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的同理心教育观.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59511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霍姆林斯基的同理心教育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苏霍姆林斯基的同理心教育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苏霍姆林斯基的同理心教育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苏霍姆林斯基的同理心教育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苏霍姆林斯基的同理心教育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苏霍姆林斯基的同理心教育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苏霍姆林斯基的同理心教育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苏霍姆林斯基的同理心教育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苏霍姆林斯基的同理心教育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苏霍姆林斯基的同理心教育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苏霍姆林斯基的同理心教育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苏霍姆林斯基的同理心教育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苏霍姆林斯基的同理心教育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苏霍姆林斯基的同理心教育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苏霍姆林斯基的同理心教育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霍姆林斯基的同理心教育观.docx

《苏霍姆林斯基的同理心教育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霍姆林斯基的同理心教育观.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霍姆林斯基的同理心教育观.docx

苏霍姆林斯基的“同理心”教育观

同理心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重要概念,核心思想是“无条件积极关注”;苏霍姆林斯基的同理心教育观提出同理心是“和谐发展的一般基础”,要求教师不要忘了自己曾经也是孩子;同理心教育观包括对儿童认知特性的同理、对“差生”行为的同理、培育孩子的同理心三部分;同理心教育的最终意义是促进思维和情感的统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同理心(Empathy)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也称为“共情,通情达理”,最早由人本主义大师卡尔·罗杰斯提出。

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同理心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即同理心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把自己的共情传达到对方,让对方感到被接纳被理解。

同理心类似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做法,即所谓“推己及人”,不同的是同理心的核心思想是“无条件积极关注”,也就是更强调关注对方,无条件地肯定对方、接纳对方,最终成效是在对方身上体现,其目的是促进被关注者的自我探索和自我成长。

古往今来,无数成功的教育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无不是通过深刻地领会、娴熟地掌握同理心的观念和技巧,成功实践了育人达人的功业目标,前苏联世界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一、苏霍姆林斯基的同理心教育观

(一)“时刻不忘自己也曾经是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的同理心教育体现在其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包括智力教育、道德教育、劳动教育等等本着对儿童的认知特性、情绪变化、行为动机诸教育心理要素多年的研究和观察,苏霍姆林斯基在情感上与孩子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并达至深切的理解。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育者首先应该全身心地热爱儿童,这种爱不仅仅是长辈对晚辈的爱,而是要有跟孩子共同生活的精神需要。

他愉快地同学生一起活动一起读书,一起旅行,“感到跟孩子交往是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时刻不忘自己也曾经是孩子”。

只有时刻不忘自己曾经是孩子,回忆自己的童年,教育者才能对孩子的处境真正感同身受,体会孩子的情绪、观念及思维习惯,根据儿童的认知、情感的特点,实施正确的教育方法。

因此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文章浅显易懂,生动直白,没有艰深的术语、冗长的论述,而是把自己的情感完全融入进去,是心与心的交流与付出。

在此基础上,苏霍姆林斯基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体验为纽带,终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领域紧紧地联结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现实生活中我们做家长的在家里是怎么做的呢?

是不是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学习,我们在家里更多的场景是这样的:

(图片展示)。

(二)同理心是“和谐发展的一般基础”

“同理心”教育首先要激起情感的共鸣和反响,因此,苏霍姆林斯基把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推向极致。

他指出:

“学校中心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道德的、理性的、审美的、高尚的情感……教育就是从培养真诚的关切之情———即对周围世界所发生的一切都会由衷的作出思想和情感上的反响,这是和谐发展的一般基础。

”在帕夫雷什中学里,情感培养渗透在针对学生的一切教育实践中。

在这里,情感不但作为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效能的手段,更重要的是,教师本人的情感也被深深地带动起来,使情感作为一种教育意识辐射教育全程、全域。

苏霍姆林斯基在日常教育过程中,便是时刻把自己的情感导入其中,与学生形成真正的情感互动。

他用心体会孩子情感的细微变化,在怜悯、疼爱之心的指引下,随时调整他的教育策略。

因此,苏霍姆林斯基与学生朝夕相处,了解他们的欢乐和痛苦,关心他们的成功和失败。

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部生活,不但是他的研究对象,还是他的生命全部。

经他长时间直接观察的学生达3700多人,并为每个学生写了观察记录,记录他们成长的点点滴滴。

在教育中,同理心犹如一片温和的柠檬,融化在所有的教育环节里,使教育全程充满了温馨的甜美和动人的芳香。

在家里,我们是不是也要给孩子准备一份观察记录,记录他们成长的点点滴滴,用心体会孩子情感的细微变化,了解孩子的欢乐和痛苦,关心孩子的成功和失败。

(三)以同理心改良教育措施

一次,一个名叫斯捷帕的男孩,由于过分活泼顽皮,碰断了教室里的一盆玫瑰花。

当时刚参加工作的苏霍姆林斯基大声斥责了这个男孩,事后班上又拿来三盆同样的花,孩子们轮留看护,却唯独拒绝斯捷帕参加。

不久斯捷帕变得沉默,不再淘气。

年轻的苏霍姆林斯基还以为自己的惩罚起了作用。

又过了几周,一天放学后,苏霍姆林斯基因事留在教室,恰巧斯捷帕也在。

当发现教室里只剩师生二人时,斯捷帕觉得很窘,急忙准备回家。

苏霍姆林斯基没有注意到这种情况,无意中叫斯捷帕跟自己一起到草地上去采花。

这时斯捷帕表情迅速变化,先苦笑了一下,接着眼泪直滚下来,转身跑回家去了……此时,苏霍姆林斯基才明白,先前的责罚对斯捷帕伤害有多大,他自觉意识到,孩子因为无心之失而遭到疏远隔离,内心是多么的无助和委屈,而当斯捷帕希望弥补自己的错误时,却又被粗暴地拒绝。

这在孩子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同理心促使苏霍姆林斯基改变了教育方法。

因此,之后发生的另一起儿童破坏花草的事件,经过苏霍姆林斯基积极的换位思考,却采取了前后不同的处理办法,无疑就显得难能可贵。

一次,一年级女学生季娜的祖母病重。

季娜想给祖母采一朵鲜花,使她在病中得到一些安慰。

但是,时值严冬,万物萧索,只有学校的暖房里有菊花,但校方禁止采摘。

季娜一心想着重病的祖母,忘记了学校的规定,她走进暖房,采下了全校师生最喜欢的一朵蓝色菊花。

这一举动恰巧被苏霍姆林斯基发现,他先是大吃一惊,但孩子无邪、恳求的表情旋即使他生出不忍之心,在向季娜问明情况后,苏霍姆林斯基决定放弃惩罚,并感动地说:

“季娜,你再采三朵花,一朵给你,为你有一颗善良的心;另外两朵送给你的父母,为他们教育出了一个善良的人。

”当孩子违抗师命,哭着跑回家时,苏霍姆林斯基不但没有责备,反而反思检讨自己的过失,吸取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对于无知而做出不良行为的儿童,采取宽恕态度,并不遗余力地发现其中蕴涵的美好价值。

这种因同理心而牵引出的教育措施,便是“无条件积极关注”原则的体现。

二、亲近自然———对孩子认知特性的同理

现代“认知心理学之父”亲瑟认为,认知是指感觉和知觉的全部过程。

即认知可以理解为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

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首先是人学。

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即没有对孩子思维特性、认知特点的同理,就谈不上教育。

思维是认知的核心,基于此,苏霍姆林斯基所在的学校为低年级儿童特别开设了“思维课”,进行专门的思维训练。

那么,苏霍姆林斯基理解的孩子的认知特性是什么呢?

(一)苏霍姆林斯基的“思维课”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孩子与成人不同,因为儿童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理解一种事物,需要借助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产生鲜明的表象,使之与自己的精神世界联系起来。

而枯燥抽象的教学脱离了儿童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儿童的大脑很容易感到疲劳。

皮亚杰(JeanPiaget)对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研究也表明,7—10岁儿童的思维尚处在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是指,儿童只有在实际情景中观察具体事物,感受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完成初步的逻辑推理,如果离开具体事物的观察,儿童对知识的理解将会很困难。

依据儿童这一认知特征,苏霍姆林斯基的“思维课”课堂就设在大自然中,因为思维课从形式上看就是到大自然去旅行。

大自然生动具体的形象和画面都是思维运算的最佳素材,是为儿童补充神经耐力的来源。

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指出,大自然是思想“活的源泉”,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书”,因此,“在大自然中发展儿童的思维和增强孩子的思考能力,这是儿童机体自然发展规律的要求。

”学校组织学生每周两次直接接触大自然,从具体事物中找出因果关系,逐步学会使用和掌握一些概念,引导儿童将形象思维提升到抽象思维阶段。

为巩固思维训练的成果,苏霍姆林斯基还编印了《自然界的书》300页,精心选择了300幅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环境的插图,作为学生智力发展的激活剂,让鲜明的大自然图画深深铭刻到儿童的意识里。

(二)苏霍姆林斯基有关认知的童年记忆

苏霍姆林斯基把大自然作为儿童思维训练场所的创意,源自童年时光的回忆。

苏霍姆林斯基的小学、中学生活,一直是在本村学校度过的。

对他影响最大的要数启蒙女教师安娜·萨莫伊洛英娜。

她讲课时学生们都有浓厚的兴趣,所教的知识被学生铭刻在记忆之中。

而其中的秘诀就是,她常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引导学生思考许多问题。

儿童是以形象、色彩和声音进行思维的,因此,大自然中的事物以其丰富多彩的鲜明形象引起了小苏霍姆林斯基的感知、惊讶与好奇。

他接触了许多过去没有注意到的新事物和很多使他感到惊奇的东西,而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动力,正是来自这种“惊奇感”。

苏霍姆林斯基把童年的惊奇感传递给了自己的学生:

“思维的记忆……的确应从惊奇和赞叹,从儿童生活中发出的种种事件的情感色彩开始的。

”只有具有对孩子处境的同理心,体会到他们的纯洁,他们因智力发育尚不成熟而表现出的幼小无助,生出怜悯心,才明白大自然以及由其引起的惊奇感对于孩子的智力开发是多么重要。

苏霍姆林斯基以童年的记忆作为教育儿童的开端,显示其同理能力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而整个教育过程也有如行云流水,充满了自然真挚的人性光辉。

三、相信所有孩子都能教好———对“差生”行为的同理

(一)给“差生”一个美好的童年记忆

在学校,差生往往就是弱者,他们受到老师的嫌弃,同学的嘲讽,孤独自卑,毫无自尊,经常表现出顽劣的行为。

对他们,苏霍姆林斯基有着深刻的同情和理解,总是尽一切力量保护他们、激励他们,发现他们的长处,把他们的尊严等同于自己的尊严,真正做到了“无条件积极关注”。

他说:

“孩子一连得了几个2分之后,就似乎向自己的命运妥协了,觉得什么都无所谓,而且这种无所谓成了大家的笑柄。

这是一个正在形成的人在精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最可怕的事。

如果一个人从儿童时代起就缺乏自尊心,那对他还有什么指望呢?

”苏霍姆林斯基激动地表示:

“某些儿童知道了自己在智力发展上能力有限,正是这一点成了他们不想学习的原因。

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就感到自己似乎是一个不够格的人,这种状况不应当出现。

”对于“差生”智力尊严的践踏,迟早会导致其道德人格的扭曲,苏霍姆林斯基说:

“孩子看到教师一定要把2分的事通知家长时,他就会变得冷酷无情,脑力劳动就会成为他所仇恨的事。

孩子一旦感受到了别人对他漠不关心的态度,就失去了对善与恶的敏感性,产生对人的怀疑和不信任,这就是怨恨的最主要来源。

”甚至对于智力低下的儿童,苏霍姆林斯基也不愿意放弃,他把这些孩子称为“人类最脆弱、最娇嫩的花朵”。

即使有些教师焦躁地追问:

“怎么还能在学校里留这样的学生?

要知道,他简直是个糊涂蛋,性格又那么坏!

是个不可造就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解释道:

“他们来上学,像人们所说的,脑子差劲,这不能怪他们……我们的人道使命在于挽救他们,让他们回到正常的精神生活和美的世界里来……”苏霍姆林斯基一再强调,每个人包括教育者自己,都有独一无二的童年记忆,教育者不应该给儿童留下冷酷、被轻视和被抛弃的记忆,否则便是教育的失职。

因为“儿童的记忆,的确应是从这里开始的———从赤子之爱和怜悯之心”。

(二)用创造性劳动挽回“差生”的尊严

苏霍姆林斯基坚信:

“没有那样的人,他的身上未被赋予天资和可能性,以便于他在生活中、首先在创造性劳动中表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的美质和天才来。

”苏霍姆林斯基的信念来自其秉持的伟大的人道主义思想,根植于欧洲深厚的人本主义土壤之中,从中,他体会到,如果自己需要被承认被接纳,那么他人同样也需要被承认被接纳,保持尊严是人类的共同特性。

同理到这一点,就等于找到了打开“难教育学生”心锁的钥匙。

因此,成绩不好、表现顽劣的学生在苏霍姆林斯基眼中只是不擅长逻辑思维,但他们肯定会有别的长处:

“远非每个人都能成为学者、作家、演员,远非每个人都能发明火药,但每个人应当成为自己行业上的能手———此乃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只有依靠全面发展的理论,才能赢回这些人的尊严,而创造性劳动,这一体现人类最本质特征的活动,便是具体的实现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创造性劳动”这一术语。

创造性劳动的特点在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结合统一,劳动充满丰富的“智力生活”,劳动能促进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使学习成绩不佳而失去智力自信的孩子,通过劳动中表现出的机敏、聪慧,赢得社会认可,重拾做人的尊严。

曾经有个叫高里亚的孩子,因为家庭变故,很早就寄人篱下饱受歧视,缺乏爱的环境令他无心向学、冷酷敌对,在学校给人的印象是懒惰成性、破坏成性,是典型的“难教育学生”。

相信每个学生都善良的苏霍姆林斯基一开始就认定高里亚并非天生顽劣,他是装出来的,是对社会和大人的冷漠无情的抗议。

苏霍姆林斯基对高里亚恶行的分析体现着他的教育信念:

热爱孩子、关心尊重孩子,相信一切孩子在教育中能够向好的方面转变。

有了这个判断,苏霍姆林斯基便让高里亚参加栽培果树的劳动,经过两年的劳动教育,高里亚对生活的热爱被激发出来,他的智力潜能也通过创造性劳动被调动起来,随着从中感受到做人的尊严感和成就感,他的道德品行得到很大改观,自我意识发生巨大改变,逐渐获得周围人的承认,高里亚终于脱胎换骨。

四、培育孩子的同理心

(一)同情心的培养

情感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高级社会性情感,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

具有健康情感的前提条件就是能够感受、体验、接纳他人的情绪情感过程,产生共情效应。

儿童的情感发育与智力发育一样,尚处于不稳定不成熟阶段,这个阶段也是情感教育的关键时期,因此,苏霍姆林斯基把儿童的情感培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同理心体现在情感上就是同情心,所以教孩子学会体察情绪,培养他们同理共情的能力又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苏霍姆林斯基的同情的能力同样来自他的童年记忆。

当年的启蒙女教师安娜·萨莫伊洛英娜,除了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学习文化、开启智能,她还建议:

“孩子们,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采集些鲜花吧。

当孩子们关心长辈的时候,长辈会感到高兴,而鲜花———这是关怀和敬爱的标志。

”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不能只是自己领略,还要把这份快乐带给亲人分享,苏霍姆林斯基的童年留下的就是这样的记忆,接受的就是这样的教育。

因此,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同情心的培养,必须贯穿在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他在观察大量事实之后得出结论:

“对悲欢的敏感和同情只能在童年时代培养。

在这个年龄,心灵对人的苦难和不幸、烦恼和孤单特别敏感。

”在幼儿时期,儿童往往认为一切事物都有感觉、有人性,苏霍姆林斯基把一切生物赋予灵性,从培养他们爱护小生物开始,如关心谁踩坏了小橡树,关心折断翅膀的云雀,为受伤的小鸟建鸟医院等等。

当孩子开始集体生活时,苏霍姆林斯基就把这种爱物的情感延伸到人身上,实现从爱物到爱人的转变。

苏霍姆林斯基带领孩子与孤寡老人安德烈老爷爷交朋友,孩子不仅从眼神中看出老爷爷的心情,而且用心灵去感受,用行动去关心他。

孩子们越是真挚地关心这位老朋友,就越能体察自身周围的不幸。

当孩子们为分担他人的不幸而有所作为时,心里就会确立善意的情感,这样的情感会让心灵更加细腻、敏锐。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让孩子们的心目中有他人”,“让每个孩子都能做到把他人的不幸当作自己的最大不幸,把他给别人带来的欢快看作是自己最大的欢乐和慰藉。

(二)高级情感的培养

热爱祖国是教育的最高目标,也是一种高级情感,但高级情感却难以被学生所理解,需要进行符合孩子的情感、思维特性的转化,唤起孩子与祖国之间真正的情感联系。

苏霍姆林斯基带领孩子们去看望与照料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军人家属,听英雄的故事,体验不幸者的苦难,还为他们栽树种花,为烈属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获得的不仅仅是对悲痛母亲的同情,更由这种同情而升华出崇高的爱国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

“应该让孩子们感受、体验为祖国的自由而失去儿子的母亲的痛苦。

如果一个孩子没有感受和体会到自己祖国失去2200万人生命的不幸,就不能说他的心是高尚的。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中,对个人的同情心与对祖国的热爱就是这样自然融合在一起。

大自然是同理心教育的最佳场所,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宝藏,孩子们身处绚烂多姿的自然环境,通过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不仅开启了智力大门,人类各种美好的情感、高尚的情操也都从中得到陶冶、熏陶和升华。

一位接受过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后来又在部队服役的军官回忆说:

“假如我有必要为祖国去作战的话,我最先回忆起的关于祖国大地的景象便是我遥远的童年时代的图景……”国家是抽象的,思维尚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孩子很难有切身的感受,但失去儿子的母亲是具体的,祖国壮丽的河山是具体的,当孩子身处这些令人激动的情境,抽象概念转化为心灵的体验,便有了对高级情感的同理。

所以,提高孩子对个人情感和美好事务的高度敏感性,便是理解抽象、提升思维水平的最佳方法。

五、同理心教育的意义———思维和情感的统一

如前所述,同理心是指人际关系中,人与人的全方位的互相理解,达到“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境界。

在教育中则体现为,教师对学生“孩子性”的理解和尊重,而孩子性在精神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就是情感和情绪。

苏霍姆林斯基认识到,没有情感的高涨,就不可能有儿童脑细胞的发育。

“我一千次地确信:

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然而“我们的教育学经常忘记,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的大半时间内他首先还是个孩子。

教师在往孩子头脑里填塞现成说法、结论和论断时,常常甚至不给儿童机会接近思想源泉和生动语言的源泉,捆住了想象、幻想和创作的翅膀。

”高涨的情感为学生的智能活动提供了绝佳的操作平台,使学生的感知、记忆等认知过程最优化,使思维活跃、思路开阔,最后促进智能水平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也因此将这种情感称之为“智力情感”。

“智力情感”意味着情感带有智力特性,这正是同理心教育的意义所在。

因为,在人际交往中,要充分理解对方的立场,说起来容易,其实却很难达到,因为这是高级思维水平的体现,所以,说到底,同理能力与智力水平也是相互统一的,同理能力强的人,智力水平必定不差。

基于此,苏霍姆林斯基的同理心教育观才包含着认知、行为、情感三个部分,他反复强调:

“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呈现出一个统一完整的过程”,因此学校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同理能力无疑是衡量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指标。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时说: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

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

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

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教育理念】苏霍姆林斯基: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3-12-3110:

32:

32)转载▼

标签:

教育家庭教育学习力苏霍姆林斯基 分类:

至善幸福◆教育理论介绍

【至善小语】瓦西里·亚力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

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教育理念】苏霍姆林斯基: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一个4岁的女孩摘下了校园的花房里新开的最大的一朵玫瑰花,从容地向外走。

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她为什么要摘花,就弯下腰亲切地问:

“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

能告诉我吗?

”小女孩说:

“我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不相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就把花送回来。

”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带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

“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这个故事是意味深长的。

对于苏霍姆林斯基来说,没有什么比人更重要的了。

在苏霍姆林斯基以前,教育学往往被当成一门“目中无人”的学科,教育的对象被确定为“教育现象、教育事实和教育规律”,原理和规则似乎成了教育学的全部。

苏霍姆林斯基最大的贡献就是把人重新引入了教育学的视野。

他谈论的中心始终是人,人的思想、人的智力、人的情感。

读苏氏的著作,没有生硬的说教,没有繁琐的理论,只有温和的话语和天才的思想,丰富着我们的心灵,如同聆听一位长者的谆谆教诲。

1948年,苏霍姆林斯基担任巴甫雷什中学校长,直到1970年去世,共23年,从未离开过学校的实际工作。

这所原本默默无闻的农村中学,经过他的经营成了全国模范中学,平均每天去该校参观学习的不下一二百人。

苏霍姆林斯基的勤奋是令人诧异的:

他读完了小学一年级到高中十年级的全部教科书,掌握了各年级各门课的教学内容。

把全部的数学习题都做了一遍;他个人藏书一万八千册,记了四十种分门别类的学习笔记,大量阅读文艺著作和科学著作;他兼当班主任,把一群孩子从小学预备班带到高中毕业,历时十一年,写成了一本叫《学生的精神世界》的书;他一生观察过2700名学生,给每人建立一张观察卡片;他还坚持每天听两节课,遇到当天有事,第二天就把听课补加为四节;他一生写了41本教育专著和小册子,六百多篇教育论文,一千多篇供儿童阅读的文艺性文章,临死前还给出版社送去了5500页打印的未发表的手稿!

而他自己,却因为积劳成疾,只活了52岁。

他的《帕夫雷什中学》、《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都是一条条从实践的源头引出的河流,自然而然地流进人们的心灵,所以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学,是真正意义上的“活的教育学”。

正因为立足于丰富的教育实践,正因为对活生生的人的真切的关注,苏霍姆林斯基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出发,提出了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并将其作为学校教育的目标。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这意味着“人在品行上以及相互关系上的道德纯洁,意味着体魄的完美、审美需求和趣味的丰富及社会和个人兴趣的多样”。

而要实现全面发展,必须“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使这几方面的教育呈现为一个统一的完整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

而道德教育应当及早开始,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培养他们包含自觉性、自尊心和责任感这三大要素在内的良好的道德习惯,在这个过程中,苏氏更为强调学生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自我评价。

智育也是苏氏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育的主要目的是发展智力,但是智育并不单单归结为积累知识。

按照他的观点,智育应当包括获得知识,形成科学世界观,发展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脑力劳动文明,培养人在整个一生中对丰富自己智力的需要,培养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需要等多方面的任务与要求。

因为,正确理解智育本身就包含着兼施德育的职能。

他说:

“在我们这个时代,没有良好的教养,没有牢固的知识,没有丰富的智力素养和多方面的智力兴趣,要把一个人提高到道德尊严感的高度是不可思议的。

”和许多教育家一样,苏霍姆林斯基也高度重视体育的作用,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给予充分的关注,要求学校的环境布置、教学设备和通风采光等都要从学生的健康方面考虑。

他确信,“有规律的经常性锻炼不仅可以使身体变得健美、动作协调,而且可以培养性格、锻炼意志”。

劳动教育和美育也是苏氏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苏氏看来,劳动教育任务就是要让劳动渗入学生的精神生活中去,使学生在青少年早期就对劳动产生兴趣并热爱它。

他还视美为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努力教会孩子能从大自然、艺术以及人们关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