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专项提升练习苏教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62780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专项提升练习苏教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专项提升练习苏教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专项提升练习苏教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专项提升练习苏教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专项提升练习苏教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专项提升练习苏教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专项提升练习苏教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专项提升练习苏教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专项提升练习苏教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专项提升练习苏教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专项提升练习苏教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专项提升练习苏教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专项提升练习苏教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专项提升练习苏教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专项提升练习苏教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专项提升练习苏教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专项提升练习苏教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专项提升练习苏教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专项提升练习苏教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专项提升练习苏教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专项提升练习苏教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专项提升练习苏教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专项提升练习苏教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专项提升练习苏教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nkāngmé

ngló

ngbiānfú

ijiè

4.看拼音,写词语。

qī 

 

ng 

à

lǎn 

duò

 

dǎnqiè

yǔnnuò

qīnlü

jīngtiá

o

5.读拼音,写词语。

shǔjǐbè

icí

nɡkǎoshì

xīnté

ngmá

nɡlù

nɡɡuǒ

词语补充

6.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①神机(____)算②喜不自(____)③抓耳(____)腮

1.把词语补充完整。

2.①形容人的聪明智慧。

描写同一内容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

3.②③分别描写人的________、________。

我能用其中的一个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

7.把词语补充完整。

天(____)地(____)抓耳(____)(____)拱(____)无(____)

(____)头(____)颈日(____)月(____)喜(____)自(____)

8.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一(____)不(____)(____)有成(____)(____)拳(____)掌

手忙(____)(____)养(____)处(____)心(____)胆(____)

1.上面第一个词是“一”字开头的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

2.以上词语中_______的近义词是大惊失色,它的反义词是_______。

9.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抓(______)挠(______)(______)此不(______)

(______)惊(______)战龇(______)咧(______)

养(______)处(______)出(______)划(______)

1.这些词语中含有两个人体部位的有________(写一个即可)这样的词还有:

_________(写一个即可)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孙膑为田忌________,让他在赛马时赢了齐威王。

10.先把下面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解释选词填空。

大吃一(___)飞(___)走(___)狂风(___)号千(___)万(___)

乌云(___)布(___)盆大雨世世(___)(___)(___)天(___)地

1.泛指鸟类和兽类动物。

(____)

2.形容声音巨大和响亮。

3形容非常确实,不容置疑。

(_________)

4.形容对突然发生的事没有准备,深感意外,十分吃惊。

句子对对碰

11.按要求写句子。

1.朱丹小心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吹奏起来。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强强对冬冬说:

“小坦克是我的宝贝,你一定要拿东西来换,我才会把小坦克给你。

”(改为转述句)

3.全场的观众被这幅画深深地吸引住了。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体面”一词的不同的意思写两个句子。

①好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光荣:

12.按要求写句子。

1.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孩子不仅一失足,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围绕“静”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似乎故意逗他生气。

13.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

2.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

3.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改为肯定句)

4.小嘎子精神抖擞,围着小胖墩儿蹦来蹦去。

(改为比喻句)

14.按要求写句子。

1.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

(把“乖巧,驯良”的顺序放在句子中间,使句意不变)

3.太阳和人有关系。

(将句子说具体些)

4.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15.按要求写句子。

1.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①松鼠的窝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

下雨时,雨水不会落在窝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海力布把动物说的话对别人说了。

海力布会变成一块石头。

2.按要求用“便宜”写句子。

①便宜(形容价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便宜(指向利益):

3.照样子,试着把一个画面写具体。

例:

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夜晚,月光洒在湖面上。

4.修改句子。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不是滋味的哭。

课文内容填空

16.根据课文理解完成填空。

1.《将相和》一课以__________两国的矛盾为背景,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__________到__________的过程。

2.《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课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的速度是最快的。

3.问君何能尔?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4.种豆南山下,_______________。

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

17.按课文内容填空。

1.《已亥杂诗》表达诗人希望朝廷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国家振兴的愿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壮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猎人海力布》讲述的是海力布为了救_______________而自己变成了石头的故事,赞扬了海力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4.盛年不重来,____________。

_________,岁月不待人。

这是__________告诉我们的名言。

你还可以写出珍惜时间的名言是_________。

5.两情若是久长时,_______________。

6.锦瑟无端五十弦,_______________。

18.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小时不识月,__________。

___________,飞在青云端。

2.床前明月光,___________。

举头望明月,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____________。

4.月亮是__________,让夜行的人们__________;

月亮是____________,使远行的游子_____________。

5.《月迹》这篇课文描写的是_________(时间)孩子们寻找月迹的过程,他们先后寻找到了_____________等足迹,表达出一种喜悦的心情,让人明白了____________的道理。

19.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慈母手中线,_________。

临行密密缝,__________”出自《_______》。

2.“_________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描绘了一幅乡村儿童种瓜的场景图;

宋代诗人杨万里用“______________,彩丝穿取当银钲”描绘了一幅儿童弄冰图;

而《村晚》中描写牧童骑牛晚归吹曲图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祖父的园子》中通过对园子里花朵、鸟儿、虫子等事物的描写,表现了“我”对________

20.课内诵读积累与运用。

1.诸葛亮用“_________,__________。

”告诉我们要淡泊名利,要有远大的志向。

2.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用纯用“一粥一饭,________,半丝半缕,_________。

来提醒人们要注意节约粮食,珍惜劳动果实。

3.我从心底里知道,________也好,________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____。

在____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4.这是我第一次真正______的哭,与在家里______的哭,______的哭、______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课外阅读

21.阅读理解。

大白鲨

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生活着大约350种鲨鱼,它们已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生存了3亿多年。

在所有的鲨鱼中,大白鲨个儿最大、最凶猛、最为矫健有力,没有任何海洋动物敢与大白鲨为敌。

生物学家认为,大白鲨可以长到7.61米长,寿命达20年。

刚生下来的大白鲨幼鱼约1.06米,出生的当天就会自己捕食。

雌大白鲨成年时长4.84米,体重达1360~2721千克。

大白鲨的表皮覆盖着一排排叫作真皮齿的尖利鳞片,每个鳞片犹如一粒细小的利牙,鱼皮表面像砂纸那般粗硬。

高速游动的大白鲨如果擦碰到人体,人的肌肤会被割划得皮开肉绽。

渔民因渔网被凶悍的大白鲨撞破扯烂而一无所获的事时有发生。

大白鲨是典型的肉食动物。

幼小的大白鲨捕食鱼类,等身体长到2.74~3.65米时,转而捕食海洋中比鱼类个子大的海豹、海狮之类的哺乳动物。

捕食时,大白鲨往往先在猎物四周慢吞吞地游来游去兜圈子;

然后悄然沉下海底,将身子隐蔽在礁石之间。

觑准时机,猛然闪电般向上直扑猎物的腹部或尾部,刀锋似的利齿将猎物咬成几块,三口两口就把猎物吞进了肚里。

大白鲨的体温比周围水温高6℃。

据科学测算,肌肉温度每提高5℃,肌肉的收缩力便增加2倍。

这是大白鲨反应神速、肌肉爆发力强大的主要原因。

大白鲨是海洋生物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起着控制海洋中某些哺乳动物数量的作用,吃掉其中的老弱病残者,能够促进生存竞争。

另外,大白鲨还吞食海洋中的动物尸体,清洁海洋。

可惜的是,体态优美的大白鲨由于受到误解,被人类大量捕杀,数量急剧减少,现在已被世界动物保护组织列入了濒危动物名单。

1.(品读句子)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

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大白鲨_____________的主要原因。

2.(提取信息)大白鲨捕食海豹、海狮之类的哺乳动物时,先要沉下海底的原因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理选择)“可惜的是,体态优美的大白鲨由于受到误解,被人类大量捕杀,数量急剧减少”一句中所说的“受到误解”,具体是指()

A.大白鲨个儿最大、最凶猛、最为矫健有力。

B.以为大白鲨只会伤害人的生命,带有攻击性。

C.大白鲨是典型的肉食动物。

D.没有任何海洋动物敢与大白鲨为敌。

4.(发表观点)针对大白鲨被捕杀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星光

童年已成过眼云烟,回忆起来,只是一片迷惘,但我永远忘不了童年时候,依偎在母亲身边的情景——唉,童年的回忆中,母亲的怀里,似乎还有许多星光,一眨一眨地在闪烁呢!

第一次知道星星的名字,是在家乡的庭院里,菜瓜花棚下,母亲的膝上。

记忆中,月光像水中的冰块,泻了一地幽凉;

星光在微风拂动的花丛间,忽明忽灭,好似含羞的眼睛;

稀疏的花叶,投在母亲的脸上、身上。

回忆中,那是一幅不曾褪色的图案啊!

“妈妈,我要那星星,我要那星星玩。

多少个夜晩,多少次的愿望,我指着那天上的星星向妈妈说。

但妈妈总是轻轻地拍着我,笑着说道:

“只要你长大,要摘几颗就有几颗了。

星星是仙女的眼泪变的,谁也不能帮你摘,一摘就碎了。

今晚的星光还是昨夜的星光,星光明灭中,我不知不觉的,已经由母亲的膝上爬下来,背着书包上学校了。

学校离家很远,每次放学回家,常常已是黄昏,或者黑夜。

一路上尽是不知名的树,和高过人头的蔗园;

每到夏天的晚上,树丛间、蔗园里,都有萤火虫来往穿梭着。

我第一次看到它,以为是星星,便放下书包,在树丛间、蔗园里,追呀追的,要抓一只萤火虫回家,告诉母亲,说我已经抓到星星了。

但抓到萤火虫时,已经在树丛间迷了路,我找不到出口,怕了,便放声大哭。

母亲和家里的人打着灯笼来找我,不知道是谁,找到我时,就是一巴掌,亏得母亲赶过来抱住我……

回到家时,我悄悄地跟母亲说:

“妈妈,我抓到一颗星星了!

拿给母亲看时,萤火虫已死在我捏紧的手里,母亲紧抱住我,没说什么。

但我看到母亲含在眼内的泪光,那么晶莹,那么清澈,我捏了一滴,但马上碎了。

“妈妈,你的眼泪像星星哩!

妈妈笑了,笑容渐渐扩大。

我沐浴在微笑的旋涡里,忘了留住童年,也忘了留住母亲的青春。

等到母亲的鬓丝渐渐变成银白,我才豁然惊觉,我已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

1.作者用____________这件事串起了全文,并采用了第____人称的叙述方式,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说明时光流逝的语句。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

(1)“那是一幅不曾褪色的图案啊!

”“不曾褪色”是因为这件事刚刚发生。

(______)

(2)“我”非常喜欢星星,母亲也支持“我”去找星星。

4.对文中画“﹏﹏﹏”的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母亲看到被“我”当作星星而紧捏在手中的萤火虫,想到她曾经说过的“只要你长大,要摘几颗就有几颗了”的话,非常感慨和激动,因此流了泪。

B.找到“我”时,有人打了“我”一巴掌,母亲赶过来抱住“我”,非常心疼,因此流了泪。

C.“我捏了一滴,但马上碎了”这句话与前面妈妈说的“星星是仙女的眼泪变的,谁也不能帮你摘,一摘就碎了”相照应。

5.作者最后说“我已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联系生活实际,你觉得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课外阅读。

村槐(节选)

我思乡的心,便被村槐那广阔的浓荫所拥抱了。

清明时分,我和小伙伴就缠着祖父缚秋千。

他找出犁上的套绳,携我们到槐树下。

起先把套绳挽成一团儿,牵住一头;

然后侧身用胳膊划一个有力的弧线,绳团便高高飞向横着的树股;

最后,打了结,绑了一截棍儿,就可以荡飞了。

开始,我上秋千还有点儿怯,祖父就一前一后地推着秋千。

念叨着《送马马》的山歌。

渐渐,我可以一屈一伸,自个儿荡得很高了。

树干也以同样的节奏,上下忽闪着,嫩绿的叶片泛着春阳,像无数欢乐的眼睛。

傍晚,枝枝梢梢,暴出了淡黄的槐米,米粒似的浮荡着繁星的海。

清苦味的芬芳,简直使整个故乡都沉浸在春夜的微醺之中,清晨,被风摇落的花瓣,在场院里软柔柔地铺了一层。

我和小伙伴们,赤脚欢跑在这花的暖床上,追逐着,打着滚,直裹一身槐香。

又把花瓣用手掬在一起,积成一座座小的香山;

或者学着祖父在山地里点种,把花瓣一撮撮种下,希冀故乡有一个美丽如花的丰年。

槐树周身是药材,春采其花,秋采其果,索得一点读书的费用。

那么灰暗、粗糙的树皮,那么巨大的树冠,慷慨地赐予我和小伙伴们多少花和果!

几年之后重返故乡。

祖父已经去世,而我这长孙又没能送葬,总觉愧疚不已。

在我眼前,儿时缚过秋千的树干似在抖动了,绿叶间又似乎垂满了圆筒状的荚果。

抬眼望去,村槐又苍老了几许,它那遒劲地露出地面的根须,深深扎入故乡的土地。

由此,我想到了祖父那双青筋暴鼓的茧手,深深插入泥土,紧紧攥着泥土的动作,是那么执着而有力,显示着生命的经久。

曾伴我长大的槐树,也一定知道我的思恋,也在想念着它的游子呢!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绑—(   ) 大方—(    )

反义词:

光滑—(    ) 索取—(    )

2.文中第2~4自然段依次记叙了三件往事:

        、槐树下嬉戏、        。

本文的叙事线索是      ,叙述的顺序是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村槐为题,托物言志,表达了扎根故乡、倾情奉献的志向

B.本文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C.本文借物抒情,借对村槐的赞美,抒发了对故乡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

D.文章结尾不仅照应开头,还深化了主题

4.第5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能否去掉?

为什么?

请谈谈你的理解。

24.阅读语段和短文,完成练习。

粽子里的乡愁

①异乡客地,越是没有年节的气氛,越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

②端阳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好时光。

想起她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子粽香了。

③母亲包的粽子,种类很多,莲子红枣粽只包少许几个,是专为供佛的素粽。

荤的豆沙棕、猪肉粽、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过以后称之为“子孙粽”,吃了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

包得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

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

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的准备一批,美其名日“富贵粽”。

④我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

那是用早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

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

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晚吧),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

那股子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

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帮助消化之功。

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

这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疗法。

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

几十年以来,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童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

A.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旱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

⑤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个是门庭若市。

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一个个地分,忙得不亦乐乎。

乞丐常高声地喊:

“太太,高升点(意谓多给点)。

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

”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

“大家有福,大家有福。

⑥乞丐去后,我问母亲:

“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

”母亲正色道:

“不要这样讲。

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

谁又能保证下一世有福还是没福?

福要靠自己修的。

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

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好吃懒做,有的是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

有的是上一代没积福,害了他们。

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

⑦B.母亲的话,在我心头重重地敲了一下。

有一回,一个小女孩悄声对我乞讨说:

“再给我一个粽子吧。

我阿婆有病走不动,我带回去给她吃。

”我连忙给她一个大大的灰汤粽。

她又说:

“灰汤粽是咬食的(帮助消化),我们没什么肉吃呀。

”我听了很难过,就去厨房里拿一个肉粽给她,她没有等我,已经走得很远了。

我追上去把粽子给她。

我说:

“你有阿婆,我没有阿婆了。

”她看了我半晌说:

“我也没有阿婆,是我后娘叫我这么说的。

”我吃惊地问:

“你后娘?

”她说:

“是啊!

她常常打我,用手指甲掐我,你看我手上脚上都有紫印。

⑧听了她的话,我眼泪马上流出来了,我再也不嫌她脏,拉着她的手说:

“你不要讨饭了,我求妈妈收留你,你帮我们做事,我们一同玩,我教你认字。

”她静静地看看我,摇摇头说:

“我没这个福分。

⑨她甩开我的手,很快地跑了。

⑩我回来呆呆地想了好久,告诉母亲,母亲也呆呆地想了好久,叹口气说:

“我也不知道要怎样做才周全,世上苦命的人太多了。

⑪日月飞逝,那个讨粽子的小女孩,她一脸悲苦的神情,她一双吃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