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5949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真题

2016年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真题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

60,分数:

50.00)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

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   ),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分数:

0.50)

 A.活动性 √

 B.游戏性

 C.科学性

 D.社会性

解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三部分第六条指出:

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2.2016年版《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

幼儿园的任务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   )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分数:

0.50)

 A.体、智、德、美

 B.德、智、体、美 √

 C.德、体、智、美

 D.体、德、智、美

解析:

2016年版《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条指出:

“幼儿园的任务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   ),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分数:

0.50)

 A.过程

 B.整合

 C.整体 √

 D.阶段

解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说明部分第四条第一点指出: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4.2016年版《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的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不包括(   )。

(分数:

0.50)

 A.培养幼儿的想象创造力 √

 B.培养幼儿的想象创造力

 C.萌发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D.培养幼儿初步的动手能力

解析:

2016年版《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五条提出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一)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促进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探究能力。

(三)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友爱、勇敢、勤学、好问、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四)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5.“在欣赏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美的事物时,关注其色彩、形态等特征。

”是艺术领域对(   )幼儿末期发展水平提出的要求。

(分数:

0.50)

 A.2~3岁

 B.3~4岁

 C.4~5岁 √

 D.5~6岁

解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感受与欣赏模块目标1中对4~5岁的儿童的要求为:

①在欣赏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美的事物时,关注其色彩、形态等特征;②喜欢倾听各种好听的声音,感知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等变化。

6.孔子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充分表明了(  )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分数:

0.50)

 A.终身学习

 B.为人师表 √

 C.爱岗敬业

 D.爱国守法

解析:

“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7.某幼儿没有按照既定的故事情节进行表演,而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却影响了其他幼儿继续表演。

 教师见状,要求该幼儿一定要按照情节表演下去,这种现象是教师(   )幼儿的表现。

(分数:

0.50)

 A.不信任

 B.不重视

 C.不关心

 D.不尊重 √

解析:

教师在游戏的过程中,简单粗暴地介入游戏,要求幼儿按照情节表演,而不是顺势引导,反映了该教师不尊重幼儿的主观意愿。

8.(   )的学前儿童具有明显的自我意识,知道把“我”和“别人”区分开来,并且开始学会使用代名词“我”。

(分数:

0.50)

 A.1~2岁

 B.2~3岁 √

 C.3~4岁

 D.4~5岁

解析:

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幼儿在2~3岁能掌握代词“我”,标志着自我意识的萌芽。

9.根据幼儿气质不同,教师可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

对(   )的幼儿,应着重培养其灵敏、自信的心理品质,防止疑虑、孤僻。

(分数:

0.50)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

解析:

气质类型为抑郁质的幼儿,感受性高,情绪体验深刻、细腻,易多愁善感,行为孤僻,不善交际,反应迟缓。

教师对这一类型幼儿进行教育时,应着重培养其灵敏、自信的心理品质,防止疑虑、孤僻。

10.龙龙认为“儿子”就是年龄比较小的人,他知道自己是爸爸的儿子,却不能理解爸爸也是儿子。

 说明他的思维是(  )。

(分数:

0.50)

 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

 C.抽象逻辑思维

 D.发散性思维

解析:

幼儿主要的思维方式就是具体形象思维。

幼儿主要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进行思维,比如认为儿子就是年龄比较小的、爷爷就是头发白的等。

龙龙的思维就是一种典型的具体形象思维。

11.家园联系中最快捷、最灵活的一种方式是(    )。

(分数:

0.50)

 A.家园联系栏

 B.家访

 C.电话联系 √

 D.家长学校

解析:

电话联系是幼儿园家长工作中最快捷、最灵活的联系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电话及时向家长说明幼儿在园的情况,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

12.课程的内容选择应注重儿童的生活环境,以大自然和大社会为中心,体现了(  )的思想。

(分数:

0.50)

 A.张雪门的行为课程理论

 B.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 √

 C.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

 D.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解析:

陈鹤琴认为课程内容选择应注重儿童的生活环境,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

他曾经说过: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因此他的一系列观点被称为活教育理论。

13.反映个体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是属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的(   )。

(分数:

0.50)

 A.自然观察智能

 B.人际智能

 C.内省智能 √

 D.语言智能

解析: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中的自我认识智力(内省智能),指的是人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

个体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属于内省智能。

14.儿童离开托幼机构(   )以上,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后方可再次入托幼机构。

(分数:

0.50)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

 D.4个月

解析: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第十八条指出:

儿童离开托幼机构3个月以上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后方可再次入托幼机构。

15.每个学前儿童都有自己生长发育的(  )和特点,存在个体差异。

(分数:

0.50)

 A.过程

 B.速度 √

 C.进程

 D.阶段

解析: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体差异。

16.智力发展正常,情绪健康、反应适度,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融洽,行为和谐统一,性格特征良好等是学前儿童(   )的特征。

(分数:

0.50)

 A.生理健康

 B.身体健康

 C.心理健康 √

 D.身心健康

解析:

一般心理健康的幼儿有如下特点:

智力发育正常;情绪健康,反应适度;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融洽;行为和谐统一;性格特征良好。

17.学前期是完整的口语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   )言语逐步发展的时期。

(分数:

0.50)

 A.连贯性 √

 B.理解性

 C.表达性

 D.准确性

解析:

连贯性言语是指句子完整、前后连贯,能反映完整而详细的思想内容,使听者从语言本身就能理解所讲述的意思的言语。

3~4岁的幼儿,甚至5岁的幼儿言语仍带有情境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连贯性言语逐渐得到发展。

18.教师组织管理幼儿睡眠时,不适宜的做法是(   )。

(分数:

0.50)

 A.培养幼儿正确的睡眠姿势,纠正不良的睡眠习惯

 B.估计幼儿对睡眠需要的差异性

 C.随时唤醒幼儿,以免遗尿 √

 D.注意环境的动态变化

解析:

教师组织管理幼儿睡眠时,在睡前应提醒幼儿先大小便,而不是为了避免遗尿而随时唤醒幼儿,影响幼儿睡眠质量。

19.晨检时,保健人员发现,某孩子口腔黏膜有散落疱疹,手心出现同样疱疹,初步诊断是(   ),建议家长带到医院就诊。

(分数:

0.50)

 A.麻疹

 B.风疹

 C.水痘

 D.手足口病 √

解析: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

可引起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和溃疡。

题干中孩子口腔和手心出现疱疹,初步诊断是手足口病。

20.下列关于个人卫生消毒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

0.50)

 A.幼儿一人一杯一巾,每天消毒一次

 B.饭前便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C.每月为幼儿剪指甲一次 √

 D.被褥做到专人专用,两周换洗床单、枕巾一次

解析:

根据婴幼儿指甲生长的快慢,一般一周剪一次即可,若发现指甲有劈裂,就要随时修剪。

21.食欲良好、睡眠较沉、精力充沛是儿童(    )的特征之一。

 A.身体对环境适应良好

 B.生长发育良好 √

 C.体能发展良好

 D.情绪状态良好

解析:

食欲较好、睡眠较沉、精力充沛是幼儿生长发育良好的体现。

22.托幼机构内儿童的膳食应努力具备(   )、营养平衡、增进食欲、清洁卫生、安全新鲜、有利消化等特点。

 A.合理配制

 B.科学配制

 C.科学合理 √

 D.恰当合理

解析:

学前儿童膳食特点包括科学合理、营养平衡、增进食欲、有利消化、清洁卫生、安全新鲜。

23.关于幼儿园教师职业理解与认识的基本要求,表达正确的是(   )。

 A.关于幼儿园教师职业理解与认识的基本要求,表达正确的是()。

 √

 B.认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能力发展

 C.认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能力发展

 D.认同幼儿园教师的能力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解析: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内容中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的职业理解与认识中提到,认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24.近几年,媒体报道了多起幼儿园教师惩罚甚至故意殴打孩子的事件,这是教师(   )、法律意识淡漠的表现。

 A.职业言行失范

 B.师生关系失调

 C.道德素养缺失 √

 D.缺乏敬业精神

解析:

25.小刘老师因家庭琐事心烦,组织活动时大声斥责孩子,致使孩子们不知所措。

 面对这种现象,小刘老师应该(   )、不断提升个人修养与行为。

 A.学会自我调节情绪 √

 B.提升组织活动能力

 C.保持积极的工作热情

 D.加强专业知识技能

解析:

小刘老师因为家庭琐事心情不好,而大声斥责孩子,把孩子当成坏情绪的发泄对象是不妥当的。

小刘老师应该学会自我调节情绪。

26.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客观因素有(   )。

 A.自然环境、个体、教育

 B.生物因素、环境、教育 √

 C.家庭环境、个体、教育

 D.物理环境、实践、教育

解析: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外在条件,包括生物因素(遗传和生理成熟)和社会因素(环境和教育)。

27.1929年,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进行了“双生子爬梯实验”,实验结果说明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   )作用显著。

 A.遗传素质

 B.家庭教育

 C.文化环境

 D.生理成熟 √

解析:

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充分说明了生理成熟是教育的重要条件,教育不能超越人的生理成熟的基础。

28.三岁的阳阳不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一有机会便采取独立行动,要求自己穿衣、吃饭,不让做的事情偏要做,不知什么是危险,成人劝阻他的某个行为时,他就会表现出强烈的烦躁和对立的情绪,常常爱说“不”,说明阳阳正处于(   )。

 A.关键期

 B.敏感期

 C.最佳期

 D.危机期 √

解析: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会出现心理发展的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称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往往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表现,可能出现儿童和成人关系的突然恶化。

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表现。

所以,也有人把转折期称为危机期。

29.不管外包装怎么改变,儿童不用去尝,依然能判断糖是甜的,这反映了儿童的(    )。

 A.思维具有逻辑性 √

 B.言语概括能力的发展

 C.知觉的恒常性

 D.想象力的发展

解析:

儿童不用尝就知道糖是甜的,说明儿童以前吃过糖,且概括出糖的本质特征,因此,不管外包装如何改变,儿童都能判断出糖是甜的。

这体现了思维的特点。

30.3岁的妞妞游戏时常常顾及不到别人,只能自己单独玩,是因为(    )。

 A.她游戏过于投入

 B.她的注意分配能力差 √

 C.她喜欢自己一个人玩

 D.教师指导不当

解析:

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

幼儿的注意分配能力是比较弱的,做事时会顾此失彼,注意力很难在多种任务之间灵活转移。

妞妞在游戏时常常顾及不到别人,只能自己单独玩就是由于其注意分配能力差。

31.3~5岁幼儿常出现“造词现象”,如将“粉红”说成“小红”,把“灰色”说成“小黑”,这是幼儿(   )的表现。

 A.早期创造才能

 B.词汇过渡泛化

 C.不能准确区分颜色

 D.词汇贫乏,词意掌握不准确 √

解析:

3~5岁幼儿常出现“造词现象”,是由于他们所掌握的词汇量太少,而且对词汇掌握不正确所致,一般会随着儿童对词义的理解及词汇量的增加逐渐消失。

32.欢欢小朋友在回答自己为什么是个好孩子时说:

“我不撒谎,我帮妈妈扫地,我把玩具让给阳阳先玩。

”这是(   )。

 A.依从性评价

 B.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

 C.对自己内在品质的评价 √

 D.对自己个别方面的评价

解析:

在系列学习中,在一系列处于不同位置的记忆材料回忆效果不同;系列位置效应就是这种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的趋势。

33.幼儿背诵儿歌时比较容易记住前后的内容,中间的内容较难记忆且容易忘记。

这是(   )影响的结果。

 A.近因效应

 B.痕迹消退

 C.系列位置效应 √

 D.首因效应

解析:

在系列学习中,在一系列处于不同位置的记忆材料回忆效果不同;系列位置效应就是这种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的趋势。

34.东东看动画片着迷了,饭也不吃,妈妈说“那你就看个够吧,别吃饭了”,东东就以为真的不用吃饭了。

 东东不能理解妈妈说的反话,这是因为幼儿理解事物具有(   )。

 A.概括性

 B.表面性 √

 C.形象性

 D.抽象性

解析:

幼儿理解事物具有表面性,所以不能理解反话。

35.对正处于哭闹状态的幼儿而言,成人帮助其控制情绪的最佳方法是(   )。

 A.冷处理法 √

 B.转移法

 C.反思法

 D.自我说服法

解析:

当幼儿情绪强烈对立时,成人要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平静幼儿的情绪上,使幼儿尽快恢复理智,而不要“针尖对麦芒”,可以采取暂时不予理睬的办法,待幼儿冷静下来后,让他想一想自己刚才的情绪表现是否合适,要求是否合理等。

36.中班幼儿告状现象频繁,这主要是因为(   )的激发。

 A.道德感 √

 B.正义感

 C.美感

 D.理智感

解析:

中班孩子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并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

如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就是幼儿对别人行为方面的评价,它是基于一定的道德标准而产生的,从而体现了幼儿道德感的发展。

37.为避免儿童因模仿影视作品的反面人物而形成不良品德,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最恰当的做法是(   )。

 A.避免幼儿看此类影视作品

 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

 C.尽量选择反面人物少的影视作品

 D.选择有正面榜样作用的影视作品 √

解析:

班杜拉强调观察学习在行为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儿童总是“张着眼睛和耳朵”观察和模仿那些有意和无意的反应。

为了避免儿童因模仿影视作品的反面人物而形成不良品德,成人最好是为幼儿选择有正面榜样作用的影视作品。

38.下列关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亲社会行为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

 B.幼儿亲社会行为主要指向同伴,极少指向老师

 C.幼儿亲社会行为中指向同性伙伴和异性伙伴的次数不存在年龄差异 √

 D.在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中,合作最为常见

解析:

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

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研究表明:

(1)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不存在性别差异;

(2)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主要是指向同伴,极少数指向教师;(3)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指向同性伙伴和异性伙伴的次数存在年龄差异,小班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指向同性、异性同伴的次数接近,而中班和大班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指向同性伙伴的次数不断增多,指向异性伙伴的次数不断减少;(4)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中,合作行为最为常见,再次为分享行为和助人行为,安慰行为和公德行为较少发生;(5)教师通常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做出积极反应或中性反应;同伴对儿童的合作行为多做出积极反应,对儿童的分享行为、帮助行为、安慰行为多做中性反应。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大多未得到及时的强化。

39.班级管理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主体性、整体性、(   )、高效性。

 A.主动性

 B.参与性 √

 C.互动性

 D.活动性

解析:

幼儿园班级管理原则是对班级进行管理必须遵循的普遍性行为准则。

它包括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参与性原则、高效性原则。

40.大一班李老师在组织幼儿进入区域活动前,先请幼儿自行商量游戏的内容、玩法及规则,并用图像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

 这是发展幼儿(   )能力的做法。

 A.前书写 √

 B.前阅读

 C.书写

 D.阅读

解析:

前书写可理解为幼儿用笔或者其他书写替代物,通过感知、涂画、涂写、模拟运用文字或符号等形式,用图形和文字向周围的人传递信息、表达感情及构建前书写经验的游戏和学习活动。

它可以是幼儿自发产生、自主进行的游戏活动,也可以是在成人的引导下进行的以游戏为主的学习活动。

题干中体现了发展幼儿的前书写能力。

41.幼儿园课程目标主要分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   )、月或周目标,某一教育活动目标等五个层次。

 A.学年目标

 B.学期目标 √

 C.每日目标

 D.主题目标

解析:

一般来说,幼儿园课程目标可划分为五个层次:

幼儿园课程总目标(长远目标)、年龄阶段目标(中长期目标)、学期目标(中期目标)、月或周目标(近期阶段目标)、某一教育活动目标(近期具体目标)。

42.评价对课程实施过程具有(   )、鉴定、诊断和改进等作用。

 A.导向 √

 B.激励

 C.甄别

 D.引导

解析: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作用包括鉴定作用、诊断作用、改进作用和导向作用。

43.王老师想了解班上幼儿在益智区使用材料,与同伴交往及操作兴趣等情况,建议她采用(   )进行观察。

 A.追踪观察法

 B.定点观察法 √

 C.扫描观察法

 D.定人观察法

解析:

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当是观察者。

如需要了解全班幼儿的游戏主题和兴趣时,可以采用扫描观察法;需要了解某个区域中幼儿究竟干了些什么,可以采用定点观察法;当需要了解某一个幼儿的行为时,可以采用跟踪观察法。

题干中,王老师想要了解的是幼儿在益智区的一些表现,建议她使用定点观察法。

44.幼儿园环境创设应具有多元指向,它应当指向幼儿的行为,幼儿的(   )、幼儿的社会化,幼儿的健康,园所环境的视觉效果及园所文化的展现。

 A.认知 √

 B.语言

 C.情感

 D.态度

解析: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指向包括行为指向、认知指向、社会化指向、健康指向、视觉指向和文化指向。

45.在创设“春天”主题墙时,教师先设计了一面“春天大自然有什么变化”的问题墙,而后又呈现了幼儿户外寻找春天秘密的图片、作品等,这种环境创设是属于(   )创设。

 A.展览式

 B.操作式

 C.填充式 √

 D.记录式

解析:

展览式创设注重学习成果的展示;操作式创设是指墙面是幼儿动手操作后的“作品”,包括幼儿的创作、制作和记录;填充式创设是指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而对原来的墙面不断丰富;记录式创设着重于对儿童学习经历和过程的展示。

46.体验式学习情境的设计要体现真实性、(   )、社会性。

 A.模拟性 √

 B.适宜性

 C.挑战性

 D.开放性

解析:

体验式学习情境的设计要体现真实性、模拟性、社会性。

学习内容的设计要体现适宜性、意义性和挑战性。

活动评价的设计要体现过程性、持续性和开放性。

47.(   )幼儿能感知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

 A.2~3岁

 B.3~4岁 √

 C.4~5岁

 D.5~6岁

解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的数学认知目标3———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提到,3~4岁能感知物体基本的空间位置与方位,理解上下、前后、里外等方位词。

48.(   )不属于有效师幼互动策略中的激励式互动策略。

 A.情境感染

 B.启发思考 √

 C.语言催化

 D.情感分享

解析:

激励式互动策略主要包括情境感染、语言催化和情感分享。

启发思考属于挑战式互动策略。

49.对幼儿参与活动状态的关注可从情绪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   )和生存状态等方面进行。

 A.投入

 B.交流

 C.互动

 D.思维 √

解析:

从幼儿学习出发的评价,对幼儿参与活动状态的关注主要涉及六大方面:

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存状态。

50.(   )是教育活动中自我评价和内部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

 A.反思 √

 B.成长档案袋

 C.观察

 D.作品分析

解析:

反思是教育活动中自我评价和内部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是现代教师成长的阶梯,也是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需要与呼唤,教师有意识的自我反思和评价能更快地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以及促进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力。

51.在“蝴蝶与花”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问幼儿“蝴蝶是怎样找花的呢?

”幼儿边回答边做双臂向上下摆动的动作,教师又问“你看到的蝴蝶是这样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