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62731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5页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5页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5页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5页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5页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5页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5页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5页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5页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5页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5页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5页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5页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5页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5页
亲,该文档总共7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docx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docx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科学》六年级下册由“微小世界”、“环境和我们”、“宇宙”和“信息”四个单元组成。

教材分析

《科学》六年级下册由“微小世界”、“环境和我们”、“宇宙”和“信息”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一个窗口。

学生们借助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研究各种物体。

集中研究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环境和我们”是向孩子们打开的第二个窗口。

这一单元将引领学生们关心地球整体的环境问题,并力图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习惯。

了解和关注人类面临的其他一些环境问题,如淡水资源缺乏、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等,并引导他们开展考察家乡环境、制定保护环境的班级活动方案和个人环保行动计划。

“宇宙”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

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

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

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信息”也是本套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

将科学探究、搜集事实和证据、推理和寻找解释的活动作为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

教学目标

1、本学期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科学就是要把精力集中在调查研究上,通过各种调查和分析和科学问题的活动,逐步积累经验、理念概念和培养探究能力。

2、需要培养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3、在本册的各个单元中,都加强了这方面活动的设计,强调了图表、图形的运用,切实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2、图表、图形的运用,切实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

通过各种调查和分析和科学问题的活动,逐步积累经验、理念概念和培养探究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

总起来说,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对科学课己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上科学课。

四个班中:

一班,上课认真,发言积极;二班,有几个突出的好学生,其他同学不爱回答问题;三班,整体水平较高。

现在一班和三班会研究问题,知道该观察什么,怎样将自己观察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图片……表达出来,特别是三班在这点上普遍做得比较好。

在这学期要特别加强二班的训练,教给他们如何观察,怎样观察,特别是要把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而对于四班来说,已经一学期没教他们了,对于他们的科学习惯不太了解,这学期应该注意培养。

时间安排

本学期共19周,原则上每四至五周进行一个单元。

教学措施及注意事项

1、注意让学生自己进行科学探究,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2、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周期,感受生命,热爱生命。

3、注重学生科学文件夹的设计与学生的探究、填写。

教学方法

《课标》中提到“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这说明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在每一项科学活动中,都要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探究过程,即教师要参与探究。

针对高年级教学特点和科学课的学科特点,主要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对数据的分析研究等。

业务自修

1、深入学习有关科学课的资料;

2、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

3、进一步了解科学教材;

4、认真学习有关的杂志,如:

《小学自然》、《科学课程标准》、《山东教育》、《小学科学》、《教育科研信息》、《上海教育》、《小学科技》这部分书籍的内容,此外还要经常到下列网站学习新的教学理念:

 

引导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科学课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了解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进取心。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养成倾听别人意见、尊重他人的习惯。

初步制定本学期的学习方案。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教学难点

通过交流制定本学期的学习方案。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教师寻找假期关于科学知识方面的资料。

学生准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

直接导入新课

 

讨论研讨过程

一、

与学生交流假期的收获体会,对于新接触科学教材,请学生说说关于科学自己的理解。

二、指导学生交流、讨论如何习科学课,学习科学的方法、途径。

指导学生汇报。

归纳并着重在合作学习、科学素养等方面进行着重、通俗易懂的说明讲授。

三、出示科学文件夹,使学生明白科学记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记录的兴趣。

在与学生交流中使学生了解科学课学习中应做到的、将要努力的方向。

指导学生制定本学期的学习计划方案。

指导学生务实、要有学习的恒心。

四、向学生介绍当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布置课后应当准备的下节课的学习活动材料、完善自己的科学学习计划并落实。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使学生明确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整个学习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交流过程中要倾听,对学生大胆创新、仔细认真地学习行为进行表扬赞许,并积极指导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加强学生与教师、学生之间、小组之间交流讨论

一、

通过与教师的交流,理解本节的学习内容和本节课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二、

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交流、讨论

三、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自身的收获,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进一步理解科学的内涵,激发自己学习的动机。

初步明确学习方法。

四、

了解科学在现在的重要作用,激发学习愿望。

五、

自我总结本课收获体会,完善计划。

明确下节课的学习材料,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一、通过教师与学生亲切自然的交流,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

为培养学生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养成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教师以身示范。

二、了解科学素养的内涵,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以及科学学习应做到的听、看、动手做、猜测、借助工具等科学方法。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好科学的愿望。

四、

布置下节课的任务和课后任务,进一步使学生理解交流、合作的重要性。

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第一单元第1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验初步了解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认真观察放大镜下的图像;

2、能够自己动手制作放大镜;

教学重点

1、通过动手实验初步了解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认真观察放大镜下的图像;

教学难点

能够自己动手制作放大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图片

学生准备

放大镜、各种纸、保鲜膜、玻璃器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

导入

Look!

what’sthis?

大家对放大镜都有哪些了解?

放大镜

学生说一说对放大镜的了解

只有掌握好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才能更好的在学生已有的起点上让学生有所发展。

探究

1、大家对放大镜都有一定的了解,你有没有认真的使用放大镜观察你周围的事物呢?

下面的游戏就是猜猜猜!

看你能不能猜出它是什么?

教师出示放大后的物品让学生猜,比如:

计算机的放大后所显示的图像,放大后的花……

2、用放大镜观察周围的事物,可以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再来猜一猜是哪种纸纤维

谁再来说一说你现在对放大镜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3、自制放大镜

学生说认真的用放大镜观察过,其实他们并没有把放大后的图像记录下来,所以对放大后的事物也不了解。

学生使用放大镜观察

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

学生说认识

学生自己试着制作放大镜

对过这个小游戏不仅提高了学生兴趣,而且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平时并没有很认真的拿放大镜观察周围的事物。

认识到自己粗心后的观察学生会更仔细。

结合学生的观察他们再猜测就会比原来猜测的准确些。

这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只有对放大镜的原理有了认识后学生才会制作放大镜。

课外延伸

1、查收有关放大镜的资料

2、小组收集不同的放大镜

板书设计

1、放大镜

我的发现放大镜的特点

 

教学活动反思

参考资料:

1.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当光线以一定的角度进入一种新的介质时,因光速变化而使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当光线通过凸透镜时就会发生折射。

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主光轴。

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这就是光心。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

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汇聚在焦点。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两侧的两个焦距相等。

第2课

教学目标

1、学会测量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2、会比较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大;

3、会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身边的事物。

教学重点

学会测量和比较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教学难点

学会测量和比较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科学文件夹

学生准备

小组内准备不同的放大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

导入

课前让大家收集了各种放大镜,谁来展示一下?

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放大镜。

探究

1、找两个不同的放大镜观察同样的事物,让学生说一说观察到的现象。

2、都有放大镜为什么观察到的现象不同呢?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多少呢?

谁来说说你们组的测量方法是什么?

3、大家都知道怎样测量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了,那什么样的放大镜能放得更大呢?

4、通过前面的研讨大家对放大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现在就请大家用倍数较高的放大镜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吧!

把自己的发现写在科学文件夹上。

学生说一说观察到的现象。

放大倍数不同。

学生思考讨论

自己动手测量自己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交流测量放大镜放大倍数的方法。

学生再思考讨论并交流

学生用倍数较高的放大镜去观察身边的事物。

在这个环节中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测量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在这里学生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也可能会有不正确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并且让学生在方法中选优,看哪种方法更好一些。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把测量放大镜放大倍数的方法和经验结合起来,想一想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大。

课外延伸

课后可以继续用放大镜观察身边的事物。

注意可以用图片的形式记录下来

这是培养学生记录的习惯与科学记录的方法。

板书设计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测量方法

教学活动反思

参考资料:

凸透镜焦距的测量(平行光聚焦法)

根据凸透镜特性,让平行光(如太阳光)沿主轴方向入射到凸透镜上,在另一侧与透镜平行放置一光屏,调节光屏位置使光屏上的光斑最小且最明亮,此时透镜与光屏的间距为凸透镜焦距。

这是一种简便的粗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还可以用远物成像法代替平行光聚焦法估测凸透镜焦距,方法与平行光法相似。

调节光屏的位置,使远处的物体(例如教室的窗或窗外的物体)在光屏上成像,光屏与透镜之间的距离近似为该透镜的焦距。

 

第3课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放大镜观察昆虫;

2、并继续用画图等方式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

3、在观察中注意保护昆虫,但也要注意不能爱护害虫。

教学重点

1、学习用放大镜观察昆虫;

2、并继续用画图等方式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

教学难点

1、学习用放大镜观察昆虫;

2、并继续用画图等方式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科学文件夹

学生准备

放大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

导入

Thesummeriscomingandsomewormsarecomingnow.Iknowyoulikethemverymuch.Look!

Herearesomeworms.Doyouknowthem?

认识几种昆虫

通过简单的图片让学生对昆虫有个初步的认识。

探究

1、什么是昆虫?

Therearemorethan1millionkindsofinsectsinnature.Wecanseetheminthesky,onthegroundandinthewater.Andtheirlifeisveryinteresting.Nowlet’swatchthevideo,OK?

大家认为什么样的昆虫?

小虫子就是昆虫吗?

2、我们用放大镜去观察昆虫

大家认为观察昆虫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注意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在科学文件夹上。

3、学生观察昆虫

Pleasegroupwork.

4、交流研讨

说说你都有哪些发现?

Whocantellmesthaboutthem?

学生研讨什么是昆虫,并找出昆虫的特点。

Thestudentspairworks.

学生交流观察时的注意事项

学生观察昆虫

学生整理科学文件夹,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昆虫有它自己的特点,如:

有三对足,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一对触角,而在学生的印象中往往认为小虫子就是昆虫,希望能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对昆虫有所了解。

只有有准备有目的的去观察才会有更多的收获。

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观察进行指导,让他们有更深入的观察研究。

课外延伸

在我们的课本上有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大家刚才都对一部分小虫子有了认识,课后大家可以查找相关的资料。

课本只给出了蚜虫和草蛉,但是现在的教学是开放性的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对蚜虫感兴趣,所以我们的课外延伸也应该是多样性的,让学生查找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板书设计

3、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头、胸、腹

昆虫一对触角

三对足

教学活动反思

第4课

教学目标

1、继续使用放大镜观察晶体;

2、注意观察和比较平时的晶体和变成液体后的结晶有什么不同;

3、注意节约使用这些物品。

教学重点

注意观察和比较平时的晶体和变成液体后的结晶有什么不同;

教学难点

注意观察和比较平时的晶体和变成液体后的结晶有什么不同;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玻璃片、滴管

学生准备

放大镜、白糖、食盐、碱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

导入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真是有趣极了!

让我们用放大镜观察其他物体,看看我们还会有什么惊人的发现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观察晶体。

在学生已知的世界里对晶体的认识并不多,因为他们好像平时都不与晶体接触,希望通过本节课他们能对晶体有所认识与了解。

探究

1、什么样的是晶体

Whocantellmesthaboutthem?

2、放大镜下的晶体

下面我们就用放大镜来观察晶体,不过我还给大家准备了玻璃片、水和滴管,如果需要可以到前面来拿。

3、研讨与交流

学生简单说一说哪些是晶体,以及对晶体的了解。

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晶体

Whocanhaveatry?

Anybodyelse?

Doyouagree?

平时所认为的晶体用放大镜看不会有什么发现,但是如果用水融解后再结晶的晶体就与前面不同,希望学生能通过实验有所发现。

白糖、碱溶液在玻璃片上的结晶与直接用肉眼看白糖是不同的,在这一环节我想很多学生会对许多物质产生问题,因为就像碱一样看上去根本就不是晶体。

课外延伸

大家可以在课下有条件的情况下观察雪花,看看你有什么样的发现。

板书设计

4放大镜下的晶体

我认为是晶体的有我看到晶体是这样的

 

教学活动反思

相关资料:

一、晶体的特征

1、晶体与非晶体的特征

(1)外形

晶体有明显的几何形状,外形与α、β、γ有关,有键角;

非晶体无结晶外形

(2)熔点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熔程越小越好,0.5℃温度范围可判断是否纯)

晶体:

光学性质

液晶

液体:

流动性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如玻璃

(3)各方向性质

晶体各向异性,(不同方向具有不同的性质)如石墨:

非晶体各向同性,如石蜡:

(4)稳定性

晶体稳定单晶:

一个晶核在空间沿三个方向生长起来的晶体;

多晶:

由多个取向不同的单晶拼凑起来的晶体多向异性抵消,不能测物质结构。

非晶体不稳定:

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晶态物质。

2、晶体的内部特征

(1)晶格:

组成晶体的质点(分子、离子、原子)以确定位置的点在空间作有规律的排列,这些点群有一定的几何形状,称为结晶格子,简称晶格。

(2)晶格的结点:

每个质点在晶格中所占有的位置称为晶体的结点。

(3)晶胞:

晶格中含有晶体结构中具有代表性的最小重复单位。

(4)晶体:

晶胞在三维空间无限的重复就产生宏观的晶体。

晶体的性质由晶胞的大小、形状和质点的种类(分子、离子原子)以及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库仑力、范德华力)所决定。

二、晶体的类型

晶体分为:

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和混合性晶体。

1、离子晶体

晶格上的质点:

为正负离子;

质点间作用力:

静电作用(离子键);

性质:

mp、bp↑硬度↑脆、坚硬性差、延展性差,熔化、水溶状态下导电;

举例:

NaCl、CsCl、ZnS等。

2、原子晶体

晶格上的质点:

原子

质子间作用力:

共价键

性质:

mp、bp↑硬度↑配位数比离子晶体小、不导电、不熔、(一般)延展性差。

举例:

金刚石、碳化硅

3、分子晶体

晶格上的粒子:

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性质:

mp、bp↓硬度↓硬度↓,(因为分子间作用力小,但分子间作用力不影响分子内的作用力)。

举例:

惰性气体、氯气等。

4、混合晶体

质子间作用力:

包含两种以上的类型。

举例:

石墨等。

第5课

教学目标

1、知道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凸透镜的组合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体会技术是不断发展的,技术的改进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能改善我们的生活,也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3、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列文虎克对科学的执著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技术是不断发展的,技术的改进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能改善我们的生活,也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列文虎克对科学的执著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

放大镜及制作显微镜的相关用具:

放大镜、卡纸、剪刀、胶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

导入

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怎样才能把物体放得更大呢?

Studentsdiscussion

探究

1、制作一个简易放大镜

2、用两只手一前一后分别拿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凹透镜(如教材上的图),反复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来观察物体,然后拿开一个透镜,只用一个透镜观察物体。

反复几次,看看有什么发现。

3、做个简易显微镜

制作:

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只用一个放大镜时观察不清的文字和图片,看看观察效果如何?

5、了解显微镜的发明、发展史

阅读教材上的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发现微生物的故事。

6、讲解:

教师介绍显微镜的发展历史

列文虎克

讨论。

怎样放得更大

汇报

讨论显微镜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青苔、花粉等,比较和肉眼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讨论: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讲解:

我们刚才经历的过程就是人们发明显微镜的过程。

在17世纪,人们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一个凸透镜把另外一个凸透镜所在的像进一步放大,这样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这就是最早期的显微镜。

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观察范围大大地扩大了。

通过这样的讲解能让学生初步体会技术是不断发展的,技术的改进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能改善我们的生活,也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小结

提出下一节课的研究任务——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

板书设计

5怎样放得更大

我们的方法

教学活动反思

第6课

教学目标

1、发现并提出生命世界的问题,获得对生命世界的更多了解。

2、带着感兴趣的问题探索微小世界,培养独立探究的能力。

3、能制定研究计划,按计划进行研究。

4、对观察过程和结果进行整理,写出简单的符合要求的观察报告。

教学重点

1、能制定研究计划,按计划进行研究。

2、对观察过程和结果进行整理,写出简单的符合要求的观察报告。

教学难点

1、能制定研究计划,按计划进行研究。

2、对观察过程和结果进行整理,写出简单的符合要求的观察报告。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显微镜下观察的标本

学生准备

工具和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

导入

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什么?

我们的许多同学也用显微镜发现了生物世界的许多有趣的问题,大家庭读读我们教材上的事例。

学生阅读

教师简单讲解,让学生对此有所简单的了解。

探究

1、提出问题

我们对生命世界有哪些问题呢?

教师归类筛选

各组从这些问题中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

2、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

制定研究计划

3、指导

说明显微镜下观察的要求讲解观察标本的制作和培养

讲解显微镜下的观察方法

进行安全教育和环境教育

分组讨论,互相启发,归纳出几个问题一会大家交流

全班交流所提出的问题

各组确定研究课题

全班交流

通过上节课你会发现学生对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现象远比用放大镜观察到的现象感兴趣。

引导他们做标本切片可以安排单独的一节课,或是做为本课的重点来研究,因为这个过程比较复杂,用时比较长。

此外还要注意学生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是否规范。

小结及课外延伸

提出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和写作要求

板书设计

6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

我们的发现

 

教学活动反思

第7课

教学目标

1、发现并提出生命世界的问题,获得对生命世界的更多了解。

2、带着感兴趣的问题探索微小世界,培养独立探究的能力。

3、能制定研究计划,按计划进行研究。

4、对观察过程和结果进行整理,写出简单的符合要求的观察报告。

教学重点

1、带着感兴趣的问题探索微小世界,培养独立探究的能力。

2、对观察过程和结果进行整理,写出简单的符合要求的观察报告。

教学难点

对观察过程和结果进行整理,写出简单的符合要求的观察报告。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

按要求整理好研究报告及相应的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

导入

今天,我们开个科学展示会,各组把自己在显微镜下对生命世界的研究成果向大家汇报。

这个展示会也是互相评价的机会。

评价分为两方面:

一是对其他同学的汇报提出相应的问题和建议,二是对他们的研究给予一个综合的评定。

 

分小组进行汇报和展示

进行小结,对汇报、展示、评价的方法提出改进意见。

请一个小组汇报展示

其他组对该组同学的汇报提出问题和建议。

解答质疑。

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并根据评价标准,对小组成果进行评定。

可以让学生把他观察到的画下来。

各小组依次进行汇报、展示

各组汇报展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