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44套.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65305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44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44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44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44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44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44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44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44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44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44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44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44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44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44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44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44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44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44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44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44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44套.docx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44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44套.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44套.docx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第44套

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正紫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说明: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供(gòng)给凋敝(bì)未雨绸缪(móu)夜缒(zhuì)而出

B.骨髓(suǐ)瞋(chēn)目怒发冲冠

(guān)图穷匕(bǐ)见

C.漫溯(shù)须臾(yú)翘(qiào)首回望不胜(shèng)杯杓

D.玉玦(jué)创(chuàng)伤戮(lù)力同心为虎作伥(chā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方遒  万户侯  贸然行事   瞑顽不化

B.松驰  东道主  歪门斜道   砰然心动

C.斑澜  大堰河  如法炮制   严惩不贷

D.惦量  竟自由  生灵涂炭   不假思索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各单位务必完善请假制度,对那些请三天假休息十天,甚至“黄鹤一去不复返”久假不归的人要严肃处理。

B.戴望舒是一个善于借鉴的人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最明显的特征是留心古今中外诗坛,深文周纳。

C.日本作家春上春树连续五年排在预测名单榜首,但他年年与诺奖无缘。

今年再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然而却再次与诺奖失之交臂,成了名符其实的诺奖备胎。

D.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做法,已经受到全球热爱正义与和平的正直人士的强烈谴责。

日本政府要为他们的危言危行负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内蒙古中部大营地区铀矿勘查获得重大突破,这主要是得益于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煤铀兼探”的勘查思路创新取得的。

B.广州车展惊现史上最拉风的嵌牦牛骨镀9999纯金土豪金豪华跑车。

该车采用牙雕技艺中最高难度的平刻、立雕、浮雕、圆雕、镶嵌及镂空雕,车内饰从方向盘、波棍、面板都为精雕细刻而成。

C.杨波驾驶一辆奥拓车,撞上杨光全驾驶的宾利车,初步估计宾利车维修费至少在30万元以上。

D.由中国渔政310、301船组成的护渔编队已抵达南沙预定海域执行任务,这标志着我国2018年南沙海域常态化维权护渔行动已正式启动。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鱼纹和人面鱼纹,一直到今天民间各种剪纸里的鱼,这个“鱼”的源头符号在中华大地上绵延承续,没有间断。

“鱼”有两个基本含义,这两个基本含义又是相连相通的。

第一个含义是繁殖和生存。

鱼产子极多,象征着繁殖、生存,与此紧密联系,鱼代表着也象征着男女情爱,它是神圣的生命颂歌。

人的生命欲求和生存意志,通过客观社会性的文化符号显现出来,自此“鱼”开始。

许多民族都有与生存含义有关的“鱼”的符号,中华文化则将它从远古延续不断地保存到今天。

与代表繁殖、生存紧密相连的“鱼”的派生意义,是将“鱼”同音地等同于“余”。

今天民间过旧历新年贴在大门口的“鱼”,经常与丰满谷穗连在一起,所指向的便是人的物质生存、生活的富裕和快乐。

它象征的不仅是人丁兴旺,也是五谷丰登。

这个包含“有余”的“鱼”呈现出人类已走出动物世界:

人不仅维持、延续生存,而且生活开始富裕、丰足,不必像其他动物日夜苦于觅食求存。

余食余粮使人类有了更多的快乐和自由。

“鱼”的第二个含义是交往和语言。

“鱼腹藏书”“鱼雁相通”等,是中国古代流传的成语和故事。

从而,“鱼”所代表的不仅是人的繁殖和生存,而且也是人的主体间的交往。

这交往既包括知识经验的信息沟通,也包括情深义真的感情传达。

人的生存使语言成为人的语言,“鱼”也就被赋予了从属于人的语义:

它保存并传达了人从生活到生产中的大量知识、经验和情感。

过年过节时,乡村宴席的中心赫然摆着一条不许动筷的大鱼,或者干脆就摆一条木制的鱼。

它代表着神圣的欢欣和生命的祝福,从而也就不许去打扰它。

它与仰韶陶器上的神秘的人面含鱼到马王堆帛画上把整个宇宙拖起来的大肥鱼,到汉画中代表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的鱼鳞状的身躯,以及后世八卦图中由双鱼代表阴阳所组成的“太极”中心一样,“鱼”在这里绝不止于生存、交往的一般含义,而且是将这含义与巫术信仰、沟通神明紧紧结合在了一起,呈显着生的祝福中充满着神秘和神圣,而这神圣性就在现实性之中,也就是说,“鱼”给人的生存和生活本身以神圣。

“鱼”所代表的生存意志和生活本身具有神圣价值的观念和感情,已积淀为中华儿女的文化心理。

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而且当外侮入侵、种族危亡的时刻,能被强烈唤起。

古代“夷夏大防”的微言大义为士大夫所看重,近代“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天演论”为以和谐止争为美德惯例的中国知识分子所认同,就是为了呼唤自立、自信、自强,以维护生命、维系生存。

作为中国文化源头符号,“鱼”所宣示的正是人的生存和生命。

实实在在的“人活着”即人的物质性的生命、生存和生活,才是第一位的现实和根本。

(摘编自李泽厚《已卯五说补篇》)

5.下列对于“鱼”基本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鱼”与生存含义有关,而许多民族并没有将“鱼”包含的生存含义保存至今。

B.“鱼”象征着男女情爱,这与鱼产子极多所以象征着繁殖和生存有着密切关系。

C.人赋予“鱼”特定的语义,使它成为保存和传达人的知识、经验和情感的语言。

D.“繁殖和生存”和“交往和语言”在“鱼”这个文化源头符号中是相连相通的。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作为中国文化源头符号和宣示人的生存与生命的“鱼”,从新石器时代起,就在中国大地上绵延承续。

B.将“鱼”同音地等同于“余”的派生意义,催生人们对物质生存、生活的富裕和快乐之“余”的追求。

C.从“鱼”表示繁殖和生存的意义开始,人就通过客观社会性的文化符号显现自己的生命欲求和生存意志。

D.马王堆帛画上托起整个宇宙的大肥鱼,体现出了生存、交往的含义跟巫术信仰和与神明沟通之间的结合。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鱼”所代表的生存意志和生活本身具有神圣价值的观念和感情,已积淀为中华儿女的能被强烈唤起的文化心理。

B.过年过节的乡村宴席摆着大鱼却不许动筷,寓意为此“鱼”是不许打扰的,因为他代表神圣的欢欣和生命的祝福。

C.“鱼腹藏书”“鱼雁相通”表明,“鱼”代表着生存,也代表着人之间知识经验的信息沟通和情深义真的感情传达。

D.以和谐止争为美德惯例的中国知识分子认同“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天演论”,与“鱼”所宣示的生命和生存有关。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

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齐威王之时,喜隐①,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

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

左右莫敢谏。

淳于髡说之以隐曰:

“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

”王曰:

“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

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

威行三十六年。

语在《田完世家》中。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

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

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

王曰:

“先生少之乎?

”髡曰:

“何敢!

”王曰:

“笑岂有说乎?

”髡曰:

“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田②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

‘瓯窭③满篝④,污邪⑤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

’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

”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

髡辞而行,至赵。

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

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威王大说,置酒后宫,召髡赐之酒。

问曰:

“先生能饮几何而醉?

”对曰:

“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

”威王曰:

“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

其说可得闻乎?

”髡曰:

“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

若亲有严客,髡待酒于前,时赐馀沥,奉觞上寿,数起,饮不过二斗径醉矣。

若朋友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

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三。

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

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

”齐王曰:

“善。

”乃罢长夜之饮,以髡为诸侯主客。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注:

①隐:

隐语,谜语。

②禳田:

为田求福禳。

③瓯窭:

高地狭小之区。

④篝:

笼污。

⑤邪:

地势低下的田地。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使诸侯数:

屡次

B.于是乃朝诸县令长朝:

朝拜

C.赍金百斤赍:

赠送

D.冠缨索绝索:

绳子

9.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淳于髡说之以隐曰③髡辞而行

②笑岂有说乎④夜引兵而去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10.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淳于髡人生得矮小而胸怀奇才,以博学、滑稽、善辩著称。

他两次巧谏齐威王,解除了国难。

B.淳于髡寓救国大计于诙谐的谈吐之中,表现了过人的胆识和才智。

C.齐威王善听忠告,勇于改过,奋发有为,这一点也是值得称道的。

D.齐威王善于用人,淳于髡敢于直谏,良臣遇明君,统治才能巩固。

 

第II卷(主观题共120分)

四、(31分)

11、把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3分)

(2)威王大说,置酒后宫,召髡赐之酒(3分)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4分)

12、上文中说淳于髡“滑稽多辩”,请举例说明。

(4分)

13、阅读下面一则短文,用“/”线为划线文字断句(3分)。

显谟阁待制董正封,知荣州。

使宅一楼极高,可以远眺,而为大梧桐所蔽,举目殊有妨。

命伐去。

吏辈罗拜乞留,曰:

“此木为吾州镇,盖逾二百年,有神物居之,颇著灵效。

寻常事以香火,不敢怠。

若除之,定起大祸,兼亦未必可致力。

”董赋性刚烈,叱众退,自率工匠,运斤斧,自朝至暮,木已倒仆芟削。

忽暴风驾云起根中,屋瓦飘扬,雷电晦冥,骤雨倾泻。

董与家人共聚一室。

其上如奔马腾踏兽蹄鸟爪穿透椽箔如欲攫人之势老幼咸怖泣叫相闻董怡然不为动。

未三刻许,风雷皆息,内外晏如,略无所挠。

郡人始叹诵其明决。

董寿过八十,乃终。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秋词①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②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释]①《秋词》共二首,此诗是第一首,是刘禹锡被贬朗州时的作品。

②排云:

冲天。

(1)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

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4分)

(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

有何深意?

(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⑴看万山红遍,______________。

⑵在雨的哀曲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⑷高渐离击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16-20题(20分)。

爷爷的宝藏

[美]劳拉·乌朗

闹钟响过后,布丽姬特从床上跳了起来。

她轻轻地来到客厅,客厅非常安静,只有桌子上那只雕着各种图案的闹钟在“滴答滴答”地走着。

那声音听起来伤感而空洞。

自从爷爷去世后,玫瑰别墅里的每一样东西似乎都让人感到伤感。

爷爷在这儿生活了82年,每年夏天布丽姬特都来看望他。

现在别墅将要被卖掉。

“你可以留下一样东西来怀念爷爷。

”昨天,妈妈这样对她说。

布丽姬特把目光从闹钟上移开。

怀念与爷爷在一起的那些快乐的时光,一只闹钟不是她所需要的。

一本书呢?

她走到书架前,浏览着那些书名。

大部分书看起来都很烦,她不知选择哪一本。

正在翻找的时候,她看到其中的一本书里露出来一张纸。

她轻轻地抽出了那本书。

纸的一面写着一个日期:

1927年2月1日。

另一面却写着令人兴奋的内容。

布丽姬特大喊着跑到哥哥科林的房间。

“科林,看我发现了什么?

”布丽姬特喘着气说道。

科林接过那张纸,心不在焉地看了一眼那个日期。

但当他看到纸的另一面时,呼吸一下子变得急促起来。

上面写着几个字:

我的藏宝图。

“爷爷一直说在他的农场埋有一份宝藏。

我还以为他是在开玩笑。

”布丽姬特说。

“我也以为是。

”科林说,“这个藏宝图证明他没有骗我们。

这个藏宝图非常简单:

一个大圆圈,圆圈里写着“巨石”的字样,然后一个箭头从巨石画出去,旁边写着:

走20码。

箭头的末端画着一个小圆圈,小圆圈里写着“石头”的字样,还打着一个叉。

“巨石就是爷爷所说的大圆石。

”布丽姬特说。

“宝藏就埋在巨石20码以外的石头下。

”科林说,“走,我们去挖宝藏。

他们从杂物房里拿了两把铲就往外跑。

他们穿过一块玉米地来到那块巨石旁。

那块巨石是爷爷的农场里唯一一块大圆石,立在小河边已经不知多少年了。

科林从巨石开始计算步子。

用他的小脚来计算出20码的距离并不容易。

但在玉米地周围只有两块石头能藏宝藏。

“先看这块。

”说着,科林把那块比较大的石头滚到了一边。

布丽姬特马上用力把铲插进泥土里。

“会是什么宝藏呢?

金条,还是满满一箱的宝石和钻石?

”布丽姬特嘀咕道。

科林哈哈笑道:

“实际些,布丽姬特。

我敢打赌是钱。

“够买一台新电脑或者一辆自行车吗?

“也许够买下这个地方。

”科林说道,“如果找到很多钱,妈妈就不用卖掉别墅了。

以后我们每年都可以来这里度暑假。

布丽姬特知道,爷爷不在了,一切都不一样了,但她爱这栋老别墅。

留住别墅的想法刺激着她。

她紧握着铲,挖得更卖力了。

但挖了半个小时,他们看到的还只是泥土。

“一定是在另一块石头下。

”科林说。

他们马上转移地点。

但两人又挖了一个小时,仍然一无所获。

这时,阳光已经很强烈了,晒得两人的皮肤生痛。

“宝藏也许不在这儿。

”布丽姬特甩着酸痛的手臂沮丧地说。

然后,她叹了口气,拖着铁铲转身走回了别墅。

而科林咬着牙继续不停地挖。

回到别墅,布丽姬特又盯着那张藏宝图。

忽略了什么呢?

到底还有什么线索还没被发现?

她仔细地看着那幅图,然后翻过图的另一面。

那上面只写着一个日期。

看着那个日期,布丽姬特的眼睛忽然一亮。

“我找到啦!

”她大喊着冲出屋子,抓起铁铲,朝巨石附近的小河跑去。

“布丽姬特,等等我!

”科林喊道,也跑向小河。

布丽姬特已经坐在划艇上。

渡过小河,布丽姬特领着科林来到河岸的一块石头边。

科林搬开石头,一只铁盒出现在他们眼前。

“布丽姬特,你怎么知道的?

”科林乐坏了。

布丽姬特笑了:

“藏宝图是在隆冬画的。

那时小河已经结冰,爷爷穿过小河,把宝藏埋在了这里。

“我们还忘了一些事情。

”她继续说道,“那一年是1927年,藏这个盒子的时候,爷爷还是个孩子。

科林急忙打开盒子。

盒子里面没有钱,没有珠宝,也没有金条,只有几个铁做的士兵。

科林失望地叹了口气。

但布丽姬特笑了。

对她来说,这些玩具士兵才是一份真正的宝藏。

(选自《意林》2018.3,略有删改)

16、小说开篇描写闹钟的声音,有什么作用?

(3分)

17、“爷爷”这一形象虽未正面出场,但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请结合文本分析“爷爷”的形象。

(4分)

18、小说以“爷爷的宝藏”为题,有哪些作用?

(3分)

19、“盒子里面没有钱,没有珠宝,也没有金条,只有几个铁做的士兵。

”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在情节结构上的艺术效果?

(4分)

20、对“爷爷的宝藏”,科林失望地叹气,布丽姬特却满意地笑了。

“对她来说,这些玩具士兵才是一份真正的宝藏”,你有怎样的见解?

(6分)

六、(9分)

21、学习汉字的同时,如果能了解一些与之有关的典故、轶事,不但妙趣横生,而且能够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

你知道哪些关于汉字的典故、轶事?

请用简明、连贯、有趣的一段话,介绍一则典故、轶事。

(6分)

22、扬州八怪郑板桥和他的私塾老师在一个雨天初晴时出门。

路过一桥,看见河水里漂来一女子...老师凄然吟道:

“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

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

”郑板桥回味着这首诗,忽然问老师:

“您怎么知道她是二八女子呢?

又怎么知道她是被风刮落桥下的呢?

人有三魂和七魄吗?

”老师一愣:

“哪你以为呢?

”板桥想了想,回老师一首诗:

“谁家女多娇,何故落小桥?

青丝随浪转,粉面泛波涛!

”请问:

你觉得郑板桥改得好不好?

请说明理由。

(4分)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首题为《走路》的诗:

散步的时候/我走直路/儿子却故意/把路走弯/我说/把路走直/就是捷径/儿子说/把路走弯/路就延长 

因此,就走路而言,小孩是诗人,是哲人。

而大人不是,大人只是走路,从甲地到乙地。

 同是走路,大人小孩,何以有如此不同?

 

日常生活中我们走过学习的路、生活的路,走过直路、弯路,白天的路夜晚的路,对于这十多年中走过的路,你有何经历,有何体会,有何感悟?

请以"走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人生感受。

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高2019届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2018.11.4)

答题卷

大题

总分

 

四、(28分)

11、(7分)

(1)(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3分)。

其上如奔马腾踏兽蹄鸟爪穿透椽箔如欲攫人之势老幼咸怖泣叫相闻董怡然不为动

14、(8分)

(1)(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6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16、(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2分)

21、(6分)

1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