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红个人简历.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62508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红个人简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谈红个人简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谈红个人简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谈红个人简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谈红个人简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谈红个人简历.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谈红个人简历.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谈红个人简历.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谈红个人简历.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谈红个人简历.doc

《谈红个人简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红个人简历.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谈红个人简历.doc

浅谈红色文化育人促进和谐发展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

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红色文化进入校园作为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有利于学校形成独特的精神风貌和文化传承。

一、红色文化的内容与红色文化育人的意义

红色文化的主要内容是革命传统教育。

革命先辈在老区进行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程,为我们留下丰富的革命传统内容。

它既包括各类与革命运动、重大历史事件以及英烈人物有关的史实及遗物;还包括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纪念地、标志物、标语、文件文献等;也包括革命历史照片和图片、革命文学、革命歌曲、革命精神等等。

校园红色文化育人主要意义就是通过对历史的重新认

识,学习老一辈革命家们的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勇于创新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并以这样的革命精神来影响和熏陶学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弘扬红色文化是时代的要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而人们特别是部分未成年人的心灵深处却出现了“荒漠”。

父母在抱怨,现在的孩子不知道在想什么?

干什么?

要什

么?

孩子审美观点在变“味”。

说的是一些低俗的语言,唱的是媚俗的歌曲;沉迷的是网吧,玩的是搞笑刺激游戏;生活讲排场、摆阔气,刁蛮、任性,怕苦怕累,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

这样的孩子实在难以沟通与管教。

当这些孩子进入到校园后,同样状况又呈现在校园中,老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道德等层面的问题多是束手无策。

这种状况如果不迅速改变,将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如何教育引导培养好孩子成了学校管理的一大难题。

从满足未成年人的精神需求出发,用红色文化来满足学生的内心渴望和心灵需求是一条可行之路。

通过红色文化的洗礼,以先辈为榜样,将革命先辈的风范、情操、气节“种”在孩子们的心田。

培养青少年勇于面对挫折、战胜困难的意志和品质。

从遵循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和教育规律出发,融红色文化于诚信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文明习惯养成教育、荣誉观教育等于一体,用丰富的德育内涵推动校园多样性文化活动的开展。

通过形式多样性红色文化活动,吸引了各层次学生的广泛参与,在活动与交流的过程中接受红色文化教育,逐步养成爱党爱军、诚实守信、艰苦朴素、勤奋学习、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优良品格。

通过红色文化熏陶不断增强学生报效祖国的成才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为学生如何全面发展自己、提高自己找到努力的方向。

由此可见,红色文化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改变学生管理现状的呼唤。

三、开展校园红色文化的主要形式

(一)用先烈的英雄事迹打造红色文化。

用先烈的英雄事迹来打造红色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红色情结,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制定发展计划,发展红色文化。

在优质教育需求日益高涨,学校质量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是每一所学校必须思考的课题。

我校以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以传承革命传统为主线,以激发爱国情怀为核心,以激励进取精神为宗旨,高起点策划,制定文化育人中长期计划和校园红色文化育人亮点方案。

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发展计划,发展红色文化,使红色文化焕发长久的生命力。

(三)建设凸显校园红色文化的硬件设施。

文化育人,离不开特定的校园环境。

在良好的环境中,通过目濡耳染、潜移默化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

这样的影响往往比教师的苦口婆心更具有教育效力。

在教室、走廊、宣传栏等处张贴、书写具有红色革命色彩的格言警句等。

(四)经常组织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文体活动。

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源泉在于各种活动。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展国防知识讲座、封闭式军训等一系列活动,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爱国意识、国防意识。

使孩子们初步形成军人般的意志品质。

与此同时开展读“红书”、唱“红歌”、讲“红色故事”、清明祭奠革命烈士等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将红色文化精髓内

化为自身的思想情感、道德修养,使其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自觉传承和践行红色革命传统。

利用学校图书馆、校史展览室等功能场室,开展革命史书画展览,让学生见证无数革命者进行的长期的革命探索和斗争,并为之流血牺牲的不屈不挠精神。

用鲜活的历史告诉青少年,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是建立在他们对祖国深厚的爱之上。

古人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学生了解和熟知历史才能展望未来。

几十年来,散中虽经风雨,上坡下坡。

但散中人始终秉承学校的红色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为国家建设输送了成千上万的红色人才,彰显了红色革命学校的特色和个性。

有红色文化育人的良好机制,有“忠于人民、艰苦奋斗、勤教苦学、报效祖国”的散中红色精神的激励,红色学校的品牌将会打造成功,散中红色文化育人之花将会越开越红。

篇二:

郭述申谈红二十七军的几个问题

郭述申谈红二十七军的几个问题

(一九八九年三月四日)

红二十五军战史在第二稿基础上再作修改,将公开出版。

战史办公室的同志为了使这部战史能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红二十五军的战斗历程,成为一部信史,他们又查阅了大量史料,其中对红二十七车部分也作了进一步查阅核实,并从有关资料中提出了关于红二十七军的外线转战、安臵随军群众和过长江的计划等问题,请我谈一下。

我觉得这几个问题很重要。

作为当时红二十七军的政治委员,我有责任对这几个问题加以说明。

关于红二十七军的情况,我过去曾谈过几次。

红二十五军战史第二稿也有记述,《军史资料》一九八八年第二期刊登了我写的《回忆战斗在皖西北的红二十七军》一文,这些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红二十七军从成立到撤销的经过,因此,我在这里就不细谈了。

我只就办公室同志提出的问题,根据自己的回忆和查阅的有关资料谈一谈。

首先我想谈一下红二十七军的外线转战问题。

对红二十七军的外线转战如何看,在有关资料中反映出一些同志的看法不尽一致,有的甚至认为红二十七军可以向外线转战,但道委机关不应到外线去。

我不知道这些同志的看法依据是什么,我只想谈谈当时的实际情况。

红二十七军的成立是由刚刚成立的中共鄂皖工作委员会决定的,从内线转向外线的行

动方针也是经工委讨论决定的。

之所以决定向外线转战,我记得有三点考虑:

一是为箱制敌人兵力,配合主力红军向西转移。

红四方面军主力从鄂东北到皖西北来时,敌人重兵也尾随压了过来,方面军转而又向西去,敌人必然派重兵“追剿”。

因此我们决定打出红二十七军旗臶,向东转向外线,吸引部分敌人,以减轻对主力红军的压力。

当时对转战方向我们也作了具体分析,敌人从北面压来,方面军西去,向南活动范围狭小,只有向东。

实践证明,红二十七军向东线转战的行动是对的,起到了箝制敌人,配合方面军行动的作用。

二是皖西北根据地已完全被敌人占领,在敌人突如其来的打击下,各级领导和群众都没有思想准备,严峻的客观斗争形势,迫使我们必须转移。

当时时间相当紧迫,形势十分危急,根本来不及作工作部署,一切都是在行动中伦促进行的。

分局和省委从鄂东北慌慌而来,又匆匆而去,没有对我们的转移作任何指示,我们对整个形势又缺乏了解,只能解决眼前急迫问题,就连张国焘给我的信也是在路上走时写的,很简单。

三是这样可以避开敌人锋芒,挫其锐气,在外线转战中寻机歼敌,待形势和缓后再转回根据地。

在当时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由于采取了外线转战的行动,才得以保存红军力量,为后来坚持根据地的斗争奠定了基础。

事后看皖西北道委的撤离,似乎应留下部分机关干部,领导群众坚持斗争。

如果条件允许,这当然是对的,是好的,但当时的情况和条件已

不可能。

皖西北与鄂东北的情况不同,鄂东北苏区建立较早,地方工作有较好的基础。

鄂豫皖中央分局和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后,虽然分局和省委领导由于第三次反“围剿”胜利,产生盲目乐观情绪,对敌人发动第四次“围剿”缺乏思想上,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准备,但还是在鄂东北同敌人打了几仗,作了一些对敌斗争的准备,结果因敌人兵力多,攻势猛而未能扭转战局,这才急急忙忙的向皖西撤离。

而皖西北则不同,皖西北大部分地区是刚扩建不久的根据地,时间短,群众基础不如鄂东北,在严重的敌情下,党政干部自觉集中转移了,留下的也只是少数的,回顾红二十七军的外线转战,我觉得方针是对头的,路线是正确的,后果是好的。

其次谈一谈随军“跑反”群众的问题。

红二十七军从成立时起到回到皖西北根据地,始终有大批群众随部行动,主要是“跑反”群众,也叫“避难团”。

这些群众有一部分是省委机关人员从新集撤退过来的,有一部分是跟红四方面军“跑反”到燕子河时被敌人截堵下来,其中有些部队伤员,还有一部分是皖西北的道委机关干部家属和基本群众,共二万人左右。

这些群众数量大,临时从各地聚集到一起没有组织领导,行动起来像一盘散沙。

部队行动,他们就成群结队地跟着走,部队住下,他们也漫山遍野地住下,有时还燃起火来,使部队目标大,行动困难。

遇到敌人时,他们又到处乱跑,有时把部队都给插乱了,严重地影响了部队的行军作

战。

当时,鄂皖工委和军领导曾几次研究,想摆脱这种被动局面,也试图把群众组织起来,但由于敌情紧急,情况复杂,几次都没组织起来。

我们也设想分出部分部队,把“跑反”群众带回根据地,但因兵力不足,无法实现。

因此,只好边作战边掩护群众,处境十分艰难。

(可见当地党政基础不好,地方武装也不强)

在行动过程中,部队和群众之间也发生过一些矛盾,特别是在后面担任掩护任务的部队,有时群众行动慢了,对群众耍过态度。

在作战紧张,敌情严重时,有的群众被敌人冲散或自己跑散,有的被敌人炮火击中,也有的主动离去的。

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鄂皖工委和军领导从来没有抛开群众的想法,更没有作过什么决定。

相反,我们强调要掩护群众,负责到底,一直把剩下的大部分群众带回了皖西北根据地。

群众在随军行动中,对部队的行军作战是有影响的,但也有帮助。

记得在磨子潭突围时,为了压制敌人火力,全军几挺水压机关枪缺水,就是群众用脸盆、饭盒从山下端水送往山上的,保证了机枪火力的发挥。

同时,随队的伤病员和部分群众还多次补充部队,参加战斗。

红二十七军在当时那种异常艰苦紧张的战斗环境中,对掩护群众转移是尽了最大力量的,对这一问题的处理是符合实际的。

最后谈一下红二十七军的行动计划问题。

红二十七军始终是在中共鄂皖工委和军部的领导下行动的,一切行动计划

都是工委和军领导共同研究决定的,就是在紧张的战场上,也是由军领导碰头研究的。

即使是临战的当机立断,军长刘士奇都和我商量,有时来不及也在战后说一下。

当时,虽然各项工作有分工,但领导同志间很注意征求意见,相互尊重,因而大家思想比较统一,关系比较密切。

特别是刘士奇和我,我们两个主要领导人从没有发生过分歧意见,没有互不通气的时候,相互间想到什么,认为应该怎么做都是毫无保留地谈出来,对其他领导同志也如此。

红二十七军在一个多月的行动中,能箝制敌人大量兵力,取得数十次大小战斗的胜利,歼敌四千余人,转战十多个县,行程三千余里,保存了有生力量,是与鄂皖工委和军领导的正确领导分不开的。

在我的记忆中,红二十七军研究行动计划时从没有考虑过要过长江的问题,更没有要过长江的计划。

在当时要过长江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

红二十七军行动过程中离长江最近的距离也有几十公里,不仅听不到长江的浪涛声,而且连看都看不到,更不会象有些资料中写的那样,什么准备渡江船只呀,军领导对过江的意见不一致呀,等等。

我作为鄂皖工委书记,红二十七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从来没有考虑过,更没有讨论过过长江的计划,也没有听过其他的同志向工委和军部提出要求过长江的意见,至于讲到准备船只过江的说法量毫无根据的。

记得我们转到宿松县境时,站在高山顶向南远眺,曾看到一片湖水,远远望去,天水相连。

当时,我与徐海东、篇三:

浅谈红线意识

浅谈红线意识

红线意识不得不从意识谈起,那么什么是意识呢?

“意识就是具体事物的存在、运动和行为表现出来的普遍性规定和本质,是每个具体事物普遍具有的自主、自新、自律的主体性质和能力”。

由此可见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我们的责任与担当。

解决了这个认识问题,理解红线意识就不难了。

那就是安全生产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联想到近些年来全国多个地区接连发生的多起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教训惨痛、代价沉重。

每一个血的教训背后无不暴露出安全意识淡薄、隐患排查治理不认真、安全责任不落实、安全监管不到位等越线行为。

这些都给我们敲响了强化红线意识确保安全生产的警钟。

强化红线意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展是第一要务,安全是第一责任。

因为我们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而安全是科学发展的基础。

世间万物,人的生命最宝贵;百业兴旺,安全生产最重要。

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是安全生产最根本的内涵,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是衡量

发展成果最重的砝码。

我们搞建设、谋发展,最终目的不是创造多少gdp,而是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把“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落实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在生产与安全的关系中,安全是生产的底线,一切以安全为重。

当两者发生矛盾时,在劳动者的生命面前,当然是生产服从于安全。

这种服从是一种铁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我们必须坚守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坚持安全发展。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红线意识铭刻于心。

只有解决了红线意识这个思想认识问题,我们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牢固筑起红线意识这道墙,进而实现监理工作与工程安全管理各个环节的无缝对接;才能真正将监理工作贯穿于整个工程的全过程,切实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

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深入排查整治安全生产隐患,坚决堵塞安全生产监管漏洞,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措施的落实,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和出色工作为电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做出我们电力人应有的贡献。

篇四:

周永康

周永康-原中共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编辑词条

周永康,男,汉族,1942年12月生,江苏无锡人,1964年11月入党,1966年9月参加工作,北京石油学院勘探系地球物理勘探专业毕业,大学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中共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

2014年7月29日,新华社发布消息称“鉴于周永康涉嫌严重违纪,中共中央决定对其立案审查”。

2014年1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周永康严重违纪案的审查报告》,决定给予周永康开除党籍处分,对其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2014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决定,依法对周永康涉嫌犯罪立案侦查并予以逮捕。

案件侦查工作正在依法进行中。

周永康的腐败权力网

郭永祥,1949年2月生。

1989年起跟随周永康任职至2002年。

2013年6月,郭永祥因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巨额贿赂、收受礼金接受调查;2014年4月被双开。

向下翻页

基本信息

姓名:

周永康

别名:

周元根

国籍:

个人概况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厚桥街道西前头村出生日期:

1942年12月

回到顶部意见反馈篇五:

冀文林余刚均曾任同一领导专职秘书谈红任警卫秘书

冀文林余刚均曾任同一领导专职秘书谈红任警卫秘书

2014年07月03日02:

30

来源:

新京报

原标题:

冀文林等七名官员开除党籍

新京报讯(记者邢世伟赵力祝炳琨)昨日,中纪委网站一口气通报7名落马官员被开除党籍,5人涉“与他人通奸”。

冀文林余刚经查与他人通奸

这7人包括海南省原副省长冀文林,中央政法委办公室原副主任余刚,公安部警卫局原正师职参谋谈红,齐鲁工业大学原党委书记徐同文,武汉市新洲区委原书记王世益,宜昌市原副市长、党组成员郑兴华和湖北省鄂州葛店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原主任、党工委原书记陈伯才。

其中,冀文林、余刚、谈红3人的处分系由中纪委做出,另4人的处分则由4人所在省纪委做出。

中纪委网站的通报中,冀文林、余刚、徐同文、王世益和陈伯才5人都涉及“与他人通奸”。

中纪委网站6月7日刊文解释:

“通奸”指有配偶的一方与配偶以外的异性自愿发生性行为,属于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

上述文章称,在我国的刑法及相关法律中,一般情况下,没有对通奸做出定罪的规定。

但是在党纪中则有对通奸的惩戒规定:

与他人通奸,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由此可见党纪与国法的关系。

党纪严于国法,党员违法必先违纪。

谈红曾任某领导警卫秘书

中纪委网站通报称,经查,冀文林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牟取利益,收受、索取巨额贿赂;与他人通奸。

余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牟取利益,收受巨额贿

赂;与他人通奸;谈红利用职务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他人牟取利益,索取、收受巨额贿赂。

冀文林、余刚被“双开”,谈红被开除党籍;三人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

据财新报道,昨日被宣布“双开”的海南省原副省长冀文林和中央政法委办公室原副主任余刚,与去年被宣布接受调查的四川省原副省长郭永祥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原副总经理李华林,曾在不同阶段担任过同一领导的专职秘书。

据财新报道,公安部警卫局原正师职参谋谈红亦曾担任前述领导的警卫秘书。

公开资料显示,公安部警卫局主要负责的警卫对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中的“四副两高”。

冀文林在海南:

行事强势爱讲圈子

没有大多数中年人特有的啤酒肚,一口浓重的内蒙古口音。

这是冀文林给海南省官员留下的第一印象。

“欢迎会上,冀文林显得比较低调,话不多”,一位与会者记得冀文林酒量一般,但烟不离手。

他说,会后大家普遍认为冀文林到海口也就是锻炼一下不会有太大的动作。

强势冀文林

有领导替企业打招呼,冀文林非但不给面子,还说“有企业动不动就说要把总部搬走,搬啊,我看能不能搬到天上去。

2011年,冀文林当选海口市长后发生的两件事,让人立马体会到颇有特色的“冀式风格”。

第一件事源自海口电视台的一位记者对冀文林的一次采访。

当时这位记者因听不懂冀文林的内蒙古口音,将其所述,与海口人民共同“见证”海口发展,在字幕上误写成“建设”,随后在电视台播出。

有误的画面不足一秒,但也被冀文林发现。

据冀文林身边的人说,对此冀文林很生气,亲自打电话,从宣传部到电视台,最后电视台交上了对这名记者的处理报告,才算完事。

第二件事则是,冀文林开会睡觉。

这次事件发生在海口市召开的一次市委市政府工作大会上,市长冀文林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后来,有些人私下问冀身边的人是怎么回事,被告知少议论,市长那天喝酒喝多了。

两件事过后,一些干部开始私下议论冀文林,说其不近人情,做事随性。

对于议论,冀文林并没过多在意,他把精力对准了拆违和拆迁。

冀文林主政海口时,恰逢国际旅游岛概念热炒,西海岸违建成风,参与者既有部分政府部门,也有一些强势企业。

冀文林决定着手整治。

当时有官员建议他不要太强硬,要综合考虑违建的历史成因,被他警告“要好好查查违建背后到底有什么利益链。

后来有领导替企业打招呼,冀文林非但不给面子,还在拆违部署大会上强调“政府不能让企业绑架,有企业动不动就说要把总部搬走,搬啊,我看能不能搬到天上去。

”随后,拆迁加速进行,冀文林的强势作风由此奠定。

“冀文林的风格是说一不二”,一知情人士说,“2012年中,冀文林在海口某区视察,走到一栋大楼前忽然停下,沉默一段时间后扭身对陪同的区领导说?

这栋给我拆掉?

,而后离开”。

看重圈子

冀文林与石油系统的多重交集,被石油帮蒋洁敏、李华林等接纳入圈子中。

在海口,冀文林有两个显著的标签,第一是强势,第二则是讲圈子。

冀文林很看重圈子,也喜欢把与自己交往的人分进不同的圈子,区别对待。

冀文林身边的人说,就连常年与其接触的记者,他也会根据是否是央媒,是否是党员区分对待。

达到前两者标准的可以进冀文林的办公室,不达标的一律在办公室旁边的小房间接待。

冀文林的这种习惯,在其老家内蒙古凉城也有流传。

冀家熟识的一位人士说,“冀文林不认亲,他在北京当官时,一些亲戚乃至姐夫去找他办事,无一答应。

与之截然相反的,冀文林本人对其从政生涯里秘书圈中朋友的热情。

比如,在冀文林主导海南昌江核电项目中,与其老上级郭永祥私交甚好的四川明星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成为该项目的中标企业。

对于同样来自秘书圈的昆仑能源董事长李华林,冀文林也是多次主动帮助。

2012年,冀文林将李华林辖下的昆仑能源引进海口公交车市场,并一次性为昆仑能源规划加油气站55个。

昆仑能源出资2.5个亿为海口投资环保公交,与海口公交联营。

这是一步双赢的好棋。

分析人士称,对昆仑能源来讲,此前昆仑在整个海南的加油(气)站才两个,冀文林的出手,让李华林的业绩斐然,并打开了海南市场。

对冀文林来说,这一项目成为其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成绩,他反复强调这一项目对“低碳海口,绿色海口”进行了有力保障。

石油系统一位资深人士说,冀文林的秘书身份以及与石油系统的多重交集,为他后来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圈层。

冀文林虽没有在石油系统任职,但被石油帮蒋洁敏、李华林等接纳入圈子中。

“石油帮”惯常使用的手法是通过石油项目输送帮助树立政绩,蒋洁敏、李华林等先后在四川和海南投资重大石油项目,为冀文林的地方工作增色不少。

冀文林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冀文林来海口的头两年不但政绩斐然,自身状态也逐步调整得很好。

被查前变化很大

一厅级干部向其汇报工作“冀省长向您汇报个情况”,冀文林听后忙握住对方的手表示“叫我文林。

“刚来海口时,副省级领导和他打招呼都不理”,另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说,后来,比他级别低的官员当众不买他账,冀文林都不生气。

据该官员回忆,2012年中,冀文林曾率队前往文昌市协调海口与文昌两地之间修建铺前大桥一事。

会前冀文林希望海口市规划局向对方表明,若跨海大桥的一些桥墩不落在海里,而是落在海口辖内的北港岛上,将对整个东海岸的风景有一定破坏。

会上规划局官员向对方市领导表明了这一想法,并声称此方案经过专家论证。

让大家没想到的是,海口方面的建议让文昌的领导发了脾气。

“文昌的领导指着规划局官员说?

狗屁专家,你在海口做的那些事我不清楚吗?

你敢说你们海口的规划都是科学的吗?

?

”与会的一位工作人员说,文昌的领导嚷了大概七八分钟,眼看着海口规划局官员离席,随后也独自离开会场。

其后,文昌的其他官员出来打圆场,希望冀文林不要太介意。

“冀文林一直在笑,说没事,等你们领导回来继续商量。

”同样参加了这次会议的一位记者说,十来分钟后文昌的领导回来。

冀文林就像啥也没发生一样和对方谈笑风生。

2013年冀文林当选海南省副省长,其间依旧低调。

与其往来密切的人士称,此时冀文林基本属于闭门谢客状态,偶尔会和秘书还有司机去看个电影。

另据媒体报道,冀文林当选副省长后曾有一厅级干部向其汇报工作说,“冀省长向您汇报个情况”,冀文林听后忙握住对方的手表示“叫我文林。

2013年12月23日,冀文林以副省长的身份会晤了一位外宾。

此前,四川省原原副省长郭永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原副总经理李华林、国务院原国资委主任、党委副书记蒋洁敏等冀文林的“圈内老友”均陆续因涉嫌违纪被查。

马年大年初一,冀文林返回内蒙古凉城老家,一天后离开。

在其亲属印象中,冀文林没有任何异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