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64877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大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大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大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大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大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大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38.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3B.KClO3C.MgOD.Cu(OH)2

39.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A.SiO2B.HNO3C.Al(OH)3D.Na2SO4

40.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A.CH4B.COC.H2CO3D.KCl

41.下列食物中,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是

食物

苹果汁

葡萄汁

牛奶

玉米粥

pH

2.9~3.3

3.5~4.5

6.3~6.6

6.8~8.0

A.苹果汁B.葡萄汁C.牛奶D.玉米粥

42.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碘酒B.酒精溶液C.生理盐水D.硫酸铜溶液

43.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钠[NaO]B.氯化银[AgCl2]C.氢氧化钾[K(OH)2]D.硫酸锌[ZnSO4]

44.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A.

B.

C.

D.

45.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B.碳酸钠可用于制洗涤剂

C.亚硝酸钠可用作调味品D.碳酸氢钠可用于焙制糕点

80

Hg

200.6

46.右图是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汞的原子序数是80     B.汞属于非金属元素

C.汞原子核外由80个电子D.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00.6

47.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铜的硬度比铜的小B.铝的导电性比铜的好

C.锡铅合金的熔点比锡的高D.钛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不锈钢的好

二、填空题(本题共15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48.水与人类密切相关。

(1)城市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用明矾可使水中悬浮的杂质①,用②可吸附水中的异味和颜色,实验室用的净化程度较高的水,可通过③的方法制取。

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带来许多麻烦,可用④检验硬水和软水。

(2)研究氧气的燃烧实验是人们认识水组成的开始,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49.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

(1)石油中主要含有①两种元素,将石油加热炼制,可得到的产品之一是②

(2)煤燃烧时排放出①,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防治酸雨的措施之一是②

(3)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科学家已发现海底埋藏的新能源是。

50.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1)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①。

生铁和钢是两种铁合金,从组成上看,二者的①不同。

(2)铁制品锈蚀,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①发生了化学反应,阻止铁锅锈蚀的一种方法是②,用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③。

51.右图是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填“>

”“=”或“<

”)硝酸钾的溶解度。

(2)要将氯化钠从其溶液中提取出来,应采用的方法是。

(3)要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除增加溶质还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4)t2℃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

5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高温煅烧石灰石: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3)用熟石灰中和废液中的硫酸:

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24分)

53.(3分)如图所示,集气瓶

中分别装有二氧化碳和空气,把中间的玻璃片抽出,一分钟后,取下集气瓶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中,木条熄灭,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54.(4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事实中的原理。

(1)干草易点燃,湿草不易点燃。

(2)将干草卷成紧实的粗条状,外面用一层湿草紧紧包

裹,在一端点燃干草后,将火焰吹熄,使干草保持红热状态,这样可使火种保持较长时间。

55.(6分)在实验室常用以下装置制取气体。

AB

(1)选择装置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2)选择装置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气体采用的是

法。

(3)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过程中,长颈漏斗的末端应保持在

56.(5分)三名同学为验证铝、铁、铜、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分别设计方案,所用试剂如下:

甲同学:

铜丝、银丝、硫酸铝溶液、硫酸亚铁溶液

乙同学:

铝丝、铁丝、银丝、稀盐酸、硫酸铜溶液

丙同学:

铝丝、铜丝、硝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

(1)甲同学的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说明原因。

(2)乙同学要用稀盐酸验证铝、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丙同学观察到实验现象后,将废液倒入同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一定有

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

57.(6分)如图所示,某活动小组为验证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设计并进行以下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分别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等体积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和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关闭活塞,打开弹簧夹K1、K2,观察实验现象。

(1)B中的短导管可使集气瓶内外的气压保持一致,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2)以上实验证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根据哪些现象能判断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确实发生了反应?

该实验还能验证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什么性质?

(3)实验后,从A中锥形瓶内取出适量溶液,倒入试管中,设计实验证明该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四、计算题(本题6分)

58.现有一包铝和氧化铝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0.3g氢气。

(1)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原混合物中铝的质量。

(2)反应后测得溶液中有34.2g硫酸铝。

计算原混合物的质量。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33.C34.C35.B36.B37.D38.C39.B40.A41.D42.A43.D44.B45.C46.B47.D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48.⑴①沉降(或沉淀)②活性炭③蒸馏④肥皂水

⑵2H2+O2点燃2H2O

49.⑴①碳和氢②汽油(或其它合理答案)

⑵①二氧化硫、二氧化氮②使用脱硫煤(或其它合理答案)

⑶可燃冰(或甲烷水合物)

50.⑴①Fe2O3+3CO高温2Fe+3CO2②含碳量

⑵①水蒸气、氧气②保持表面干燥(或其它合理答案)③Fe2O3+6HCl==2FeCl3+3H2O

51.⑴=⑵蒸发溶剂⑶降低温度(或恒温蒸发溶剂)⑷11:

10(或110:

100)

52.⑴CaCO3高温CaO+CO2↑分解反应

⑵4P+5O2点燃2P2O5化合反应

⑶H2SO4+Ca(OH)2=CaSO4+2H2O复分解反应

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25分)

53.二氧化碳分子和空气中的气体分子不断运动,抽出玻璃片,彼此进入分子间的间隔中(1分)。

一分钟后,集气瓶Ⅱ中的氧分子数目少,二氧化碳分子数目多(1分)。

氧分子能助燃,二氧化碳分子不能助燃(1分),因此木条熄灭。

54.⑴草的着火点较低,温度易达到草的着火点,干草易点燃(1分),湿草中的水蒸发吸热,温度不易达到草的着火点,湿草不易点燃(1分)。

⑵紧实的干草被湿草包裹,干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较小(1分);

吹熄火焰后的干草燃烧放出的热量较少,且湿草吸收部分热量,温度较低,因此干草燃烧的速率较慢,持续时间较长(1分)。

55.⑴①2KMnO4

K2MnO4+MnO2+O2↑②固体加热

⑵①2H2O2MnO22H2O+O2↑②向上排空气

⑶CaCO3+2HCl=CaCl2+H2O+CO2↑②液面下

56.

(1)不能证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强,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的强(1分)。

(2)取少量稀盐酸于试管中,插入铁丝至不再产生气泡,取出剩余铁丝(1分),再将铝丝插入其中,铝丝表面有灰黑色固体析出(1分)。

(或取少量稀盐酸于试管中,插入铝丝至不再产生气泡,取出剩余铝丝,再将铁丝插入其中,铁丝表面没有变化。

(3)①银(1分)②硝酸铝和硝酸亚铁(1分)。

57.⑴ 当二氧化碳被碱液吸收,装置内外形成较大的气压差,能将氯化钙溶液压入A、C中,以达到实验目的(1分)。

⑵打开弹簧夹后,氯化钙溶液进入A中的量多于进入C中的量(1分)。

A中锥形瓶内有白色沉淀生成(1分),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1分)。

(其他合理表述也可)。

⑶向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氯化钙溶液至沉淀完全。

再滴加酚酞溶液,酚酞变红(1分)。

若无沉淀,再滴加酚酞溶液,酚酞变红(1分)。

⑴解:

设原混合物中铝的质量为x。

2Al+3H2SO4==Al2(SO4)3+3H2↑...........................(1分)

546

X0.3g

6/0.3g=54/X...........................(1分)

X=2.7g...........................(1分)

硫酸铝中铝的质量:

34.2g×

54/342=5.4g...........................(1分)

氧化铝中铝元素的质量:

5.4g-2.7g=2.7g...........................(0.5分)

氧化铝的质量:

2.7g÷

(54/102)×

100%=5.1g...........................(0.5分)

原混合物的质量:

2.7g+5.1g=7.8g(1分)

答:

原混合物中铝的质量为2.7g,混合物的质量为7.8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