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8695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4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四章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四章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四章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四章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第四章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第四章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第四章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第四章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第四章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第四章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第四章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第四章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第四章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第四章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第四章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第四章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第四章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第四章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第四章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docx

《第四章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四章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docx

第四章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第四章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4.1概述

防火是安全防范的一个重要内容。

火灾发生的初期阶段规模小而且易于扑灭,但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扑灭,则会使火势蔓延,酿成灾难。

因此如何探知火灾发生,并在火灾发生后采取疏散人员、自动灭火等一系列措施,使火灾能够尽早扑灭,损失和伤害降到最低程度,是人类长期追求的一个目标。

使用探测器来监测火情并在火灾发生时进行报警的设施,早在19世纪末就已被发明,但现代意义上的火灾报警设施则是电子技术和微型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产物。

在我国,大约从70年代起火灾报警设备才开始在大型建筑物中使用,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兴起,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技术则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一个火灾报警系统一般由火灾探测报警器件、火灾报警装置、火灾警报装置和电源四部分构成。

复杂的系统还应包括消防设备的控制系统。

火灾探测报警器是能对火灾参数(如烟、温光、火焰辐射、气体浓度等)进行响应并自动产生火灾报警信号的器件。

按响应火灾参数的不同,火灾探测器分成感温、感烟、感光、气体火灾探测器和复合火灾探测器五个基本类型。

传统的火灾探测器是当被探测参数达到某一值时报警,因此常被称为阈值火灾探测器(或称开关量火灾探测器),但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模拟量火灾探测器,它输出的信号不是开关量信号,而是所感应火灾参数值的模拟量信号或与其等效的数字量信号。

它没有阈值,只相当于一个传感器。

另一类火灾报警器件是手动按钮,它是由发现火灾的人员用手动方式进行报警。

火灾报警装置是用以接收、显示和传递火灾报警信号,并能发出控制信号和具有其他辅助功能的控制设备。

火灾报警控制器即为其中的一种,它能为火灾探测器提供电源,接收、显示和传输火灾报警信号,并能对自动消防设备发出控制信号,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核心部分。

火灾报警控制器按其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和通用火灾报警控制器三种基本类型。

近年来,随着火灾探测报警技术的发展和模拟量、总线制、智能化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逐渐应用,在许多场合,火灾报警控制器已不再分作区域、集中和通用三种类型,而统称为火灾报警控制器。

在火灾报警装置中,还有一些设备如中继器、区域显示器、火灾显示盘等装置,可视为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演变或补充,在特定条件下应用,与火灾报警控制器同属火灾报警装置。

火灾警报装置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用以发出区别于周围环境声、光的火灾警报信号装置。

它以特殊的声、光等信号向警报区域发出火灾警报信号,以警示人们采取安全疏散、灭火救灾的措施。

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当接收到火灾报警信号后,能自动或手动启动相关消防设备并显示其状态的设备称为消防控制设备,主要包括接受火灾报警控制器控制信号的自动灭火系统的控制装置、室内消火栓系统的控制装置,防排烟及空调通风系统的控制装置、常开防火门、防火卷帘的控制装置、电梯回降控制装置,以及火灾应急广播、火灾警报装置、消防通信设备、火灾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等。

消防控制设备一般设置在消防控制中心,以便于集中统一控制。

也有的消防控制设备设置在被控消防设备所在现场,但其动作信号则必须返回消防控制中心,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控制方式。

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控系统的供电应采用消防电源,备用电源采用蓄电池。

图4-1为一典型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的方框图。

图4-1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框图

4.2物质燃烧的过程与规律

燃烧是一种伴随有光、热和烟现象的化学反应。

有焰燃烧的发生需要四个充要条件,即:

一定量的可燃物、氧气、温度和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

可燃物按其物理状态可分为气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固体可燃物三种类别。

但从化学角度上讲,可燃物都是未达到其最高氧化状态的材料。

一种特定材料能否被进一步氧化燃烧取决于它的化学性质。

任何一种由碳和氢为主构成的材料都可以被氧化燃烧。

某些单质物体,如磷,也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但绝大多数的可燃物都会含有一定比例的碳和氢。

氧气主要指空气中的游离态氧。

某些化合物中含有的氧如在燃烧中释放出来的话也会助燃。

热量是可燃物与氧发生反应的能量来源,其外在表现为温度。

燃烧可以是明火来引燃处于空气中的可燃物,也可能是可燃物升温到着火点后自燃。

不同的物质其燃点温度也不同。

大多数的有焰燃烧都存在着链式反应。

当某种可燃物受热时,它不仅会汽化,而且该可燃物的分子会发生热裂解作用,即它们在燃烧前会裂解成为更简单的分子。

这些分子中的一些原子间的共价键常常会发生断裂,从而生成自由基,由于它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化学形态,能与其他的自由基和分子反应而使燃烧持续下去,这就是燃烧的链式反应。

明白了燃烧的过程,就会清楚防火和灭火的基本措施就是要去掉四个条件中的一个或几个,使燃烧不致发生或不能持续。

普通的可燃物在燃烧过程中,首先是产生燃烧气体,然后是烟雾,在氧气充分的条件下才能达到全部燃烧,产生火焰,并散发出大量的热,使环境温度升高。

火灾探测器就是利用燃烧过程中发烟、发光、发热和气体浓度升高等现象来预报火灾的。

图4-2是可燃物质典型的起火过程。

从图中可以看到,火情发展在初起和阴燃两个阶段所占的时间比较长,这是燃烧的开始阶段。

如果要想把火灾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保证人身不遭伤亡,火灾探测应在开始阶段即能报警,因为此阶段尽管产生的大量气溶胶和烟雾充满了建筑物内火灾部位的空间,但环境温度并不高,尚未达到蔓延和发展的程度,比较容易扑灭。

从曲线上还可以看到,火灾从开始阶段到全部燃烧,要经过一段时间。

对于这种燃烧速度缓慢的火灾初期,用烟感探测最为合适。

而且测量气溶胶比测量温度要更灵敏。

感烟探测器可以在火灾初起的短时间内作出反应,发出火灾报警信号,而感温、感光探测器则要在较长时间后的全燃阶段才能作出反应。

图4-2普通可燃物的起火过程

火灾发生后除了火灾现场的高温高热可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外,它所产生的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丙烯醛、氯化氢、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先于火燃通过楼道、管道井、楼梯井向建筑物内漫延,其对建筑物内人员的危害比明火本身还要大。

因此消防联动系统在收到火灾报警信号后除了要启动自动灭火系统外,还要启动防排烟系统,使有毒气体与非火灾区隔断,并尽快将其排除到建筑物外。

图4-3为不关门窗时有毒烟气在楼层内的流窜情况,它以0.5m/s~0.7m/s的速度横向扩散,以2m/s~3m/s的速度在楼梯道内上升。

如启动防排烟系统后则可有效的抑制有毒烟气在建筑物内的蔓延。

图4-3火灾时不关门窗烟雾在建筑内流窜情况

4.3火灾探测器

火灾探测器按探测火灾参量的不同可分为感烟式、感温式、感光式、可燃气体探测式和复合式五种主要类型。

感烟式火灾探测器对燃烧中产生的固体或液体微粒予以响应,可以探测物质初期燃烧所产生的气溶胶或烟雾粒子浓度。

气溶胶或烟雾粒子可以减小探测器电离室的离子电流,改变光强,改变空气电容器的介电常数或改变半导体的某些性质,因此感烟火灾探测器又可分为离子型、光电型、电容式或半导体型等类型。

感温火灾探测器响应异常温度、温升速率和温差等火灾信号。

其结构简单,与其他类型的探测器相比,可靠性高,但灵敏度较低。

常用的有定温型(环境温度达到或超过设定值时响应)、差温型(环境温度上升速率超过预定值时响应)和差定温型(兼有差温、定温两种功能)三种。

感温火灾探测器使用的敏感元件主要有热敏电阻、热电偶、双金属片、易熔金属、膜盒和半导体材料等。

感光火灾探测器又叫火焰探测器,主要对火焰辐射出的红外光、紫外光、可见光予以响应。

常用的有红外火焰型和紫外火焰型两种。

气体火灾探测器主要用于易燃易爆场所探测可燃气体、粉尘的浓度,一般调整在爆炸浓度下限的1/5~1/6时动作报警。

其主要传感元件有铂丝、铂钯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几种。

可燃气体探测器主要用于厨房或燃气储备间、汽车库、溶剂库等存在可燃气体的场所。

复合式火灾探测器是可以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火灾参数的火灾探测器,主要有感温感烟型、感光感烟型、感光感温型等。

探测器如果按其结构造型分类的话又可分为点型和线型两大类。

4.3.1离子感烟探测器

离子感烟探测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探测器。

它是利用烟雾粒子改变电离室电离电流的原理制成的。

如图4-4所示,两个极板分别接在电源的正负极上,在电极之间放有α粒子放射源镅-241,它持续不断的放射出α粒子,α粒子以高速运动撞击极板间的空气分子,使空气分子电离为正离子和负离子(电子),这样电极之间原来不导电的空气具有了导电性,实现这个过程的装置称为电离室。

在电场作用下,正负离子有规则的运动形成离子电流。

当火灾发生时,烟雾粒子进入电离室后,电离产生的正离子和负离子被吸附在烟雾粒子上,使正负离子相互中和的概率增加,这样就使到达电极的有效离子数减少;另一方面,由于烟雾粒子的作用,α射线被阻挡,电离能力降低,电离室内产生的正负离子的数量也减少,这两者都导致电离电流减少,因此只要能检测到离子电流的变化就可检测到火灾是否发生。

图4-4离子感烟探测器工作原理

图4-5为双源式感烟探测器的电路原理和工作特性,开室结构的检测电离室和闭室结构的补偿电离室反向串联。

当检测室因烟雾作用而使离子电流减小时,相当于该室极板间等效阻抗加大,而补偿室的极板间等效阻抗不变,则施加在两电离室上的电压分压U1和U2发生变化,见图4-5(b)。

无烟雾时,两个电离室电压分压U1、U2都等于12V,当烟雾使检测室的电离电流减小时,等效阻抗增加,U1减小为U1’,U2增加为U2’,U1’+U2’=24V。

开关电路检测U2电压,当U2增加到某一定值时,开关控制电路动作,发出报警信号,此信号传输给报警器,实现了火灾自动报警。

上例中两个电离室各有一个α离子发射源,称为双源式离子感烟探测器。

这种探测器在我国已大量生产并广泛应用。

但目前一种单源双室式离子感烟探测器正在逐渐取代双源双室式感烟探测器。

单源式离子感烟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与双源式基本相同,但结构形式不同。

图4-6为单源双室离子感烟探测器结构示意和工作特性图。

单源双室感烟探测器的检测电离室与参考电离室比例相差较大,补偿室小,检测室大。

两室基本是敞开的,气流互通。

检测室与大气相通,而补偿室则通过检测室间接与大气相通。

两室共用一个放射源,

图4-5双源式感烟探测器电路原理和工作特性

图4-6单源双室离子感烟探测器电路原理与工作特性

放射源发射的α射线先经过参考电离室,然后穿过位于两室中间电极上的一个小孔进入检测室。

两室中的空气部分被电离,各形成空间电荷区。

因为放射源的活度是一定的,中间电极上的小孔面积也是一定的,从小孔进入检测室的α离子也是一定的,在正常情况下,它不受环境影响,因此电离室的电离平衡是稳定的,图(b)中

为检测电离室的特性曲线,

为参考电离室的特性曲线。

交点处的电压Uo为中间电极对地电压,Ui为内部电极与中间电极之间的电位差。

Uo+Ui=US。

当火灾发生时,烟雾粒子进入检测电离室,使检测室空气的等效阻抗增加,工作特性变为曲线

,而参考电离室的工作特性

不变。

中间电极的对地电压变为

交点处对应的电压Uo1,显然Uo1增加,而Ui1减小,Uo1+Ui1=US。

检测中间极板上的电压Uo的变化量ΔU,当其超过某一阈值时产生火灾报警信号。

单源双室离子式感烟探测器与双源双室离子式感烟探测器相比,有以下几个优点:

(1)由于两个电离室同处在一个相通的空间,只要两者的比例设计合理,就既能保证在火灾发生时烟雾顺利进入检测室迅速报警,又能保证在环境变化时两室同时变化而避免参数的不一致。

它的工作稳定性好,环境适应能力强。

不仅对环境因素(温度、湿度、气压和气流)的慢变化有较好的适应性,对快变化的适应性则更好,提高了抗湿、抗温性能。

(2)增强了抗灰尘、抗污染的能力。

当灰尘轻微地沉积在放射源的有效发射面上,导致放射源发射的α粒子的能量强度明显变化时,会引起工作电流变化,补偿室和检测室的电流均会变化,从而检测室的分压变化不明显。

(3)一般双源双室离子感烟探测器是通过调整电阻的方式实现灵敏度调节的,而单源双室离子感烟探测器则是通过改变放射源的位置来改变电离室的空间电荷分布,即源电极和中间电极的距离连续可调,这就可以比较方便地改变检测室的静态分压,实现灵敏度调节。

这种灵敏度调节连续而且简单,有利于探测器响应阈值的一致性。

(4)单源双室只需一个更弱的α放射源,比双源双室的电离室放射源强度减少一半,而且也克服了双源双室两个放射源难以匹配的缺点。

4.3.2光电式感烟探测器

光电式感烟火灾探测器根据烟雾对光的吸收作用和散射作用,可分为散射光式和减光式两种类型。

1.散射光式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

图4-7为散射光式光电感烟探测原理示意图。

当无烟雾时,发光元件发射的一定波长的光线直射在发光原件对应的暗室壁上,而安装在侧壁上的受光元件不能感受到光线。

但当火灾发生时,烟雾进入检测暗室。

光线在前进过程中照射在不规则分布的烟雾粒子上,产生散射,散射光的不规则性使一部分散射光照射在接收管上,显然烟雾粒子越多,接收光电管收到的散射光就越强,产生的光电信号也越强。

当烟雾粒子浓度达到一定值时,散射光的能量就足以产生一定大小的激励电流,可用于激励外电路发出火灾信号。

图4-7散射光式光电感烟探测原理图

散射光式烟雾探测器只适用于点型探测器结构,其遮光暗室中发光元件与受光元件的夹角在90°~135°之间,夹角越大,灵敏度越高。

不难看出,散射光式光电感烟的实质是用一套光系统作为传感器,将火灾产生的烟雾对光特性的影响,用电的形式表示出来并加以利用。

由于光学器件的寿命有限,特别是发光元件,因此在电-光转换环节采用间歇供电方式,即用一振荡电路使发光元件产生间歇式脉冲光,一般发光时间为10μs~10ms,间歇时间3s~5s。

发光或受光元件多采用红外光元件——砷化镓二极管(发光峰值波长0.94μm)与硅光敏二极管配对。

一般,散射光式感烟探测器对粒径0.9μm~10μm的烟雾粒子能够灵敏探测,而对0.01μm~0.9μm的烟雾粒子浓度变化无反应。

2.减光式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

减光式光电感烟探测器的受光管安装位置与散射光式光电感烟探测器不同,是放在与发光管正对的位置上,如图4-8。

进入光电检测暗室内的烟雾粒子对光源发出的光产生吸收和散射作用,使通过烟雾后的光通量减少,从而使受光元件上产生的光电流降低。

光电流相对于初始标定值的变化量大小,反映了烟雾的浓度,据此可通过电子线路对火灾信息进行阈值比较放大、判断、数据处理或数据对比计算,以发出相应的火灾信号。

图4-8减光式光电感烟探测器原理图

3.线型光电感烟探测器

所谓线型光电感烟探测器工作原理与遮光型光电感烟探测器类似,只不过它的发光原件与受光元件分别作为两个独立的器件,而将整个探测区间作为“检测暗室”,不再有器件的检测暗室。

发光元件安装在探测区的某个位置,接收元件安装在探测区中与发光管有一定距离的对应位置。

在探测区无烟时,发射器发出的红外光束被接收器接收到,产生正常的光电信号,但当烟雾扩散到探测区时,烟雾粒子对红外光线的吸收和散射作用,使到达接收器的光信号减弱,接收器产生的光电信号也减少,对其分析判断后可产生火灾报警信号。

图4-9为线型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的原理结构框图。

图4-9线型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原理图

发射器通过测量区向接收器提供足够的红外光束能量,采用间歇发光方式可延长发光管使用寿命,通常发射脉冲宽度为13μs,周期为8ms,由间歇振荡器和发光二级管完成红外光发射。

接收器硅光电二极管作为光电转换元件,接收发射器发射来的红外光信号,把光转换为电信号后,由接收电路放大、处理、输出、报警。

接收器中还有防误报、检查及故障报警电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工作可靠性。

在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各有一块口径和焦距相同的双凸透镜分别作为发射透镜和接收透镜。

红外发光管和接收硅光电二极管分别置于发射与接收端的焦点上,使测量区的光路为基本平行光线,并可方便调整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的光轴重合。

4.3.3感温式火灾探测器

感温式火灾探测器按其作用原理分为三类:

定温式、差温式和差定温式。

定温式是温度达到或超过预定值时响应的感温探测器;差温式是升温速率达到预定值时响应的感温探测器;差定温式是兼有差温和定温两种功能的感温探测器。

感温火灾探测器按其感温效果和结构形式又可分为点型和线型两类。

点型又分为定温、差温、差定温三种,而线型分为缆式定温和空气管式差温两种。

1.定温式火灾探测器

当火灾发生后探测器的温度上升,探测器内的温度传感器感受火灾温度的变化,当温度达到报警阈值时,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这种形式的探测器即为定温式火灾探测器。

定温式火灾探测器因温度传感器不同又可分为多种,如热敏电阻型、双金属片型、易熔合金型等。

热敏电阻是一种半导体感温元件,其温度-电阻特性有三种: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和临界温度热敏电阻(CTR)。

它们的特性曲线如图4-10。

图4-10各种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

从图中可以看到用CTR与PTC型热敏电阻构成热控开关较为理想,而NTC型热敏电阻的线性度更好一些。

热敏电阻的特点是电阻温度系数大,因而灵敏度高,测量电路简单;体积小、热惯性小;自身电阻大,对线路电阻可以忽略,适于远距离测量;缺点是稳定性较差和互换性差,但现在生产的有些热敏电阻的稳定性和互换性都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完全可以用作感温探测器的传感器。

双金属片是将两种不同热膨胀系数的金属片构造在一起,当温度升高时,两种材质的金属片都将受热变形,但因其膨胀系数不同,两者的变形程度不同,就会产生一个变形力,当温度达到某一定值时,用其带动导电触点的闭合或断开来实现报警,图4-11为一种园筒状双金属定温探测器示意图。

外筒是用高膨胀系数的不锈钢片制成。

筒内两条低膨胀系数的铜合金金属片各带一个电接点,常温时铜合金金属片的长度使中间部分隆起,电接点断开。

金属片的两端固定在不锈钢筒的两端。

当火灾发生时温度升高,不锈钢的热膨胀系数高于铜合金金属片,因此变形大,使不锈钢筒两端伸长,而铜合金片变形小,但两端随不锈钢筒变形而拉紧,使中间的隆起消失,电接点闭合发出报警信号。

图4-11双金属圆筒状定温探测器结构图

易熔金属丝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感温探测元件,正常时用其将电路连通,当火灾发生时,火灾温度使易熔金属丝熔断,从而使电路断开而发出报警信号。

还有一种玻璃泡式感温元件与易熔金属丝的原理很相似,它是当火灾发生时,火灾温度使玻璃泡破裂从而使附着在玻璃泡上的导电体断开。

2.差温式感温火灾探测器

正常时室内温度变化率很小,火灾发生时,有一个温度迅速升高的过程。

所谓差温是指一定时间内的温度变化量,即温度的变化速率,当检测到的这个值超过设定值时发出报警信号。

膜盒式差温探测器是一种常见的差温式感温探测器。

图4-12为膜盒式差温探测器的结构图。

这种探测器由感热室、膜片、泄漏孔及电接点等构成。

如果环境温度缓慢变化,空气膨胀缓慢,则由于泄漏孔的作用使感温气室内的空气压力变化不大,膜片基本不变形,电接点断开。

当火灾发生时,空气室内的空气随周围温度急剧升高而迅速膨胀,因为这个过程的时间很短,泄漏孔来不及将膨胀气体泄出,致使空气室内的空气压力增高,膜盒受压产生变形,使电接点闭合产生报警信号。

图4-12膜盒式差温探测器结构示意

3.缆式线型感温探测器

缆式线型感温探测器由感温电缆和终端盒组成,感温电缆线是温度敏感元件,感温缆式线型探测器的动作,不是由明火引起的,而是由被探测物温度升高到某定值时产生。

感温线缆是一个热电阻元件,当温度升高时线缆的电阻值发生变化,由终端盒电路来检测这个电阻变化量并在预定值时发出报警信号。

使用探测电缆时,首先要了解受保护地点的环境温度,然后来决定电缆报警温度。

当环境温度确定后,其报警温度将随电缆长度减少而增加。

4.3.4复合型火灾探测器

无论哪种类型的火灾探测器都有其不同的优点与缺点,尚未有哪一种火灾探测器能有效、全面地探测各类火情、适用于各种场合而不产生误报的。

现实生活中火灾发生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往往由于火灾类型不同或探测器探测范围的局限,造成延误报警,复合型探测器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将两种不同探测原理的传感器件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更有效地探测火情的探测器,常见的复合型探测器有下列几种:

1.差定温复合探测器

差定温复合探测器将定温探测器和差温探测器两套机构并在一个探测器中,对温度慢慢升到某一定值或急剧上升时都能响应报警。

若其中的某一功能失效,另一种功能仍能起作用,因而提高了工作的可靠性。

2.光电感温复合探测器

这种探测器将光电感烟感温两套机构构造在一个探测器中,即可以对以烟雾为特征的早期火情予以监视,也可以对以高温为特征的后期火情予以探测。

此类探测器对缓燃、阴燃和明火产生的火灾现象能够做到较好地探测,综合了光电式烟感和感温两种探测器的长处,弥补了各自的不足。

3.光电、感温、电离式复合探测器

这种探测器的一个探头中装有3只传感器:

光电型、感温型和电离型。

它可以用在环境复杂的场合,适用于各种区域和可能发生的火灾特性的变化,提高了探测器的可靠性。

4.3.5智能型火灾探测器

误报现象是火灾报警系统中一个十分令人头痛的问题。

一般探测器是由传感器和电子电路构成的,周围环境的干扰可能引起传感器误动作或电子元件误动作,从而在不应报警时发出了报警信号。

这十分容易产生“狼来了”效应。

当值班人员在多次对报警信号进行核实时发现为误报后很容易产生麻痹松懈心理,而当火灾真的发生时又会以为是误报未采取相应措施而错失救火良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开发了智能型火灾探测器。

智能型火灾探测器有两种,常见的是将原来在设定值时才发出开关型报警信号的方式改为经常性向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现场探测参数的模拟信号,一般是将其转为数字信号进行传输,由控制器根据其他探测器的现实情况和历史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是否有火灾发生。

这就极大的减少了因周围环境干扰引起系统误报的可能性。

另一种智能型火灾探测器自身带有微处理器系统,并设置了一些针对常规的、个别区域的和不同用途的火灾灾情判定计算规则,对检测信号不断的进行分析、判断和处理,不再只是简单的根据阈值判断火灾是否发生,而是同时考虑到其他中间值。

如“火势很弱——弱——适中——强——很强”,再根据预设的有关规则把这些判断信息转化为相应的报警信号,如“烟不多,但温度快速上升——发出警报”、“烟不多,且温度没有上升——发出预警报”等。

这种具有微处理器的探测器具有自学功能,可以将已累积的经验分类记忆,设下特定的响应程式,当日后类似的现象再发生时,可以根据特定的响应程式处理。

这就要求探测系统不为环境的干扰所误导,并能在异常情况发生的初期,根据有限而时有矛盾的信息预测将要发生的现象,及时发出相应程度的警报,故而称作智能探测器。

4.4火灾报警控制器

4.4.1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功能与分类

在火灾报警系统中,火灾探测器是系统的“感觉器官”,随时监视和感知可能出现的火灾灾情。

而火灾报警控制器则是整个系统的中枢和核心。

火灾报警控制器应具有下述功能:

(1)向探测器提供电源。

(2)能接收探测器发出的火灾信号,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进行声光报警,并指示火灾部位和记录报警信息。

(3)可通过火警发送装置启动火灾报警信号或通过自动消防灭火控制装置启动自动灭火设备和消防联动设备。

(4)具有自检功能。

能够自动地监视系统的工作状况,特定故障时能给出声光警报信号。

火灾报警控制器通常按其用途和设计使用要求不同分为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和通用火灾报警控制器三类。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多种多样,建筑规模大小不一,小的面积只有几十或几百平方米,大的面积可达几千或几万,甚至十几万平方米,为了便于早期发现和通报火灾,也便于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一般都要将其保护对象的整个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