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人身安全手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99295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人身安全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铁路人身安全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铁路人身安全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铁路人身安全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铁路人身安全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路人身安全手册.docx

《铁路人身安全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人身安全手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铁路人身安全手册.docx

铁路人身安全手册

铁路人身安全手册

案例1  学生打赌 高压击倒

       XX小学地处XX省电气化XX站北道口附近。

1970年5月11日下午约4点30分左右,该小学五年级两名男学生在放学路经北道口电气化铁路区段时,一位小学生手指电气化铁路的接触网,对另一位同学说:

“你不是胆子大吗?

你敢用竹竿去碰电线吗?

你敢碰我就算你英雄。

”这位同学在附近找到一根长竹竿,真的去碰25kv的高压接触网。

瞬间,只听到“砰”的一声,他被强大的电流击倒在地,经医院救治,才脱离危险。

       原因分析:

       1.该同学违反了《电气化铁路有关人员电气化安全规则》第2条、第9条规定:

(1)在电气化铁路上,接触网各导线及其相连部分,通常均带有高压电,因此禁止直接或间接地(通过任何物件,如棒条、导线、水流等)与上述设备接触。

(2)为保证人身安全,除专业人员按规定作业外,任何人员所携带的物件(包括长杆、导线)与接触网带电部分需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

       2.二位小同学缺乏电气化铁路安全知识,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好奇冒险蛮干是造成这起事故的根本原因。

       警示教育:

       1.在电气化铁路上,接触网各导线及其相连部分,通常均带有高压电,除专业人员按规定作业外,任何人员所携带的物件(包括长杆、导线)与接触网带电部分需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任何人员禁止直接或间接地(通过任何物件,如棒条、导线、水流等)与上述设备接触。

       2.加强对所属职工及其他人员进行电气化人身安全知识宣传教育。

       3.对于高压电,任何人员都不可存在好奇心理、侥幸心里、冒险尝试。

       案例2  违章登顶 触电死亡

       1979年6月5日,XX机务段运转车间司机王XX、副司机张XX负责跟车回送厂修东风3型011号机车,18时20分运行至XX线(电气化区段)XX车站3道停车,由于会让客车,停留时间较长。

司机王XX从机车右侧门上机车顶部擦大顶油垢,不幸触电死亡。

       原因分析:

       1.司机王XX电气化铁路人身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安全知识匮乏,违反《电气化铁路有关人员电气化安全规则》第30条规定:

电气化铁路上的各种车辆,当接触网停电接地以前,禁止攀登到车顶上,或在车顶上进行任何作业,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副司机张XX对严重违章行为不提醒、不制止,未能避免这起事故的发生。

       警示教育:

       在电气化铁路区段,内燃机车乘务员没有认识到高压电的危险,依然盲目习惯作业。

因此,必须严格执行当接触网停电并可靠接地以前,禁止攀登到车顶上,或在车顶上进行任何作业。

       案例3  过铁路扬铁锹,触电受伤

       X年X月X日,十几个铁路施工人员搭货车回驻地,在经过某电气化铁路平交道口时,一人扬铁锹正与另一人打闹。

当铁锹扬到最高处时,突然被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高压电击倒在车上,造成电击伤亡。

       原因分析:

       1.这些施工人员违反了《电气化铁路有关人员电气化安全规则》第35条规定当行人持有木棒、竹竿、彩旗和皮鞭等高长物件,通过电气化铁路平交道口,走近接触网下,不准高举挥动,须使物件保持水平状态走道口。

       2.这些施工人员对铁路部门进行的电气化安全宣传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基本的安全常识,自我保护意识淡薄,这是导致伤害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警示教育:

       根据铁路有关规定,通过电气化铁路时,所持物件必须平行通过,不准高举,最高点距离接触网必须在2m以上。

这些施工人员忽视了在铁路接触网下过往时的相关规定,我们应自觉遵守以上规定的安全要求。

       案例4  高空撒尿 电击毙命

       2003年11月2日早晨9:

15左右,广州市广园路过街天桥上,有一外省打工男子,站在天桥环卫工具房后面的水管上,对着天桥下电气化铁路京广线接触网导线撒尿。

由于尿液可以导电,触电后该男子掉到桥下的接触网上,只听“砰”的一声巨响,触电男子全身燃烧,当场毙命。

该男子全身烧焦,面目全非,难以辨认,惨不忍睹。

       原因分析:

       1.该男子违反了在电气化铁路,严禁水流向接触网方向喷射,保持水流与接触网带电部分有2m以上距离。

       2.该男子电气化铁路安全知识匮乏,安全意识淡薄是构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3.电气化铁路安全教育宣传力度不够,警示标语不足是构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警示教育:

       1.加强电气化铁路安全知识的教育宣传工作,在电气化铁路附近必须张贴安全警示标语和写有相关安全防护规定的标牌。

       2.在电气化铁路附近施工、冲洗车辆时,因水能导电,严禁水流向接触网方向喷射,保持水流与接触网带电部分有2m以上距离,以防触电事故发生。

       案例5  违章作业酿事故 盲目救人害了己 

       1973年12月23日,XX供电段大修队在XX车站下锚处利用绝缘挂梯带电调整锚支吊弦。

由于锚支接触线较高,挂梯挂好后人在地面上不好扶。

接触网弓甲便上到车站围墙,蹲在墙上扶着梯子。

当操作人乙由挂梯上网接近接触线时,扶梯人甲突然从围墙上站起,与乙共同短接了绝缘挂梯有效绝缘部分。

甲乙两人触电后均撒不开手。

地面接触网工丙看到后,急忙跑向绝缘挂梯,想拉开绝缘挂梯救人。

但人未到绝缘挂梯前,丙突然大叫一声触电倒地死亡。

       原因分析:

       1.甲违章蹲在围墙上扶绝缘挂梯是构成这起严重人身伤亡事故的直接原因。

       2.丙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跨步电压的概念不清,盲目救人是造成事故损失扩大的直接原因。

       警示教育:

       1.强化现场控制,确保按标准作业。

       2.加强电气化安全常识教育,使有关人员掌握救助触电人员的方法。

       3.跨步电压是指电器设备碰壳或电力系统一相发生接地短路时,电流从接地处四散流出,在地面上形成不同的电位分布,人走近短路点时,两脚之间的电位差。

发现有跨步电压时,应单足或并双足跳离危险区,亦可沿半径垂直方向小步慢慢退出。

       4.发生高压接地故障时,在切断电源前,任何人与接地点的距离,室内不得小于4米,室外不得小于8米。

接触网断线接地不得小于10米。

必须进入上述范围作业时,作业人员要穿绝缘靴。

       案例6  盲目攀登杆塔 高处触电摔伤

       1998年4月5日上午约10点钟左右,居住在电气化铁路XX段附近的一个居民带着8岁的孩子,在电气化铁路附近放风筝,不慎风筝缠在了电气化铁路的接触网上。

爬上接触网支柱拿风筝,当距离接触网的导电部分2米时,被电击落,造成右肘骨粉碎性骨折。

       原因分析:

       1.该居民违反《电气化铁路有关人员电气化安全规则》第9条规定的,为保证人身安全,除专业人员按规定作业外,任何人员所携带的物件(包括长杆、导线等)与接触网设备的带电部分需保持二米以上的距离是构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2.该居民违反了铁道部《运输安全保护条例》规定:

严禁任何人任何单位在铁路电力线路导线两侧各300米的区域内放风筝、气球是构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警示教育:

       加强电气化铁路安全知识的教育宣传,在电气化铁路两旁的杆塔上醒目的位置处应标注“高压危险,严禁攀登”,任何人严禁私自攀登杆塔,除专业人员按规定作业外,任何人员所携带的物件(包括长杆、导线等)与接触网设备的带电部分需保持二米以上的距离。

       案例7  作业程序丢步骤 丢了性命苦自己

        1996年6月13日,湖东机务段大西运用车间某班值乘SS4型0391号机车,担当1101次列车牵引任务,5:

05分由大新开往大同,6:

00分列车通过岱岳站机外电分相后,该机车主断路器不闭合,机班二人断电降弓拔钥匙后,在未确认降弓已降落的情况下,盲目进入变压器室人为闭合主断路器,被电弧烧伤。

       原因分析:

       二人未执行互控制度,未共同确认受电弓已降落,违反进入高压柜室作业的有关规定,盲目进入高压柜室,人为闭合主断器所致。

       警示教育:

       1.必须把电气化铁路人身安全教育宣传工作放到第一位,以机车乘务员一次出乘作业标准为管理主线,狠抓各项作业标准执行情况,达到作业有标准,标准人人知,标准人人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