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高级.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65677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高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三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高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三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高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三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高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三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高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三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高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三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高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三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高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三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高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三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高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三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高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三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高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三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高级.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高级.docx

《三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高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高级.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高级.docx

三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高级

三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

    用恢复系作父本和不育系杂交,生产杂交种子的过程,叫做杂交水稻制种。

自1973年杂交水稻三系配套并投入大田生产以来,从最初每公顷制种几十千克产量到现在每公顷制种二、三百千克的产量,经历了一个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形成阶段、迅速发展阶段、比较成熟阶段,说明了杂交水稻制种的生产潜力是很大的。

由于不同的纬度,不同的海拔,不同的杂交组合,在制种技术上不能搞一刀切,不能按一种模式去操作。

各地应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和不同的杂交组合对一些技术措施和指标作一些适当的调整。

   1.选好制种田

                    

   (1)选好本田。

选择水利条件好、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病虫害少、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的大面积成片田制种。

                    

   (2)搞好隔离。

水稻花粉粒小而轻,能随风飞扬,花粉的传播距离很远,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可传播几十米,甚至上100米。

据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对花粉隔离的试验结果:

距离10米的,花粉混杂率为百分之五点二;距离20米的, 花粉混杂率在百分之二点三,距离30米的,花粉混杂率降到百分之一;距离40米以上的, 

才能杜绝异种花粉自然杂交。

所以,制种田周围50米以内,除父本外,不应有其它水稻品种,才能使不育系在开花期间,只接受单一父本的花粉,保证种子的纯度。

制种时的隔离方法有以下四种:

空间隔离、时间隔离、父本隔离和屏障隔离。

                     

    2.安排好“三期”

                    

   “三期”是指正确的播种期、适时的插秧期和最佳的抽穗扬花期,其中选择父母本最佳的抽穗扬花期,使花期相遇,是关系到制种产量高低和成败的关键。

杂交水稻制种方式较多,主要有春制、夏制和秋制等。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制种,首先要根据父母本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安排好它们的抽穗扬花授粉期。

其次要根据父母本各自从播种到始穗所需要的天数、叶龄、有效积温倒推,算出父母本的播差期和播种期。

再次要根据父母本各自的适宜秧龄期确定出适宜的插秧期。

                    

    (1)选择最佳的抽穗扬花期。

杂交水稻制种要注意把抽穗扬花期安排在气温、湿度适宜、雨水较少的季节,一般要没有连续3天以上的雨天。

据资料介绍,籼型三系杂交稻亲本理想的抽穗扬花期要求日平均气温24~28℃,花时气温28~32℃,昼夜温差8~9℃,相对湿度75~85℃,日照充足,有微风,在这种气候条件下,父母本花期花时相遇好,开花正常,异交结实率就高。

如果日最高温度高于35℃或日最低温度低于20℃,日平均温度低于22℃,花时穗部气温低于26℃或昼夜温差过大,开花较少,异交结实率降低。

田间相对湿度低于百分之六十五或高于百分之九十,对开花授粉有明显的不利影响。

粳型三系杂交稻亲本开花的适宜气温为23~30℃,下限温度为18~20℃,略低于籼型杂交稻,但不同的亲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在选择最佳抽穗扬花期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所制的组合特性而定。

如长江中、下游地区制汕优63组合较适宜的抽穗扬花季节一般在8月上旬。

因为长江中、下游这一带多数年份6月下旬和8月下旬出现有规律性的雨日;7月份又有“火南风”的威胁,9月份中、下旬有“寒露风”低温的危害。

为了避过这些不利因素,制种应以夏制为主,抽穗期安排到8月中旬为宜,缩小秋制或者把秋制改为早秋制种。

                    

     (2)算准父母本播种差期。

                    

     第一种,播始差期推算法,即生育期推算法。

是根据同一父母本在同一地区,或自然气候条件大体相近的地区,同一季节和大致相同的栽培管理条件下,一般来说从播种到始穗的天数是相对稳定的。

根据这一原理,即可推出算出父母本的播始差期。

播始差期的推算方法,是将父本从播种到始穗的天数减去母本从播种到始穗的天数之差,就是这一组合父母本的播始差期。

例如南优2号制种,其父本国际稻24在上海地区5月上旬播种,从播种到始穗约需105天。

母本二九南1号a在6月下旬播种,从播种到始穗约需52天,105天 -52天= 53天,则父母本播始差期从理论上讲为53天,在父本播种后到53天的时候播母本。

采用播始差期推算法计算父母本的播始差期,其优点是比较简单容易掌握,但只适宜年际之间气温变化小的地区和季节制种,同时还应考虑到所用的种子是新种子还是陈种子,播种量的多少,秧龄期的长短,秧苗素质的好坏,田间管理条件及当时的气候特点等因素,不可简单盲目照搬,以免造成花期不遇。

                    

     第二种,叶龄差期推算法。

根据同一父母本在同一地区、同一季节制种,不同年份,播种期和田间栽培管理条件大体相同的情况下,其主茎叶片数是相对稳定的。

根据这一原理,即可推算出父母本的叶龄(片)差,其方法是:

将父本从播种到始穗的叶龄减去母本从播种到始穗的叶龄之差,就是该组合父母本的播种叶龄差。

例如南优2号在广西博白制种,父本国际24于2月上旬播种到始穗时叶龄为18片叶,母本二九南1号a在3月下旬播种,从播种到始穗时叶龄为10片叶,则父母本的叶龄差为8片叶,就是说当父本国际24播种后长到8片叶左右时,就播母本二九南1号a。

应用这种方法,关键是要准确观察父本的叶龄,从秧田到大田,要有专人定点定株定时观察记载,每三天观察一次,以第一期父本为准,如果是三期父本,则以第二期父本为准。

一个点要观察10株以上,从观察到的全部株数中去掉一个最高叶片数和一个最低叶片数后的平均叶龄作为推算父母本播种期的依据。

具体做法是:

首先定株。

从秧田开始,按亲本和秧田类型,各选择有代表性的秧苗10株以上,按株编号,插杆子做标记,定为观察对象,供观察记载用的秧苗要分散选取,要有代表性。

移栽时,将这些秧苗插到有代表性的制种田,继续对号进行观察。

其次观察记载。

只观察记载主茎叶片的生长情况。

从主茎第一片完全叶算起,每长出一片完全叶,就用红漆或红印泥在叶片上作个记号,以区别叶片长出的先后顺序,每三天观察一次,到父本叶龄接近母本播种期时,应每天都进行观察。

记载叶龄的方法一般采用“三分法”即新叶现心未展开时为0.2叶;新叶伸出一半左右,但没有完全展开时为0.5叶;新叶叶片全展开时为0.8叶。

每次观察记载完毕,计算出平均数,以代表全田的叶龄。

                    

     第三种,有效积温差推算法。

用父母本播种到始穗的有效积温差来确定父母本播差期的方法,叫有效积温差推算法。

一般感温性的水稻品种在同一地区即使 播种期不同,播种至抽穗有效积温是相对稳定。

一般水稻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为12℃,上限温度为27℃。

有效积温的计算方法,就是把从播种到始穗每天大于12℃和小于27℃之间的温度统统加起来,就是该亲本从播种到始穗的有效积温。

有了父母本从播种到始穗期累计的有效积温,就可以算出它们之间的有效积温差。

例如南优2号在南宁制种,父本国际24一般有效积温为1133℃,母本二九南一号a有效积温为690℃,1133℃-690℃= 443℃,443℃就是南优2号父母本同时始穗的有效积温差。

从父本国际24播种后的第二天起,将每天大于12℃以上的温度(日平均温度)累加起来,当加到443℃的那一天,即为母本二九南一号a的播种期。

应用此方法,虽然可以避免由于年度间温度变化所引起的误差,但还是避免不了秧田期间因栽培管理不同所造成秧苗生长快慢的误差。

                    

    以上三种方法,如果单独使用某一种算法来安排父母本的播种差期,都有不足的地方。

因此,各地在制种过程中,都要将三种方法综合起来考虑,以确定播差期。

大多数地方的经验是,以生育期为基础,积温作参考,叶龄差为依据,结合父母本特性来确定其播差期。

春制由于气温不稳定,大多用叶龄差法,参考积温差和生育期;夏制和秋制由于气温比较稳定,大多采用生育期法,参考叶龄和积温差。

在实际操作的时候,还要考虑到父本播种的迟早,当年气温变化、水肥条件以及秧苗素质等再来稍作调整。

如父本比往年播种提早,而播后的气温也比往年偏低,生育期往往会略有延长,主茎叶片数也会稍有增加,因此母本可以推迟一点播种。

                    

   (3)适时插秧期。

在安排好最佳抽穗扬花期和播种差期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组合父母本的特性安排适龄的插秧期。

所谓适龄,不仅包括秧苗播种到插秧所需要的天数,而且还包括秧苗叶片的多少,即叶龄。

不同稻类的品种,主茎叶片数不同。

一般育大苗秧时,早稻品种秧苗叶片数控制在该品种主茎叶片数的百分之四十五内比较适宜;中稻品种秧苗叶片数控制在该品种主茎叶片数的百分之五十左右较好,超过这个范围,秧苗容易出现老化现象甚至产生早穗。

同时,适龄秧适期栽插,能使秧苗在本田有足够的营养生长期,以利于长出一定数量的根系和分蘖叶片,为下一阶段的幼穗发育、抽穗结实等生殖生长奠定基础。

    3.培育适龄多蘖壮秧

                    

    俗话说:

“秧好一半谷”,培育适龄多蘖壮秧是制种获得高产的基础。

据象州县农科所调查,在南优2号制种田,二九南1号a带两个以上分蘖的壮秧,始穗期比不带分蘖的弱秧提早5天,单株分蘖多5.9个,每株平均实粒数多6.3粒,增产百分之四十一点五。

壮秧的标准有三条:

第一,扁蒲粗壮分蘖多。

母本秧龄20~23天,有5~6片叶,秧苗要是三叉苗,带2~3个分蘖;父本秧龄32~37天,一、二、三期父本要有10、9、8片叶,相应要带4~8个蘖。

第二,根系发达白根多。

秧苗移栽前长出的那些黄褐色的老根,一般插到大田后很快死去,只有那些白色粗壮的新根,带到大田里才能继续生长,新根、白根越多,移栽后返青快,分裂快。

父母本秧苗在移栽时,每粒谷苗白根应在20条左右。

第三,秧苗均匀整齐,叶色浓绿,叶片肥厚而挺立,没有病虫危害。

培育适龄多蘖壮秧,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做好秧田。

秧田要选择土质好,肥力中上等,背风向阳,排灌方便,远离村庄,禽畜不易危害的田块。

秧田要做到田平、沟直、泥融。

1.6米开厢,沟宽17厘米、深10厘米,四周开好围沟,如果是春制,还要准备好农膜拱架等。

秧田要多施有机肥,在播种前10~15天,每公顷施猪牛粪或人粪尿15000~18000千克作基肥,播种前一天,每公顷再施600~750千克磷肥、357千克钾肥、150千克碳酸氢铵作面肥。

                    

   (2)种子处理。

浸种前要抢晴将种子翻晒1~2天,增加种子的活力。

筛选种子,除去混杂于种子中的发芽谷粒、泥块、病粒等。

浸种时先用盐水选种,除去秕谷,再用百分之五十的多菌灵500倍或百分之五十的托布津1000倍液,也可以用百分之二十的强氯精300倍液进行种子消毒,药液一定要浸没种子,浸种消毒时间12~24小时,然后用清水洗净药液后再进行浸种。

浸种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多起多落浸种法。

种子消毒后,先将种子浸种12小时,以后每天起落4~5次,每次起水1~2个小时,但要保持谷壳湿润,每次落水不少于6小时,避免种子吸水不足,而影响种子发芽率。

第二种是日浸夜露法。

将消毒后的种子装入纱网袋、尼龙网袋或者透气的麻袋内,吊在清洁的水里,流水里更好,以种子没入水中为度。

白天将种子浸入水中让其充分吸水,促使种子体内的酶类活动,夜里将种子取上来,薄摊于室内篾簟或草席上通气。

以后每天这样反复进行,直至种子露白后进行催芽。

第三种是间歇浸种催芽法。

将消毒后的种子,第一天在清水内浸种12小时,然后将种子从水里拿出来薄摊于室外草席上露籽过夜,第二天再在清水里浸种12小时后,再拿上来放到40℃的温水里浸5~10分钟,然后保温催芽,每隔6~8小时用温水淋种子1次,注意上下翻动,以利受热均匀和适当通气,促使发芽整齐、粗壮。

在催芽时一定要把握好温度,做到高温(35~38℃)破胸,恒温(25~28℃)催芽,当芽长到半粒谷长,根长到一粒谷长时,就可抢晴播种。

 

    (3)稀播匀播。

秧田播种量的多少,对秧苗素质影响极大。

稀播匀播能提高秧苗素质,培育出多蘖壮秧。

一般来说,秧田播种量要根据母本及各期父本要求的秧龄长短来定,秧龄长的可以播稀些,秧龄短的可适当播密些,具体每公顷秧田的播种量可用公式计算:

                   秧田播种量(千克/公顷)=(50-秧龄天数)×7.5

                    

     如秧龄为30天的,每公顷秧田播种量则为150千克。

播种时要带秤下田,按每公顷播种量分厢过秤,分次播种,先少后补,落谷均匀,疏密一致,播后压种,盖好盖种肥,以种子不见天为度。

这样能使秧苗个体有均匀的营养面积和空间,通风透光好,增加日照,提高光合利用率,增加养分的积累,使群体分蘖生长健壮一致。

在制种基础好地方,可采取两段育秧,有利于培育多蘖壮秧,提高成穗率与单位面积颖花量。

具体做法是:

整好秧田后,头段每公顷均匀播种1500千克,当秧苗长到2.5叶时就寄插,秧苗素质随寄插密度不同而不同。

实践证明,双株或三株寄插,密度一般以10.0厘米×13.6厘米为宜。

寄插田的管理措施与秧田基本相同。

从寄插田移栽到制种田的时期要适宜,早中熟组合为7~8叶期,迟熟组合为8~9叶期。

    (4)秧田肥水管理。

在三叶期前,保持沟中有水,厢面湿润不裂口,以利增气, 促使扎根直苗。

如晴天厢面过干,可灌一次跑马水保持厢面湿润,高温烈日的中午,厢面不能留水层,以防烫死种苗。

三叶期后以湿为主促分裂,必要时,适当烤田,以防秧苗徒长,移栽前5~7天灌水上厢面,上水后不能再断水,以免增加拔秧困难。

在施肥方面,父本1叶1心期施断奶肥,每公顷用尿素60千克左右; 2叶1心期施攻蘖肥,每公顷用尿素60~90千克;3叶1心施壮蘖肥,每公顷用尿素37~45千克,5~6叶开始露田炼苗,促稳长,使叶片直立不披垂, 叶色青绿。

母本1叶1心期,每公顷施尿素60千克,2叶1心期,每公顷施尿素112千克。

父母本移栽前3~4天要施起身肥,每公顷施尿素37~45千克,以增加返青能力,促进返青成活。

同时要注意防治稻蓟马、稻瘟病等病虫的危害。

秧苗移栽时,做到“三带”,带蘖、带肥、带泥移栽。

    4、施足底肥,合理密植

                    

    (1)施足底肥,配方施肥。

制种田要搭好高产苗架,必须适氮、高磷、钾栽培,氮、磷、钾的比例约为1:

1:

1.5。

父本的底肥每公顷可用牛栏肥1200千克、过磷酸钙60千克,先堆沤5~7天,在第二期父本插秧前施入父本行内,接着插第二期父本,插后5天深施一次球肥。

球肥配方为每公顷尿素60千克,氯化钾45千克,猪牛粪750千克,肥泥土1050千克,加适量的水混合,用手取100~150克捏成团,离每棵父本稻蔸7厘米左右施一个球肥,深约7厘米。

                    

    母本的生育期较短,在施肥上应采用“一次入库,全层施肥”方法,以利控制剑叶长度。

母本移栽前三天,制种田每公顷施人畜粪15000~22500千克,堆沤过的油枯450~600千克,碳酸氢铵375~450千克,氯化钾150~225千克,过磷酸钙750千克,硫酸锌22~30千克,加呋喃丹30~45千克一并施入,将泥推平融合后插母本。

    (2)扩大行比。

行比是指繁殖田或制种田父本与母本行数的比例。

行比愈大,母本就愈多,基本苗数就多。

父本植株高于母本植株,高差越大其行比可适当大些。

春制和夏制,由于父本营养生长期较长、分蘖多、花粉量大,行比也应适当大些。

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关键技术

    水稻是我国消费人口最多的作物。

自80年代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取得重大突破以来,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近10年来种植面积一直占水稻总面积的一半左右,产量则占水稻总产量的60%。

现将我们多年实施的大面积超高产制种关键技术归结下。

    一、建立制种基地

    制种基地的条件必须满足杂交水稻制种所需要的条件如隔离、光照、温度、土壤肥力、排灌系统等。

在此前提下,选择海拔300—500m丘陵山区为好。

因山区隔离条件好,平均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相对湿度高5%—10%,风速小,亲本播始历期延长2—3天,有利于种子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二、合理安排花期和播差期,保证花期花时完全相遇

    杂交稻制种要达到最佳花期,既要求抽穗扬花期的天气适合扬花授粉,又要求父母本盛花期最大程度地相遇。

实践证明,父母本最佳抽穗扬花期要求:

晴天多,无连续3天以上阴雨天气,11:

00—14:

00气温大于23℃小于35℃,相对湿度75%—90%,昼夜温差8℃左右。

因此,首先要根据基地气候条件选择最佳扬花授粉期,再根据亲本生育特性确定播差期。

一般1期父本制种时,安排母本比父本早1—2天始穗;2期父本制种时,父本早母本1天或同期始穗,才能达到盛花相逢。

但在实施中还要认真搞好花期预测,及早调节。

确定播差期的方法是:

叶差与时差相结合,以叶差为主,时差为辅。

若父本前期出叶速度快,应延长叶差,缩短时差;反之则缩小叶差,延长时差。

1期父本制种叶差比2期父本制种相应缩小0.5—0.7叶,时差缩短3—4天。

    三、加强栽培管理,创建高产群体

    

(一)培育多蘖壮秧并适龄移栽

     实践证明,要创制种高产稳产,应以秧田攻蘖为主,大田攻苗为辅。

父母本均应统一浸种、消毒和催芽,分户育秧;父本要两段育秧,母本要匀播、稀播,并使用多效唑促秧苗矮壮多蘖。

母本播种量在150—180kg/hm2之间,秧田与大田面积比为1:

2.5—3.0。

秧苗1叶1心时施尿素30—37.5kg/hm2:

作断奶肥,并用1200g/hm2多效唑对水600kg均匀喷施。

2叶1心时施尿素45.0—52.5kg/hm2作分蘖肥,3叶1心时施尿素60kg/hm2加钾肥37.5kg作壮秧肥,移栽前5d用尿素75kg/hm2作送嫁肥。

3叶前湿润灌溉,3叶后灌浅水,移栽前灌深水,注意防治病虫害。

父本6.5叶移栽,有3—4个蘖;母本5.5—6叶移栽,有2—3个分蘖,秧苗带蘖率90%以上。

    

(二)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

    影响制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母本穗数和每穗实粒数,与千粒重关系不大。

所以父母本要有适宜的行比。

合理的父母本行比依制种组合不同而异,早熟组合以2:

14—16,中熟组合2:

16—18,迟熟组合2:

18—20为宜。

父本株行距为16.7cm×33.3cm,母本株行距为13.3cm×l3.3cm,父母本间隔23.cm。

父母本均插2粒谷,分别插足4.5万和43.5万穴/hm2,保证抽穗时父本有效穗120万/hm2,母本有效穗360万/hm2,颖花比为1:

3。

    (三)采取多种途径提高异交结实率

    杂交水稻制种异交结实率的高低对产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提高异交结实的途径有多种,其中最简单有效措施是:

①培养强壮父本。

超高产制种宜采用1期父本,它具有花粉密度大、花期集中等优点,可增产10%—15%。

具体做法是父本移栽时大田应开沟施农家肥12—15t/hm2,碳铵和过磷酸钙各225kg/hm2,返青后追尿素150kg/hm2作分蘖肥,并根据情况施适量微肥如锌肥等,以后结合母本追肥一并进行,使父本每穴成穗30个以上。

②培育理想剑叶。

理想剑叶的定向培育应早施和巧施氮肥,移栽前结合大田整地,以有机肥为主,肥料一次入库。

在剑叶生长敏感期(幼穗分化I—Ⅲ期)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控制剑叶在20—25cm之内。

③巧用激素。

即合理使用“九二O”以消除母本包颈,提高柱头外露率。

“九二O在母本见穗5%—10%时喷施,连续喷3天,每天一次,上午8:

00—10:

00喷施,总用量180—270g/hm2(视不育系特性),每次对水600—700kg/hm2均匀喷施,3次用量的比例为2:

5:

3,第2、3次父母同时喷。

另用“九二O”养花,即正常喷施后隔1天,每天09:

00—10:

00用15g/hm2单喷母本,连续养花3天,能有效延缓柱头老化。

此外应结合使用其他花时调节剂如增效调花宝、“九二O”增效剂、调花灵和硼肥等,这些激素对提早花时、提高结实率有显著作用。

如在母本破肚时喷30—45g/hm2增效调花宝,或在盛花期前喷750ml/hm2调花灵或硼砂,可提早母本花时30min,提高结实率5%—8%。

④辅助授粉。

人工辅助授粉是提高结实率的重要一环。

开花期坚持每天在10:

30—12:

30于父本散粉高峰期赶粉3—4次,改传统的拉绳赶粉为双杆赶粉(杆长160cm),轻推、重摇、慢回手。

遇阴雨天抢雨停间隙或雨后现晴及时赶粉。

    四、及时除杂,适时收晒

    纯度和质量是杂交稻种子的效益和生命,杂交一代种子纯度每下降1个百分点,大田栽培产量下降80—100kg/hm2。

因此在整个制种过程中不但要严格隔离异源花粉,还要在秧苗期、分蘖盛期、破口期和成熟期,根据株叶型、叶色、长势、熟期等严格去杂去劣,保证父母本田间杂株率0.5%以下。

种子一旦成熟,应及时收割,单独脱粒、晒干,扬净入袋,严防机械混杂,保证种子质量。

杂交水稻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制种的单位面积产量是由单位面积内的有效穗、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千粒重几个方面来决定的,要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即夺取水稻制种的高产,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推广一期父本制种技术:

                           

   一期父本抽穗历期比二、三期父本的要缩短3—5天,父母本同时抽穗率达70%左右,比二、三期父本制种增加20—30%,在增加花粉密度的同时,提高了花粉利用率,父母本盛花相遇的机率显著提高,克服了花期重叠的问题;父本花粉量增多,花粉密度增大,异交结实率提高。

                           

   栽培技术工对父本实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大田营养生长期,增加总苗数和有效分蘖,提高有效穗数,促早生快发,缩短母本出穗历期,为花期相遇创造理想良好的条件。

                           

   为使父母本盛花相遇,在安排父母本花期时要求早熟组合母本早于父本1—2天始穗,中熟组合要求父母本同时抽穗,迟熟组合要求早于母本1—2天始穗。

父本插双株或三株,力争父本每亩有效穗达7—10万株,颖花数达700—900万。

   二、推广增加单位面积内母本总颖花数的综合农艺措施:

                           

   一要根据不同组合确定好父母本播差期,选择适当的父母本播种期和移栽期,搞好花期预测和调整。

二要保证母本用种量,大田用种量保证在2.7-3.0Kg/亩,同时采取稀播育壮秧,育优质分蘖秧苗。

三是把父母本行比定为2:

14或2:

16,尽量多插母本,母本插足基本苗,每蔸插双株带蘖秧,插植密度2╳13.2cm,通过以上措施,使每亩母本有效穗达到20—23万,总颖花数达到2100—2400万。

四是科学施肥,母本每亩要达2000万朵以上颖花,需纯N17.5Kg,N、P、K比例为2:

1:

1.5,坚持以基肥和有机肥为主。

五是合理灌溉,前期湿润,灌水相间管理,中期灌浅水,后期干湿灌溉,为制种夺取高产打下基础。

   三、推广综合措施,提高异交结实率,增加千粒重。

                           

   在全面推行一期父本措施的基础上,还需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如施用多效唑、KH2PO4、尿素和硼肥调节花期,重视后期施肥,以及始穗及齐穗期叶面喷施“P20”、“KH2PO4”、尿素等,迅速解除母本包颈,加大开颖角度,提高午前花比例,从而提高父母本花时相遇率,达到加快灌浆速度,尤其是增强弱势花的灌浆能力,以增加千粒重。

在父本散粉高峰期采取人辅助授粉方法,增加母本柱头授粉机会,提高异交结实率,从而提高制种产量。

   四、坚持综合防治稻粒黑粉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