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61416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0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皲裂(jūn)横柯(kē)水泵(bàng)

B.吝情(lìn)绮绣(qǐ)黔娄(qián)

C.沃灌(wò)衔觞(shā

ng)戾(hù)天

D.媵人(téng)缥(piǎo)碧寥落(liáo)

2.指出下边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今日/听君/歌一曲。

B.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体味下面的语句,在横线上填写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2分)

海燕_______着,_______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______乌云,翅膀_____波浪的飞沫。

A.叫嚣飞舞划过拂过B叫喊飞翔穿过掠起

C叫喊飞翔穿过拂过D呼喊飞翔划过掠起

4.下面各句中破折号各属哪种用法?

将相应答案的字母

填入各句后的括号内,可多选(6分)

A.表示后面是解释说明部分B表示语意的转折或跃进C表示声音的延长

D表示两个破折号之间是解释说明E表示强调F表示后面是引文

(1).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

(2).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

()

(3).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

()

(4).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

()

(5).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

()

(6).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的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

5.《海燕》是_______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______________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在俄文中,“海燕”一词含有__________________之意。

(3分)

6.名句积累(5分)

(1)《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修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一诗中用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

赠》中现在用来比喻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客观规律的句子是:

,。

(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主旨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调歌头》中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

二、阅读理解(30分)

送东阳马生序(20分)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

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括号中词的意思(5分)

弗之(怠)__________________

负箧(曳)屣__________________

右备容(臭)__________________

(俟)其欣悦

__________________

(以)中有足乐者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

C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D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10分)

1)点出自己学习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作者克服无书困难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渲染了从师求学艰难的句

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写自己生活上异常艰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家贫,无从致书以

观。

 

(二)五柳先生传(10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

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从此自终。

赞曰:

黔娄之妻有言: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1.补充课文所缺的语句:

,,晏如也。

(2分)

2.解释下列加点词。

(4分)

(1)性嗜酒()(2)每有会意()

(3)造饮辄尽()(4)晏如也()

3.用课文中原句填空。

(2分)

(1)点出五柳先生隐者心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展现五柳先生率真放达的个性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意,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2分)

(三)奇迹(10分)

那年,文参加高考,以六分之差落榜了。

 那晚,文把窗外的月光望了一夜。

 吃早饭时,文对爹说:

“爹,我想复读一年。

” 听了这话,爹白了他一眼,说:

“算啦!

回家帮我吧!

” 文知道爹的脾气,爹决定了的,九头牛也拉不回,错了也不改。

何况这次,爹没错。

 那年,家里真是陷入了困境:

奶奶病故了;刚埋了奶奶,娘又病了;家里贷款买的那头奶牛也不明不白地死了;村里还要庄基排队。

两个弟弟还在上小学。

家里就一个劳力了。

 这天晚上,文听了一夜的蛐蛐叫。

 第二天天刚亮,文就去找爷爷。

文知道爹是个大孝子,爷爷的话,爹句句听。

爷爷很疼文,立马去找爹。

爹听了爷爷的话,气呼呼地说:

“叫他复读,你能挣回钱来?

”一句话问得爷爷不吱声儿了。

 文去找爹的好朋友赵伯。

赵伯和爹在堂屋里谈了半天,叹着气摇着头走了。

 文咬咬牙,骑上他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去县城中学找当教师的姑父。

这是最后一线希望了。

 半下午,文用自行车把姑父捎回家。

姑父的脸晒得通红,文浑身出汗了,像刚从河里爬出来一样。

 姑父一口水也顾不上喝,就坐在正扎笤帚的爹身边:

“叫娃复读吧!

” 爹硬硬地说:

“家里没钱!

” 姑夫说:

“我供他!

” 爹白了他一眼,说:

“你供他一年,他考不上,还要读,你供

吗?

” 姑父坚决地说:

“供!

” 爹连珠炮似的说:

“还考不上你供吗?

考上了你供吗?

” 气得姑父胸脯一起一伏地走了。

 文真想冲上去,给爹两脚,可他不敢。

文也是个孝子呀。

 文默默地走到家后面的窖背上,靠着一棵柏树,无力地软了下去。

文的脑幕上闪现出一双双专注听课的脸,文的耳畔回响着脆生生的上课铃声。

 这时候,不知哪儿的广

播里传来“敢问路在何方?

路在脚下”的歌声。

歌声里,文流下了伤心的泪:

我的脚下哪有路?

我的脚下明明是崖呀!

 不知过了多久,文听到谁在叫他。

这声音多么熟悉而亲切呵!

文扭头一看是爹。

文把头倔强地扭过去。

 爹走上来,和蔼地说:

“娃,咱回!

” 文硬硬地答:

“我不!

” 爹问:

“你要咋?

” 文大声说:

“你不叫我复读,我就从这里跳下去,摔死算啦!

”   文想用这话激怒爹,让爹狠狠地打他一顿,这样,他心里也许好受些。

 

谁知,听了他的话,爹的眼睛却湿了,他一下子把文拉起来,拉进他的怀里,激动地说:

“爹答应你!

” 听了这话,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把眼睛瞪得老大。

 爹说:

“你找爷爷,找你赵伯,找你姑父,你把爹给感动啦!

冲着这股牛劲,还怕考不上大学?

爹就是把腰挣弯,也要供娃复

读!

” “爹!

”文大叫一声,把爹抱住,热泪如泉涌。

 文复习了一年,考上了北京大学。

只要有1%的希望,就用99%的努力去争取,这时,事情往往会出现转机,甚至产生奇迹!

不是么?

 

1.文中揭示产生“奇迹”的前提条件的一句话是?

(2分)

2.文中画线句交代“爹的脾气”,在文中有何作用?

(2分)

3.文中两次写“文”一夜未眠,其表达作用分别是?

(2分)

4.文章大篇幅地写“文”争取复读的过程,而对复读的经过和结果一笔带过,为什么这样处理?

(2分)

 

5.从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试用一句话进行表述。

(2分)

 

三、写作(35分)四:

卷面分5分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比如,爱音乐的,有自己的音乐世界;爱篮球的,有自己的篮球世界:

爱网络的,有自己的网络世界……如果仔细思考这些世界背后的价值与意义,你也许会对它有更深的感悟与体会。

请以“与____________同行”为题作文。

作文要求:

(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地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3)600字左右。

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段考答案

一:

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

1.B2。

A3。

B4。

B、C、A、D、BE、F5。

高尔基《春天的旋律》暴风雨的预言者6。

(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二:

阅读理解

(一)

1:

懈怠、放松;      拖着;     气味,这里指香气;    等待;    

因为

2:

3:

余幼时即嗜学;      每假借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

4:

(二)

1略2略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造饮辄尽,期在必醉;4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工夫,这与他“不慕荣利”的追求有关,读书是为了求知的满足,精神的喜爱。

(三)

1.只要有1%的希望,就用99%的努力去争取

2.为下文父亲不为说情所动做铺垫,同后文父亲的态度改变形成对比,使文章富有感染力。

3.分别写出了“文”高考落榜的懊丧,和复读无望的辛酸。

4.详略得当,详写“文”争取复读的过程,表现其锲而不舍的性格,复读的经过和结局可想而知,故略写。

5.“文”是一个认准目标不言放弃的青年。

(意思对即可)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苏教版

(试题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积累运用(3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晕圈(yùn)迸溅(bìng)强聒不舍(qiáng)迥异(jiǒng)

B.温馨(xīng)婆娑(suō)汪洋万顷(qīng)臆度(yì)

C.连亘(gèn)惦记(diàn)贻误(yí)渊薮(sǒu)

D.勾当(gōu)戳穿(chuō)充沛(pèi)带挈(qì)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邹书记要我们不要再问为什么只安排我们班六、八两个组去报告厅听道德讲座。

B.“明天第十四届运动会8点钟开始,”王老师说,“你的身体刚康复,能参加吗?

C.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人们不禁要问:

安倍政府究竟想干什么?

日本未来要向何处去?

D.为了激励和教育学生,兴华初中于9月18日下午组织初三年级召开了以《不忘九一八,保卫钓鱼岛》为主题的班会。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B.学习制作凤冠,不仅要有一种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更要看对这种传统技艺有没有兴趣。

C.除了《金华味道》销量不错外,新华书店其他类似书籍的销售情况并不乐观。

D.如何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减少人口增长速度,保持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平衡,这是摆在一些国家面前的重大课题。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场车祸突如其来,张丽莉奋不顾身,勇救学生,赢得了“最美女教师”称号。

B.不一会儿,妈妈就把脏乱不堪的房间收拾得干净整齐,简直是妙手回春。

C.做学问一定要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即对每个问题都追根究底,吹毛求疵。

D.上下班高峰时,拥挤的车辆常把道路堵得严严实实,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5、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正确的是()(3分)

A.《活板》的作者是明代作家沈括,文章出自《梦溪笔谈》。

全文按工作程序进行说明,表现了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精神。

B.《口技》作者是清代的林嗣环,文章出自他编的笔记小说集《虞初新志》。

C.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运用夸张手法描写了奥楚蔑洛夫对小狗态度的多次变化,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一个谄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小人形象。

D.蒲松林的《山市》描述了孤塔、宫殿、城郭、危楼等幻景,按空间顺序给我们呈现了山市空虚缥缈、瞬息万变的特点,让我们领略到这一自然景象的奇妙。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人格是什么②只有恪守纯洁、崇高的人格③一个人人格猥琐、低劣,其一生必将渺小、肮脏④才能造就亮丽、伟岸的人生⑤人格是心灵的护佑、人生的座基

A、①⑤④②③ B、①⑤③②④  C、②④①⑤③   D、③②④①⑤

7、请根据语境及拼音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字。

(4分)

人生如旅途,中间有一扇扇庄严神秘的大门,门与门之间,有向往,有努力,有艰辛,有失落,总留给我们丰厚的积diàn。

青春,是人生最重要、最宝贵,在人们的企盼中shū忽而逝,又在人们留恋中姗姗而来。

当心灵的帆船回sù岁月的长河时,我们能够看到:

在那阳光明媚、金色的羽毛升起的地方,矗立在歌吟里、掩yìng在诗词中,最耀眼的是那扇神奇玄妙的青春之门。

8、默写。

(错、漏、添字,都不得分,9分)

(1)、淮南秋雨夜,。

(《闻雁》)

(2)、,怅望青田云水遥。

(《池鹤》)

(3)、巢成雏长大,。

(《迎燕》)

(4)、,欲上青天揽明月。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5)、抽刀断水水更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6)、塞下秋来风景异,。

(《渔家傲》)

(7)、,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天净沙秋思》)

(8)、《陋室铭》中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

9、名著阅读。

(6分)

阅读《水浒传》片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甲】A寻思道:

“俺只指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

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

“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

”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乙】B闹了东京,在回梁山的路上听刘太公说宋江夺了他的女儿,心想:

“俺哥哥原来口是心非,不是好人了也。

”他怒气冲冲二话不说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扯得粉碎……拿了双斧,径奔宋江。

(1)A、B俩都是坚决反对招安的将领,他们分别是、。

(2分)

(2)片段通过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把具有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请分析两人性格的异同。

(4分)

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0-11题。

(5分)

田舍①

【宋】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②忙。

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③野气香。

乐哉今岁事,天末④稻云黄。

【注释】①田舍:

农家。

②筑圃:

修筑打谷场。

③菁:

水草。

④天末:

天边。

这里是指稻田一望无际。

10.全诗洋溢着一种“”的气息。

(请用原诗中的一个词作答)(2分)

11.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绘出“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的画面。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16分)

汉明帝尊师

上自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帝位,犹尊荣以师礼。

尝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及荣门生数百人,上亲自执业③;诸生或避位发难④,上谦曰:

“太师在是。

”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

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

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士⑤。

帝幸其家问起居⑥,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

自是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

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阳。

子郁当嗣⑦,让其兄子泛;帝不许,郁乃受封,而悉以租入与之。

帝以郁为侍中。

【注释】:

①〖上〗汉明帝刘庄。

②〖幸〗驾幸,到。

③〖执业〗听讲。

④〖避位发难〗离开座位向皇帝提出疑难问题。

⑤〖爵士〗爵位和封地。

⑥〖起居〗此为病情。

⑦〖嗣〗继承爵位。

1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会宾客大宴()(《口技》) 

(2)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送东阳马生序》)

(3)及笃(     )   (4)抚荣垂涕(   )

1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而悉以租入与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B.受《尚书》于桓荣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C.拥经而前中娥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D.而悉以租入与之何陋之有(《陋室铭》)

14.翻译下列句子。

(6分)

(1)及即帝位,犹尊荣以师礼。

(2)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口技》)

(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    

15.读了本文,结合《送东阳马生序》一文,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16分)

争吵的雅俗

陈鲁民

①人是群体动物,有事没事老爱往一起凑,臧否人事也喜欢见仁见智,议论纷纷,一旦意见不合,免不了争争吵吵。

争吵有雅俗之分,可见水准风骨,有文野之别,可见时势风气。

②在俄罗斯某咖啡馆里,两个老友发生激烈争吵。

一个教师,是诗歌的忠实拥趸;一个商人,坚决捍卫散文的重要地位。

两个人为诗歌还是散文重要吵得不亦乐乎,后来大打出手。

无独有偶,去年9月,两个俄罗斯工人在一起讨论哲学,当谈到他们共同的偶像——德国哲学家康德时,因意见不同而翻脸。

③这年头常见的是,球迷为球队输赢而争论甚至打斗,粉丝为哪个明星更漂亮而争执动武,酒徒为谁喝得多喝得少而吵闹,恋人为争风吃醋而大动干戈,可没想到,居然还会有人为那些虚头巴脑的诗歌、散文而玩命,为哲学、康德而较真,听起来真如同天方夜谭。

但不可否认,恰恰是这样的争吵能使人感到一些欣慰。

毕竟,在物欲横流、发财高于一切的当下,还有人在仰望天空,捍卫精神财富,关注那些不挣钱的东西。

④其实,我们也曾有过这样的时期,或者说有过这样的小气候。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虽然条件异常艰苦,但师生们学习钻研的劲头一点也不差,学术氛围也十分浓郁。

据作家汪曾祺回忆,在昆明的小茶馆里,饿着肚子的大学生在争论李白、杜甫谁更伟大,豪放派与婉约派谁的艺术价值谁更高,四大名著的优劣得失,每每争得热火朝天,脸红脖子粗。

老板娘很困惑:

这帮面有菜色的学生娃咋就争得那么大劲,是管吃还是管喝?

⑤不光是学生争,老师也不消停。

废名与熊十力皆为北大知名教授,两人常在一起讨论学问,争吵也是常事。

一日废名到熊十力处与其探讨佛学,生发异见,争论不休,忽而静止,原来二人已扭打在一处。

不一会儿,废名气哄哄地走出,但至次日,乃见废名又来,与熊十力在讨论别的问题。

⑥近几十年,改革开放,人们似乎早已放弃那些“荒唐无聊”的争论,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国家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百姓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不过,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对滞后也慢慢显现出来,金钱至上的影响日渐蔓延。

过于“务实”的风气,使我们被世人视为“物质主义”至上的国度。

2013年末,法国市场调查公司发布了一项名为“全球物质主义、理财和家庭态度”的调查,在20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人对于物质的热衷程度远高于其他国家,位居榜首。

⑦当年,丘吉尔曾说过:

“我宁愿失去印度,也不愿失去莎士比亚。

”60多年后,撒切尔在谈到中国时则很自负地说过:

“一个只会输出电视机的国度算不上伟大,一个能输出文化的国家才是真正的强国。

”如果把这当成对我们的提醒,认真盘查一下文化短板,在重视物质建设的同时,对文化建设投入更多的关心,将会是十分有益的。

⑧倘若有一天,我们在高铁上听到有人在争论诗歌与散文的重要性,在酒吧里听到有人在探讨哲学与康德的意义,那就是文化复兴的令人鼓舞的信号。

(选自《杂文月刊》2014年4期,略有改

动)

16.全国围绕哪句话展开论述?

(3分)

17.联系上下文,谈谈第③段中画线的文字有什么作用。

(4分)

18.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4分)

(1)人们似乎早已放弃那些“荒唐无聊”的争论。

(对句中加引号的“荒唐无聊”,你怎么理解?

(2)过于“务实”的风气,使我们被世人视为“物质主义”至上的国度。

(“过于”一词能否删去?

为什么?

19.当前形势下该怎样营造有利于文化复兴的时势风气?

请细读上文并结合“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写出三点)(5分)

【链接材料】

1.2013年,央视节目“汉字听写大会”在全社会掀起了一场关于汉字文化传承的讨论。

节目开播以后迅速引发数百家媒体高度关注、数千万网民全城热议。

2.台北市花巨资塑孔子像,著名作家龙应台在《不要遮住我的阳光》一文中表示反对。

她认为仅仅一个铜像是不能宣传孔子思想,复兴中华文化的。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3题。

(共18分)

卖牛佛刘

经过我们长时间的劝说,父亲终于答应把那头老黄牛卖掉。

  父亲一直没有笑脸,他的眉头紧皱着,看得出,他对自己这样的决定并不是很痛快。

  这几天,他每天筛草喂牛,对牛照顾得比以前更周到了,偶尔我会看见他一个人坐在门槛上,一边抽烟,一边看着老黄牛默默地出神。

  说实话,我从心眼里舍不得卖这头老黄牛。

自从分田到户,它替代了最初的那头老驴,有十多个年头了。

不仅父亲对它感情深,大家都认为它是这个家庭的功臣。

但自从我们兄妹三人相继离开农村以后,本来属于我们的土地被大队上分给了别人,老黄牛的作用就日渐小了。

记得第一次我们劝父亲把老黄牛卖掉的时候,父亲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