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58983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态心理学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变态心理学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变态心理学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变态心理学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变态心理学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变态心理学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变态心理学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变态心理学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变态心理学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变态心理学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变态心理学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变态心理学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变态心理学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变态心理学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变态心理学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变态心理学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变态心理学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变态心理学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变态心理学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变态心理学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变态心理学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变态心理学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态心理学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变态心理学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发现原因治疗干预

2.情境通路记忆、言语通路记忆

3.反向形成、消退

4.积极、消极

5.创伤后应激综合征、强迫症

6.发病率、患病率

7.“全或无”

8.控制要素、自我参照

9.广泛性焦虑障碍、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

10.性冲动对象的变异、性行为偏好的变异

11.抗拒时期,枯竭期

12.焦虑、恐惧

13.孤独症,Rett综合征

三、简答题

1.不同的作者提出了不同的界定心理异常现象的标准,Nevid,Rathus和Greene(2000)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标准是什么?

 

①不同寻常的行为。

②社会不能接受或打破社会常模的行为。

③对现实的感知或解释是错误的、④个体处于明显的痛苦之中、⑤行为是非习惯性的或是自我挫败式的。

⑥行为是危险的。

2.Beck所归纳的常见的认知歪曲类型有哪些?

 ①武断的推论;

②过度概括化;

③选择性概括;

④“全或无”的思维方式;

⑤夸大或缩小;

⑥个人化

3.PTSD的主要症状表现

(1)反复体验创伤性事件,这是PTSD的中心症状。

(2)回避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刺激,或情感麻木

(3)警觉性增高

(4)其他表现,如内疚和自责

4.分离性障碍形成的心理学原因

(1)心理动力学观点:

防御焦虑

(2)行为学和社会文化学的观点:

社会角色的分离

(3)认知的观点:

记忆功能失调

5.心身疾病的影响因素有:

(1)情绪

(2)人格特征

(3)生活事件

(4)个体易感性

6.应激管理包含哪些主要方面?

(1)降低生理唤醒

(2)认知重构

(3)行为技能培训

(4)改变应激源

7、一个有效的、良好的心理测验,应该具备如何的条件?

①标准化;

②常模;

③信度;

④效度

8。

CCMD-3的特点有哪些?

(1)反映主流学派(现象学派)观点,主要以病因、病理学兼顾症状学作为分类和诊断标准依据、

(2) 往常瞻性现场测试结果为依据,同时参考往常的CCMD版本和ICD-10与DSM-Ⅳ。

(3)CCMD-3分类进一步向ICD-10靠拢,增加了类别编码,以满足学科发展需要、

(4)注意分类与诊断标准为精神科专业所接受,也为医学总体和其他医学分支接受。

(5)CCMD-3编写时,注意了文字表达和写作格式的规范,要求条目分明与规范,以增强分类与诊断标准的可理解性、可接受性和可操作性、

(6)接着保留某些精神障碍或亚型,如神经症、反复发作躁狂症、同性恋等。

(7)CCMD—3改变了ICD—10突出“痴呆"

症状的分类特点,而强调有关章节也需注意病因学分类,如将克-雅病明确为颅内感染所致精神障碍的亚型。

(8)尊重我国的社会文化特点和传统。

9。

认知理论如何解释GAD?

答:

行为理论认为,GAD的形成与恐怖症类似,也是经过条件反射而形成的,只是条件刺激的范围更加广泛而已。

主要有以下三个观点:

第一,GAD患者易于对应激事件感到不可控或不可预测,而这种思维倾向的形成与患者在过去生活中经历了若干不可控的重要事件有关。

第二,假如人们对危险作出过度评价,焦虑反应与客观情境不相称,则将形成病理性的焦虑反应。

第三,研究发现,GAD患者在加工含有危险的外界信息的过程中,倾向于把注意力自动化地投向环境中具有危险含义的信息,同时要比正常人更容易对模糊信息以一种负性的、带有危险的方式作出评价、

10、神经性贪食症具有什么特点?

(1)暴食

(2)进食行为不能控制

(3)补偿性行为,导泻(purging)技术

(4)自我评价过分受到体形和体重的影响 

11。

面对长期应激,人体会有哪些生理反应?

Seyle把总的应激生理反应称为一般习惯综合征(generaladaptionsyndrome,GAS),认为它包含以下三个时期(Sapolsky,1999):

(1)警觉时期:

攻击或逃跑反应

(2)抗拒时期:

习惯应激

(3)枯竭期 

12、反社会人格障碍形成的病因有哪些?

(1)生物因素:

基因的影响

(2)生物因素:

神经生物学的影响

(3)家庭的影响

(4)心理因素的影响

13。

孤独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每点1、5分,共6分)

(1)社会功能方面

  

(2)言语和口头表达方面

(3)行为方面

(4)智力和认知方面

14。

把躯体形式障碍和分离性障碍放在一起介绍,其原因有哪些?

(每点3分)

(1)依照目前DSM—Ⅳ以症状学分类的观点,转换性障碍以躯体障碍的形式反映出内部心理困扰,这表明能够将转换性障碍放在躯体形式障碍之下。

(2)假如依照分离性障碍是一个人的整体心理功能有所分离、遭到破坏来看的话,转换性障碍是运动或感受功能与高级的认知功能分离了,好像也能够放在分离性障碍之下。

15、治疗性偏好障碍要考虑哪些因素?

(每点1、5分,共6分)

(1)与病人商讨治疗目标、

(2)尝试放弃异常性行为、

(3)鼓舞正常的性关系。

(4)预防复发。

四、论述题

1。

行为理论如何解释恐怖症?

哪些证据能够支持这些解释?

(1)行为主义观点有一个基本假设,即所有的行为都能够通过学习而获得。

恐惧反应能够经过条件反射而建立,这个观点能够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和赖恩的一个著名的条件反射实验-—使一个本来喜爱动物的11个月男孩小阿尔伯特(LittleAlbert)对白鼠产生恐惧反应的实验。

 

(2)Mowrer提出了恐怖症形成和发展的著名的两时期模式:

①通过经典条件反射,一个人习得了对条件刺激(即中性刺激)的害怕反应;

②为了减少对条件性的害怕反应,习得了回避性条件反应的行为。

这是一个操作性条件作用过程,它使得回避行为得到了强化而长期存在,同时使得对原本中性刺激的恐惧得以持续(Davison &Neale,2000)。

而这一观点特别估计是暴露治疗起效快且疗效稳定的理论基础。

(3)某些例证支持了回避性条件反射(avoidance—conditioning)的观点,如Ost和Huadah(1981)对106例恐怖症患者进行了调查,发现58%的患者提到了创伤性条件刺激的经历(Carson,etal,1996);

DiNardo等(1988)一项报告表明,50%的狗恐怖症患者有被狗咬的经历。

临床上一些例子也支持了有关解释,如某次交通事故后患上开车恐怖症,爬梯子摔了下来以后患上了登梯恐怖症,“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4)特别多证据表明,恐惧反应能够通过观察习得(通常称作间接学习(vicariouslearning,又译替代性学习)),而不必经历创伤性经历、例如,一个怕蜘蛛的母亲,其怕蜘蛛的反应被小孩经常地看到,其小孩通过了“模仿作用”也患上蜘蛛恐怖症、

  (5)人类存在着易患某些特定恐惧的素质,而时刻“准备”获得某些恐惧,并把这种倾向称之为准备状态(preparedness),认为这种准备状态是进化论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结果、另一些研究者认为缺乏社交技巧或不合适的行为是社交恐怖的原因。

2。

生物反馈的原理是什么?

有哪些过程?

(1)Kenneth(1997)指出生物反馈包括三部分原则:

①获得的器官信息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比如仪器能够从脑、骨骼肌和心脏的信息中区分出来自心脏肌肉的电冲动;

②选定的生理变化指标与心理(态度、意识)的改变相伴随,即心理的改变能够带来相应生理指标的改变;

③能够教会病人通过控制自主神经系统来改变这些生理指标。

(2)生物反馈训练是一个有效的教育和训练工具,训练的目的是让人们经过训练,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生理活动,以调整机体功能或防病、治病、生物反馈训练包括下述过程:

①对生理反应的觉察

②对生理反应的控制

③将习得的反应应用到日常生活

(3)生物反馈训练作为一种疗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目前差不多应用到许多心身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一定的疗效,如高血压、哮喘、消化性溃疡、糖尿病、紧张性头痛、癫痫等。

生物反馈训练常被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

生物反馈训练对治疗哮喘、偏头痛、胃肠疾病等也得到应用。

3。

 试论述案例研究的优缺点。

案例研究即是对个体进行的深入细致的研究。

内容能够包括大量的资料,如个体的家庭、成长的历史、早期的生活环境、重要生活事件,患病的历史及发展情况,个人报告、日记、作品,他人(家庭成员、朋友、邻居等)印象及描述,等等。

其中最重要的信息来自个人的报告。

案例研究具有自己的优势:

①内容丰富翔实,其资料所包含的内容是量化研究无法比拟的。

②能够有机会记录下特别独特的个体的经验,对特别少见的案例能够进行详细的记载。

例如目前对多重人格的人的了解即来自于案例研究。

③案例研究有助于个体提供自己对事物的看法,也有助于启发新的理论观点的产生、

案例研究也有自己的不足:

①由于案例研究往往来自个别的案例,其结果无法推广到更大范围中去的。

②不同的案例研究得到的结果估计是有差异的,其结果无法重复。

③案例研究更多的是借助于访谈进行的,个案本身对其经历或体验的报告估计是有偏差的、例如,估计会夸大某些事实,而对另一些事件进行渲染,有选择性地报告自己的故事;

而另一方面,访谈人员也估计出现偏差,他们估计会倾向于提出与自己的理论观点一致的问题,而引导出个案的不同报告。

4、论述神经症的特征。

(1)神经症的发病通常与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关,不健康的素质和人格特性常构成发病的基础。

(2)症状复杂多样,其典型体验是患者感到不能控制他自认为应该加以控制的心理活动,如焦虑、持续的紧张心情、恐惧、缠人的烦恼、自认毫无意义的胡思乱想、强迫观念等、患者虽有多种躯体的自觉不适感,但临床检查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

(3)患者一般能习惯社会,其行为一般保持在社会规范容许的范围内,能够为他人理解和接受,但其症状妨碍了患者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

(4)患者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常迫切要求治疗,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

(5)症状持续时间至少已3个月(惊恐障碍除外)。

5。

试论述不同诊断系统对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比较。

CCMD—3(2001)

ICD-10(1992)

DSM-Ⅳ—TR(2000)

 

定义

定义本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

通常意识清楚,智能尚好,有的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自然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状态、

以基本的和特征性的思维和知觉歪曲、情感不恰当或迟钝为总体特点,通常意识清楚,智能完好、

严重程度

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社交或职业功能不良:

自起病以来在显著较长时间内,一个以上重要方面的功能(如工作、人际关系或自我照料)明显较起病前差得多。

病程

病程符合病症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

特征性症状在至少1个月以上的大部分时间内肯定存在。

病情的持续性表现至少6月,此6月应包括至少1月符合急性期的症状、

分类

分类偏执型

青春型

紧张型

单纯型

未定型

其他型或待分类的分裂症

偏执型

未分化型

残留型

其他精神分裂症

瓦解型

变态心理学练习题二答案

1。

实验法是在良好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的研究。

研究包括实验组、对比组,并通过控制其他无关变量,使得自变量的变化能够引起因变量的改变。

2、防御机制是关于人格结构之间的冲突所作出的无意识的策略反应,即自我使用各种程序来完成它的任务,如幸免危险、焦虑和痛苦,这些程序被称为防御机制、

3、心境障碍是以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

4、对立违抗障碍的主要特点是对权威人士的抵触性的、反抗性的、有敌意的行为,该行为持续至少6个月,然而没有显著的反社会行为。

这些行为和发展时期并不相符,也就是说,这些行为不属于在2~3岁的儿童以及青少年身上常见的反抗性行为。

5。

性功能障碍(sexualdysfunction)指男性正常性兴趣和性能力的反复缺损;

女性反复地对性交体验不满意,往往性交能够完成,然而得不到乐趣、性功能障碍在异性恋和同性恋人群中都存在、

6。

恋物症(fetishism)指反复多次以非生物物体(如女性内衣)或异性躯体某部分来激起性幻想、性渴求和性行为。

恋物症一般开始于青少年期,仅在男性中存在,大部分是异性恋者。

7。

强迫行为又名强迫动作,是指反复出现的、刻板的仪式化动作,患者感受到如此做不合理,别人也可不能如此做,但却不能不做、

8、物质使用障碍指的是与使用或者滥用包括酒精、可卡因、海洛因等能够改变人们考虑、感受和行为方式的物质相关的问题。

物质使用障碍有两个类型:

物质依赖和物质滥用。

9、焦虑(anxiety)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好像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焦虑与恐惧情绪相近,只是恐惧是面临危险时发生,而焦虑发生在危险或不利情况来临之前。

焦虑与烦恼不同,烦恼主要是对差不多发生的事件而言,而焦虑是指向未来的。

10、性偏好障碍(abnormalities of sexualpreference)又称性变态(paraphilias),是指性心理和性行为明显偏离正常的形式,并将这种偏离作为唯一的或主要的获得性兴奋、性满足的方式。

11、躯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disorder),顾名思义,是指心理冲突或者心理障碍以身体障碍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胃疼、呼吸问题等、

12。

同性恋(homosexuality)是指指向同性的、情爱的思想和情感,伴有或不伴有性行为、

13、惊恐障碍又简称惊恐症,是指以反复出现的惊恐发作为原发的和主要临床特征,并伴有持续地担心再次发作或发生严重后果的一种焦虑障碍、

14。

物质中毒指的是摄食物质之后,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包括影响人的认知、躯体动作等。

15、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而在长时间里持续存在的情绪状态,它不是关于某一事件的特定体验,具有弥散和广延的特点。

16。

思维形式障碍又称言语紊乱,是指患者思维与语言的组织出现了问题,以至于使人难以理解。

17。

特别恐怖症又称单纯恐怖症,是指对存在或预期的某种特别物体或情境的不合理焦虑。

18、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原发的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综合征,它由多病因引起,并具有异质性,通常存在绝对的或相对的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抵抗。

19、异性装扮症(transvesticfetishism)简称异装症,指一个异性恋的个体反复多次以穿戴异性服装来激起性幻想、性渴求或性行为。

20、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又称为妄想型,是精神分裂症中最常见的类型。

起病较缓慢,发病多在青壮年和中年、一开始表现多疑敏感,逐渐发展为妄想,妄想能够是系统的也能够是零乱的。

有时伴有幻觉和感知觉综合障碍,其中听幻觉最为常见。

1.顺应自然、为所当为

2.Ⅰ型双相型障碍、Ⅱ型双相型障碍

3.观念强迫

4.延续性遗忘、系统性遗忘、广泛性遗忘

心理学方面、文化因素

6、激情

7、本我、自我、超我

8。

延续性遗忘、系统性遗忘、广泛性遗忘

9。

反复体验

10、临床会谈,自我报告

11、创伤后应激综合征,强迫症

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

1、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特征有哪些?

①思维障碍;

②知觉障碍;

③情感平淡;

④紧张症;

⑤自知力障碍

2、双相型障碍与抑郁的区别有哪些?

首先,双相心境障碍发病率与抑郁症不同,在成人中约有0、8%~1。

6%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平均发病年龄为20岁左右。

其次,两者在人口统计学上有差异,与抑郁症不同的是,双相情感障碍在两性间没有明显差异,同时,双相情感障碍在高社会经济阶层更多见。

第三,是否已婚与抑郁症发病率有关,但与双相情感障碍没有明显相关、

第四,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点是的自尊、依赖、固执,而双相情感障碍者往往有轻躁狂史

第五,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抑郁发作期较抑郁症患者更易出现弥漫性的迟缓状态,如精神运动性迟缓、过度睡眠。

第六,两者的病程有所不同,双相情感障碍的病程较短但发作较频繁,超过50%的病人发作次数为4次或更多

3、酒精及其他物质滥用及依赖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哪些?

(1)父母教养及亲密关系

(2)心理易感性

(3)压力与紧张的缓解以及强化

(4)对酒精及其他物质的认知和态度

4、广场恐怖症的特点有哪些?

主要有三个特点:

(1)焦虑症状:

担心昏倒,或失去自控;

植物性神经功能激活的表现;

惊恐发作

(2)焦虑均在特定情境中发生:

人群拥挤的场合、封闭场所、难以马上逃到安全的地方等情境

(3)回避行为:

马上从恐怖情境中逃走或回避恐怖情境

5。

简述学习障碍的分类

依照美国精神病诊断标准DSM-IV,学习障碍一般能够分为三类:

阅读障碍、数学障碍和书写障碍。

(1)阅读是一个需要多种认知过程(如知觉、记忆理解、概括、比较、推理等)参与的学习活动,只要儿童在这些认知能力的任意一种上存在的问题,都会影响阅读能力、

(2)数学障碍是学习障碍的一种,是指儿童具有正常的智力和教育机会,没有明显的神经或器质上的缺陷,但在标准数学测验上所得的成绩低于正常读者约两个年级或者低于同龄水平。

(3)书写障碍常常伴随阅读障碍而出现,表现出拼写或书写困难,可不能写自己的名字,常写错字,字体歪七扭八等。

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进行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时,需要注意:

  首先,起病时间需要在18岁之前,若于18岁之后出现,则必须考虑诊断为痴呆症(dementia),而不是精神发育迟滞。

这个区分特别重要,因为在个体成熟期之后才出现

智力缺损和功能损害与在发育期甚至出生时就有缺陷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其次,单凭智力测验的结果不能够做出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

只有在低智商以及应对日常生活功能缺损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能够考虑智力迟滞的诊断。

因此,诊断精神发育迟滞需要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

总之,假如要做出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需要深入了解儿童的背景,进行多方面的评估,单纯依赖一次智力测验的结果或者学业成绩,完全不能够做出相关诊断、

7。

物质依赖和物质滥用的标准各指什么?

物质依赖标准主要指耐受性、戒断症状和冲动性使用行为;

物质滥用标准主要指物质使用带来的心理问题以及非习惯性行为(比如不能完成其应该完成的社会或者工作职责)、

8、目前已知的消化性溃疡病因有哪些?

(1)遗传因素

(2)幽门螺旋杆菌

(3)应激

(4)情绪、人格与行为

(5)社会因素

(6)消化性溃疡的心理生理机制

9、影响进食障碍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哪些?

(1)社会文化,如大众传媒

(2)人格特点

  (3)心理动力学观点

(4)家庭动力学观点

(5)认知行为观点

10、对人格障碍进行评估有几种主要的方法?

它们分别是什么?

3种,人格障碍的测量和诊断一般有临床会谈、自我报告和医生评定三种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