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大学医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9890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汕头大学医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汕头大学医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汕头大学医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汕头大学医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汕头大学医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汕头大学医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汕头大学医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汕头大学医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汕头大学医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汕头大学医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汕头大学医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汕头大学医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汕头大学医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汕头大学医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doc.docx

《汕头大学医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汕头大学医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doc.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汕头大学医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doc.docx

汕头大学医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doc

汕头大学医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015届毕业生

毕业生就业质量是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25号)要求,为全面反映我院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质量,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现对我院2015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统计截止日期为2015年12月10日)。

第一部分学校情况

一、学校简介

(一)人才培养定位及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

具备国际视野的出色医生

医德:

珍视生命,服务民众,奉献、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德

医术:

掌握先进医学知识和技能,具有自主学习、更新知识、持续发展的能力

医能:

具备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具有成为栋梁之才的素质和潜力

(二)办学历史

汕头大学医学院前身为潮州产科传习所,创建于1924年,195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广东省汕头医学专科学校,1983年9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并入汕头大学,改成汕头大学医学院。

1984年7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汕头大学医学院相对独立体制,1990年国家教委批准招收硕士研究生,1998年6月获博士学位授权点,2001年4月设立基础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2年增设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003年获广东省名牌专业,200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优秀评估和“十五”“211工程”整体验收,2008年获教育部特色专业,2009年增设药学博士后流动站,2009年底作为教育部《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公布后的第一所医学院校通过专业认证,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中国大陆第一所招收欧美国家本科起点留学生的医学院校,2012年临床医学专业进入ESI(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全球前1%行列,2013年成为广东省试点学院,2014年列入北京协和医院选拔优秀临床实习生重点高校,2015年开始加入协和医学院“七转八”行列,完成学业后,获得协和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二、毕业生的基本情况

2015年我院毕业生总数为283人,其中临床医学本硕连读155人、本硕连读影像方向24人、临床医学本科104人。

近些年,我院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相对稳定状态,2015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本科97.06%,硕士研究生98.88%。

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中主要是以下几种情况:

本科未就业的同学,主观不愿意就业,准备下年继续考取硕士研究生;七年制未就业的同学,由于心仪单位未能考上,准备下年再考。

第二部分学校的就业工作

一、学校制定的“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

《汕头大学医学院2015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汕大医〔2015〕25号

二、学校的就业指导服务

我院秉承“立足市场,突出服务,加强引导”的工作理念,以“落实政策、搭建平台、注重服务、促进改革”为工作主线,整合各类资源,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服务体系,力求将就业宣传、市场建设、信息化服务、个性化指导、困难帮扶、就业拓展、思想引导和跟踪反馈等方面的工作常态化,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创造条件。

1、加强就业政策宣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为帮助学生学好政策,用好政策,规划精彩职业人生,就业工作相关人员认真研读、领会和熟悉就业政策,随时帮助毕业生释疑解惑。

用好校内宣传阵地,充分利用校园网、就业网、学院布告栏、就业手册、就业指导课、专题讲座等途径向全院学生宣传国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系列政策,尤其是基层就业、应征入伍、受聘科研助理、自主创业、就业援助等,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就业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毕业生把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主动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继续实施“雏鹰行动”,做好大学新生就业政策与职业发展宣传教育。

2、着力推进毕业生就业创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就业创业信息化服务水平

以全省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为突破口,发挥好校园就业信息服务平台的枢纽和桥梁作用。

以“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大学生就业在线”为依托,以学院就业信息网为平台,积极探索利用QQ、飞信、微信等新型传播手段发布就业信息,加快就业信息的收集、发布和更新。

每天专人上网搜索各类招聘公告,筛选发布符合我院学生需求特点的招聘信息约250条,提供就业岗位超千个。

3、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搭建形式多样和更加高效的供需见面服务平台。

充分利用各方资源,着力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强与各用人单位的联系,搭建就业双选平台,为毕业生和企业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求职招聘选择。

充分发挥专场招聘会针对性强、成功率高的优势,积极邀请用人单位到校召开小型专场招聘会和宣讲会,为毕业生就业、签约提供方便,提高毕业生就业的便利性和时效性。

积极邀请优秀毕业生、企业精英进校园开展系列宣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更好地了解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和参与就业工作的主动性。

4、鼓励学生报考研究生,为学生考研创造更多便利条件

升学一方面是减缓就业压力,一方面为实现高起点的就业创造条件。

2015年本科考研率为39.22%,硕士考研率为2.79%,再创历史新高。

5、重视困难群体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和援助工作

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数据库,按照“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的原则,有针对性的“一对一”甚至“多对一”地开展就业帮扶工作,创造条件为困难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岗位推荐等帮助,切实解决经济上、心理上和求职过程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确保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实现就业。

继续实施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补助金的资助制度,积极扶助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顺利就业。

6、实施就业奖励制度,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为调动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早就业,早安心,对在就业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本科毕业学生给予奖励。

7、充分发挥附属医院资源优势,优先接纳我院优秀毕业生就业

一直以来,我院附属医院对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每年均有腾出一定的岗位优先招聘我院毕业生。

对于七年制本硕学生尤为重视,只要英语过“六级”、学业优秀,按在编人员引进;一线临床紧缺专业,招聘优秀本科毕业生充实。

今年我院七年制本硕毕业生有近22.35%的学生选择留附属医院工作。

8、强化创新创业引导,推进就业课程建设

重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着力提高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结合专业教育和行业发展,帮助学生提高职业规划意识和求职技能,在原有课程《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基础上,新开设职业意识培育综合课程《医者之心》,同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组织众多社会医疗实践活动(如:

宁养医疗服务义工活动、大学生医疗扶贫体验计划、校园健康使者计划、大学生医德医风宣传队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医疗服务的使命、百姓的需求,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完善自身综合素质,更加坚定献身医学、乐于奉献的信念,增强就业的决心、信心和服务基层的使命。

9、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校园稳定

高度重视就业安全和校园稳定,做好毕业生离校前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创造条件为困难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岗位推荐等帮助,及时掌握毕业生思想动态,加强心理咨询与干预调节工作,及时排查并消除安全隐患,妥善化解潜在矛盾,确保就业安全和校园稳定。

10、建立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按广东省要求时间表,发布本校的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并在校园就业网上公布。

三、毕业生对就业服务的评价

我院对2015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下列情况:

毕业生经常浏览学院就业中心网页(75%),对网络提供就业信息、飞信提醒等等服务较满意(94.64%),大多数学生(60.71%)的就业信息是通过老师或学校就业网站获取的,同学们(73.21%)认为有必要开设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进行职业辅导。

由于学院细致地开展方方面面的就业服务,因此,我们的学生对医学人才的发展路径是比较了解(94.64%),对自己目前就业情况较为满意,对我院就业工作的总体满意度高达96.42%。

第三部分毕业生的就业结果

一、就业数量

1.就业率

2015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截止2015年9月1日)

学历

毕业生总数

就业人数

升学人数

未就业人数

就业率

本科

102

59

40

3

97.06%

硕士

179

172

5

2

98.88%

2015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截止2015年12月10日)

学历

毕业生总数

就业人数

升学人数

未就业人数

就业率

本科

104

61

40

3

97.12%

硕士

179

172

5

2

98.88%

2.毕业流向

2015届毕业生毕业流向(2015年12月10日)

学历

毕业生总数

升学

医疗卫生单位

企业

未就业

本科

104

40

55

6

3

硕士

179

5

170

2

2

 

本科毕业生毕业流向

 

七年制毕业生毕业流向

 

二、就业分布

 

本科毕业生在各地区就业人数情况图

 

七年制毕业生在各地区就业人数情况图

 

三、就业质量

1.薪酬

2015届毕业生薪酬(元)

本科

本硕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

影像

3590

6151

6478

2.专业对口度

2015届毕业生专业对口度

本科

本硕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

影像

96.72%

100%

100%

3.总体情况:

本科:

a.毕业生总数104人,升学占38.46%,6人到企业就业,占5.77%,其余全部到医疗卫生系统工作(占52.88%),待业3人;

b.学生就业流向有所拓宽,到医疗相关行业就业人数较去年增多,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为96.72%;

c.就业学生中超七成到县(辖市)属以上单位,基层单位主要是在珠三角城市,民营单位受欢迎度不高;

d.超一半(55.77%)的学生到珠三角地区就业;

e.3名未就业学生均为准备下年考研,无意愿就业。

硕士:

a.毕业生总数179人,升学读博5人,2人到医药器械公司,2人待业,其余全部到医院工作(占94.97%);

b.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达100%,就业口径狭小;

c.学生就业单位级别较高,厅局属以上单位占76.54%;

d.没有学生到乡镇属基层单位;

e.民营单位受欢迎度不高,仅占学生数的4.47%;

f.22.35%的学生留我院附属医院工作;

g.近5成(44.69%)的学生到珠三角地区就业,其中深圳最热门;

h.2名未就业学生均想考取执业医师资格后再就业。

第四部分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

结论:

1、本届学生对其就业状况还是较为满意,只有5.36%的同学对就业现状较为不满;超过一半(51.79%)的同学对能成为医生感到自豪;认同(80.36%)学校的专业学习促进他们的就业;通过5年的专业学习,对医学专业的热爱程度反而减少的占12.5%,只有28.57%的同学表示不会放弃从医。

2、同学们的职业规划起步较晚,将近一半的同学在实习期间才考虑就业的问题,14.29%的同学是毫无规划的。

3、同学们比较认同在校期间必须开展职业指导(73.21%),对学院提供的就业服务也较为肯定(96.43%)。

4、学生就业期望趋于务实,工资及福利待遇、个人未来的发展、工作的稳定性和舒适性是择业过程中首要考虑的三个因素。

5、用人单位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51.79%、专业思想33.93%。

6、学生认为影响其就业质量的因素依次为:

学校知名度、专业能力、在校学习成绩、家庭社会人脉关系等;

7、认为学校需要改进的工作方面,依次为:

教学48.21%、学工39.29%、后勤26.79%。

第五部分就业市场需求分析及发展趋势

2014年8月25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以国卫科教发〔2014〕49号印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

要求2015年各省(区、市)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020年基本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所有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在这过渡时期,学生毕业后既可以选择报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也可以参加用人单位就业岗位招聘,而且规范化培训基地有任务招收一定数量的毕业生,这意味着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拓宽了,这对临床方向的毕业生来说是一大福音。

由于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与自身能力不匹配的矛盾长期存在,加之国内外经济形势不够明朗,社会需求放緩,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供求矛盾依然突出,毕业生就业形势仍较为严峻。

学院将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尤其是校友、附属医院),广泛征集适合我院毕业生的需求信息,积极拓宽就业渠道。

一直以来,我院附属医院对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每年均有腾出一定的岗位优先招聘我院优秀毕业生,七年制本硕毕业生约30%选择留附属医院工作。

每年年底,学院召开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优秀校友们携单位人力资源部门领导莅校招聘,积极支持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

我院将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和优化服务平台,全方位推进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科学发展。

第六部分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为建立毕业生就业对人才培养的反馈机制,学院逐步完善建立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评价体系,从毕业生对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对就业满意度,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和毕业生岗位胜任力调查等进行科学评价,根据反馈意见调整人才培养方式,建立就业与招生、培养的联动机制。

通过这些年的调研,我院在办学层次和课程设置上都做了相应的调整。

在办学上,加大了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办学的力度,缩小了临床医学本科的规模,重点发展七年制。

根据市场需求,增加了儿科、口腔等专业的设置,满足了社会对这部分专业人才的急切需求。

在课程设置上,加大实践课程和注重临床技能培养,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PBL)、以病例为中心的教学(CBL)、小班授课、病例讨论、标准化病人、实践考试(OSCE)等;采取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早期接触临床和实践,大一即去医院观摩,以提高临床能力为主,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进入角色。

同时,学院非常重视学生的医德信念培养,开展特色鲜明的实践教育活动,如:

宁养医疗服务义工活动、大学生医疗扶贫体验计划、校园健康使者计划、大学生医德医风宣传队活动等,让学生充分体验医疗服务的使命、百姓的需求,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完善自身综合素质,更加坚定献身医学、乐于奉献的信念,增强就业的决心、信心和服务基层的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