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井下避险装备移动式救生舱生产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65798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93 大小:24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用井下避险装备移动式救生舱生产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矿用井下避险装备移动式救生舱生产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矿用井下避险装备移动式救生舱生产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矿用井下避险装备移动式救生舱生产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矿用井下避险装备移动式救生舱生产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矿用井下避险装备移动式救生舱生产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3页
矿用井下避险装备移动式救生舱生产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3页
矿用井下避险装备移动式救生舱生产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3页
矿用井下避险装备移动式救生舱生产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3页
矿用井下避险装备移动式救生舱生产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3页
矿用井下避险装备移动式救生舱生产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3页
矿用井下避险装备移动式救生舱生产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3页
矿用井下避险装备移动式救生舱生产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3页
矿用井下避险装备移动式救生舱生产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3页
矿用井下避险装备移动式救生舱生产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3页
矿用井下避险装备移动式救生舱生产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3页
矿用井下避险装备移动式救生舱生产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3页
矿用井下避险装备移动式救生舱生产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3页
矿用井下避险装备移动式救生舱生产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3页
矿用井下避险装备移动式救生舱生产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3页
亲,该文档总共9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用井下避险装备移动式救生舱生产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

《矿用井下避险装备移动式救生舱生产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用井下避险装备移动式救生舱生产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9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矿用井下避险装备移动式救生舱生产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

矿用井下避险装备移动式救生舱生产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矿用井下避险装备移动式救生舱生产建设项目

项目申请报告

 

附录

一、附表

1.建设投资估算表(附表7-1)

2.流动资金估算表(附表7-2)

3.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附表7-3)

4.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7-4)

5.外购原材料费估算表(附表7-4-1)

6.外购燃料和动力费估算表(附表7-4-1)

7.工资及福利费估算表(附表7-4-2)

8.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附表7-4-3)

9.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附表7-4-4)

10.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7-5)

11.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附表7-6)

12.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附表7-7)

13.利润与利润分配表(附表7-8)

14.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附表7-9)

15.资产负债表(附表7-10)

16.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附表7-11)

二、附图

1.山东xx矿业机械有限公司矿用井下避险装备移动式救生舱生产建设项目区域位置图

2.山东xx矿业机械有限公司矿用井下避险装备移动式救生舱生产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三、附件

1.山东省建设项目招标方案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1.1项目申报单位

1.1.1申报单位概况

企业名称:

山东xx矿业机械有限公司

项目法人代表:

xx

项目负责人:

xx

公司电话:

xxxxxxx

传真:

xxxxxxx

邮编:

xxxxxxx

通讯地址:

山东省xx市铁北东街3号

1.1.2企业整体概况

山东xx矿业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性的专门从事煤矿新产品研制、新技术开发的科研型技术企业。

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现有职工300余人,大专以上学历占20%以上,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占职工总人数20%,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26人。

具有机械、液压、化工、电气控制等专业配套技术人才,技术人员多年从事煤矿和煤机生产工作经历,具有丰富的煤机产品研发经验。

公司主要致力于煤矿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生产的主要产品有:

矿用皮带运输机、刮板运输机、电缆拖挂单轨吊等井下运输产品;气动双液注浆泵、气动螺杆式喷涂泵、自动气动潜水泵等气动产品;以及锚杆(锚索)试验台、扭矩试验台等矿用产品检测仪器设备等。

“立足矿山,服务矿山”是公司发展的基础,”xx矿业、科技xx”是公司发展的愿景。

本公司始终坚持“靠科技创新品、强管理抓质量、不断改革进取”的质量方针,依靠”最大限度满足客户要求”的经营理念,竭诚为广大顾客服务,我们将不懈努力,让”xx矿业”成为我国煤炭行业中的一流品牌。

1.1.3项目申请报告编制单位

xx工程咨询公司

资格等级:

甲级

工程咨询资格证书:

工咨甲

发证机关: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1.4项目申请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发布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通知》(发改投资[2007]1169号);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国家、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行业部门的发展规划;

4、山东xx矿业机械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资料。

1.1.5项目申请报告研究范围

本项目申请报告的主要研究范围包括:

1、申报单位概况

2、拟建项目概况

3、建设用地和相关规划

4、资源利用和能源消耗分析

5、环境影响分析

6、经济效益分析

7、社会效果分析

1.1.6项目申请报告编制原则

1、对方案进行充分论证,提出技术先进、成熟可靠、经济合理、符合国情的工艺路线。

2、认真总结吸收各生产厂家的经验,改进工程设计,提高设计质量。

3、采用国内最新科研成果及先进技术,在稳妥可靠的前提下,结合我国国情和企业实际情况,提高自动化水平,体现国内技术先进水平。

4、在设计中充分利用原厂内现有公用工程设施、生产设施、生活福利设施,降低工程投资。

5、认真贯彻国家环保法,设计中采用切实可行的措施治理”三废”,使”三废”排放满足国家及山东省地方标准要求。

6、认真贯彻劳动部《关于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卫生安全监察的规定》和消防要求。

7、认真执行国家计委《关于在设计中贯彻节能、合理利用能源》的通知精神,努力降低能耗。

1.2项目概况

1.2.1项目名称

矿用井下避险装备移动式救生舱生产建设项目

1.2.2项目建设背景

我国是全球第一矿难大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煤炭在能源生产的大格局中占有绝对的比重,达到了近70%。

中国的煤炭产量占世界煤炭产量的1/3,而中国煤矿矿难死亡人数占世界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的4/5。

世界上发生的20起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煤矿灾难中,有8起发生在中国。

2003年全世界产煤约50亿吨,死亡人数8000人左右,中国煤炭产量16.6亿吨占33.2%,而死亡人数达6434人占80.4%;2004年,中国煤炭产量17亿吨,占世界的34%,死亡人数达6027人,占世界矿难死亡人数的80%。

2009年全国煤矿事故死亡总人数2631人,近两年来,死亡的绝对人数虽有所下降,但在全球所占比例仍然最高。

国务院在2010年7月发布《关于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文中在”三、建设坚实的技术保障体系”中,”9.强制推行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明确要求全国所有煤矿和非煤矿山三年内(即到2013年6月)必须配备”紧急避险系统”,逾期未安装的,依法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生产许可证。

明确了我国煤矿、非煤矿山在三年内必须装备救生舱。

“可移动式救生舱”作为一种新型紧急避险等待救援的自救逃生装置,其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救生舱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安全防护系统、氧气供给保障系统、空气净化与温湿度调节系统、环境监测系统、通讯系统、照明和指示系统、动力供给系统、生存保障系统。

形成多级防护系统,将大大降低我国煤矿事故的死亡率。

救生舱的研制使煤矿救援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救生舱投入使用,将为煤矿生产又提供了一层保障,将能很好的促进煤矿的安全生产。

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为促进我国矿场安全开采长期发展,响应地方发展政策,经过前期市场调查、技术分析,山东xx矿业机械有限公司拟新建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生产线。

增加公司产品种类,完善产业链条。

目前,本项目建设条件已经具备,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1.2.3市场分析及预测

1、紧急避险设施概述。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为入井人员提供自救器、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线、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等。

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是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重点。

紧急避险设施是指在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人员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闭空间,主要包括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可移动式救生舱。

该设施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本条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系统是一个庞大的、有机的、互补的复杂系统,可移动式救生舱则属于”六大系统”中的紧急避险系统中的一种紧急避险设施。

矿用移动式救生舱及避难硐室隔离舱和设备舱是井工煤矿和非煤井下矿山必备的救生设备设施。

该设备集生命科学、环境自动化监测、工业自动化控制、军工科技、数字化通讯、高端制造业等高科技含量于一身的矿用救生系统。

该系统具有高科技、高风险、高投入、高集成的特点。

同时该救生设备具有系统复杂,市场门槛高的特点。

可移动式救生舱按外壳材质可划分为硬体式和软体式。

按械结构特点可划分为组装式(救生舱舱体为组装式结构)、整体式(救生舱舱体为一整体机械结构)、其他。

硬体式救生舱一般用用钢材等硬质材料制成,具有一体式、分节组装式等类型。

软体式救生舱采用阻燃、抗静电、耐高温帆布等软质材料制造,在突发紧急情况下依靠快速(几十秒至几分钟)自动充气膨胀架设。

矿井可移动式应急救生舱是设置在矿井下各危险工作区域的密闭空间,整体设计上能够做到气密,并能抵御一定的外力冲击,内部通常有氧气(O2)供给系统、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碳(CO)净化系统、供电系统和通讯系统,以及相应的监视、防护措施,同时还有足够的水和食物。

矿难发生后,无法直接转移到安全区域的人员可以进入救生舱空问,关闭舱门与外界有害环境隔绝,随后运行内部各救生系统,产生O2,处理CO、CO2,等有害气体,检测密闭空间内各类环境参数,将空间内环境维持在人类生存的适宜条件。

救生舱系统构成:

救生舱要保证内部避难人员生存,就必须依靠舱内设备持续稳定地提供可呼吸的空气,同时对人呼出的气体及时进行处理,吸收CO2等废气,将舱室密闭空间内气体各组分含量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同时,人体和仪表设备在正常情况下均会向空间辐射热量,灾变状态下舱外也可能处于持续的高温环境中,这些情况均会导致救生舱内温度上升,因此必须依靠空气调节设施对温度进行控制,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根据救生舱所需实现的功能,救生舱可划分为安全防护系统、氧气供给保障系统、空气净化与温湿度调节系统、环境检测系统、通讯系统、照明及指示系统、动力供应系统、生存保障系统,各系统形成多级防护体系。

2、国外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发展

国外生产救生舱产品远远早于国内,技术成熟程度高于我国,国际市场技术成熟,但是产品价格过高。

美国:

目前煤矿井下配备避难所1193台(个)。

其中:

软体式救生舱1000台(占80%以上);硬体式救生舱123台;避难硐室70个。

加拿大:

自1928年的Hollinger矿火灾(39人死亡)后,就出现初期避难所,利用压缩空气通过面罩提供O2;后来出现了有害气体处理系统,处理空气中的CO和CO2;自1980年后,在金属矿山得到广泛应用,现被法律强制建立。

南非:

自1970年就出现避难所;1986年Kinross金矿矿难(死亡177人)后,法律强制井工矿山必须设立避难所。

南非煤矿开采深度浅,一般采用硐室+大直径钻孔方式。

澳大利亚金矿自2000年一直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目前已是法律的基本要求。

①国外救生舱开发情况

南非:

——Survivair-RRC——硬体式

美国:

——STRATA——硬体舱、软体舱、中继站

——ChemBio——主要为软体舱

澳大利亚:

——MineARC:

——硬体舱

加拿大:

——RANA:

——硬体舱、空气供给与废气处理设备

德国:

——DREGER:

——硬体舱、快速充气站

英国:

——Molecular:

——有害气体处理设备

②国外救生舱的基本特点

具备基本功能,包括气密、隔热、防护、供氧、有害气体去除、环境监测、通讯指示等,但具体指标不同。

防护时间:

24-48h,MASH规定96h,但认证尚在进行;

舱体强度:

未见抗爆、抗冲击具体指标(MASH规定15psi);

电源:

美国、澳洲倾向无源(非煤有源);南非用铅酸蓄电池;

供氧:

南非多用化学氧;美国、澳洲、加拿大多用压缩氧;

空调:

早期没有设置,随着防护时间和环境适应性要求的提高,降温系统可能成为必要组件。

主要4种方式:

电力空调、蓄冰降温、液态CO2汽化、通风降温;

舱内空气流动:

具备促进舱内空气流动的相关措施;

过渡仓结构:

必要要求。

3、国内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发展

目前煤炭安全服务行业尚处于不完全竞争时期,涉及该领域的并能够自主研制矿用紧急避险设施的公司更是凤毛麟角。

国内井下救生舱开发情况: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早将救生舱研究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目前超过20家单位从事相关产品研发。

通过专家评审有3家;取得安全标志(新产品)有1家;软体式救生舱主要研发单位(3家);国内井下救生舱开发情况硬体式救生舱主要研发单位(15家):

中国矿大(无锡永神利)就位列其中;避难硐室用设备主要研发单位(4家)。

国内井下救生舱研发基本特点是起点高。

在充分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将潜艇、船舶、高楼逃生等领域高新技术用于井下避险设施研发,产学研紧密集合,相关领域单位积极参与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借鉴、吸纳国外先进技术,处于研发探索初期。

救生舱是生命工程,应实用、安全、可靠,尽可能采用能够提高可靠性的高技术成果。

技术引进或相关领域技术采用尚处于组装、仿造、借用阶段。

大部分救生舱未经实践检验,需通过实用不断优化调整,尚未建立产品标准和设计、安装、使用、维护、管理规范。

4、市场需求分析预测

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长期占主导地位。

我国煤矿95%是井工煤矿,生产环境相对比较恶劣,矿难发生相对频繁,每百万吨死亡率是先进国家的数十倍甚至一百倍。

2011年,全国煤矿发生事故1201起、死亡1973人。

2011年,全国非煤矿山发生事故871起,死亡1060人。

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事故总量仍然很大,非法违法生产现象严重,重特大事故多发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监局副局长赵铁锤强调:

《暂行规定》明确了所有井工煤矿应按照规定要求建设完善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并符合”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要求。

2012年6月底前,所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中央企业所属煤矿和国有重点煤矿中的高瓦斯、开采容易自燃的矿井要完成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

2013年6月底前,其他所有煤矿要完成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发展煤矿安全装备制造业,被提高到相当的高度来认识。

将检测、监控、安全避险、安全防护等安全设备列入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支持范畴。

国家对煤矿和非煤矿山的井下安全避险设施建设给出了明确的时间底线,属于非常权威的指令性强制执行任务。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有煤矿2万多个,煤矿工人550万人。

国有大中型煤矿2000多个,平均每个煤矿有主巷道10条,开采巷道合计大约6万多条。

《暂行规定》要求: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建设采区避难硐室。

突出煤层的掘进巷道长度及采煤工作面推进长度超过500米时,应在距离工作面500米范围内建设临时避难硐室或设置可移动式救生舱。

其他矿井应在距离采掘工作面10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设置可移动式救生舱。

据统计全国煤矿在建项目7039个,新增能力15亿吨/年。

全国还有5000余处煤矿列入了整合技改和兼并重组。

目前安全基础条件差、安全保障和防灾抗灾能力低的小型煤矿还有近1万处,老矿井约占矿井总数的30%左右。

全国非煤矿山8万多家,其中地下矿山近1万家。

据国家能源局提供的统计数字,截止到2011年底,全国共有煤矿14423座,总产能36亿吨。

如果每个煤矿按20个应急避险舱配备,每个应急避险舱平均投资150万元,则全国总投资为5768亿元。

按照国务院规定,到2012年底,全国所有煤矿都要安装应急避险舱,平均每年的市场容量在2884多亿元。

截止2011年底,全国共有非煤矿山78146座,尾矿库11897座。

按照每个矿山10个应急避险舱配备,每个应急避险舱平均投资150万元,全国应投资18008亿元。

按照国家安委会的规定,到2013年底,全国所有非煤矿山都要安装应急避险舱,平均每年的市场容量为6002多亿元。

综上所述,煤矿企业和非煤矿山年市场容量约为8886亿元。

国内矿用救生舱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国外生产救生舱产品虽远远早于国内,技术成熟程度高于我国,但是产品价格明显过高。

国内厂家与外国合作开发生产救生舱,国产产品有价格优势,将来出口开拓国际市场,同样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1.2.4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位于山东省xx市新驿镇工业园区,济阳路以西,东西路以北。

xx市地处山东省西南部,北纬35°23′31″~35°43′17″,东经116°35′21″~116°53′36″。

北邻宁阳县,西靠汶上县,南、西南分别与邹城市、任城区接壤,是山东省鲁西南大都市的经济中心。

xx东扼京沪,西跨京九,处于新欧亚大陆桥和京沪铁路的交汇处,是全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

京福、日荷高速公路纵横,九条公路干线通向四面八方。

公路四通八达,京福、京沪、日东高速在附近通联,距日东高速出口约6公里,京福高速出口约16公里,公路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

从xx出发,40分钟可达济宁机场,70分钟可达济南机场。

xx市东距日照港210公里,相距30公里的京杭大运河可直达江浙一带,通航里程1100公里,目前,水路年货运量达3000万吨。

建设地点交通运输便利,通讯设施先进,资源丰富,能源充足,基础设施完善,实施项目建设较为有利。

1.2.5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本项目在公司新征土地上建设,规划用地面积50亩,约33333平方米。

新建机加-装配车间建筑面积7850平方米、铆焊下料车间建筑面积7850平方米、科研综合楼建筑面积1728平方米、倒班宿舍建筑面积850平方米、检测中心建筑面积972平方米及部分配套建筑150平方米,建筑面积19400平方米,购置数控火焰切割机、数控等离子切割机、数控锯床、数控落地镗铣加工中心、机器人焊接手等主要机加工,实验检测设备70台(套),同时完善其他公用工程及配套设施,以保证本项目的实施。

项目建成后,可达到年产300台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生产能力。

1.2.6产品和工程技术方案

1.2.6.1产品方案

1、产品规模

本项目产品主要kYJF-96/8型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

图1-1可移动式救生舱产品一

图1-2可移动式救生舱产品二

2、产品质量标准

《煤矿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通用技术条件》

《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试行)》执行

3、产品性能指标

①额定救生人数:

8人;

②有效维护时间:

≥106h;

③抗暴冲击压力:

≥0.3Mpa;

④瞬时耐温度:

1200℃,3s;

⑤持续耐温度:

55℃,≥6h;

⑥舱内温度控制:

≤33℃±2℃;

⑦舱内相对湿度:

≤85%;

⑧舱内氧气浓度:

18.5%-23%;

⑨舱内二氧化碳浓度:

<1%;

⑩舱内一氧化碳浓度:

<0.04%;

⑾外形尺寸:

5250×1860×1890mm。

4、产品优势及创新点

①新研制以压风为动力的气动制冷蓄冰空调装置,首次应用于救生舱。

②采用空调循环与空气净化一体化设计,提高救生舱有效空间利用率,达到同等救援条件外形尺寸最小。

③新研制救生舱人体代谢实验装置,为救生舱设计提供可靠的设计依据。

采用变截面等强法兰、弧形拱顶结构,较同面积法兰具有更高的强度。

1.2.6.2生产工艺

1、技术来源及开发优势

技术来源于山东xx矿业机械有限公司与中国矿业大学及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合作成果。

开发优势:

(1)国家政府重视,国务院在2010年7月发布《关于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文,明确要求全国所有煤矿和非煤矿山三年内(即到2013年6月)必须配备“紧急避险系统”;

(2)具有研发基础。

该公司在2009年底就开始救生舱项目研究,已取得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完成方案设计;

(3)与中国矿业大学就救生舱项目签订技术合作协议,聘请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技术有充分保证;

(4)与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救生舱项目签订合作经营协议,在产品签定、安标取证、市场占有率有了进一步的保证。

(5)公司现有生产场地、办公条件完全满足产品研发、样机制造和产品批量加工生产的基础设施条件。

(6)在3~4年国内市场急需大批量救生舱产品。

2、工艺流程图

(1)过渡舱、乘员舱工艺流程

 

图1-3过渡舱、乘员舱工艺流程

(2)设备舱工艺流程

图1-4设备舱工艺流程

(3)整体组装工艺流程

图1-5整体组装工艺流程

(4)工艺流程简述:

①配套件购买:

进厂的原材料、铸、锻件及配套件全部依据国家和企业有关标准,进行进厂原材料化学成份、机械性能及相关性能分析,确保原材料的材质和配套件性能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②下料:

工人根据提供的图纸及要求对合格钢材进行下料工序,主要是钢板切割、折弯、型材切割、钻孔等。

针对不同的下料工序采取不同的切割设备。

下料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工艺尺寸进行操作,该过程中有工艺人员进行指导,保证下料的尺寸及数量。

经质检人员核实尺寸并检验合格后流入下一工序。

③舱体焊接:

作为生产工序中的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要严格控制和保证质量。

工人按照图纸要求将板料、型材等进行拼焊。

为保证舱体密封性能,对焊缝的质量提出很高的要求,舱体整体焊接全部采用满焊,同时要保证舱体变形要求。

该过程中质检人员要时刻检验焊接尺寸,不满足尺寸要求的立即整改。

整体焊接完成并检验合格后流入下一道工序。

④舱体加工:

对于焊接后的舱体进行整体加工,包括:

整形、表面打磨、法兰铣削钻孔、舱内各管路穿墙孔加工等。

其中法兰的铣槽和钻孔要求整体性一次装夹加工,才能保证舱体组装时气密性的要求。

各门板孔位置要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加工才能保证管路连接时要求。

对于舱体的加工整体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舱体组装的工序。

⑤舱体组装:

将加工合格后的舱体按照图纸要求进行组装。

该过程中要求舱体组装要保证气密性,每节舱体之间要添加密封圈。

⑥内饰组装:

组装好的舱体要进行内部保温材料和不锈钢板的装饰。

该工序要保证内部装饰的美观。

⑦舱体检验:

对于整体加工好的舱体进行一次系统的检验,以保证舱体气密性的要求。

该过程是加工过程的关键工序,应由质检人员全部负责。

⑧喷漆喷绘:

该工序主要是喷漆操作,是特殊工序。

主要要求喷漆的美观。

⑨六大系统组装:

六大系统作为救生舱内部核心装置,要求装配人员对救生舱结构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组装工人要严格的安装工艺要求进行六大系统的安装,由于该系统的紧密要求较高,组装工人要仔细,禁止蛮力组装,并对安装后的系统进行自检。

⑩成品检验:

完整组装后的救生舱要进行整体系统的检验。

严格按照本公司救生舱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对检验合格的产品发放合格证并入库。

该过程主要由质检人员负责。

1.2.7生产设备选型

1.2.7.1主要设备选型

本项目设备选型依据以下原则:

1、设备选择符合技术先进、可靠和经济合理性;

2、与项目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和工艺技术相适应,满足项目的要求;

3、适合产品品种和质量的要求;

4、降低原材料、水、电等能源的单耗,满足环境保护要求;

5、设备的可靠性、成熟性,保证生产和质量稳定;

6、主要设备与辅助设备之间相互配套。

项目主要关键工艺设备选型购置国内外先进的生产加工设备,通用设备均选用国内优质、高效、节能的产品。

拟购置主要设备70台(套)。

主要生产工艺设备情况详见表1-1。

 

表1-1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型号

数量

/台套

单机

功率

/kW

总功率

/kW

备注

1

数控火焰切割机

A8T400ZF9R

4

11

44.00

2

数控等离子切割机

XM-2060-LM

4

7.5

30.00

3

数控锯床

GZ4232

2

3

6.00

4

剪板机

QC12Y

2

18.5

37.00

5

折弯机

WD67Y-300T

/6000

1

18.5

18.50

6

数控大型压力机

Y32-400T

1

18.5

18.50

7

数控卷板机

W11-20/3000

1

37

37.00

8

数控车床

CK6150

4

7.5

30.00

9

80钻床

2

11

22.00

10

50钻床

2

5.5

11.00

11

FV200型数控落地镗铣加工中心

2

75

150.00

12

数控外圆磨床

MJ450

2

3.7

7.40

13

龙门铣床

ZBX2020-80

2

12.5

25.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