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61728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4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docx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docx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人,男生人,女生人。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同学已能适应小学课堂常规和日常行为规范,懂礼貌,讲文明,对学校常规有了基本的了解,比较能够适应学校生活。

从《品德与生活》课的学习中,我发现一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天真可爱,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校周围的一切,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学校这些陌生的事物对于他们都有一种新鲜感,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探索欲,而且他们对《品德与生活》课有较浓厚的兴趣,因此本学期将继续对学生进行品德与生活教育,让学生通过学习,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的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

全册教材共分为五个单元,并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第一单元:

今天吃什么

(1)萝卜白菜我都爱

(2)我设计的午餐(3)小心,病从口入

第二单元:

我的手儿巧

(1)我有两件宝

(2)做个小玩意儿(3)打扮我的小天地

第三单元:

我有许多好朋友

(1)绥德朋友多

(2)你真行(3)我们一起成长

第四单元:

快乐的小问号

(1)你留心了吗

(2)我的问题卡片(3)到哪儿找答案

第五单元:

我爱美丽的生命

(1)让我走近你

(2)美丽的生命(3)我能做什么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介绍父母在家做的饭菜,感受父母的辛勤哺育和无私关爱,感受家庭生活的和睦和温馨。

2、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人有两件宝:

大脑和双手,培养儿童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3、引导学生认识到朋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学习的好习惯和主动关心、帮助同学的态度。

4、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养成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要动脑筋,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5、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尝试。

6、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2、争取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注意因材施教。

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4、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五、教学进度安排

(一)单元一:

今天吃什么

1、萝卜白菜我都爱(3课时左右)

2、我设计的午餐风(3课时左右)

3、小心,病从口入。

(3课时左右)

 

(二)单元二:

我的手儿巧

1、我有两件宝(3课时左右)

2、做个小玩艺儿(3课时左右)

3、打扮我的小天使(3课时左右)

(三)单元三:

我有许多好朋友

1、谁的朋友多(3课时左右)

2、你真行(3课时左右)

3、我们一起成长(3课时左右)

(四)单元四:

快乐的小问号

1、你留心了吗(3课时左右)

2、我的问题卡片(3课时左右)

3、到哪儿找答案(3课时左右)

(五)单元五:

我爱美丽的生命

1、让我走近你(3课时左右)

2、美丽的生命(3课时左右)

3、我能做什么(3课时左右)

(六)总复习(6课时左右)

 

(七)期末测试

 

一、今天吃什么

活动主题一萝卜白菜我都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人们生活中的主要食品;

2、懂得儿童成长需要多种营养,从而做到不偏食、不挑食。

活动准备:

学生请家长协助,将家里一周所吃的食物记录下来,并了解这些食物里所含有的营养素以及它们对自己成长的益处。

同时打听好伙伴的饮食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讲故事:

《丽丽病倒了》。

二、活动过程

1、故事:

《吃什么》。

2、讨论:

小朋友,你知道丽丽为什么会病倒吗?

(同学们肯定会争着说:

“因为丽丽喜欢吃肉、鸡腿、奶油蛋糕,不喜欢吃蔬菜、水果。

”)

3、交流:

谁能告诉大家,你上周吃了那些食物?

说说这些食品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对自己的成长有什么好处?

4、游戏活动——猜猜我是谁:

几位同学分别带上头饰,扮演成某一种食物(如:

鸡蛋、肉、牛奶、水果等),走上讲台让大家猜谜语:

“我能为小朋友提供热量和力量……请你猜猜我是谁?

三、活动总结

1、同学们,丽丽生病了,我们能不能为丽丽治好病呢?

(教师用手指着讲台上学生扮演的食物)你们能帮助丽丽恢复健康吗?

2、诵读儿歌:

“小羊爱吃草,小鸡爱吃米,小猫爱吃鱼。

我是好孩子,吃饭不挑剔。

3、来,让我们走上台和这些食物交朋友吧!

(学生走上台,在欢乐的音乐中,与“各种食物成为好朋友,边唱边翩翩起舞。

四、活动延伸

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同家长一起安排每日三餐,注意各种食物的合理搭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的食物里所含有的营养,知道它们对自己成长的作用。

2、通过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建构新的关于食物的味道的认知结构,在活动中探索舌头的不同部位对各种味道的感觉,从而初步了解舌头的功能。

活动准备:

1、学生请家长协助,将家里一周所吃的食物记录下来,并了解这些食物里所含有的营养素以及它们对自己成长的益处。

同时打听好伙伴的饮食情况。

2、舌头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丰富的食品》,激发兴趣。

二、活动过程:

1、讨论:

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些食物是什么味道呢?

你们喜欢吃这些食品中的哪些呢?

(同学们肯定会争着说:

“我喜欢吃苹果、我喜欢喝饮料、我喜欢吃蛋糕、我喜欢吃西瓜等等)

2、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会感觉到这些食物是有味道的呢?

3、观察舌头放大的图片,同学们仔细看看,舌头上面有什么?

交流:

舌头上面有很多小点点,那同学们知道这些小点点有什么作用吗?

原来它们的名字叫味蕾,它们的作用就是品尝食物的味道,这样你就可以品尝出食物的酸、甜、苦、辣、咸。

看来它们的作用还真不小!

三、活动总结

1、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告诉我这些食品的味道呢?

2、来,我们走上讲台跟这些食物交朋友吧!

四、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准备一面小镜子,准备一些食物,看看舌头上面的什么部位对什么味道特别敏感。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意识到我们是在长身体的时候各种营养都需要,不能够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

2、让学生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

3、让学生知道哪些食物我们应该多吃,哪些食物我们应该少吃。

活动准备:

1、学生请家长协助,了解食物里所含有的营养素以及它们对自己成长的益处。

2、食物营养分解图。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激发兴趣。

二、活动过程:

1、讨论:

小朋友,请你把这些食物都分一分类,看看哪些是肉类,哪些是蔬菜类,哪些是水果类,哪些是主食类,哪些是饮料?

(请学生举手回答,然后进行图片归类。

2、交流:

你知道这些食品对我们有什么用吗?

学生回答。

(鱼、肉、蛋含有很多蛋白质,蔬菜、水果的维生素很丰富。

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每一种营养对我们都很重要。

3、和你的同学交流交流,你平时什么食物吃得最多?

以后你还应该多吃些什么食物呢?

4、看图,了解促使我们每天所需要摄取的食物营养,让学生和自己每天所吃的食物进行对比,看看能发现什么?

三、活动总结

1、同学们,你们知道了每天应该吃的食物有哪些了吧,可一定不能偏食哟!

2、诵读儿歌:

“好孩子,不挑食,鸡鱼肉蛋样样吃。

蔬菜水果不能少,馒头大米是主食。

样样都吃营养全,身体强壮又结实。

四、活动延伸

想一想我们有哪些食品是不能够多吃的?

 

活动主题二我设计的午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知道家里一日三餐的搭配要遵循营养、美味的原则,初步学习设计菜单。

活动准备:

建议学生利用周末或节假日跟随父母到菜市场,认识常见的蔬菜,了解蔬菜中所含有的各类营养物质。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游戏——今天中午我当家

创设情境:

周末的一个上午,爸爸妈妈都加班去了,明明想自己做午餐,为爸爸妈妈减轻负担,并给他们一个意外的惊喜。

明明在家自己配菜,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午餐。

二、活动过程

1、教师为学生提供几份菜单,其中只有一份符合营养、美味、节约的原则,学生通过分析、比较,选出一份自己比较满意的菜单并说明原因。

2、学生自己设计午餐

教师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午餐:

可以将实物进行搭配,可以自己写下菜谱,可以将菜的样子画下来。

学生将自己设计的午餐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让老师或同学给自己设计的午餐打分。

3、交流收获

设计结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自己在设计午餐时的收获或体会。

学生的发言不要求完整,更不求完美,可以是午餐营养的搭配,可以是菜的颜色搭配,可以是自己的喜好,可以是自己设计的思考,还可以是设计时所发现的问题。

三、活动总结

我们只有合理的安排一日三餐,全面摄取营养物质,才能使自己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活动延伸

和爸爸妈妈一起,将自己设计的午餐变成餐桌上香喷喷的饭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开展活动,使学生意识到世纪午餐既要符合自己的营养需要,又要合乎自己的口味和饮食习惯,还应该勤俭节约。

活动准备:

1、准备蓝猫餐厅的故事。

2、周末跟随家长到菜市场,认识常见的蔬菜,了解蔬菜中所活动含有的各类营养物质。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教师给学生讲蓝猫餐厅的故事:

蓝猫餐馆现在生意太红火了,蓝猫先生忙不过来,现在急需招聘一位营养专家来配菜。

听说小朋友们正在准备设计午餐,特意赶来看看。

谁设计的午餐既营养又美味,将特聘为蓝猫餐馆的营养师,待遇从优。

二、活动过程:

1、学生动手设计午餐,学生可以将实物进行搭配,可以自己写菜谱,可以将菜的样子画下来。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明设计的构想,学生共同交流,评评谁设计的午餐最合理。

3、师生集体评议,为蓝猫餐馆挑选营养师。

三、活动总结

我们应该合理的安排我们的一日三餐,全面地摄取营养物质,才能使自己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们应该做到不偏食,不挑食。

四、活动延伸

把自己设计的菜单带回家,见自己设计的午餐变成香喷喷的饭菜,看看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活动主题三小心病从口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并认识细菌对人体的危害,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上课伊始,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一群可恶的细菌出现在画面上,一边肆无忌惮地侵蚀着健康人的身体,一边讲述自己对人体的危害。

那难看的现象、古怪的声音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细菌真恶心,从而在心理上开始排斥它们。

二、活动过程

1、多媒体展示——细菌的旅行

细菌来到菜园里,菜园可美啦:

绿油油的白菜,红灯笼似的辣椒,金灿灿的黄花菜迎来一群小蜜蜂翩翩起舞。

这时,细菌沾到一条嫩绿的黄瓜上。

小军放学回家来到菜园里,摘下这条黄瓜就美滋滋地吃起来。

刚刚吃到一半,一些细菌就在小军的肚子里“大闹天宫”了,小军疼得扔下了手中的半截黄瓜。

留在黄瓜上的细菌骄傲地大笑:

“我们真了不起!

细菌继续旅行。

它们来到城市里,沾在马路旁的垃圾上。

一辆汽车飞驰而过,细菌跟着灰尘飞舞起来,落在路旁小摊的麻辣豆干上。

“叮铃——”放学了,小文冲到小摊旁,买了一片麻辣豆腐干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晚上,小文上吐下泻。

可难受了!

爸爸妈妈急忙把他送进了医院,在大夫的帮助下,细菌终于被消灭了。

2、学生讨论交流:

小军和小文为什么病倒了

教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讨论后明白:

炉膛上的食品不卫生,我们的小手上沾有细菌,生吃的瓜果上有细菌——从而牢牢记住:

病从口入。

三、活动总结

学生讨论:

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并认识细菌对人体的危害,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2、了解并认识哪些食物是有害食物,哪些食物是不能再吃的。

活动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出示图片——一些不能吃的食物,有过期的面包,长了芽的土豆,在野外活动时不认识的野果,还有下雨后,山上长出的野蘑菇,以及馊了的饭菜。

让学生初步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食物是不能吃的。

二、活动过程

1、展示——有害的食物

小明拿出一块面包看到生产日期是2月10日的,保质期是15天,可是桌上的日历已经到了3月1日了,已经过期好多天了,可是小明的肚子饿得咕咕叫了,小明想也没想叫三下五除二吞下去了。

可是没过多久小明的肚子痛得不得了,不停地在地上打滚,妈妈迅速抱起小明就往医院跑……

小芳一个人在家,中午爸爸妈妈还没下班,小芳想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做一顿丰盛的午餐。

她跑到厨房看到地上有好多土豆,可是都发芽了,小芳想把土豆芽用小刀切掉就可以了,于是她做了香喷喷的土豆烧肉,可是爸爸妈妈回来吃了之后,都肚子疼得不得了,一家人都上了医院。

2、学生交流讨论:

小明和小芳为什么会病倒?

教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讨论后明白:

过期的食物是不能吃的,土豆长芽后市有毒的,也是不能吃的……从而让学生牢牢记住不能随便吃东西。

三、活动总结

学生讨论:

还有哪些食品是不能吃的?

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并认识细菌对人体的危害,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正确认识自己饮食习惯的优点和缺点。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小朋友饮食习惯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二、活动过程

1、教师展示图片资料——小朋友们的饮食习惯

(1)小明在外面玩得满头大汗,回到家里打开冰箱拿出冰棍就往嘴里塞,立刻胃就痛得受不了了。

(2)小明刚刚吃完饭,就跑到操场上踢足球去了,胃里刚刚进了食,经过剧烈的运动,马上就扭到一起去了。

(3)小平看到今天晚上的饭菜真的很好吃,于是他把所有的饭菜全都吃光了,肚子胀得大大的,这时,他的胃就好像是吹了气一样鼓得高高的。

(4)小明在菜园里玩,玩累了看到旁边有一颗西红柿树,树上长满了果子,在下来就往嘴里送,可是到了晚上肚子剧烈地痛了起来,不得不住进了医院。

2、学生讨论交流:

小明和小平为什么会病倒?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讨论后明白:

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应该从小事做起,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健康。

三、活动总结

学生讨论:

还有哪些不好的饮食习惯应该改正?

 

二、我的手儿巧

活动主题一我有两件宝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感受勤用手脑的乐趣。

2、通过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动手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幻灯机一台。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看过皮影戏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玩吧。

二、活动过程

1、两个学生在幻灯机前用手做出狗和小鸟的影子,并根据老师的配音做出相应的动作。

2、老师配音如下:

小狗花花今年2岁,浑身上下乌黑发亮,是一条善良的狗,它最喜欢到山坡上散步。

这天,它刚刚到山坡上,就发现一只鸟躺在地上。

“你是谁?

”“我是小鸟叽叽,不小心从窝里掉出来了。

救救我吧!

”“嗯,好吧。

”花花想了想,便用嘴衔着小鸟,叼回了自己的狗窝。

在狗窝里,小鸟叽叽舒舒服服地住了三天。

第四天早上,叽叽拍拍翅膀,惊喜地发现自己的伤已经好了。

“我可以飞了,我可以飞了。

花花,谢谢你救了我。

再见!

”“不用谢,再见!

3、老师问:

接着玩,你们的手还能变出什么呢?

4、组织学生在幻灯机前利用手影变出各种图案。

三、活动小结

手影戏好玩吗?

瞧,动动脑、动动手,我们就可以玩出这么多好玩的游戏,你们说,是不是很神气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自己的双手,为自己有一双灵巧的手而高兴。

活动准备:

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一个面具,一些常见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玩具、水果等。

教学过程:

一、猜谜揭示课题

1、教师:

我有一个谜语,你们愿意猜一猜吗?

十个丫丫,分成两家,光会干活,不会说话。

(打人身体的一部分)。

二、活动过程:

1、请举起你们的小手让老师看看好不好?

……哟,好漂亮好灵巧的一双手呀,能不能告诉大家,你的小手会做什么?

2、学生用自己的小手表演各种喜欢的动作,如拍、搓、挠、转、甩、摇、招手、跳舞……

3、太高兴了,你们的小手这么能干,来,夸夸自己的小手:

小手小手你真棒!

三、活动总结

1、今天我们认识了自己的手,你有什么感受呀?

2、想一想,我们的小手还能干什么呢?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动手的乐趣,让学生感受到手的作用。

一、活动准备:

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一个面具,一些常见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玩具、水果等。

准备一台幻灯机。

二活动过程

1、教师:

神奇的手还会说话呢!

你看,手的姿势不一样,表示的意思就不一样。

(教师边说边做动作)

2、幻灯片演示:

猜一猜,我的手在说什么?

(内容:

两人握手——你好;两人钩钩小指——约定;许多学生鼓掌:

欢迎或祝贺;竖起大拇指——你真棒;摇一摇手——不要、不;两人挥挥手——再见……)

3、你的小手会说话吗?

(指名表演)

4、手语活动。

同桌的小朋友互相猜一猜对方的小手在说什么。

三活动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自己的手,你有什么感受呀?

 

活动主题二做个小玩艺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使用一些常见的工具;

2、引导学生在自己生活中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

3、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工具

一、活动准备

学生从家中带一些常用的工具,如剪刀、小刀、锤子、胶水、曲别针、针、线、彩纸、布、扣子等。

教师准备钳子、螺丝刀、凿子、扳手等常用的工具。

二、活动过程

教师:

(放音乐,出示画面)嘿!

快来瞧一瞧,看一看啦,“小小工具店”开张了!

各位顾客朋友,你不想买点什么吗?

1、我们已开火车的方式,比比看,哪组认识的工具多。

2、我想招聘业务员,只要能回答出我几个关于工具的问题,马上就可以成为我店的业务员!

3、学生回答:

“锤子可以用来钉钉子、撬钉子,还可以做些什么?

4、教师:

除了小店的这些工具,你还认识哪些工具?

它们又是用来做什么用的?

三活动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利用这些工具帮助你做事了吗?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小玩具。

感受成功的快乐。

2、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合作、互助,培养认真、耐心的品质。

3、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对劳动与创造带来的快乐的向往,促使学生主动从身边寻找美,发现美,动脑动手创造美,是其发展成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的人。

一、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

1、一张硬纸(上面画好一个圆),一把剪刀,纸盒,水彩笔,若干根牙签。

2、自己在课堂上准备做的玩具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3、画一个“巧手娃娃”头像,一张自己动手制成的漂亮的小纸片(留有写字空白处)。

教师准备:

1、三个陀螺(红、蓝白、黑白)。

2、“玩具展览会”几个字。

3、“机灵宝宝”头像小贴片10张。

二、活动过程

1、师:

同学们都喜欢玩游戏,下面,请两个小朋友来和我一起玩个游戏(出示三个陀螺),这是我做的三个陀螺,我们三个一起转,看谁转得久,大家来看,三个陀螺中,你最喜欢哪个,它像什么?

2、转陀螺。

3、说一说:

你最喜欢哪个,它像什么?

如果要你做,你会做成什么颜色?

什么样子?

三、活动总结

自己动手试试做一个陀螺,下节课我们来评一评。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多动脑、勤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对劳动与创造带来的快乐的向往,促使学生主动从身边寻找美,发现美,动脑动手创造美,使其发展为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的人。

一、活动准备

1、一台幻灯机塑料瓶子、铁丝、糖果纸等等。

二、活动过程

1、引言激情(出示幻灯片,可爱的娃娃头像)我是“巧手宝宝”,我爱动脑筋,能把好多废物做成有趣的小玩意儿。

看,这是我的作品(糖纸小人、小纸鹤、蛋壳画…)“巧手宝宝”手真巧啊!

那是因为她爱动脑筋、爱动手,你们想做巧手宝宝吗?

那么,请你快快开动脑筋,看看这些东西可以用来做什么。

(出示实物:

钱币屑、鸡蛋壳、可乐瓶、废纸盒、碎布头……)除了这些,你还能说说其他的吗?

2、交流制作方法

(1)在制作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问题(出示灯片),比如:

小红想做花盆,可是她没有塑料瓶子;小明做花盆时,不小心被剪刀划伤了手,小红不会上铁丝等等。

请小朋友回忆一下,你以前做小玩意儿时,遇到过什么困难?

(2)在遇到困难时,有的小朋友马上动脑筋、想办法、自己解决了难题,谁愿意来向大家说说你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说的好就贴上一个“机灵宝宝”头像在胸前)

(3)还有些问题小朋友一直没想出办法来,现在就请你上来告诉全班同学,请大家来想想办法,看谁能解决你的问题。

3、小结方法,动手制作

师:

在制作过程中,大家要互相帮助,认真、耐心地做,还要注意安全哦!

下面,开始完成你的新作品吧!

师下位巡视指导。

三活动总结

反馈汇报:

刚才制作过程中,说说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活动主题三打扮我的小天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动脑筋、有创意,在自己的生活中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

2、具有初步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一、活动准备

1、通过家长的帮助,利用废物自制一件小作品,如:

垃圾盒、简易笔筒。

2、准备好上课用的材料:

剪刀、胶水、硬壳纸、鸡蛋壳、毛线、碎布、瓜子、火柴盒、彩笔等。

二、活动过程

1、学生用各种方式各自展示自己的小作品,(如用火柴盒制成的袖珍小桌子,用碎花布、毛线做的布娃娃……)。

2、学生介绍自制小作品的过程。

3、师:

小朋友们真棒,在家做了这么多小作品,老师看出来了,你们都想把自己的房间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那小朋友们最想把自己的房间设计成什么样子呢?

4、请小朋友们当小小设计师来设计一下你自己的房间。

(1)首先找自己最要好的朋友说一说。

(2)小记者采访小小设计师:

某某设计师,你能向我们说说你是怎样设计你的房间的吗?

5、咱们班的小小设计师设计的房间真漂亮,你们想自己动手把房间打扮成你所设计的样子吗?

(想)咱们要做的东西很多,可能一下子做不完,这节课老师让你们制作你最想制作的东西。

三、活动总结

小朋友们制作的小玩意儿很有趣,也很精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废物可以充分利用,同学们要时时开动脑筋变废为宝。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动脑筋、有创意,在自己的生活中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

2、具有初步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一、活动准备

幻灯机、硬壳纸、胶水、剪刀、鸡蛋壳、相片等等。

二、活动过程

1、教师问:

同学们你们最想制作什么来打扮你的房间呢?

为什么?

(指名回答)

2、观看幻灯片。

明明小朋友最想制作相框了,咱们来看看他是怎样做的吧!

(演示课本中明明自制相框的过程:

嗨!

大家好,我是明明,很高兴和大家成为朋友。

下面,大家看看我是怎样制作相框的:

第一步,我先把硬壳纸、相片、胶水、剪刀、蛋壳这些材料准备好;第二步,把硬壳纸整齐地对折。

第三步把胶水小心地涂在相片的背面,再把相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