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56335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2012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注重语言拓展思维

点评人:

温中语文高级教师李儒高

今年语文试卷整体难度适中,侧重考查学生日常积累中形成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反应能力。

积累运用部分,增加了语言活动题,考查学生迅速反应能力。

例如第8题,根据一则幽默故事来回答问题。

记叙文和议论文,《走远了再关门》、《幸福没有榜样》,强调了一种教化作用和学生的精神素养。

注重学生理解、概括能力,凸显文化内涵。

说明文仍是环保题材,选文为《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学生反映在模拟题中出现过,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但是第16题出现了书面形式这个概念,对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

文言文选择《与朱元思书》中一段景色的描写,注重考查学生在字、词、句积累的基础上,对文章中作者思想的理解。

作文与去年一样,材料与命题相结合,引导学生根据材料审题,确定主题。

题目为“那一抹心痕”,学生要抓住心痕这一关键词,具体描绘给自己留下最美回忆、深刻印象的事件,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联系社会热点,表达出自己的感想、启迪。

(姜翠英)

一、积累运用(20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狭隘(ài)蕴(yùn)藻一筹(chóu)莫展屏气凝(níng)神

B、秕(bì)谷旌(jīng)旗栩栩(xǔ)如生漠(mù)不关心

C、忖度(duó)谛(dì)听赏心悦(yuè)目返朴(pǔ)归真

D、沟壑(hè)果埔(fǔ)钟灵毓(yù)秀筋疲(pǐ)力尽

2、按要求默写。

(4分)

①百啭千声随意移,______________。

(欧阳修《画眉鸟》)

②______________,山色有无中。

(王维《汉江临眺》)

③陶渊明《饮酒》(其五)一诗中,不仅道出了此诗的主旨,也道出了诗人一生追求的立身宗旨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用“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表达了“愁”之绵长,李清照在《武陵春》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尽了“愁”之沉重。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鲁迅、朱自清、老舍都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们的优秀文学作品传承着中华民族美好的憧憬和崇高的理想。

B、启事首行正中写启事的名称,如“征文启事”、“寻物启事”等。

日期要写在署名的下面,靠右写。

C、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

比如:

初次见面用“久违”,好久不见用“久仰”,请人帮忙用“拜托”,麻烦别人用“劳驾”。

D、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是《水经注》。

4、下列语句括号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难道我们不去?

还不能让他们去吗?

(这句话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B、iou,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

iu,ui,un。

例如niu,(牛)(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C、汉字中形声字是最多的,如:

“证”字就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这个分析是错误的)

D、“通过这次大规模的教育整治活动,我们学校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这个句子的主语是“我们”)

5、下列语句括号中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

(把“改进”换为“提高”)

B、秋天的咸宁是美丽的季节。

(把“秋天的咸宁”改为“咸宁的秋天”)

C、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

(把“否”字去掉)

D、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

(把“关于”去掉)

6、同学们,你知道吗?

今年中考结束后的第二天就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请按要求完成①②题。

(3分)

①有位同学为纪念活动写了一幅对联,请把下联所缺词语补充完整。

(1分)

插艾叶清香缕缕飘九州

赛龙舟传四海

②有同学不喜欢过端午、中秋节,而热衷于过圣诞节等西方节日,为此,班级专门召开一次“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请你为主持人设计2—3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揭示主旨的开场白。

(2分)

7、阅读下面一则短讯,请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信息(25字以内)。

(3分)

为了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努力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日前,省教育厅召开“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动员大会,要求全省70万中小学教师全员参与。

活动要求,我省中小学教师,通过说课、讲课展示最基本的教学技能。

此外,教师们要全员定期家访,覆盖全部学生家庭,主要了解学生家庭基本状况和生活习惯等,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及表现,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

要根据每个学生情况,建立跟踪回访制度。

8、下面是一则小幽默,若你是小明,你认为怎样回答既幽默,又符合情景?

(2分)

某小学二

(1)班举行数学单元测试(满分是5分),小明考试回来,爸爸问他,“这次考试得了多少分?

”“3分。

”话音刚落,“啪!

啪!

啪!

”小明的屁股上挨了爸爸的三鞋板子。

爸爸又问:

“下次再考,得多少分?

”小明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4题。

(14分)

走远了再关门

①QQ里,好友颇多。

那日与一聊友闲谈,忽然收到一好友的信息:

夜已深,我先下了。

我正欲对她说声“晚安”,却发现她的头像已经变成了灰色。

我的双手停在键盘上,只得删除那句已经打出来,却没有来得及发出去的问候。

②真的这么急吗?

连给我说声“再见”的时间都没有,抑或是我过于矫情?

③数日前,我去拜访一位前辈。

该翁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最令我佩服的是老人的那份平易近人,那种超脱淡然。

攀谈一番后,我起身告辞,老人把我送到门口,握手告别之后,我便向楼下走去。

下到一楼时,我忽然想起自己的车钥匙落在他的客厅了,便又“咚咚”往上跑。

当我又回到他的门前时,老人才刚准备关门回屋。

看我又上来,就问何事。

我说明原因,老人走进客厅又折回来,将钥匙递到我的手上。

④又是一阵告别。

我下了几层台阶,一转身,发现老人正看着我。

我既客气又好奇地说:

“外面太热,赶紧回屋吧。

”老人微笑着说:

“我身体不好,不能送你下楼,那就等你走远了再关门。

⑤等你走远了再关门!

多么温暖的一句话。

⑥去年有一天,我急于外出办事。

出门前,孩子拿着刚做完的作业让我检查签字。

我大致瞟了一眼,其中有道题是这样的:

下课了,同学们纷纷教室。

上面儿子歪歪扭扭地填的词是“跑进”。

我立刻火冒三丈,大声呵斥道:

“下课了,你跑进教室,你上的什么课?

啊!

”为了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特意把“下课”和“跑进”两个词说得很重。

儿子刚想辩解,我一把将他的作业扔在茶几上,然后,摔门而去。

事情过了大半年,我早已把那件事忘得一干二净。

有一天收拾屋子,无意间看到了儿子的日记:

⑦“2008年12月22日,天气阴。

今天我让妈妈检查作业,其中有一道题目我并没有做错,上体育课的时候,下课铃一响,我们的确是往教室跑啊。

可是妈妈为什么不给几秒钟让我解释呢?

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了整整一下午。

⑧儿子的话像一道闪电穿过我的五脏六腑,让我浑身顿时有一种触电的感觉。

那一刻,我真的感到自己好狭隘。

⑨客人走远了再关门,是一种善;留下几秒,听对方把话说完,是一种善;在骄阳的炙烤下耐心等待红灯而不抢行,是一种善;等对方先挂电话,是一种善;路面积水,司机把车速降下来,是一种善。

有些善很小很小,并就那么短短几秒钟。

然而,正是那么短短的几秒钟,却能在心中氤氲(yīnyūn烟云弥漫)起一份真情的感动。

9、按照示例,分析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及句意。

(2分)

示例:

抑或是我过于矫情

【分析】词意:

多心,猜疑

句意:

太过于求全责备。

我真的感到自己好狭隘。

【分析】词意:

______________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⑤自然段中,“等你走远了再关门”让“我”感到温暖的原因是什么?

(2分)

11、文章一共写了三件事,请用四个字概括最后一件事:

QQ聊天→拜访前辈→。

这三件事之间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请你用一个字予以概括:

(3分)

12、对文章的主旨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学会尊重他人,善待他人。

B、于细微处见精神。

C、注重细节,真情无价。

D、学会理解,学会做人。

13、同学们在学习这篇文章时,对①⑥自然段讨论较多,认为这两则材料与文题关联不够紧密,有的说可以删去另选材料,有的说内容与材料的安排上谈谈你的理解。

(3分)

14、请你再列举一个学校生活中“善”的具体事例,来印证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2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9题。

(12分)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

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

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

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

一些海洋学家指出:

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

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

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需要调整。

请从内容与材料的安排上谈谈你的理解。

(3分)

14、请你再列举一个学校生活中“善”的具体事例,来印证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2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9题。

(12分)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

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

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

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

一些海洋学家指出:

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

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

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

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

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翻新。

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

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

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

有人做过计算,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

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

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

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⑦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也不夸张。

15、第②自然段划线句子中的“这样”指代什么?

这句话在本段起何作用?

(2分)

16、下面划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在完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还可以改成哪种书面形式表示?

(2分)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

17、第④自然段使用了分类别等多种说明方法来准确说明事物的特征。

其中有一个句子使用了三种说明方法,这个句子是,其作用是____________(3分)

18、第⑥自然段划线句子,结合第④自然段“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

”的意思,似乎需要增加一个词,其表意更准确些,这个词应该是__________(2分)

19、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的④—⑥自然段,具体地说明了未来粮仓的粮食——海藻、浮游生物及鱼虾等。

B、这是一篇浅显的事理说明文,阐释了海洋能成为未来粮仓的主要原因及结果。

C、文章的语言浅显明白,通俗易懂,适合于初中生阅读理解,这也是文章的语言特色之一。

D、文章的标题是一个比喻的说法,形象生动,便于理解。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0-24题。

(12分)

幸福没有榜样

①有时,我们总是感到自己的生活不够幸福,不如人家的日子过得那样滋润甜美,还常常拿别人家的幸福作榜样,去寻找自己的幸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是,到头来,我们会发现,唯独这人追人寻、人见人爱的幸福,没有榜样,常常是求而不得,甚至徒生烦恼。

②幸福是什么?

《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答案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

但是,同样的“境遇和生活”,不同人却有不同的感觉。

乞丐得到一顿饱饭,心情会很舒畅,感到幸福的降临;不说一顿饱饭,就是一桌山珍海味,在大款大腕那里,大概也激不起一点快乐的心情吧。

作家史铁生的境遇,很让我们同情,他不幸患有尿毒症,但他说:

“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

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

”并说:

“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

”我们身体还算健康的人,能体验到不发烧也是一种幸福吗?

会把幸福的底线放得这样低吗?

③其实,词典给出的幸福答案是不大准确的。

即使同一境遇,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的。

生活在大体相似的环境里,一百个人眼中的幸福观,或许还不止一百呢,有时同一个人,不同的时期就有不同的幸福观。

幸福观的模糊,对幸福理解的个性化,这大概也告诉我们:

幸福,没有模式;幸福,没有榜样。

④幸福,没有榜样。

梁实秋也这样说,“幸福与快乐,是在心里,不假外求。

求即往往不得”。

一位远房的侄女,日子本来过得很快活。

一次同学聚会,看一位当处长的同学,居有豪宅,出有宝马,很是羡慕人家的幸福生活,抱怨自己的男人只会教书,不会捞钱。

原有的快乐也因寻找幸福的榜样,而逃之夭夭。

⑤还有,我们眼中的别人的幸福,有时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我们常常喜欢用世俗的眼光看别人的幸福,常常认为有权势,有财富,有显赫的名声,有骄人的业绩,就会有幸福,有舒心的日子。

其实,幸福有时恰恰与权势、与财富离得很远,与名声、与业绩也并不怎么亲近。

侄女那个同学,近日,婚外恋闹得沸沸扬扬,幸福显然并不在她家。

孟德斯鸠好像说过这样一句话:

如果你仅仅希冀幸福,这不难做到;但期望像别人那样幸福,这总是难以做到,因为我们认为别人会比实际更幸福。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然而,每个人对幸福的感悟又各有各的不同。

这大概与人们的不同追求有关。

勇敢的人,追求刺激,冒着生命危险或是攀登高山,或是漂游湍流,感到是种幸福;沉静的人,喜欢安闲,甘愿生活寂寞,或是一部《庄子》,或是一首古曲,也会心中溢满快乐。

伟大的哲学家康德,把人生的追求归结为:

“我是谁?

我要干什么?

我能干什么?

我如何去干?

”幸福大概就是对这些问题的回答。

能行风行风,能行雨行雨;能运筹帷幄,可当经理;有一身力气,蹬起三轮车也有歌声相伴。

幸福,其实只是一种感觉,自己做了自己能做的事,感到活着是多么有意思,人生是多么美好,你感觉到了,你便拥有幸福,这和他人的评论毫不相干。

⑥幸福,完全在于自己。

自己有个真实的人生,对自己的人生尽力了、负责了,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家人,就是充实的人生、快乐的人生。

心存快乐,就是幸福。

⑦幸福,在自己的心中;幸福,没有榜样,也无需榜样。

20、文章告诉我们,幸福没有榜样,其中“榜样”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2分)

21、“幸福”的对立面就是“不幸”,根据你平时的积累,请你为“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这句话写出相对的下一句。

(2分)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中所说的“幸福观不一致”的原因有哪些?

(2分)

23、文章第②自然段主要运用的是论证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

请从文中再找一例予以说明(4分)

2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分)

A、幸福没有榜样

B、幸福是一种感觉体会

C、幸福是模糊的

D、幸福属于自己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5-29题。

(12分)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5、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2分)

①任意东西()

②从流飘荡()

③天山共色()

④争高直指()

26、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一百许里/杂然相许

B、猿则百叫无绝/天下独绝

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见余,大喜曰

D、在昼犹昏/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27、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请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富春江山“奇”水“异”的特点。

(2分)

山“奇”水“异”______________

29、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B、通过写景,作者表达出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厌恶的情感。

C、本文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鲜明、强烈。

D、该文与《答谢中书书》,可谓一去一往,一唱一和,都是书札中的精品,亦是写景文的佳作,共同表达出与知音共赏美景,传情达意的高雅志趣。

三、写作表达(50分)

3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的人和事给予过我们深刻的影响:

有关心和帮助,有鞭策和鼓励,让我们倍感温暖;当然也有过挫折,甚至是伤害,但同样让我们学会宽容和成熟。

那些点点滴滴让我们无法忘记,也不会忘记,因为它们已经刻在我们心灵的深处。

同学们,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肯定也有过一些类似的经历和这样的记忆吧,怎么也抹不掉!

请以“那一抹心痕”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写出真情实感。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⑤不得抄袭和套作。

2012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20分)

1、(2分)A(B项“秕”bǐ,“漠”mò;C项“朴”应是“璞”;D项“埔”应是“脯”)

2、(4分,每小题1分,错、添或漏一字均不给分)①山花红紫树高低②江流天地外③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④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3、(2分)C(“久违”与“久仰”误用)

4、(2分)B(A项问号误用;C项分析是正确的;D项主语是“面貌”)

5、(2分)D(D项“具体详情”重复罗嗦)

6、(3分)①号子声声(鼓声阵阵)(1分)②示例:

我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但在对待民俗文化的问题上,同学们有不同的看法。

为此,特举办本次主题班会,下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2分,比喻句1分,其他句1分)

7、(3分)全省中小学教师全员参加“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

(“对象”、“全员”、“内容”各1分)

8、(2分)“(下次)我一分也不要得了”(“零分”)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14分)

9、(2分)词意:

糊涂(不冷静)。

句意:

对儿子的愧疚(感到自己那时多么糊涂)(词意1分,句意1分)

10、(2分)老人对“我”的尊重与关心(“尊重”与“关心”各1分)

11、(3分)作业签字(检查作业);善(第一空2分,第二空1分)

12、(2分)A

13、(3分)乍一看,似乎都有其道理,但细读则不然。

(1分)从内容上看,三件事,(QQ聊天,拜访前辈,作业签字)一个共同特点是:

联系紧密,都是平常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但都从不同角度恰好地表现了“善”的主旨(1分);从材料的安排上看,这三件事是按“反~正~反”(不善~善~不善)的顺序安排的,有序且严谨。

(1分)

14、(2分)示例:

①上下楼梯靠右行;②就餐要排队;③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等等(不是学校生活的不给分)

(二)(12分)

15、(2分)“这样”指代:

“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

”(资源短缺)(1分)作用:

引出人们对生存危机的看法。

(1分)

16、(2分)(每问1分)

①补充说明,使文章表达更严密。

②将句子用小括号括起来或(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

17、(3分)“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

”(1分)作用是:

使说明的内容具体,准确,鲜明。

(2分)

18、(2分)也(更)

19、(3分)B(三)(12分)

20、(2分)模式(自己心中的期望值与别人攀比幸福的标准)

21、(2分)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22、(2分)①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的②不同人有不同的感受③不同时期也有不同幸福观(答对两点给满分)

23、(4分)举例论证(1分)使文章表达具体充分,增强说服力。

(1分)

示例:

第④自然段用“远房侄女”的事例,具体有力的论证了“幸福就在心里”的观点。

(2分)

24、(2分)A(四)(12分)

25、(2分,每题0.5分)

①任凭,听凭;②随着(跟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