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文学作品活动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64823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文学作品活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班文学作品活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班文学作品活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班文学作品活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班文学作品活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中班文学作品活动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中班文学作品活动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中班文学作品活动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中班文学作品活动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中班文学作品活动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中班文学作品活动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文学作品活动教案.docx

《中班文学作品活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文学作品活动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班文学作品活动教案.docx

中班文学作品活动教案

中班文学作品活动教案

【篇一:

浅谈幼儿园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设计和组织】

文学作品的学习活动是通过教师的解读赏析、环境创设、精致设问、思惟启发、整合渗透,来引导幼儿进行对话质疑、有效互动、表演游戏、迁移经验、仿编作品,它是一个从理解到表达、从模仿到创新、从接遭到使用的整合进程,在这样的活动进程中,可以按部就班地培养幼儿对语言艺术的敏感性,从而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增强他们的艺术思惟能力,同时使他们的语言得到有效发展。

一、解读赏析凸显主题在展开文学作品学习活动前先围绕作品,解读赏析,有助于我们选择恰当的作品进行教学,也有助于我们在教学时掌控作品的基调,深深理解作品,从而引导幼儿展开对作品的讨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感受作品。

二、创设环境启发思惟在语言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创设支持性的环境。

所谓支持性的环境,在物资材料上要适合、适度,能为达成目标服务;在显现方式上要由易而难,由简而繁,既是幼儿感爱好的,有要能提升幼儿的经验;在气氛上要是宽容接纳的,如应引发幼儿多角度的思惟、以协商的口气、积极地评价幼儿、对幼儿小错误的疏忽等,这样的环境才是积极有效的,才会影响幼儿活动的方式,使幼儿取得主动发展。

三、整合渗透有效互动1.要进行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在师幼互动中,要充分体现教师和幼儿的同等交往。

教师要摈弃师道尊严,淡化教师的角色意识,而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增进者,把自己作为活动中的一员融进其中,并出于共同的爱好和孩子进行同等地对话、交换,从而为活动的不断深进、经验的不断提升,做出各自的贡献。

2.要明确情感教育最后的回宿,即是能有效地把活动中取得的情感体验自然迁移到平常生活中,使幼儿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能紧密结合起来,让微笑常在,让爱心传递!

四、精致设问对话质疑要让幼儿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就应当最大限度地解放幼儿的思惟。

教师应把本该属于幼儿的时间空间还给幼儿,把问的权利交给幼儿,让幼儿在教学活动中能有一隅之地,像蜜蜂采蜜一样自由安闲地收集花蜜,而教师只需尊重和肯定幼儿的想法,在幼儿碰到困难时加以引导和点拨便可。

五、情境体验表演游戏在组织展开这类表演游戏时,教师要留意:

1.要帮助幼儿分析作品人物的形象特点。

如:

老母鸡是怎样走路的?

2.要让幼儿自己讨论如何用动作表现角色的性情和特点。

3.在表演游戏时,不要求幼儿复述故事,而是由教师来串连情节,领诵童谣。

4.提供的道具要简单、易于操纵,可以以虚代实。

六、迁移经验仿编作品文学作品向幼儿展现的是建立在幼儿生活经验基础上的间接经验,这类经验既使幼儿感到熟习,又让他们感到新奇有趣,所以仅仅让幼儿的学习停留在理解这些间接经验的基础上是不够的,由于这不能充分地将这些间接经验和幼儿的直接经验联系起来,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组织和作品重点内容相干的活动,帮助幼儿将文学作品内容整合地纳进自己的经验范畴,使幼儿的直接经验和文学作品的间接经验实现双向的迁移。

【篇二:

第二章幼儿文学活动设计】

第二章幼儿文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和掌握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的基本层次、主要环节。

2.通过观摩(周五进行)讨论幼儿园教师示范的同类型的语言课,掌握编写教案的基本思路和上课的基本环节。

教学重点:

掌握幼儿文学教育活动方案编写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幼儿文学教育活动组织实施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简介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

1、这类活动是从一个具体的文学作品教学入手,围绕这个作品展开一系列相关的活动,帮助儿童理解文学作品所展开的丰富而有趣的生活,体会语言艺术的美,为儿童提供全面的语言学习机会。

2、文学教育是学前教育机构语言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以幼儿园文学作品为基本教育内容而进行的文学教育活动,也是学前机构语言教育活动一种不可缺少的类型。

3、它包括:

寓言、童话、儿童故事、儿歌、儿童诗、谜语诗、绕口令、儿童散文、儿童小说、儿童科学文艺等多种体裁。

二、对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的基本认识

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是通过欣赏文学作品来学习语言的一种活动类型。

其目的在于向学前展示成熟的语言学习和积累文学语言扩展儿童的词汇量,培养儿童倾听的有关技能,鼓励儿童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并培养儿童的艺术想像力。

文学作品对幼儿园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已远远超过我们已有的认识。

在此,我们从语言教育的角度来认识和探讨文学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

(一)儿童文学作品内容的选择

幼儿园文学作品是教育目标的载体,又是活动的依据。

作品选得好,教育目标的实施就有了保证。

选择作品内容既要考虑到作品的教育功能,又要考虑到幼儿园的欣赏趣味和欣赏能力。

可用于幼儿园教育功能,又要考虑到幼儿园的欣赏趣味和欣赏能力

可用于幼儿园文学教育的作品题材主要有生活故事、

童话、寓言、民间传说、儿歌、儿童诗、抒情散文以及童话剧等。

所选的内容应具有以下特点:

1、作品中的形象鲜明生动

幼儿园文学作品所塑造的形象要活灵活现,不论是人物还是小动物,都要抓住其外部特征,写出其神态和动作。

如《小白兔》前两句主要写了小白兔的神态和外部特征,后两句重点描述了小白兔的动态和习性。

这些生动形象的描写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也深受儿童的喜爱,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2、提供多种和文学作品相互作用的途径

儿童发展是他们自己和外界环境交互作用而建构起来的,并且需要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外界环境进行交互作用。

儿童语言发展也同样如此,因此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使用活动的形式来组织,使儿童在动手、动口、动脑、动眼、动耳等多种感官参和到活动中,从而对文学作品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和感受。

3、扩大儿童自主活动的范围

在儿童文学作品教育活动中,儿童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比较自由地进行讨论、操作表演等,在亲自操作实践、探索和想像创造中,达到对文学作品和文学语言准确、深刻的理解和感知。

(三)文学活动的语言教育目标

1.向幼儿展示成熟的语言

倾听各种语言句式

倾听形象化的语言

倾听不同风格特色的语言

2.扩展幼儿的词汇量,培养他们自觉获取语言材料的能力

在上下文中理解和学习新词

通过专门介绍概念的书籍来学习归类的词汇

在语言文学活动中掌握和运用新词

3.培养幼儿善于倾听的技能

培养有意识倾听的能力

培养辨析性倾听的能力

培养欣赏性倾听的能力

4.提高幼儿灵活而富有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文学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的基本层次

1、学习文学作品内容

这是文学教育活动首要的环节。

教师要根据作品的难易程度、本班儿童的实际水平以及活动环境和材料利用的便利和否,而采取不同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有的采用直观形象的图片、幻灯、录像、多媒体等视觉教育手段;有的采用录音、教师讲述和教具、玩具等辅助教育手段呈现作品内容;有的观看情景表演或哑剧来接近学习内容。

如果作品浅显易懂,儿童有直接生活经验,则可以直接呈现。

2.理解体验作品经验

在学习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还有必要进一步引导儿童去理解作品、体验作品,尤其是让儿童通过亲身感受去体验作品中所展示的人物的情感历程和心理世界。

教师可以围绕作品内容设计和组织几个相关的活动,如观察走访、观看动画片,组织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活动,采用绘画、纸工等艺术创作手法,引导儿童讨论、表达和表现文学作品内容。

不管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紧紧围绕着作品内容引导儿童理解和思考。

3.迁移作品经验

在帮助儿童深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儿童迁移作品的经验。

因为文学作品向儿童展示的是建立在儿童生活经验基础上的间接经验。

这种间接经验让儿童感到既熟悉又新奇有趣。

但是,仅仅让儿童的学习停留在理解这些间接经验的基础上还是不够的,还不能充分地将这些间接经验和儿童的直接经验联系起来。

因此,需要进一步组织和作品重点内容有关的操作、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向儿童提供一个将文学作品讲演迁移到生活中和儿童生活经验和体验有机结合的机会。

4.创造性想像和语言表述

教师可以进一步创设条件,让儿童扩展自己的想像,并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想像。

创造性想像和语言表述仍然立足于原有已学的文学作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在这一层次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儿童学习续编故事,也可以让儿童仿编诗歌,还可以让儿童围绕文学作品内容想像讲述。

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培养:

(1)指导儿童艺术地再现文学作品

再现文学作品的方式有多种:

复述、朗诵、表演、用音乐或美术手段再现其思想内涵和情感氛围等。

教师都需要指导儿童在准确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借用作品的词句,加上自己的解释以及辅助性的表情、声调、动作变化等,根据朗诵或表演的需要进行一番“加工”。

(2)指导儿童学习仿编文学作品

同再现相比,文学作品的仿编活动对儿童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提出了挑战。

实际上,儿童仿编文学作品的过程也是一个再造或仿造的过程。

儿童先感知理解作品中一句话或一段话的结构特点,然后凭借想像构思出新的内容,再借用原作品的结构,通过换一个词或换几个词,甚至换几个句子的方式完成仿编活动。

通过文学作品仿编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儿童理解语言结构形式和语言内容的关系,即不同的思想内容可以通过同一种语言结构表达出来;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儿童大胆想像,创造性地进行词语的搭配组合,表达丰富多彩的思想内容。

儿童也从自己仿编的作品里体验到成功所带来的快乐,提高自信心,在练习用词造句、练句成段等组织语言能力的提高之余,也大大增加了语言学习的兴趣。

(3)指导儿童创编文学作品

在大量感知文学作品以及仿编文学作品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儿童进行文学创编活动。

最初的文学创编活动往往需要图画及教师语言的帮助。

如儿童编构故事活动。

教师可以请儿童根据故事开头所提供的线索,展开丰富的想像继续编构故事,从而编出一定的故事情节。

在指导儿童创编文学作品时,教师既可以让儿童编出一句或一个段落,也可以视儿童的能力鼓励他们编出完整的文学作品。

四、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主要包括文学欣赏和文学创造两种形式。

(一)文学欣赏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这一活动设计和实施的步骤如下:

1.文学欣赏作品的传递

文学欣赏作品的传递是文学欣赏活动展开的第一步,选用何种方式将作品呈现在孩子们面前,这关系到能否调动儿童学习兴趣的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种传递形式:

(1)成人口述作品内容

有些文学作品内容浅显易懂或是儿童有一定的相关生活经验,教师则可以直接口述,无须画蛇添足地运用教具等辅助教学材料。

(2)利用图书或图片

有些文学作品的内容知识性强、儿童在某一经验上比较欠缺,对作品内容在理解上具有一定的障碍,教师必须为孩子提供一些直观材料,增强孩子的感

性认识,以帮助儿童更好地把握和理解内容。

如中班故事《取皮球》。

(3)录音、录像和情景表演

可以通过视、听文学作品在儿童的头脑中形成知觉表象,由文学作品的具体形象唤起儿童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反映。

无论哪一种形式,为了引起儿童的共鸣和兴趣,教师的描述要抑扬顿挫、栩栩如生,绘画要画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才能很快抓住儿童的注意而进入心理加工状态。

2.多通道地相互作用

成人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脑子里虽然很“热闹”,外表却显得比较平静。

幼儿园的动作尚未完全内化,还做不到仅凭倾听语言符号对文学作品进行静态的艺术再加工,使大脑“热闹”起来,这在4岁之前尤其如此。

所以,在给儿童欣赏作品时,成人必须借助一些手段,适应儿童的视觉、听觉、动觉同时和作品发生作用,对作品进行动态加工,在动中求思、育情。

主要方法如下:

(1)作品欣赏和活动教具或动作参和相结合p278

举例:

《我要自己走》是一首和儿童情绪、经验非常贴金的小诗。

两种方式比较:

一是采用固定画面进行欣赏、示范朗诵、提问、学习朗诵时,基本上是被动的语言模仿,缺乏生气;二是采用活动的拉线教具。

(2)作品欣赏和音乐活动结合

我国著名作家冰波《梨子小提琴》和音乐相结合。

(3)作品欣赏和角色表演结合p279

欣赏故事《耳朵上的绿星星》,每个孩子都成为小松鼠,和花儿、小草对话,学习语气、语调,体会故事中的任务形象。

(4)作品欣赏和歌舞结合

如欣赏儿歌《云》,儿童在音乐声中身披薄纱学云跳舞,边跳边听。

当老师念到“摘”时,儿童身手上举摘云,“云”摘下来以后,就蹲在地上用粉笔画云,每个孩子都可以画出不同的形象为儿歌续编不同的句子,如“我把云儿变飞机”。

3.通过形象性地解释帮助儿童理解作品内容

儿童作品,一般都突出人、境、物的形象,并不需要作过多的语言解释;但是在大班,成人可以利用形象的语言,解释一些难度较大的作品,通过解释,帮助儿童产生作品形象。

词的解释,比其他形象的解释有更大的模糊性,有助于发展儿童的想像,形成作品的审美意象。

同时,对文学语言的凝炼、含蓄、

【篇三:

中班语言儿歌教学设计】

中班语言儿歌教学设计:

《小雨点》

罗应梅

设计思路:

纲要中指出:

“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而儿歌《小雨点》语言朴实、短小精悍,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以清新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小雨点落在花园里、池塘里、田野里的情形,唤起了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很适合中班幼儿特点。

因此我尝试运用图谱来进行儿歌《小雨点》的教学。

让幼儿通过图谱来轻松的理解和记住儿歌,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儿歌中所表现的意境,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文字美。

并让幼儿通过生活经验来大胆地进行儿歌的仿编。

活动目标:

1、利用图谱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能吐字清楚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2、理解动词:

张、摇、爬。

3、体验儿歌所带来的和谐、美好的情境,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景象。

活动准备:

课件、和儿歌有关的可操作图谱、小雨点图片。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

宝宝们,今天老师要让你们猜一个谜语,看看谁最聪明最爱动脑筋。

师:

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幼儿动脑筋想)宝宝们真聪明,猜出了是雨,那么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首和雨有关的儿歌。

2、出示小雨点图片,引出儿歌名称

师:

是一首什么儿歌呢?

我们一起来看这幅图,看看图里有什么?

(小雨点)对,是小雨点,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儿歌就叫《小雨点》,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儿歌的名字吧!

3、观看课件,欣赏儿歌。

让幼儿边观看课件边欣赏儿歌。

4、学习儿歌《小雨点》。

(1)、出示可操作性图谱,帮助幼儿理解记忆儿歌内容及理解动词张、摇、爬。

师:

宝宝们,刚刚听到的儿歌里说小雨点落下来发出怎样的声音啊,它们都落到了哪些地方?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用儿歌的句式进行总结并依次出示图谱)

师:

(出示花园图片)小雨点落到花园里,花儿乐得怎么样?

(张嘴巴)教师请幼儿把张嘴巴的花儿贴的花园图里,并让幼儿学学张嘴巴的动作,理解动词“张”。

(小雨点落到鱼池里和田野里的教学方法跟小雨点落到花园里相同)

(2)、利用图谱,引导幼儿完整跟读儿歌,提示幼儿吐字清楚、有感情地朗诵。

(3)、分别以集体、小组形式背诵儿歌。

5、教师小结

活动延伸:

让幼儿利用生活经验仿编儿歌。

(附:

儿歌图谱)

韵语教学《像什么》活动设计

刘子萍

【设计意图】

韵语是中国传统文化形式,它不仅形象有趣,押韵上口,使人喜欢诵读,更重要的是其利于记忆。

《像什么》一课,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奇特联想和定位联想进行识字,这样便于理解,避免枯燥,易于背诵。

但根据中班幼儿具体情况,孩子们识字甚少,对1.2.3.4几个数字仍很模糊,不能正确书写,所以本次活动,我运用了图谱教学来帮助幼儿记忆本首儿歌内容,同时又对1.2.3.4几个数字进一步地加深印象。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对儿歌内容感兴趣,能背儿歌。

2.学会字:

1.2.3.4

3.学习词语:

什么、铅笔、鸭子、耳朵、旗子。

【活动准备】

图谱.字卡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师:

今天,有几个数字宝宝来我们班上做客,大家欢迎。

(老师同时把1.2.3.4几个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师:

小朋友们认真观察看看几个数字宝宝像什么?

(幼儿们自由回

答)。

老师还把这几个数字宝宝编成一首儿歌,你们想不想学。

(引出主题)

二.学习儿歌。

1.师念一遍儿歌。

2.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逐句教幼儿学习,在数字宝宝后边贴上相应的图谱,在图普下面写上儿歌内容)

3.学字词:

(出示卡片数读,认读,同时也让幼儿在儿歌中找出相同的字词)水、风、1、2、3、4、什么、铅笔、鸭子、耳朵、旗子。

4.运用多种形式记忆儿歌

三.游戏。

1.教师说数字,让幼儿说像什么。

2.幼儿互相交换对答。

3.比赛背诵完整儿歌。

【活动延伸】

让幼儿想5.6.7.8几个数字可以怎样编一首儿歌。

附图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