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捕获.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65993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8.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据捕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数据捕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数据捕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数据捕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数据捕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数据捕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数据捕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数据捕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数据捕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数据捕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数据捕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数据捕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数据捕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数据捕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数据捕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数据捕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数据捕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数据捕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数据捕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据捕获.docx

《数据捕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捕获.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据捕获.docx

数据捕获

SnifferPro数据包捕获

与网络执法官

成员:

XXXXXXXXX

 

目录

SnifferPro数据包捕获与协议分析1

实验目的1

实验原理1

实验环境与器材1

实验内容2

网络执法官的使用6

实验目的6

实验内容与原理6

软件运行环境6

实验步骤与方法7

辅助操作11

记录查询15

删除用户15

调整管理频率15

调整上线检测灵敏度15

调整下线检测灵敏度16

选择主机名获取方式16

选择断开方式16

实验小结:

17

SnifferPro数据包捕获与协议分析

实验目的

1)了解Sniffer的工作原理。

2)掌握SnifferPro工具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3)掌握在非交换以太网环境下侦测、记录、分析数据包的方法。

实验原理

数据在网络上是以很小的被称为“帧”或“包”的协议数据单元(PDU)方式传输的。

以数据链路层的“帧”为例,“帧”由多个部分组成,不同的部分对应不同的信息以实现相应的功能,例如,以太网帧的前12个字节存放的是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这些数据告诉网络该帧的来源和去处,其余部分存放实际用户数据、高层协议的报头如TCP/IP的报头或IPX报头等等。

帧的类型与格式根据通信双方的数据链路层所使用的协议来确定,由网络驱动程序按照一定规则生成,然后通过网络接口卡发送到网络中,通过网络传送到它们的目的主机。

目的主机按照同样的通信协议执行相应的接收过程。

接收端机器的网络接口卡一旦捕获到这些帧,会告诉操作系统有新的帧到达,然后对其进行校验及存储等处理。

在正常情况下,网络接口卡读入一帧并进行检查,如果帧中携带的目的MAC地址和自己的物理地址一致或者是广播地址,网络接口卡通过产生一个硬件中断引起操作系统注意,然后将帧中所包含的数据传送给系统进一步处理,否则就将这个帧丢弃。

如果网络中某个网络接口卡被设置成“混杂”状态,网络中的数据帧无论是广播数据帧还是发向某一指定地址的数据帧,该网络接口卡将接收所有在网络中传输的帧,这就形成了监听。

如果某一台主机被设置成这种监听(Snfffing)模式,它就成了一个Sniffer。

一般来说,以太网和无线网被监听的可能性比较高,因为它们是一个广播型的网络,当然无线网弥散在空中的无线电信号能更轻易地截获。

实验环境与器材

本实验在虚拟机中安装SnifferPro4.7版本,要求虚拟机开启FTP、HTTP等服务,即虚拟机充当服务器,物理机充当工作站。

物理机通过Ping命令、FTP访问及网页访问等操作实验网络数据帧的传递。

实验内容

介绍最基本的网络数据帧的捕获和解码,详细功能请参阅本教材辅助材料。

1)SnifferPro4.7的安装与启动

1 启动SnifferPro4.7。

在获取SnifferPro4.7软件的安装包后,运行安装程序,按要求输入相关信息并输入注册码,若有汉化包请在重启计算机前进行汉化。

完成后重启计算机,点击“开始”“程序”“SnifferPro”“Sniffer”,启动“SnifferPro4.7”程序。

2 选择用于Sniffer的网络接口。

如果计算机有多个网络接口设备,则可通过菜单“File”“SelectSettings”,选择其中的一个来进行监测。

若只有一块网卡,则不必进行此步骤。

2)监测网络中计算机的连接状况

配置好服务器和工作站的TCP/IP设置并启动SnifferPro软件,选择“菜单”中“Monitor(监视器)”“Matrix(主机列表)”,从工作站访问服务器上的资源,如WWW、FTP等,观察检测到的网络中的连接状况,记录下各连接的IP地址和MAC地址。

如图1.1被监控计算机列表所示。

图1.1被监控计算机列表

3)监测网络中数据的协议分布

选择菜单“Monitor”→“Protocaldistribution(协议分布)”,监测数据包中的使用的协议情况,如图1.2被监控网络协议分布所示。

记录下时间和协议分布情况。

图1.2被监控网络协议分布

4)监测分析网络中传输的ICMP数据

1 定义过滤规则:

点击菜单“Capture”“DefineFilter(定义过

滤器)”,在在对话框中进行操作。

●点击“Address”(地址)选项卡,设置:

“地址类型”为IP,“包含”本机地址,即在“位置1”输入本机IP地址,“方向”(Dir.)为“双向”,“位置2”为“任意的”。

●点击“Advanced(高级)”选项卡,在该项下选择“IP”→“ICMP”。

设置完成后点击菜单中“Capture(捕获)”→“Start”开始记录监测数据。

显示如图1.3监控地址选择和图1.4监控协议选择所示。

图1.3监控地址选择

图1.4监控协议选择

2 从工作站Ping服务器的IP地址。

3 观察监测到的结果:

点击菜单中“Capture”→“Stopanddisplay”,将进入记录结果的窗口。

点击下方各选项卡可观察各项记录,可通过“File”→Save”保存监测记录。

记录监测到的ICMP传输记录:

点击记录窗口下方的解码“Decode(解码)”选项,进入解码窗口,分析记录,找到工作站向服务器发出的请求命令并记录有关信息。

结果如图1.5ICMP数据包解码示例

图1.5ICMP数据包解码示例

5)监测分析网络中传输的HTTP数据

1 在服务器的Web目录下放置一个网页文件。

2 定义过滤规则:

点击菜单“Capture”“DefineFilter”,在对话框中点“Advanced”选项卡,在该项下选择“IP”→“TCP”→“HTTP”。

设置完成后点击菜单中“Capture”→“Start'’开始记录监测数据。

3 从工作站用浏览器访问服务器上的网页文件。

4 观察监测到的结果:

点击菜单中“Capture”→“Stopanddisplay”,将进入记录结果的窗口,点击下方各选项卡可观察各项记录。

点击“File”→Save”保存记录。

5 记录监测到的HTTP传输记录:

点击记录窗口下方的解码“Decode”选项,进入解码窗口,分析记录,找到工作站向服务器发出的网页请求命令并记录有关信息。

6)监测分析网络中传输的FTP数据

1 启用服务器的Serv-U软件,在FTP服务目录下放置一个文本文件。

最好在FTP中建立两个用户,即匿名用户(anonymous)和一个授权用户(用户名、权限自定)。

2 定义过滤规则:

点击菜单“Capture”→“DefineFilter”,在“Summary”选项卡下点击“Reset"按钮将过滤规则恢复到初始状态,然后在“Advanced”选项卡下选择“IP”→“TCP”→“FTP”。

设置完成后点击菜单“Capture”→“Start”开始记录监测数据。

3 从工作站用FTP下载服务器上的文本文件。

4 观察监测到的结果:

点击菜单“Capture”→“Stopanddisplay”,进入记录结果的窗口,点击下方各选项卡观察各项记录并保存记录。

监控显示如图1.6FTP数据包解码结果所示。

可以看到登录密码也是明文显示的。

图1.6FTP数据包解码结果

5 记录监测到的FTP传输记录:

点击记录窗口下方的解码“Decode”选项,进入解码窗口,分析记录,找到工作站向服务器发出的FTP命令并记录。

网络执法官的使用

实验目的:

1、掌握ARP管理工具的使用方法。

2、学会使用网络执法官软件对网络流量实时进行检测和即时监控。

实验内容与原理

3、ARP地址解析协议、ARP欺骗原理

4、网络执法官软件的使用

软件运行环境:

5、网络环境

    本软件能适用于各种局域网,兼容各种集线器、服务器及大部分交换机,但在某些打开了“三层交换”功能的交换网络中将不能正常监控,本软件也不能跨网由器、代理服务器、网关等设备监控另一局域网。

6、硬件环境

    以用户数为255的网络为例,建议运行本软件的机器不低于以下配置:

PIII800CPU,128M内存,100M网卡(市面上常见为10M/100M自适应网卡,通常运行于100M状态)。

如监控更多用户,需相应提高机器配置。

7、软件环境

    本软件支持微软公司Windows9x各版本、Windows2000各版本、WindowsXP各版本。

推荐采用Windows2000操作系统,并建议不要同时在机器上运行大型服务程序,尤其是占用大量网络带宽的程序,以免造成监控延时。

8、其它

    建议不要将本软件运行于代理服务器、网关等多网卡机器。

由于本软件总不会拒绝各用户与自已的连接,运行于代理服务器或网关时,本身又连接局域网与外网,因此将不能令非法用户与外网阻隔开。

实验步骤与方法

1.软件安装流程

软件可以安装在硬盘的任一盘符上,建议将本软件运行于Windows2000下;以Administrator身份启动软件。

软件的安装步骤:

双击网络执法官.exe文件出现欢迎界面,如图1-1所示

图1-1

单击“下一步”出现选取目的地址该安装程序将安装“网络执法官V2.85”到哪个目录中,如图1-2所示:

图1-2

选好目录后,点击“下一步”现在将准备安装程序;如图1-3所示:

图1-3

主要操作流程

1)件自动检测到用户并赋予默认权限

软件初次运行时,无用户记录,会将所有检测到的网卡作为新用户并赋予默认权限。

安装好之后,就可以开始对软件进行使用,在桌面上有一个“网络执法官”图标,点击就进入软件界面,最开始时打开软件时选择监控范围,如图1-4所示:

图1-4

可用的IP及子网掩码框中是本机的IP地址,指定监控范围(IP地址)输入你要控制IP地址范围,在这里输入的多网段可对多网段进行监控。

完成之后,单击“添加/修改“按钮,在所选定的监控网段:

在下列表格中显示刚选择的“本地IP”、“扫描范围”和“所属网卡”,单击“确定”。

2)管理员根据实际需要修改各用户权限

管理员可以在主菜单“用户”/“设定权限”中修改用户权限,也可以在主界面“用户列表”的右键菜单中选择“设定权限”修改用户权限。

用户权限分为“无限制”、“部分受限制”和“完全限制”。

“无限制”用户可在任意时段、以任意IP与网络连接而不会被软件判为非法用户;“部分受限制”用户只能在指定的时段以指定的IP与网络连接,否则即被软件判为非法用户;“完全限制”用户不能与网络连接,只要软件检测到该类用户存在,即将其判为非法用户。

对非法用户,软件会自动采用管理员指定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

如图1-5所示:

图1-5

为用户添加权限限制时,需指定IP限定及时段限定。

IP限定方式可采用“只允许使用以下IP”或“不允许使用以下IP”(必须指定一种且只能指定一种)。

“只允许使用以下IP”指该用户只能使用指定的IP段,否则即为非法用户;“不允许使用以下IP”指该用户不得使用指定的IP段,否则即为非法用户;管理员可以指定起、止IP以确定IP段,如果起、止IP相同,则为限用或禁用一个IP。

如果不想限定用户所用IP,可选定“不允许使用以下IP”,并将起、止IP都设为0.0.0.0。

与IP限定类似,时段限定方式也可采用“只允许使用以下时段”或“不允许使用以下时段”。

时段以一天为周期,可指定两个,并可另外指定每周六、周日是否可连接。

如果不想对用户限制时段,可选中“不允许使用以下时段”,并设置两个不可能的时段,如00:

02-00:

01和00:

02-00:

01。

为使管理生效,还必须至少为每个受限用户指定一种管理方式。

管理方式分为:

①“IP冲突”:

令该用户窗口上不断显示IP冲突提示,并可能造成其网络功能不正常;

②“断开与关键主机的连接”:

令该用户不能与关键主机产生新的TCP/IP连接,但原来固有的连接,如下载等可能不会断开;

③“断开与所有主机的连接”如图1-6所示:

图1-6

令该用户不能与网络中其他所有用户(含关键主机)产生新的TCP/IP连接,有的网络中,“网络邻居”功能不会因此受影晌。

注意,软件并不主动识别网络中的交换机、服务器等关键设备,请谨慎操作,以免造成对这些关键设备的错误管理从而造成网络故障。

3)软件自动对各用户依其权限进行监控

管理员设置完用户权限后,会立即生效并自动永久保存。

软件只对在线用户中的非友邻用户进行管理,并将监控结果(何时上线、何时下线、所用IP、主机名、是否非法、注释等)作永久记录,以备查询。

记录将形成文本文件如图1-7所示:

图1-7

还有一个权限设置,在“设置”/“临时权限”中设定临时权限。

例如,大部分用户已设定“每周六禁止上网”,但本周六加班,可在临时权限中解除对所有用户“每周六禁止上网”的限制,即可让软件暂时停止此项检查,让员工正常上网。

如图1-8所示:

图1-8

辅助操作

1关于“用户列表”

“用户列表”主体为一个列表框,是管理员最常使用的界面。

“用户列表”中显示了系统中所有用户,通过双击某用户行,可以调出查看该用户属性的对话框;右键单击某用户行,可以调出设置该用户权限、对其手工管理、发送消息等对话框;如果选取了多个用户,在右键菜单中还会出现“ip-mac绑定”等选项,能快速进行批量操作。

“用户列表”各项目默认顺从左到右为:

网卡权限及地址、状态、锁定、IP、主机名、上线时间、下线时间、网卡注释,辅以各种图标,以更直观(请参考“用户图示”)。

“用户列表”支持排序,单击各项标头,即可对该项进行正向、逆向排序。

“网卡注释”初始值为网卡生产厂家名,建议在用户属性中将其改为各用户所在部门的名称,方便管理。

如图1-9所示:

将在用户列表中显示监控范围内的所有PC机。

图1-9

2设置关键主机

关键主机:

一般为网关或代理服务器、数据服务器、WEB服务器等。

管理员将指定的IP存入“关键主机”后,可令非法用户仅断开与关键主机的连接而不断开与其它主机的连接,一般用于保护网络中的服务器或令用户仅与外网隔离。

如图1-10所示:

图1-10

点击主菜单的“设置”/“关键主机”可以设置关键主机,也可以在用户权限设定对话框中点击“关键主机”按钮来设置关键主机。

关键主机最多可设定32台,以IP来指定。

关键主机的修改即时生效并永久保存。

如果要设置“关健主机”单击它,出现对话框,指定IP:

输入要设置的IP地址为关键主机,单击添加即可。

比如我这里就把:

192.168.0.254作为关键主机,也可以删除已指定的关键主机,选中要删除的关键主机,单击删除即可。

3设置IP保护

点击主菜单的“设置”/“IP保护”可以指定要保护哪些IP(段),最多可指定64个。

被指定的IP(段),将不允许普通用户使用(关键主机和未设权限的用户除外)。

普通用户使用被保护的IP时,将会作为非法用户被管理。

如图1-11所示:

图1-11

4设置用户权限

点击主菜单的“用户”/“设定权限”可以修改某用户权限,也可以在主界面“用户列表”的右键菜单中选择“设定权限”修改用户权限。

用户权限的修改即时生效并永久保存。

如图1-12所示:

 

图1-12

5锁定

 锁定指管理员临时断开用户与关键主机或其它全部主机的连接,请参考名词解释“锁定”。

每个用户的锁定状态有三种:

解除锁定、断开该用户与关键主机的连接(禁止与关键主机连接)、断开该用户与所有主机的连接(禁止与所有主机连接),双击“用户列表”的某行上的“锁定”列,可以快速切换该用户的锁定状态;在右键菜单的“锁定/解锁”项中也可以改变用户的锁定状态;如果选择了多个用户,也可以在右键菜单的“锁定/解锁”项中批量改变用户锁定状态。

如图1-13所示:

图1-13

记录查询

各用户的上线记录会在数据库中永久保存以供查询。

在主界面的“记录查询”子界面中,可以输入各种条件查询并统计,对查询及统计结果还可导出为文本文件。

与“用户列表”一样,点击查询结果显示框中的各标头,可以对结果进行各种排序。

删除用户

某些情况下需要将用户删除掉,可以在“用户列表”的右键菜单中进行操作。

软件不会立即删除用户,而是会将该用户打上删除标记,在软件关闭时再彻底删除。

注意,如果下次再检测到该用户,将会为其赋予默认权限(请参考名词解释“默认权限”)。

如图1-14所示:

图1-14

调整管理频率

 在主菜单的“设置”/“其它设定”中可以调整频率,游标向右移为加大。

加大管理频率会向非法用户发出更多的管理数据包,但也会相应占用更多的网络资源。

如果系统已经能有效管理,或网络中的用户数很多,建议不要加大管理频率。

调整上线检测灵敏度

在主菜单的“设置”/“其它设定”中可以上线检测灵敏度,游标向右移为加大。

一般情况下,用户开机后的60秒内能被本软件检测到,灵敏度越大,这个时间就越短,但占用的资源就越多。

调整下线检测灵敏度

在主菜单的“设置”/“其它设定”中可以下线检测灵敏度,游标向右移为加大。

一般情况下,用户关机后的120秒内能被本软件检测到,灵敏度越大,这个时间就越短,但占用的资源就越多。

如果您想加大下线检测灵敏度,那么请同时加大上线检测灵敏度,否则可能会造成实际用户在线却判其下线的情况。

选择主机名获取方式

在主菜单的“设置”/“其它设定”中可以选择软件取各用户主机名的方式。

您可以根据您的网络实际情况,选用“方式1”或“方式2”。

选用后,“重取所有主机名”即可。

选择断开方式

“断开方式”指软件在对用户进行“断开与关键主机连接”或“断开与所有主机连接”的管理时所采用的方式,可以在主菜单的“设置”/“其它设定”中可以选择“双向断开”或“单向断开”。

在某些网络中,比如有的采用ADSL路由器为出口的网络,采用“双向断开”方式令用户与该路由器断开,在结束管理后,该用户不能立即恢复连接,此时可试试“单向断开”。

该用户重启机器或等待几分钟也可自然恢复。

如图1-15所示:

图1-15

实验小结:

体会Sniffer的危险性;并与wireshark、Cain&Abel、iris等分析软件进行功能的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