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方案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65596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方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方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方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方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方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方案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方案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方案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方案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方案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方案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方案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方案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方案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方案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方案设计.docx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方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方案设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方案设计.docx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方案设计

 

题目

Title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方案

方案号

Document#

PQP-QC072-02

设备编号

Equipment#

QC-0072

安装地点

Location

高效液相色谱室

生产厂家

Manufacturer

日本岛津(Shimadzu)公司

 

方案审批:

ApprovedBy

姓名

Name

职位

Position

签名

Signature

日期

Date

陈凯

QC分析人员

于勇

QC主管

莫远略

质量部长

 

江苏阿尔法药业有限公司

JiangsuAlphaPharmaceuticalCo.,Ltd.

 

1.目的

2.确认人员及职责

3.确认前确认

4.确认依据及判定标准

5.确认内容

6.再确认要求

7.确认结果汇总

8.结果评价

 

1.目的

明确稳定性试验箱的校验项目、校验条件、校验方法、接受标准、校验周期等,便于检验人员按规程进行稳定性试验箱的校验操作。

保证实验室使用的称量点称量的准确性。

2.确认人员及职责

QC分析人员:

负责起草确认方案和报告、组织协调开展确认;

QC主管:

审核确认报告和报告;

质量部长:

批准确认报告和报告。

 

3.确认前确认

3.1人员确认

姓名

职务

职责

签名

日期

陈凯

QC分析人员

起草确认方案和报告,执行确认、组织培训

赵家宽

QC分析人员

协助执行确认

于勇

QC主管

监督确认的进行

3.2文件培训

序号

培训内容

是否培训

1

《LC-2040C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标准操作规程》(QC-3079)

是□否□

2

《LC-2040C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维护保养标准操作规程》(QC-3080)

是□否□

3

《液相色谱仪的校验操作规程》(QC-4002)

是□否□

4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方案》(PQP-QC072)

是□否□

5

《检验室安全管理规程》(QC-1018)

是□否□

 

3.3校验设备确认

序号

设备及要求

是否符合

1

秒表:

分度值不大于0.1 s

是□否□

2

分析天平:

最大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1mg   

是□否□

3

容量瓶:

10.0mlA级不少于10支

是□否□

4

温度计:

分度值不大于0.1℃

是□否□

5

以上设备应在校验有效期内

是□否□

3.4 标准物质和试剂确认

序号

标准物质、试剂及要求

是否符合

1

甲醇:

HPLC级

是□否□

2

纯水:

HPLC级

是□否□

3

丙酮:

分析级

是□否□

4

萘:

是□否□

检测人:

日期:

年月日

复核人:

日期:

年月日

4.确认依据及判断标准

4.1确认依据

4.1.1《LC-2040C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安装使用说明》

4.1.2《液相色谱仪校验规程》JJG705-2014

4.1.3《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

4.1.4《药品GMP指南》2010年版

 

4.2评判标准

4.2.1性能确认(PQ)

系统

校验项目

标准

输液系统

1、泵耐压

2、泵流量设定值误差SS

3、泵流量稳定性SR

4、梯度误差Gi

符合规定

±2%

2%

±3%

柱温箱系统

1、温度设定最大误差

2、温度稳定性

±2℃

≦1℃/h

检测器系统

1、基线噪音

2、基线漂移

3、最小检测限

5×10-4AU

5×10-3AU/30min

5×10-6g/ml

(萘/甲醇溶液)

整机性能

1、定性重复性

2、定量重复性

3、线性测定

≤1.0%

≤3.0%

相关系数R≥0.999

5.确认内容

5.1性能确认(PQ)

5.1.1输液系统确认

5.1.1.1泵耐压:

仪器连接完好后,以100%甲醇为流动相,流速0.2ml/min.启动仪器,待压力平稳后,观察10分钟,应无漏液现象。

卸下色谱柱,堵住泵出口(压力传感器以下),使压力达到最大允许值的90%,保存5分钟,应无漏液现象。

5.1.1.2泵流量设定值误差SS、稳定性误差SR:

启动仪器,按上表的要求设定流量,压力稳定后,用事先清洗称重过的容量瓶收集流动相,同时用秒表计时,收集上表规定时间流出的流动相,在分析天平上称重,按式

(1)、

(2)计算SS、SR

流量(ml/min)

次数

W1

W2

W2-W1

SS

SR

0.5

1

2

3

1.0

1

2

3

2.0

1

2

3

表1

注:

Fm=(W2-W1)/(ρ•t)

Ss=(

-Fs)/Fs×100%式

(1)

SR=(Fmax-Fmin)/

×100%式

(2)

式中:

Fm——实测流速;

W2——容量瓶+流动相的质量,g;

W1——容量瓶的质量,g;

ρ——试验温度下流动相的密度,g/mL;

t——收集流动相的时间,min;

——同一组测量的算术平均值,mL/min;

FS——流量设定值,mL/min;

Fmax—同一组测量中流量最大值,mL/min;

Fmin—同一组测量中流量最小值,mL/min。

5.1.1.3梯度误差Gi:

色谱条件:

色谱柱:

限流阻尼管流速:

2.0ml/min检测波长:

265nm

流动相A:

纯化水流动相B:

0.1%丙酮水溶液

以流动相A平衡系统,按表2梯度程序测试2次,记录色谱图。

画出B溶剂经5段阶梯从0%到100%B梯度变化曲线(如图1),求出由B溶剂变化所产生的每一段阶梯对应的响应信号的变化值Li;按下列公式

(1)计算每一段阶梯对应的响应信号值的变化平均值

;按下列公式

(2)计算五段阶梯对应的响应信号值的总平均值

;按下列公式(3)计算每一段阶梯的误差Gi,取Gi的最大值作为仪器梯度误差报告。

表2梯度程序

时间(分)

流动相A%

流动相B%

1.00

100.0

0.0

1.01

80.0

20.0

4.00

80.0

20.0

4.01

60.0

40.0

7.00

60.0

40.0

7.01

40.0

60.0

10.00

40.0

60.0

10.01

20.0

80.0

13.00

20.0

80.0

13.01

0.0

100.0

16.00

0.0

100.0

21.00

100.0

0.0

26.00

100.0

0.0

图1梯度组成准确度示意图

 

=

公式

(1)

=

公式

(2)

Gi=

公式(3)

式中:

————第i段阶梯响应信号值的平均值;

L1i————第i段阶梯第1组响应信号值;

L1(i-1)——第(i-1)段阶梯第1组响应信号值;

L2i————第i段阶梯第2组响应信号值;

L2(i-1)——第(i-1)段阶梯第2组响应信号值;

————5段阶梯响应信号值的总平均值;

Gi————第i段阶梯的梯度误差

表3

i

L1i

L1(i-1)

(℃)

L2i

L2(i-1)

Gi

1

2

3

4

5

5.1.2柱温箱系统确认

依次设定柱温箱温度为25℃,35℃,45℃值进行校验,这些温度应覆盖实验室使用的柱温范围,当使用柱温超出该范围时,需要增加该温度点校验。

设定待校验温度,待测温仪显示的温度稳定后,记录温度显示值,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每个温度点记录7次。

求出平均值,设定值与平均值之差为设定值误差△T,7次测量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控温稳定性误差Tc。

表4

设定温度

(℃)

次数

测定温度

(℃)

平均温度

(℃)

ΔT

(℃)

Tc

25℃

1

2

3

4

5

6

7

35℃

1

2

3

4

5

6

7

45℃

1

2

3

4

5

6

7

 

5.1.3检测器系统确认

5.1.3.1基线漂移和基线噪声:

色谱条件:

色谱柱:

C18柱流速:

1.0ml/min检测波长:

254nm流动相:

甲醇

在分析界面中点击基线检查,设置参数后,点击运行,工作站会自动记录30分钟,运行完毕后,机器自动计算出结果,给出是否通过的结论。

将运行界面复制到Word文档中,打印出来即可。

其他型号站基线漂移和基线噪声的测试方法:

按不同的仪器配置,设定检测器的灵敏度为最强灵敏度。

待系统平衡后,调整基线在图谱的中部位置,记录基线30分钟。

以图谱显示的刻度值,计算基线噪音和基线漂移值。

基线漂移:

________________<5×10-4AU

基线噪声:

________________<5×10-3AU/30min

5.1.3.2最小检测限:

按上述色谱条件,平衡系统。

取20µl的1×10-7g/ml萘/甲醇溶液进样,记录色谱图。

按下列公式计算最小检测限:

CL=

注:

Nd与H的单位应一致;分母中的20为进样体积,单位为µl。

式中:

CL——最小检测浓度,g/ml;

Nd——基线噪音高度;

c——标准溶液浓度,g/ml;

V——进样体积,µl;

H——标准溶液的峰高。

最小检测限(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4整机性能确认

5.1.4.1定性与定量重复性:

色谱条件:

色谱柱:

C18柱流速:

1.0ml/min检测波长:

254nm流动相:

甲醇

取1×10-4g/ml萘/甲醇标准溶液连续进样6次,记录色谱图,以萘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即为整机性能的定性与定量重复性。

进样次数

1

2

3

4

5

6

平均值

RSD

RT(min)

峰面积

表5

5.1.4.2进样针性能线性:

取1×10-4g/ml萘/甲醇标准溶液,分别以5μl、10μl、15μl、20μl、30μl的体积进样,记录色谱图。

重复测定3次。

以进样体积Vi为横坐标,以3次萘峰平均面积Ai为纵坐标作线性回归,得其线性方程及相关系数R。

表6

进样体积(μl)

5

10

15

20

30

平均峰面积

线性方程,相关系数R

5.1.4.3线性:

配置萘/甲醇标准溶液,使浓度分别为0.2×10-4g/ml、0.4×10-4g/ml、0.6×10-4g/ml、0.8×10-4g/ml、1.0×10-4g/ml、1.2×10-4g/ml以20μl的体积进样,重复测定3次,记录色谱图。

以进样体积Vi为横坐标,以3次萘峰平均面积Ai为纵坐标作线性回归,得其线性方程及相关系数R。

表7

样品浓度×10-4g/ml

0.2

0.4

0.6

0.8

1.0

1.2

平均峰面积

线性方程,相关系数R

6.再确认要求

6.1再验证周期

6.1.1设备大修后需再校验。

6.1.2由于检修、调整、迁移或其它原因,可能对设备的安装情况、主要技术参数和功能有影响时,应进行再验证。

6.1.3高效液相色谱仪的验证周期为12个月,更换部件或对仪器性能有怀疑时,应随时验证。

6.2再验证内容

进行设备的再校验,可针对设备性能中部分必须的项目进行再验证,而不一定要进行全面的验证。

 

7.确认结果汇总

7.1性能确认(PQ)

系统

校验项目

标准

测试结果

输液系统

泵耐压

泵流量设定值误差SS

泵流量稳定性SR

梯度误差Gi

符合规定

±2%

2%

±3%

柱温箱系统

温度设定最大误差

温度稳定性

±2℃

≦1℃/h

检测器系统

基线噪音

基线漂移

最小检测限

5×10-4AU

5×10-3AU/30min

5×10-6g/ml

(萘/甲醇溶液)

整机性能

定性重复性

定量重复性

线性测定

≤1.0%

≤3.0%

相关系数R≥0.999

8.结果评价

 

起草人/日期:

QC审核人/日期:

QA审核人/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