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音乐教案教学设计集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65529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音乐教案教学设计集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优秀音乐教案教学设计集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优秀音乐教案教学设计集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优秀音乐教案教学设计集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优秀音乐教案教学设计集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优秀音乐教案教学设计集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优秀音乐教案教学设计集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优秀音乐教案教学设计集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优秀音乐教案教学设计集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优秀音乐教案教学设计集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优秀音乐教案教学设计集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优秀音乐教案教学设计集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优秀音乐教案教学设计集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优秀音乐教案教学设计集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优秀音乐教案教学设计集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优秀音乐教案教学设计集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优秀音乐教案教学设计集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优秀音乐教案教学设计集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优秀音乐教案教学设计集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优秀音乐教案教学设计集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秀音乐教案教学设计集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优秀音乐教案教学设计集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音乐教案教学设计集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优秀音乐教案教学设计集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听动物叫声。

2.模仿,并把合适的节奏贴到黑板上。

3.边拍节奏边模仿动物的叫声。

4.分小组,扮演小猫和小狗,边拍节奏边读,练习多声部节奏。

5.边读边听,说出小鸟的叫声,和老师一起读节奏,感受三声部节奏。

6.学生创编一组节奏,并分组读一读。

做三声部节奏练习。

二、学习歌曲《在动物园里》

1.学习歌曲

通过聆听和接唱,学会歌曲。

(1)导入:

动物园的大门打开了,让我们一起参观。

老师看到了小动物们,心里真高兴,你们想知道我看到了什么动物吗?

听老师唱一首歌。

范唱。

(2)提问:

老师看到了什么动物?

(3)我们一起来读读歌词吧。

播放课件。

(4)再听一次范唱,说说你是从哪句歌词中感受到老师的高兴心情的。

你能试试吗?

(5)和老师一起唱。

与学生接唱歌曲。

(1)边看课件边听范唱,说说歌曲中唱了哪几种动物。

(2)从“真好玩”这句歌词中体会快乐的心情。

(3)按节奏读歌词。

(4)学唱歌曲中的几句“真好玩”。

(5)接唱“真好玩”的部分。

(6)完整演唱歌曲,随琴练唱。

2.处理歌曲

通过为歌曲伴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和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

通过创编简单的歌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

(1)提问:

动物园里有这么多动物朋友,你们高兴吗?

除了高兴还有什么感受吗?

请你用歌声表达出来好吗?

(2)你们唱得真好听,小猫听见了,高兴得用叫声给你们伴奏呢。

谁来扮演小猫为我们伴奏?

小猫的叫声是长的,你想用什么乐器来打节奏?

(3)你们看,小狗也来伴奏了,谁来扮演小狗和小猫一起给我们伴奏?

选什么乐器来打节奏?

(4)你们还看到什么动物了?

能唱给老师听吗?

(1)回答。

做高兴而惊奇的表情。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唱出高兴又惊奇的感情。

(2)一部分学生唱歌,找几个学生边敲三角铁边伴奏。

(3)部分学生唱歌,部分学生用三角铁,部分学生用响板伴奏。

(4)学生创编简单的歌词演唱。

3.思想渗透

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以及和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

(1)播放课件:

伤害动物的情景和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景。

你们有什么感受?

(2)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你们想对这些伤害动物的人说些什么?

自由表达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游览了美丽的森林动物园,并学会了歌曲《在动物园里》。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保护它们,跟它们成为好朋友。

《彝家娃娃真幸福》教学设计

山东威海高区田村小学刘美聪

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1.知识目标: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快乐地掌握歌曲的知识点──节奏

的练习,并能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在学唱歌曲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和音乐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创设情境,搜集教学需要的详实的材料,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彝族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思想感情;

通过听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彝族音乐的特点,用身体动作感受彝族民歌的特有韵味。

【教学重难点】

准确掌握节奏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对歌曲进行再创作。

一、组织教学

师:

同学们好!

(老师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上课,首先让我们以饱满的情绪进入课堂,一起来进行快乐律动。

(拍手歌)

(设计意图:

教师简短的几句话,让学生倍感亲切,随音乐律动环节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浓郁的音乐氛围中进入课堂,也为老师的导语作铺垫。

二、音乐知识──彝族简介

1.导入:

同学们的动作做得真漂亮,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彝族的音乐宫走一走,表现出色的同学将获得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小礼物,看哪位同学今天能满载而归,出发!

课堂开始,老师就为学生设置了一条情境线,以带他们去彝族的音乐宫为线索及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小礼物等吸引学生,提高他们参与课堂的兴趣及积极性。

2.图文结合,让学生了解彝族的有关风土人情师介绍(出示我国地图,播放录像片段):

彝族是我国人口比较多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彝族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他们居住的地方景色很美,有全国闻名的泸沽湖景区。

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节日,节日期间人们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开展许多活动,如摔跤,同学们快看,美丽的泸沽湖就在脚下。

图文结合的介绍方式,让学生耳目一新,一幅幅美景很快吸引了学生,简短的设计让学生有意犹未尽之感。

三、节奏练习

同学们,彝族人民不但居住的环境很美,他们的音乐宫更富有神奇的童话色彩,我们现在一起去感受。

2.节奏练习(出示节奏城图)

节奏城的大门紧锁着,怎么进呢?

(引发学生的悬念)别着急,这有金钥匙和银钥匙,试一试,用哪一把?

(出示带有节奏的两把钥匙)

用哪一把钥匙来开门呢?

认为用金钥匙的同学到左边来,用银钥匙的同学到右边去。

现在老师来开门。

(银钥匙把门打开了,里面出来两段话)

同学们快看!

节奏城的朋友正在欢迎我们呢!

(节奏为歌曲的节奏)

此环节的设计符合事物的发生顺序,同时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本课歌曲的基本节奏,为学习新歌打下铺垫。

3.旋律填空练习

导入:

(师很惊奇地说)同学们,音符城发生了一件怪事,旋律妈妈丢了几个小宝宝,正着急呢,你们快去帮帮她。

(出示不完全的节奏谱)

一起来看一看。

哦!

原来是音符宝宝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帮帮它。

(教师弹旋律,让学生听辨哪一个更有结束的感觉)

此环节的设计,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奇、乐于助人的特点,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促进了学生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能力。

四、新歌学唱

同学们,你们运用智慧帮了旋律妈妈的大忙,为了感谢大家,旋律妈妈送给大家一首歌。

(出示歌谱)

1.师:

听老师为你们来唱一唱,一起来学习。

2.用La来模唱旋律。

3.按节奏试读歌词(听伴奏带试读两次)。

4.跟着磁带听唱。

5.鼓励学生自主参与演唱。

6.分组比赛。

师小结:

同学们真棒!

歌曲学得又快又好,你们能为这首歌起个好听的名字吗?

(让学生为歌曲起名,找出最具有说服力的作为歌曲的名字。

五、深入拓展(对歌曲进行再创作)

音乐宫里有一个神奇的智慧屋,进去的同学会变得更聪明,我们一起去瞧瞧智慧老爷爷为我们准备了什么?

(出示四个有吸引力的创作要求)

智慧屋、智慧老爷爷都是学生喜欢的,以此引导学生按要求进行创作,让知识点更富吸引力。

1.小小词作家们,请从这里做起:

用另外的衬词代替歌曲中的“阿里里”。

2.小小舞蹈家们,发挥创造力,展开想象,为歌曲创编律动。

3.小小歌唱家们,努力练习,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4.小小画家们,用五彩的画笔描绘出歌唱时的心情。

充分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巩固歌曲,用喜欢的形式来表现歌曲,充分感受不同形式的音乐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即兴创作的能力;

另外,本环节的设计使音乐与其他学科更好地结合,把视觉感受转化成多种感受,既体现了创新教学的要求,也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六、自我展示

同学们的创作真精彩,快快为彝族小朋友表演。

(分小组展示)

今天的活动开心吗?

有哪些收获?

我们的活动即将接近尾声,最后,我们一起大声歌唱,把我们的歌声留给彝族的小朋友们,老师给你们录音。

(用磁带记录学生的歌声)

(放录音)师:

希望彝族的小朋友能喜欢我们的歌声,向彝族小朋友们说“再见”!

(听着录音走出教室)

声音的长短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大良东康路西山小学王丽

教学设想:

声音的长短是人教版第一册第四单元中的内容,是通过一些音乐活动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长短。

我认为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应该做到:

音乐与律动的结合、音乐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不仅有利于音乐教学的完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好办法。

在教学本课时,先播放动物嬉戏的录象,让学生通过看、听、模仿他们的声音和动作,初步感受声音是有长有短的。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二声部、三声部的组合练习,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然后让学生用“×

—、×

、×

×

”这三个节奏型说话,培养学生创造节奏的能力。

最后播放一段2/4拍音乐,让学生用打击乐器或肢体语言表现本歌曲中的“×

”。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值的不同。

2.会用三角铁、响板、碰铃、铃鼓等打击乐器,及肢体语言等方式表现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3.让学生感受、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培养学生稳定的节奏感。

4.培养学生模仿和创造节奏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听一听、仿一仿

1.课件呈现动物嬉戏的录象。

要求:

欣赏完后,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并模仿一下。

【通过欣赏学生喜欢的各种小动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模仿自己所看到动物的声音和形态。

(1)指声表演。

(2)集体表演。

【给学生模仿的空间,是让他们参与学习的过程。

首先,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其次,让学生了解到各种动物发出的声音是有长短的,初步感受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

3.整理学生在录象中收集到的声音,如:

小鸭:

嘎嘎 

 

小猫;

喵— 

小狗:

汪汪汪

小鸡:

叽叽叽叽 

青蛙:

呱— 

小羊:

咩咩……

4.学生用不同方式表现这些声音的节奏。

比一比,谁表现的方式多。

【在活动中,学生的表现方式有很多,如:

①模仿叫声②拍手、拍腿、拍肩③跺脚④体态律动(跳跃、跑跑、走、舞蹈动作等)⑤捻指⑥嘴打梆子⑦“嗒”式读谱法……】

二、谈一谈、议一议、仿一仿

1.让学生收集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和动作。

2.学生交流自己所收集到的声音和动作:

泉水:

叮 

火车:

呜…呜…卡嚓 

卡嚓

大钟:

当 

汽车:

嘀 

闹钟:

嘀嗒 

嘀嗒

牛 

哞 

老鼠:

吱吱 

吱吱

心脏跳动:

咚 

钉钉子:

叮当 

叮当

狮子:

吼 

小兔:

蹦蹦 

跳跳

【通过收集自己所熟悉的声音或动作,并按节奏模仿出来,进一步感受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长短】

3.节奏组合表演

(1)师引导:

谁能用刚才收集的火车的声音来表演火车开来的声音?

(2)学生自由组合表演,教师给予指导。

(3)请表演好的学生表演展示给大家看,并给予奖励。

鸣笛声‖呜 

呜 

︱ 

车轮声‖卡嚓 

卡嚓 

︱ 

卡嚓 

卡嚓︱

【奖励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4.以小组为单位,边听《火车开了》边模仿鸣笛声和车轮声。

(可以用声音,也可以律动)

5.学生分小组合作表演其他声音和动作的组合,教师指导。

(学生边表演,边播放歌曲《在动物园里》,既培养了学生稳定的节奏感,又熟悉了歌曲《在动物园里》,为下一节教学这首歌曲奠定了基础。

①小鸭:

嘎 

嘎 

 

叽叽 

叽叽

②锤子:

钉钉子:

……

6.教师引导学生由二声部逐渐过渡到三声部:

①小猫:

喵 

— 

咩 

咩 

②大钟:

铃声:

呤 

闹钟:

③风:

呼 

泉水:

咚 

树叶:

哗啦 

哗啦

④狮子:

呱 

呱 

小兔:

7.分组表演,比一比,哪组配合最默契,表演的种类多,节奏稳定。

评奖激励,自评、互评。

(生边表演,边播放歌曲《在动物园里》)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了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

这样,不仅学生学得轻松,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创造节奏。

1.用“×

”三个节奏型说话。

(1)师示范:

小白 

兔 

跳跳 

跳 

(2)学生创造:

如:

①老 

师︱早上好︱ 

②小妹 

妹︱真漂亮│

③哎 

—︱你 

在︱哪 

里︱

④赵丽 

君│……

比一比,谁创造的有新意。

【语言本身就有生动、丰富而美妙的节奏,结合语言,提取节奏对儿童来说易于理解,易于掌握。

2.三角铁、响板、碰铃、铃鼓等打击乐演奏“×

(1)认识打击乐三角铁、响板、碰铃、铃鼓。

(2)让学生尝试演奏,了解其音色,同时教师规范其演奏姿势。

(3)尝试用打击乐演奏前面所创编的节奏。

3.播放《在动物园里》,学生用打击乐演奏歌曲中的“×

”节奏,也可律动,如:

跑跑 

走,或蹦蹦 

停、拍手等。

【用打击乐表现“×

”,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分辨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能力。

四、在学生的欢呼声中结束新课。

教后反思:

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反思这节课,做到了以下几方面:

1.师生关系平等和谐。

教师以与学生平等的身份参加活动,通过引导,发挥主导作用,和学生共同探索知识,和他们亲切交流。

在这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敢于大胆探索创新,敢于大胆表现自己。

比如:

让学生收集自己所听到的声音,并模仿,他们都积极开动脑筋,争先恐后地向大家展示。

这样,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能力。

2.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

奥尔夫认为:

元素性音乐教育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参与者。

让学生收集自己熟悉的声音,通过自己的各种器官表现这些声音的节奏,并用自己的语言去创编节奏,让学生了解到,原来动物的叫声有节奏,我们的语言也有节奏,从而把复杂而枯燥的节奏变得简单而有趣。

这样,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通过亲身实践轻松地获得音乐知识。

3.变“枯燥”的知识传授为“有趣”的知识探索。

如果用传统地教学思想和方法,就是直接告诉学生“×

”节奏型的名称和时值。

实践证明,学生对这种学习音乐理论知识的方法毫无兴趣。

但这节课是让学生自己收集和模仿各种声音和动作,并应用“×

”这三个节奏型说话,然后从声音中、动作中、语言中形成“×

”的节奏概念。

这样,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体验了获得成功的喜悦,也培养了学生创造节奏和感受节奏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趣味教学,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学习音乐理论是件简单而有趣的事。

4.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教学中,无论是读节奏还是用体态律动表现节奏,或是创编节奏,都注重激发学生的即兴发挥能力和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不足。

在以后的教学中,本人将拓宽自己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维,将课改精神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末。

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辽宁省大连市沙区华北路小学音乐组刘杰

1.初步了解长江、黄河并能动情地演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2.学会与他人合作、齐心协力完成任务。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具准备:

第一段歌词逐个字的带拼音的卡片、曲谱板书、画有长江和黄河路线图的中国地图、“奔腾万里”“漫漫流长”“川流不息”三组带有拼音的板书。

第一段不断反复的录音范唱带、第一段的录音伴奏带。

一、导入

1.音乐游戏《敌人来了》进入教室。

师在高低不同音区弹奏进行曲。

低音区代表敌人来了,学生哈下腰来走,高音区代表敌人走了,学生直起腰来走。

让学生感受音的高低变化及两拍子的节奏特点。

2.发声。

“敌人走了,我们又可以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了。

今天是星期天,爸爸妈妈领着小朋友坐着火车去郊游了。

听,火车拉响汽笛准备起程了!

”师一边做手拉汽笛的动作一边唱两个长音Lu,生模仿。

二、学唱歌曲第一段

1.师:

“火车来到了被誉为‘山水画廊’和‘人间仙境’的长江三峡,小朋友们被长江的美景所打动,编了一首歌,情不自禁地唱起来。

听——”放第一段伴奏录音。

2.师:

“同学们注意到了么,这首歌曲好像少了点儿什么?

”(唱的、歌词……)“原来小朋友一不小心把歌词的顺序弄乱了,现在请同学们帮助小朋友们把歌词排好。

这首歌曲有四句歌词,我们分成四组、一组排一句。

”师分组,并定好组长,明确要求:

A.音乐开始才可以排,音乐停止,即使没排完也不准再排了。

B.大家在一起要团结协作,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排得又快又准。

C.在排的时候可以相互商量,但一定要小声,不能影响你们和其他组听歌词的顺序。

D.排好后,最好能再认真听一遍确认准确无误了,组长把字从第一个按顺序落到最后一个,在手里拿好、然后你们组迅速坐好,我就知道你们排好了。

反复放第一段的录音范唱,学生排字,师巡视指导。

基本排好后师停止音乐。

3.“请第一组的组长把你们的字在黑板槽上摆好”生摆好后:

“让我们来听一听他们摆得对不对。

”师放第一句的录音。

若排得对全体掌声鼓励。

若不对,可再听一遍,先请本组同学改,还是改不好再请其他同学帮忙。

“你们在听到这一句的时候一定非常用心,看看你们能不能把大家教会”第一组同学起立随师琴唱第一句,“看看你们有没有把大家教会”,全体随琴唱。

学唱后三句,方法同上。

在第二组组长摆字的同时我将第一句歌词粘到歌谱上。

第三句方法同理。

第四句学会后再完整听一遍,在听的同时将第四句的歌词粘到谱上。

最后全体将第一段完整随琴演唱一遍。

用半分解合弦的方式伴奏,关键是让学生听好拍子、熟悉歌曲。

三、情感处理第一段

第一句:

“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你们知道它们在世界上位于第几位吗?

”生若不知道师可自答:

“长江在世界上居于第三位,它横跨11个省市,其流域面积占我国总面积的五分之一,你们说长江大不大呀?

”一定要得到生发自内心的肯定回答。

“我们在唱第一句的‘大江’时,一定要唱得宽、厚、深、远一些。

‘大’之前mp的力度,线条平一些到‘大’字再有起伏”师范唱→生模唱→反复纠正练习,直至将意思唱到位为止。

学生爱把‘大江’唱白,我会形象地比喻“你们唱得大江都干了,没水了,听老师唱得大江又深又宽。

第二句:

“当我们班某某同学学习非常优秀,并在某某大赛中获奖。

每当提到他的名字都会有一种得意和沾沾自喜的感觉,因为他是我们的骄傲对吧。

长江也是中国的骄傲,当你唱到长江名字的时候要有那种引以为豪的感觉。

”师范唱→生模唱→反复纠正练习,直至将意思唱到为为止。

第三句:

把第一、二句有感情地复习一遍,顺便进入第三句,唱完后师问:

“你们知道‘源远’是什么意思吗?

”生答。

师总结:

“‘源远’在这里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长江的源头非常遥远,而且流域特别长,你们知道长江的源头在哪吗?

“长江的源头在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那里非常寒冷,到处都是冰川和雪山。

长江就是冰川和雪融化的水流下来的,刚开始是很细的溪流,逐渐的有一些其他的河流加进来,就形成了现在的长江。

第二层含义是指它的历史非常久远。

你们知道长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吗?

”估计学生答不上来,师设问句起强调作用。

“自从有了人类、史书上就有了长江的记载,我们人类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那长江的历史比五千年还要长,是不是非常古老呀?

”同样要得到生发自内心的肯定回答。

“长江不仅是从青藏高原流下来的也是从远古流过来的,所以你们在唱‘青藏高原’时一定要有一种古老的感觉”。

师范唱→生模唱→反复纠正练习,直至将意思唱到位为止。

第四句:

有感情地唱出第三句后将第四句唱出。

“这里的家乡指的是哪里?

“对,这里的家乡指的是中国这个大家,而不是指大连更不是指你们的小家,所以在唱‘家乡’时一定要唱的宽广一些”防止学生把‘家乡’唱白。

“注意‘我’字要突出”。

最后师总结唱好各句的注意事项,可边总结边提问看看生领会得如何,然后完整有感情地演唱第一段。

这时的钢琴伴奏可改为全分解式的,将长江滚滚流淌的感觉表达出来。

四、创编第二段

师在地图上指长江的路线说:

“这是我们刚才唱得长江的路线图,而上面这条弯弯曲曲像‘几’字形的是我国的另一条有名的大河──黄河。

你们知道为什么叫他黄河吗?

“是的,黄河现在的输沙量已达到了16亿吨,这些泥沙里含有宝贵的矿物质,是非常宝贵的肥料资源。

如果把这些泥沙垒成1米见方的小土堆能绕地球27圈。

因此有人曾比喻黄河流的不是水、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

让我们把这首歌改为黄河再唱一唱。

”生随琴有感情的演唱。

“这首歌的名字是……”引出全体齐说歌名。

“长江是‘我爱我的家乡’,那黄河我们就改为‘我爱我的祖国’”。

全体齐唱黄河的最后一句。

“下面我们来听一首描写黄河的乐曲,听完告诉老师用‘源远流长’来形容黄河合不合适?

”播放钢琴曲《保卫黄河》的主题部分。

生答不合适。

“那你认为用什么词来形容更合适?

”生自由讨论→反馈。

若生仍无法找到合适的词语,师可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三组词语‘奔腾万里’‘慢慢流长’‘川流不息’注意一定要有拼音。

生选择后有感情的演唱三、四句→充满感情地演唱黄河这一段→声情并茂的演唱全曲,有前奏和间奏的全分解式的钢琴伴奏。

五、拓展

我们中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