出版、请愿等自由。

众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注:

黑人)。

并包括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解读 由史料可看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不足之处:

(1)宪法没有规定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后经人民斗争才补充。

(2)承认黑人奴隶制及黑人贸易;留有种族歧视与压迫的烙印;剥夺了妇女、黑人、印第安人、奴隶的选举权。

史论1 1787年宪法的背景、内容及四大基本原则

(1)背景:

独立后建立的邦联体制无力保护本国工业及海外商业的发展与利益;不能征税,无力偿还国内外债务;不能维持常备军,无力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安全威胁;加强中央集权成为当务之急。

(2)图示内容

(3)原则

①联邦制原则:

宪法规定美国是实行联邦制的总统制共和国,总统拥有极广泛的权力。

②中央集权原则:

联邦政府是各州中央政府,地方各州在行政上拥有部分自主权。

③分权制衡原则:

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制约。

④民主原则:

总统、议员均由民主选举产生并有任期限制,并对选民负责。

史论2 美国的政党政治

1.(xx·新课标全国卷Ⅱ)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

“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

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

”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废除君主立宪制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答案 D

解析 注意时间信息“1787年”,结合1787年宪法颁布的背景可以判断,华盛顿所说的“现行制度”即美国当时实行的松散的邦联制,而对其进行的“彻底变革”即为1787年宪法所确立的联邦制,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故选择D项。

2.(xx·海南高考)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

这些规定体现了(  )

A.军权高于行政权B.分权与相互制衡

C.总统权力至上D.国会处于权力中心

答案 B

解析 材料没有强调军权和行政权的大小,排除A项;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分权和制衡,总统权力至上和国会处于权力中心都不符合材料和史实,排除C、D两项;国会与总统权力的分工正是分权制衡原则的体现,故B项为正确答案。

3.(xx·山东高考)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

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

它赞美的是(  )

A.联邦体制B.分权制衡原则

C.共和制度D.主权在民原则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的相关内容。

由1788年可知,此时美国已通过了1787年宪法。

“愚蠢船主的船出港”说的是美国抛弃了邦联制,“幸福船进港”说的是采用联邦制给美国发展带来了福音。

4.美国1787年宪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

“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他有权提名,并于取得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后,任命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

”这主要体现了这部宪法的(  )

A.自由原则B.制衡原则

C.民主原则D.平等原则

答案 B

解析 美国是总统共和制,总统是政府首脑,但其权力受到来自于国会的制约,题干信息“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取得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体现的正是权力的制衡原则。

5.“全世界将初次看到一种以颠倒一切政府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政府制度;全世界将看到整个社会的权力到处服从于各部分的权力……”材料反映了美国面临的困境。

这种困境的解决是通过(  )

A.独立战争B.宫廷政变

C.统一战争D.颁布宪法

答案 D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美国面临的困境,从“整个社会的权力到处服从于各部分的权力”可知材料描述的是美国地方各州权力超过中央权力所带来的统治危机,美国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体制,解决了危机,选择D项。

 

1.“光荣革命”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标志。

错误。

“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权利法案》的颁布。

2.《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国王还保留较大的权力。

正确。

《权利法案》颁布后,英王还有行政权,国王可以依法行政。

英王失去行政权是在责任内阁制形成以后。

3.英国内阁与明朝内阁的性质不同。

正确。

中国明朝内阁是封建君主专制发展的产物,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英国内阁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为建立资产阶级专政而设置,是法定的行政机构。

4.英国国王是英联邦首脑,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还是英国政府首脑。

错误。

英国国王是英国的国家元首,同时也是英联邦首脑,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但他没有行政权,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英国政府首脑是首相。

5.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必然结果。

正确。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与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直接相关,属于一场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社会改良运动,既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又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经

济更加迅速发展。

6.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

错误。

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互不统属,相互牵制。

美国总统对宪法负责,不对国会负责。

7.近代的民主制来源于古希腊的民主制,二者都是直接民主制。

错误。

近代的民主制来源于古希腊的民主制,但古希腊民主的形式是直接民主制,而近代民主的形式则是代议制,即间接民主制。

1.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经过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复杂和曲折的斗争,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这场革命的完成。

2.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一方面是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和军权等方面限制王权;另一方面,又将议会所拥有的“自由”和权力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

3.1689年《权利法案》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而使议会治理国家的权力增强,有利于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4.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法律上赋予英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

5.英国责任制内阁下:

内阁要在下议院中占有决定作用的多数;在大政方针上阁员保持一致并集体负责;内阁所设的首脑有控制内阁决定的发言权,且必须是下议院多数党的首领。

6.独立之初美国的邦联作为松散联盟,造成国家权力的微弱及各州权力的过大,使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7.美国的总统权力使联邦的行政权保持强有力的地位,其政治制度被称为总统共和制。

美国总统的权力由宪法赋予。

8.“分权与制衡”:

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之间相互制约达到平衡。

总统和国会之间、国会自身两院之间、司法与其他部门之间均构成制衡。

9.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

的法律基础。

10.通过1787年宪法,美国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利于国家的巩固;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间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11.两党对峙交替执政,在国会中激烈角逐,是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但需明确,它们的本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练出高分

基础训练——练熟主干知识

1.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

A.《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君主立宪制确立

答案 B

解析 《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议会是权力的中心,国王权力受到限制,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然而不能选D项,因题干问的是“转折点”指的是什么,A、C两项说法错误。

2.18世纪初,英国国王乔治一世因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1714年以后,他再也没有否决过内阁会议的决定。

这表明,英国国王(  )

A.逐步放弃行政权B.征税权受限制

C.被迫交出财政权D.立法权被剥夺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没有否决过内阁会议的决定”涉及的应该是行政权,而不是征税权、财政权、立法权,B、C、D三项与题意不符合,排除。

答案为A。

3.xx年8月,英国伦敦暴动时,反对派批评首相卡梅伦滥用权力。

英国首相的权力主要有(  )

①提名内阁成员组阁 ②决定国家重要政策,掌握行政大权③通过议会掌握立法创议权 ④任命议会成员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答案 D

解析 英国首相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首相由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担任,故任命议会成员是不正确的,其余均符合题意,故选D。

4.今天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采用了英国式的代议制民主的政治框架。

与美国式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相比较,英国式的责任内阁制的优势表现在(  )

A.确保内阁掌握国家的全部行政权力

B.政府行使行政权时受议会制约较小

C.两党轮流执政制度得到更好地执行

D.权力机构间制约监督机制更趋完备

答案 B

解析 美国式的三权分立政体突出了权力的制衡机制,政府和议会分别对选民负责,因此美国政府行使行政权时受议会制约较大。

而责任内阁制中,政府是由议会多数党(或政党集团)组成,因此政府对议会负责。

5.1787年,华盛顿给友人的信中说:

“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政体确立了(  )

A.联邦制原则B.人民主权原则

C.权力制衡原则D.两院制原则

答案 A

解析 美国在建国之初,实行的是松散的邦联体制,在该体制下,“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导致一些地区的“骚乱”和“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为此,美国确立了联邦体制,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解决了上述问题。

6.据美联社报道:

围绕解决“财政悬崖”危机的问题,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博纳于2012年12月18日提出一套代替方案(“B计划”),计划延长年收入百万美元以下家庭的所有现行税率。

但这套备选方案提出不到24小时,白宫方面就于19日发表声明说,这套“B计划”即便获得国会通过,奥巴马也会否决它。

上述材料表明美国(  )

A.总统在国家立法方面起决定作用

B.属于总统制国家,总统拥有立法权

C.参众两院掌握立法权,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D.联邦政府实行分权制衡,总统与国会相互制约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与调动知识的能力。

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国家,总统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国会掌握立法权,与总统相互牵制。

材料体现了这一制约关系,故选D。

7.18世纪下半叶兴起的美国是“择其善者而从之”的能手,利用既有的政治智慧,依靠全新阐释的社会契约平地建国,遂达成了政治、经济、社会的三翼齐飞。

美国“择其善者而从之”在政治上的主要体现是(  )

A.行政、立法、司法相互制约的原则

B.政治体制上贯穿“分权制衡”的原则

C.中央和地方实行分权的原则

D.总统和议员由民选产生的原则

答案 B

解析 美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分权制衡”,即中央与地方之间、联邦各机构之间、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都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A、C、D三项是“分权制衡”原则的具体体现。

8.阅读下面有关美国政治生活的漫画,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美国政党政治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美国政党政治实现了竞选对手的公平竞争

C.国会与总统选举反映了美国政党政治的本质属性

D.美国国会或总统选举在程序上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答案 C

解析 图片反映了美国两党的较量事实上就是垄断资本家、利益集团的较量,这就是美国政党政治的本质属性而并非公平、公正的表现。

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

9.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

“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

“尊严的部分”“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  )

A.君主制和议会制B.君主制和共和制

C.立宪制和共和制D.立宪制和议会制

答案 A

解析 现代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在君主立宪制下,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君主”只是意味着传统的权威。

议会不但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

即议会至上,议会意味着“效率”。

因此A项符合题意。

10.2012年12月18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出席内阁会议,倾听大臣们的讨论。

内容包括更改王室继承顺序相关法律、英国经济的近况等,并没有发表任何评论或讲话。

大约半小时后,女王起身离开。

这反映了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分权制衡B.内阁权力膨胀

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D.国家元首统而不治

答案 D

解析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出席内阁会议,只是倾听大臣们的讨论、不作任何评论或讲话,反映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重要特点之一是虚君,即国家元首统而不治。

11.美国1787年宪法第3条第3款规定:

“国会有权宣布对于叛国罪的惩处,但叛国罪犯公民权的剥夺,不得影响其继承人的权益,除剥夺公民权利终身者外,不得包括没收财产。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A.美国国会拥有立法权和执法权

B.宪法不注意维护公民的人身权利

C.美国公民的财产权可因叛国罪而被没收

D.宪法内容体现了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

答案 D

解析 分析材料信息,可得出1787年宪法只惩罚公民本身,但不伤害其继承人及其自身的私人财产。

12.19世纪英国一著名政治家说,美国1787年宪法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

”恩格斯则认为“它最先承认了人权,同时确认了存在于美国的有色人种奴隶制。

”对这两种评价的解读正确的是(  )

A.“特定的历史时期”:

美国两党制形成时期

B.“最美妙的杰作”:

邦联制赋予政府权力

C.“最先承认了人权”:

世界上最早实行代议制

D.“有色人种奴隶制”:

体现该宪法反民主

答案 D

解析 美国1787年宪法是为强化中央政府权力需要而制定的,美国两党制形成时期是在1787年宪法颁布之后,故A项不正确;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联邦制,故B项不正确;世界上最早实行代议制的国家是英国,故C项不正确;1787年宪法打上种族歧视的烙印,故D项正确。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历史学家马考莱在总结中世纪英国政治制度时说:

国王的权力虽说很充分,却受三大宪政原则的限制。

这“三大原则”是:

其一,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立法。

其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

其三,国王必须按国家法律掌管行政,如果他违背法律,其某臣及代办官员应负责任。

——陈晓楓、苏艾平《英国封建政治的特质与宪政的生成》

材料二 如果我们耐心考察一下英国政体的组成部分,就会发现他们是两种暴政的残余。

第一,由国王所体现的君主政体暴政的残余。

第二,由上议院所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