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导论学习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62145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导论学习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导论学习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导论学习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导论学习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导论学习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导论学习心得体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导论学习心得体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导论学习心得体会.docx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导论学习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导论学习心得体会.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导论学习心得体会.docx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导论学习心得体会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导论学习心得体会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导论学习心得体会

摘要:

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是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言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

汉语教学逐步被不少国家纳入其主流教育体系中。

汉语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选择。

2010版《国际汉语教师标准》:

汉语教学基础、汉语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对外汉语有别于普通的国内的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人的汉语教育,因此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诸多问题。

作为一名估计汉语教师,必须具备应对和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才能进行正常有效的教学。

大学毕业后基本上有三种就业选择:

应聘国内外中小学或国际学校的教师,政府机构或事业单位、企业的涉外方面的文秘等;报名担任国家汉办外派的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然而不管是怎样的就业道路,都需要

不同于外国学生所选学的其他外语教学。

它离不开汉语语言学本体,又要遵循第二语言教学的规律。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既要以语言学、语言教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文化学为理论基础,但又不是简单地把这些学科汇总到一起,而是以语言教学为根本目的,科学地、有选择地吸收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用来构建具有个性的独立的学科理论和学科体系。

1.2.3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

作为一门学科,必须具有系统的理论基础,即理论性;但对外汉语教学毕竟又是一种语言教学活动,其根本目的是培养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能力的培养依靠理论的讲述是无法获得的,必须注重操练,即实践性。

因此,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活动是以各项技能的特点分课型教学的,针对不同课型、不同培养目的,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通过实践使技能熟巧。

2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追溯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早在两千五、六百年前,周末《周礼》及秦汉之初的《礼记》中所提到的“通译”已见端倪。

而外国人或外族人真正大批到中国学习汉语,则始于汉代,盛于唐代,明清也出现过热潮。

但不管何时、何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始终没有成为一项专门的事业和一种专门的学问。

如果以1950年7月清华大学正式成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进修班”作为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开端,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

2.1前三十年的发展

50年代初至60年代初,我国成立了专门的教学机构,初步建立了预备教育体系。

但此时教学类型单一,主要是汉语预备教育,且教学规模较小。

60年代以后,对外汉语教学的规模不断扩大,尽管文革时期发展一度陷入停滞,但伴随着文革结束,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学习汉语的学生数量也有了明显的增加。

2.2改革开放后三十年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三十年,特别是近十年,对外汉语教学进入蓬勃发展阶段。

不仅建立了国家专门的领导管理机构,拥有了较为完善的教学体制,从预备教育发展成了学历教育,还发展了非学历教育的类型,研制并推行了汉语水平考试。

2.2.1HSK考试

目前,汉语水平考试HSK已跻身世界上类似英语“托福”考试的最重要的第二语言或外语水平测试之一,并成为世界上最权威、影响最大的汉语水平测试。

截止2008年,HSK国内考点已有73个,海外考点100多个。

HSK的推向世界,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考试本身,从一个侧面让人感受到对外汉语教学是国家和民族的事业。

2.2.2汉语热

汉语教学逐步被不少国家纳入其主流教育体系中。

如,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泰国、澳大利亚等国已经先后将汉语列为大学入学考试的外语科目之一。

近几年,“汉语热”一词曾频繁地见诸报端,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语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但“热”也仅仅只是纵向比较,如果横向比较,汉语教学就远不及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等外语或第二语言教学了。

据统计,国外学生选修汉语仍占少数。

尽管如此,美国大学中选修中文的人数是所有外语学生人数中增长幅度最大的,在法国,从1991到1998年,开设汉语的高校、中小学数量也是成倍增长。

从这个意义上说,汉语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选择。

3我对汉语国际教育的进一步认识

当初选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只是凭着自己模糊而主观的想法,认为这个专业既能培养自身的语言和文化素养,又能将汉语甚至中华文化传播给世界。

这样的想法现在想来显然过于肤浅和稚嫩,真正的对外汉语的内涵远不止这些,而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更是需要很高的专业素养与能力。

3.1国际汉语教师标准

专业导论的第一讲,钱玉莲教授就向我们讲授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及专业培养方案。

2007版的《标准》列出了10项要求,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国际汉语教师的专业素养,然而这样理想化的标准目前很难实现,因此2010版《标准》提出了更为基础可行的要求:

汉语教学基础、汉语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对比这些要求,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提高。

3.2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由于对外汉语有别于普通的国内的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人的汉语教育,因此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诸多问题。

作为一名估计汉语教师,必须具备应对和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才能进行正常有效的教学。

3.2.1文化差异引起的误会隔阂

这一问题在跨文化交际中时常出现,几位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多次提到过。

比如一些外国学生对中国的政治现状或社会现状缺乏客观真实的了解而产生误解甚至偏见,或是对中国的一些社会现象不满,就因此否定了整个中国的社会现状,进而对汉语学习产生厌恶。

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不应该以偏激的情绪去辩护,而应该保持冷静和客观。

首先要做到的是不因为这样的问题而影响课堂秩序,尽可能地将那些非原则性的问题留到课后单独交流。

只有站在客观的角度对问题加以解释,对情绪加以疏导,才能让外国学生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认识和学习心态。

3.2.2语言背景造成的学习困难

我们本身的语言环境是汉语,因此很多我们认为很自然的说法或用法、很简单的发音或语调对于初学汉语的外国人来说都可能是很大的困难。

这就要求我们首先掌握系统的理论的语言知识,真正深入地认识自己的母语,然后深入浅出地,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

要注意增添教学的趣味性,而不是以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方式,让外国学生觉得汉语艰深复杂从而丧失信心。

3.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就业前景

总体来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就业方向还是较广的。

如:

应聘国内外中小学或国际学校的教师,政府机构或事业单位、企业的涉外方面的文秘等。

由于我们在南京师范大学接受的是2+2的培养计划,我们在英语方面较其他一些大学该专业的同学更有优势。

除了毕业后直接就业,还有两种选择。

一是报名担任国家汉办外派的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到国外教学,二是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前者可以实战演练,在实践中收获外教经验,后者可以提高自身的理论研究水平,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而有希望成为学术研究型学者。

然而不管是怎样的就业道路,都需要我们在大学四年中坚持学习、充实和提高自己,培养自己的专业能力与素养。

4结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作为中华文化结晶的汉语,在国际交往中的地位、作用和应用价值愈显重要,国家对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明显提高。

我们应当抓住这个契机,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培养自身文化修养,努力成为“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弥补优质对外汉语人才的缺失,为汉语的推广和中国文化的传播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7

[2]赵金铭,齐沪杨,范开泰等《对外汉语教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