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推荐资料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验收检测二语文版必修4精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61901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0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推荐资料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验收检测二语文版必修4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名师推荐资料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验收检测二语文版必修4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名师推荐资料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验收检测二语文版必修4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名师推荐资料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验收检测二语文版必修4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名师推荐资料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验收检测二语文版必修4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名师推荐资料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验收检测二语文版必修4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名师推荐资料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验收检测二语文版必修4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名师推荐资料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验收检测二语文版必修4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名师推荐资料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验收检测二语文版必修4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名师推荐资料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验收检测二语文版必修4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名师推荐资料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验收检测二语文版必修4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名师推荐资料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验收检测二语文版必修4精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名师推荐资料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验收检测二语文版必修4精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名师推荐资料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验收检测二语文版必修4精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名师推荐资料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验收检测二语文版必修4精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名师推荐资料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验收检测二语文版必修4精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名师推荐资料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验收检测二语文版必修4精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名师推荐资料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验收检测二语文版必修4精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名师推荐资料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验收检测二语文版必修4精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名师推荐资料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验收检测二语文版必修4精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师推荐资料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验收检测二语文版必修4精品.docx

《名师推荐资料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验收检测二语文版必修4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推荐资料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验收检测二语文版必修4精品.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名师推荐资料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验收检测二语文版必修4精品.docx

名师推荐资料学年高中语文模块验收检测二语文版必修4精品

模块验收检测

(二)

(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关雎》中的“在河之洲”所指何地,多年来,从教科书到《诗经》的多种版本,均未明确注释。

经我们考证,就在黄河中游,乃河南省济源市坡头镇西滩村也。

翻阅《中国历史地图集》,在周代的版图上寻觅,便可以看到在万里黄河的中游,有一片像小岛似的滩涂,奔腾的黄河水,其主河道从这里一分为二,围绕着这片滩涂形成南北二水之势。

然后,在滩之东端又合二为一,卷起滔滔巨浪,东流入海。

这片多达万亩的滩涂,素有“万里黄河第一滩”之称。

河南省济源市坡头镇西滩村的人们,世世代代就居住在这片被誉为“河心岛”的滩涂之上。

从宏观上看,西滩与《诗经》十五国风“周南”所涵盖的地域有缘。

《诗经》中的十五国风,是指周南、召南等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

关于周南,《辞海》解释中有“《史记·太史公自序》:

‘太史公留滞周南。

’《集解》谓即洛阳;《索隐》谓陕以东皆周南之地”之语。

西滩与洛阳仅一河之隔,应属周南的统治区域。

国风中的不少诗篇也都是河南地区的民歌。

从微观上说,黄河古代称河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我国江河众多,但在古代尤其是汉代之前,除黄河外,所有的水系都不能称河。

在周代的版图上,西滩可以说是万里黄河之中唯一人类能够定居的岛屿。

多少年来,黄河西滩绿树掩映,农舍点点,瓜果飘香,渔舟晚唱,人们自给自足,民不交皇粮,官不征田赋,不谙水性的兵匪毛贼,轻易不敢越河进滩袭扰。

村民们如世外桃源般地在此生息繁衍,创造着自己的历史和文明。

尽管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但是西滩从未被洪水淹没。

西滩的形成和存在,自然也为《关雎》一诗的创作,奠定了基础,表现诗意的载体也就更加明确。

《关雎》中的雎鸠鸟和主人公“窈窕淑女”采摘的植物——荇菜,西滩可觅其踪。

荇菜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龙胆科类,今名莕菜,别称金莲儿、水荷叶。

据《诗经植物图鉴》载:

“荇菜分布于中国南北各省以及韩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国,生育于池塘及流动缓慢的溪河中。

”1987年,济源中草药资源普查领导小组,在普查过程中,也在济源王屋山区的小溪边和黄河沿岸发现了大量生长的荇菜,当然也就包括西滩了。

另外,从唐诗中也可以看出,西滩在古代就曾是古人的游览胜地。

唐代诗人温庭筠有《河中陪帅游亭》诗曰:

“倚阑愁立独徘徊,欲赋惭非宋玉才。

满座山光摇剑戟,绕城波色动楼台。

鸟飞天外斜阳尽,人过桥心倒影来。

添得五湖多少恨,柳花飘荡似寒梅。

”曾在王屋山学道的唐代诗人李商隐,也有《奉同诸公题河中任中丞新创河亭四韵之作》诗云:

“万里谁能访十洲,新亭云构压中流。

河鲛纵玩难为室,海蜃遥惊耻化楼。

左右名山穷远目,东西大道锁轻舟。

独留巧思传千古,长与蒲津作胜游。

如今,随着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国家又在其下游16公里处修建了二坝——形成了一个23平方公里的西霞院反调节水库。

昔日宁静的西滩,夹于其间。

新西滩成为名副其实的一个小岛,但它无疑是一个充满人文特色的新景点。

(摘自姚景强、李立政《关雎

中的“河之洲”在哪儿?

》,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西滩为“河之洲”依据的一项是(3分)(  )

A.西滩应属《诗经》十五国风“周南”的统治区域,且《关雎》中的雎鸠鸟和主人公“窈窕淑女”采摘的荇菜,也可在西滩找到。

B.从唐诗中可以看出,西滩在古代就曾是古人的游览胜地。

C.在古代尤其是汉代之前,虽然我国江河众多,但除黄河外,其他的水系都不能被称为河,黄河在古代称河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

D.在周代的版图上,西滩可以说是万里黄河之中唯一人类能够定居的岛屿,尽管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但是西滩从未被洪水淹没。

解析:

选B B项,“从唐诗中可以看出,西滩在古代就曾是古人的游览胜地”作为西滩为“河之洲”的依据不够充分,在唐代是游览胜地,未必在《关雎》所处的先秦时期是游览胜地。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在周代版图上寻觅,便可以看到在万里黄河的中游,有一片像小岛似的滩涂,黄河主河道从这里一分为二,这片滩涂便是西滩。

B.西滩素有“万里黄河第一滩”之称,这里农舍点点,绿树掩映,村民们在此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创造着自己的历史和文明。

C.唐代诗人温庭筠的《河中陪帅游亭》及李商隐的《奉同诸公题河中任中丞新创河亭四韵之作》说明西滩曾是古人的游览胜地。

D.西滩的形成和存在,为《关雎》一诗的创作奠定了基础,表现诗意的载体也就更加明确,没有西滩,也就没有《关雎》诗作。

解析:

选D D项,“没有西滩,也就没有《关雎》诗作”说得太绝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司马迁一生曾游历过许多地方,《史记·太史公自序》云“太史公留滞周南”,再据《集解》《索隐》,可知他是到过河南的。

B.荇菜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龙胆科类;在济源王屋山区的小溪边和黄河沿岸生长着大量的荇菜,它还应该是一味中草药。

C.作者考证《诗经·关雎》中“河之洲”所指何地的动因,是多年来从教科书到《诗经》的多种版本,均对此没有明确注释。

D.随着“河之洲”考证的落实,加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及西霞院反调节水库的修建,西滩很可能成为旅游胜地。

解析:

选C C项,动因还有发展地方经济,推动旅游产业发展,这从最后一段就可以看出。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轨 迹

第一场 “就一次”

(夜,傅燊渊家里,子女都睡了,傅燊渊夫妻还在谈话。

傅 妻 (看了一下子女的房间方向)你看今天下午明明来求的那件事,是不是重新考虑一下?

傅燊渊 你不怕到时候被一锅端?

傅 妻 哪有那么严重?

傅燊渊 就怕万一呢。

傅 妻 别推三推四的了,我看你是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家乡了。

傅燊渊 说到哪儿去了?

傅 妻 要不你怎么会狠心泼了明明的冷水?

你不想想,当年咱们被赶到乡下时,是谁为我们牵肠又挂肚?

傅燊渊 我不敢忘记我大姐的恩情,但你要知道,人坐的位子高,盯着的人也多,要是一个不留神,被人掀翻了,你们怎么办?

如今巴望我出事后乘机挤进我这张交椅的人多的是呢。

傅 妻 人人都这样干,就你会倒霉?

傅燊渊 就怕今年流年不利。

傅 妻 你运气就那么差?

真是这样的话,你能四十刚五就当了吃香喝辣的局长?

傅燊渊 你可别乱说,我能上来,靠的是实干。

傅 妻 算了吧,要是没有胡书记赏识着你,你还得呆在乡里跟泥土打交道。

傅燊渊 对了,我总不能辜负胡书记的栽培吧。

傅 妻 你就肯定老胡那么干净吗?

傅燊渊 不要随意污蔑党和政府的好领导。

(傅燊渊瞧了瞧窗外,犹豫片刻,还是摁开了自己的手机。

第二场 “我没事”

(电视上正播着某个大蛀虫的新闻,警车声时不时从街上呼啸而过。

傅 妻 听着这警车声,我真有点心惊肉跳。

我只是让你顺便做点小动作而已,你没背着我去做大买卖吧。

傅燊渊 我那么没分寸?

傅 妻 我还是有点担心,昨晚我又做了噩梦,梦见你被公安局请走了。

傅燊渊 我没事。

我刚去开了反贪工作会议来,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我就放心了,原来大把人比我还厉害。

如今二三十万的事,司法机关根本没空来理睬。

我算过了,就算不幸被政敌嗅出蛛丝马迹来,我的党票和干部身份以及以前的光辉历史就能抵掉很多年,不至于像平头百姓那样只好拿命去抵。

万一倒透了霉,真要去坐牢,那钱也能留下来。

只是想到为官多年,竟然落到要靠坐牢来给你们打下经济基础,不免有点悲哀。

再说,我有好事时也没独吞,谁会看我不顺眼?

第三场 “上瘾了”

(夜,九点,傅燊渊家客厅里,儿女们不在,傅燊渊夫妻俩在看报。

傅燊渊 (丢开报纸)看来得找机会给教育局一点颜色才行。

傅 妻 人家又惹了你什么了?

傅燊渊 他们兴建教师园地竟然不来找我签上点意见。

傅 妻 平时一到教师节你就下乡去躲赞助,现在你倒关心起教育来了?

傅燊渊 起码以后我还能给他们捐点旧器材什么的吧。

傅 妻 你就别去自留把柄了。

傅燊渊 不行,可不能肥了其他人而亏了我。

(傅燊渊拿起电话就径直往承建教师园地的包工头家拨。

傅燊渊 (开心地)咱们的存款看来快要接近六位数了。

傅 妻 你竟然发展到了伸手要的地步。

傅燊渊 所以说女人就是女人,怕什么!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要玩就玩大点,否则划不来。

傅 妻 够用就行了。

傅燊渊 够什么用?

现在我们要养房养车养享受,儿女们大学毕业后还要操心他们的工作和住房以及婚姻。

更主要的是,我总不能一辈子当个小局长吧。

做官多年,我已生疏了实际工作技能,要是有朝一日退下来,我能去打什么工?

这一切的一切,都得靠大把的钱来冲锋陷阵。

光靠我们俩的这点收入,简直是杯水车薪。

有了钱,就算我退了位,也是高级百姓,照样有人来求我,不至于门前冷落鞍马稀。

做清官有屁用?

要是我因太清廉而被别人轰下台时,官员们会为我申冤并升我的职么?

绝不会的,他们不知有多幸灾乐祸呢。

也许会有几个百姓为我奔走呼号,但说不定要被打成刁民。

我算是看透了。

(监狱里。

记 者 明知山有虎,干吗还偏向虎山行?

傅燊渊 跟你说个故事吧:

有个小偷到好朋友家玩。

当晚,朋友家就不见了一口大铁锅。

第二天,小偷请人来转告说铁锅被藏在一个石洞里。

朋友问他为什么这么不仗义,小偷歉意地说,我也知道兔子不吃窝边草的道理,但我已上了瘾,看到值钱的东西,就手痒得难以忍受。

(有改动)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这则话剧的题目,一方面是傅燊渊重复别人的轨迹,走了“贪”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提醒人们不要重复戏剧主角的“轨迹”。

B.傅燊渊走向犯罪的道路主要原因在于其妻的贪婪与鼓动,与自己存在的侥幸心理也有关系。

C.傅燊渊的胃口越来越大,胆子也越来越大,对“金钱”的欲望让他失去了一个领导干部应有的操守,身为局长,犯罪在所难免。

D.结尾发人深省,贪污也可以“成瘾”。

傅燊渊用小偷的故事,说明自己走向犯罪道路也是迫不得已,目的是博得人们的同情。

解析:

选A B项,“主要原因在于其妻的贪婪与鼓动”错,内因才是根本原因。

C项,“犯罪在所难免”不对,应该是可以避免的。

D项,“迫不得已”“博得人们的同情”错,引用这个故事是为了说明“欲望”是无止境的,最终会葬送自己。

5.话剧中的几处舞台提示,各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5分)

答:

 

  

  

参考答案:

(看了一下子女的房间方向)是傅妻怕这种风气影响子女;(丢开报纸)是别人不给自己送礼的气愤;(开心地)是累计家中巨额受贿款之后的喜悦。

6.怎样理解戏剧结尾处傅燊渊讲的故事?

(6分)

答:

  

  

  

参考答案:

通过讲这个故事,揭示自己“贪”已成瘾的心理,间接回答了记者提出的问题,深化了中心。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1年1月1日8点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开播,信号覆盖全球。

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专业纪录片频道,也是第一个从开播之始就面向全球采用双语播出的频道,它向世人亮出了拥有人文精神的中国影像。

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主要呈现四大主体内容、六大主题时段的播出特点,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

央视纪录频道同时采用国际纪录片频道的通行方式,淡化栏目概念,强化大时段编排,以主题化、系列化和播出季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摘编自杨玉洁等《真实聚焦:

2010~2011

中国纪录片频道运营与纪录片产业发展记录》)

材料二:

(资料来源于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

注:

观众构成反映的是收视人群的构成,回答了“谁在看该频道”的问题。

集中度是目标观众收视率与总体观众收视率的比值,表示的是目标观众相对于总体观众的收视集中程度,能够回答“谁更喜欢收看这个频道”的问题;集中度的比值大于100%,表示该类目标观众的收视倾向高于平均水平。

材料三:

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央视纪录频道实行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

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制作出的精品节目数量众多。

当然,频道化运营模式也有其自身的劣势,劣势在于频道可以调动的资源非常有限,其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都会受到种种限制。

央视纪录频道目前正积极推进制播分离模式,节目制作以社会招标、联合制作、购买作为主要方式,并辅以自制精品,为建立较为健全的制作管理模式做好准备。

[摘编自张同道等《2011年中国纪录片

频道发展报告(下)》]

材料四:

总部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家地理频道是一个全球性的付费有线电视网。

目前,国家地理频道已经以34种语言转播至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逾2亿9千万用户。

作为一个纯纪录片频道能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除了高质量、高观赏性的节目内容之外,与其频道自身的制播运营模式是分不开的。

其制播运营模式如下:

有线电视系统是在地方政府的批准下由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投资建立的,有线电视系统直接面向订户收取费用。

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是指拥有并运营有线电视系统的企业实体。

有线电视节目提供商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提供节目。

具体到国家地理频道而言,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以及其他渠道承担提供片源的任务;国家地理频道承担的是节目制作等任务,即让来自国家地理电视公司等渠道的单个的片源变成有机结合的整体,适于在电视上播放;康卡斯特电信公司作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则承担把电视信号传送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上的技术性播出任务。

(摘编自楚蕙萍《多元延伸,有机互动——

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运营模式初探》)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

题目设计者筛选原文中的主要信息,建构成图,要求考生从构图信息中发现错误。

D项,原文材料四中说“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以及其他渠道承担提供片源的任务”,也就是说,提供片源的不仅仅是“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该处以偏概全。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规划,以期将来能够呈现出主题化、系列化的节目播出方式。

B.根据材料二中性别、年龄、学历这三项,我们能够了解到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观众构成和集中度的基本情况。

C.2011年,在71个大中城市的观众调查中,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观众构成最高的三类人群分别是:

男性、45~54岁以及高中学历。

D.根据材料二可知,随着目标观众年龄的增加以及学历的增高,集中度的比值也在不断地攀升。

E.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制作管理模式较为健全,它在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等方面不存在受到限制的问题。

解析:

选BC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项,混淆关系,将“已然”变“未然”。

原文为“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

央视纪录频道同时采用……以主题化、系列化和播出季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D项,由材料二目标观众年龄“55~64岁”集中度的比值最高,且“65岁及以上”集中度的比值有所下降可知,选项所述“随着目标观众年龄的增加”“集中度的比值也在不断地攀升”错误。

E项,“在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等方面不存在受到限制的问题”于文无据。

由材料三可知央视纪录频道实行的频道化运营模式有此劣势,并不能推出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制作管理模式不存在这些问题。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的不同。

(4分)

答: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本题,应当明确题干的具体要求,找到材料中相关文字,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回答。

材料三介绍了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制播运营模式上的特点,对应的句子主要是“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央视纪录频道实行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

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

注意题干只是要求概括央视纪录频道“开播初期”的制播运营模式,无须回答现在制播运营模式的转变情况。

材料四介绍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制播运营模式,文中对应的句子主要有“其制播运营模式如下:

有线电视系统是在地方政府的批准下由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投资建立的……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提供节目”。

本题要求考生“概括说明”,所以在组织答案时不需要作具体分述。

参考答案:

①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开播初期采用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②美国国家地理频道采用的是制播分离的运营模式,节目的制作与播出相对分离。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与荆南乐秀才书

欧阳修

修顿首白秀才足下。

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

又辱以所业一编,先之启事,及门而贽。

田秀才西来,辱书;其后予家奴自府还县,比又辱书。

仆有罪之人,人所共弃,而足下见礼如此,何以当之?

当之未暇答,宜遂绝,而再辱书;再而未答,益宜绝,而又辱之。

何其勤之甚也!

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

盖足下力学好问,急于自为谋而然也。

然蒙索仆所为文字者,此似有所过听也。

仆少从进士举于有司,学为诗赋,以备程试,凡三举而得第。

与士君子相识者多,故往往能道仆名字,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或过称其文字。

故使足下闻仆虚名,而欲见其所为者,由此也。

仆少孤贫,贪禄仕以养亲,不暇就师穷经,以学圣人之遗业。

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然有司过采,屡以先多士。

及得第已来,自以前所为不足以称有司之举而当长者之知,始大改其为,庶几有立。

然言出而罪至,学成而身辱,为彼则获誉,为此则受祸,此明效也。

夫时文虽曰浮巧,然其为功,亦不易也。

仆天姿不好而强为之,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

先辈[注]少年志盛,方欲取荣誉于世,则莫若顺时。

天圣中,天子下诏书,敕学者去浮华,其后风俗大变。

今时之士大夫所为,彬彬有两汉之风矣。

先辈往学之,非徒足以顺时取誉而已,如其至之,是直齐肩于两汉之士也。

若仆者,其前所为既不足学,其后所为慎不可学,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为此也。

在《易》之《困》曰:

“有言不信。

”谓夫人方困时,其言不为人所信也。

今可谓困矣,安足为足下所取信哉?

辱书既多且切,不敢不答。

幸察。

[注] 先辈:

对乐秀才的尊称。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B.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C.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D.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解析:

选A “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意思是:

姑且随世俗写所谓的时文的原因。

不能断开,因此排除B、C项;“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意思是“都是钻研经书传文,移此种说法相并到另一种说法”,中间应断开,所以排除D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秀才”别称茂才,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也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

B.顿首,古代汉族的一种交际礼仪。

跪拜礼之一,为正拜。

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常作书简表奏用语。

C.仆,本义是供役使的人。

古时男子常常用它谦称自己,相当于第二人称代词。

D.有司,指官吏。

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解析:

选C “仆”相当于第一人称代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对当时的应举文字,颇有微词,但乐生意欲参加科举考试,所以只能建议他“顺时”而为。

B.作者认为要作文,就应该学习古人,去除浅薄雕饰的文字与习气,才能达到两汉那样文质彬彬的境界。

C.作者因写时文而遭毁誉,认为自己不值得乐生学习、效仿,所以多次婉拒他索要文字的请求。

D.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表达委婉;通过现身说法,运用对比,巧妙地表明了作者对时文的不同看法。

解析:

选C C项,作者并非“因写时文而遭毁誉”;相反,他以前因写时文而得到赏识和荐举。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

(5分)

译文:

  

  

(2)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

(5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像我欧阳修这样的,不过是天下不得志且卑微的人而已,哪里值得让您恳切到如此地步呢?

(注意判断句的翻译,“安”表反问)

(2)因此与同时代人所写的相比,更加不工巧,但已足以获得俸禄官位并谋取名誉,是顺应时俗的缘故。

(“工”是“工巧”的意思,“也”是判断句的标志)

参考译文:

我(欧阳修)顿首禀告乐秀才足下。

当初乘船相遇,多次承蒙您来看望我。

又承蒙您把自己所写的一册书(送给我),在此之前与我交谈,就好像后进见前辈时拿着礼物求见(的礼仪一样)。

田秀才从西来,送给我信;这以后我的家奴从府里回到县里,又等到(得到)了您送的信。

我是个获罪的人,众人所共同鄙弃,但是您却以如此尊重的礼节待我,我怎么能担当得起呢?

承受了您的礼节没空回复,(您)应该就断绝交往的,但是您再次送信;再次送信但是我(依然)没有回复,更加应该断绝交往,但是您又送给我信。

为什么(您)这样殷勤呢!

像我欧阳修这样的,不过是天下不得志且卑微的人而已,哪里值得让您恳切到如此地步呢?

自是先生力学好问,急于为自己谋划才这样。

但是承蒙先生索求我所写的文字,这似乎有超越过往听闻(之嫌)。

我年轻时从考中进士到相关部门(任职),为作诗写赋而学习,以之备战科举考试,总共考了三次而得第。

同读书人相识的很多,所以常常(有人)能说起我的名字,而且又因为跟我交往的人偏爱我的私心,有的人过分称赞我的文字。

所以使先生听到我的虚名,而且想见识我所写的文章,原因就是这样吧。

我从小孤苦贫穷,贪图薪水官职来供养母亲,没有空闲跟从老师极力钻研经籍,来(全面)学习圣人留传的学业。

而广泛粗略地阅读经书史籍,姑且随世俗写所谓的时文的原因,都是钻研经书传文,移此种说法相并到另一种说法,(自己)认为(所写的文章)轻薄,不朴实,恐怕不被时人所取悦,没有高超出众像古人这样自立(一家之言)的内容。

但是相关部门过誉,多次因为先生夸赞读书人。

等到中进士以来,从以前所写文章的不足来适合有司的举荐并且担当长者的了解,这才大大改进了我所写的文章,差不多可以在世上立足。

但是(我)言语出格因而招致罪至,学业成但是身心受辱,为彼就能获誉,为此就要受祸,这就是明显的后效。

那些时文虽然说浮巧,然而它们写得成功,也不容易。

我的本性不喜欢但勉强去写文章,因此与同时代人所写的相比,更加不工巧,但已足以获得俸禄官位并谋取名誉,是顺应时俗的缘故。

先辈(乐秀才)少年志盛,正想在世上取得荣誉,那么不如顺从时俗。

天圣年间,皇上下诏书,申敕(命令)学者摒弃浮华,这以后文风(有)大改变。

现在的读书人所写的文章,雅俗适当有两汉的文风了。

先辈(乐秀才)去学习它,不只是足以顺应时俗凭它取得荣誉而已,(通过学习),如果文章能达到雅俗适当的状态,这就能够同两汉时期读书人的文章价值相等了。

像我这样的人,这以前所写的文章已经不值得学,这以后所写的文章太谨慎不能学,因此我犹豫不敢拿出自己所写的文章,就是这个原因。

在《易经》的《困》篇中有这样的话:

“有的话不诚实。

”说那人正处于困厄时,他的话不被别人信服。

现在(我的处境)可以说困厄了,怎么值得被先生所取信呢?

惭愧先生的信既多且殷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