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青年教师职业发展权的实践与研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64581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维护青年教师职业发展权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维护青年教师职业发展权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维护青年教师职业发展权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维护青年教师职业发展权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维护青年教师职业发展权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维护青年教师职业发展权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维护青年教师职业发展权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维护青年教师职业发展权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维护青年教师职业发展权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维护青年教师职业发展权的实践与研究.docx

《维护青年教师职业发展权的实践与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维护青年教师职业发展权的实践与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维护青年教师职业发展权的实践与研究.docx

维护青年教师职业发展权的实践与研究

维护青年教师职业发展权的实践与研究

摘要:

教师是高校办学的主体,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的直接承担者。

高校要肩负起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使命,发挥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和文明传承的社会服务功能,必须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相对稳定、精干高效、专兼结合和富有创新精神与活力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关键词:

青年教师;发展现状;对策与建议

引言

目前高校的教师队伍呈现出进一步年轻化的趋势,青年教师是高校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石和希望,对于青年教师的管理需要特别看待,如何通过恰当的激励方式和管理方式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对于高校管理来说是意义长远的事。

青年教师是教学科研的生力军和教学骨干的后备军,代表着高校未来发展的希望,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现代高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高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_依赖于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亦即取决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

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培养与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

1.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现状:

1.1处于教学的适应、发展期

  青年教师的成长分为适应、发展、成熟三个阶段。

青年教师大多处于适应期和发展期,从大学毕业到走上讲台,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熟悉业务和适应教学情况,当他们被匆忙地推上教学岗位并委以“重任”时,其压力感也是毋庸置疑的。

尤其是当代的大学生对教师的要求逐渐提高,既希望能在课堂上学到知识,又希望课堂的教学能生动有趣,对于实践性强的专业如市场营销、管理学、会汁、计算机等学生还希望能在课堂上有更多的实践机会,能得到时最新案例的分析和了解,因此对于处于适应期和发展期的青年教师需要在每个课堂的45分钟权衡好教学与实践、知识与趣味、传统与资讯之间的时间、内容、形式的妥善安排,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已成为其职业生涯的一大挑战。

1.2.教学实践技能不强目前,在高校教师队伍中,尤其在其中的青年教师队伍中,多数都是刚迈出高校大门便进入了高校教师队伍的。

这些人,虽然也经过了入职后的见习助教期的学习,他们的教育教学的能力还是不足的。

但面对目前高校师生比严重失调的现状,高校也只好安排他们以助教的身份走上讲台,承担起教学的任务。

学生越招越多,教学任务越来越重,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少,因而就导致许多“先天不足”的青年教师不能接受进一步的教育或培训,从而无法适应高校培养人才的要求。

1.3.教育创新能力不足调查发现,目前在大部分应用型高校中,其青年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不愿或不敢突破前人思维方式的限制,上课时不仅只限于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而且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多是照本宣科和填鸭式的满堂灌。

更有甚者,有些教师还往往以一言堂的方式试图表现出自己的权威。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信息共享时代的到来,随着科学技术与知识更新的速度的加快,不仅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增加,而且对人才培养的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样,作为人才培养者和引路人的高校教师就理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理应使自己向既博又专的方向发展。

但是,当前在我国的应用型高校,许多青年教师却并未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多数只是教科书上的长期不变的知识。

1.4处于学历的提升期

  由于高校对教师教学水平及发展的要求,大批的年轻教师在承担教学的同时,还承受着必须尽快提高自身学历的压力。

因此不少青年教师在平时还需要挤出时间读硕、读博,完成学历提升所必须的功课和论文写作,这一方面侵占了青年教师的时间,另一方面也使其面临较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以及可能的机会成本的风险。

1.5处于科研的摸索期

  高校对教师的科研、学术水平及成果的要求日益增强,而对于青年教师由于其年龄、知识、阅历、经验、视野的局限,科研和学术的基础薄弱,因此难以在科研、学术上获得快速、迅猛的发展,课题的申报大多也屡试屡败,或根本得不到机会,对于科研方面只能靠自我摸索,也很难取得较好的成绩,获得较大的突破。

这也无疑成为青年教师在发展中所感到的压力来源之一。

1.5.1缺乏经验,科研意识较弱

近几年新进青年教师尽管在攻读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开展过科研工作,但普遍缺乏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经验,科研意识不强,主动性不够。

主要表现在:

(1)青年教师对国家、地方政府的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战略重点缺乏了解,对当前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科技需求不了解,对各种科技计划的特点和要求不了解,往往造成对自身科研定位模糊,影响了科研选题、项目的组织申报和实施。

由于学缘结构的关系,不少青年教师对所在学院或学科的科研方向、研究特色、实验室和科研团队等科研环境不熟悉,难以融入学科方向和科研团队。

(2)缺乏团队合作意识,过分关注自己能否主持科研项目,对参与的科研项目积极性不高,甚至长期游离在团队之外,这种单打独斗、散兵游勇的科研组织形式不利于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

(3)缺乏生产实际经验,对基层、社区、企业特别是“三农”的科技需求不了解,不能解决生产实际中的技术问题,多数青年教师更愿意从事实验室工作,满足发表几篇论文,普遍缺乏到基层从事科技推广和服务工作经历和经验,服务社会的能力亟待提高。

1.5.2教学任务重,科研精力不足

“十五”以来,随着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展,我校实际师生比已接近或超过教育部规定的1:

18的红线,教学任务明显增加,特别是基础类、经济与管理和人文社科类青年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加上教学质量的考核与评估迫使青年教师花大量精力备课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无暇顾及科研。

在推进学分制改革和课程小型化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

以专业基础课教师为例,需要完成252个额定教学工作量,按40学时一门课,考虑合班教学和学生实习因素外,仍需上5门以上的课程才能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拿到年终津贴。

这使青年教师疲于奔命,不仅影响教学质量,也没有精力开展科研工作。

此外,处在这个年龄段的青年教师通常面临结婚、生子、再深造等压力,也影响了他们的科研投入。

1.5.3科研项目渠道少且竞争激烈,科研信心不足

目前,我校青年教师大多数科研项目来自校内各种人才计划和面向青年教师的专项计划,这些计划都属于科研启动以及科研能力培育计划,希望通过培育竞争更高层次的项目,并且是一次性资助,竞争性不强。

现有竞争性渠道主要有:

教育厅自然和人文社科研究计划、省自然科学基金、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基金、教育部自然和人文社科青年教师人才计划以及霍英东基金等,科研渠道少且竞争激烈。

特别是教育厅自然科学类一般项目通常是我校青年教师的主渠道,但是自2007年起这类项目只对一般本科院校和新升格的本科院校,不受理省属重点院校的申请,其他多数计划也是限项申报,使得竞争更加激烈,资助率较低导致一部分青年教师申报的项目难以获得资助,从而丧失信心,甚至放弃科研转向教学,如此长期下去,既不利于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也由于缺乏科研经历教学水平也难以提高。

1.6青年教师的心理特点

1.6.1心理压力大

  大学教师的工作极具创造性和挑战性。

青年时期是教师人格健康成长和发挥创造性的重要时期,其创造性只有在适当的压力下才能更好地发挥。

由于现行教师评价制度中奖惩性居多,着眼于教师在评估时期的工作业绩,表明教师是否履行了应有的工作职责,是否符合学校的期望;并将评价结果直接用于做出晋级、加薪、奖励或降级、解聘等人事决策。

这样的评价体系相对成熟的教师而言。

其激励和督促效果较为有利,但以此种评价方式为依据的对教师的测量和鉴定给广大的青年教师带来的更多的是担心和惧怕以及较大的心理压力。

1.6.2自我期望高

  作为高校教师中的新生力量,青年教师阅历浅,人际关系欠稳定,同事之间竞争加剧等对他们的环境容易产生负面影响,而他们对自我的期望往往又较高,在较高的角色期望与“底层”的学术、经济、社会地位之间徘徊,焦虑与困惑接踵而来。

学校对他们的评价给他们的工作定位、工作方式带来的震动很大,势必影响他们对自我能力、德行、价值的评价,使他们在对自我和外界的肯定与否定中陷入深深的迷惘之中。

2.对策与建议:

2.1加强职业培训,促进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

除师范类高校外,多数高校的青年教师一般都来自对口专业的毕业生,有着较好的专业基础,但缺乏教育理论的基本知识,对应遵循的教学规范不够了解。

另一方面,对刚踏出大学校门就走上教师岗位的年青人来说,有一个从学生到教师的转换过程。

学校应加强对青年教师的职业培训,促进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顺利转换。

2.1.1宣扬师德师风,强化教师的职业意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业同塑造人类的崇高事业紧密相联,因此,对教师这一职业有着更高的要求。

师德包括教师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多内容。

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不仅应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奉献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还应努力拥有符合新世纪发展所需要的新思想、新观念及新意识。

宣扬师德,应以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思想为指导,引导青年教师树立“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的观念,在教学中强化岗位意识和责任意识,既要教书,更要育人。

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

因此,要强化教师的职业意识,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

2.1.2加强职业培训,明确教师应遵循的教学规范

职业培训包括岗前教育,一方面注重教育学理论教育,包括教育学、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课程。

通过教育学基础理论的培训,加深青年教师对教育理论的认识,对教学实践起指导作用;另一方面注重教学技能的培训,如普通话、现代技术教育能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能力等。

职业培训还应注重对青年教师进行各教学环节的指导,使其明确教学应遵循的规范。

任何工作都是有标准、有规范的,教学工作也是如此。

课堂教学应有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和教材,教学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设计,准备教案,选择课程的考核考试方法,正确处理目标与效果、质量与进度、讲授与练习、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

2.1.3建立有效的高校教师培训机制,以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

  针对青年教师对教学水平、专业知识、教育方法等提高的需求,高校可以通过建立起有效的教师培训机制,有组织、有计划地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以建立起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青年教师队伍。

在教师队伍中,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应该得到充分重视,他们知识面广,思想活跃,学历层次相对较高,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精力充沛于开拓进取,受过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训练,在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上优于一般中老年教师。

从年龄上与学生相差不大,其思维方式、价值观等与学生相近,他们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容易沟通。

培训一方面是师德教育,教师要为人师表,必须做到“为人为学,为人在先”,大学生容易对年龄相仿的教师产生更多的认同感,因此青年教师更需要了解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学校管理制度以及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为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其次要加强专业培训,培养创造型人才。

因为青年教师的知识结构、历练相对处于劣势,在培训工作中,可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如以引入讲座、短期或不定期进修、外出学习、参加研讨会等形式来加强青年教师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2加强教学督导,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教学督导的基本职责是“督促”和“引导”。

教学督导要把“督”和“导”结合起来,既“督”又“导”,关心和激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不断成长并走向成熟。

教学督导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种,如:

深入课堂听课,观察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教学活动,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状况,听取学生反馈教学效果,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述,做现场指导,充分肯定成绩,实事求是指出不足,并提出中肯的改进意见;开展公开公正的评教活动,鼓励先进,帮助落后的教师总结经验,激励青年教师认真开展教学;组织青年教师开展公开课活动,相互学习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发现并指出不足,共同进步;定期召开系或教研室的教学研讨活动,交流教学经验,对特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讨论;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观摩课,是提高教学能力的一种直接手段。

2.3加强继续教育,注重知识结构的更新

在新知识膨胀性发展和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的时代,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关系人类生存命运的重要前提,学习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成为个人最基本生存能力[3]。

作为培养适应新世纪经济发展所需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高校教师,通过多途径的进修和学习,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又是何其的重要。

接受继续教育,主要目的在于改善青年教师的智能结构,进修的途径是多形式的:

一是学历进修,使青年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一个台阶;二是到企业实习锻炼,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紧密联系,获得新知识;三是业务进修,到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学习,使青年教师进一步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知识,不断提高科研水平。

2.4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树立市场意识和国际化视野

作为一个培养新世纪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场所,高校不应再是“象牙塔”,应通过广泛的对外合作与交流,树立广大教师的市场意识和国际化视野。

青年教师具有思想活跃、精力充沛、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外语水平较好的特点,因此在对外交流与合作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形式主要有:

一是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有目的性地组织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各届举办的学术论坛和交流会,学校也可不定期地邀请国内外专家和企业家来校举办讲座,使教师获得各种信息,树立全球化的新视野;二是与企业合作,建立学校与市场沟通的渠道,获取市场信息,了解市场需求,通过产学研,满足市场的需要;三是通过与国际合作办学,建立与世界沟通的渠道,使青年教师走向世界。

   

 2.5对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建议

    2.5.1.建立对青年教师教学的跟踪培养机制,规范培养职能。

加强学院(系)一级在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中的职责与作用,充分发挥各学科专业教研室在培养青年教师中的积极性和功能,进一步发挥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教学督导委员要对某些特定的青年教师在一段时间内跟踪听课,通过课后双向交谈、研讨和评议的方式,帮助青年教师总结推广经验,改进不足之处,以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2.5.2.学院(系)一级应根据教学发展、教学改革、学科建设。

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的需要,有计划地建立各种类型的学习、教学、合作或科研团队,要求青年教师通过参与这些团队的活动,来提高自己的教学与科研能力,使这些团队成为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进行专业发展的良好平台。

建立学院与系(教研室)一级教师的定期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相互听课,以及青年教师公开课制度,促进互相交流。

    2.5.3.抓紧、抓细、抓严对助教教学能力的培养。

比如具体规定一学期助教至少要讲多少课时,写多少教案,阅读多少本中外相关的著名教材或参考书,从长远目标来说应要求至少能主讲二门以上的基础或专业课程。

另外,在正式开某一门新课前要求至少有一年时间做好准备,必须做好以下七件事情:

①认真研读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大纲;②认真选择、研读课程教学参考书;③认真研读本课程与前修和后继课程的教材;④亲自做教材中全部的练习题;⑤了解本课程学科的发展历史及最近发展的动态;⑥了解学生;⑦撰写一份本课程的教学安排表,并在课前发给每个学生。

     2.5. 4.鼓励青年教师虚心向老教师、名师学习。

首先,学习他们热爱教育教学、心系学生的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第二,学习他们为了掌握教学规律而肯投人的精神和善于投人的能力;第三,学习他们对具体教学工作认真实践、精心研究、一丝不苟地做事和实实在在地努力的扎实作风;第四,学习他们的创新精神,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要注意在自己的教学中做出创新的工作;第五,学习他们灵活高超的教学艺术。

      2.5.5.鼓励青年教师通过网络与学科教学专业杂志、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思想、理念、模式、方法与技术。

比如教《高等数学》的教师可阅读《高等数学研究》与《高校数学》这两本杂志;有些课程的教师可通过国家精品课程网站参阅到教学内容、课后练习、拓展知识、实验指导、考研辅导、师生交流(BBS)以及该课程的教学研究等教学资料。

    2.5. 6鼓励与帮助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研究。

青年教师除了通过自身不断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总结积累经验,提高教学能力外,要想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必须结合教学实际与发展的需要,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工作。

随着当代科学文化技术与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高校的教学思想、理念、教学内容、模式、方法和手段都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虽然在宏观层面这些问题已有不少研究,但具体到学科专业教学方面,则存在大量的实际问题有待去探讨、研究和建设。

2.6提高我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对策

2.6.1更新观念,提高科研素质和意识

各级党组织要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关心他们生活的同时,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和学术道德规范,树立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充分认识科学研究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的作用。

科研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特别是帮助他们了解宏观科技政策,沟通科技项目计划信息,传授申报经验与技巧等。

各学院和学科要做好“传帮带”作用,配备有科研经验的骨干教师当导师,帮助他们尽早自我定位,确定研究领域和课题方向,尽快实现“进平台、入团队、融环境”。

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科研素质。

2.6.2.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良好的科研环境,学校要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政策环境,使青年教师对科研保持热情、充满信心。

(1)改革考核政策,减轻教学负担。

对于刚进校的青年教师要减少额定教学工作量,使他们有精力开展科研工作;对于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的青年教师,如不满额定教学工作量,可以科研工作量适当减免部分教学工作量。

(2)支持并鼓励中青年教师到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进修、合作研究或到企业和基层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锻炼,免除其在外期间的教学工作量,并且在职称、职务晋升时优先考虑。

(3)对那些需要学校评审或推荐的科研计划要打破论资排辈的机制,重点向青年教师倾斜。

其他教授申报的科研项目要积极吸收青年教师参加,同时对主要参加人员要在年终考核和津贴发放中有所体现。

(4)鼓励青年教师开展学术交流。

对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大会或分组报告的青年教师提供部分注册费或国际旅费,对没有科研经费青年教师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报销部分或全部版面费,并实行奖励。

2.6.3加大投入,建立专项培育计划

加大青年科学基金支持力度,在原有计划基础上增设重点项目,重点项目资助强度为1-2万元。

建立国家自然科学和社科科学青年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培育计划,重点选择一些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重点扶持,尽快使一批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对获得上述计划支持的青年教师给予经费配套。

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要安排部分配套经费立项支持青年教师开展科学研究。

支持各单位吸引企事业单位等社会资金或利用创收经费资助青年教师开展科学研究。

参考文献:

[1]傅君君.高校青年教师培养问题探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2]杨云,刘福岗.高校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的探索与思考[j].现代远程教育,201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