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6120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7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废物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危险废物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危险废物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危险废物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危险废物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危险废物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危险废物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危险废物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危险废物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废物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

《危险废物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废物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危险废物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

危险废物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危险废物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总13页)

连云港茂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危险废物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编制人:

蒋旭东

签发人:

何万良

 

编制单位:

连云港茂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二〇一〇年五月

前言

为迅速、高效、有序地做好危险废物事故的应急工作,减少环境危害,保护公众安全,依据国家环保总局《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内生产、储存、使用、运输危险废物发生的各类事故。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本公司环保科负责解释和更新。

一、单位基本情况和周边环境概述………………………………………………1

二、危险废物概况…………………………………………………………………1

三、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职责及分工………………………………………2

四、意外事故防范措施……………………………………………………………3

五、应急预案………………………………………………………………………4

六、现场清理及废物的包装………………………………………………………7

七、废物的安全转移运输…………………………………………………………7

八、周围环境监测…………………………………………………………………8

九、训练和演习……………………………………………………………………8

一、单位基本情况和周边环境概述

连云港茂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是从事化工生产的企业,公司注册资金300万元。

该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一流的生产设备和完善的监测仪器。

项目选址于江苏省灌云县工业经济区临港产业园,投资20020万元,占地面积约34668m2,建筑面积19800m2,包括生产厂房、仓库和办公、生活用房等配套设施。

主要进行N-(膦羧甲基)亚氨基二乙酸、D301大孔弱碱阴离子交换树脂、201X7凝胶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亚磷酸二甲酯、烷基多糖苷、结焦抑制剂、阻聚剂、化纤油剂、水处理剂的生产。

二、危险废物概况

(一)废活性炭

来源:

废气吸收装置

特性及危害:

为尾气吸收的产物,主要含二甲苯、氯甲烷等。

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

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

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

有的有癔病样发作。

慢性影响:

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处理措施:

密封包装,委托焚烧处置。

(二)生产废液

来源:

生产车间静置分层分离废液。

特性及危害:

为生产车间精置分层工段分离废液,可能含有一定的二乙胺、甲醛。

具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

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可引起喉头水肿、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肺水肿;高浓度吸入可致死。

蒸气对眼有刺激性,可致角膜水肿。

液体或雾引起眼刺激或灼伤。

长时间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口服灼伤消化道。

慢性影响:

皮肤反复接触,可引起变应性皮炎。

处理措施:

密封包装,出售综合利用。

(三)抽滤废液

来源:

生产车间真空抽滤产生的废液。

特性及危害:

为生产车间真空抽滤工段产生的废液,可能含有一定的硫酸、甲醇。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射性酸中毒。

急性中毒:

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眼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口服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谵妄,甚至昏迷。

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糊、复视等,重者失明。

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

慢性影响:

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粘膜刺激,视力减退等。

皮肤出现脱脂、皮炎等。

处理措施:

密封包装,委托焚烧处置。

(四)污泥

来源:

废水处理

特性及危害:

为污水处理后各种有机杂质。

接触后对皮肤无明显危害。

泄漏对土壤有害。

处理措施:

密封包装,委托焚烧处置。

三、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职责及分工

(一)、应急救援领导组:

组长:

糜琴仙()

副组长:

将旭东()

成员:

华明江()

石汉平()

何卫红()

郁超()

应急救援办公室:

设在公司环保科(05)

环保局电话:

火警电话:

(二)、应急救援领导组职责:

应急救援领导组职责:

1.贯彻执行有关危险废物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的措施。

2.组织训练危险废物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和事故重点区域有关单位开展联防救援工作。

3.对职工进行危险废物事故应急救援知识的普及和环保教育。

4.检查督促做好危险废物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5.会同有关部门监督事故应急救援的设备、器材、物资的管理和使用。

6.组织危险废物事故应急救援。

7.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处理,提出整改意见并及时将事故汇报、通报。

(三)、危险废物事故应急救援成员各自职责和分工:

发生重大事故时,由领导组组长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长不在时,由副组长直接组织指挥实施),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和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1.组长:

应急救援全过程的总指挥。

2.副组长:

协助组长负责应急救援过程中具体指挥工作。

3.成员:

负责危险废物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以防事态扩大,服从组长、副组长统一调配。

四、意外事故防范措施:

意外事故:

主要是皮肤接触、眼睛接触,误食,以及发生泄漏及火灾;一旦发生

(一)、意外事故应采取以下措施:

1.急救措施:

1).吸入:

如果大量吸入,立即转移到新鲜空气充足的地方。

2).吞食:

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催吐,不要给意识不清的人吃东西。

3).皮肤接触:

如果接触,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水冲洗至少15分

4).眼睛接触:

如果眼睛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2.泄漏应急处理:

1).在发生泄漏时,首先熄灭所有明火、隔绝一切火源,防止发生燃烧和爆炸。

2).处理人员需佩戴所要求的防护用品及防毒面具。

3).现场用沙土围堤,回收物料,避免进入下水道等密闭系统;剩余液体用专用吸收材料吸附,并回收。

4).不得用水冲洗,防止污染区域扩大。

(二)、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1.事故防范措施:

环保人员按时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事故应急预案:

必要情况下启动应急预案。

五、应急预案

(一)、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及时控制危险废物造成事故的危险源,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展;抢救受害人员;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做好现场清理。

(二)、应急救援组织与响应

1.本预案为公司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专项预案,应急组织系统和应急响应系统与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组织系统和应急响应系统一致。

2.建立报警反应系统,保证通讯畅通。

报警电话:

当发生应急情况时,现场人员必须采取抑制措施,尽量减少事故的蔓延,同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事故主管领导人应根据事故地点、事态的发展决定应急救援形式。

(三)、应急救援的实施

一)、现场疏散组织

1.设置警戒区域。

事故发生后,由本公司领导小组和环保部门对现场进行封闭,应根据危废品的泄漏扩散情况或火焰辐射所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

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

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以及必须坚守岗位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

泄漏溢出的危废品为易燃品时,区域内应严禁火种。

2.组织紧急疏散。

迅速将警戒区及污染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紧急疏散时应注意,如事故物质有毒时,需要佩戴个体防护用品或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并有相应的监护措施。

应向上风方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

不要在低洼处滞留。

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与着火区。

为使疏散工作顺利进行,处置现场至少应有两个畅通无阻的出口,并有明显标志。

二)、急救措施

人员配备:

专业工程师、技术工人、操作工、安全员,所有人员经过专业操作和现场急救培训。

在事故现场,危废品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为中毒、窒息、冻伤、化学灼伤、烧伤等,进行急救时,不论患者还是救援人员都需要进行防护。

现场急救注意事项:

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作好自身及伤病员的个体防护;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所用的救援器材需具备防爆功能。

当现场有人受到危废品伤害时,应立即进行处理,经现场处理后,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

三)、泄漏应急处理

泄漏处理一般包括泄漏源控制及泄漏物处理两大部分。

1.处理泄漏注意事项

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以下几项:

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应严禁火种;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

2.泄漏源控制

可通过控制泄漏源来消除危废品的溢出或泄漏。

3.泄漏物处理

现场泄漏物及时进行覆盖、收容、稀释、处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处置,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四)、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防护用品必须穿戴齐全。

灭火剂应采用干粉、水、砂土。

五)、社会支援

一旦发生重大事故,本单位抢险、抢修力量不足或可能危及周围安全时,领导组必须立即向上级通报,必要时请求帮助。

六、现场清理及废物的包装

1.入场检测。

进入现场要进行放射性、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及包装破损情况的检查。

2.收集时的包装。

根据现场情况考虑准备材料,进行密闭包装。

搬运和装卸时应轻拿轻放,避免脱手落地。

七、废物的安全转移运输

1.运输前,到环保部门办理《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2.处置时间的确定应结合天气情况,充分考虑到本地区的特点,与气象部门联系后确定处置和运输时间,确保操作周期内必须为晴天,风速、风向、温度及湿度都应有利于处置作业。

3.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运输工具。

4.装卸运输人员,应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装卸时必须轻装轻卸,严禁摔拖、重压和磨擦,不得损毁包装容器,并注意标志,堆放稳妥。

5.装卸前,对车辆及工具进行必要的通风和清扫,不得留有残渣,卸车后必须洗刷干净。

6.运输应指派公安人员押运,押运人员不得少于2人。

7.按指定的路线和时间运输,不可在繁华街道行驶和停留。

八、周围环境监测

处置完成后,再对周围土壤、水质进行监测。

九、训练和演习

1.车间从实际出发,针对本单位的危险废物可能发生的事故,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模拟演习。

2.把指挥机构和各个救援队伍训练成一支思想好、技术精、作风硬地指挥班子和抢救队伍。

一旦发生事故,领导组能正确指挥,各救援队伍能根据各自任务及时有效地排除险情、控制并消灭事故、抢救伤员,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