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告知牌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59275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化品告知牌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危化品告知牌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危化品告知牌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危化品告知牌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危化品告知牌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危化品告知牌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危化品告知牌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危化品告知牌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危化品告知牌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危化品告知牌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危化品告知牌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危化品告知牌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危化品告知牌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危化品告知牌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危化品告知牌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危化品告知牌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危化品告知牌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危化品告知牌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危化品告知牌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化品告知牌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危化品告知牌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化品告知牌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危化品告知牌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

就医。

佩戴防毒口罩或防毒面具,紧急事态处置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接触:

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戴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现场配备淋浴和洗眼装置。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若有灼伤,就医。

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戴防酸、碱手套,现场配备安全淋浴和洗眼装置。

氢氧化钠安全告知牌

氢氧化钠(烧碱)分子式:

NaOH

液碱为无色或略带暗红色的粘稠状液体。

易溶于水;

溶于乙醇、甘油。

遇潮时可与铝、锌和锡反应,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

Ⅳ级低毒物类。

强酸、易燃和可燃物、过氧化物、水。

2.0mg/m3。

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

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

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黏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吸氧,就医。

接触其粉尘时,佩戴连续供气式面罩,应急处置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用3%的硼酸溶液或2%的稀醋酸冲洗,就医。

戴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现场配备安全淋浴和洗眼装置。

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穿戴好防护用品,戴防酸碱手套,现场配备安全淋浴和洗眼装置。

硫酸安全告知牌

硫酸分子式:

H2SO4

硫酸为油状液体,纯品透明,无臭;

强酸腐蚀。

与水混溶。

Ⅳ级属中等毒物。

碱类、碱金属粉末、水、易燃

或可燃物、强还原剂。

2mg/m3。

硫酸对皮肤、黏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汽和雾可引起结膜炎、水肿、角膜浑浊,以至失明。

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

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

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

慢性影响: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佩戴防毒口罩或过滤式防毒面具,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佩戴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现场配备安全淋浴和洗眼装置。

立即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物,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次氯酸钠安全告知牌

次氯酸钠分子式:

NaClO

一般为无色或淡黄色或黄绿色液体,具有刺激气味,不稳定,易分解,具有腐蚀性,强氧化性。

溶于水。

本身不可燃,浓度大于10%是一种强氧化剂,与可燃物和还原性物质猛烈反应,有着火或爆炸危险。

酸类、热源。

次氯酸钠稀溶液对皮肤、眼睛、呼吸道有刺激性,引起皮疹、流泪、视力模糊、咳嗽,食入后刺激和腐蚀黏膜表面、引起呕吐和腹部疼痛。

放出的游离氯有可能引起中毒,吸入浓的烟雾会严重刺激肺部,伴有咳嗽或窒息、肺水肿,严重时可至死亡。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佩戴防毒口罩,必要时佩戴防毒面罩。

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稀苏打水或氨水洗涤,就医。

穿戴好防护用品,戴防酸碱手套,密闭操作,现场配备安全淋浴和洗眼装置。

氯气安全告知牌

品名:

氯气分子式:

Cl2

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液化。

燃烧性:

本品不燃,但可助燃。

危险特性:

高毒具刺激性。

危险类别:

第2.3类有毒(液化)气体。

Ⅱ级高毒物类。

易燃或可燃物、醇类、乙醚、氢等。

1mg/m3。

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

急性中毒:

轻度者有流泪、咳嗽、咳少量痰、胸闷,出现气管、支气管炎的表现。

中度中毒:

发生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水肿,病人除有上述症状加重外,出现呼吸困难、轻度紫绀等;

重者发生肺水肿、昏迷和休克,可出现气胸、纵隔肺气肿等并发症。

吸入极度高浓度的氯气:

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或喉头痉挛而发生“电击样”死亡。

皮肤接触液氯或高浓度氯气时,暴露部位可有灼伤或急性皮炎。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给予2-4%碳酸氢纳溶液雾化吸入或吸入少量乙醇和乙醚蒸汽或氨气。

就医

佩戴过滤式防毒口罩或面具,紧急事态抢救,穿化学防护服,佩戴空气呼吸器。

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或用2℅碳酸氢纳溶液冲洗。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

2℅碳酸氢纳溶液冲洗,若有灼伤,就医。

穿戴好防护用品,戴防酸碱手套,密闭操作。

氢气安全告知牌

氢气分子式:

H2

外观性状及理化特性:

无色无臭气体。

不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

爆炸极限范围:

4%~75%。

第2.1类易燃气体。

强氧化剂、卤素。

未制定

本品在生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窒息。

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

灭火方法及注意事项:

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

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

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防爆电器与照明;

避免高浓度吸入。

三氯化氮安全告知牌

三氯化氮分子式:

NCl3

黄色粘稠性液体或斜方晶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冷水中不溶,热水中分解,溶于二硫化碳、三氯化磷、四氯化碳、氯、苯、乙醚、氯仿等。

危险性:

爆炸威力相当巨大,在容积不变的条件下爆炸时,温度可达2128℃,压力为536.1MPa,在空气中爆炸温度为1698℃。

橡胶、光照、振动、高温。

三氯化氮易引起爆炸因素:

1、NCl3极不稳定,遇热、光、冲击、火花可诱发爆炸。

2、60℃时,受震动或超声波条件下,分解爆炸。

3、当体积比含量为5%~6%时,在90℃能自燃爆炸。

4、与臭氧、氧化氮、油脂或有机物接触促使爆炸。

5、在液态空气冷冻或真空中溶化时,均能自发爆炸。

6、在阳光、镁光直接照射下,瞬间爆炸。

7、在液氯溶液中NCL3浓度超过5%时,有爆炸危险。

对皮肤、眼睛粘膜、呼吸系统有较大的刺激作用,具有氯气一样的腐蚀作用,咽下时毒性较大。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严重者送医院就医。

降低原盐中的含氨量,杜绝原盐与化肥等含氨化合物混运,控制化盐用水中的总氨<

1mg/l,要严防冷冻的氨系统泄漏,减少三氯化氮的生成。

三氯化铁安全告知牌

三氯化铁分子式:

FeCl3

黑棕色结晶,也有薄片状。

其水溶液为黄色液体,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会灼伤皮肤。

易溶于水,不溶于甘油,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乙醚。

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

第8.1类酸性腐蚀品。

强氧化剂、砷、钠。

主要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吸入本品粉尘对整个呼吸道有强烈腐蚀作用,损害粘膜组织,引起化学性肺炎等。

对眼有强烈腐蚀性,重者可导致失明。

皮肤接触可致化学性灼伤。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剧烈腹痛、呕吐和虚脱。

佩戴过滤式防尘口罩或防毒口罩和面具。

紧急处置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穿戴好防护用品,戴防酸碱手套。

氯化氢安全告知牌

氯化氢分子式:

HCl

比空气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极易溶解于水。

不燃,极易溶解于水,产生盐酸,有较强腐蚀性。

Ⅲ级属中等毒物类

碱、易燃和可燃物。

生产车间空气最高容许浓度:

15mg/m3。

接触其酸雾,引起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伤感;

吸入可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

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长期接触,会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等。

迅速将伤员脱离现场,开展紧急救护措施后,就医。

配戴防毒口罩或面具,紧急事态抢救处置时,配戴自给式空气呼吸器。

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戴安全防护眼镜。

脱去污染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氯化钡安全告知牌

氯化钡分子式:

BaCl2

白色晶体。

味苦,有毒,溶于水,微溶于醇,不溶于醚。

不燃。

无禁忌物。

口服后急性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脉缓、进行性肌麻痹、心律紊乱、血钾明显降低等。

可因心律紊乱和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吸入烟尘可引起中毒,但消化道症状不明显。

接触高温本品溶液造成皮肤灼伤可同时吸收中毒。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后,就医。

脱去污染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电石安全告知牌

电石分子式:

CaC2

黄褐色的块状固体,纯品为无色晶体(含CaC2较高的是紫色)。

密度2.22克/立方厘米,熔点447℃、沸点2300℃,遇水立即发生激烈反应,生成乙炔,并放出热量,电石含量不同熔点也随之变化。

本品遇湿易燃。

干燥时不燃,遇水或湿气能迅速产生高度易燃的乙炔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可发生爆炸性灾害。

与酸类物质能发生剧烈反应。

损害皮肤,引起皮肤瘙痒、炎症、“鸟眼”样溃疡、黑皮病。

皮肤灼伤表现为创面长期不愈及慢性溃疡型。

接触工人出现汗少、牙釉质损害、龋齿发病率增高。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佩戴防尘口罩。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电石储存在干燥的环境中,电石厂房要有切实有效的防雨水设施、要有足够有效地消防设施及器具,注意电石库房的通风。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乙炔安全告知牌

乙炔分子式:

C2H2

外观与性状:

乙炔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工业乙炔中因含有硫化物、磷化物而有使人不愉快的大蒜气味。

熔点(℃):

-81.1/119kPa;

沸点(℃):

-83.8;

相对密度(水=1):

0.62;

临界压力(MPa):

6.14;

闪点(℃):

<

-50;

引燃温度(℃):

305;

爆炸上限%(v/v):

81.0;

爆炸下限%(v/v):

2.1;

分子量:

26.04

乙炔是最危险的爆炸性气体,具有引爆能小,爆炸浓度范围广,爆炸下限低,爆炸威力大等特点。

乙炔的爆炸极限范围是2.1%(v/v)至81.0%(v/v),少量的乙炔泄漏到空气中与火花就会发生爆炸,或是少量的空气泄漏到容器中,与乙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强氧化剂、强酸、卤素。

急性毒性:

纯乙炔属微毒类,具有弱麻醉和阻止细胞氧化的作用。

高浓度时排挤空气中的氧,引起单纯性窒息作用。

乙炔中常混有磷化氢、硫化氢等气体,故常伴有此类毒物的毒作用。

人接触100mg/m3能耐受30~60min,20%引起明显缺氧,30%时共济失调,35%下5min引起意识丧失,含10%乙炔的空气中5h,有轻度中毒反应。

注意保暖,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带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储存乙炔气的容器或输送乙炔气的管道一定要密封良好,严禁泄露,要有良好的导静电设施。

氯乙烯安全告知牌

氯乙烯分子式:

C2H3Cl

无色、有醚样气味的气体。

-160.0。

-13.9。

0.9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15。

蒸气压(kPa):

346.53(25℃)。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燃烧或无抑制剂时可发生剧烈聚合。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强氧化剂。

避免受热。

人吸入10.4g/m3×

5min,无感觉;

人吸入15.6g/m3,略有不适;

人吸入31.2~41.6g/m3,头昏、呕吐。

轻度中毒时病人出现眩晕、胸闷、嗜睡、步态蹒跚等;

严重中毒可发生昏迷、抽搐,甚至造成死亡。

皮肤接触氯乙烯液体可致红斑、水肿或坏死。

短时间吸入大量氯乙烯,因其麻醉作用而产生中枢神经抑制,可导致急性中毒。

刺激性:

刺激物,短时间接触低浓度,能刺激眼和皮肤,与其液体接触后由于快速蒸发能引起冻伤。

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静电工作服;

戴防化学品手套。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二氯乙烷安全告知牌

二氯乙烷分子式:

C2H4Cl2

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有类似氯仿的气味。

味甜。

能缓慢分解变成酸性,颜色变暗。

熔点:

-35.7℃;

沸点:

83.5℃;

1.26;

相对密度(空气=1):

3.35;

饱和蒸汽压(kPa):

15.33/10℃。

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在水中沉底,基本不溶。

溶解性溶于约120倍的水,与乙醇、氯仿、乙醚混溶。

 

易燃,甲火险分级,闪点(℃):

13℃;

自燃温度(℃):

458℃;

引燃温度(℃):

413℃;

爆炸下限(V%):

5.6;

爆炸上限(V%):

16.0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危险性类别:

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毒性:

属微毒类。

强氧化剂、酸类、碱类。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具麻醉作用。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吸入一定的浓度可致肾损害,反复吸入可造成肝损害。

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引起皮炎,其蒸气或烟雾对眼睛、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职业暴露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食入:

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洗胃。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防毒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氨气安全告知牌

氨气分子式:

NH3

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熔点(℃):

-77.7;

相对密度(水=1):

0.82(-79℃);

沸点(℃):

-33.5;

0.6;

饱和蒸气压(kPa):

506.62(4.7℃);

临界温度(℃):

132.5;

临界压力(Mpa):

11.40;

651;

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第2.3类有毒气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爆炸下限[%(V/V)]:

15.7;

爆炸上限[%(V/V)]:

27.4;

最大爆炸压力(Mpa):

0.580;

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强氧化剂。

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轻度中毒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

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

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

严重中毒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

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

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

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

戴橡胶手套。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氯化汞安全告知牌

氯化汞分子式:

HgCl2

氯化汞为无色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异味(氯化汞触媒为黑色颗粒状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