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技术及装配工艺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9352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焊接技术及装配工艺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焊接技术及装配工艺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焊接技术及装配工艺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焊接技术及装配工艺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焊接技术及装配工艺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焊接技术及装配工艺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焊接技术及装配工艺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焊接技术及装配工艺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焊接技术及装配工艺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焊接技术及装配工艺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焊接技术及装配工艺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焊接技术及装配工艺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焊接技术及装配工艺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焊接技术及装配工艺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焊接技术及装配工艺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焊接技术及装配工艺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焊接技术及装配工艺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焊接技术及装配工艺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焊接技术及装配工艺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焊接技术及装配工艺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焊接技术及装配工艺总结.docx

《焊接技术及装配工艺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焊接技术及装配工艺总结.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焊接技术及装配工艺总结.docx

焊接技术及装配工艺总结

  

  第一篇、焊接结构的装配与焊接工艺

  焊接技术及装配工艺总结

  第五章焊接结构的装配与焊接工艺

  装配与焊接是焊接结构生产过程中的核心,直接关系到焊接结构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一种焊接结构,由于其生产批量、生产条件不同,或由于结构形式不同,可有不同的装配方式、不同的焊接工艺、不同的装配—焊接顺序,也就会有不同的工艺过程。

本章重点介绍装配与焊接工艺方法。

  第一节焊接结构的装配

  装配是将焊前加工好的零、部件,采用适当的工艺方法,按生产图样和技术要求连接成部件或整个产品的工艺过程。

装配工序的工作量大,约占整体产品制造工作量的30%~40%,且装配的质量和顺序将直接影响焊接工艺、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所以,提高装配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对缩短产品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装配方式的分类

  装配方式可按结构类型及生产批量、工艺过程、工艺方法及工作地点来分类。

  1.按结构类型及生产批量的大小分类

  

(1)单件小批量生产单件小批量生产的结构经常采用划线定位的装配方法。

该方法所用的工具、设备比较简单,一般是在装配台上进行。

划线法装配工作比较繁重,要获得较高的装配精度,要求装配工人必须具有熟练的操作技术。

  

(2)成批生产成批生产的结构通常在专用的胎架上进行装配。

胎架是一种专用的工艺装备,上面有定位器、夹紧器等,具体结构是根据焊接结构的形状特点设计的。

  2.按工艺过程分类

  

(1)由单独的零件逐步组装成结构对结构简单的产品,可以是一次装配完毕后进行焊接;当装配复杂构件时,大多数是装配与焊接交替进行。

  

(2)由部件组装成结构

  并进行焊接。

  3.按装配工作地点分类

  

(1)工件固定式装配装配工作在固定的工作位置上进行,这种装配方法一般用在重装配工作是将零件组装成部件后,再由部件组装成整个结构

  型焊接结构或产量不大的情况下。

  

(2)工件移动式装配工件沿一定的工作地点按工序流程进行装配,在工作地点上设有装配用的胎具和相应的工人。

这种装配方式在产量较大的流水线生产中应用广泛,但有时为了使用某种固定的专用设备,也常采用这种装配方式。

  二、装配的基本条件

  在金属结构装配中,将零件装配成部件的过程称为部件装配;将零件或部件总装成产品则称为总装配。

通常装配后的部件或整体结构直接送入焊接工序,但有些产品先要进行部件装配焊接,经矫正变形后再进行总装配。

无论何种装配方案都需要对零件进行定位、夹紧和测量,这就是装配的三个基本条件。

  1.定位

  定位就是确定零件在空间的位置或零件间的相对位置。

  图5-1所示为在平台6上装配工字梁。

工字梁的两翼板4的相对位置是由腹板3和挡铁5来定位,它们的端部是由档铁7来定位。

平台6的工作面既是整个工字梁的定位基准面,又是结构的支承面。

  2.夹紧

  夹紧就是借助通用或专用夹具的外力将已定位的零件加以固定的过程。

图5-1中翼板与腹板间相对位置确定后,是通过调节螺杆1来实现夹紧的。

  3.测量

  测量是指在装配过程中,对零件间的相对位置和各部件尺寸进行一系列的技术测量,从而鉴定定位的正确性和夹紧力的效果,以便调整。

  上述三个基本条件是相辅相成的,定位是整个装配工序的关键,定位后不进行夹紧就难以保证和保持定位的可靠与准确;夹紧是在定位的基础上的夹紧,如果没有定位,夹紧就失去了意义;测量是为了保证装配的质量,但在有些情况下可以不进行测量

  (如一些胎夹具

  装配,定位元件定位装配等)。

  零件的正确定位,不一定与产品设计图上的定位一致,而是从生产工艺的角度,考虑焊接变形后的工艺尺寸。

如图5-2所示的槽形梁,设计尺寸应保持两槽板平行,而在考虑焊接收缩变形后,工艺尺寸为204,使槽板与底板有一定的角度,正确的装配应按工艺尺寸进行。

  三、定位原理及零件的定位

  1.定位原理

  零件在空间的定位是利用六点定位法则(在第九章具体论述)进行的,即限制每个零件在空间的六个自由度,使零件在空间有确定的位置,这些限制自由度的点就是定位点。

在实际装配中,可由定位销、定位块、挡铁等定位元件作为定位点;也可以利用装配平台或工件表面上的平面、边棱等作为定位点;还可以设计成胎架模板形成的平面或曲面代替定位点;有时在装配平台或工件表面划出定位线起定位点的作用。

  2.定位基准及其选择

  

(1)定位基准在结构装配过程中,必须根据一些指定的点、线、面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结构中的位置,这些作为依据的点、线、面,称为定位基准。

  图5-3所示为容器上各接口间的相对位置,是以轴线和组装面M为定位基准确定的。

装配接口Ⅰ、Ⅱ、Ⅲ在筒体上的相对高度是以M面为定位基准而确定的;各接口的横向定位则以筒体轴线为定位基准。

  

(2)定位基准的选择合理地选择定位基准,对于保证装配质量、安排零部件装配顺序和提高装配效率均有重要影响。

选择定位基准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几点

  1)装配定位基准尽量与设计基准重合,这样可以减少基准不重合所带来的误差。

比如,各种支承面往往是设计基准,宜将它作为定位基准;各种有公差要求的尺寸,如孔心距等也

  可作为定位基准。

  2)同一构件上与其它构件有连接或配合关系的各个零件,应尽量采用同一定位基准,这样能保证构件安装时与其它构件的正确连接和配合。

  3)应选择精度较高,又不易变形的零件表面或边棱作定位基准,这样能够避免由于基准面、线的变形造成的定位误差。

  4)所选择的定位基准应便于装配中的零件定位与测量。

  在确定定位基准时应综合生产成本、生产批量、零件精度要求和劳动强度等因素。

例如以已装配零件作基准,可以大大简化工装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但零件的位置、尺寸一定会受已装配零件的装配精度和尺寸的影响。

如果前一零件尺寸精度或装配精度低,则后一零件装配精度也低。

  四、装配中的测量

  测量是检验定位质量的一个工序,装配中的测量包括正确、合理地选择测量基准;准确地完成零件定位所需要的测量项目。

在焊接结构生产中常见的测量项目有线性尺寸、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及角度等。

  1.测量基准

  测量中,为衡量被测点、线、面的尺寸和位置精度而选作依据的点、线、面称为测量基准。

一般情况下,多以定位基准作为测量基准。

如图5-3所示的容器接口Ⅰ、Ⅱ、Ⅲ都是以M面为测量基准,测量尺寸h1、h2和H2,这样接口的设计标准、定位标准、测量标准三者合焊接技术及装配工艺总结

  一,可以有效地减小装配误差。

  当以定位基准作为测量基准不利于保证测量的精度或不便于测量操作时,就应本着能使测量准确、操作方便的原则,重新选择合适的点、线、面作为测量基准。

如图5-1中所示的工字梁,其腹板平面是腹板与翼板垂直定位的基准,但以此平面作为测量基准去测量腹板与翼板的垂直度,则不是很方便,也不利于获得精确的测量值。

此时,若按图5-1所示采用以装配平台面作为测量基准,用90°角尺测量翼板与平台的垂直度,既容易测量,又能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2.各种项目的测量

  

(1)线性尺寸的测量线性尺寸,是指工件上被测点、线、面与测量基准间的距离。

线性尺寸的测量是最基础的测量项目,其它项目的测量往往是通过线性尺寸的测量来间接进行的。

线性尺寸的测量主要是利用刻度尺(卷尺、盘尺、直尺等)来完成,特殊场合利用激光测距仪来进行。

  

(2)平行度的测量主要有下列两个项目

  1)相对平行度的测量。

相对平行度是指工件上被测的线(或面)相对于测量基准线(或面)的平行度。

平行度的测量是通过线性尺寸测量来进行的。

其基本原理是测量工件上线的两点(或面上的三点)到基准的距离,若相等就平行,否则就不平行。

但在实际测量中为减小测量中的误差,应注意

  ①测量的点应多一些,以避免工件不直而造成的误差;

  ②测量工具应垂直于基准;

  ③直接测量不方便时,间接测量。

  图5-4是相对平行度测量的例子。

(a)图为线的平行度,测量三个点以上,(b)图为面的平行度,测量两个以上位置。

  2)水平度的测量。

容器里的液体(如水),在静止状态下其表面总是处于与重力作用方向相垂直的位置,这种位置称为水平。

水平度就是衡量零件上被测的线(或面)是否处于水平位置。

许多金属结构制品,在使用中要求有良好的水平度。

例如桥式起重机的运行轨道,就需要良好的水平度,否则,将不利于起重机在运行中的控制,甚至引起事故。

  施工装配中常用水平尺、软管水平仪、水准仪、经纬仪等量具或仪器来测量零件的水平度。

  ①用水平尺测量。

水平尺是测量水平度最常用的量具。

测量时,将水平尺放在工件的被测平面上,查看水平尺上玻璃管内气泡的位置,如在中间即达到水平。

使用水平尺要轻拿轻放,要避免工件表面的局部凹凸不平影响测量结果。

  ②用软管水平仪测量。

软管水平仪是用一根较长的橡皮管两端各接一根玻璃管所构成,管内注入液体。

加注液体时要从一端注入,防止管内留有空气。

冬天要注入不易冻的酒精、乙醚等。

测量时,观察两玻璃管内的水平面高度是否相同,如图5-5所示。

软管水平仪通常用来测量较大结构的水平。

  ③用水准仪测量。

水准仪由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组成,如图5-6a。

利用它测量水平度不仅能衡量各种测量点是否处于同一水平,而且能给出准确的误差值,便于调整。

  图5-6b

  是用水准仪来测量球罐柱脚水平的例子。

球罐柱脚上预先标出基准点,把水准

  第二篇、管道焊接技术总结

  焊接技术及装配工艺总结

  管道焊接技术

  技术总结

  目录

  一、工程概况………………………………………………………………4

  二、编制依据………………………………………………………………4

  三、施工准备工作及条件…………………………………………………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施工程序及作业方法…………………………………………………5

  五、施工质量标准…………………………………………………………7

  六、施工操作质量要点及保证措施………………………………………8

  七、职业安全和环境控制措施……………………………………………10

  一工程概况

  1、本工程为右玉县县城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主管网工程E段,本段管线由白头里乡北附近的桩号E0+000处(D段桩号为D1+1830)起始,至桩号E2+300处为止,本段管线主管道管径为DN1000,全长3公里,材质为Q235B,钢管选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保护套为聚乙烯材料。

  2、供热管道设计压力6MPa,供热介质为130/65℃高温热水。

  3、设计敷设方式采用敞槽预热敷设方式。

  4、验收管道焊口100%射线探伤,焊缝等级不小于Ⅲ级,50%以上保证Ⅱ级。

  二编制依据

  1、右玉县县城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主管网施工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

  2、现行国家施工验收规范、规程、标准。

  3、我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整合型管理体系文件。

  4、本工程施工执行的规范及标准。

  ①《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2011②《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2010

  ③《工业设备、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26--2008④《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JJ28--2004

  ⑤《城市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2013

  ⑥《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5-2010

  三施工部署

  1施工人力、机械、工具、仪器、仪表等的计划

  1右玉热电项目部管道焊接需持Ⅱ类焊工合格证的人员10人以上。

  2性能良好的ARC-500G直流焊机8台以上。

  3焊接技术人员2名,电工2人,机械维护员1人。

  2作业环境的要求

  1焊接现场应具有防风、防潮、防雨、防冻措施。

应对焊接部位采取预热措施,提高焊接的环境温度,以保证焊口质量。

  2最低环境温度5℃,雨雪天、风天搭设防护棚,每道焊口各1个防护棚,长×宽×高5m;同时符合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

  3材料、设备供应计划

  1焊材供应计划

  焊条J422φ0800Kg

  焊丝J50φ5300Kg

  2设备配置计划

  汽车轮胎吊车25T2台

  吊装带10T4m4根

  动力发电机30KW1台

  动力发电机50KW1台

  角式磨光机Ф10010个

  千斤顶4个

  2其它

  氩弧把、电焊把各10套

  电焊防护手套20付

  电焊面罩10个

  电焊二次线500m

  氩气50瓶

  铈钨极φ520Kg

  氩气皮带300m

  50mm2铜芯线300m

  钢丝刷、扁铲每人一套,

  砂轮片、小手电、黑白玻璃若干

  四、施工程序及作业方法

  1管道安装施工程序

  原材料验收→焊口打磨→吊装就位→对口检查、点固→焊接→自检→专检→项目部验收→无损检验→监理验收→建设单位验收

  2焊接作业方法

  1右玉县县城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主管网焊口焊接采用氩电连焊的焊接工艺,氩电连焊焊接电流选择为110-130A;坡口附近10-15mm范围内应除水、油、锈、漆,且打磨干净见金属光泽。

  2对口点固后应仔细检查点固点,质量合格方可施焊,一般焊口点固点不应在管子正下方,管子点固应均匀分布,每点长度10-15mm。

  3点焊完成后,开始进行焊口满焊,定位焊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一点定位,并保证该处间隙为2mm,与它对称处间隙为5mm。

沿管道轴线垂直并加固定,间隙小的一侧位于右边,定位焊长度为10-15mm。

打底焊在右侧间隙最小处(5mm)引弧。

小径管道垂直固定打底焊,熔池的热量要集中在坡口下部、以防止上部坡口过热,母材熔化过多,产生咬边或焊缝背面下坠。

盖面焊清除打底焊道表面的焊渣,修平焊缝表面和接头局部,使盖面层焊缝美观。

  4焊后清理检查,焊接结束后,关闭焊机,用钢丝刷清理焊缝表面;用肉眼检查焊缝表面是否有气孔、裂纹、咬边等缺陷,发现缺陷及时清除。

  5焊后清理检查完成后,施工班组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项目部质检员对其进行专检。

  6焊口焊后及时委托无损检测施工单位进行无损检验,无损检测比例100℅。

发现焊接不稳定因素及时制定对策。

  7一切程序完成以后,达到验收条件时,项目部、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对焊接质量进行检查验收

  3焊接施工工艺

  1管子焊接时,管内不得有穿堂风。

  2不得强力对口,以免引起附加应力。

  3严格按工序施工,对口不合格不得进行施焊。

  4严禁在管子外壁引弧,引弧、收弧均应在坡口、焊缝上。

  5管子端口齐平,内壁齐平,外壁圆滑过渡。

  第三篇、焊接工艺实训报告

  焊接技术及装配工艺总结

  XX大学

  焊接工艺评定实训总结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XX大学

  完成时间年月日

  1

  2

  3

  4

  第四篇、装配焊接工艺装备

  焊接技术及装配工艺总结

  装配焊接工艺装备

  本部分针对焊接工装夹具的种类和组成、定位及夹紧机构;焊接变位机械的分类、作用和特点等方面作以介绍。

  装配焊接夹具也称焊接工装夹具,它与焊接变位机械装备在焊接结构生产中总称为工艺装备。

其中工装夹具包括定位器、夹紧器、推拉装置等;变位机械装备主要包括各种焊件、焊机、焊工变位机械等机械装置。

  1.工艺装备在焊接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主要作用

  ①准确、可靠的定位和夹紧,可以减轻甚至取消下料和装配时的划线工作。

②有效地防止和减小焊接变形,从而减轻了焊接后的矫正工作量,达到减少工时消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③能够保证最佳的施焊位置,焊缝的成形性优良,工艺缺陷明显降低,焊接速度提高,可获得满意的焊接接头。

  ④采用工艺装备,实现以机械装置取代装配零部件的定位、夹紧及工件翻转等繁重的工作,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

  ⑤可以扩大先进工艺方法和设备的使用范围,促进焊接结构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综合发展。

  2.焊接工艺装备的分类

  

(1)焊接工装夹具

  焊接工装夹具是将工件进行准确定位和可靠夹紧,便于零部件进行装配和焊接的工艺装置、装备或工具等。

  

(2)焊接变位机械装备

  焊接变位机械装备是通过改变焊件、焊机或焊工位置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焊接的各种机械装置。

焊件移动装置包括焊接变位机械、滚轮架、回转台和翻转机等;焊机移动装置包括焊接操作机、电渣焊立架等;焊工升降台是改变工人操作位置的机械装置。

  (3)辅助装置

  此类装置包括焊丝处理、焊剂回收、焊剂垫以及各类吊具、地面运输设备、起重机、运输机等。

  3.工艺装备的特点

  1)工艺装备与备料加工的关系

  采用工艺装备进行备料加工,要与零件几何形状、尺寸偏差和位置精度的要求相匹配,尽可能使零件具有互换性,提高坡口的加工质量以及减小弯曲成形的缺陷焊接技术及装配工艺总结

  2)工艺装备与装配工艺的关系

  利用定位器和夹紧器等装置进行焊接结构的装配,其定位基准和定位点的选择与零件的装配顺序、零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有关。

  3)工艺装备与焊接工艺的关系

  采用自动焊时,一般对焊接机头的定位有较高的精度要求,以保证工作时稳定性,并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调节焊接速度。

当采用手工焊接时,则对工艺装备的运动速度要求不太严格。

  4)工艺装备与生产规模的关系

  单件生产时,一般选用通用的工装夹具;焊接技术及装配工艺总结

  成批量生产某种产品时,通常是选用较为专用的工装夹具,也可以利用通用的、标准的夹具的零件或组件;

  对于专业化大量生产的结构产品,采用专门的装备来完成,形成专业生产线。

  4.焊接工装夹具

  一个完整的工装夹具,一般由定位器、夹紧机构和夹具体三部分组成。

  1零件的定位及定位器

  

(1)定位原理

  六点定位规则自由物体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有六个自由度,即沿Ox、Oy、Oz三个轴向的相对移动和三个绕轴的相对转动。

要使工件在夹具中具有准确和确定不变的位置,则必须限制这六个自由度,每限制一个自由度,工件就需与夹具上的一个定位点相接触,这种以六点限制工件六个自由度的方法称为“六点定位规则”。

  1)主要定位基准有三个支承点,限制了零件的三个自由度,通常选择零件上最大表面作为主要定位基准。

  2)导向定位基准有二个支承点,限制了零件的二个自由度,通常选择零件上最长的表面作为导向定位基准。

  3)止推定位基准有一个支承点,限制零件最后一个自由度,通常选择零件上最短、最窄的表面作为止推定位基准。

  完全定位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均被限制的定位方法。

  不完全定位工件被限制的自由度少于六个,但仍能保证加工要求的定位。

过定位选用两个或更多的支承点限制一个自由度的定位方法。

  欠定位在夹具设计中,按加工要求应限制的自由度而没有被限制的定位方法。

  

(2)定位在准的选择

  定位基准的选择是定位器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选择定位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定位基准应尽可能与焊件起始基准重合,以便消除由于基准不重合造成的误差。

  ②应选用零件上平整、光洁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

  ③定位基准夹紧力的作用点应尽量靠近焊缝区。

  ④可根据焊接结构的布置、装配顺序等综合因素考虑。

  ⑤应尽可能使夹具的定位基准统一。

  (3)定位器及其应用

  定位器在使用时,可根据工件的结构形式和定位要求进行选择,大致分类如下

  1)平面定位用定位器

  a)挡铁是一种应用较广且结构简单的定位元件。

除平面定位外,也常利用挡铁对板焊结构或型钢结构的端部进行边缘定位。

  形式①固定式挡铁;②可拆式挡铁;③永磁式挡铁;④可退出式挡铁b)支承钉和支承板主要用于平面定位。

  ①固定式支承钉,又分为平头支承钉、球头支承钉、带花纹头的支承钉。

②可调式支承钉,用于零件表面未经加工或表面精度相差较大,而又需以此平面做定位基准时选用。

  ③支承板定位,适用于零件的侧面和顶面定位。

  c)圆孔定位用定位器

  利用零件上的装配孔、螺钉或螺栓孔及专用定位孔等作为定位基准时多采用定位销定位。

定位销一般按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压入夹具体内,其工作应根据零件上的孔径按间隙配合制造。

  形式①固定式定位销;②可换式定位销;③可拆式定位销;④可退出式定位销

  d)外圆表面定位用定位器

  生产中,圆柱表面的定位多采用V形块。

V形块上两斜面的夹角α一般选用60°、90°、120°三种,焊接夹具中V形块的两斜面夹角多为90°。

  形式①固定式V形块;②调整式V形块;③活动式V形块

  2零件的夹紧机构

  夹紧机构的作用是保持定位的准确定位和防止零件经装配和焊接过程中因受力和翻转而发生位移。

  

(1)夹紧机构的特点

  选用夹紧机构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施加夹紧力,即确定夹紧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

  1)夹紧力方向的确定

  夹紧力的方向一般垂直于主要定位基准,使这一表面与夹具定位件的接触面积最大;夹紧力的方向应尽可能与零件的重力和所受外力的方向相同,使所需设计的夹紧力最小,因此主要定位基准的位置最好是水平的。

  2)夹紧力作用点的确定

  第五篇、焊接结构的装配与焊接工艺

  焊接技术及装配工艺总结

  第六篇、手机装配焊接工艺规范

  焊接技术及装配工艺总结

  第七篇、焊接工艺设计

  焊接技术及装配工艺总结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焊接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

  --------------------------支撑座的设计

  姓名

  班级

  系部机械工程系

  学号

  2014年6月27日星期五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设计支撑座的目的....................................................................2

  第二章板材的矫正................................................................................3

  第三章放样............................................................................................4

  第四章划线(号料)..................................................................................6

  第五章下料工艺过程............................................................................9

  第六章装配——焊接工艺..................................................................13

  1焊接装配的基础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