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学案例反思.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63552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5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教学案例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小班教学案例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小班教学案例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小班教学案例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小班教学案例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小班教学案例反思.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小班教学案例反思.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小班教学案例反思.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小班教学案例反思.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小班教学案例反思.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小班教学案例反思.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小班教学案例反思.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小班教学案例反思.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小班教学案例反思.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小班教学案例反思.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小班教学案例反思.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小班教学案例反思.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小班教学案例反思.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小班教学案例反思.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小班教学案例反思.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班教学案例反思.doc

《小班教学案例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教学案例反思.doc(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班教学案例反思.doc

篇一:

幼儿园教育教学案例与反思

幼儿园教育教学案例与反思

1、案例分析:

没有朋友的孩子

案例描述:

波波活泼聪明,反应灵敏,可一些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

玩积木的时候要挑选自己喜欢的,站队的时候自己要当第一,游戏时要别人听他的指挥,要不他就在别人游戏时横冲直撞去捣乱,经常有小朋友来告他的状。

有一次进行语言活动《说说我的好朋友》,他站起来很得意的说:

“心元是我的好朋友,帅帅是我的好朋友,翔翔是我的好朋友……都是我的好朋友!

”没想到翔翔立即站起来反对:

“不是,我不做他的好朋友。

”理由是波波经常在喝水的时候朝翔翔和其他小朋友身上吐水。

接着又有几个孩子也声明自己不做波波的好朋友,有的说他抢积木,有的说他抢玩具,有的说他打小朋友……让他很尴尬。

案例分析:

1、通过案例中波波的表现可以看出,他在同伴交往中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现在的幼儿中,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为人处事总以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很少关心他人。

在自己的兴趣和需

要受到影响时,他们往往情绪变化过快或过激,出现一些不友好的甚至有攻击性的行为,如:

骂人,踢人,推人,对别人吐口水,争抢玩具等等。

波波在同伴交往中不能够正确的运用交往的手段。

比如与小朋友交流时音量往往太高太急,还有喜欢在与小朋友经常出现的一些带有粗鲁,冲撞行为的动作中取得游戏的快乐,而引起误会,但是他自己却浑然不觉。

表现得较独断、任性、无礼。

有些幼儿在同伴交往中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如果不及时矫正这些行为,幼儿会逐渐形成无礼暴躁、冷酷无情等不良情绪。

2、波波在家庭中形成唯我独尊心理。

除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宠爱之外,还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爷爷溺爱着他。

虽然家长特别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孩子入园前就会讲故事、背儿歌、数数,背三字经等,但是全家老少五口就这么一个小孩,不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娇惯,养成了孩子唯我独尊,任性霸道的性格。

而家长对此也不是特别在意,觉得只要孩子聪明伶俐,健康活泼就好,更加纵然了波波的一些不良行为。

教育策略与措施:

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对人的健康心理和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求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做到体、智、德、美诸多方面和谐发展,打破只重知识、而轻能力等观念。

幼儿期是人的一生各种非智力因素形成的关键期。

幼儿期形成的各种行为习惯会影响她一生的发展。

因此,波波这些事情虽很小,但是反映的是自私、霸道、任性、唯我独尊的表现,而这种表现比较普存在在幼儿当中,只是个别幼儿较为突出而已。

现在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疼爱和老人的溺爱更加加剧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因素,对此,我制定了以下措施,在对波波进行重点引导的同时,也对其他幼儿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首先,教师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指导幼儿学习正确的交往方法,为幼儿创设与他人合作、分享的机会。

把交往能力的五个方面——合作、谦让、帮助、遵守规则、分享等渗透到课堂教学、游戏活动以及日常生活的各环节,促进幼儿积极与同伴合作,与同伴交往。

1.通过系列教育活动,帮助波波学习掌握与同伴交往的基本技能,文明礼貌,互相谦让,团结合作,告诉波波只有这样才会被大家喜欢,才真正有自己的好朋友。

2.组织各种形式的游戏,促进波波与同伴之间合作,逐渐体验到友好合作带来的快乐,从而慢慢调整自己的各种行为,让自己变得被大家接受,喜欢。

2、案例分析与反思:

生命的故事

案例描述:

冬季的告别,迎来了一个美丽新鲜的春天,孩子们在我们的带领下寻找着春天的气息,泥土中探出一点点“小脑袋”的小草让孩子们对自己的发现感到兴奋,偶尔蝴蝶的飞过总能激起孩子们纯真而又俏皮的笑脸,最近的植物角也热闹了很多,孩子们纷纷带来自己喜欢的植物。

贝贝一早来到幼儿园就迫不及待的要和我分享她的新发现:

“老师,我来了就去看小鱼了,它们也想和我一起寻找春天”。

“小鱼”?

一时间我还未反应过来,其他孩子就已经被这个话题吸引了,在一旁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琪琪说:

“那是河里不结冰了,小鱼开心就出来了”。

强强说:

“不会是小鱼想和我们做朋友吧,可是今天我去看他们的时候他们统统都游走了。

”妙妙这时插上来还抱着我的肩膀兴奋地说:

“老师,要不我明天给小鱼带好吃的吧”。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句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此时只有璐璐和航航一声不响坐在座位上,表情凝重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介于他们两个内向的性格我也没有多加留意!

第二天一早先是璐璐带着小金鱼来了,我和孩子们都很开心小金鱼的到来,璐璐悄悄的告诉我:

“老师,能把我的小金鱼放在我的植物旁边吗?

我想让小金鱼和我一起照顾植物”我为她的想法感到骄傲,一整天她都很开心,只要有空就会去看小金鱼。

同时也很意外内向的航航和妈妈一起带来了两条小金鱼,奇怪的是为什么要分两个鱼缸呢?

我再怎么问他,他都不回答我,也不许我把小鱼放在一个鱼缸里。

下午的时候传来了孩子们的叫喊声:

“老师,璐璐的小鱼死了”当时我并未特别重视,只是疏散了孩子和他们说明情况小金鱼有可能吃得太饱了,草草就把小金鱼处理掉了。

没过多久又传来孩子们的叫喊声:

“老师,璐璐哭了”,这倒是引起了我的注意,璐璐虽然内向但却很懂事也很能干,从来不会没缘由的乱哭!

我走过去轻轻抱住她:

“宝贝你怎么了?

老师抱抱好吗?

”抽泣声好久没有停止我只能询问原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是不是想妈妈了?

”。

她都摇头表示不是!

还是孙老师问了一句:

“是不是小金鱼死了?

”她哭得更加伤心了。

我恍然大悟,原来小小金鱼却牵动了孩子们的善良心灵,顿时我感到百感交错,除了紧紧地拥抱住她给予安慰,我想我还要为孩子们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情。

我得让他们明白生老病死是正常的,潜意识里让他们知道生物是有有限生命的,同时我们也共同探索了为什么小金鱼会死掉呢?

进而结合本班特色我们讲述了绘本《生命的故事》。

整个活动中璐璐都表现出了一份强烈的探索欲望。

篇二:

小班上学期教案反思

小班教案及反思

班级:

小一班执教:

时间:

2011——2012第一学期

综合活动——高高兴兴上幼儿园(2011/9/1)

活动目标:

1、熟悉班级的活动室,认识本班老师。

2、消除陌生感和胆怯心理。

3、培养喜欢上幼儿的情感。

活动准备:

环境布置“娃娃家、玩具屋、木偶、小小图书馆”,教育挂图。

活动指导:

1、欢迎新朋友。

教师在班级门口迎接幼儿与家长,请他们参观班级,让幼儿熟悉班级环境,消除紧张心理,稳定情绪。

2、引起幼儿兴趣。

出示木偶,提问:

它们是谁?

(小兔、兔妈妈)示范讲述,提示幼儿向它们问好。

3、教师边表演边讲述:

早上,兔妈妈要上班,它问小兔:

“妈妈要上班,小兔上哪里?

”小兔说:

“妈妈去上班,我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兔妈妈把小兔送到幼儿园,小兔向兔妈妈挥挥手说:

“妈妈再见!

”小兔高高兴兴来到班上,看见老师,向老师鞠躬说:

“老师早。

”小兔有礼貌,老师喜欢它。

4、幼儿练习说短句。

5、分组游戏。

鼓励幼儿寻找自己喜欢的朋友一起到娃娃家等区域玩。

6、游戏《藏朋友》。

组织幼儿将自己带来的玩具藏在班级的某一个不易让人发现的角落,明天上幼儿园再找出来玩。

7、观看大班幼儿表演。

活动延伸;

1、语言区放教育挂图,供幼儿讲述。

2、教师根据当天班级活动中幼儿的情绪表现,进行家访。

3、请幼儿回家向家人说说上幼儿园的情形和心情。

4、请家长引导幼儿阅读亲子手册。

活动反思:

“高高兴兴上幼儿园”这一活动是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开展的。

它让幼儿在认识老师,认识自己班级的同时,逐渐认识集体,走入集体生活,并渐渐地喜欢集体生活。

因此如何

让幼儿在刚入园的第一天就感受到幼儿园的温暖,感受到各种游戏活动带来的快乐,就成为我本次活动的首要任务。

首先,我在开学前就将班级布置的很温馨,班门口的图案大而且鲜艳,这是为了让孩子喜欢幼儿园并能在最快的速度认识自己的班级而特设的。

区域活动中,我认真的观察着幼儿,让适应力强胆大的孩子带着胆子的朋友玩,对个别哭闹的孩子用移情的方法,让他转移注意力,动手操作他感兴趣的玩具,并不时的与他交流,鼓励他,抱抱他,让他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愿意同老师交朋友。

活动开始时,我选择了幼儿都喜欢的小兔手偶,配合声情并茂的表演,让孩子们很快忘记了离开父母的焦虑感,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故事里。

活动中,除个别幼儿因为第一次上幼儿园,有时断时续的哭闹现象外,大部分幼儿都能融入教师预设的情境中,和教师开心的游戏学习。

希望孩子们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喜欢老师喜欢同伴,充分感受幼儿园的快乐,真正的达到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科学——我把玩具送回家(2011/8/31)

活动目标:

1.认识玩具、用品的图标及它们所代表的各种物品,能按图标将物品(玩具)分别进行归类,体验物体的共同属性。

2.学习收拾整理玩具,知道玩具玩过了要收拾到指定的位置。

活动准备:

1.将班级的各种玩具、用品按类有序摆放到玩具橱和用品橱,并按其种类设计玩具橱图标,如:

结构游戏材料、智力游戏材料、角色游戏材料、体育用品材料等并事先贴在各个橱柜的统一位置。

2.设计各种玩具、用品的图标每种一张,胶棒若干。

活动过程:

1.参观班级的玩具橱

带领幼儿逐一参观班级的玩具橱,教师向幼儿介绍各玩具橱的名称。

让幼儿仔细看看每个玩具橱里有哪些玩具,对幼儿叫不出名字的玩具,教师可与幼儿一起讨论给玩具定一个名字。

2.认识玩具图标

出示各种玩具图标,请幼儿猜猜每个图标代表的是什么玩具。

猜对了就请一个孩子将该图标贴到存放该玩具的那一层(或格子)中,并告诉幼儿:

这里就是该玩具的“家”。

还可以提问:

这种玩具的旁边(或上面)是什么玩具的家?

这种玩具的家在哪个玩具橱?

等。

3.建立玩具收放常规

告诉幼儿以后可以到玩具橱中选择自己喜欢玩的玩具到指定地点玩。

但玩过后必须将玩具送回家。

让幼儿自选玩具开展游戏活动。

游戏结束时请幼儿把玩具分别送回家。

教师组织幼儿集体检查各种玩具用品是否放到了规定之处。

活动反思:

孩子们刚入园,虽然喜欢玩具,但时常玩玩后不能归类放好,因些我在设计些活动时,着重引导孩子学习收拾整理玩具、并能按老师要求放在指定的地方的地方。

首先,先让孩子感受到玩具的多样性,通过收集各类玩具,幼儿自选玩具玩,这可充分地让孩子体验到了玩具的种类多,玩法多;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幼儿说,小班幼儿的倾听习惯还较不好,但部分幼儿还是很愿意说的,对于自己喜欢的玩具,都能用简短的语言大概地表达出来。

其次,学习按玩具的种类分玩具,通过玩具标志图片,很直接地给孩子分类玩具的依据,小班的幼儿主要通过很形象的卡片,知道老师要求他们怎样来分类。

但孩子在自选玩具的环节,出现了争抢的现象,小班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较眼中,在常规方面还是需要继续加强的。

活动后我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帮助引导幼儿玩完玩具后及时整理玩具,不包办代替,更好地做到家园同步教育遵守“玩完后要收拾好玩具”的基本规则。

建构游戏——飞机(2011/9/6)

活动目标:

1、幼儿能运用排列、组合、连接、拼插等技能,建构飞机。

2、让幼儿喜欢参与建构游戏活动,教育幼儿爱护建构成果。

活动准备:

各种类型插塑若干,玩具飞机模型,范图。

活动过程:

1、以“我们是小小飞行员”引题,激发幼儿建构飞机的兴趣。

2、教师出示范例并介绍分析飞机的结构是由机身,机翼,机尾构成。

3、引导幼儿分组建构飞机,指导幼儿用不同类型的积木拼插飞机,并将建构作品展示在背景中。

4、游戏结束,引导幼儿欣赏、评价。

5、在音乐声中,幼儿拿着自己的建构的飞机自由的飞翔。

观察与反思:

以往建构游戏是由我提出游戏主题,因而未能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致使幼儿游戏的兴趣低落,在游戏中自主控制程度不高。

本次提出主题则以为幼儿带来的玩具飞机而引出建构。

这样大大的激发幼儿对游戏产生兴趣。

各种建构材料难度不一,幼儿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与可能,建构过程幼儿三三两两进行选择材料和合做同伴.我便是他们最佳的平等的伙伴,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游戏的支持,在游戏建构过程中幼儿的积极性,独立性,创造性都得到才分发展。

表演游戏——拔萝卜(2011/9/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游戏,能从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大胆地扮演角色。

2、学会与同伴协商、轮流扮演角色,合作游戏。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认识萝卜,知道萝卜是长在地下的;并初步了解萝卜的生长过程:

种下萝卜籽、浇水,用锄头锄地、锄草、施肥?

?

,萝卜才能长好、长大。

②道具:

大萝卜、服装、头饰等。

三、教学过程:

(一)交代任务,引发兴趣

小朋友快看,谁来了?

(老公公扛着锄头,手拿水壶随着音乐上场)一起问:

“老公公好!

”老公公:

“小朋友好!

我要去拔萝卜。

”(随音乐下场)

下面请看表演“拔萝卜”。

(出示汉字,认读掌握名称)

(二)多次示范表演,帮助幼儿掌握表演的内容

1.我们欢迎哥哥姐姐为我们表演!

(鼓掌)小朋友看看表演里有谁?

是谁来帮老公公拔萝卜的?

(示范表演第一遍)表演后提问。

老师和幼儿一起小结:

表演里有老公公、老婆婆、小弟弟、小妹妹、小狗和小猫。

2.示范表演第二遍,掌握角色出场顺序。

哥哥姐姐表演的真好,我们再请哥哥姐姐为我们表演一遍好吗?

小朋友一边看时一边要想想:

①表演里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谁最先出来拔萝卜?

谁是第二、第三?

第四个出来帮忙拔萝卜的是谁?

最后是谁出来帮助拔萝卜?

观看后提问:

①表演里讲了一件什么事?

(拔萝卜的事)

②掌握角色出场顺序。

(1)谁先出来拔萝卜?

(老公公)

我们一起叫:

“老公公快来拔萝卜。

”(老公公随音乐出场说:

“哎!

来了!

来了!

”)

(2)老公公一个人拔动了吗?

(没有)又叫谁来帮助拔萝卜?

(老婆婆)

我们一起叫:

“老婆婆!

老婆婆]快来帮忙拔萝卜!

”(老婆婆出场说:

哎!

来了!

来了!

(3)老公公、老婆婆两个人拔动萝卜了吗?

(没有)又叫谁来帮忙拔萝卜?

(小弟弟)我们一起叫:

“小弟弟!

小弟弟!

快来帮忙拔萝卜!

”(小弟弟蹦蹦跳跳出场说:

哎!

来了!

来了!

(4)老公公、老婆婆、小弟弟拔动萝卜了吗?

(没有)又叫谁来帮忙拔萝卜?

(小妹妹)还叫了谁?

(小黄狗)最后又叫了谁?

(小花猫)

我们一起叫他们出来:

小妹妹、小黄狗、小花猫,快来帮忙拔萝卜!

(小妹妹、小黄狗、小花猫一起上)

(5)都是谁帮忙拔萝卜?

幼儿按角色出场顺序说出角色的名称(重复两遍)。

3.示范表演第三遍:

小朋友,我们再看哥哥姐姐表演一遍,看看他们是怎样拔萝卜的?

观看后提问。

幼儿回答后小结:

他们是用力拔萝卜的。

怎么用力拔萝卜的?

我们学学看。

(幼

篇三:

小班教学案例反思

小班教学案例反思

小班教学案例反思一:

小班活动《我的小小手》案例与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对于小手所表现出来的本领能够感知,但由于年龄的关系,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比较差,无法准确说出来,本次活动,设计了看看、说说、做做等环节,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大胆表现,幼儿通过语言表达说出手指的本领,培养幼儿的想像力.语言表达能力。

从而让孩子在游戏的快乐中感知自己的小手,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每个手指的名称,体验它们的作用。

2、变换手的各种动作,对自己的手感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说出每个手指的名称和手指的本领

活动准备

1、手影图片如:

小鸡、小狗、小猫、小兔子等。

2、铃鼓、图书、手帕、皮球、玩具等物品。

3、调好的广告颜料,画有树干的图画纸。

活动过程

(一)、猜猜谁来了?

(激发幼儿的兴趣)

(放图片),你们看看是谁来了?

(手影:

兔子、鸟、狗等等)

(二)、认识小手

1.你们知道这些小动物是用什么做的吗?

2.教师:

(在手心里画一个妈妈的脸),这是手妈妈,她有几个手指宝宝?

他们都很能干,你最喜欢哪个手指宝宝?

你用他做什么事?

大拇指,他可以表扬人。

这是食指,你们会用食指来指东西吗?

试试看,门在哪里?

(孩子

指)再逐一介绍:

中指可以弹琴,小拇指可以和朋友拉拉勾,无名指可以在折纸的时候帮助我们。

小结:

手妈妈有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五个手指宝宝,它可以帮我们做许多的事。

(三)、小手的本领

1、教师:

你的小手会做什么事?

(会拍球、穿衣服?

?

2、教师:

除了这些事还会做什么?

小朋友们看看周围有什么东西,你去玩玩。

(在各个角落里放有铃鼓、书、手帕、皮球、玩具等物品)。

3、幼儿在玩时老师引导:

你的小手在干什么?

引导说清手的动作:

如:

我的小手在敲铃鼓、我的小手在叠手帕、我的小手在拍皮球等等。

4、老师还知道小手还有一种特殊的本领是它会说话。

(招招手)这是什么意思?

(再见或不要)

5、我们再让小手做一件新的事情:

为大树变树叶(手印画)老师指导幼儿在作画时注意不把颜料弄在衣服上。

老师:

我们的小手这么能干,一定要好好保护它,勤洗手、剪指甲,那我们去洗手吧!

教学反思

1、幼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有浓厚兴趣的,积极的发言。

2、认识各个手指名称时孩子们对大拇指和小手指头的名称脱口而出,其他三个手指头

的名称就不清楚了。

3、说到手指头的用处时孩子们模糊了,我设计的是说出每一个手指头的用处,这一点孩子们在学习中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4、幼儿体验小手的用处,动手操作物品,充分的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只有让孩子亲身感受了才会让孩子知道小手的用处。

5、通过给大树画上叶子的手印画,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

6、如果再上一次这节课,我会把引入部分调整为,手指儿歌开始。

7、在谈到手的用处时尽量出示一些图片来加深幼儿的印象。

>小班教学案例反思二:

幼儿园小班孩子“爱咬人”的案例分析和教学反思>>(867字)

案例叙述:

因天气原因,在晨间活动中,我们安排幼儿进行桌面玩具活动,一开始,大家玩的都很好,每人都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进行组合拼搭,这时瑞瑞跑过来对我说:

老师,甜甜咬我,我一看,瑞瑞的小脸上被甜甜咬了一个明显的牙印,对于这样的投诉我们也多次和她们的家长进行了交流与沟通,希望找到一个好的办法来帮助她们克服身上的不好的习惯。

案例分析:

甜甜属于外向型的小女生,但也特别的喜欢被人宠爱,每天总是抱着老师和妈妈,不肯放手,老师走到哪,就跟到哪,但在活动中,确非常喜欢咬小朋友,对于自己的东西格外小心,不许别人碰触。

教育措施(教育效果)1、与家长沟通,请家长配合我们,在家多督促教育孩子,告知孩子咬人是不对的。

2、告知家长,孩子可能处于口欲期,可以在家中让幼儿用一些满足咬的替代品,如磨牙棒等。

2、教师应为孩子创设和谐的游戏活动空间,避免孩子情绪太易激动而发生争执咬人事件。

教学反思:

孩子爱咬人是二三岁幼儿常有的行为,也是很多家长和老师头疼的问题,但孩子真的是故意的还是生理上不由自主去咬,这些都要从分析幼儿的年龄特征出发,寻找孩子爱咬人的根源。

分析孩子爱咬人的根源:

从生理上说,孩子在2-3个月时会有一个口欲期,在这一阶段,孩子会通过口咬去接触外界事物,从而获得一种满足,如果这时,家长阻止了孩子的这种行为,在二三岁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孩子会养成爱咬人爱啃指甲的行为,有时成年后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二三岁的幼儿还处于模仿期,情绪很不稳定,易激动,当甜甜与别人挣抢玩具时,自

篇四:

“小班化”科学教学案例及反思

“小班化”科学教学案例及反思

案例背景:

我执教了一节科学课——12、《杯子变热了》,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制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热与我们的生活》单元的第一课。

其教学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固体热传导的特点;了解并区分什么是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固体热传导的特点;难点是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固体中热是怎样传递的。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遵循儿童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以简单明了的科学探究活动来展开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按着提出问题——猜想预测——交流探究方法——动手实验验证——交流得出结论这样的课堂线条来梳理课堂探究的各个环节。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人,探究则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本课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扶到放、由半独立到独立的教学原则,“经历感觉过程、自主动手研究”的过程。

教学目标:

1.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热现象提出问题;能提出探究热传导现象的大致思路并实施探究实验;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结果。

2.愿意合作与交流,体验合作的愉快;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教学重点:

知道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能从一个物体传导另一个物体,并总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并了解不同的物体热传导的能力不同。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固体中热是怎样传递的,各种物体传热本领有什么不同。

课前准备:

铁架台、酒精灯、有腊油的石棉网、小方铁片、火柴、玻璃片、细长铝丝、凡士林、夹子、烧杯、热水、铁丝、木筷、竹筷、玻璃棒、塑料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演示:

今天老师带了一个带把的不锈钢杯(或铝杯)中,现在我在里面装一点热水,请同学摸一摸杯壁、杯把。

有什么感觉?

2、学生交流

3、谈话:

你有什么问题?

4、学生交流,可能提出:

(1)为什么盛有热水的不锈钢杯的杯壁、杯把也是热的?

(2)热是怎样传到杯把上的?

(引导学生作出假想)

(3)哪些物体也有这样传递热的本领?

?

?

5、教师梳理,引出课题——12、杯子变热了

(二)探究活动热是怎样在固体中传递的

活动一:

热是怎样在固体中传递的实验。

1、谈话:

热是怎样在固体中传递的,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吧。

教师演示实验。

(1)实验器材:

铁丝做的实验架、酒精灯、火柴、凡士林(或蜡)凡士林是一种润滑济,它的的特性是:

温度比较低的时候具有黏稠性,温度比较高的时候会熔化,变成液体。

(2)实验步骤:

用铁丝做一个实验架。

把三根火柴的尾端用凡士林(或蜡)依此在实验架的铁丝下。

点燃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

(3)观察发生的现象。

(4)汇报实验现象;火柴由被加热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脱落。

(5)汇报实验结论:

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导温度较低的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做热传导。

其实热传递有三种方式:

我们今天只研究其中的一种——热传导。

2、谈话:

为了进一步验证热总是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教师给出了以下器材:

酒精灯、玻璃片、夹子、蜡。

大家能利用桌上的材料设计实验研究一下吗?

(1)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实验设想。

根据教师的演示实验,相信大部分同学能够知道用夹子玻璃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靠近火的一端受热先融化,然后依次向外。

这里需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不要烫着。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

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加以指导。

3、这两个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结论:

热总是从温度较高的地方向温度较低的地方传递。

活动二:

不同物体的传热能力一样吗

1、提问:

不同物体传热的能力一样吗?

2、谈话:

利用桌子上的玻璃棒、细铁丝、铜丝、铝丝、木筷、竹筷、铅笔、塑料棒、圆珠笔、尺子等你能设计实验吗?

3、、小组设计实验,交流设计。

注意:

别洒了水,以免烫伤。

实验结束要立即倒掉热水。

4、小组分组探究

5、汇报现象以及结论

6、教师小结:

实验说明,不同物体的传热能力不一样,一说来金属热传导的能力强,木、竹、陶瓷、塑料等非金属材料热传导能力弱。

像金属那样容易传热,叫热的良导体,非金属不容易传热,叫热的不良导体。

我们说的热的不良导体是说它传热的能力较弱,而不是说一点也不传热。

(三)、自由活动:

不同的物品各部分是什么做的?

说说其中的道理。

1、谈话:

正是人们认识到热传导的这种性质,所以它在科学上广泛运用。

你能说说你了解的这种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吗?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

只要我们认真动脑,就会利用科学充分改善我们的生活。

(四)、本课小结:

通过本课的实验研究,你都有哪些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