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14年山东煤矿地表水事故案例优质PPT.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58722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4.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1-2014年山东煤矿地表水事故案例优质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001-2014年山东煤矿地表水事故案例优质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2001-2014年山东煤矿地表水事故案例优质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2001-2014年山东煤矿地表水事故案例优质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2001-2014年山东煤矿地表水事故案例优质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2001-2014年山东煤矿地表水事故案例优质PPT.ppt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2001-2014年山东煤矿地表水事故案例优质PPT.ppt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2001-2014年山东煤矿地表水事故案例优质PPT.ppt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2001-2014年山东煤矿地表水事故案例优质PPT.ppt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2001-2014年山东煤矿地表水事故案例优质PPT.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2001-2014年山东煤矿地表水事故案例优质PPT.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2001-2014年山东煤矿地表水事故案例优质PPT.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2001-2014年山东煤矿地表水事故案例优质PPT.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2001-2014年山东煤矿地表水事故案例优质PPT.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2001-2014年山东煤矿地表水事故案例优质PPT.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2001-2014年山东煤矿地表水事故案例优质PPT.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2001-2014年山东煤矿地表水事故案例优质PPT.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2001-2014年山东煤矿地表水事故案例优质PPT.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2001-2014年山东煤矿地表水事故案例优质PPT.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2001-2014年山东煤矿地表水事故案例优质PPT.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01-2014年山东煤矿地表水事故案例优质PPT.ppt

《2001-2014年山东煤矿地表水事故案例优质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1-2014年山东煤矿地表水事故案例优质PPT.ppt(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01-2014年山东煤矿地表水事故案例优质PPT.ppt

矿井正常涌水量每小时22立方米,最大涌水量每小时29立方米。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

事故发生前,该区域连降暴雨,降雨量411毫米,比2002年同期(174毫米)增加236%,4号露天坑内积水约10万立方米。

木石煤矿“7.26”溃水事故示意图一,木石煤矿“7.26”溃水事故示意图二,二、事故发生的经过7月26日21时40分左右,木石煤矿正值中、夜班交接班期间,矿值班人员倪家启、陈芳太接到电话汇报井下发生透水,随后二人一边通知井下撤人,一边换衣下井,同时安排机电人员切断电源。

当罐笼下至码头门上部时,发现水位已上升至码头门(井底标高-38),随即升井,并组织其他人员赶到一采区立风井观察水位情况。

当下到一号风门和二号风门时,一号风门已推不开,二号风门处顶板冒落,污泥堵塞已无法行人,随即上井,此时,矿井一采区运输大巷全部被淹,井下水位升至-36米。

井下溃水后,地面4号露天坑和砖瓦厂内出现二个塌陷坑,其位置分别位于木石煤矿越界掘进的+20,米+35.32米的范围内,二个塌陷坑直径均约30米,造成矿井-38水平以下被淹,导致3208探煤巷两个掘进头、-86全岩掘进头、3303残采面、95北头采煤5个作业地点的37人遇险,其中:

2人经抢救脱险,35人死亡。

三、事故原因1、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法律意识淡薄,知法犯法。

木石煤矿超越批准的开采上限0标高,越过采矿许可证确定的井田边界+20标高,违法违规开采防水保安煤柱,顶板冒落后形成与地面直接联通的溃水通道,导致地面露天坑积水、泥砂溃入井下,造成矿井-38水平以下被淹,35人遇难。

从矿领导的工作笔记和调查询问的情况看,矿技术负责人也认为在3208探煤巷施工,工作面上部是4号露天坑,且露天坑内有积水,认为在此施工是危险的,但存有侥幸、冒险心理。

2、事故地点开采最高标高达+35.32米,地面坑底标高为+47.5米左右(最低+46.5米),离第四系含水层(流沙层)只有9米,离地面露天坑底只有13米左右。

虽然矿上制定了只打巷道出煤,不准扩帮,不准放仓,巷道回撤只回支护不回煤等措施,但按一般规律,顶板垮落带已进入第四系含水层,勾通地面积水。

3、2003年7月14日前后枣庄地区普降大雨,降雨量比往年偏多,67月份降雨量已达411mm,使得,地面4号露天坑积水水位上升1.2M,积水水面扩大,水面覆盖到开采工作面,进一步加快了事故发生的时间和事故造成严重性。

4、木石煤矿不将越界部分的巷道填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隐瞒井下作业地点,提供虚假图纸,逃避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监管,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重大隐患。

5、在雨季期间,各级部门均下达了汛期停产指令,特别是对抗灾能力差的和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矿井,要求必须大雨期间停产撤人,但木石煤矿置若罔闻,违法蛮干,造成事故的发生。

山东华源矿业公司“8.17”溃水事故,2007年8月17日,位于新泰市的山东华源矿业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溃水事故,导致172人被堵。

另外,由于同样的原因,与其相邻的新泰市名公煤矿也有9人未及时撤离,被堵井下。

两矿共181人遇险。

华源矿业公司原为新汶矿业集团张庄煤矿。

1957年建矿,2004年3月破产重组改制为股份制企业,共有员工6200人,设计生产能力为75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78万吨/年,证照齐全。

华源矿业公司开拓方式为立井、斜井混合式,现生产水平两个,分别是210m水平和450m水平;

开拓准备水平一个,为860m水平。

共有4个生产采区分别为前组四采区、一采区、八采区、九采区。

一、华源矿业有限公司基本情况,华源矿业公司淹井事故主要溃水点为西都沙坑中废弃沙井,西都沙坑共有两处溃水点,分别位于沙坑的南部和东部,东部沙井为主溃水点。

二、溃水点情况,该溃水沙井原为该公司前身张庄煤矿风井,与井下原采空区相连,深27m,井口标高179.8m,井底标高152.8m,约在1966年改为充填沙井,1969年停用,并进行了钢筋混凝土加固回填。

西都沙坑为附近村民建筑采沙场。

由于附近村民采沙量日益增加,使采沙坑的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面积约15.8万m2、深6m的低洼区,沙坑东部边缘距原沙井20m,南部边缘揭露了华源公司二、四层煤露头,破坏了煤层露头防水煤柱。

原张庄煤矿对沙井隐患进行了不间断的治理。

华源公司成立后,利用废弃矸石及粉煤灰对该沙坑继续进行了回填加固,重点回填了南部煤层露头区域,共回填沙坑30万m3,投入资金412万元,矿井涌水量平均降低300420m3/h,回填效果较为明显,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三十多年没有发生溃水事故。

由于该处地势北高南低,高差约5米,河堤溃堤后以每秒900m3的流量冲刷沙井周围的沙土层和回填的矸石、粉煤灰,导通采沙井,溃入井下。

经测算,溃堤时,柴汶河流量1800立方米/秒,将堤坝冲垮60余米,洪水以约900立方米/秒的流量冲入落差约5米的堤外沙场区域,形成极其巨大的冲刷力。

经过35个小时的奋战,8月19日凌晨3点38分,柴汶河溃水口被成功堵住。

大坝河堤成功合龙后,大坝外冲刷区和塌陷区地貌已经显现出来。

现场勘察,从柴汶河河堤溃水后,在堤外形成了300多米长、60100米宽、610米深的冲刷区,经测算冲刷沙土1518万立方米。

三、冲刷区及塌陷区现状,在冲刷区南端形成了一个直径为80米、高56米的塌陷区。

在该区域曾做过防水治理,充填了56米厚的煤灰、矸石,但没能抗住这次特大洪水的冲刷剥离。

该塌陷区内的高压电缆铁塔下陷,高压线拖地,且中间有一直径为5米的塌陷坑(溃水通道一,大约2.5万立方米煤矸石和泥沙冲入井下)。

在冲刷区的西南端有一锅底形的塌陷坑(溃水通道二),塌陷坑直径约30米、深度20米。

其坑壁明显见到地层岩石断裂下陷。

在冲刷区南部有一沙井,其水泥浇筑的井筒完好,但被剥离裸露出近20米深,在井筒迎水面形成约30米长、20米宽、10米深的塌陷坑,在井筒下端形成透水通道(溃水通道三)。

经测算,这次溃入井下的沙石约20万立方米,水约1260万立方米。

17日9时45分,东都水库放水时,该矿总工谢清孝与技术科副科长王仲泉正在野外巡查,先后查看了河道水情、河堤完整性情况,接到放水电话通知后,又再次进行了细致观察,发现河道水量略有上涨,但未形成大的威胁。

月17日14时左右,西都煤矿赵文武电话告知华源公司生产技术科副科长王仲泉,柴汶河水已漫过大堤,抓紧到现场察看。

王仲泉实地察看后,14时30分用手机通知调度室。

调度室调度员孔令印立即向当天值班的公司副总经理张灿君和公司总工程师谢清孝汇报,同时报调度室娄元彪主任、庄河东副主任。

四、溃水经过及矿井撤人情况,14时31分,210水平以上的残采轨道绞车房绞车司机李庆华汇报残采轨道发现出水。

张灿君让调度员孔令印通知井下开始撤人。

14时47分,孔令印接到集团公司调度室孙学军电话通知:

东周水库放水量达到500m3/s,立即汇报给正在调度室指挥抢险救人的张灿君、谢清孝,15时安排煤炭加工部经理陈民组织防洪队伍携带防洪物资赶往事发地点组织抢险。

当时,井下作业人员共756人,截止17日23时32分,有584人打卡升井,另有172人下落不明。

月日中班,华源矿业公司井下共有756人,分布在4个采区及各其它岗点。

井下共有采煤工作面4个,掘进工作面12个。

具体见分布图。

五、溃水前井下生产及人员分布情况,被困的172人分布位置见分布图,具体是:

1、采一区:

-210米水平4-3采煤工作面,18人。

2、采三区:

-450米水平11118采煤工作面,25人。

3、掘一区:

-210米水平4-8回风巷、4-8运输巷(11人),-450米水平11118切眼(6人),共17人。

4、掘三区:

-860米水平11120W运输巷、-860运输下山、-860大巷,33人5、机电二区:

19人6、通防工区:

5人7、巷修工区:

4人8、运搬工区:

11人9、溜子工区:

29人10、技术科:

1人11、调度室:

2人12、安监处:

8人,六、遇险人员分布情况,一是突降暴雨。

今年以来,新泰地区降雨比去年同期多35%,比历年多39%。

8月16日至17日两天,新泰地区平均降雨量为70年一遇,到8月18日止,3天降雨量达到205mm,为50年一遇。

七、事故原因分析,二是山洪暴发。

溃水处上游的山区丘陵地区的地表为很难渗透的土壤结构,大面积的地表水汇总形成山洪,并致使水库溢洪。

三是河水猛涨。

据核算,最大洪峰达到了1800立方/秒,上游是由两条河道汇总,河水暴涨、漫河过堤。

四是河堤决口。

发洪水的柴汶河又是极不规则的河床,因沙土土质松软经洪水浸泡很快决堤。

五是决堤淹井。

河堤决堤后洪水冲刷沙井周围的沙土层和回填的矸石、粉煤灰,导通采沙井,溃入井下。

1、各煤矿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灾害性天气矿井停产撤人的预案,内容要切合实际,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八、事故给我们的警示,2、要切实做好防水灾演习工作,组织职工熟悉避灾路线,掌握自救常识。

3、加强对急呼电话可靠程度的定期检查,确保通讯网络畅通,紧急情况下要立即起用,做到每个作业地点都能及时通知到位。

4、一旦发生险情,要紧急启动预案,人员到岗到位,以最短的时间撤出危险区域所有人员。

特别是象华源矿业公司这样战线长,人员多,地点分散,撤离困难的矿井,在灾害性天气,应果断撤人,防止发生人员伤亡。

5、发生事故后,要立即汇报,并通知相临矿井加强防范,防止事故扩大。

6、沿河、沿湖、低洼地带煤矿要切实做好防洪工作,加强联络和观测,发现险情及时撤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