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全国2卷.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61506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全国2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全国2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全国2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全国2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全国2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全国2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全国2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全国2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全国2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全国2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全国2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全国2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全国2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全国2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全国2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全国2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全国2卷.docx

《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全国2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全国2卷.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全国2卷.docx

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全国2卷

板桥头乡龙丛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规划

(2006—2010年)

一、龙丛村概况

龙丛地处绩溪西北部,距板桥头乡政府4公里,由原龙丛、东干、陈村合并而成,面积20,6平方公里,全村8个村民组,11个自然村,2106人,党员87人。

全村现有耕地5665亩(其中水田3210亩),山场林地面积10103亩,主要以种植粮油、高山西瓜、笋竹两用林及养猪为主导产业。

龙丛是一个古老又文明山村,民风纯朴、治安稳定。

近年来,村各项目事业发展日新月异,经济收入逐年增加,200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人均年收入达到3150元,位居全乡前列。

二、龙丛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可行性

龙丛有干劲,群众有理想。

龙丛有其独到的区位优势和群众基础优势。

首先,龙丛村、组干部和群众投入新农村建设积极性空前高涨。

经过近年来的共同努力,全村干群深刻体会到:

只有不断发展,全面提高农村综合发展能力,农村经济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才能持续、健康、稳定。

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才能真正得到保障和提高!

龙丛有产业,农民有技术。

龙丛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位居板桥头乡前列。

“龙丛西瓜”瓜甜个大,在市场上倍受消费者青睐。

目前,全村已形成千亩西瓜生产基地,年产值200万元。

此外,笋竹两用林、优质大米、蚕桑、长毛兔、生猪养殖等也相继形成规模。

在大力发展效益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程中,龙丛村民学到许多实用技术,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探索出一批先进的种养模式,为建设新农村奠定了基础。

龙丛有人才,农户有动力。

通过“先教”活动的深入开展,村两委为建设新龙丛理出了清晰的思路,立足资源、面向市场,筛选出一批发展项目。

同时,在广大干群中营建出以发展大局为重,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的浓厚氛围。

此外,在农村结构调整、双培双带等活动中,涌现出一批致富能手,他们乐于奉献,乐于带动更多的群众发家致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促进派!

三、龙丛村建设新农村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加强农村基础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全力抓好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加快农村能源建设。

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不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

开展群众喜闻乐见文艺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提升村级服务能力,全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

完善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网络功能。

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提高救助比例和标准。

治理乡村环境。

鼓励农户庭院美化,建设生态良好、环境宜人、村容整洁、生态舒适的新乡村。

坚持量力而行,民主协商;突出特色,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盘活存量,优化增量。

坚持“一村一品”原则,将11个自然村和8个村民组,划分为4个核心区,分别发展优质米、蚕桑、笋竹两用林和西瓜四大种植业。

依托资源优势,形成一户带多户、多户连全村、全村成基地的产业化建设格局,推进农业产业化尽快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

培植相应的龙头企业,提高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龙丛村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生产发展。

经过3-5年的努力,把我村的农村经济结构调优,培植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使农业自然资源得到综合开发和充分利用,构建出高效生态型农业发展新格局。

——生活宽裕。

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到2010年,村经济总收入、农民人均收入分别实现50万元和5000元。

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2%。

通过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保护,使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生活水平比较宽裕,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乡风文明。

实现各个自然村通水泥路,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0%以上。

“十一五”期末,全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通过深入开展“文明村组”创建活动和“十星级文明户”创评等活动,弘扬农村新风尚。

实现群众信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科技致富,自觉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村民讲诚信、讲礼貌、讲民主、讲道德,热衷“洁净美”,反对“脏乱差”。

——村容整洁。

村庄道路平整畅洁,两侧林荫夹道;村民住宅外观整洁,室内明亮,四旁绿树成荫;农户门前物品堆放整齐,村落生态良好,并逐步建成错落有致的中心村;

——管理民主。

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健全,民主管理规范有序,家庭和睦、团结友善、勤俭自强、诚信守法。

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实现村民知法懂法,依法办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无赌博、盗窃、打架斗殴等违法行为。

达到社会稳定、环境和谐。

五、龙丛村新农村建设内容

(一)产业推进

1、建立绿色西瓜生产基地以龙丛为中心,充分发挥当地气候和土壤等资源优势,推广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培植龙头企业,实施“龙丛西瓜”的品牌战略。

以“公司+农户”模式,绿色食品西瓜生产基地保持在1000亩以上,实现年经济收入发250万元,同比增收25%。

2、建立笋竹两用林基地以村林场为中心,以“短平快”发展宗旨,将300亩集体笋竹林改造做示范,带动村民利用当地有名的燕竹品种和丰富的旱地资源,发展笋竹两用林生产,建立笋竹两用林基地1000亩,年产鲜笋50万公斤,产值100万元。

同时竹林放养土鸡5000只,改良竹园生态环境,捕捉害虫,运行“虫—鸡—肥”、“粮—鸡—肥”等循环模式,促进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统一。

3、发展生猪规模养殖龙丛村历来有饲养生猪的传统。

近年来,通过村两委的积极引导,规模养猪户不断涌现,还出现了“养猪专业村”—陈村。

引导农户建立良种繁育体系,自繁自养,节省养殖成本;种植玉米等饲料作物,饲料自配,密切种养殖业联系;采用“猪—沼—瓜”、“猪—沼—稻”等生态、高效生产模式,积极推广人工授精、人工防疫等技术了,推广三元杂交猪优良品种,提高生猪市场竞争力,建立年出栏千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3个。

村成立养猪信息服务中心和市场中介组织,推进养猪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4、建立优质茧基地通过施用缓控释肥、增施农家肥、间作绿肥、配方施肥,推广农桑14系列和育711系列桑树良种,补缺补株、合理密植,培育丰产树形,改造中低产桑园。

通过培训省叶、省力、增丝、防病、提高丝质的养蚕技术;推广蚕神、茧丝王等科技产品;推广方格簇上簇,提高蚕茧品质和产量等手段,建立优质蚕茧基地1000亩,年养蚕2000多张,产茧1400担,产值160万元。

5、建立长毛兔饲养基地引进年产兔毛2公斤以上的安哥拉优良种兔,建立良种繁育体系。

在11个自然村,采用封闭式饲养,种草养兔,建立防疫制度,跟据长毛兔不同生长、生育时期对养分需求,配制颗料饲料,发展长毛兔养殖业。

建立养殖规模2万只的养兔基地,年产兔毛2.8万公斤以上,产值250万元。

6、建立优质米基地坚持走优化品种、改善品质、降低成本、转化增值的路子,重点在提高单产上下功夫,不断增强龙丛粮油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增产增收。

在龙丛村,以推广“猪、兔—沼—稻”,病虫害统防统治、生物防治为突破口,以成立龙头、申报品牌为依托,建立优质绿色食品大米基地1000亩,年产大米350吨,产值105万元,同比净增收15--20%

7、此外,在龙丛降、模头岭,充分利用中高海拔林地,建立山核桃基地1000亩,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林地产出率;在陈村,实施林业改造工程500亩;建黄鳝养殖示范场1个,面积10亩,示范带动农户发展高效水产养殖业;建黄牛养殖示范基地,集中圈养全村黄牛,避免耕牛随便拉撒,污染环境。

(二)基础设施

1、龙丛河(龙丛段)防洪工程为确保沿龙丛河(龙丛段)1200多名村民和1000多亩农田的安全,于龙丛河(龙丛段)建防洪工程一处,此项目含防洪坝一条和桥梁5座。

其中防洪坝已经县水务局设计。

此工程完工后,将大大增强防洪能力。

2、人畜饮水工程龙丛村陈村、蒙坑、田干、模头岭四村,人畜饮水的质量较差,有的村遇旱人畜饮水极度困难,严重制约了当地养殖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急需引水进村,改善人畜饮用水条件。

在上述4村分别建自流山泉水引水工程,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促进养殖业发展。

3、村村通油路工程要想富,先修路。

龙丛是典型的山区村,交通闭塞,严重制约着当地生产发展。

其中,陈村、蒙坑、模头岭、际上进村道路坎坷不平,蜿蜒曲折,村民出入极为不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相距甚远。

完成龙丛降公路路面硬化工程,此路长4公里,现路面宽仅2—3米;新建龙丛-旌德县白沙村公路龙丛段,该路段全长10公里,预计投入100万元。

新建陈村进村路1公里;蒙坑进村路1公里;模头岭进村路1公里;际上进村路2公里;龙丛—东风路龙丛段2公里。

4、户用沼气工程以沼气为纽带,结合发展“猪、兔—沼—稻、西瓜”等生态农业模式,对农户厕所、猪圈、厨房等生活设施进行改造,改变农村能源以木柴为主的现状,进而达到保护森林、美化家园、建设“生态家园”的三重功能。

拟建农村户用400口,并实行“一池三改”。

此项“民心工程”可使全村67%以上的村民用上了洁净绿色的新能源,促成“节约能源、美化环境、变废为宝”等综合效益。

在发展沼气事业,使用绿色能源的基础上,封山育林5000亩

5、水利设施工程原有灌溉沟渠工程老化、淤泥堆积,年久失修,漏水渗水和浪费水资源现象严重,需维修5处。

许多山塘淤泥堆积,蓄水量锐减,有的塘坝满目疮痍,岌岌可危,需加固清淤的山塘多达32处。

此外,修建东风水库到龙丛村主灌渠1条,长4公里。

累计实施水利维修工程个38处。

6、美化、亮化工程突出抓好村庄环境整治,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沟渠涝坝、院落畜圈的整治,改变村庄脏乱差状况,逐步实现村庄的硬化、亮化、美化。

在龙丛、东干、陈村各建垃圾处理场一个,收集、处理生产生活垃圾,变废为宝。

此外,在龙丛、陈村、东干3个村启动“路灯亮化工程”,方便人民群众生活。

(三)社会事业

1、兴办村级经常实体龙丛村虽然集体经济年有收入3万元,但距村里实际需求相差甚远。

面对一些需要投入资金的公益事业,村两委经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以增强村级服务能力为宗旨,利用原龙丛中学校址(面积4000平方米),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农副土特产品深加工企业,兴办村级实体,增强就地转移吸纳能力。

盘活村集体资产,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方式,大力发展乡村二三产业,努力培植集体经济收入的新来源,实现年盈纯利润50万元。

2、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以提高村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务农技能,促进科学种田为核心,全面培训广大农民,择优培训骨干农民50人。

通过开展农牧民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农民接受和运用农业技术的能力,引导农民依靠科技,节支增效促增收。

3、医疗卫生事业以推动农村文化卫生医疗发展步伐,改善村里卫生基础设施,建立健全村卫生服务和卫生救助体系为目的。

新建龙丛人民医院,提升村医院院装备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努力做到“小病不出村”方便农民看病;尝试合作医疗工作,让农民看得起病。

4、文体公交事业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主旋律,深入开展“党旗、国旗”飘起来活动。

加快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文体活动,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抵制腐朽落后文化。

以龙丛小学搬迁为契机,利用原小学校部份操场改造龙丛农民运动场;部份操场改建龙丛村停车场、候车室,规范车辆停放,方便群众乘车。

利用小学校舍改建老年活动室、文化室、农民科技培训室、科技阅览室及党员电教室等。

组建龙丛村文艺队、篮球队。

实施农民健身工程,发展农村体育文化事业,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

5、村落绿化工程引进优质绿化风景树苗,完善道路、农户房前屋后、操场四旁、塘库沟渠之滨等地的绿化、美化任务。

6、修复革命历史文物以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为目的,抢修陈村烈士墓和和集义亭两个具有纪念意义的红色游览胜地。

组织群众拜谒革命烈士,激发农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7、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活动,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

积极推动以文明村组、“五好家庭”、“致富能手”、“诚信村、户”等创建活动,促进族群众和睦团结,密切干群关系。

大力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积极引导农民崇尚科学,移风易俗,破除迷信,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六、建设步骤

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近中远期工程结合,可操作性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并举原则,作如下安排:

项目实施次序表

项目

名称

项目

规模

实施进度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优质茧基地

1000亩

300亩

300亩

400亩

绿色西瓜基地

1000亩

高产优质

绿色食品

封山育林

5000亩

1000亩

2000亩

2000亩

笋竹林基地

1000亩

500亩

500亩

竹林养土鸡

5000只

优质米基地

1000亩

优质

绿色食品

长毛兔养殖

2万只

500只

1500只

3000只

6000只

9000只

千头养猪场

3个

1个

1个

1个

山核桃基地

1000亩,

500亩

300亩

200亩

林业改造工程

500亩

500亩

黄鳝养殖示范场

1个

1个

黄牛养殖场

1个

1个

龙丛河(龙丛段)防洪坝

1个

实施

实施

龙丛河(龙丛段)桥

5处

实施1处

实施2处

实施2处

人畜饮水工程

4处

陈村1处

田干1处

模头岭1处

蒙坑1处

垃圾处理场

3个

龙丛1个

蒙坑1个

陈村1个

沼气工程

400口

100口

100口

100口

100口

村村通油路工程

7处

龙丛—东风路龙丛段2公里。

龙丛降公路路面硬化4公里。

陈村进村路1公里;际上进村路1公里。

蒙坑进村路1公里;模头岭进村路1公里;

龙丛-旌德县白沙村公路龙丛段,该路段全长10公里。

东风水库到龙丛村主灌渠

4公里

4公里

修理塘库水渠

37处

大根水库、马背塘等6处

清明丘塘等9处

陈村大塘等9处

际上大塘等8处

四马桥水库、蒙坑塘等5处

亮化工程

3处

龙丛村1处

陈村1处

蒙坑1处

村级经济实体

1个

1个

农民培训工程

实施

实施

实施

实施

实施

龙丛人民医院

1个

1个

合作医疗工作

实施

实施

实施

运动场

1个

1个

停车场、候车室

1个

1个

老年活动室

1个

1个

文化室和科技阅览室

合1个

1个

农民科技培训室和

党员电教室

合1个

1个

组建龙丛村文艺队、篮球队

实施

实施

实施

实施

实施

村落绿化工程

实施

实施

实施

实施

实施

抢修陈村烈士墓

1处

1处

维修集义停

1处

1处

七、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本着坚持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群众自愿和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规划,规划需投入资金数额详见下表:

投资估算明细表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单价

(元)

金额

(万元)

其中

自筹

(万元)

备注

 

优质茧基地

1000

700

70

10

含5个子项目

绿色西瓜基地

1000

300

30

5

笋竹林基地

1000

200

20

5

竹林套养土鸡

5000

10

5

1

优质米基地

1000

300

30

10

长毛兔养殖

20000

20

40

10

千头养猪场

3

160000

48

24

山核桃基地

亩,

1000

200

20

8

林业改造工程

500

200

10

黄鳝养殖示范场

1

100000

10

5

黄牛养殖场

1

100000

10

1

封山育林

5000

20

10

村级经常实体

1

500000

50

10

 

基础设施

龙丛河(龙丛段)防洪坝

1

2000000

200

已县水务局设计、论证

龙丛河(龙丛段)桥

5

120

陈村饮水工程

1

200000

20

6

田干饮水工程

1

40000

4

1

模头岭饮水工程

1

120000

12

3

蒙坑饮水工程

1

150000

15

5

沼气池、垃圾处理场

80

24

含4个子项目

龙丛—东风路龙丛段。

公里

2

170000

34

4

龙丛降公路路面硬化。

公里

4

200000

80

10

含路基拓宽、加固工程

陈村进村路

公里

1

180000

18

3

含路基护堤

际上进村路

公里

2

160000

32

5

含路基护堤

蒙坑进村路

公里

1

160000

16

2

含路基护堤

模头岭进村路

公里

1

150000

15

2

含路基护堤

龙丛-旌德县白沙村公路龙丛段

公里

5

150000

75

5

东风水库到龙丛村主灌渠

公里

4

100000

40

2

大根水库

1

60000

6

1

回马桥水库

1

300000

30

10

维修山塘

30

10000

30

4

修理水渠

5

10000

5

亮化工程

3

100000

30

3

 

社会事业

 

农民培训工程

5

40000

20

龙丛人民医院

1

400000

40

10

运动场

1

50000

5

停车场、候车室

1

100000

10

含道路工程400米

老年活动室

1

100000

10

含器材

文化室和科技阅览室

1

50000

5

含资料

农民科技培训室和党员电教室

1

200000

20

含设备、桌椅

组建龙丛村文艺队、篮球队

2

5

器材、服装

村落绿化工程

5

80000

40

10

抢修陈村烈士墓工程

1

50000

5

修集义停工程

1

100000

10

合计

1385

199

(二)资金筹措

龙丛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共需投入资金1385万元。

其中,自筹资金199万元。

要求上级政府解决1186万元。

龙丛村建设新农村共需投入资金1385万元。

其中,产业推进投入资金353万元;基础设施投入资金862万元;发展社会事业投入170万元。

上级政府解决资金,主要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生活环境,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用于发展群众文化卫生交通等公共事业,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八、保障措施

 

(一)、成立龙丛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

许灶强;副组长:

汪卫忠、余全敬;成员:

程庆祝、陈韩忠、洪有根、徐柏蓉、曹建国、汪光义、汪观海、汪建同、汪建国、王梦华、汪海德、汪国强。

领导组统一指导、协调全村新农村建设工作,负责宣传发动、规划安排和考评验收工作,并根据规划和各实施方案的要求,负责抓好项目联系工作。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日常事务安排和资料建档工作。

办公室主任由余全敬兼任。

以规划中的项目或内容为单元,分项实施。

领导组任命项目责任人,明确负责人即为责任人。

形成“一个项目、一个规划、一套班子、一个目标、一系列实施办法”的组织实施体系,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抓党员队伍建设,建设一支能够有效地带领人民群众发展致富的党员队伍,以深入开展“双培双带”活动为载体,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村两委强化责任意识和全局意识,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明确目标任务,认真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

建立和实施新农村建设考核办法,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实绩作为党员、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

(三)建设一支团结在党支部周围的人才队伍,发挥好示范户、产业大户、乡土人才工作,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带动广大农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切实在思想发动、组织动员上下功夫,采取有力措施抓广大干群的思想建设,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积极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尤其是开展沟渠河塘疏浚和村庄环境整治与自身利益的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掀起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

开展以“遵纪守法好、经济发展好、家庭邻里关系好、环境卫生好、热心公益好”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户的创评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村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

对工作不积极、不主动,落实推进不力的人,通报批评。

(四)充分运用“一事一议”,解决公益事业建设资金投入。

加大信贷投入,广泛开展信用镇乡和信用户创评,扩大新农村建设融资渠道。

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村务公开制度,实行政务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确保专款专用;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民主理财组织、党员议事会和村民代表议事会等组织,为建设新农村建言献策。

附:

龙丛村建设新农村年度项目数一览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