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必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64454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必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必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必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必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必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必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必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必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必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必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必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必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必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必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必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必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必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必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必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必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必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说,夜里,石林睡觉吗?

石林好玩吗?

你是从哪里感觉到的?

二、阅读理解

改变人生的批注

①达尔科夫孩提时代是个生性极为胆怯、害羞的男孩。

他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对什么事都缺乏自信心。

那是1965年10月的一天,他的中学女教师露丝•布劳奇在班上布置作业。

学生们阅读了《杀死一只模仿鸟》一文。

现在,老师要求他们接着那篇小说的最后一章写续文。

②达尔科夫写完了续篇,交了上去。

今天他无法回忆起他写的那续篇有什么独到之处,或者究竟老师布劳奇给的评分是多少。

但他至今仍清楚记得,而且永生不忘的是布劳奇老师在他的作文的页边空白处写了四个字:

“写得不错。

③四个字,它们竟改变了他的一生。

④“在读到这些字之前,我不知道我是谁,也不知道将来干什么。

”他说,“读了她的批注后,我回到家,就写了一篇短篇小说,这是我梦寐以求但从来不相信自己能做的事。

⑤在中学那年剩余的日子里,他写了许多短篇小说,经常将它们带给布劳奇老师评阅。

她不断给子鼓励,批改一丝不苟,态度和蔼可亲。

“她就是我所需要的。

”达尔科夫说。

⑥不久,他被指写担任中学报纸的编辑,负责校刊的编辑工作,深受师生的尊敬。

他的信心增加了,他的视野也扩大了。

后来,他竟从事起专业创作,写出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受到读者的好评,从此开始了一种更加充实、有收获的生活。

达尔科夫相信如果当时没有那位女教师在他的作文页边上写下那令人鼓舞的四个字,也许后来的一切就不会发生。

⑦在中学建校30周年的聚会上,达尔科夫回母校看望了已经退休的布劳奇太太。

他告诉她当时她写的四个字对他产生了多么巨大的影响。

他对她说由于她曾给了他成为一名作家的信心,他才得以能够将那种信念传递给后来成为他夫人的女人,她后来也成为了一名作家。

他告诉布劳奇太太,他办公室里有一位年轻女子,勤奋好学,每天利用晚上的时间攻读大学课程,她经常请求他的指点和帮助。

他有求必应,在她遇到困难和挫折,有时心灰意冷的时候,他及时地向她伸出援助之手,给她以帮助、鼓励。

于是,他把布劳奇太太对他的影响又渗透到那个年轻女子身上。

⑧布劳奇太太听了他帮助这位年轻女子的故事后非常感动。

“在那一时刻,我想我们俩都意识到布劳奇太太曾投下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久的影响。

”他说。

⑨“写得不错。

⑩虽只寥寥数语,但它们不也改变了达尔科夫的一生吗?

1.用“∥”给这篇短文划分层次。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2.布劳奇太太主要给了达尔科夫哪些影响?

(用文中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一句话,在结构安排上作用很大,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横线的句子照应了文中的哪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⑥自然段中加点词“增加”和“扩大”的位置能否互换?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⑧自然段中“我想我们俩都意识到布劳奇太太曾投下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久的影响”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⑩自然段所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

母爱的力量

那年,小妹因为受伤住进了医院,我去陪护。

同病房有一个女孩,她是因为车祸住进来的。

自住进来的那天起,她就一直昏迷不醒。

女孩在昏迷中不时地喊着:

“妈妈,妈妈!

女孩的爸爸手足无措地坐在病床前,神色凄楚地看着女儿痛苦地挣扎,不知该如何帮助女儿,只是不停地(①)医生:

“救救我女儿,救救我女儿!

他不知道,医生该用的药都已用了,而病人,有时候也是要自救的。

能不能活下,既要看她对这个世界是否充满生的(②),也要看她的造化。

一个护士问那个男人:

“孩子的妈妈呢?

你为什么不叫她妈妈来?

男人埋下头,低低地说:

“我们离婚很久了,我找不到她。

护士皱了皱眉头,默默地坐下来,轻轻握住女孩凉凉的手,柔声说:

“女儿乖,妈妈在,妈妈在。

男人抬起头,吃惊地看着护士,少顷,脸上流满泪说:

“谢谢,谢谢!

女孩唤一声“妈妈”,护士答应一声,而护士与那个女孩差不多年龄,还没结婚。

女孩像落水者抓到了一根稻草般死死(③)护士的手,呼吸慢慢均匀下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那位护士像一位真正的妈妈那样,一有空就守在女孩病床前,握着她的手,跟她说话,讲故事,轻轻地唱歌……直到那女孩完全醒来。

医生说:

“她能苏醒是个奇迹。

女孩说:

“我感觉到妈妈用一双温暖的手,一直牵着我,一直牵着我,把我从一个黑黑的冰冷冷的井里拉上来……”

人们把赞扬的目光投向那位充满爱心的护士,护士的脸微微红了说:

“我记得读过一句名言,母爱可拯救一切。

1.给文中标有①②③的地方选择最恰当的词。

 

 

①恳求哀求要求 

(_______)

②希望期望渴望 

③抓住攥紧牵着 

2.这位女护士做了一件什么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女孩苏醒是个奇迹”,请问是什么创造了这个奇迹

4.歌颂母爱的名言或诗句很多,请你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最想对这位女护士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神奇的瓦片》,完成练习。

神奇的瓦片

①瓦,作为中国传统的建筑材料,最早使用于西周早期,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随着朝代更迭,瓦被广泛使用,时至今日,我们可以看到故宫奢华的琉璃瓦,也可以看到徽州质朴的粉墙黛瓦。

千百年来,瓦的功能除了透风、挡雨、装饰,没有过改变。

②但,如今,瓦的功能性被扩大化了,这一改变源自薄膜太阳能企业汉能公司推出的新一代产品——汉瓦。

汉瓦的神奇之处在于,这种瓦片不仅具有屋顶建材的基本功能,还具有发电的功能,是更符合现代建筑审美需求的新一代屋面瓦,也是现在市场上太阳能产品和传统屋面瓦的升级产品。

③汉瓦之所以能发电,核心技术是,它将柔性薄膜太阳能芯片与屋面瓦融为一体,换言之,就是将轻薄、高效、柔性的铜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芯片通过内外双层的夹胶封装工艺,精密封装在透光度超过91.5%的玻璃内层中,这种太阳能芯片能让瓦片像绿色植物一样直接利用阳光,进行薄膜发电。

④除了具有发电功能之外,相比传统屋面瓦,汉瓦还能隔热、保温、防火、防渗水、抗冰雹……汉瓦具有玻璃材料、U型挡水条、F型卡槽三重防水保护。

其中,玻璃材质永久不透水,U型挡水条保证瓦片安装后上下方向不渗水,F型卡槽双扣结构保证瓦片安装后左右方向不渗水。

⑤为了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目前上市销售的汉瓦包括三个系列,分别是曲面、平板、倒C型三款。

⑥不过这款神奇的瓦片售价也不菲,每平方米售价在千元以上。

1.下列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

A.汉瓦的价格较昂贵。

B.瓦片最早使用于西周早期。

C.传统的屋面瓦具有保温的特点。

D.瓦片的功能较之以前有所扩大。

2.关于瓦片的功能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屋顶建材B.透风,挡雨

C.防渗水,防火D.敲击坚硬物品

3.第④自然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列数字B.打比方C.举例子D.作比较

4.第④自然段画线句子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说话断断续续B.表示引文内容的省略

C.表示列举的省略D.表明语意未尽

5.汉瓦的神奇之处表现在哪里?

请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6.读第①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这句话中的“多”字能删去吗?

请说说你的理由。

五、阅读练习。

登泰山观日出(节选)

①泰山是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

今年春节期间,我有幸登上泰山观看日出。

②凌晨2点半,我开始登山。

起头的路不算陡,我走得很快。

一路上很寂静,除了夜风偶尔带来的松涛声之外,什么声音也没有。

山势越来越陡,抬头望去,夜色中的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给人以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的感觉。

③到了中天门,刚4点半,天还是黑黑的,我怕耽误看日出,不敢停留,仍继续往前走。

④到达对松亭时,天已微明。

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浓浓的云雾笼罩着,但山势依稀可辨,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

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时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

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四周竟是一片云海。

⑤从对松亭往上,路更险峻了,我一步三喘地往上爬。

猛抬头一看,南天门正在头顶上,山路宽一丈,像一张瀑布从峭壁上直落而下。

我扶住路边的铁栏杆,沿着窄窄的石板砌成的台阶,艰难地向上攀登着。

⑥爬了几十级台阶,我实在累得不行,就坐下来休息。

这时,几位老人拄着拐杖缓步走到我身旁。

其中一位白胡须老大爷笑着对我说:

“小伙子,累了吧?

”我被老大爷的精神所鼓舞,说了一声不累就站起来,跟在他们后面继续向上攀登。

1.用“——”画出第⑤自然段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完成练习。

这句话把______比作______,这样写是为了说明泰山山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自然段画“”的句子用了______和______的修辞手法,用______、______、______来比喻云雾。

作者笔下的云雾可以用词语________来形容。

3.选文按________的顺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物,重点写了________的景物。

4.文中的老大爷有着怎样的精神?

遇到老大爷后“我”心里会怎样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选文,你感受到东岳泰山有怎样的特点?

除了东岳泰山,你还知道其他几岳分别是哪些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外阅读。

我爱乡村的傍晚

六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山村故乡。

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的山川原野冲洗得一尘不染。

傍晚,我独自沿着田间小路,来到小时候常跟大姐一起去放牛的小山冈。

我美美地呼吸着田野里清新的空气,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

眺望远处。

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

柔和的夕阳,绚丽的晚霞,横卧在不远的天边的群山,倚山而建的一簇簇的村落,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的炊烟……奶奶在世时说过:

一层山水一层人。

我望着群山在遐想:

大山背后又是一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

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音响喧闹,但却充满神秘。

远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

一阵晚风吹来,稻苗一起一伏的,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片金色的海洋之中。

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儿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的花。

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一边唱歌一边采蜜。

丝瓜棚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唱,却有着丰收的喜悦。

瞧,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蝴蝶落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着它们,催它们入睡。

在我身边的山坡上,则是另一番景象。

三五只水牛正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不时还抬起头来,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晚景,“哞哞”地长叫几声来抒发自己快乐的情怀和感受,那低沉浑厚的余音在宽阔的田野回旋,使人听了兴奋。

乡村的傍晚多美呀!

我如果有架照相机,定要把那起伏的山峰、金黄的稻田、西瓜地里丰收的景象和那引颈高歌的大水牛一一拍摄下来,让它们永远留存在我的影集里。

我多么喜欢乡村这迷人的傍晚,我多么喜爱乡村这恬静的生活!

1.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__)的空气(__________)的夕阳(__________)的晚景

(__________)地欣赏(__________)地爱抚(__________)地呼吸

2.结合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1)阔别已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车水马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画横线的句子,这三个句子分别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作者按由____及___的顺序观察了的乡村表达了作者________之情。

5.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美的启发

我家住在古城一角,窗外有块空地,附近的居民竟把它当成了堆垃圾的地方。

怎么办?

我制了个“禁止倒垃圾”的木牌插在那里,可人们连看都不看它一眼,那里照样垃圾成堆,臭气薰天,为此,我们伤透了脑筋。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爸爸妈妈嘀咕了一会儿,爸爸对我说出了一个好主意。

我听了,乐得直拍手。

于是,我们全家动员,先将垃圾铲成一堆,再从河边挑来石块,砌成一个椭圆形的花坛,再糊上水泥,并在石缝外勾出美丽的图案,又在花坛的垃圾上面堆上一尺多厚的细土,栽上各种花苗,还就近挖来了两笼翠竹,栽在花坛东西两旁。

一天功夫,这儿变成了另一番景象。

附近的居民[]没来这儿倒垃圾,[]纷纷把家里珍贵的花木奉献出来,为这小小的花圃增美添色。

春去秋来,这里花团锦簇,翠木葱茏,竟然成了古城的一角风景。

人们工作之余,便来这儿休息聊天,看书下棋。

你瞧,一位小姐姐正坐在花坛边抚弄着琴弦呢!

窗外,飘散着动人的琴声;

窗外,洋溢着沁人心脾的清香;

窗外,小鸟在枝头欢乐自在地歌唱……

看着窗外美丽的风景,我蓦然懂得了:

只有用美,才能启发更多的人爱。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蓦然:

_________________沁人心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仍旧(_____________)慷慨(_____________)

4.照样子,概括文章有关内容

第2自然段写建造花坛的经过是:

铲垃圾、挑石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栽花苗(每条横线上写3个字)

5.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请用“______”在文中画出来。

八、阅读闯关。

《走月亮》节选

从果(园圆)那边飘来了果子的甜香。

是雪梨,还是火把梨?

还是紫葡萄?

都有,月光下,在坡头上那片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

沟水汩汩,很满意的(响想)着。

是啊,旁边就是它浇灌过的田地。

在这片地里我们种过油菜,种过蚕豆。

我在豆田里找过兔草。

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飞得好高。

收了豆,栽上水稻,看,沉甸甸的,稻穗低着头。

现在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田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

哦,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

你不是说中秋节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

我们用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

1.划掉括号里用错的字。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满意——(________)招待——(________)

3.请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4.请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5.这段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请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碗馄饨

①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②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

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③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

“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

”“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

“没关系,我请你吃。

④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

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

“你怎么了?

”老婆婆关切地问。

“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您!

”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您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

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对我大吼,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⑤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

“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

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不感激呢?

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⑥女孩愣住了。

⑦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眼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

一看到女孩,母亲的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

“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⑧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⑨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却对自己的亲人一辈子的恩情。

1.请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第⑨段的横线处。

(填序号)

A.视而不见B.感激不尽

2.下列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记叙了女孩与妈妈发生争吵后离家出走,一位老婆婆给她煮了一碗馄饨的故事

B.本文记叙了女孩与妈妈发生争吵后离家出走,在一位老婆婆的开导下,真正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故事

C.本文记叙了女孩与妈妈发生争吵后,一位老婆婆给她煮了一碗馄饨,让她感受到陌生人的关爱的故事

3.第⑦段中描写母亲神态的词语是________,从中我体会到了_________。

4.第⑧段写道:

“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这时女孩心里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课外阅读。

丹顶鹤

丹顶鹤全身大部分是雪白的,头顶有一点朱红色,这点朱红色是椭圆形的,正正地长在头顶中央。

它的嘴很长。

丹顶鹤的头小得可怜,

几乎和长脖子一般粗了。

①最有趣的是那双眼睛,像两个小豆豆,边上还有一圈黑。

它的尾巴也是黑的,这使丹顶鹤变得很美丽。

它走起路来的姿态很漂亮,腿一下一下地迈着,脖子一伸一伸,东瞄(miá

o)瞄,西瞧瞧,样子十分警觉,②有时还伴着一阵舞蹈。

它休息时更是好看,它用个“金鸡独立”的架势,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蜷起,亭亭玉立。

不过长脖子不能歇,仍旧四处张望,窥探动静。

丹顶鹤真有意思!

1.用“  ”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2.本文的结构是(  )。

A.总—分B.分—总C.总—分—总

3.理解短文内容,说说短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丹顶鹤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句子赏析。

(1)句①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丹顶鹤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句②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丹顶鹤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5.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

1.正确的是:

拂芒泻荚

2.闪烁悠然闪动喜悦浸透

3.暖洋洋亮晶晶绿油油喜气洋洋白发苍苍千里迢迢

4.作者多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夜里的石林,使夜石林的形象显得更加生动活泼,使描写的物体显得更加活泼、亲切,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充满美感。

5.夜里的石林不睡觉,夜里的石林非常好玩。

夜里的石林,虫儿们、小动物们都出来了,唱着歌、跳着舞,非常热闹,非常好玩。

二、

1.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2.她曾给了他成为一名作家的信心。

3.四个字,它们竟改变了他的一生。

4.对什么事都缺乏自信心

5.不能。

因为“增加”表示数量的加多,“扩大”表示范围的加大。

6.揭示中心

7.反问强烈表达出寥寥数语对达尔科夫一生的影响。

三、

1.①哀求 ②渴望 ③攥紧

2.女护士扮作女孩的妈妈,握着女孩的手,跟她说话,讲故事,轻轻地唱歌……直到那个女孩完全醒来。

3.是伟大的“母爱”创造了这个奇迹。

4.示例: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5.你是真正的白衣天使,是你的爱唤醒了沉睡的女孩,你不是母亲,却胜似母亲。

四、

1.C

2.D

3.D

4.C

5.汉瓦的神奇之处在于,这种瓦片不仅具有屋顶建材的基本功能,还具有发电的功能,是更符合现代建筑审美需求的新一代屋面瓦,也是现在市场上太阳能产品和传统屋面瓦的升级产品。

6.不能删去。

“多”字准确反映了瓦的历史悠久,但又没有确定、精准的年代数字。

这样更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更符合事实情况。

五、

1.猛抬头一看,南天门正在头顶上,山路宽一丈,像一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