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人身安全手册示范文本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61322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人身安全手册示范文本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铁路人身安全手册示范文本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铁路人身安全手册示范文本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铁路人身安全手册示范文本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铁路人身安全手册示范文本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铁路人身安全手册示范文本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铁路人身安全手册示范文本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铁路人身安全手册示范文本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铁路人身安全手册示范文本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路人身安全手册示范文本文档格式.docx

《铁路人身安全手册示范文本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人身安全手册示范文本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铁路人身安全手册示范文本文档格式.docx

  原因分析:

  1.该同学违反了《电气化铁路有关人员电气化安全规则》第2条、第9条规定:

(1)在电气化铁路上,接触网各导线及其相连部分,通常均带有高压电,因此禁止直接或间接地(通过任何物件,如棒条、导线、水流等)与上述设备接触。

(2)为保证人身安全,除专业人员按规定作业外,任何人员所携带的物件(包括长杆、导线)与接触网带电部分需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

  2.二位小同学缺乏电气化铁路安全知识,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好奇冒险蛮干是造成这起事故的根本原因。

  警示教育:

  1.在电气化铁路上,接触网各导线及其相连部分,通常均带有高压电,除专业人员按规定作业外,任何人员所携带的物件(包括长杆、导线)与接触网带电部分需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

任何人员禁止直接或间接地(通过任何物件,如棒条、导线、水流等)与上述设备接触。

  2.加强对所属职工及其他人员进行电气化人身安全知识宣传教育。

  3.对于高压电,任何人员都不可存在好奇心理、侥幸心里、冒险尝试。

  案例2违章登顶 

触电死亡

  1979年6月5日,XX机务段运转车间司机王XX、副司机张XX负责跟车回送厂修东风3型011号机车,18时20分运行至XX线(电气化区段)XX车站3道停车,由于会让客车,停留时间较长。

司机王XX从机车右侧门上机车顶部擦大顶油垢,不幸触电死亡。

  1.司机王XX电气化铁路人身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安全知识匮乏,违反《电气化铁路有关人员电气化安全规则》第30条规定:

电气化铁路上的各种车辆,当接触网停电接地以前,禁止攀登到车顶上,或在车顶上进行任何作业,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副司机张XX对严重违章行为不提醒、不制止,未能避免这起事故的发生。

  在电气化铁路区段,内燃机车乘务员没有认识到高压电的危险,依然盲目习惯作业。

因此,必须严格执行当接触网停电并可靠接地以前,禁止攀登到车顶上,或在车顶上进行任何作业。

  案例3过铁路扬铁锹,触电受伤

  X年X月X日,十几个铁路施工人员搭货车回驻地,在经过某电气化铁路平交道口时,一人扬铁锹正与另一人打闹。

当铁锹扬到最高处时,突然被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高压电击倒在车上,造成电击伤亡。

  1.这些施工人员违反了《电气化铁路有关人员电气化安全规则》第35条规定当行人持有木棒、竹竿、彩旗和皮鞭等高长物件,通过电气化铁路平交道口,走近接触网下,不准高举挥动,须使物件保持水平状态走道口。

  2.这些施工人员对铁路部门进行的电气化安全宣传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基本的安全常识,自我保护意识淡薄,这是导致伤害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根据铁路有关规定,通过电气化铁路时,所持物件必须平行通过,不准高举,最高点距离接触网必须在2m以上。

这些施工人员忽视了在铁路接触网下过往时的相关规定,我们应自觉遵守以上规定的安全要求。

  案例4高空撒尿 

电击毙命

  20xx年11月2日早晨9:

15左右,广州市广园路过街天桥上,有一外省打工男子,站在天桥环卫工具房后面的水管上,对着天桥下电气化铁路京广线接触网导线撒尿。

由于尿液可以导电,触电后该男子掉到桥下的接触网上,只听“砰”的一声巨响,触电男子全身燃烧,当场毙命。

该男子全身烧焦,面目全非,难以辨认,惨不忍睹。

  1.该男子违反了在电气化铁路,严禁水流向接触网方向喷射,保持水流与接触网带电部分有2m以上距离。

  2.该男子电气化铁路安全知识匮乏,安全意识淡薄是构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3.电气化铁路安全教育宣传力度不够,警示标语不足是构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1.加强电气化铁路安全知识的教育宣传工作,在电气化铁路附近必须张贴安全警示标语和写有相关安全防护规定的标牌。

  2.在电气化铁路附近施工、冲洗车辆时,因水能导电,严禁水流向接触网方向喷射,保持水流与接触网带电部分有2m以上距离,以防触电事故发生。

  案例5违章作业酿事故 

盲目救人害了己 

  1973年12月23日,XX供电段大修队在XX车站下锚处利用绝缘挂梯带电调整锚支吊弦。

由于锚支接触线较高,挂梯挂好后人在地面上不好扶。

接触网弓甲便上到车站围墙,蹲在墙上扶着梯子。

当操作人乙由挂梯上网接近接触线时,扶梯人甲突然从围墙上站起,与乙共同短接了绝缘挂梯有效绝缘部分。

甲乙两人触电后均撒不开手。

地面接触网工丙看到后,急忙跑向绝缘挂梯,想拉开绝缘挂梯救人。

但人未到绝缘挂梯前,丙突然大叫一声触电倒地死亡。

  1.甲违章蹲在围墙上扶绝缘挂梯是构成这起严重人身伤亡事故的直接原因。

  2.丙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跨步电压的概念不清,盲目救人是造成事故损失扩大的直接原因。

  警示教育:

  1.强化现场控制,确保按标准作业。

  2.加强电气化安全常识教育,使有关人员掌握救助触电人员的方法。

  3.跨步电压是指电器设备碰壳或电力系统一相发生接地短路时,电流从接地处四散流出,在地面上形成不同的电位分布,人走近短路点时,两脚之间的电位差。

发现有跨步电压时,应单足或并双足跳离危险区,亦可沿半径垂直方向小步慢慢退出。

  4.发生高压接地故障时,在切断电源前,任何人与接地点的距离,室内不得小于4米,室外不得小于8米。

接触网断线接地不得小于10米。

必须进入上述范围作业时,作业人员要穿绝缘靴。

  案例6盲目攀登杆塔 

高处触电摔伤

  1998年4月5日上午约10点钟左右,居住在电气化铁路XX段附近的一个居民带着8岁的孩子,在电气化铁路附近放风筝,不慎风筝缠在了电气化铁路的接触网上。

爬上接触网支柱拿风筝,当距离接触网的导电部分2米时,被电击落,造成右肘骨粉碎性骨折。

  1.该居民违反《电气化铁路有关人员电气化安全规则》第9条规定的,为保证人身安全,除专业人员按规定作业外,任何人员所携带的物件(包括长杆、导线等)与接触网设备的带电部分需保持二米以上的距离是构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2.该居民违反了铁道部《运输安全保护条例》规定:

严禁任何人任何单位在铁路电力线路导线两侧各300米的区域内放风筝、气球是构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加强电气化铁路安全知识的教育宣传,在电气化铁路两旁的杆塔上醒目的位置处应标注“高压危险,严禁攀登”,任何人严禁私自攀登杆塔,除专业人员按规定作业外,任何人员所携带的物件(包括长杆、导线等)与接触网设备的带电部分需保持二米以上的距离。

  案例7作业程序丢步骤 

丢了性命苦自己

  1996年6月13日,湖东机务段大西运用车间某班值乘SS4型0391号机车,担当1101次列车牵引任务,5:

05分由大新开往大同,6:

00分列车通过岱岳站机外电分相后,该机车主断路器不闭合,机班二人断电降弓拔钥匙后,在未确认降弓已降落的情况下,盲目进入变压器室人为闭合主断路器,被电弧烧伤。

  二人未执行互控制度,未共同确认受电弓已降落,违反进入高压柜室作业的有关规定,盲目进入高压柜室,人为闭合主断器所致。

  1.必须把电气化铁路人身安全教育宣传工作放到第一位,以机车乘务员一次出乘作业标准为管理主线,狠抓各项作业标准执行情况,达到作业有标准,标准人人知,标准人人执。

  2.进入高压柜室时,应做到下列各项:

  

(1)应断开主断路器,降下受电弓,取下电钥匙并由工作者随身携带。

  

(2)进入高压柜室、变压器室工作前必须二人确认两端网压表显示为零、受电弓已降落,方可进入。

  (3)工作中高压室或变压器室的室门应敞开,不得关闭。

  案例8途中登顶易伤亡 

登顶程序要牢记

  XXXXX列车运行至XX站时,发生弓网事故,采取降弓紧急停车,停车后,司机在地面上确认受电弓已严重破损,需登顶处理,申请停电令后,在未升弓验电的情况下,学习司机又未穿防护用品挂接地线,造成右侧身体大面积电弧灼伤。

  1.该机班违反途中登顶作业程序,简化作业,在没有升弓验电的情况下,挂接地线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2.挂接地线时,没有按规定穿着防护用品是构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3.其他部门没有落实到位,确保接触网在规定时间内停电是造成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

  1.乘务员对处于电气化区段作业时人身安全意识不到位,忽视安全作业标准,值乘中简化途中登顶作业程序,造成触电伤亡。

加强对乘务员电气化作业的安全知识教育,不断提高作业中的自我人身安全保护意识。

  2.规范防护用品管理,确保防护用品防护作用良好,并按规定要求穿着。

  3.途中登顶作业时必须做到哪些?

  途中登顶作业,必须做到步骤不丢、顺序不错,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1)申请停电:

认真确认调度命令内容,与调度员校对时钟。

  

(2)升弓验电:

升起非故障的受电弓;

确认受电弓与接触网可靠接触,两端网压表显示为零;

闭合主断路器,启动劈相机,确认零压保护装置动作,确定接触网已停电方可挂接地线。

  (3)挂接地线:

穿戴好防护用品,垫好绝缘板,先固定钢轨侧再挂接触网侧。

接地线所挂位置应在分段绝缘器、分相绝缘器靠近机车侧,并要远离作业人员。

  (4)登顶要求:

坚持晚上早下的原则,必须由车顶门上下,登顶作业人员穿好防护服,携带电钥匙开关,方可登上机车顶部作业,上车顶后要站稳抓牢,系好安全带。

  (5)作业要求:

机班二人加强互控,无论故障处理完毕与否,必须在停电命令规定的结束时间前10分钟下顶。

如故障处所未处理完,须再次申请停电命令。

  (6)作业完毕:

登顶作业完毕后,确认其他人员、工具备品处于安全位置,车顶无异物后,关好车顶门。

  (7)撤接地线:

撤除接地线人员必须绕车一周再次确认车顶无任何人员,方可穿戴好防护用品,垫好绝缘垫板,先撤接触网侧再撤钢轨侧。

  (8)申请送电:

必须待所有人员均处于安全位置后,方准申请送电。

  案例9整备作业易伤亡 

简化作业不可取

  20xx年10月18日,湖东机务段大西运用车间某机班使用8K84机车,0:

45分进入整备场7道,司机去隔离开关办理分闸手续,1:

20分登记合闸手续,由于司机、隔离开关值班员、地勤检查员简化作业过程,未确认车顶是否有人,盲目合闸,造成在车顶作业的行修人员被电击伤。

  没有执行隔离开关作业程序的规定,遗漏合隔离开关前必须先绕车一周确认车顶无人及工具备品的重要步骤。

  要求机车乘务员在办理隔离开关合闸手续后,必须与隔离开关值班员、地勤检查员共同确认顶部作业人员,确认顶部无作业人员,方可合闸作业,提高大局意识,杜绝整备交叉作业时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案例10 

整备作业事故多 

每步作业应确认

  1985年12月10日,XX机务段电力机车司机殷XX在段内3道准备进行机车整备,办完打开3道隔离开关申请手续后,在没有确认的情况下,与整备司机一同错打2道隔离开关,挂接地线,而后殷XX在无人监护的情况下,登上停在3道的机车车顶,造成触电死亡。

  1.没有执行隔离开关操作的有关规定,在未确认隔离开关与机车停放股道是否一致的情况下,盲目打开另一隔离开关,挂接地线。

  2.监护人擅离职守,没监护完就离开机车。

  3.殷XX在未确认该机车占用股道的隔离开关是否一致的情况下,盲目登上车顶。

  4.该段对隔离开关使用管理混乱,把隔离开关钥匙混放在一起。

  1.这起事故暴露出事故单位对关键设备的操作和管理缺乏强制性的控制措施。

必须从事故中吸取教训,作业人员要严格按有关规程作业,监护人员要认真负责,切误擅离职守,同时要加强对隔离开关的使用管理,各股道隔离开关的钥匙要有明显标记且分开存放,杜绝同类事故发生。

  2.电气化铁路区段,内燃机车、电力机车整备作业应严格按照地域划分,我局规定,机车乘务员应在交车区交车、接车区接车,严禁进入整备作业安全区交接机车。

  3.加强交接车作业的现场控制,必须到规定的区域办理交接车手续,接车时应确认股道、车型、车号正确方可登乘机车,确认受电弓已降落、两端网压表为零方可检查机车。

  案例11 

整备区域要分清 

错误登顶会要命

  20xx年6月12日15时10分,XX机务段司机欧阳XX与副司机对经过中修的东风7型5264机车准备进行上水阻和功率整定试验作业。

该机车司机室内有司机欧阳XX和副司机等4人。

司机欧阳XX在副操作台上,对副司机说:

“不知空调挡水板放好没有,要上去看一看。

”副司机回答说:

“过一会儿到水阻试验台上我看。

”而后司机欧阳XX通过机车通道,爬上车中部的楼梯上了车顶,被接触网高压电击中,从司机室右上方坠落至旁边的排水沟内,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1.司机欧阳XX在作业过程中违反铁道部《电气化铁路有关人员电气化安全规则》第28条“在接触网没有停电并接地的情况下,禁止在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和车辆的车顶进行任何作业,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和重要原因。

  2.驾驶室内副司机及其他几名人员看到司机欧阳XX盲目攀登车顶时,没有及时提醒和制止。

劳动安全联防互控的措施不落实,是造成这起事故的重要原因。

  3.司机欧阳XX盲目臆测作业,机车由无电区进入有电区后,既不观察周围作业环境,也不确认作业条件是否安全,就盲目攀登,违反了《机务安全技术规则》第24条”在任何工作开始之前,均应首先检查使用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及有关的环境,如果有不安全现象,必须消除或采取安全措施后,方能进行工作“的规定,导致触电死亡。

  4.防护设备和警示提示牌没有真正起到防护作用。

  1.事故单位对作业人员的劳动安全教育不到位。

该段无职工死亡事故安全期近30年,干部职工逐渐滋生了麻痹思想,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有所放松。

  2.安全管理不到位。

该段对机车在外段检修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

部分干部工作作风不实,在抓劳动安全制度、措施的落实上抓得不细,安全关键点控制不力。

  3.事故单位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逐级负责制,加强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进一步落实作业现场联防互控制度。

  4.内燃机车乘务员作业中,应清楚机车所在区域,是否上空有接触网,有接触网时,在任何情况下严禁登顶。

  案例12未办停电、接地前登顶触电身亡

  20xx年1月3日,XX机务段XX运转车间李XX、张XX值乘SS1421号机车,18时32分到达XX站3场,20时40分入库,21时55分在库内2道整备作业时,司机李XX在未确认隔离开关分闸、接触网断电的情况下,登上机车顶部作业时触电身亡。

  1.值乘司机李XX在整备作业时未确认隔离开关分闸、接触网断电的情况下,盲目用钥匙打开机车车顶部天窗,登上机车顶部作业,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2.XX整备车间当班隔离开关监护员未遵守隔离开关操作规程,将隔离开关备品箱钥匙和机车顶部天窗钥匙交与司机,又没有出场进行监控,严重失职,是造成这起事故的重要原因。

  1.安全管理失控。

XX机务段对长交路机车作业方式和环境产生的新变化、新问题安全预想不够,没有研究制定具体的安全措施;

日常对关键处所、关键岗位、关键作业缺乏有效的监管监控,尤其是对隔离开关操作员、监护人员、受电弓检查人员有章不循、有禁不止行为督促和制止不力。

  2.安全教育试失效。

一是事故责任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对操作隔离开关基本安全制度和程序不熟。

二是日常安全培训教育和考试流于形式。

三是生产力布局调整后,长交路机车作业方式和环境发生变化,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未能及时跟上。

  3.事故单位要强化安全教育和现场关键作业环节卡控,认真落实铁道部《电气化铁路有关人员电气安全规则》,认真排查事故隐患,建立健全各项安全防范措施。

  4.凡机车车辆停在接触网下,在未接到电力调度员的停电命令和挂好接地线之前,严禁登上机车车辆车顶。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EnterTheBrandName/Slogan/SloganInThisPosition,SuchAsFoons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