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4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65878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4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4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4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4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4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4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4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4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4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4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4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4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4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4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4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4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4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A

[解答]此题考查考生对作品情感流动方式的了解。

《行路难》(其一)全诗情感起伏,变化急速,生动反映出作者当时的心理矛盾,也使这首篇幅不长的歌行,呈现出开合跌宕、纵横翻卷的气势。

故正确选项为A项。

5.侯方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

A.政治家

B.诗文作家

C.思想家

D.教育家

[解答]此题意在考查考生对作家生平事迹的了解。

考生在了解侯方域生平事迹时,不必花费太多的精力,只要记住侯方域是诗文作家,生活的时代是明末清初即可。

6.《日出》的情节结构特点是

A.回顾式写法

B.横断面描写法

C.闭锁结构

D.开放式结构

[解答]曹禺在写作《日出》时,决心做一次新的探索。

他选择了“横断面的描写法”,“用多少人生的零碎来阐明一个观念”,并以主题思想为结构的统一点。

《日出》的舞台只限于陈白露寓居的高等旅馆和翠喜落脚的宝和下处,让陈白露作为穿线人物。

全篇没有统领全剧的中心冲突线,也没有绝对统一的贯串动作。

7.奠定巴金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的长篇小说为

A.《灭亡》

B.《春》

C.《家》

D.《雾》

C

[解答]此题考查考生对作家作品的掌握情况。

奠定巴金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的长篇小说为《家》。

8.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方法依次是

(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2)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A.拟人排比比喻对偶

B.比喻拟人夸张对偶

C.比喻排比夸张对偶

D.拟人比喻对偶夸张

[解答]第

(1)句运用了比喻修辞,将季氏比作虎兕,虎兕出于柙,喻季氏出兵侵略;

将颛臾比作玉,龟玉毁于椟中,喻颛臾无辜受难。

(2)句很容易判断出运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方法。

第(3)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来说明“愁长”。

第(4)句则是工整的对偶诗句。

9.王昌龄最擅长的是

A.七言律诗

B.七言歌行

C.五言绝句

D.七言绝句

[解答]在文学创作上,几乎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对这一点加深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王昌龄最擅长的诗歌形式是七言绝句,《从军行》(其四)是王昌龄的代表作之一。

10.下列作品中,属于新乐府的是

A.白居易《杜陵叟》

B.李白《行路难》(其一)

C.陆游《关山月》

D.曹操《短歌行》(其一)

[解答]白居易最突出的贡献是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上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应当干预社会、反映现实,强调诗歌的“美刺”作用。

他的《杜陵叟》即是一篇新乐府诗。

11.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为

A.巴金

B.鲁迅

C.冰心

D.茅盾

[解答]此题考查考生对作家的文学地位的了解。

鲁迅不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2.贯穿《谏逐客书》一文始终的论证方法是

A.对比论证

B.归纳论证

C.演绎论证

D.比喻论证

[解答]比较论证分为两类:

一类是类比法,即将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另一类是对比法,即通过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反或对立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谏逐客书》一文反复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将秦国历史上四位明君任用客卿使秦国富强与现今秦王逐客对比;

将现今泰王重物与轻人对比;

将任用客卿之利与逐客之害对比等。

13.曹操的《短歌行》(其一)是一首

A.律诗

B.新乐府

C.乐府旧题

D.绝句

[解答]曹操的诗今存20余首,全是乐府诗,而且擅长以乐府古题写时事。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曲调名,属

A.诗人

B.剧作家

C.杂文家

D.作家

[解答]郁达夫主要的文学成就是以“自序传”的方式创作的小说,是“五四”以来很有影响的作家。

小说作品有《沉沦》、《薄奠》、《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15.“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这句话出自

A.《大同》

B.《谏逐客书》

C.《陈情表》

D.《五代史伶官传序》

[解答]此题考查考生对课文重点句的掌握。

《陈情表》一文的佳句不少,屡被后人沿用,有的已成为广为流传的成语,考生应熟记这些句子。

16.下列句子中“诸”字的含义是“之于”的是

A.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

B.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C.诸广之军吏及士卒或取封侯。

D.公伐诸鄢。

[解答]A项“诸”可当“其他”讲;

B、C项“诸”都当“众多”讲;

D项“诸”当“之于”讲。

17.下列各句中带点的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解答]A项两个“乃”,均为“于是,就”的意思。

B项前一个“以”,“以为,认为”之意;

后一个“以”,“因为、由于”之意。

C项前一个“于”,可译为“在”;

后一个“于”,可译为“对于”。

D项前一个“为”,语助词,可译为“呢”;

后一个“为”,表被动,“被”。

18.下列句子中,含有使动用法的是

A.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C.彼以艰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

D.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解答]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B项“来”,使动用法,“使……来(归顺)”。

全句意思:

远方的人不归服,便加强文德教化使他们来归顺。

19.下列带点的字解释正确的是

A.战百万日滋之师。

滋:

滋养。

B.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

卒:

到。

C.间道经其门。

间:

间或,偶尔。

D.凌余阵兮躐余行。

凌:

超过。

[解答]A项“滋”,应为“增多”之意;

B项“卒”,应为“尽,遍布”之意;

D项“凌”,应为“侵犯”之意。

20.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雪恨的心愿。

B.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

冀君实或见恕:

希望或许得到你的原谅。

C.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食以草具:

拿粗糙的饭菜给他吃。

D.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

岂尝有所恨乎:

难道曾经有什么怨恨的事吗?

[解答]此句中的“恨”是“遗憾”之意,而非“怨恨”。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李斯《谏逐客书》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题。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1.划分这段文字的层次,并概括层次大意。

分两层:

第一层,自“昔穆公求士”至“客何负于秦哉”,讲秦国历史上的明君任用客卿建立功业。

第二层,自“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至本段结束,讲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解答]注意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同时抓住文中的过渡性的句子——“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

2.这段文字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归纳法,由四君个案归纳出一般性结论:

“客何负于秦哉!

”对比法,任用客卿与驱逐客卿形成对比。

[解答]考查议论文论证方法。

《谏逐客书》一文始终运用正反并论、利害对举的论证方法,同时还运用了归纳论证法。

3.这段文字所列举的秦国四位国君任用客卿建立功业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任用客卿建立功业各自侧重的是:

秦穆公争霸,秦孝公变法,秦惠王扩张,秦昭王安内。

运用秦国历史上明君的事例作论据,对秦王来说,最熟悉、最亲切、最有说服力,并且暗含着深意:

逐客是违背列祖列宗的做法,是不孝的;

任用客卿建功各有侧重,有利于突出强调客卿的多种作用。

[解答]注意对文段内容的概括、提炼。

在回答“这样写的好处”时,要结合作者所持的观点、主张以及论说的特点去分析把握。

阅读苏轼《水调歌头》,然后回答题。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矛盾心理?

表现了词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理,既想超然物外、登临仙境,又难以割舍现实生活。

(只答“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亦可)

[解答]上片从问月起笔,通过丰富的想象,把天上人间联系起来。

政治上的失意和个性的旷达使词人产生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理,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引着他。

5.作者最后的选择表明了他怎样的生活态度?

执著现实,热爱人间生活。

[解答]在词人由一种消极的出世思想向积极的入世思想的转变过程中,其关键句是“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作者在出世与入世的思想斗争中,最终出于对生活的热爱和作者旷达的个性,还是得出了人间胜过天上的结论。

6.这首词中蕴涵的深刻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这首词由中秋赏月,抒写人生感慨,表现了词人因政治上的失意而引起的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在矛盾中又透露出他对人生的执著热爱。

[解答]这首词一反以往词专门表现艳情的传统,在词中表现深刻的人生哲理。

如上片谈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结论是,人间虽有烦恼,但也胜过天上的孤寂,表现作者对人间生活的挚爱之情。

下片谈对悲欢离合的看法,以自然之理比喻人生之理,指出人生不可能完美无缺,应该以通达的态度来看待人生,才能解脱内心的烦恼。

阅读下面《世说新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题。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

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恺以示崇。

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

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

崇日:

“不足恨,今还卿。

”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

恺惘然自失。

7.解释文中带点字的含义。

示:

讫:

疾:

恨:

示:

给……看。

讫:

完毕。

疾:

同“嫉”,嫉妒。

恨:

遗憾。

[解答]解释文言实词的含义,需要在掌握其基本意思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语境分析其具体含义。

8.这段文字反映了怎样的思想内容?

王恺与石崇争豪斗富的丑恶表演,揭露了东晋门阀豪富穷奢极欲的生活态度和依仗财势飞扬跋扈、骄横暴戾的品性。

[解答]这段文字考查考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分析能力。

这段话并不难理解,但回答思想内容时,能结合人物时代背景和当时社会风气会更全面、深刻。

9.这段文字是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突出石崇的豪富及飞扬跋扈的个性的?

运用了对比手法。

[解答]对比手法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身份对比,王恺身为皇帝的舅舅,然豪富竞比不上石崇,可见石崇之豪富已超过皇亲国戚;

二是物的对比,王恺的珊瑚树“世罕其比”,然而石崇却比他的更多更好;

三是用人的神态对比,用王恺的“惘然自失”来映衬石崇的飞扬跋扈。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巴金《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题。

黑暗来了。

我的眼睛失掉了一切。

于是大门内亮起了灯光。

灯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

我只得失望地走了。

我向着来时的路回去。

已经走了四五步,我忽然掉转头,再看那个建筑物。

依旧是阴暗中一线微光。

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我痛苦地在心里叫起来。

在这条被夜幕覆盖着的近代城市的静寂的街中,我仿佛看见了哈立希岛上的灯光。

那应该是姐姐爱尔克点的灯罢。

她用这灯光来给她的航海的兄弟照路,每夜每夜灯光亮在她的窗前,她一直到死都在等待那个出远门的兄弟回来。

最后她带着失望进入坟墓。

1.这段文字叙述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写作者傍晚驻足在故居前的所忆所念。

作者由故居大门内昏暗的灯,看到了家庭走向衰败的悲剧,内心感到痛苦和沉重。

[解答]这篇课文主要描述作者重访18年前故居时的复杂心情和所忆所想,表达了作者要冲破“家”的牢笼,走向广阔天地,追求积极美好的新生活和崇高信念的坚定决心。

本片断是文章的开头部分,写故居大门内亮起的一线微光,作者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家庭的衰亡使他的希望破灭。

2.这段文字中有两种灯光的描述,它们分别有何象征意义?

故宅门内昏暗的灯光和爱尔克姐姐点的灯光,前者象征着封建旧家庭走向没落和崩溃,后者象征旧家庭里的青年渴望幸福的希望破灭。

[解答]课文中写了三种灯光,一种是故居大门内亮起的灯光,这一线微光象征着封建旧家庭的衰亡和崩溃。

第二种是爱尔克的灯光,借用传说中爱尔克姐姐毫无结果的等待,最后失望地死去这一典故,象征着旧家庭里的青年渴求幸福的希望破灭。

第三种是心灵的灯,象征着作者心中新的希望、光明和理想。

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作品的意蕴丰富、意味深远。

3.这段文字所提及的“爱尔克姐姐点的灯的故事”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使作者联想到已逝的姐姐的悲惨命运,激起他对旧生活的憎恶。

[解答]作者由眼前的灯光联想到欧洲传说中哈立希岛上爱尔克姐姐点的灯,由此写他对已逝的姐姐的思念。

他们就像哈立希岛上爱尔克姐弟,只是自己的姐姐已被专制的家族制度所扼杀,悲哀地死去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题。

他的苦恼刚淡忘了不久,如今重又出现,更有力地撕扯他的胸膛。

姚纳的眼睛不安而又痛苦地打量街道两旁川流不息的人群:

在这成千上万的人当中有没有一个人愿意听他倾诉衷曲呢?

然而人群奔走不停,谁都没有注意到他,更没有注意到他的苦恼。

……那种苦恼是广大无垠的。

如果姚纳的胸膛裂开,那种苦恼滚滚地涌出来,那它仿佛就会淹没全世界,可是话虽如此,它却是人们看不见的。

这种苦恼竟包藏在一个渺小的躯壳里…4.这段话引自哪篇课文,作者是谁?

《苦恼》,作者契诃夫。

[解答]《苦恼》是19世纪后期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创作的一篇小说,是一篇反映劳动人民内心痛苦的抒情心理小说。

5.这段文字描写的是什么?

这段文字主要写主人公姚纳无处诉说自己的苦恼。

[解答]姚纳想找人诉说自己的丧子之痛,但却接二连三遭到别人的冷眼、蔑视和辱骂的打击。

描写了他的不幸处境和内心痛苦。

6.这段描写采用的是什么描写方法?

其作用是什么?

这段描写主要采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

作者把这种悲哀与孤独感以一江流水作比喻来暗示姚纳苦恼之深和他心境的绝望程度。

[解答]此处作者以第三人称对姚纳的心理活动进行夹叙夹议的勾画。

当姚纳看着街旁来来往往的行人,竟然没有一个人愿听他倾诉衷曲,此时他心里感到极度的悲哀与孤独。

阅读《谈时间》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题。

问题在,我们所能掌握的尚未逝去的时间,如何去打发它。

梁任公先生最恶闻“消遣”二字,只有活得不耐烦的人才忍心的去“杀时间”。

他认为一个人要做的事太多,时间根本不够用,哪里还有时间可供消遣?

不过打发时间的方法,亦人各不同,士各有志。

乾隆皇帝下江南,看见运河上舟楫往来,熙熙攘攘,顾问左右:

“他们都在忙些什么?

”和砷侍卫在侧,脱口而出:

“无非名利二字。

”这答案相当正确,我们不可以人废言。

7.梁任公指的是谁?

他为什么最恶闻“消遣”二字?

梁任公是指梁启超。

他最不愿意听“消遣”二字,他认为这是“杀时间”。

他认为一个人要做的事太多,时间根本不够用,哪有时间可供消遣。

[解答]注意对名家生平的识记。

后一个小问可直接从文段中找到答案。

8.作者为什么说“打发时间的方法,亦人各不同,士各有志”?

时间观是人生观的具体表现,不同的人“打发”时间的方式、方法各不相同。

人生的志向也不相同。

[解答]为了论证“打发时间的方法,亦人各不同,士各有志”,作者列举了梁任公所说的名人志士与和珅所说的凡夫俗子。

他们之间的区别是打发时间的方式不同。

9.和珅说的话是否有道理?

作者为什么说“我们不可以人废言”?

和坤说的话有道理。

作者认为不能因为他是贪官,就否定了他对人们忙着追名逐利的正确看法。

[解答]显然作者认为和珅的话“相当正确”。

回答后面的问题,要注意对和砷这一历史人物特征的把握。

四、作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文明”是具有较高文化的状态,“野蛮”是指蛮横残暴的行为或不文明的状态。

“文明与野蛮”既可以指人的具体行为的特点,也可以指人类历史、社会的特点。

请以《文明与野蛮》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