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小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60261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威尼斯的小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威尼斯的小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威尼斯的小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威尼斯的小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威尼斯的小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威尼斯的小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威尼斯的小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威尼斯的小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威尼斯的小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威尼斯的小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威尼斯的小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威尼斯的小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威尼斯的小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威尼斯的小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威尼斯的小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威尼斯的小艇.docx

《威尼斯的小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威尼斯的小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威尼斯的小艇.docx

威尼斯的小艇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威尼斯的小艇》是人教实验版小语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组中的一篇讲读课文。

它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文句,展示了瑰丽的异国风情与小艇的独特作用。

课文从“我”的所见所感入手,首先交代了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接着详细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然后讲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最后说了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是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设计理念

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感悟,一种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因此,在教学中,以学生的阅读学习为主线,通过创设情境,读、思、画、议等手段,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小艇的构造特点,领悟小艇在威尼斯的独特作用,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力图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教学思路,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正确读写“威尼斯、小艇、船艄、船舱”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构造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

3、领悟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小艇的特点和船夫的驾驶技术。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都喜欢旅游,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国外走走。

看,这是意大利东北部美丽的水上城市——威尼斯(板书)。

她的周围被海洋环绕,有401座桥梁横跨在117条纵横交叉的河道上,连接118个岛屿,有水城、桥城、百岛城之称。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也慕名前往,游览之后,他写下了《威尼斯小艇》(板书)这篇佳作。

今天就让我们借着《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一睹威尼斯独特的风光。

生:

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词。

师:

同学们课下已经预习课文了,课文中的词语都认识吗?

师:

请一位同学来读读。

生读:

shāo艄

师:

哎,请你再读一遍(船shāo艄)

师:

一起读。

生:

船艄

意图:

关注学生易错的字音。

师:

继续读(指名)纵横交叉(chà)

师:

同学们有不同读音吗?

(引导学生发现并学习多音字)

chā(交叉)

chà(劈叉)

生……叉chā

师:

叉是多音字,叉这个字还有两个不常用的读音课下查一下字典。

意图:

这个字有四个读音,教师只关注了常用的两个,留下了两个让学生查字典,意在培养自觉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师:

唉,同学们,从字面上也能知道词语的意思。

这里有两个四字词,谁想猜猜它们的意思。

生猜:

纵横交叉 操纵自如

意图:

根据字面猜想词语的意思,也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有助于高年级学生积累方法,为推想词句的意思打下基础。

师:

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吧。

(齐读)

三、整体感知

师:

生字词同学们都认识了,那下面就让我们再快速地浏览一遍课文,说说课文讲了哪些内容。

(说说课文能容)

生:

小艇的样子

   船夫的驾驶技术

   小艇与人们的关系

(师随机板书)

意图:

梳理课文内容

四、重点段落品悟。

  1、品读第二自然段,了解小艇的构造特点。

师:

作者在众多事物中选择了小艇来写,那是一只怎样的小艇呢?

我们一起去看看!

请大家认真读第2自然段画出描写小艇特点的句子。

(初步认识小艇)

师:

谁来说一下。

生:

像——、像——。

师:

对,像独木舟,像——

师:

再仔细读一读描写小艇的句子,想一想小艇的_____特点像独木舟。

生:

长、深、窄。

板书,特点。

师:

像独木舟多有趣的样子,你再来读读吧。

生:

读。

师:

二三十英尺长,1英尺=0.3048米,二三十英尺相当于10多米长呢,比我们的教室还长。

(感受小艇的长)

师:

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读出自己对小艇长的感受)

师:

这小艇可真长。

(师评价朗读)

师:

那什么特点像新月?

生:

(翘)——像——

师:

多美的形状啊,你再来读一读。

(生读)(感受小艇的外表美)

师:

小艇在你的朗读中更美了。

师:

同学们看老师换种写法也能写出小艇的特点。

师:

出示句子,与原文比较比较,你有什么体会?

   出示: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

行动轻快灵活。

生:

读后交流。

(体会比喻句的作用)

师小结:

是呀,正是这几句比喻的运用,文字更生动了。

我们仿佛看到了那构造独特的小艇。

师:

让我们再美美的读一读吧。

(带着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受,感受到小艇的美,比喻句的妙用)

意图:

1.通过重点词句的品悟,了解课文写了小艇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比喻的。

这是学生“得意”的过程;2.通过对比阅读,体会比喻的作用,感受文字的美。

这是学生“得言”的过程。

3.在品读中逐步形成对小艇形象的完善。

学生脑海中的小艇,是通过内化文字一步步形成的,也许不如画面美,也许比画面更美。

但这是学生个人感悟,是学生品文析句,思维想象的结果。

师:

同学们这么奇特的小艇想不想坐上去?

那就坐上去吧,轻轻地闭上眼睛。

师配乐朗读,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小艇的美观舒适。

2、品读第四自然段,了解船夫的驾驶技术。

师:

这么美观、舒适的小艇要想行动自如,还离不开船夫的驾驶技术。

师:

认真读一读第4段,看看哪个词最能体现船夫的驾驶技术。

(通过关键词来说明船夫的驾驶技术)

生:

操纵自如。

 预设:

(找不到,提醒最能体现的)

师:

有几个动词体现了操纵自如,你发现了吗?

生:

挤、穿过、急转弯……(随机板书)(抓住动词体会船夫的驾驶技术)

师:

挤字用的特别好,你再来读一读。

师:

不管多窄,他总能用尽办法挤过去,一个挤字仿佛让你看到了什么?

(体会用词的准确)

生:

想象说。

师:

说得多好哇。

师:

谁能像他一样再说说一个穿过,仿佛也让你看到了……?

生:

答。

师:

多了不起的船夫,你再来读读这句话。

(在感悟中读出情)

师:

来往船只非常多,速度特别快,河道十分狭窄,可船夫却能平稳的穿过,真是技术高超的船夫啊!

我们怎能不佩服呢?

谁再来读读。

指名读。

(训练有感情的读)

合作读:

这么多人想读,那我们合作来读一读,把这六句话分4层来读,①②|③|④|⑤⑥(分层次来读体会船夫的驾驶技术)

意图:

引导学生抓住几个动词,想象画面,体会船夫的“操纵自如”,在品读中表达对船夫的敬佩之情;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及构段的形式。

3、速读最后两段,概括两段内容。

师:

船夫的技术真了不起,看人们都来坐小艇了,快速默读最后两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读)

师:

你来说。

生: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小艇。

师:

所以作者说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联系到课文开头说明小艇的重要作用)

师:

作者在第一段中就告诉了我们小艇是主要交通工具=大街上的汽车。

(板书)

五、回顾全文,了解课文结构特点。

师:

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板书提示)

(学习课文的结构形式)

生:

(总——分)

师:

你真会读书,是呀,下面的部分都是围绕第一段来写的,这就是总分的关系。

在写文章时,我们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方式使文章条理、脉络清晰。

(了解总——分的作用)

师:

同学们游览了威尼斯,观赏了小艇,你有什么收获?

生(谈)

师:

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收获。

(回顾本课的写作特点)

1.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比喻。

2.动静结合。

意图:

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回归整体。

六、作业:

写自己喜欢的物品或家乡的景物,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写出特点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密切关系。

受到热爱大自然与热爱生活的教育。

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理解作者是怎样把这一特点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平时我们只能从书报或电视上看到一些世界著名城市的特色风光,极少出外旅游,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外国旅游,好吗?

 2.好!

现在我们已下了飞机,到了意大利的威尼斯,请同学们用你的摄像机——眼睛把威尼斯的风光摄下来,待会告诉老师你们都拍摄了什么景物?

   

3.(CAI课件)播放图片、音乐。

4.游览了威尼斯,你们有什么感受?

(美极了!

5.你们都见到了什么?

看谁的摄像机最好,摄入的景物最多。

(石桥,古建筑,河道,小艇……)

6.这些啊,大作家马克吐温也都见到过,而且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并写下了一篇文章,什么文章啊?

(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提出要求。

1、过渡:

可是,为什么作者在这众多的事物中,只选择“小艇”来写呢?

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自由地读一读他的文章,边读边思考。

(学生读)

(课件出示)思考题:

(1)读准课本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威尼斯的小艇有什么特点?

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具体写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的?

(4)小艇和威尼斯城市关系密切,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了解小艇的样子和特点:

2、学生根据思考题,自学课文,圈点、勾画,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三、检查自学,相机点拨。

1、同学互相提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

挺:

壬;寂:

不要多一小竖。

2、过渡:

好,作者为什么选择小艇来写呢?

(因为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

3、说到交通工具,我记得文中有句话说“小艇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你说这“大街”指的是什么?

(河道)“汽车”呢?

(小艇)

4、课前,我们预习过,刚才又读了一遍,你记不记得文中有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男女老少各类人”都离不开小艇?

(记得)都有写了谁?

(商人、妇女、老人、小孩)

5、是啊!

可见它确实是那里的——(主要交通工具)。

从这里,我们知道了小艇的这一特点,(小艇作用大)正因为小艇有这个突出特点,所以作者选择小艇写。

6、你认为还有其它的原因吗?

(结合同学的发言。

由老师板书:

样子奇特、船夫技术高超)

四、总结:

同学们学习很认真,从整体上认识了小艇和它的特点。

下一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并抓住小艇的特点进行精彩描绘的。

五、作业:

1、抄写课文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初步学习了课文,你喜欢小艇吗,为什么?

2、学生可自由发言,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二、了解小艇的样子和特点:

1、说得很好,当我们置身于威尼斯的小艇中,会有一种“船在水中走,人在画中游”的感受,那么就先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造型别致、乘坐舒适的小船。

2、我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小船的样子和特点的?

3、下面请大家看:

(比较)哪一句写得生动?

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起来轻快,灵活

4、我们一致认为课文中的写得生动,那么怎么生动呢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5、谁来谈一谈作者用了什么方法使我们感到描写得更生动形象?

(比喻)几个比喻?

(3个)都把小艇比作什么?

体现了哪些特点?

(比作独木舟:

体现长、窄、深;比作新月:

体现小艇两头翘;比作水蛇:

体现小艇行动轻快灵活)

6、理解得非常好,可见,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抓住了小艇的主要特点,描写细致入微。

现在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来体会一下吧!

(全班一起读)

7、好,如果有这么一艘小艇就在我们面前,你想不想体会一下坐在里面的感觉呢?

8、OK,我们就来做一个“模拟情景”的小表演,假设大家就在这样一艘小艇中,我们现在正顺流而下,两旁是小桥,流水,人家。

我读课文,大家做动作,看谁想象得巧、妙: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作相应的“摸摸柔软的垫子”、“穿过小桥,仰望小桥”“推开船”,“远眺”,“打招呼”等动作)

9、下面我请各位乘坐小艇的同学谈一谈你的感受?

(舒服,看到两边的河流,桥梁,船只,很新鲜;两岸的建筑物很美;见到了多日未见的同学,很兴奋……)

三、学习“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一段:

1、过渡:

作者观察细致,描写具体,不仅写出威尼斯的小艇的特点,而且写到了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2、那么,船夫的技术如何呢?

下面请看一段船夫驾驶小艇穿梭于河面上的录像。

    

3、哪些词说明船夫驾驶技术好呢?

(学生回答:

操纵自如、挤过、穿过、急转弯)

4、课文描写得很精彩,下面我请一位同学上台给大家复述一下船夫的“操纵自如”,不过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以手作小艇,边讲边演示。

全体学生都做“船夫”:

以手代艇,以桌面代河,以文具盒、书本代替河中其它船只。

5、学生集体演示,一边跟教师配合读课文:

第四自然段,师生表演)

师(读):

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

——生:

(接读)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同时以手代艇做“左拐右拐”的动作)

师(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

——生:

(接读)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极快,还能作急转弯。

 (同时以手代艇作“穿过”“快”、“急转弯”的动作)

6、让学生谈谈“操纵自如”的含义,联系刚才的表演,并举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说明。

 (引导学生理解“操纵自如”是指驾驶得非常熟练、要小艇怎么行驶,小艇就怎么行驶)

7、品位朗读。

四、学习“小艇和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

1、课文一开始就说“威尼斯的小艇相当于大街上的汽车”。

那么都有哪些人离不开汽车,他们乘坐小艇去做什么呢?

四人小组边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边讨论:

2、学习成果展示。

3、好!

大家看,小艇和人们的生活联系是多么密切,商人、妇女、小孩、老人,他们都离不开小艇,他们有的去(),有的去(),有的(),那么,青年妇女去哪里呢?

请你展开想象说一说?

(去看戏;走亲戚;购物……)

4、那么,在威尼斯,除了课文中写的一些人,需要用小艇做交通工具外,还有哪些人也要用小艇做交通工具去工作、去学习呢?

(邮递员,教师,学生,医生,市长,旅游者……坐小艇做各种各样的事。

5、这一段文字很美,写出了威尼斯城市的安静、美丽,让我们通过朗读来欣赏威尼斯月夜的美景吧!

(学生美读)

五、总结全文:

1、从黎明到夜深人静,我们可以看到小艇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威尼斯的小艇一出动,城市就怎么样?

(喧闹,充满生机和活力);当小艇一停泊,威尼斯就(静寂、沉静,入睡了)。

正像课文结尾所说,古老的威尼斯就又沉沉地入睡了。

2、一静一动,文章写得是真好,下面让我们配上轻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来体味一下这座美丽而古老的水上城市。

4、的确,课文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世界是美的,生活是美的!

美的地方何止一个威尼斯,我希望大家能投入生活,热爱生活,那么你就会感到生活充满了快乐。

六、布置作业。

1、把课文美美地读给家长听。

2、课后收集资料,向大家介绍东方威尼斯——苏州。

板书设计:

           ┌小艇的特点:

┌外形:

窄、深、翘

 威尼斯的小艇│(样子奇特)└行动:

轻快灵活

  (主要交通工具)│船夫技术高超:

操纵自如

           │

           └小艇的作用:

关系密切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之六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操纵自如、交叉、耸立、桥梁、小艇、威尼斯、静寂”等词语.

  2、通过交流材料和初读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

  教学重点:

了解小城的的特点和它在威尼斯水城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威尼斯是意大利东北部的一座水上城市,有无数条水道和姿态各异的桥梁,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下面我们小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想想威尼斯小艇是什么样的?

你对威尼斯还有哪些了解?

(可从地理风貌、小艇以及同水城的关系说起)

  二、检查预习的情况

  1、读准本课生字词:

操纵自如、交叉、耸立、桥梁、小艇、威尼斯、静寂。

  2、同学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

  挺:

  寂:

不要多一小竖

  3、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互相质疑(也可放到理解课文时解决)。

  簇拥:

(许多人)紧紧地围着。

  操纵自如:

本课指驾驶小艇的技术熟练自如,得心应手。

  哗笑:

高声喧哗说笑。

  三、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艇和威尼斯人生活得十分密切?

  3、有什么不懂的问题画下来。

  四、简单在小组里进行交流,解决简单的问题。

  附: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受到热爱大自然与热爱生活的教育。

  2、领会抓住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前四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1、领会抓住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前四个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读了课文,你喜欢小艇吗,为什么?

  学生可自由发言,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二、新授

  自学提示:

  课文对小艇的样子和船夫的驾驶技术作了精彩描写,先找出有关部分读一读,然后说说作者这样写好不好,好在哪?

  1、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描写想象小艇的样子。

  读读描写小艇样子的段落——第2自然段。

  2、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抓关键词:

长、窄、深、翘起、轻便灵活和三个比喻句来理解。

    板书:

 

     

 

  小结:

小艇的样子十分奇特,坐在里面非常舒服,充满情趣,这都离不开船夫的驾驶技术。

  3、那么课文从哪些方面展示了船夫的高超技术?

(学生默读课文,进行画批)

  4、学生交流,重点体会“操纵自如”

  小结:

  

(1)小艇速度极快。

  

(2)在非常狭窄非常拥挤的地方也能平稳穿过,还能急转弯。

  小结写法:

仔细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描写,注意事物的动态和静态,本文在这方面写得很突出。

再读读课文的前4个自然段。

  5、背诵课文前四个自然段:

先自己试着背一背,再指名分自然段背诵。

  三、学生展开想象,说话练习。

  由此可见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密切,按照投影提示,在小组里说说什么人坐小艇,去干什么?

  表格提示:

       

 

  附: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