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车机车总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6044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燃机车机车总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内燃机车机车总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内燃机车机车总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内燃机车机车总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内燃机车机车总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内燃机车机车总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内燃机车机车总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内燃机车机车总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内燃机车机车总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内燃机车机车总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内燃机车机车总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内燃机车机车总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内燃机车机车总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内燃机车机车总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内燃机车机车总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内燃机车机车总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内燃机车机车总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内燃机车机车总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内燃机车机车总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内燃机车机车总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燃机车机车总体.docx

《内燃机车机车总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燃机车机车总体.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内燃机车机车总体.docx

内燃机车机车总体

第一章机车总体

GK1C改良型内燃机车是在我厂批量生产的GK1C型机车根底上通过产品质量的提升,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进展构造优化而开发的,机车装用6240ZJ型柴油机,装车功率1000KW〔根据用户要求可为1100KW,即GK1C——B型〕,机车总重为92t〔根据用户要求可为100t〕,轨距1435mrn,轴式B—B,长15.5m,距轨面最大高度为4650mm。

调车工况最高速度35km/h,小运转工况75km/h,适用于铁路、冶金、石化、港口、地方铁路的调车及小运转作业。

机车分上、下两局部,采用模块化设计制造,上部为车体及安装在车体上的设备,下部两端为转向架、中间为可拆式燃油箱。

〔见图1—GK1C型机车总体布置图〕。

机车采用罩式车体,全钢组合焊接、车架承载、外车廓形式,机车上部从前到后分别设前机室、动力室、冷却传动室、司机室、后机室等四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均采用活动连接固定在车底架上。

6240ZJ型柴油机装在机车动力室内,它通过万向轴、液力传动箱、车轴齿轮箱驱动轮对。

机车两端设有上作用式自动车钩和车钩缓冲装置,主车架中部两外侧装有阀控式铅酸密封蓄电池组。

司机室布置在中间偏后的位置,车体四周设有较宽的走台,走台外设栏杆扶手。

前后端两侧设侧梯,供上下车及调车作业。

各机器间侧墙上设门,便于检修、保养工作的进展。

司机室按铁道部标准化司机要求,设计司机室模块,实现弹性安装。

司机室设一个主操纵台和辅件柜,操纵台布置参照铁道部运输局的有关标准化司机室的原那么美化设计,所有常用开关按钮尽量集中布置在主操纵台上,不常用开有按钮布置在司机室前端墙上。

操纵台上面有计算机显示屏及保证机车正常运转的各种监视仪表、控制开关、司机控制器大小闸等。

电气控制柜安装在后机室内,司机室后端墙上设对开门,方便乘务人员的操作、便于维护和查找故障。

司机室内设备及其布置按照人机工程学原理进展设计。

司机室前后端墙、顶棚均采用双层构造,司机室采用特殊材料及工艺,使整个司机室成为一个既吸声又隔热的完整构造。

司机室前、后端墙设门,不仅供上下车用,且去机器间也较为方便。

司机室侧墙上装有全玻璃拉窗。

在侧窗上方设遮雨棚,供防雨遮阳用。

前后了望窗视野宽广,窗上采用机车船舶专用高等级平安玻璃。

司机座椅为可升降、转动的皮革面座椅。

司机室还装有多功能饮水机烤箱、冷藏箱、侧壁电暖器,为司乘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动力室内装用可靠性高、经济性好的中速62—10ZJ型柴油机〔装车功率为1100KW时换装6240ZH型柴油机〕及轴助装置,通过万向轴驱动ZJ4014GY型液力传动箱,再经万向轴和车轴齿轮箱驱动机车轮对,柴油机的顶部设有高效排气消声器装置。

柴油机进气装置采用了先进可靠的单元式空气滤清器装置,改良安装构造,便于维护、提高滤清效率。

为便于观察检查,将动力室内的仪表集中布置,柴油机曲轴箱增加差示压力计等保护装置。

冷却传动室分为上、下两局部,上局部冷却单元模块,28组散热单节、冷却风扇、侧、顶百页窗与散热器安装架设计成整体单元,安装于传动箱上方,优化管路走向,实现整体安装。

下部为液力传动箱安装和起动发电机安装。

靠司机室侧安装顶热锅炉和工作油热交换器。

液力传动箱内设有两根变矩器轴,控制机车的前向、后向运行,一根轴上的变压器充油时机车前进,另一根轴变矩器充油机车后退,通过两根变矩器轴的交替充、排油,实现机车的换向运行,这种换向方式称为液力换向。

液力传动箱通过偶合器驱动风扇,风扇转速根据柴油机水温自动控制,水温越高,转速越高,使水温度稳定在一定温度X围内。

机车从前进方向?

牵引工况转换为后退时,只需搬运换向手柄,即可在运行中完成机车的换向,换向动作迅速可靠,特别适合调车作业的需要,传动箱内同时还设有工况机构,通过工况手柄能使机车具有调车和小运转工况,扩大了机车的速度X围。

机车前端布置风源系统模块,将空压机、总风氙、总风冷却器、空气枯燥设计为整体安装模块。

空压机由110V直流电机驱动。

在1000r/min额定转速下供风量为2400L/min,最大排气压力为900kpa。

压缩空气除向空气制动系统供风外,还向自动控制系统和撒砂系统供风。

机车设置两个总风缸,总风缸的总容积大于0.8m3。

后机室内集中布置电气控制柜、行车平安装置、阀类安装等设备。

具罩壳设计为整体单元,可实现整体吊装,两侧设门,便于检修维护室内设备。

机车走行部是两台可互换的具有二系悬挂装置的二轴转向架,由构架、轮对轴箱、旁承装置、牵引装置、根底制动装置、手制动装置、砂箱装置等组成。

车体与转向架的连接采用牵引销和旁承的构造形式。

牵引销设置在转向架的几何中心上,四个滚柱磨擦式旁承在构架侧梁上,可以控制和衰减转向架在较高速度时的蛇行振动,机车在由曲线进入直线后,可使转向架复原,防止轮缘在直道上的偏磨。

构架系全钢组焊构造。

根底制动装置采用单侧独立制动形式,它包括制动缸、杠杆机构及闸瓦间隙调整器,可以自动补偿闸瓦和车轮磨耗产生过大的间隙。

轴箱采用无导框,弹性拉杆定位。

两转向架间设两个燃油箱,总容量为2×2000L。

机车车体四周留有较宽的走台,走台外设双层栏杆扶手,前后有踏梯,十分适于调车作业。

电气控制系统进展了优化设计,采用微机控制系统作为控制电路的核心,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通过设置在机车司机室内的操纵台、电气了柜以及各控制设备上的开关及控制器,按照规定的要求和操纵顺序,自动或手动控制有关器件的动作,完成机车的起动、调速、换向、制动、照明、保护、显示等控制。

并在提高可靠性根底上增设显示和故障诊断,完善机车检测功能。

关键电器件选用引进德国技术的XX沙尔特堡电器产品,以提高电气系统的可靠性,根据用户要求,可以加装行车平安装置,采用LKI—93A型监控记录装置。

机车运行过程中,电气控制系统可实现柴油机的警告、卸载或停机等保护功能和机车超速保护、柴油机超速保护、柴油机润滑油压低保护、柴油机冷却水温保护、传动箱工作油温保护及膨胀水箱低水位警告等保护功能。

机车各电气回路中还设有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以及接地保护,以保证机车电气控制系统的可靠工作。

此外,机车总风缸和列车管及制动风缸均设有压力表指示以显示各局部风压。

机车的两端布置有头灯、标志灯、近照灯等。

机车后机室、动力室及车下两侧的照明灯旁各设有一个电源插座,供临时用电。

机车具有较好的起动牵引性能,起动粘着系数高,在3%的直线坡道上停坡起动3600t,速度可达16kn/h,机车在平直道上牵引4500t,速度可达35kn/h。

第二章转向架

一、转向架的作用和组成

〔一、〕向架的作用

现代机车转向架又称机车走行部,主要起以下作用:

1、承当车架以上各局部的全部重量,包括车体、车架、动力装置以及各种辅助装置和电机电器设施等。

2、保证必要的轮轨粘着,使轮轨接触处产生轮周牵引力或制动力,以到达牵引列车运行或制动停车。

3、缓和线路对机车的冲击,使机车在线路上运行时具有较好的运行平稳性和稳定性。

4、保证机车顺利通过曲线。

5、保证机车平安、可靠、经济和正点运行。

〔二〕转向架的组成

转向架主要由构架、轮对轴箱、旁承、牵引装置、根底制动装置、手制动装置、砂箱装置和轮缘润滑装置等组成。

1、构架

构架是转向架的山骨架。

通过它将轴箱、轮对、旁承、牵引装置、根底制动装置、手制动装置、砂箱和轮缘润滑装置等组成一个整体,为了保证这些部件可靠地工作,构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同时应有相互位置尺寸的精度要求。

因此,构架采用具有强度大、刚性好、重量轻、截面成箱形的全钢板组焊式构造。

侧梁、端梁和横梁组焊成一体后作退火处理,整个构架采用二次加工。

2、轮对轴箱

轮对直接向钢轨传递机车重量,通过轮轨间的粘着产生牵引力或制动力,并通过轮对的回转实现机车的钢轨上的运行。

轴箱是联系构架和轮对的活动关节,它是用两个两端带橡胶关节的轴箱拉杆将辆箱和构架弹性接起来。

轴箱通过轴承与轮对连接,起着轮对的定位作用,安既保证轮对的回转运动,还能使轮对适应线路等条件,用对于构架作各方向活动作用,它既保证轮对的回转运动,还能使轮对适应线路等条件,相对于构架作各方向活动。

3、旁承

旁承支承车体上部全部重量。

每台转向架设置4个,其作用除承当车体上部重量外,当机车?

曲线,车体与转向架产生相对转时,起着磨擦副的作用。

旁承中的橡胶垫作为悬挂装置的?

悬挂,衰减和隔离山轮对传至车体上部的高频振动,在直线上,4个磨擦副还起到阻止机车蛇行运动,提高机车横向稳定性的作用。

4、牵引装置

把车体与转向架用牵引销连接,主要用于传递牵引力、制动力或横向力〔如通过曲线时的车体未平衡离心力〕,承当车体与向架间的转向和各种外力作用。

5、根底制动装置

曲制动缸传来的力,经杠杆系统增大假设干倍后传给闸瓦,使其压紧车轮,对机车进展制动,根底制动装置可确保机车平安运行。

6、手制动装置

在司机室后端墙上,安装有手制动装置的手轮和手制动减速箱,施加力转动手轮,可使机车第四轴处于制动状态,保证机车在段内或库房停放时,满足机车制动的要求。

7、砂箱装置

在转向架构架四角各装一个砂箱,每个砂箱的储砂量80kg。

砂箱下部装有撒砂阀和撒砂管,并对应布置在端轴的车轮上。

8、轮缘润滑装置

机车过曲线时,每隔一定距离喷头对准轮缘根部喷一次油脂,降低轮缘?

钢轨磨耗,降低脱轨系数,有利于机车顺利通过曲线。

9、转向架力的传递

机车牵引运行量,转向架承受三种力,即垂直力,水平力和纵向办。

垂直力包括静载荷和动载荷,其传递途径为:

车体→旁承→构架→轴箱→轮对→钢轨。

水平力包括机车通过曲线时的离心力,外轨超高引起的机车重量在水平方向的分力,以及机车水症振动所引起的附加载荷。

水平力的传递途径为:

车体→牵引销→构架→轴箱拉杆→轴箱→轮结→钢轨。

纵向力主要指牵引力和制动力。

纵向力的传递途径为:

钢轨→轮对→轴箱→轴箱拉杆→构架→牵引销→车体→车钩。

二、运用检修

〔一〕检查、维护与保养

1、在机车上进展焊接工作时,必须将地线接近焊接处,以防焊接电流通过轴箱轴承,将轴承烧坏。

2、机车长期存放时,应每隔半月将机车移动一次,以变更轴箱轴承的接触点,防止轴承局部锈蚀。

3、日常外观检查轴箱弹簧是否有裂纹,假设有,那么必须更换。

4、机车运行后停车时,日常检查轴箱温度,不得超过环境外温+30℃。

5、日常外观检查轮箍和轮毂,不得缓和。

6、外观检查排障器紧固螺栓不得松动,不得有焊缝开裂。

7、外观检查构架有无裂纹及不良状况。

8、检查轴箱拉杆体内的橡胶圈,不得挤出体外,不能有老化和?

裂纹。

橡胶垫不能有老化裂纹。

假设有缺陷均应用时更换。

9、轴箱内使用铁路机车专用轮对滚动轴承脂,不得与其它的润滑脂混用,机车架修时清洗轴箱、轴承,更换新的润滑脂。

10、机车轮匝磨耗后、调整排障器及撒砂管的位置。

11、在运用中经常检查各杆件件系统,动作要灵活,不能有卡紧现象。

各磨擦局部均应定期加油润滑。

12、闸瓦的使用厚度不得小于20mm。

13、每次将油脂参加脂罐后,一定要将脂罐带橡胶垫的加脂盖拧紧,以防漏气。

〔二〕故障与处理

1、转向架转动阻力过大。

〔1〕可能原因是旁承内缺润滑油。

处理方法是检查后补充HCA—H润滑油。

〔2〕可能原因是旁承内漏进水。

处理方法是排水加油。

〔3〕可能原因是旁承内灰尘太多。

处理方法是清洗旁承,更换新油。

〔4〕可能原因是牵引装置销套处不灵活。

处理方法是加润滑脂。

〔5〕可能原因是牵引装置销套处有异物卡住。

处理方法是排除异物。

2、根底制动装置缓解后轮瓦间隙不符合要求。

〔1〕可能原因是轮瓦间隙太大或太小。

处理方法是翻开防尘罩的检查孔盖,将棘爪从棘轮牙齿中拨出,使与棘轮脱开,将手轮按右旋〔或左旋〕旋转,使闸瓦间隙变大或变小,将闸瓦间隙调整到6—8mm,再将棘爪拨进棘轮牙齿中使之啮合即可。

〔2〕可能原因是轮瓦间隙上下不均,处理方法是将调节螺母旋转压缩〔或放松〕弹簧,使间隙上下均匀为止,再将防松螺母紧固即可。

〔3〕可能原因是轴箱拉杆橡胶圈老化、破损。

处理方法是更换橡胶圈。

3、制动装置缓解不良。

〔1〕可能原因是制动缸缓解弹簧失灵。

处理方法是更换新弹簧。

〔2〕可能原因是制动缸皮碗卡住。

处理方法是检查制动缸,增填润滑脂。

〔3〕可能原因是制动杠杠卡滞。

处理方法是消除干预和卡滞处,给摩擦部位涂润滑脂。

〔4〕可能原因是手制动未缓解。

处理方法是逆时针转动手轮,缓解手制动。

〔5〕可能原因是制动缸?

与前盖卡滞。

处理方法是在?

与前盖磨擦部位涂少量润滑脂。

4、撒砂不良。

(1)可能原因是撒砂阀出风口堵塞。

处理方法是拆撒砂阀清理

(2)可能原因是砂子潮湿脏污。

处理方法是更换枯燥、清洁、筛过的砂。

(3)可能原因是连续撒砂时间过长。

处理方法是采用连续撒砂,每踩5-10s,斯开2—

5、手制动缓解或制动不良。

〔1〕可能原轩是手制动链绳过长或过短。

处理方法是换至动滑轮座上的另一孔上安装。

〔2〕可能原因是摩擦部位出现干预或卡滞。

处理方法是消除干预或卡滞,并在摩擦部位涂润滑脂。

6、轮缘润滑装置的喷头不喷脂。

〔1〕可能原因是喷头堵塞。

处理方法是拆下喷头并翻开清洗,将堵塞物除去,然后重新?

异。

〔2〕可能原因是零件〔如橡胶圈〕损坏。

处理方法是及时更换损坏的零件。

〔3〕可能原因是管路不干净。

处理方法是逐段检查管路,吹净之后再装上。

7、轮缘润滑装置的油脂不能喷到轮缘上。

可能原因是轮缘和踏而磨耗后,喷头与车轮轮缘、踏面间隙过大。

处理方法是调整喷头至正常位置,喷头距轮缘根部的斜向距离40mm,与踏面角度32°。

与踏面垂直距离大于23mm。

8、一系弹簧拉杆弹性变差,运行中出现振动。

可能原因是橡胶圈老化、破碎,橡胶垫剥离。

处理方法是更换橡胶圈或橡胶垫。

9、轴箱轴承发热。

〔1〕可能原因是轴承内圈松动。

处理方法是保证内圈与轴轴颈的过盈量0.04~0.065mm。

〔2〕可能原因轴箱拉杆弹性元件失效。

处理方法是更新失效后的弹性元件。

〔3〕可能原因轴承制造偏差。

处理方法是严格检查轴承原始尺寸,轴承间隙应符合要求,且不允许出现裂纹等缺陷。

(4)可能原因轴承组装不良。

处理方法是提高组装精度和组装质量,并按规定量加注机车轮对滚动轴承脂。

第三章柴油机辅助系统

柴油机辅助装置的作用,主要是为柴油机工作效劳,包括燃油系统、润滑油系统、进气系统、排气系统、机车水系统等。

一、燃油系统

燃油系统由燃油箱、燃油泵、粗滤器、燃油预热器、平安阀、污油箱及阀类、管道、压力表组成,它的作用是柴油机提供一定压力、一定流量、一定温度、一定清洁度的燃油,保证柴油机正常工作。

其工作原理如图

 

二、润滑油系统

机车滑油系统的作用是预供滑油,并建立一定的油压。

它由辅助机油泵、截止阀、逆止阀及管路等组成,并与柴油机的机油系统共同组成循环回路,其工作原理如图4—5所示。

在柴油机正常工作后,机车滑油系统停顿工作。

设置逆止阀使柴油机内部滑油不会通过机车润滑系统回到油底壳。

〔一〕滑油系统的作用

1、预供润滑油给柴油机的各运动件。

2、柴油机启动前主油道建立一定压力,使高压保护装置吸合,保证柴油机启动。

 

〔二〕辅助机油泵

辅助机油泵为齿轮油泵,由直流电动机直接驱动,泵与电机用联轴器、弹性套、销、电机联轴器、过渡法兰相联,组成辅助机油泵电机组。

辅助机油泵工作转速为3000r/min时,吸入真空为20kpa,出口压力为500kpa,供油量为401/min。

辅助润滑系统回路中各种胶管如有变质或老化,应及时更换。

如辅助机油泵供油油压缺乏,可检查以下各项:

(1)齿轮油泵及电机有无损坏;

(2)电机转向是否正确;

(3)油泵吸油管各处接头是否严密;

(4)管路是否堵塞;

(5)油底壳是否缺油;

三、进气系统

进气装置安装在动力室左侧侧墙上,单侧进气。

进气系统采用钢板滤网+惯性式空气滤清器+纸质空气滤清器的三级空气滤清系统,空气滤清的途径为:

外界空气→钢板滤网〔一级滤清〕→多旋流管空气滤清器〔二级滤清〕→纸质滤清器〔三级滤清〕→增压器。

它的主要作用是滤去空气中的尘埃、水滴,供应柴油机以充足而清洁的空气,减少活塞、气缸缸套、气门等的磨损。

多旋流管空气滤清器是由54只直通式旋流管组成一体的多旋流管式粗滤器,其额定空气流量为272㎡/h。

经旋流离心作用沿管壁甩了灰尘,集中于排尘漏斗中,应定期用除尘器手动除尘。

纸质滤清器有较高的滤清效率和过滤精度,可以有效地保护柴油机,延长其使用寿命。

应定期检查纸质滤清器,发现滤纸破损或密封不良时,应及时更换。

在构架顶部出气道侧面处设有V3.0型清洗保养指示器,用以监视空气滤清器装置的阻力,清洗保养指示器真空报警3.0±0.25kpa〔标准大气状况〕,当空气滤清器装置出压力超过该值时,指示器显示窗的颜色山绿变红,表示纸质滤清器脏污严重,应及时清扫或更换纸质滤清器。

处理后,按动清洗保养指示器底部橡胶复位按钮,显示窗重显绿色,空气滤清器装置可继续工作。

经常观察清洗保养指示器窗口,凡发现窗口出现红色标记,那么表示空气滤清器装置的阻力〔真空度〕已达设计值,这时必须清扫或更换滤清元件。

空气滤清装置的维护保养参见〔ZHQ82型空气滤清装置使用维护说明书〕。

四、排气系统

柴油机排气系统的作用是将柴油机增压器的废气经排气系统排入大气。

排气系统由前腔装置、波纹管、消声器、烟筒等组成,安装在动力室车顶上方。

为降低排气噪声改善司机工作条件,在排气系统中装有消声器,机车采用的是微穿孔板消声器,由三个单节消声器组成,每节消声器由两层穿孔率分别为3和5〔孔径为0.8mm的微穿孔板制成,利用微穿孔板与室体之间空间吸收声能,能够全频地有效降低噪声。

由于柴油机排气温度甚高,且带油污并有腐蚀性等特点,每运行一年,应将消声器拆开检查,清洗干净。

如发现微穿空板有烧结、破裂的地方应及时进展更换或焊补。

五、冷却水系统

〔一〕机车水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机车水系统由散热器,工作油热交换器,姿态却风扇、侧、顶百叶窗、预热名优炉、外预热装置、膨胀水箱及管路和管件组成冷却和预热两个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

1、冷却水系统

(1)高温循环回路

柴油机机体与缸套水腔

高温水泵D→气缸盖B→高温散热器H〔15节〕→工作油热交换

增压器

(2)中冷回路:

中冷水泵E→柴油机中冷器B→机油热交换器C→中冷散热器G〔13节〕→中冷水泵E

2、预热系统

预热系统的作用是用预热锅炉或外预热装置加热冷却水,并用循环水泵使冷却水沿着高、低温水系统不?

循环,将冷水和机油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使机车始终处于温热状态,一是便于柴油机随时都能起机,二是在外界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使机车停机保温。

预热系统主要设备有预热名优炉、外预热装置。

〔1、〕水系统说明牌中的工况说明

夏季工况:

指春、夏、秋、于环境温度较高,不需要使用预热锅炉的时候。

科季工况:

指秋、冬、春天环境温度较低,需要使用预热锅炉的时候。

(3)采用外预热装置预热时,循环水泵仍需投入工作。

 

〔二〕机车水系统的作用手维护

1、上水

机车两侧均设有上水接头,可在任意一侧上水,上水步骤如下:

(1)阀门操作参见图4—8中阀操作说明。

(2)膨胀水箱液位仪显示水满即应切断水源,停顿上水并关闭阀〔1〕〔2〕

上水速度不宜过快,以便使管道内空气充分排尽。

2、柴油机起动前的准备

按柴油机起动对水温的要求,用预热锅炉或外预热装置对冷却水进展加热,水温达20以上,方可起动柴油机。

3、机车运行

各阀门操作参见图4—8中阀操作说明。

4、放水

当机车无火回送、长期停运或封存时,应翻开全部水阀〔各阀门操作参见图4—8中阀操作说明〕,将整个水系统的水放尽,再用压缩空气把管中水吹干尽。

在寒冷地区更要特别注意,以防冻坏部件和管路。

 

液力传动装置

GK系列调小内燃机车的液力传动装置包括液力传动箱、车轴齿轮箱、风扇偶合器以及联接柴油机、液力传动箱和车轴齿轮箱的各主传动万向轴,联接液力传动箱与起动发电机的辅助传动万向轴等部件。

柴油机的功率经弹性联轴节及第一万向轴传送给液力传动箱的输入轴,经输入轴把功率传给变扭器轴,功率在变扭器中经机械能——液体动能——机械能的能量转换后,再由输出轴两端将传入液力传动箱的功率传出来,通过两根第二万向轴把功率分别由第二位车轴齿轮箱传送到前转向架的第一位车轴齿轮箱、由第三位车轴齿轮箱把功率传送到后转向架的第四位车轴齿轮箱,车轴齿轮箱中的小螺旋锥齿轮与压装在车轴上的大螺旋锥齿轮啮合,经大螺旋锥齿轮驱动轮对。

传动系统的传动关系见图

 

液力传动箱工作原理

一、概述

ZJ4011GY及ZJ4014GY型液力传动箱〔简称传动箱〕是带有工况机构的液力换向传动箱。

ZJ为“资机〞二字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表示资阳机车厂制造,第二位数字“4〞表示传动箱内装有四个变扭器,第二个数字“O〞表示传动箱不设牵引用偶合器,第三、四位数字“11〞、“14〞表示传动箱吸收功率等级分别为808.5kw〔1100马力〕及9993kw〔1350马力〕,字母GY表示传动箱带有况机构并采用液力方式换向,它们分别装用在GK1〔GK1B〕及GK1C型机车上。

ZJ4011GY型传动箱与额定转速1500r/min、功率等级相当的柴油机配套使用,ZJ4013GY型传动箱与额定转速1000r/min、功率等级相当的柴油机配套使用,作用是将柴油机外特性转变成机车理想的牵引特性。

它们的输入法兰经第一万向轴与柴油机弹性联轴节相连接,面对输入法兰看,其转向均为顺时针方向。

传动箱的牵引局部设置了两套变扭器轴,每套变扭器轴上各装有构造根本一样的起动变扭器和运转变扭器,两套变扭器轴分别用于机车前进方向和后退方向的牵引。

通过不同变扭器轴充油就能得到传动箱输出轴的不同转向,从而到达改变机车运行方向的目的,也就是说传动箱采用液力方式换向。

对每套变扭器轴而言,起动变扭器和运转变扭器交替工作,可以适应机车不同运行工况的要求,使传动箱始终能在较高的效率下工作。

两个变扭器的充排油依靠系统自动进展,必要时也可用手动控制。

一个变扭器排油与另一个变扭器充油〔俗称“换档〞〕的过程有适短时的重叠,因而换档过程中没有明显的牵引力中断现象。

传动箱顶部设置有风扇偶合器传动轴,其法兰通过万向轴驱动安装在散热器上方的偶合器泵轮,并由偶合器的涡轮带动冷却风扇,传动箱后端设有电机传动轴,其法兰经弹性联轴节及万向轴与起动发电机相连。

 

二、主功率传递系统

液力传动箱中,装有两套奕扭器轴,每套变扭器轴上的两个变扭器的泵轮都装在同一根空心轴,即泵轮轴上,两个变扭器的涡轮装有空心轴内的实心轴即涡轮轴上,两个变扭器的导向轮利用中间体连成一体,由两端的圆柱面支承在箱体支座上。

传动箱的左侧为机械箱,右侧为液力箱,由箱体壁隔开,机械箱中的润滑油通过齿轮油泵及时抽回到液力箱中,防止机械箱中工作油搅动发热。

传动箱的主功率传递系统参见图。

ZJ4011GY和ZJ4014GY传动箱内都装有两套变扭器轴,一套用于机车前进方向〔Q向〕的牵引,另一套用于机车后退方向〔H向〕的牵引。

前向变扭器轴上的起动、运转变扭器的涡轮经过压装在涡轮轴左端的输出轴与齿轮15相连,后向变扭器轴上的起动、运转变扭器的涡轮经过涡轮轴及压装在左端的输出轴上的齿轮14,与压装在惰轴上的齿轮24啮合,齿轮24再与齿轮17啮合,齿轮15直接与压装在工况轴上的齿轮17啮合,动力由输入轴传入,压装在输入轴上的齿轮11同时与前向变扭器轴上的齿轮13和后向变扭器轴上的齿轮12相啮合。

这样在传动箱内就形成了两条功率传递路线;一条是经齿轮11/13、15/17、21/23或11/13、15/17、17/19将功率传递给传动箱输出轴,此时机车前进运行。

另一条是经齿轮11/12、14/24、24/17、21/23或11/12、14/24、24/17、17/19将功率传递给传动箱的输出轴,此时机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