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软件成本管理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59491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4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友软件成本管理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用友软件成本管理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用友软件成本管理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用友软件成本管理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用友软件成本管理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用友软件成本管理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用友软件成本管理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用友软件成本管理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用友软件成本管理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用友软件成本管理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用友软件成本管理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用友软件成本管理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用友软件成本管理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用友软件成本管理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用友软件成本管理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用友软件成本管理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用友软件成本管理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用友软件成本管理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用友软件成本管理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用友软件成本管理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用友软件成本管理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

《用友软件成本管理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友软件成本管理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用友软件成本管理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

计算产品成本需要工资、材料、国定资产折旧、货币支出等生产费用的发生额,而这些数据分别需要由帐务处理、工资、材料、国定资产等核算系统来提供,而当产品成本计算出来后,还需要将成本数据向帐务处理、产品销售等核算系统输送。

这些工作用友都是自动完成的。

四、用友成本核算系统业务处理流程

成本核算步骤一般是按数据产生的先后次序进行的,通常经过一下若干步骤:

(1)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主要包括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工资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折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等。

(2)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3)制造费用归集与分配。

(4)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经过上述费用分配,便可以计算出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

如下图:

五、用友

六、成本系统功能模块

在系统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将各项功能根据计算处理的特点进行归类,划分出系统功能模块。

1、主控模块

系统主控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显示系统功能菜单,确定系统的处理顺序,控制系统转向各处理模块的出口。

如下图所示:

2、数据输入模块

数据输入模块是核算系统的二级控制模块,它包括各项费用年计划的输入;

各项定额资料的输入,系统编码的输入,同时包括输入后的核对与修改。

3、编制费用分配表

材料费用分配表已由材料核算系统产生,工资及附加费用分配表由工资核算系统产生,折旧费用分配表由国定资产核算系统产生。

4、结转费用模块

该模块的功能是将其他系统产生的费用分配表和本系统产生的费用分配表,按其分配对象分别计入个明细帐中的对应成本栏目。

5、生产费用的第二次归集和分配

该模块的功能包括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结转辅助生产费用,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结转制造费用。

6、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指月末有在产品时,应按在产品成本的核算方法,分别计算产成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7、查询模块

查询模块是为了用户随时掌握了解系统信息而设置的,它包括各类明细帐的查询,系统中个资料的查询。

8、成本预测模块

成本预测模块系统提供成本预测功能,成本预测分为部门成本预测和产品成本预测两类,系统采用一些数学模型方法,根据历史成本资料或者是用户手工输入的数据,自动进行成本的预测。

还能对预测结果进行存储,供以后查看。

产品成本预测是利用用户制定的产品计划单位成本或产品历史单位成本预测任意产量下的产品成本。

提供用户手工输入预测产品名称、批号和预测产量的功能。

部门成本预测,是为了满足用户在成本管理中事前预测的需要而设计的。

系统根据用户选择的预测方法,运用系统内相应的历史数据或用户手工输入的数据,利用数学方法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结果具有保存、查询、打印输出的功能。

本系统为部门预测提供了三种预测方法:

趋势预测、历史同期数据预测、年度平均增长率预测。

以上三种方法采用不同的数学模型以满足不同的要求,用户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9、成本分析模块

系统提供成本分析功能,成本分析分为:

批次产品成本追踪分析、部门内部利润分析、产品成本差异分析、成本项目构成分析,系统采用一些数学模型方法,根据历史(计划)成本资料,自动进行成本的分析。

产品成本差异的分析提供用户比较各产品各月份的实际单位成本同计划单位成本的差异,或者各产品不同月份之间的单位成本差异的功能。

分析的结果以差异额和差异率的方式表示。

成本项目构成分析采用图形的方式对各产品的成本项目构成比例进行分析,但只对系统已计算成本的月份进行分析。

10、信息输出模块

该模块的功能是将系统处理的最终结果,或是用户需要的中间结果,通过输出设备给用户,该模块不光具有输出功能,还有编制报表的功能。

七、选项设置

用户初次进入成本系统,首先要进行成本系统选项的定义,需要定义的成本系统选项包括:

成本核算方法、数据精度、人工费用来源、制造费用来源、折旧费用来源、材料费用来源、其他费用来源。

成本核算方法,用友有分类法,完全分批法,部分分批法,既不分批也不分类四种可供选择。

如果选择“完全分批法”,是指企业生产的所有产品,包括需要核算的工序产品都是按批号计算成本的,选择了这种成本计算方法,需要在“成本资料录入”中输入生产批号,在领用材料时需要输入产品批号。

系统提供“批产品成本追踪分析”功能,可以完整的反映每批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

如果选择“部分分批法”,是指企业有一部分产品采用分批法进行核算,同时也有不采用分批法核算的情况。

采用这种成本计算方法,需要在“成本资料录入”中输入生产批号,在分批核算成本的产品直接领用材料时需要输入产品批号。

系统自动根据成本资料,计算出批产品和非批产品的成本。

如果选择“分类法”,是以产品类别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采用这种计算方法,在“定义产品属性”时,可以为每种产品定义产品大类。

如果选择“既不分批也不分类”,是指产品成本核算过称中不划分批别与类别的,完全按产品品种归集费用,核算成本的方法。

八、成本核算系统的使用

(一)初始设置

使用成本核算系统必须首先建立账套并进行财务分工,如果使用了总帐系统、存货系统、工资系统和固定资产系统等,还需要首先起动这些系统,然后在进行成本核算系统的初始化。

成本核算系统的初始化包括:

定义账套属性,设置工序、产品、定额、费用明细、分配率,输入建账期初余额等。

只有这些内容定义完后,才可以进行正常的成本核算工作。

初始值不许重复定义,也不容许随意改动以免影响成本计算结果,进入新年度也不需要重新设置初始值。

起始设置功能的操作权限应严格控制。

1、定义部门

即对各成本核算部门进行划分,确定成本核算系统中需要进行成本核算的部门类型。

主要内容包括:

部门编码、部门名称、负责人、部门属性等。

2、定义账套属性

成本系统账套属性包括:

成本核算方法,费用来源等。

(1)成本核算方法

常用的的成本核算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类法。

品种法是指以产品的品种作为成本核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分批法是指以企业生产的所有产品(包括需要核算的工序产品等),按照产品的批别或订货合同的订单来归集生存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选择这种成本计算方法,需要定义产品的批号,在领用材料时需要输入产品批号。

分类法是以产品类别作为成本核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再按一定的分配方法计算确定出类内各种成本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需要进行产品属性的定义,为每种产品定义产品大类。

(2)定义费用来源

费用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耗费。

它包括:

材料费用(是指产品生产时直接为构成产品主要实体而耗费的材料价值,需要计入产品成本且构成产品成本的主要部分),人工费用(是指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的工资和按工资费用14%记提得分福利费用等),制造费用(是指生产部门内部为管理生产而发生的管理人员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办公费,修理费,劳动保护费,运输费,差旅费等)其他费用(是指必须计入产品成本但又不属于上述费用的费用)

需要说明的是,折旧费用是制造费用的一部分,但它属于内部转帐费用,必须要经计算才能归集到有关费用中,因此需要单独结转。

成本核算系统的费用来源定义包括:

材料费用来源定义,人工费用来源定义,制造费用来源定义,折旧费哟来源定义及其他费用来源定义等。

费用的来源主要包括手工输入,从相应的核算系统的调入,从总帐系统调入三种。

企业在以上三种来源选项中,只能选择一种。

若选择手工输入,则每月通过手工输入成本核算所需的费用数据;

若选择从总帐系统调入,则在每各会计期间,系统会自动从总帐系统读取成本核算所需的相应费用数据,无需手工输入;

若选择从相应核算系统调入,则在每个会计期间,系统会从相应系统读取成本核算所需的相关费用数据,无需手工输入。

其中,人工费用来源若选择从工资系统调入,则必须同时定义人工费用的类型,人员类型以及费用的去向(计入产品成本还是计入制造费用)

需要说明的是,若费用来源选择“从相应的系统调入”或“从总帐系统调入”时,则要先打开相应系统。

3.定义工序

工序的定义,主要是为了方便对工序产品进行成本的核算。

特别是辅助生产部门,不仅要定义工序,还要定义其所提供的服务,以便把其所提供的服务在相应的部门或产品中进行分配。

对于基本生产部门,可以不定义工序,但成本只能核算到部门。

定义的方法:

首先要将产品直接定义到工序,以便生成工序的成本报表和定义工序的计划人工费用率。

注意,只有选择为:

“基本成本核算部门”,才能在成本系统内核算其产品或服务成本,基本生产部门可以定义工序工序及工序生产的产品;

辅助生产部门仅可以辅助服务(“如供电”等)。

4、定义产品

定义产品,包括定义产品大类、产品结构和产品属性等。

(1)定义产品大类。

产品大类的定义,是为选择“分类法”企业而设的。

只有在成本核算方法中选择“分类法“,才能使用此定义功能。

(2)定义产品结构。

定义产品结构,即是定义产品的组成,以便在批次出库、消耗定额、产品材料成本、采购计划、成本核算等中费用。

产品结构中引用的物料必须首先要在存货系统的存货档案中有定义,然后才能被引用。

多级结构的产品需要逐级自上而下输入。

(3)定义产品属性。

对属于成本核算范围的计算器,应进行属性定义。

包括计产品所经过的工序(如果生产部门定义了工序)、产品所属大类等。

产品属性定义是在产品结构定义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调用产品结构中父子项目,对项目的工序编码、工序名称进行定义。

5、定额管理

如果在成本计算中,材料费用分配使用按定额工时、定额材料的核算方法,则就需要定义产品的定额工时和定额工时和定额材料。

6、定义分配率

对成本计算所涉及的分配方法都要定义合格率。

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分配率。

这些分配率包括:

共用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制造费用、在产品成本、辅助费用、辅助部门内部分配率等。

(1)构用材料费用。

是指由部门领用而为多种产品所共用耗用的材料,也就是在存货系统填制的领料单上“成本对象”为空的那些材料。

这些材料费用必须要在几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2)直接人工费用。

是指部门中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和福利费用等。

由于直接人工费用是按照部门汇总的,所以要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3)制造费用。

是指部门内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需要在部门内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4)在产品成本。

在产品是指没有完成全部生产过程,不能作为商品销售的产品。

由于在产品与完工产品所占的成本比例不同,在计算出某产品的总费用后,还要把产品成本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5)辅助费用。

辅助费用是指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等提供服务与产品时所发生的费用。

它通常是按辅助生产车间进行归集的。

计算出服务的总费用之后,要根据各部门的耗用量分配到各部门。

在进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之胶,应首先对辅助生产部门内部互相提供的服务进行分配。

7、输入初始余额

系统初始使用前,还要首先完成由手工账向电算账的交接工作,即需要手工输入成本的初始余额。

为完成从手工账向计算机的转接,首先要结合手工账认真特盘点好在产品数据,把正确数据输入到系统中。

需要人工输入的主要内容有:

产品批号、直接人工费用、材料费用、制造费用、辅助费用及其他费用的期初余额等。

采用“分批法”进行核算时,若在产品有分批号核算的情况,必须要输入批号。

当所有的初始余额输入完毕并启用系统后,初始额不再允许修改。

而在系统启用后,进入新年时,上年度的初始余额由计算机自动结转,不必再由人工输入。

注意:

(1)在建立寝余额前,还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它包括将车间所有不能归入在产品成本的剩余原材料做退库处理,而在以后的年度里,系统将自动把上年末的材料余额转入本年度,不必再做退料处理。

(2)成本系统一般要在存货系统启用才能启用。

(二)日常处理

成本核算系统的日常处理工作主要包括有:

输入成本资料、进行成本计算和成本报表管理等。

1、输入成本资料

初始设置完成后,为了计算成本,需要在每个会计期间输入相关的成本资料,它包括各种有关料、工、旨等数据。

按照定义,这些数据都有不同的来源,但每个会计期间都要求运行这些功能才能实现数据的(自动)输入。

成本资料的录入包括:

生产批号,工序产品耗用情况,工时情况,人工费用,折旧费用,制造费用,完工产品情况,月末在产品盘点情况,在产品每月变动约当系统数。

完工产品处理,废品回收情况,辅助费用,其他费用,材料及外购半成品耗用等。

(1)生产批号表的填制

如果成本计算方法选用“分批法”,则需要首先填制生产批号表。

其内容包括:

生产批号,批号中包括的产品,以及生产原因、生产数量、投产日期等信息。

(2)人工费用表填制

人工费用表,用于输入在一个会计期间部门所耗的直接人工费用和计入制造费用的管理人员工资。

根据账套属性中的定义,这些数据可以来源于总账系统、工资系统和由手工直接录入。

当“人工费用来源”选择工资系统时,系统自动从工资系统取数,并用新数据覆盖原有数据,并显示相应结果;

当“人工费用来源”选择总账系统时,系统自动从总账系统取数(使用“人工费用来源”的接口公式),并用新数据覆盖原有数据,显示结果。

当人工费用选择来源于工资系统时,如果企业同时在使用总账系统,则只有工资系统中的工资分摊数据被生成凭证后,才能被成本系统读取。

 (3)折旧分配表填制

  折旧分配表,用于输入在一个会计期间部门所耗费用。

其数据可以来源于总账系统、固定资产系统或由手工直接录入。

当“折旧来源”选择手工录入时,在进入折旧分配表的填制功能后,要根据上期或当期折旧资料输入。

若折旧没有发生变化,则可选择将历史数据调入当期;

当“折旧来源”选择固定资产系统时,系统自动从固定资产系统取数,新数据将覆盖原有数据,并显示结果。

 (4)制造费用表填制

  制造费用表,用于输入在一个会计期间部门所耗用的制造费用。

根据定义,数据可以来源于总账系统或由手工直接录入。

如果制造费用有明细,则分别要按明细输入各部门的制造费用。

当“制造费用来源”选择总帐系统,系统自动从总账系统取数(使用“制造费用与总账”的接口公式),并显示结果。

  (5)完工产品日报表填制

用于统计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各个基本生产部门所生产完工的产品数量及每种产品的废品数,此表是日报表,将由系统自动汇总生成月报表。

   注意:

如果成本核算为分批法,则本表操作前需首先定义批号表。

本表需要填制的项目有:

产量、废品数(输入大于零且小于产量的数)、净产量(由系统根据产量和废品数之差自动计算结果)。

 (6)月末在产品盘点表填制

  在产品盘点表,用于统计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各个基本部门的月末在产品盘点数据。

需输入的内容如下:

部门(即想查看的部门)、领用类别(分为共用或专用材料两项选择,共用材料是部门领用的材料,专用材料是产品直接领用的材料。

选择“专用材料”,可以对各项目进行输入,在原材料数量栏,可输入产品直接领用的材料的盘点数据;

选择“共用材料”,可以输入部门领用材料的盘点数据)、期间(即当前会计期间)、材料编码及材料名称(不允许为空)、规格及单位(可由系统根据材料编码自动生成)、数量(必须输入,不能为空)

 (7)完工产品处理表填制

  根据核算需要,每个会计期间都要输入产品完工入库数量及盘点损失的产品数量,另外,还要输入对损失的处理数据。

输入内容包括:

部门(即输入数据的部门)、产品名称、产品编码、批号(即该癌瘤生产的扎有产品及有关批号)、差异总额(即需处理期间的产品产量差异数,由系统自动生成)、入库销售数量(可手工录入各产品各批次本月已填制入库单据的入库数量)、损失数量(根据“差异总额”与“入库销售数量”差,自动生成损失讲稿当期成本(对外关系手工输入数据,但要注意当损失数量为负数时不能录入数据)、损失计入待处理损失(根据“损失数量”与输入的“损失计入当期成本”数据差额自动输入)。

  注意:

1、如果选择的成本核算方法为“分批法”,则在未定义“生产批号表”之前不能操作本表。

2、“损失计入当期成本”中输入的数据必须大于等于零。

若“损失入入当期成本”中未输入数据,退出后,系统将自动将损失数量中的数据计入“损失计入待处理损失”中。

 (8)废品回收表填制

  对废品回收表数据,在每个会计期间都要输入需直接冲减产品成本的废品回收金额,此表数据按部门生产的产品输入。

需输入的内容有:

期间(默认显示当前会计期间)、部门(输入数据的部门)、产品编码、产品名称(该部门生产的产品及批号)、批号(如果计算方法为“分类法”,则不显示)。

    (9)辅助费用耗用表填制

     在每个会计期间都要输入各个部门耗用辅助部门提供服务的数量。

需要输入的内容有:

“辅助费用分配率“(选择”按实际耗量“时,需要输入部门的辅助费用耗用。

若不选择”按实际耗量“时,则需输入产品的辅助费用耗用),期间(默认显示登录会计期间,只能对未结帐期间的数据进行编辑,已结账的期间不允许修改),部门(输入数据的部门),部门编码,部门名称(所有定义服务的基本生产部门和辅助部门),服务耗用数量(单位)(根据该辅助部门定义的所有服务及单位,输入对应部门(或其他服务、产品)所耗用的数量)产品名称,产品编码,批号(基本生产部门(该部门的辅助费用分配方法为”按实际耗量“)下定义的所有产品及西藏已投产的批号,不允许为空,而辅助部门和其他新增部门对应的该属性为空)。

 (10)材料及外购半成品耗用表填制

     第个会计期间都需输入直接材料耗,这些数据来源于“存货系统”。

在账套属性中定义了属于“计入直接材料费用”的“出库类别”后,进入此功能,成本系统自动完成从“存货系统”读取本月领料的数据,数据允许修改。

内容包括:

部门(选择录入部门)、领用类别(分为共用材料和专用材料两项选择)、产品编码、产品名称(该部门生产的所有产品及批号)、批号(如果计算方法为“分类法“则不显示)、期间(当前会计期间)、材料编码、材料名称(自动显示取数结果)、金额(自动显示取数结果)。

注意:

在“存货系统”中录入的材料出库单必须在执行了“存货系统”的“记帐”功能后,其数据才能被本系统读取过来。

每次变更出库数据后须重新取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