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幼儿美术区域作品的展示.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56258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班幼儿美术区域作品的展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小班幼儿美术区域作品的展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小班幼儿美术区域作品的展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小班幼儿美术区域作品的展示.docx

《浅谈小班幼儿美术区域作品的展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班幼儿美术区域作品的展示.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小班幼儿美术区域作品的展示.docx

龙源期刊网

浅谈小班幼儿美术区域作品的展示

作者:

袁萍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年第32期

【摘要】《幼儿教育指南》在艺术领域中指出:

幼儿有独特的笔触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一面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

在以往日常美术区域作品展示中常出现的问题有:

一是,教师以“像不像”评价幼儿

作;二是,以临摹范画为主,孩子想象创作缺乏;三是,缺乏让幼儿与美术作品的对话,以教师主导“解读”幼儿作品的意思。

因此将每一位幼儿区域中的美术作品按照一定的形式展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且必要的事情。

【关键词】创新;解读;张扬个性

【中图分类号】G61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262-02

对幼儿来说,美术区域活动是每个幼儿都希望通过各种绘画表现形式展示自我,张扬个性,增强自信心,幼儿美术区域作品的展示也是家长了解幼儿的美术水平的渠道,也是幼儿同伴间分享和相互学习的方式,更能让成人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了解幼儿的想法,并加以引导。

因此将每一位幼儿的美术作品按照一定的形式展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且必要的事情。

那么我们对于美术区域,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过程中有一些什么形式,要怎样合理展示幼儿作品呢?

一、“我的作品”专栏平面展示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几乎每天都有美术区域活动,班级老师可以在美术区域墙面布置

“我的作品”专栏,每位幼儿区域活动后都可以将作品展示在区域,专栏也可以有创新,比如以漂亮的卡通夹将幼儿的作业袋根据需要可以横着挂、竖着挂、斜挂,改变作业袋摆放的整齐方式,并注重高度与幼儿视线一致,真正体现幼儿的自我参与。

在美工区经常可以看到孩子们把自己的认识和奇思妙想表现在画纸上,也可常听到孩子们间拿着自己的得意之作讲得非常生动。

这样经常性的“读画”方式既可以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示的机会,又可以逐步培养幼儿的评价能力,也能让老师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弥补美术集中活动中忙碌指导中错失的孩子“画中话”。

二、美工区活动作品与室内环境的有效融合

我们班本学期的主题是“最炫民族风”,我们在区域活动里,融入了民族团结有关系的内容,如:

民族服装、民族靴子、民族小吃等,美术区域里投放了主题相關的、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

孩子们在区域里的美术作品,随时参与主题墙、常规墙饰的创设,但这需要注意的是主题规划的艺术性,这就考验布置的老师需要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规划要一面主题墙面,规划好后,还应根据主题的进展分单元式进展进行逐月推进的展示。

在整个环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创作的美术作品应注意各种表现形式相结合。

三、展示区域创设三维化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学习创作的灵动空间,特别是班级美工区,是幼儿最喜欢的一个区域,但在美工区中展示幼儿的美术作品,需要老师花时间动脑筋,将美工区这个区域整体一起考虑,可以利用墙面张贴、吊饰悬挂、艺术展架三维进行展示,如本学期我们班开展的是“最炫民族风”我们便将美工区布置成一个巴扎工艺坊的感觉,将艾德莱斯绸装饰在墙面上,再利用展板展示民族挂毯,将一些艾德莱斯绸做的小蝴蝶结,艺术性的点缀在美工区的一角,利用柜子的背面展示孩子的美术作品。

区域互动的展示是最能体现幼儿美术作品的精髓。

老师要特别引导幼儿将自己的美术作品进行再次创作加工,平面与立体结合,墙面与三维互动,通过有目的的将孩子们的作品进行归类展示,可以收获不同的惊喜。

四、利用多媒体丰富作品展示形式

多媒体展示指的是教师平时利用多媒体设备收集拍摄幼儿在区域里的美术作品,加以整理,以阶段性的形式向家长展示的一种方式。

在教学探索中,我发现,可以尝试“多媒体开放展示”让家长参与了解幼儿平常的幼儿园学习是怎样的。

有一次的期末家长,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在平常就注意收集每次幼儿在美术区域里创作的作品,并用相机及时记录下,到了期末加以整理归类,做成一个“班级美术作品展示”的开放,用动态PPT的形式将幼儿作品一一展示出来,在全部展示完之后,我还特意进行了局部展示,以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了再次加有评析的展示,如我以一次次的美术活动:

线描画“小刺猬”、色彩画“水仙花”、棉签点画“下雪了”等等不同的主题展示孩子的作品,并向家长说明怎样对孩子的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接着便是纵向展示,以几个进步较大幼儿的个人作品档进行展示,让家长们看到孩子的进步。

在这次美术作品展示开放中,教师既省力,又自然的和家长沟通起来,收到家长积极的响应,很多家长会后还留下来拷贝PPT作为孩子珍贵的记忆,有的则说:

“我以前都是直接说孩子作品像不像,来评价好不好看,今天才知道原来可以从孩子的画中去了解孩子,真的太有趣了。

这样的展示方式非常好。

”这种课件回放展示方式既能让家长集中的了解幼儿的美术学习情况,丰富了作品展示形式,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正确评价幼儿的作品,“课件回放展示”架起了一次有意义的家长会,也架起家长和孩子心灵沟通的彩虹桥。

五、美工区作品与活动区游戏的联动

幼儿在美术区域里的作品,除了装饰、充实主题、常规环境,提升整个活动室的美感,还可以变得美观又实用。

那就是将幼儿在区域里的作品,投放到其它的区域里,为其它区域服务。

在角色区、建构区、表演区中,常常需要一些服装、道具、商品等,如果老师要专门制作,势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而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已不容小觑,我们可以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兴趣点、主题开展的进度,有目的的设计投放相关的区域材料,供幼儿选择操作,之后将作品拿到角色区、表演区等,如将制作好的英吉沙小刀、涂鸦的民族靴子等放在角色区大巴扎里当商品;做好的民族小吃可以放到娃娃家当食品;做好的民族乐器可以放在音乐区……这么做,孩子们很是开心,很有成就感,看到自己的作品很自豪!

无论哪种展示方式,我们的目的始终如一,让幼儿展示自我,张扬个性,树立自信是美术教育的宗旨与目标,同时,也要让家长跟着幼儿成长,通过老师的引导,家长能读懂幼儿的作品,最终不是简单的提高幼儿的美术表现水平,更是架起幼儿、老师、家长间很好的交流互动平台。

参考文献

[1]周奕菁:

鉴赏与表现相结合的幼儿美术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孟庆敏.综合式美术活动与幼儿的健康成长[D].山东师范大学,2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