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部门管理制度及流程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64731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部门管理制度及流程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重点部门管理制度及流程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重点部门管理制度及流程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重点部门管理制度及流程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重点部门管理制度及流程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重点部门管理制度及流程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重点部门管理制度及流程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重点部门管理制度及流程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重点部门管理制度及流程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重点部门管理制度及流程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重点部门管理制度及流程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重点部门管理制度及流程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重点部门管理制度及流程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点部门管理制度及流程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

《重点部门管理制度及流程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部门管理制度及流程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点部门管理制度及流程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

(2)对于治疗、护理时不能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有效核对的患者(手术、昏迷、神志不清、危重、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患者和儿科病房住院患儿等)和成批救治的伤员(≥2人时)必须使用手足标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载体。

(3)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有床尾(头)卡核对、双向式核对(开放式询问核对)、手足标带核对、病历牌(卡)核对、注射座位单核对等。

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并至少同时使用2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依据)。

(4)转送、接收患者,必须认真识别患者身份。

具体方法如下:

 

转运、接收患者时患者识别方法

转送、接收流程项目

患者识别方法

识别途径

识别内容

门急诊患者至病房、手术室、ICU

手标带(双向式核对),病历卡

姓名、年龄(性别)

手术室患者

至病房、ICU

成人

手标带(双向式核对),病历牌(卡)

姓名、床号或年龄(性别)

新生儿

足标带(脚圈)、小吊牌、婴儿记录单

母亲姓名、床号、新生儿性别

病房、ICU患者至手术室

手标带(双向式核对),床尾(头)卡

床号、姓名

产房患者

病房、ICU患者至产房

病房(ICU)患者至ICU(病房)

姓名、住院号

(5)转床、转科时,必须及时更新手标带信息,并做到二人核对,确保患者身份识别信息与手标带信息一致,并落实相关记录与交接。

2.患者手腕带佩戴规范

(1)按指征严格执行佩戴工作,因故未佩戴者须在病区备注栏内注明。

(2)用深蓝色圆珠笔逐一填写手标带的各项栏目,字迹端正、清楚,严禁涂(修)改。

(3)手标带填写后,佩戴时必须2名护士到床边核对后,在手标带正面右下角处(血型栏下)用分子/分母签姓或名(病区内有同姓时签全名)。

(4)班内只有1名护士无法执行2人核对时,应先由1人认真核对后佩戴并签名,待下一班护士(具体负责岗位由各科自定)接班时补核对并签姓或名(病区内有同姓时签全名)。

(5)手标带原则上佩戴于右手,若有特殊情况可佩戴于左手,手标带松紧应适宜,以能放入食指为准,多余长度剪去,尤以水肿病人应注意及时观察手标带松紧度,发现不适及时更换。

若双上肢约束病人,可佩戴于脚上,便于核对。

(6)拟接受手术的病人手标带在术前一天的日班与中班或术日晨夜班和日班交接时佩戴,其余病人根据病情需要和变化及时佩戴。

(7)各种原因致手标带破损时,重新更换时按此规范操作。

(8)一旦病人不能配合有效核对因素去除时应及时移去手标带。

3.药物不良反应防范预案及流程

(1)危险因素

1)未正确录入医嘱。

2)未规范使用药物。

3)未认真落实护理缺陷管理相关制度。

4)病人自身因素对所用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

(2)防范预案

1)加强护理安全教育和培训。

2)严格执行药物治疗规程。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操作技术。

4)认真执行护理缺陷管理相关制度。

(3)处理流程

4.输血管理制度

(1)护士必须遵医嘱实施配血与输血工作。

(2)护士接到输血医嘱时,应2人认真核对医师已填写的输血申请单和配血单的正、副联,将填写正确、完整的输血配血单副联标签粘帖于配血管上。

(3)护士抽取病人血标本行配血试验时,应2人一起到病人床边进行核对(包括:

姓名、性别、年龄、病室、床号、血型、诊断)后采集血样。

做到“配血单”、“配血管”、“受血者”三者无误后方可抽血。

抽血后2人分别在配血单上签全名。

有2个以上病人需同时配血时,应做到一次配血一人一单一管。

(4)抽取配血后由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配血单送交血库。

(5)配血合格后,由专职护士负责到血库领血与送血。

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核对相关信息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血,领血护士在取血审核栏中签全名。

(6)血液一旦从血库发出后不得退回血库。

(7)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或接收:

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2)血袋有破损、漏血;

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4)血浆呈乳糜状或灰暗色;

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8)护士收到病人血型鉴定单时应2人认真核对(姓名、床号、住院号),核对正确无误后将病人血型通知病人或其家属,并将血型鉴定单单独粘贴于检查报告粘贴纸上,核对者2人分别在血型鉴定单右上角签全名。

中夜班护士在术前准备中要检查核对血型鉴定单,重病人血型要写在手标带上。

手术室护士除常规核对外,术前还必须与清醒病人核对血型。

(9)从血库领回护理单元的血应尽快输注,不得自行贮血。

输血前应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10)护士执行输血医嘱时,先2人正确执行输血的“三查十一对”制度,核对相关信息无误后,再2人同时携病历牌、输血单和血到病人床边核对姓名、床号、住院号及血型,输血时做到一次一人一份。

操作后操作者与核对者均在相应的输血单栏内签全名。

1)三查:

查血液有效期;

查输血装置是否符合标准、完整,在有效期之内;

查血液质量。

2)十一对:

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急诊卡号、病区、血袋编号、血液剂量、血液成分、血型鉴定单、交叉配血试验单。

3)血制品如:

全血、血浆、血球、血小板均要执行输血三查十一对。

(11)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每袋输血前应2人到床边核对。

(12)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3)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

①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②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

4)输血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应及时停止血液的输注,剩余血制品及输血用具均需交血库进一步检验。

5)极配合医师或血库进行输血不良反应的各项检测。

(13)护士应及时收回输血袋并登记于专用记录本上,回收的血袋放入黄色塑料袋,集中存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内,24小时内由工勤人员签收并送回血库,至少保存一天后集中处理。

5.转科制度

(1)危重病人转运交接程序

(2)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程序

1)术前部分:

2)术后部分:

(3)急诊危重病人转送流程

二、资料网址:

备注:

转运途中如出现病情变化,采用就近原则,开展就地抢救,保证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后再行转送。

6.危重病人护理管理制度

(一)DIY手工艺品的“多样化”

(1)患者病情危重,有可能危及生命时,由医生根据病人病情开启病危或病重通知单及护理级别,护理人员及时配合医生实施患者的抢救工作。

(2)参加危重患者抢救的护理人员应无条件服从和配合主持抢救医师的医嘱,但对抢救患者有益的治疗建议,可提请主持抢救的医师认定后用于被抢救者,但未经医师许可的建议,不得直接执行。

(四)大学生对手工艺制品消费的要求(3)原则上,护士不执行口头医嘱,但因抢救急危患者需要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诵一遍,与医师核对药品后执行,防止发生差错事故。

抢救结束经核对后,医师应当即刻据实补记医嘱。

据调查统计,有近94%的人喜欢亲戚朋友送给自己一件手工艺品。

无论是送人,个人兴趣,装饰还是想学手艺,DIY手工制作都能满足你的需求。

下表反映了同学们购买手工艺制品的目的。

如图(1-4)(4)护理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加强对病人病情动态变化的观察,随时将医嘱执行情况和病情变化报告主持抢救医师,并认真记录重病护理记录单。

1996年“碧芝自制饰品店”在迪美购物中心开张,这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四通八达,由于位于市中心,汇集了来自各地的游客和时尚人群,不用担心客流量的问题。

迪美有300多家商铺,不包括柜台,现在这个商铺的位置还是比较合适的,位于中心地带,左边出口的自动扶梯直接通向地面,从正对着的旋转式楼梯阶而上就是人民广场中央,周边4、5条地下通道都交汇于此,从自家店铺门口经过的90%的顾客会因为好奇而进去看一下。

(5)对躁动、不合作、小儿、昏迷病人应做好《防坠床、滑倒、摔倒的护理防范措施》,及告知家属陪护。

我们长期呆在校园里,对社会缺乏了解,在与生意合作伙伴应酬方面往往会遇上困难,更不用说商业上所需经历的一系列繁琐手续。

他们我们可能会在工商局、税务局等部门的手续中迷失方向。

对具体的市场开拓缺乏经验与相关的知识,缺乏从职业角度整合资源、实行管理的能力;

(6)为保证抢救工作的井然有序,原则上不参加抢救工作的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不得进入抢救现场,但应积极配合做好抢救工作。

5、就业机会和问题分析(7)为保证抢救工作的及时有效,病区的各种抢救药品,器械、耗材应随时处于备用状态,使用后应及时清理,消毒,补充,物归原主,以备再用。

现在是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与时俱进的大学生当然也不会闲着,在装扮上也不俱一格,那么对作为必备道具的饰品多样性的要求也就可想而知了。

(8)危重病人外出检查时应有护士和医生护送,必要时携带抢救药品和物品。

(9)进行护理操作、治疗时需保护病人的隐私,必要时用屏风与分隔帘遮挡。

7.抢救制度

抢救工作为临床挽救病人生命的重要环节之一,为确保各护理单元在抢救过程中认真配合抢救医师的抢救工作,及保证的人、财、物呈备用状况,以提高抢救成功率特制定本制度。

(1)组织形式及人员安排

护理人员必须配合特大重危事件抢救,如有成批抢救病人应逐级上报,并立即启动瑞金医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以确保人力、物力充足,抢救工作顺利完成。

(2)保证抢救药品及器材与设备的供应

1)抢救器械与设备完好、齐全呈备用状态,并且定点放置。

2)抢救车五定制度:

定人负责管理(护士长每周检查并签名);

定时清点药物数量、质量,并记录;

定点存放;

定量供应;

定期消毒。

3)抢救药物及消毒物品标签规范、清晰,分类放置,定量供应。

4)抢救药品、物品原则上不外借及不得长时间占用,以保证应急使用。

5)贵重、精密仪器由当班护士负责保管(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

(3)抢救工作制度

1)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全力以赴,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和严格执行各项制度。

若医生未到抢救现场前,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病情进行应急处理。

危急重病人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如有成批急救病人,应紧急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2)参加抢救护士必须熟练掌握护理抢救技能及抢救器械、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3)抢救中准确及时实施各项治疗,认真落实查对制度。

对于抢救过程中医生下达的口头临时医嘱,执行者必须完整复述一遍,待医生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用过的抢救药物空瓶必须保留,抢救结束进行全部核对,核对无误后方可弃去,并于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

4)严密观察病情,及时详细记录(抢救记录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齐全)。

5)及时与病人家属联系沟通。

如病人身上有贵重物品,且意识不清或需要急诊手术者,护士应当面取下交于家属签收,并写下收条,如无家属到场,则由二名护士取下、清点并记录,交于护士长或代理组长保管。

6)严格执行交接班及转运制度。

三、专项管理制度详见各专科的相关制度

四、监督机制

1.护理部每季度对重点科室的护理质量和满意率进行监控。

2.定期进行专项检查

3.对质控过程中发现的缺陷或不良事件进行根源分析,并跟踪整改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