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活动区观察记录幼儿园小班个案观察.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60373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活动区观察记录幼儿园小班个案观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幼儿园活动区观察记录幼儿园小班个案观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幼儿园活动区观察记录幼儿园小班个案观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幼儿园活动区观察记录幼儿园小班个案观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幼儿园活动区观察记录幼儿园小班个案观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幼儿园活动区观察记录幼儿园小班个案观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幼儿园活动区观察记录幼儿园小班个案观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幼儿园活动区观察记录幼儿园小班个案观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幼儿园活动区观察记录幼儿园小班个案观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幼儿园活动区观察记录幼儿园小班个案观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幼儿园活动区观察记录幼儿园小班个案观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幼儿园活动区观察记录幼儿园小班个案观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幼儿园活动区观察记录幼儿园小班个案观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幼儿园活动区观察记录幼儿园小班个案观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幼儿园活动区观察记录幼儿园小班个案观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幼儿园活动区观察记录幼儿园小班个案观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幼儿园活动区观察记录幼儿园小班个案观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幼儿园活动区观察记录幼儿园小班个案观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幼儿园活动区观察记录幼儿园小班个案观察.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幼儿园活动区观察记录幼儿园小班个案观察.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活动区观察记录幼儿园小班个案观察.docx

《幼儿园活动区观察记录幼儿园小班个案观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活动区观察记录幼儿园小班个案观察.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园活动区观察记录幼儿园小班个案观察.docx

幼儿园活动区观察记录幼儿园小班个案观察

幼儿园活动区观察记录-幼儿园小班个案观察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

他怎么啦

  活动过程

  1、出示活动脸谱,引起兴趣。

  ⑴教师操作,幼儿观察。

  ⑵自由议论、模仿。

  2、游戏“他怎么啦”

  ⑴教师做表情动作,请幼儿来猜。

  ⑵请幼儿做表情动作,教师和幼儿一起猜,并问表演幼儿猜得对不对。

  3、教师说词或句子,幼儿体验、感受。

  ⑴说高兴词。

  ⑵说害怕词。

  ⑶说痛苦词。

  ⑷说生气词。

  幼儿表演、体验、感受后,教师启发幼儿用语言表述出来。

  小结:

教育幼儿要关心别人,学会观察,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

  4、分组表演。

  分成四组,给每组小朋友一张画有喜、怒、哀、惧的图片,每组请出一位小朋友,拿着这张图片,随便指脸谱喜、怒、哀、惧中的一个,其他小朋友看后,马上用表情、姿势表演出来,并说明自己“怎么啦”。

  活动延伸自由表演。

室内四面墙上分别挂有喜、怒、哀、惧四个脸谱,幼儿自由选择。

如愿意表演高兴的站到喜的脸谱下面,愿意表演怒、哀、惧的分别站在对应脸谱下面。

  活动目标1、教育幼儿关心同伴,帮助他人。

2、初步培养幼儿的观察、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要求幼儿在家里或公共场合,注意观察成人的面部表情,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准备一个可以活动的大脸谱,喜、怒、哀、惧脸谱各一张,四个脸谱都画在同一张纸上的图片四张。

  3、环境布置:

四面墙上分别挂有喜、怒、哀、惧脸谱。

幼儿园小班习惯观察记录

  小一班幼儿观察记录表

  姓名观察日期观察地点

  全体幼儿

  性别男女

  年龄

  4

  教师

  姚老师

  教室

  观察时间上午观察情景看书

  今天中午吃过午饭,我让孩子们到图书区看图书,请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看,培养他们保护图书、喜欢看书的习惯,孩子们都显得比较高兴,刚开始的时候,还纪律还比较好,可是后来却发生了好几件事:

1、几个小男孩拿着图书当方向盘开汽车,嘴巴里还不时的

  实地记录

  发出:

“滴滴、叭叭!

”的汽车叫声,有的还把书卷起来当话筒唱歌;2、好几本书都掉在了地上,却只见孩子从书上踩过的脚印,没有一个人会弯腰见图书,面对这幅场面,我说:

“书宝宝已经在地上躺了很长时间了,怎么没有人把书宝宝送回家呢?

看!

这本书宝宝已经在哭类!

它可伤心类!

”没人反应,最后还是乐乐小朋友把书捡起来放回了书架;3、在看书的时候,突然有个小朋友大叫:

“看!

我这里有奥特曼!

可好看类!

”这么一叫,引来了旁边小朋友的兴趣,于是旁边的小朋友也想看,最后你争我抢,可怜的那本图书,只听“哗”的一声响,撕破了!

面对以上孩子们在阅读中出现的种种不良的行为习惯,我觉得应

  反思

  该要即使去引导和纠正,因为当孩子们形成了某种不良的习惯后,要去纠正它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我想,让孩子去承受他们行为的后果是一种可行的办法,让她去体验自己的行为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去尝尝行为产生后的苦果。

家长在家发现孩子有这种坏习惯也应该及时去引导和纠正,不能

  家长工作放纵不管,家长应该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共同帮助孩子早日改掉不

  良习惯。

  小一班幼儿观察记录表

  姓名观察日期观察地点

  曹正扬

  性别教室

  男

  年龄

  4

  教师

  姚老师

  观察时间中午观察情景吃午餐

  一次吃午餐时,小熙告诉老师:

“开开把不要吃的菜放我碗里。

”老师:

“开开,是吗?

你这样做了吗?

”开开看看我,不说话。

开开看

  实地记录

  着小熙把刚才自己倒进去的东西挑出来,没有说什么,反而自己大口大口地在吃饭了。

“开开,你觉得不要吃的东西该放哪里?

”开开看着一桌上同伴吃着饭,好像觉得刚才的事情没有发生,小熙指了指中间的小碗。

“开开,你看见了吗?

小熙告诉你了。

”我继续对开开说着。

开开点点头,低头继续吃饭了。

  开开把不要吃的饭菜舀进小熙的碗里,其实老师知道开开明白的,不应该把饭菜放到别人碗里的,因为老师走过去向他询问时,他埋头不响,表示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对,知错不

  肯说。

也或许是

  反思

  怕引起老师的批评,因为午餐时老师告诉幼儿,不喜欢吃的菜不能倒掉,每样菜都有营养的,而且也刚吃不久。

如果老师看见这个情况,老师肯定会叫开开吃下去的。

开开也正是实在不喜欢吃这个菜,又怕老师看到,所以他只能往小熙的碗里舀去。

家长要在家教育孩子不能挑食,即使不想吃的东西也应该放在盘

  家长工作子里或者是桌上,而不是放在别人的碗里,这样很没有礼貌,也不卫

  生。

幼儿园小班活动区观察记录

  幼儿园小班《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3

  2016-03-230:

12

  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

  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

  观察情况

  今天区角活动时,李瑞宏小朋友很快就进入了益智区,熟练的拿起了一盘积木,把积木全部倒在了桌子上。

接着他拿了小方块积木一块一块小心翼翼地玩起了垒高。

过了一会儿,他把小方块积木全部都垒了起来。

他看了看桌子,发现没有了,就开始东张西望,我发现他有点心不在焉了。

  这时,我看到李瑞宏又去拿了一盘其他的玩具玩起来了……

  观察分析

  我在观察他是在瞎玩,还是有目的的在操作。

如在发现孩子的兴趣点有所转移,就应及时介入,启发幼儿的扩散性思维,引导幼儿继续进行建构。

  措施与结果

  在幼儿刚进行活动的时候,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一旁观察孩子的行为,没有进行指导。

之后当我发现孩子对于本次活动的兴趣有所减弱时,我就及时用启发性的语言进行了引导,为他寻找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案例描述:

今天中午吃过午饭,我让孩子们到图书区看图书,请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看,培养他们保护图书、喜欢看书的习惯,孩子们都显得比较高兴,刚开始的时候,还纪律还比较好,可是后来却发生了好几件事:

1、几个小男孩拿着图书当方向盘开汽车,嘴巴里还不时的发出:

“滴滴、叭叭!

”的汽车叫声,有的还把书卷起来当话筒唱歌;2、好几本书都掉在了地上,却只见孩子从书上踩过的脚印,没有一个人会弯腰见图书,面对这幅场面,我说:

“书宝宝已经在地上躺了很长时间了,怎么没有人把书宝宝送回家呢?

看!

这本书宝宝已经在哭类!

它可伤心类!

”没人反应,最后还是乐乐小朋友把书捡起来放回了书架;3、在看书的时候,突然有个小朋友大叫:

“看!

我这里有奥特曼!

可好看类!

”这么一叫,引来了旁边小朋友的兴趣,于是旁边的小朋友也想看,最后你争我抢,可怜的那本图书,只听“哗”的一声响,撕破了!

4、书然在图书区呆了很长时间,只见他拿了一叠书,走到小椅子前,把手里的一叠书往椅子上一放,当垫子做。

  我的反思:

  面对以上孩子们在阅读中出现的种种不良的行为习惯,我觉得应该要即使去引导和纠正,因为当孩子们形成了某种不良的习惯后,要去纠正它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我想,让孩子去承受他们行为的后果是一种可行的办法,让她去体验自己的行为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去尝尝行为产生后的苦果。

任何的说教都没有幼儿直接的经验感受来的真切,来的有效!

  小班区角活动观察记录

  小班区角活动观察记录

  材料投放:

各种运水的工具

  观察要点:

孩子们用各种运水的方法

  孩子们在用我们收集的各种工具装水,他们发现有些不能装水的东西,如:

有洞的瓶子、漏斗等,想办法后也能让他们装进水的。

他们都觉得篮子是不能装水的,篮子到底能不能象有洞的瓶子、漏斗一样响了办法后也能装水呢?

我把这个问题留给了孩子们。

  悬念设置策略是指教师将幼儿在一次区角活动结束时没有解决的问题作为悬念,让幼儿在下次活动中找答案的教学策略。

每次区角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都是有限的,如何将幼儿的探索积极性、主动性加以保护,并使之延续和发展,使孩子们能比较持久地对探究物发生兴趣,教师必须将幼儿相互交流时没有解决的问题拿出来,鼓励幼儿继续探究,直到发现它的秘密为止,这样为下次的区角活动作了很好的铺垫,也为老师下一次的区角活动的精心准备提供了目标要求。

例如:

篮子到底能不能象有洞的瓶子、漏斗一样响了办法后也能装水呢?

这个问题激发了幼儿下一次探究的兴趣,使探究活动能继续深入下去。

  观察实录:

  我向幼儿介绍完今天的活动内容后,孩子们纷纷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去玩了。

果果一开始选择去做手工:

撕贴雪花;玩了不一会儿,她又去玩橡皮泥了。

后来她来到了表演吧,跟多多玩得不亦乐乎。

这时多多想离开,她不让多多走,只听见她说:

“快点坐好,小脚是怎么放的?

小手怎么放?

坐得不神气的小朋友我就不喜欢他了,我要叫他到外面去!

”我听了禁不住笑了起来。

  分析与思考:

  果果刚才说的那些话都是我平时无意间经常说的。

小班的孩子喜欢模仿,他们是天生的模仿专家,平时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他们追随的对象。

你平时无意间的一句话,他们都记在心里了。

虽然表面上看幼儿模仿老师的语言是一件好玩的事情,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得仔细深思一下:

如何才能更好地为人师表,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形象。

这对我们敲醒了警钟。

幼儿没有分辨好坏的自控能力,他们需要成人正确的引导。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

  启示:

  “人之初,性本善”!

每位孩子出生时都是一样的没有好与坏之分,关键是后天的引导,良好的教育能培养一个优秀的人才,拙劣的教育往往耽误了孩子的成长。

这样一来给我们教师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应该人人反思。

良好的教育语言是平时教育的一种支持手段。

改掉自己平时的口头禅,改掉粗鲁的语言,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这样幼儿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引导,更好地得到发展。

  小班观察记录

  观察内容:

美工活动

  观察时间:

xx年10月

  观察幼儿:

岳嘉琦

  观察方式:

随机观察

  观察过程:

  今天我上一节美工课《印树叶》,孩子们用颜料给树叶印画。

我事先采集了一些纹路比较清晰的树叶,准备好各色水粉颜料。

我示范后,孩子们兴趣浓厚,争先恐后的要进行印画。

可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一上手,画面一团糟,满手都是颜料,衣裳、桌子都带上色了。

我想了想,改变了主意。

由老师给树叶涂色,让孩子压、印。

没印几幅,岳嘉琦瞪着大眼睛一本正经的说:

“老师还是让我们自己做吧!

”话音刚落,孩子们渴望的目光都投向了我。

我又改变了主意:

教孩子们用水彩笔在树叶上涂色再进行印画。

孩子们兴奋极了!

  教师评析:

  岳嘉琦是个聪明语言表达能力很好的孩子,孩子的话发自内心的渴望!

作为老师怕麻烦,剥夺孩子动手的机会,实在惭愧!

幼儿园的教学就是要体现孩子的主体性,让每个孩子动手参与,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要设计考虑周全可行的教学方式方法。

有机会还是要让孩子用水粉自己印画。

  益智活动:

小兔过河

  材料投放:

  水彩笔、操作图片、操作图片,小白兔过河故事磁带、录音机。

观察时间:

  2016年5月22日上午10:

20-10:

50

  观察地点:

小班活动室内益智区活动操作区。

  观察实录:

  益智区里小白兔过河的录音故事吸引了不少孩子,故事里描述的情景很美,好多幼儿听得入了迷,在听到小兔子遇到麻烦过不了桥时,围拢来听故事的小不点们着急了,大家都想帮助小白兔,按照故事里的要求,来益智区的小朋友们每人拿了一张操作图,先是观察,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相互交流,思瑶观察得很仔细,好像发现了什么,小手开始去拿水彩笔。

绳洁好像有点过于着急,拿到操作图就急急忙忙地涂起颜色来,旁边的一丹没经过仔细观察也匆忙地涂起来。

在老师的进一步提醒下,绳洁、一丹终于发现了涂色规律,并很快完成了任务。

在大家的帮助下,小白兔顺利地过了河,为了感谢大家,小白兔带来了好多小朋友们喜欢的小旗贴纸,但要请小朋友们为这些小旗贴纸按照前面的规律排好队,排的正确的才能拿到小旗贴纸。

在拿到第二张操作图时,孩子们没有像拿第一张时那么着急,而是仔细地观察小旗的颜色,找到规律后再动手操作,所有来益智区的孩子都拿到了属于自己的贴纸,成功的喜悦令孩子们兴奋不已。

反思:

  本次益智活动的直接目的是学习形式排列ABAB型,间接目的是培养小班幼儿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涂色能力。

活动由故事导入,以优美的情景和有趣的情节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整个活动中,幼儿注意力集中,参与活动的兴趣浓厚,每个环节过度的都非常自然。

但由于个别幼儿年龄小,理解力受限,关键环节仍需老师及时有效地引导。

从操作材料完成情况看,本次活动目标的达成度较高。

不足之处在于:

同操作材料比,操作材料难度非但没有提升,反而有些降低。

应适当提高操作难度,让幼儿“跳一跳”才能“够得着”。

  小(5)班图书阅读区

  观察目的:

观察图书阅读区投放幼儿自带图书后幼儿的阅读

  观察记录:

  明明来到图书区很兴奋地拿起《古代恐龙》从页开始认真地看了起来看了四页后他开始皱眉头然后拿着书去找泉泉说:

“泉泉这本书你带来的能给我讲一讲吗?

我看了一半后面看不懂了”泉泉把的玩具收了来

  到图书区给明明一页一页的讲起来两个人边讲边交流:

“对爸爸带我去看过恐龙的在大公园里”“哦我也看见过的很怕人的”整个活动区他俩都在看这本书不时有幼儿加入的队伍一起翻看带的图书

  分析:

  我班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了“家园阅读合作行动”图书区经常有投放幼儿自带的图书

  从家里带来的图书幼儿而言熟悉故事内容爸爸妈妈给讲了遍带到幼儿园后自然就了伙伴们的小老师为大家讲述帮助大家阅读这带书幼儿及全体孩子来说都会有收益在幼儿交流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都会有而且还可以看出幼儿感兴趣的内容熟悉的故事情节仍然阅读的前提与契机。

  小班观察记录--玩玩具

  观察内容:

玩玩具

  观察对象:

杨雄凯

  观察时间:

xx年9月

  观察方式:

随机观察

  观察过程:

  “请小朋友把玩具收好。

”话一落音,杨雄凯就很快把自己的积木推倒在地上,还把旁边小朋友的积木都推到,然后拼命的往筐里扔积木一边扔一边紧紧地抓住筐,看见小朋友过来,杨雄凯还没等到积木全部收好就搬着筐往一边走,想送进柜子。

而小朋友也搬着筐,谁也不愿放手。

  教育评价:

  首先要表扬杨雄凯非常愿意帮助老师做事情,只要喊道收玩具收什么,他总是很积极收拾好自己组的玩具还要去收拾别的组的。

玩玩具是杨雄凯最喜欢的事情,只要老师一说开始玩玩具,请坐的好的小朋友先拿,杨雄凯就坐得好好啊!

老师真希望我们的杨雄凯上课时也这样,那就更好了!

  教育措施:

  1、教师要和杨雄凯多交流,告诉哪些事情是应该做的而哪些事情是不应该做的,如:

收积木时应该收自己的,将积木轻轻的一块一块放进筐里,不允许哗啦啦把自己和别人的积木全推倒,而使地上到处都是积木。

送玩具也是几个小朋友轮流的,学会商量,不要每次都抢着送,而使得一个也送不成,浪费了时间。

  2、建议家长在家时多给杨雄凯做一些安静的活动。

  区域活动中对幼儿的观察记录及分析

  梅溪镇紫梅幼儿园游华娟

  观察时间:

4月5日下午区域活动时间

  观察对象:

手工操作区的一组幼儿

  观察地点:

中二班活动室

  观察内容:

  区域活动之前,我拿出两筐操作材料对小朋友们说:

“今天老师给手工操作区准备了许多操作材料,有吸管、糖纸、模具刀、皱纹纸、小盘子、小树枝等等,看看小朋友用这些材料和橡皮泥能做成什么,待会把你做的东西给大家介绍一下。

活动开始了,有十几名幼儿一下拥挤到手工操作区这块场地,曾经沉寂了一段时间的橡皮泥又成了孩子们手中的“香饽饽”,只见一个男孩子最先抢到模具刀,接着另一个小朋友把糖纸拿到自己的跟前„„由于准备的材料非常充足每个幼儿都拿到了自己喜欢的游戏材料,筐里还剩下不少材料。

但是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第一个小朋友一会拿刀无目的地切来切去,一会又拿小盘子摆弄来摆弄去,第二个拿着糖纸对着教室看了又看,显然他又发现了糖纸的另外秘密„„大部分幼儿都只停留在摆弄老师提供的游戏材料上,很少有小朋友在那儿专心地进行操作。

直到游戏结束,大多数孩子也没有用这些辅助材料做出好看、好玩的作品。

  分析:

  操作区是孩子们常去的地方,每次活动都有许多小朋友进入到操作区玩他们喜欢的橡皮泥,他们用橡皮泥搓麻花、团小球,做糕点,但是由于缺乏一些辅助材料,过一段时间后幼儿已不满足于简单的搓搓、团团、压压,操作区逐渐无人问津。

新材料的出现使得曾经沉寂了一段时间的操作区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由此可以看出孩子们对新材料的渴求与企盼,在他们不断发展和进行的游戏中,需要新的材料的补充和投入,新材料的投入不但满足了幼儿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而且新材料的出现是游戏情节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孩子诱发产生新游戏行为的动因。

但是在新材料的投放上我没有过多地进行考虑,认为材料提供的越多就越能吸引孩子,孩子游戏的坚持性就会越久。

事实证明,材料提供的越多反而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使孩子的兴趣点转移到游戏的材料上去了,结果就像文中所讲的那样适得其反、事与愿违,没有达到预计的活动目标。

  策略:

  1、改变材料的投放方式,逐步增添游戏材料。

活动区的材料要不断变化,应该在幼儿游戏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给幼儿提供新的游戏材料以保持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材料的投放要分阶段分层次进行,而不能一下子提供较多的游戏材料,在更新游戏材料时同时要把旧材料拿走一些,这样更能引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操作动机。

  2、材料投放的数量要适中。

投放的材料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过多容易引起幼儿注意力的转移,幼儿光满足于摆弄操作材料,不利于幼儿之间的交往和创造性的发挥。

但过少容易造成幼儿挣抢玩具,引发矛盾冲突。

因此在下次活动中尝试看一看到底提供多少材料才是最科学的、合理的,既能吸引幼儿,又能让幼儿玩得恰如其分。

  3、在游戏评价中让幼儿讨论这些辅助材料能做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充分地利用这些材料?

让幼儿讨论材料的使用方法或一些创造性的使用方法,以便让幼儿在对新材料的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再创造性地进行使用。

  4、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根据孩子好模仿的特点,抓住典型,树立榜样,选取一名创造性强,玩得较好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将他的作品进行展览,这样就会达到较好的效果。

  结果:

  1、对这次区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我认真地进行分析、研究,采取了以上措施,重新给幼儿投放材料,以参与者的身份进入到游戏中隐形地指导幼儿的活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小朋友充分发挥想象利用辅助材料制作出了“多层生日蛋糕”、“美丽的小公园”、“开放的花朵”、“好吃的西饼”等等。

  2、通过多次尝试,就我班孩子而言我认为投放新材料的比例应为总材料的四分之三,也就是新旧材料的比例应为3:

1,这时材料的使用效益才最大,幼儿的创造性得到最大发挥。

  2016年度第一学期小四班区域观察记录表

  记录教师:

俞波

  2016年度第一学期小四班区域观察记录表

  2016年度第一学期小四班区域观察记录表

  记录教师:

俞波

  2016年度第一学期小四班区域观察记录表

  记录教师:

俞波

  2016年度第一学期小四班区域观察记录表

  记录教师:

俞波1幼儿园小班活动区观察记录

  幼儿园小班《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3

  2016-03-230:

12

  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

  观察情况

  今天区角活动时,李瑞宏小朋友很快就进入了益智区,熟练的拿起了一盘积木,把积木全部倒在了桌子上。

接着他拿了小方块积木一块一块小心翼翼地玩起了垒高。

过了一会儿,他把小方块积木全部都垒了起来。

他看了看桌子,发现没有了,就开始东张西望,我发现他有点心不在焉了。

  这时,我看到李瑞宏又去拿了一盘其他的玩具玩起来了……

  观察分析

  我在观察他是在瞎玩,还是有目的的在操作。

如在发现孩子的兴趣点有所转移,就应及时介入,启发幼儿的扩散性思维,引导幼儿继续进行建构。

  措施与结果

  在幼儿刚进行活动的时候,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一旁观察孩子的行为,没有进行指导。

之后当我发现孩子对于本次活动的兴趣有所减弱时,我就及时用启发性的语言进行了引导,为他寻找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案例描述:

今天中午吃过午饭,我让孩子们到图书区看图书,请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看,培养他们保护图书、喜欢看书的习惯,孩子们都显得比较高兴,刚开始的时候,还纪律还比较好,可是后来却发生了好几件事:

1、几个小男孩拿着图书当方向盘开汽车,嘴巴里还不时的发出:

“滴滴、叭叭!

”的汽车叫声,有的还把书卷起来当话筒唱歌;2、好几本书都掉在了地上,却只见孩子从书上踩过的脚印,没有一个人会弯腰见图书,面对这幅场面,我说:

“书宝宝已经在地上躺了很长时间了,怎么没有人把书宝宝送回家呢?

看!

这本书宝宝已经在哭类!

它可伤心类!

”没人反应,最后还是乐乐小朋友把书捡起来放回了书架;3、在看书的时候,突然有个小朋友大叫:

“看!

我这里有奥特曼!

可好看类!

”这么一叫,引来了旁边小朋友的兴趣,于是旁边的小朋友也想看,最后你争我抢,可怜的那

  本图书,只听“哗”的一声响,撕破了!

4、书然在图书区呆了很长时间,只见他拿了一叠书,走到小椅子前,把手里的一叠书往椅子上一放,当垫子做。

  我的反思:

  面对以上孩子们在阅读中出现的种种不良的行为习惯,我觉得应该要即使去引导和纠正,因为当孩子们形成了某种不良的习惯后,要去纠正它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我想,让孩子去承受他们行为的后果是一种可行的办法,让她去体验自己的行为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去尝尝行为产生后的苦果。

任何的说教都没有幼儿直接的经验感受来的真切,来的有效!

  小班区角活动观察记录

  小班区角活动观察记录

  材料投放:

各种运水的工具

  观察要点:

孩子们用各种运水的方法

  孩子们在用我们收集的各种工具装水,他们发现有些不能装水的东西,如:

有洞的瓶子、漏斗等,想办法后也能让他们装进水的。

他们都觉得篮子是不能装水的,篮子到底能不能象有洞的瓶子、漏斗一样响了办法后也能装水呢?

我把这个问题留给了孩子们。

  悬念设置策略是指教师将幼儿在一次区角活动结束时没有解决的问题作为悬念,让幼儿在下次活动中找答案的教学策略。

每次区角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都是有限的,如何将幼儿的探索积极性、主动性加以保护,并使之延续和发展,使孩子们能比较持久地对探究物发生兴趣,教师必须将幼儿相互交流时没有解决的问题拿出来,鼓励幼儿继续探究,直到发现它的秘密为止,这样为下次的区角活动作了很好的铺垫,也为老师下一次的区角活动的精心准备提供了目标要求。

例如:

篮子到底能不能象有洞的瓶子、漏斗一样响了办法后也能装水呢?

这个问题激发了幼儿下一次探究的兴趣,使探究活动能继续深入下去。

  观察实录:

  我向幼儿介绍完今天的活动内容后,孩子们纷纷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去玩了。

果果一开始选择去做手工:

撕贴雪花;玩了不一会儿,她又去玩橡皮泥了。

后来她来到了表演吧,跟多多玩得不亦乐乎。

这时多多想离开,她不让多多走,只听见她说:

“快点坐好,小脚是怎么放的?

小手怎么放?

坐得不神气的小朋友我就不喜欢他了,我要叫他到外面去!

”我听了禁不住笑了起来。

  分析与思考:

  果果刚才说的那些话都是我平时无意间经常说的。

小班的孩子喜欢模仿,他们是天生的模仿专家,平时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他们追随的对象。

你平时无意间的一句话,他们都记在心里了。

虽然表面上看幼儿模仿老师的语言是一件好玩的事情,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得仔细深思一下:

如何才能更好地为人师表,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形象。

这对我们敲醒了警钟。

幼儿没有分辨好坏的自控能力,他们需要成人正确的引导。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

  启示:

  “人之初,性本善”!

每位孩子出生时都是一样的没有好与坏之分,关键是后天的引导,良好的教育能培养一个优秀的人才,拙劣的教育往往耽误了孩子的成长。

这样一来给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